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行NOMA-PLC系统最优功率分配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曹旺斌 唐宏凯 +2 位作者 谢志远 张志坤 胡正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4-845,I0003,共13页
为提高下行非正交多址接入-电力线通信(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power line communication,NOMA-PLC)系统的吞吐量和用户容纳数,考虑在对数正态衰落的PLC信道上引入NOMA技术,并对其功率分配方法进行研究。所述下行NOMA-PLC... 为提高下行非正交多址接入-电力线通信(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power line communication,NOMA-PLC)系统的吞吐量和用户容纳数,考虑在对数正态衰落的PLC信道上引入NOMA技术,并对其功率分配方法进行研究。所述下行NOMA-PLC系统中包含多个NOMA集群,每个集群在独立的资源块中运行。通过将系统和速率最大化中的最优功率分配问题等价转化为每个集群最小功耗问题,使每个NOMA集群等效转化为一个虚拟正交多址接入(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OMA)用户,以闭合形式获得用户有效信道增益;提出一种基于快速注水算法的功率分配方案,利用注水算法对和速率最大化问题进行求解,求得全局最优功率分配方案。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对提出的功率分配方法进行Monte-Carlo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OMA-PLC系统,所提出的NOMA-PLC功率分配方案在系统中断概率、发送端最小功耗、平均和速率方面性能得到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交多址 电力线通信 注水算法 功率分配 最大化和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电网应用中的PLC技术 被引量:23
2
作者 丁冠军 兰海滨 +3 位作者 樊邦奎 龙腾 刘岩 王晶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378-382,共5页
智能电网已成为研究关注的热点、并代表未来电网的发展方向,信息与通信技术是其关键的促成因素,其中电力线通信(PLC)技术正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结合智能电网应用特点、以及近年来正交频分复用调制解调策略(OFDM)的发展,分析和阐述... 智能电网已成为研究关注的热点、并代表未来电网的发展方向,信息与通信技术是其关键的促成因素,其中电力线通信(PLC)技术正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结合智能电网应用特点、以及近年来正交频分复用调制解调策略(OFDM)的发展,分析和阐述基于OFDM的高速窄带PLC技术,即PRIME与G3 PLC技术,包括其物理层与媒介访问控制层;同时考虑到PRIME与G3 PLC在互操作性方面的不足,论述了下一代新型窄带电力线通信技术G.hnem,包括其物理层G.9955与数据链路层G.9956;最后,总结得出相关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电力线通信 PRIME G3 plc G.hn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跻身未来的电力线通信(三)PLC的基础调制及其改进 被引量:3
3
作者 沈薇 陈启美 马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1-75,共5页
针对电力线通信 ( PLC)信道的特点 ,对多种基本数字调制技术提出了改进方案。其中 :对频移键控采取频点的自适应调整、陷波等措施 ,并给出了“软猫”设计方案 ;对正交幅度调制提出了采用格状编码调制技术 ( TCM)的改进措施 ,并进行了相... 针对电力线通信 ( PLC)信道的特点 ,对多种基本数字调制技术提出了改进方案。其中 :对频移键控采取频点的自适应调整、陷波等措施 ,并给出了“软猫”设计方案 ;对正交幅度调制提出了采用格状编码调制技术 ( TCM)的改进措施 ,并进行了相关理论分析 ,以克服 PLC信道的噪声与衰减等不利因素 ,以及协调频带利用率与误码率之间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线通信 plc 数字调制技术 频移键控 正交幅度调制 格状编码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电网应用中的PLC最短路径及多径传输统计模型 被引量:3
4
作者 樊邦奎 丁冠军 +3 位作者 兰海滨 龙腾 王晶 陈志勇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387-390,共4页
智能电网代表未来电网的发展方向,电力线通信(PLC)技术在其中正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由于PLC网络存在阻抗不连续,引发多径传输,直接影响信号接收质量,多径传输特性是影响PLC通信性能优劣的关键因素,虽然之前对PLC多径传输已进行过... 智能电网代表未来电网的发展方向,电力线通信(PLC)技术在其中正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由于PLC网络存在阻抗不连续,引发多径传输,直接影响信号接收质量,多径传输特性是影响PLC通信性能优劣的关键因素,虽然之前对PLC多径传输已进行过广泛研究,但这些研究往往基于特定场合确定信息、特性已知情况下的分析,普适性不强,且未考虑多径传输中具有较少反射、较低衰减、并体现其主要特性的最短路径,本文通过构建结合最短路径的PLC多径传输统计模型,无需具体网络分析,旨在为PLC通信系统设计提供更加通用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电力线通信 多径传输 最短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C脉冲噪声下的选择性合并算法 被引量:2
5
