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netic Variance Estimates in Heterogeneous Potato Populations Propagated from True Potato Seed(TPS) 被引量:1
1
作者 M K Biswas M A A Mondal +1 位作者 M Hossain R Islam 《中国马铃薯》 2005年第2期65-69,共5页
Twenty nine cross populations developed according to line × tester mating design along with their twelve parents raised from true potato seeds, were used to study variability and correlation for seven characters.... Twenty nine cross populations developed according to line × tester mating design along with their twelve parents raised from true potato seeds, were used to study variability and correlation for seven characters. The range of variation for all the characters were found to be wide and pronounced which indicated that characters were quantitative in nature and were under polygenic control. For all the characters, greater portion of the total δ2p was mostly contributed by the δ2g. Among the seven characters, tuber weight per plant showed the highest δ2g, PCV, GCV, H2b, GA and expected GA%. On the other hand, dry matter contents (%) showed the lowest H2b. Phenotypic and genotypic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plant height with no. of tubers per plant and tuber weight per plant; no. of branches per plant with no. of tubers per plant and tuber weight per plant were found to be significant and posi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遗传变异 评估 种子繁殖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PYL5基因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分析及其启动子的活性鉴定
2
作者 张春利 解潇飞 +7 位作者 张莹 张锋 孙超 毕真真 刘玉汇 刘震 姚攀锋 白江平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2-313,共12页
【目的】脱落酸(ABA)作为一种“应激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和响应干旱、盐等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PYR/PYL/RCARs(以下简称“PYL”)作为ABA受体在多种植物中也被广泛研究。基于对马铃薯StPYL5基因生物信息学及表达模式分析,并通... 【目的】脱落酸(ABA)作为一种“应激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和响应干旱、盐等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PYR/PYL/RCARs(以下简称“PYL”)作为ABA受体在多种植物中也被广泛研究。基于对马铃薯StPYL5基因生物信息学及表达模式分析,并通过对其启动子活性鉴定,为进一步揭示马铃薯StPYL5功能及抗逆育种提供依据。【方法】根据转录组数据克隆得到StPYL5基因,通过DNAMAN、MEGA等软件分析了StPYL5的分子特征;通过qPCR检测了StPYL5基因的组织特异性及其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利用PlantCARE网站对StPYL5基因启动子进行了分析,并通过瞬时转化烟草对其活性进行了鉴定。【结果】StPYL5基因全长534 bp,共编码177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量20.19 ku,理论等电点(pI)为5.97。系统进化分析显示,StPYL5与SpPYL9-like亲缘关系较近。组织特异性分析结果显示,青薯9号(QS9)中StPYL5在根和叶中表达量较高,其次分别是茎和花,在块茎中表达量较低。不同胁迫下StPYL5表达量分析表明,青薯9号(QS9)中StPYL5在干旱、低温、盐和ABA胁迫下的表达量先升高后降低,且StPYL5的表达受Me JA和SA的诱导。此外,笔者成功克隆得到2 000 bp的StPYL5基因启动子。在烟草中的瞬时转化后的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StPYL5基因启动子具有成功启动下游GUS报告基因表达的启动子活性。【结论】全面分析了StPYL5基因的分子特征及其在多种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谱,并成功克隆到具有活性的pStPYL5启动子,该结果为深入研究StPYL5基因的功能以及马铃薯抗逆育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ABA信号通路 StPYl5 基因克隆 非生物胁迫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servation of Disease-free Shoot Tips of Potato Germplasm through in vitro System
3