作者 郑建宏 张恒 +1 位作者 李飞 吕晓波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443-2446,共4页
电力线信道中存在着幅值波动很大的脉冲噪声,这种噪声会扩散到频域所有的子载波上,严重影响接收端数据符号的判决。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选择性合并算法,通过检测脉冲噪声出现的符号位置,只对没有受到脉冲干扰的符号进行合并。该算法利... 电力线信道中存在着幅值波动很大的脉冲噪声,这种噪声会扩散到频域所有的子载波上,严重影响接收端数据符号的判决。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选择性合并算法,通过检测脉冲噪声出现的符号位置,只对没有受到脉冲干扰的符号进行合并。该算法利用了电力线系统的分集拷贝特性,虽然牺牲了一些分集增益,但性能上却有明显提升。仿真结果表明,即使在脉冲环境极其恶劣的情况下,所提合并算法也能达到很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线通信 脉冲噪声 分集拷贝 选择性合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跻身未来的电力线通信 (六)PLC固件设计及其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左雯 陈启美 赵天恩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86-90,共5页
电力线通信 ( PLC)的拓展应用 ,关键之一在于固件的研制。文中立足于多网互联业务融合 ,首先将 PLC固件划分为传输设备、网络设备和特殊设备三大类 ,进而描述各自的具体功能 ;然后对具体的固件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硬件电路的设计、接... 电力线通信 ( PLC)的拓展应用 ,关键之一在于固件的研制。文中立足于多网互联业务融合 ,首先将 PLC固件划分为传输设备、网络设备和特殊设备三大类 ,进而描述各自的具体功能 ;然后对具体的固件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硬件电路的设计、接口条件的分析、软件的模块划分和分层处理等 ,其中着重给出了 PLC关键固件的设计方案 ,例如 PLC传输设备、PLC接入网的路由器、信息家电接口及跨变压器设备等 ;最后总结了 PLC固件的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线通信 plc 可编程序控制器 固件设计 电力系统 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stICA的低信噪比下L-PLC语音的间断传输 被引量:2
7
作者 恩德 陈亚柯 毛哲龙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8-111,共4页
在低压电力线通信(L-PLC)中,多径衰减和信道背景噪声大的问题不可忽视,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快速独立分量分析(FastICA)的L-PLC间断传输提升抗干扰能力的方法。在建立L-PLC信道噪声模型的基础上,利用FastICA对强噪声干扰的语音信号进行去... 在低压电力线通信(L-PLC)中,多径衰减和信道背景噪声大的问题不可忽视,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快速独立分量分析(FastICA)的L-PLC间断传输提升抗干扰能力的方法。在建立L-PLC信道噪声模型的基础上,利用FastICA对强噪声干扰的语音信号进行去噪处理,并对处理后的信号进行话音活性检测,最终获得满足质量要求的语音段。Matlab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低信噪比环境下,该方法成功实现了有条件的语音信号间断传输,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语音传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独立分量分析 低压电力线通信 噪声模型 间断传输 话音活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FDIA的电力线通信赋能智慧园区时间同步方法
8
作者 张孙烜 薛佳朋 +4 位作者 刘昊东 周振宇 陈晓梅 吕磊 黄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5443-5455,I0010,共14页
智慧园区新兴业务的信息采集及实时控制需要严格的时间同步作为前提,虚假数据注入攻击(false data injection attack,FDIA)对时间同步精度的影响不可忽视。如何通过电力线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PLC)实现安全准确时间同步成为... 智慧园区新兴业务的信息采集及实时控制需要严格的时间同步作为前提,虚假数据注入攻击(false data injection attack,FDIA)对时间同步精度的影响不可忽视。如何通过电力线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PLC)实现安全准确时间同步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问题。该文首先构建考虑FDIA的PLC赋能智慧园区时间同步网络,通过改进卡尔曼滤波修正时间同步误差;其次,以误差最小化为目标,建立站点时间同步问题;最后,提出基于改进深度Q网络的时间同步路由选择算法。所提算法能够根据FDIA概率动态学习时间同步路由选择策略,从而提高对未知状态的泛化能力。仿真验证表明,所提方法不仅能够显著提升FDIA检测的安全性能,同时可有效改善时间同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园区 时间同步 虚假数据注入攻击 电力线通信 改进深度Q网络 探索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线载波通信标准 PRIME 和 G3- PLC 的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尹建丰 丁文伯 +3 位作者 魏华义 朱德省 蔡宇 高镇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37-41,共5页