作者 M K Biswas M Hossain R Islam 《中国马铃薯》 2005年第6期321-325,共5页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was undertaken to find out the best medium composition for medium-term preservation of disease free potato shoot tips in in vitro system.Thirteen potato genotypes and fourteen treatments were...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was undertaken to find out the best medium composition for medium-term preservation of disease free potato shoot tips in in vitro system.Thirteen potato genotypes and fourteen treatments were taken under consideration for the present experiment.Among fourteen treatments,mannitol and sorbitol containing media proved to be the best for medium-term preservation of potato shoot tips.High concentration of mannitol delayed root 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DIUM GENOTYPE in vitro solanum tuberosum 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romosome Number Manipulation as Part of Potato Pre-breeding Programs
4
作者 Kear Philip J 《中国马铃薯》 2008年第1期40-44,共5页
The cultivated potato(Solanum tuberosum L.) is a tetraploid(2n=4x=48) and can be improved with the incorporation of desirable traits from other Solanum species.Often the transfer of these traits is hindered by complex... The cultivated potato(Solanum tuberosum L.) is a tetraploid(2n=4x=48) and can be improved with the incorporation of desirable traits from other Solanum species.Often the transfer of these traits is hindered by complex genetics and breeding barriers within potato.Parthenogenesis and microsporogenesis are used in chromosome number manipulation allowing breeders to reduce the potato's chromosome number to dihaploid(2n=2x=24)[diploid] or monohaploid(2n=x=12) from which a predictable transfer of traits can be made,in accordance with the endosperm balance number theory(EBN).Furthermore,the reproductive processes of first division restitution(FDR) and second division restitution(SDR) are utilized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chromosome number for incorporation into the cultivated potat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 马铃薯 单倍体 多倍体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钾肥减量对沙地马铃薯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及产量的影响
5
作者 王雯 吴腾帅 +2 位作者 刘梦圆 白海庆 刘柏林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64-69,共6页
为探究榆林沙区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栽培中的化肥减量策略,以马铃薯V7品种为供试材料,以常规全量施肥为对照(CK,N100%、P100%、K100%),其氮肥(N)、磷肥(P_(2)O_(5))、钾肥(K_(2)O)施用量分别为300.0、390.0、120.0 kg/hm^(2),... 为探究榆林沙区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栽培中的化肥减量策略,以马铃薯V7品种为供试材料,以常规全量施肥为对照(CK,N100%、P100%、K100%),其氮肥(N)、磷肥(P_(2)O_(5))、钾肥(K_(2)O)施用量分别为300.0、390.0、120.0 kg/hm^(2),并设置4个氮、钾肥减量处理,分别为F1(N95%、P100%、K100%)、F2(N90%、P100%、K100%)、F3(N100%、P100%、K95%)、F4(N100%、P100%、K90%),分析不同氮、钾肥减量处理对0~20 cm土层(耕层)土壤理化性质及马铃薯产量和商品薯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马铃薯生育前期,F2的耕层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F3、F4和CK,增幅为11.66%~26.82(P<0.05),土壤温度显著高于F4,增幅为7.87%~12.43%(P<0.05);在马铃薯生育中后期,F2的土壤温度和土壤紧实度低于F3、F4和CK。在马铃薯整个生育期,CK的耕层土壤pH最低;F2的土壤速效氮含量显著低于CK,减幅为18.24%~36.31%(P<0.05);F2的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F4,增幅为8.31%~11.74%(P<0.05)。F2的马铃薯产量显著高于F1、F3和F4,增幅为8.01%~15.53%(P<0.05),与CK无显著差异,商品薯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5.99%~17.58%(P<0.05)。综上所述,氮肥减量10%和全量钾肥的施肥措施为榆林沙区马铃薯绿色高产栽培中适宜的施肥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 化肥减量 氮肥 钾肥 土壤理化性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StCytb5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6
作者 李泓阳 刘震 +9 位作者 曾钰婷 李志涛 朱金勇 陈丽敏 史田斌 王玮璐 齐喆颖 张俊莲 白江平 刘玉汇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5,96,共13页
【目的】在全基因组水平下对马铃薯StCytb5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并分析了StCytb5s基因在非生物胁迫下及块茎花色素苷生物合成中的表达模式,为后续深入研究马铃薯StCytb5s基因的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马铃薯全基因组水平下,利用H... 【目的】在全基因组水平下对马铃薯StCytb5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并分析了StCytb5s基因在非生物胁迫下及块茎花色素苷生物合成中的表达模式,为后续深入研究马铃薯StCytb5s基因的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马铃薯全基因组水平下,利用HMM 3.1和BlastP鉴定了22个StCytb5基因家族成员,利用ExPASy、CELLO、MEME、MCScanX和GSDS等在线工具,对其理化性质、染色体定位、基因结构、蛋白保守结构域和基因复制事件进行了分析。利用PGSC数据库下载的RNA-seq数据,分析StCytb5s在双单倍体(DM)马铃薯不同组织部位、非生物胁迫和激素处理下的表达模式。为进一步了解StCytb5s在不同抗旱性马铃薯品种和不同颜色块茎中的表达模式,分别对干旱胁迫下大西洋和青薯9号的叶片以及3个不同颜色马铃薯杂交子代(‘Y’‘R’‘P’)块茎薯肉进行了转录组测序,挖掘了可能参与马铃薯干旱胁迫响应和花色素苷生物合成的候选基因。【结果】共鉴定出22个马铃薯StCytb5基因家族成员,不均匀的分布在12条染色体上;通过对其基因结构和系统发育特征的分析,把22个StCytb5基因家族成员分为4个亚组;共线性分析表明,片段复制在StCytb5基因家族的扩展中发挥主要作用;其中StCytb5-4和StCytb5-14在干旱胁迫中差异表达,StCytb5-6和StCytb5-17在彩色马铃薯块茎中上调表达。【结论】共鉴定出22个马铃薯StCytb5基因家族成员,其中StCytb5-4和StCytb5-14可能响应马铃薯干旱胁迫,而StCytb5-6和StCytb5-17可能参与马铃薯块茎花色素苷的生物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Cytb5基因家族 非生物胁迫 表达分析 花色素苷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毒剂缓解马铃薯2,4-D药害的作用研究
7
作者 雷雨俊 袁剑龙 +5 位作者 唐振三 程李香 史振东 卓峰琦 余斌 张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2-250,272,共10页
以马铃薯品种‘甘农薯7号’为供试材料,叶面喷施2000 mg·L^(-1)除草剂2,4-D进行药害处理,1 d后喷施不同浓度解毒剂碧护(300、800、1200 mg·L^(-1))、芸苔素(250、450、650μL·L^(-1))、解毒剂X(500、2000、4000 mg·... 以马铃薯品种‘甘农薯7号’为供试材料,叶面喷施2000 mg·L^(-1)除草剂2,4-D进行药害处理,1 d后喷施不同浓度解毒剂碧护(300、800、1200 mg·L^(-1))、芸苔素(250、450、650μL·L^(-1))、解毒剂X(500、2000、4000 mg·L^(-1)),分别采集处理后1、4、7 d的马铃薯叶片,测定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生长素(IAA)和脱落酸(ABA)含量;处理7、14、21 d后分别测量马铃薯株高、茎粗、根长和叶面积;处理21 d后对植株根、茎、叶切片染色,观察不同组织细胞形态结构;成熟期统计马铃薯块茎产量。结果表明,低浓度解毒剂碧护(300 mg·L^(-1))、芸苔素(250μL·L^(-1))及解毒剂X(500 mg·L^(-1))对除草剂药害缓解效果不显著(P>0.05)。高浓度解毒剂碧护(800 mg·L^(-1)和1200 mg·L^(-1))和解毒剂X(2000 mg·L^(-1)和4000 mg·L^(-1))对缓解除草剂药害效果显著(P<0.05),其中800 mg·L^(-1)碧护解毒剂解毒效果最为突出,该处理下植株株高、根长、叶面积和单株产量分别显著增加67.84%、43.04%、66.76%和164.03%,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增加6.67%和20.1%,内源激素生长素和脱落酸含量分别降低54.01%和50.13%。解毒剂处理的植株茎组织远轴端厚角组织区域的细胞层数减少,叶片栅栏组织细胞密度增大。因此,喷施不同浓度的碧护、芸苔素和解毒剂X可显著减轻2,4-D对马铃薯植株的药害,恢复植株生长。800 mg·L^(-1)的碧护解毒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2 4-D药害 解毒剂 生理结构 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秸秆基质对马铃薯原原种光合特征和产量的影响
8
作者 孔乐辉 范奕 +6 位作者 谭伟军 张娟宁 韩儆仁 姚攀锋 阿金娟 李亚杰 马宁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08-1418,共11页