电力线载波(PLC)通信是电力系统特有的基本通信方式。通过对当今世界上基于OFDM的两种载波通信标准PRIME和G3-PLC进行研究,主要分析了二者物理层的处理过程,并比较了其异同点,进而对两个标准的通信性能进行了对比。最后,对符合两个标准... 电力线载波(PLC)通信是电力系统特有的基本通信方式。通过对当今世界上基于OFDM的两种载波通信标准PRIME和G3-PLC进行研究,主要分析了二者物理层的处理过程,并比较了其异同点,进而对两个标准的通信性能进行了对比。最后,对符合两个标准的载波方案进行了实际测试,并得出了实验结果。对不同电力线环境下载波标准的选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线载波通信 OFDM PRIME G3-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3-PLC前向纠错编码的性能分析与改进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晓猛 刘宏立 +1 位作者 李成 谷志茹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93-396,共4页
针对G3标准中卷积码的码率单一且码率较低,数据速率损失大的问题,分析了G3标准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RS编码、卷积编码、增信删余编码以及重复编码和二维时频交织的前向纠错编码设计方案,并重... 针对G3标准中卷积码的码率单一且码率较低,数据速率损失大的问题,分析了G3标准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RS编码、卷积编码、增信删余编码以及重复编码和二维时频交织的前向纠错编码设计方案,并重点介绍了利用增信删余方式来提高码率的方法。最后通过对该方案的仿真实验得出,在该方案下卷积码的码率由1/2提高到了2/3,在不增加译码复杂度的情况下提高了数据速率,能够实现有效而可靠的通信,可广泛应用于低压电力线通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 G3标准 增信删余 码率 前向纠错 电力线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重复编码与数字滤波在G3标准PLC通信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黄明山 吴兰 +2 位作者 刘楠嶓 张晓辉 歹志阳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2-87,共6页
G3标准电力载波通信以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为核心抑制多径效应,结合RS(Reed-solomon)和交织编码等纠正随机错误,提高可靠性。由于信道环境时变性明显,上述措施不能满足高可靠通信需求。针对... G3标准电力载波通信以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为核心抑制多径效应,结合RS(Reed-solomon)和交织编码等纠正随机错误,提高可靠性。由于信道环境时变性明显,上述措施不能满足高可靠通信需求。针对这一问题,首先,提出了分段重复编码算法并应用于G3信号传输模型,通过对有效信息进行分段重复编码,增大信息通过低衰减信道的概率,提高可靠性;其次,设计了混合窗函数有限冲激响应(Finite Impulse Response,FIR)带通数字滤波算法对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在保证相位的前提下,尽可能去除带外噪声干扰,优化OFDM的性能,并提高分段重复编码的作用。经性能测试,所形成的分段重复编码和FIR数字滤波的传输模型在平均误码率为10-2时有2~3 d B的性能提升,适合在强时变性和强噪声的信道中进行高可靠的通信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载波通信 时变信道 OFDM 分段重复编码 数字滤波 混合窗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DPC的改进G3-PLC物理层规范模型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龙 胡正伟 谢志远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9-23,共5页
为了提高电力线通信的可靠性,对G3-PLC物理层规范进行了改进,给出了一种基于LDPC编码/译码的G3-PLC模型。改进模型将G3-PLC物理层规范中的RS编码/译码功能模块分别替换为LDPC编码/译码功能模块。结合G3-PLC物理层规范,实现了面向该规范... 为了提高电力线通信的可靠性,对G3-PLC物理层规范进行了改进,给出了一种基于LDPC编码/译码的G3-PLC模型。改进模型将G3-PLC物理层规范中的RS编码/译码功能模块分别替换为LDPC编码/译码功能模块。结合G3-PLC物理层规范,实现了面向该规范的LDPC编码与译码功能。在Simulink环境分别建立了G3-PLC物理层规范模型和改进的物理层规范模型,分析验证了所提改进模型的有效性。改进模型为LDPC应用于基于G3-PLC规范的系统设计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线 信道编码 G3-plc标准 LD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压缩感知的宽带低压PLC系统脉冲噪声抑制算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袁一铭 申敏 徐勇军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2-248,共7页