旨在探究适宜马铃薯脱毒苗生长发育的最佳黄芪秸秆基质配比,以期为黄芪秸秆基质作为新型基质材料在马铃薯原原种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将黄芪秸秆、椰糠、蛭石和草炭按不同比例混配基质,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对马铃薯脱毒苗在不同生长... 旨在探究适宜马铃薯脱毒苗生长发育的最佳黄芪秸秆基质配比,以期为黄芪秸秆基质作为新型基质材料在马铃薯原原种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将黄芪秸秆、椰糠、蛭石和草炭按不同比例混配基质,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对马铃薯脱毒苗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形态学特征、光合作用以及原原种产量与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1种混配基质中,由HT7(30%黄芪秸秆+30%草炭+40%椰糠)配制的基质马铃薯脱毒苗综合表现突出:其株高、茎粗、根长在全生育期均高于传统对照基质CK1(100%蛭石)和CK2(100%椰糠),且茎粗和根长与CK1和CK2存在显著性差异;叶绿素相对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在全生育期内均显著高于CK1和CK2;平均单株结薯数较CK1少3.16%,较CK2多2.24%,平均单薯质量较CK1大23.21%,较CK2大21.64%,合格薯数较CK1高10.73%,较CK2高25.47%;经济效益较CK1增加10.02%,较CK2增加40.83%,基于隶属函数综合评分法,HT7基质在所有混配基质中获得了最高得分(0.97)。综上,HT7基质有效促进了马铃薯脱毒苗的生长、光合作用及原原种产量,经济效益显著,因此可以作为常规基质的替代物应用于马铃薯原原种的繁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黄芪秸秆 形态指标 光合指标 产量 经济效益 隶属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薯片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系)田间筛选及炸片品质评价
9
作者 马武辉 郭宗明 +4 位作者 祖帆 刘元省 刘杰 龚春林 郭华春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9-103,120,共6页
为筛选综合性状优良、适宜薯片加工的马铃薯新品种,以满足产业高品质薯片原料需求,在云南建水早春作区,对6份(滇薯1208、BF1814-105、18-15-29、19-16-16、17004-1、19-9-3)有加工潜力的新品种(系)进行田间试验与炸片品质评价,将综合表... 为筛选综合性状优良、适宜薯片加工的马铃薯新品种,以满足产业高品质薯片原料需求,在云南建水早春作区,对6份(滇薯1208、BF1814-105、18-15-29、19-16-16、17004-1、19-9-3)有加工潜力的新品种(系)进行田间试验与炸片品质评价,将综合表现最好的品种(系)在云南省4个不同生态条件下,进行适应性及薯片加工品质测试。结果表明,滇薯1208、18-15-29综合表现好;BF1814-105、17004-1田间产量低;19-9-3、19-16-16炸片色泽、风味、薯片合格率较差,不适宜薯片加工;滇薯1208干物质含量达21.4%,炸片在色泽、口感、风味上表现上乘,含油量适中,综合表现最好。滇薯1208在云南不同生态区种植,冬作和早春作表现优于春作,有望作薯片加工型专用品种在云南早春作和冬作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薯片加工 炸片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StPTST2a基因的克隆及互作分析
10
作者 黄丹丹 吴云翼 +5 位作者 邹建华 俞婷 朱炎辉 杨梅宏 董文丽 高冬丽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2-180,共9页
【目的】PROTEIN TARGETING TO STARCH(PTST)在淀粉合成中发挥重要功能,本研究旨在探究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StPTST2a基因的作用。【方法】利用反转录技术克隆StPTST2a基因,并对其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分析;利用荧光定量PCR... 【目的】PROTEIN TARGETING TO STARCH(PTST)在淀粉合成中发挥重要功能,本研究旨在探究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StPTST2a基因的作用。【方法】利用反转录技术克隆StPTST2a基因,并对其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分析;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StPTST2a在不同组织的表达量;利用原核表达系统在体外表达融合MBP标签的StPTST2a蛋白,并对融合蛋白进行体外淀粉结合实验;克隆7个淀粉合成相关基因,利用酵母双杂交及荧光素酶互补实验揭示StPTST2a与淀粉合成相关基因之间的互作关系。【结果】StPTST2a基因编码了一个具有526个氨基酸的蛋白,在C端含有一个CBM48结构域。该基因在各个组织均有表达,其中在叶片中的表达较高。体外淀粉结合实验表明,StPTST2a是一个淀粉结合蛋白。分析StPTST2a与7个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的相互作用关系,发现StPTST2a与StSS4、StSS6和StISA1.1在酵母和植物体内均有互作。【结论】StPTST2a能够与多个淀粉合成基因形成复合体,在马铃薯淀粉合成和淀粉颗粒形成中发挥潜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淀粉 StPTST2a 蛋白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杂交后代农艺性状及块茎形态遗传分析
11
作者 康嘉慧 黄美菁 +2 位作者 李雅萍 孙成 王芳 《耕作与栽培》 2025年第1期1-7,14,共8页
为探究马铃薯杂交后代农艺性状及块茎形态的遗传分离规律,本研究对475份马铃薯杂交后代群体的5个农艺性状及5个块茎形态进行了后代变异分析、表型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各性状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农艺... 为探究马铃薯杂交后代农艺性状及块茎形态的遗传分离规律,本研究对475份马铃薯杂交后代群体的5个农艺性状及5个块茎形态进行了后代变异分析、表型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各性状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农艺性状与块茎形态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杂交后代群体分离情况表明,小叶密集程度、薯皮颜色、薯块形状、表皮光滑度表现为母系遗传倾向;薯肉颜色、芽眼深度表现为父系遗传倾向。通过主成分分析共提取出5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62.96%。在遗传距离为0.92处可将475份马铃薯杂交后代群体分为7个类群,每个类群的植株数量不同,其中类群Ⅶ包含植株数量最多,为151个,类群Ⅵ包含数量最少,为18个,各类群植株特点不同,可根据实际育种目标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农艺性状 块茎形态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Rieske FeS基因克隆及其在干旱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12
作者 叶和军 叶重泽 +2 位作者 俞静 赵瑞英 郭志平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176-181,189,共7页
以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为研究对象,通过RT-PCR技术克隆马铃薯Rieske FeS基因的cDNA序列,并对该基因进行生信分析;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Rieske FeS基因在模拟干旱胁迫(0、12、24 h)下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马铃薯Rieske FeS基因cDN... 以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为研究对象,通过RT-PCR技术克隆马铃薯Rieske FeS基因的cDNA序列,并对该基因进行生信分析;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Rieske FeS基因在模拟干旱胁迫(0、12、24 h)下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马铃薯Rieske FeS基因cDNA序列全长693 bp,包含1个开放阅读框,可编码230个氨基酸,马铃薯Rieske FeS蛋白分子质量为24.27 ku,理论等电点为8.20;Rieske FeS蛋白含有CytB6-F_Fe-S结构域(59~97 aa)、跨膜区(72~94 aa)、Rieske结构域(113~203 aa);马铃薯Rieske FeS蛋白的二级结构中无规则蜷曲占比最高,其次是β-折叠,占比最低的是α-螺旋。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马铃薯Rieske FeS蛋白与烟草Rieske FeS蛋白亲缘关系最接近。qPCR结果显示,马铃薯Rieske FeS基因在所有被检测组织中均有表达,叶片中Rieske Fe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茎、根,在块茎中相对表达量最低。经PEG干旱胁迫后,叶片中Rieske Fe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12 h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0 h(对照组)。茎段中Rieske Fe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模拟干旱处理12 h时显著上调;块茎中模拟干旱胁迫24 h时Rieske Fe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根中各干旱处理间Rieske Fe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差异。马铃薯Rieske FeS基因与干旱胁迫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Rieske FeS基因 克隆 生信分析 干旱胁迫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马铃薯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13
作者 范志远 尉辉 +4 位作者 赫宇恒 顾城志 李锦超 冯春静 刘素慧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1-48,共8页
采用10%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环境,研究不同浓度[0(CK)、50(W1)、100(W2)、150(W3)、200(W4)μmol/L]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马铃薯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马铃薯在干旱环境下的栽培管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的褪... 采用10%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环境,研究不同浓度[0(CK)、50(W1)、100(W2)、150(W3)、200(W4)μmol/L]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马铃薯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马铃薯在干旱环境下的栽培管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的褪黑素均可以促进马铃薯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的生长发育,进而提高产量;随着褪黑素浓度增加,马铃薯生长发育、光合特性指标及产量总体上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以W2处理最高。