为解决宽带低压电力线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PLC)系统中脉冲噪声造成的通信性能不稳定、误比特率高的问题,针对正交频分复用的宽带低压PLC系统提出了一种改进压缩感知的脉冲噪声抑制算法,综合考虑了脉冲噪声恢复精度和时间复... 为解决宽带低压电力线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PLC)系统中脉冲噪声造成的通信性能不稳定、误比特率高的问题,针对正交频分复用的宽带低压PLC系统提出了一种改进压缩感知的脉冲噪声抑制算法,综合考虑了脉冲噪声恢复精度和时间复杂度去改进先验支撑集获取精度和压缩感知恢复步长。首先,利用改进的门限在接收端筛选出脉冲噪声的先验部分支撑集;其次,将频域的空子载波数据当作观测向量建立压缩感知方程,利用改进的稀疏度自适应匹配追踪算法恢复脉冲噪声;最后,通过减去恢复的脉冲噪声对接收信号进行抑制。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算法对比,所提算法具有较好的误比特率性能,并在较高信噪比时有更好的恢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线通信(plc) 正交频分复用 脉冲噪声抑制 压缩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门限判断机会调度的多用户PLC/RF系统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天 刘笑宇 +2 位作者 孔槐聪 朱丽文 林敏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9-37,共9页
针对融入译码转发中继技术的混合电力线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PLC)与射频(Radio-Frequency, RF)传输系统,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门限判断的多用户机会调度方案。其次,在PLC和RF链路信道衰落分别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和相关莱斯分布... 针对融入译码转发中继技术的混合电力线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PLC)与射频(Radio-Frequency, RF)传输系统,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门限判断的多用户机会调度方案。其次,在PLC和RF链路信道衰落分别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和相关莱斯分布的条件下,推导出采用所提调度方案的PLC/RF系统中断概率和归一化平均反馈负载的闭合表达式。接着,还通过分析高信噪比条件下系统中断概率的渐进性能,得到系统分集度和阵列增益的简单闭合表达式。最后,计算机仿真不仅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而且进一步揭示了所提方案能够在尽量减少反馈负载的同时获得较优的中断性能,从而为实际的系统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线通信 射频通信 多用户调度 中断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译码转发的PLC-VLC/RF混合传输系统中断性能分析
15
作者 靳沛铮 刘笑宇 +2 位作者 孔槐聪 朱卫平 林敏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4-70,共7页
针对译码转发(Decode and Forward,DF)协议下室内电力线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PLC)-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射频(Radio Frequency,RF)的混合传输系统,考虑接收端采用最大比合并(Maximal Ratio Combining... 针对译码转发(Decode and Forward,DF)协议下室内电力线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PLC)-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射频(Radio Frequency,RF)的混合传输系统,考虑接收端采用最大比合并(Maximal Ratio Combining,MRC)和选择合并(Selection Combining,SC)两种方案,并分析这两种方案下的系统中断性能。首先,在考虑路径损耗、信道衰落和用户随机分布的情况下,分别给出MRC和SC两种方案的输出信噪比表达式。接着,推导出这两种方案下系统的中断概率闭合表达式。最后,利用计算机仿真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分析不同参数对系统中断性能的影响,从而为PLC-VLC/RF混合传输系统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线通信 可见光通信 射频通信 中断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电力线通信信道下脉冲噪声的鲁棒混沌传输系统优化设计综述 被引量:6
16
作者 苗美媛 田峰 +1 位作者 王琳 代洲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61-1773,共13页
随着用户的剧增,现有的无线资源已经难以为继。因此,电力线通信(PLC)的重新启用引起了各大研究单位及工业界的关注。PLC由于信道环境复杂,现有处理方案复杂度及成本较高,因而导致其发展缓慢。其中针对脉冲噪声的研究工作最为广泛,如何... 随着用户的剧增,现有的无线资源已经难以为继。因此,电力线通信(PLC)的重新启用引起了各大研究单位及工业界的关注。PLC由于信道环境复杂,现有处理方案复杂度及成本较高,因而导致其发展缓慢。其中针对脉冲噪声的研究工作最为广泛,如何在低成本情况下针对脉冲噪声实现数据传输的鲁棒性尤为重要。该文首先介绍PLC环境中几种主流噪声以及分类,而后描述具有低成本低复杂度的差分混沌键控(DCSK)及多元DCSK(MDCSK)调制技术。分别介绍与分析该系统在PLC中的特性,以及针对各种脉冲噪声种类存在的优势以及改进方式。其次该文将介绍一些相关编码调制新方案以便于提高带限环境下的传输质量。结果表明这些优化工作显著地改善了系统性能,针对PLC整体信道特性系统参数的调制及编码调制传输优化方案将成为未来工作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混沌键控 电力线通信 脉冲噪声 编码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电力线通信人工蛛网结构的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刘晓胜 张良 +2 位作者 周岩 林建伟 徐殿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8期142-149,7,共8页