与CK相比,喷施后17 d,W2处理马铃薯株高、茎粗、叶片厚度和根长分别提高24.79%、13.89%、61.11%和29.95%,根干质量、根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和地上部鲜质量分别提高36.95%、23.32%、156.52%和42.05%,SPAD值、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和蒸腾速率分别提高63.60%、41.34%、30.45%、44.73%和114.56%,单株产量和单株结薯数分别提高71.04%和150.00%。综上所述,喷施褪黑素可促进干旱胁迫下马铃薯的生长发育,进而提高产量,以喷施100μmol/L褪黑素处理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褪黑素 干旱胁迫 生长发育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抗晚疫病资源的田间抗性评价及分子标记辅助筛选
14
作者 邹莹 张远学 +4 位作者 闫雷 郝苗 高剑华 宋威武 肖春芳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1-185,195,共6页
由致病疫霉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中最具毁灭性的病原性病害,采用抗性育种策略,培育具有垂直抗性的马铃薯品种,是防治此病害最为经济有效的途径。运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旨在加速育种进程并提高选择效率,对引自国际马铃薯... 由致病疫霉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中最具毁灭性的病原性病害,采用抗性育种策略,培育具有垂直抗性的马铃薯品种,是防治此病害最为经济有效的途径。运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旨在加速育种进程并提高选择效率,对引自国际马铃薯中心的61份抗晚疫病资源进行田间抗性评估。结果表明,18份表现高抗,26份表现中抗,6份表现为中感,11份表现为高感。进一步利用晚疫病抗性基因R8和RB的特异性分子标记进行筛选,发现37份材料含有R8基因,46份含有RB基因,且分子标记与抗性评价符合度分别达59.02%和60.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晚疫病 抗性评价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杀秧收获一体机的研制与田间试验
15
作者 周彦君 林川尧 +1 位作者 吴建 刘小谭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156-161,共6页
针对现有的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收获机并未具备杀秧功能的问题,将机械化杀秧与收获融合,研制一款马铃薯杀秧收获一体机,该机由杀秧、挖掘、分离输送、传动、提升以及收集等装置组成,通过理论分析确定关键部件的结构参数。使用... 针对现有的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收获机并未具备杀秧功能的问题,将机械化杀秧与收获融合,研制一款马铃薯杀秧收获一体机,该机由杀秧、挖掘、分离输送、传动、提升以及收集等装置组成,通过理论分析确定关键部件的结构参数。使用该机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收获损失率为3.9%,伤薯率为1.9%,茎叶打碎长度合格率为90%,其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马铃薯机械化杀秧、收获的农业标准,能够解决收获成本高、劳动强度大、机械化作业繁琐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 收获 杀秧 一体机 研制 田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毕节市六个马铃薯引进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16
作者 田晋文 李晓川 +2 位作者 王朝海 陈军 陆燚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15-17,21,共4页
针对毕节市引进的6个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新品种(系)进行了综合比较试验,旨在评估其生育期、植株性状、块茎性状、抗病性和产量等关键农艺性状,以科学指导当地马铃薯新品种(系)的选育和推广,进而优化种植结构,增强产业竞争力... 针对毕节市引进的6个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新品种(系)进行了综合比较试验,旨在评估其生育期、植株性状、块茎性状、抗病性和产量等关键农艺性状,以科学指导当地马铃薯新品种(系)的选育和推广,进而优化种植结构,增强产业竞争力。结果表明,毕薯8号和S12-1998在多个性状上表现优异,产量分别较对照品种青薯9号增产133.30%和71.73%,达到1%的极显著水平,适宜春季种植;会薯23号产量排名第2,增产122.17%,同样达到1%的极显著水平,因其乳白色肉质,具有作为白瓤马铃薯推广的潜力;丽薯21号和宣薯130-4产量较低,分别位于第4和第5,且宣薯130-4产量增长但未达显著水平,需进一步观察;滇薯1418因结薯数少、易感晚疫病、产量低,不适合在毕节市推广。研究结果为毕节市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 品种(系) 比较试验 贵州省毕节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StCML基因家族鉴定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满仓 张超 +3 位作者 赵朋 陈越 陈勤 卢海彬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65-575,共11页
类钙调蛋白(calmodulin-like protein,CML)是植物中一种重要的Ca2+结合蛋白,在植物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该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在马铃薯基因组中鉴定了StCML基因家族成员,并对它们的表达模式及胁迫响应进行了分... 类钙调蛋白(calmodulin-like protein,CML)是植物中一种重要的Ca2+结合蛋白,在植物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该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在马铃薯基因组中鉴定了StCML基因家族成员,并对它们的表达模式及胁迫响应进行了分析,为深入解析马铃薯StCML基因家族成员在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中的作用机制奠定理论基础。结果显示:(1)在马铃薯基因组中共鉴定到80个StCML基因,它们均具有EF-hand结构;根据系统进化树拓扑结构可分为5个亚家族,在1~5亚家族中分别含有18、12、14、12、和24个基因,大部分基因具有较为保守的基因结构和基序。(2)RNA-Seq数据分析发现,StCML基因主要在马铃薯的花、叶柄、芽、雄蕊、匍匐茎和块茎中有特异表达,并且主要对盐、热、干旱和赤霉素处理有响应。(3)qRT-PCR分析发现,在低温胁迫下StCML13、StCML21和StCML53表达上调;在高温胁迫下StCML11、StCML21和StCML39表达上调;盐胁迫下StCML21和StCML60表达上调;青枯菌处理下StCML53表达上调,StCML8、StCML 13、StCML 21和StCML 60表达下调。研究表明,StCML基因对多种胁迫均有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类钙调蛋白 基因家族 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全基因组LTR反转录转座子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智菲 李卫涛 押辉远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4235-4237,共3页
采用LTR-FINDER软件对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全基因组中的LTR反转录转座子进行分析,共发现4 725个全长LTR反转录转座子,平均长度约7 393 bp,其中反转录转座子的LTR平均长度为786 bp,全长LTR反转录转座子总碱基数约占马铃薯全基因组... 采用LTR-FINDER软件对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全基因组中的LTR反转录转座子进行分析,共发现4 725个全长LTR反转录转座子,平均长度约7 393 bp,其中反转录转座子的LTR平均长度为786 bp,全长LTR反转录转座子总碱基数约占马铃薯全基因组碱基数的4.95%。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马铃薯LTR反转录转座子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TR反转录转座子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基因组 系统发育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和利巴韦林对马铃薯的生长及PLRV、PYV的影响
19
作者 单体霞 廉玉姬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21期5469-5472,共4页
为了了解高温和利巴韦林处理对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卷叶病毒(Potato leave-roll virus,PLRV)和马铃薯Y病毒(Potato Y virus,PYV)脱毒的影响,以宝塔百利、红王和"803"为材料,采用高温和化学处理结合茎尖培养技术对上... 为了了解高温和利巴韦林处理对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卷叶病毒(Potato leave-roll virus,PLRV)和马铃薯Y病毒(Potato Y virus,PYV)脱毒的影响,以宝塔百利、红王和"803"为材料,采用高温和化学处理结合茎尖培养技术对上述马铃薯进行处理,采用RT-PCR方法检测病毒基因。结果表明,长时间的高温处理抑制马铃薯组培苗的生长,"803"的存活率最高为80.1%,宝塔百利的存活率最低为41.1%;利巴韦林对马铃薯生长的抑制作用较明显,其浓度超过75 mg/L时生根效果差,到125 mg/L时对马铃薯生长抑制效果最明显;RT-PCR结果显示,高温处理结合利巴韦林的处理上均未检测到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n l.) 高温处理 利巴韦林 电泳 PlRV PY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Aclnv反义基因马铃薯品系的生理特性及POD同工酶变化分析
20
作者 崔文娟 张金文 +2 位作者 孟亚雄 王旺田 俞丽娟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55-58,共4页
对转Aclnv反义基因马铃薯品系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转基因"大西洋"品系的相对电导率显著低于受体品种,且C2代的MDA含量显著低于受体水平;转基因"台湾红皮"品... 对转Aclnv反义基因马铃薯品系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转基因"大西洋"品系的相对电导率显著低于受体品种,且C2代的MDA含量显著低于受体水平;转基因"台湾红皮"品系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与受体品种无显著差异;Aclnv反义基因的导入对"大西洋"和"台湾红皮"两个马铃薯品系的SOD含量影响不大.对转Aclnv反义基因马铃薯品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分析表明,转Aclnv反义基因马铃薯品系与受体亲本存在明显的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Aclnv反义基因 相对电导率 丙二醛 超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