为证明人工蛛网结构在提高低压电力线通信网络可靠性方面具有的优势,应用结合马尔科夫概率论模型的因子分解法,对应用于低压电力线通信的单层人工蛛网结构进行全端可靠性的理论分析,与传统的树形、星形、环状网络进行对比,证明了单层人... 为证明人工蛛网结构在提高低压电力线通信网络可靠性方面具有的优势,应用结合马尔科夫概率论模型的因子分解法,对应用于低压电力线通信的单层人工蛛网结构进行全端可靠性的理论分析,与传统的树形、星形、环状网络进行对比,证明了单层人工蛛网网络结构的高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对以单层人工蛛网为子网的组网结构进行全端可靠性分析,并与总线型、树形网络结构对比,进一步证明基于人工蛛网的组网方法的可行性。依据人工蛛网的特殊结构,制定了局部路由重构方法,并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证明了人工蛛网结构在提高低压配电网电力线通信网络的连通性、抗毁性和提高通信可靠性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电力线通信 人工蛛网 通信可靠性 因子分 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I噪声分离网络在电力线噪声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8
作者 赵阳 董颖华 +2 位作者 陆婋泉 姜宁秋 颜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114-120,共7页
研究了电力线噪声分离网络技术,包括网络拓扑优化、分离网络元器件性能改善以及利用散射参数测量进行分离网络参数提取等。结果表明,上述技术可明显提高分离网络性能,如插损提高约3dB,噪声抑制比提高15dB以上。此外还分别完成了基于噪... 研究了电力线噪声分离网络技术,包括网络拓扑优化、分离网络元器件性能改善以及利用散射参数测量进行分离网络参数提取等。结果表明,上述技术可明显提高分离网络性能,如插损提高约3dB,噪声抑制比提高15dB以上。此外还分别完成了基于噪声分离网络的开关电源电力线传导噪声和电力载波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PLC)中的电力线辐射干扰噪声诊断抑制2个实验,验证了文中方法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线噪声 传导电磁干扰 噪声分离网络 S-参数测量 开关电源噪声 电力载波通信系统辐射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直流输电直流侧高频干扰及滤波器型式 被引量:12
19
作者 郑劲 文俊 +2 位作者 石岩 韩民晓 闫金春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74-177,共4页
为解决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在直流线路和接地极线路上产生大量的高频谐波,以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每极2组12脉动换流器串联的换流器为例,深入分析了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站产生电力线载波干扰和无线电干扰的机理;探讨了换流站直流侧高频谐波... 为解决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在直流线路和接地极线路上产生大量的高频谐波,以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每极2组12脉动换流器串联的换流器为例,深入分析了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站产生电力线载波干扰和无线电干扰的机理;探讨了换流站直流侧高频谐波的规范要求,针对直流极线和接地极线上PLC/RI滤波器的多种组合方式,采用谐波分析软件HAP计算了直流极线端部和接地极线端部的总PLC及总RI干扰水平;提出了抑制特高压直流输电直流侧高频干扰的滤波器配置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输电 电力线载波 无线电干扰 谐波 滤波器 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电子变换的信息特性与电能离散数字化到智能化的信息调控技术 被引量:18
20
作者 何湘宁 王睿驰 +1 位作者 吴建德 李武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79-1587,共9页
电力电子技术是采用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和功率无源元件对电能进行变换和控制的技术,是21世纪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该文从电能的离散化角度来研究电力电子技术的内涵,进一步讨论了电能的数字化表征方法,提出了电力电子信息调控技术的概... 电力电子技术是采用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和功率无源元件对电能进行变换和控制的技术,是21世纪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该文从电能的离散化角度来研究电力电子技术的内涵,进一步讨论了电能的数字化表征方法,提出了电力电子信息调控技术的概念并阐释其物理意义。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现有的电力电子信息调控技术的实现方法以及在电力电子变换系统中的信息交流方式。理论和实际都很好地表明,电力电子变换器自身在对电能实现变换和控制的同时,无需外加硬件,就已具备了信息交流的能力。充分挖掘和应用电力电子技术的这一特性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电力电子信息调控技术不但使电能的离散化、数字化到智能化成为可能,而且将极大促进电力电子学科和信息学科的交叉,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信息调控 电能离散化 数字信息技术 功率/数据复合调制 电力线载波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