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nNOS与PSD-95共表达的影响
1
作者 刘舰遥 王干一 +3 位作者 吕琴 冯诗雨 马贤德 任路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81,I0017-I0021,共10页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抑郁模型大鼠对海马中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与突触后致密蛋白-95(postsynaptic density-95,PSD-95)共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SPF级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腹腔注射利血平...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抑郁模型大鼠对海马中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与突触后致密蛋白-95(postsynaptic density-95,PSD-95)共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SPF级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腹腔注射利血平0.2 mg·kg^(-1)·d^(-1))、针刺组、ZL006组、针刺联合ANA-12组、8-OH-DPAT组共6组,正常组和模型组9只,余组各8只,观察体质量和肛温变化;采用旷场实验、糖水偏嗜实验、强迫游泳实验观察大鼠抑郁样行为;采用HE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变化;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染色观察海马CA1区、CA3区神经元中nNOS与PSD-95、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B(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B,TrkB)与PSD-95的表达情况。结果海马CA1区、CA3区神经元中nNOS与PSD-95、TrkB与PSD-95存在共表达,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ZL006组抑郁样行为均显著改善(P<0.05,P<0.01,P<0.001),CA3区nNOS与PSD-95的共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P<0.01),CA3区TrkB与PSD-95的共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海马神经元减少和损伤显著改善,针刺组海马CA1区nNOS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CA1区TrkB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8-OH-DPAT组CA1区nNOS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与针刺组比较,ANA-12组CA3区nNOS与PSD-95的共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调节少阳枢机,可能通过上调海马CA3区神经元中nNOS与PSD-95的共表达水平参与发挥抗抑郁作用,该作用机制可能与CA3区TrkB受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治疗 抑郁 NNOS psd-9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寐丹对冠心病合并抑郁症小鼠海马药效学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孔俊虹 陈弦 +2 位作者 殷建峰 沙晨曦 龚楚桥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4,共9页
目的探讨安寐丹对冠心病合并抑郁症小鼠海马的药效学及相关机制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冠心病模型合并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法(CUMS)的抑郁症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安寐丹低剂量组(1.5 g·kg^(-1))、安寐丹高剂量组(3 g... 目的探讨安寐丹对冠心病合并抑郁症小鼠海马的药效学及相关机制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冠心病模型合并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法(CUMS)的抑郁症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安寐丹低剂量组(1.5 g·kg^(-1))、安寐丹高剂量组(3 g·kg^(-1))以及阿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钙片,0.3 g·kg^(-1))。采用蔗糖偏好实验、旷场实验、强迫游泳实验评估小鼠行为学变化;qPCR和ELISA法检测海马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水平和含量;尼氏染色观察海马体CA1、CA3、DG区神经元及尼氏体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组织关键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蔗糖偏好率降低(P<0.01),强迫游泳静止不动时间延长(P<0.01),旷场实验中的运动距离变化不明显;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升高(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明显(P<0.01);IL-1β、IL-6和TNF-αmRNA表达水平和含量明显升高(P<0.01);海马组织谷氨酸受体1(GluR1)、突触后密度蛋白-95(PSD-95)、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磷酸化的钙调蛋白质依赖的激酶(p-CaMKⅡ)表达均减少(P<0.01);细胞骨架活性调节蛋白(Arc)表达增加(P<0.01);模型组细胞结构不规则并出现不同程度损伤,尼氏体减少或消失,细胞膜破裂。与模型组相比,安寐丹各剂量组小鼠的蔗糖偏好率显著增加(P<0.01),强迫游泳实验中的不动时间显著降低(P<0.01),安寐丹各剂量组和阿伐他汀组小鼠TC、TG、LDL-C水平降低(P<0.01),HDL-C水平升高(P<0.01);IL-1β、IL-6、TNF-α含量和mRNA水平降低(P<0.01);安寐丹各剂量组海马组织GluR1、PSD-95、BDNF、p-CaMKⅡ表达均增加(P<0.05,P<0.01),Arc表达降低(P<0.01)。安寐丹组及阿伐他汀组细胞形态结构改善,尼氏体不同程度增多,细胞膜较完整。结论安寐丹有效改善冠心病合并抑郁症小鼠的血脂四项和其抑郁样行为,通过抑制促炎因子,提高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有效改善神经元突触相关蛋白表达,降低对神经元的损伤,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冠心病与抑郁共病现象的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安寐丹 冠心病 细胞骨架活性调节蛋白 突触后密度蛋白-95 神经元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研究热点和趋势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宋昕 岳利峰 +2 位作者 陈颖 图娅 姜会梨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6,I0002,I0003,共8页
目的通过分析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研究,总结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以期助力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试验和基础研究。方法检索时间在2005—2021年,收录于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Pu... 目的通过分析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研究,总结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以期助力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试验和基础研究。方法检索时间在2005—2021年,收录于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PubMed数据库的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文献,相关信息的可视化分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结果共纳入中文文献1041篇,英文文献31篇。其中,发文量在2021年达到峰值,中文文献核心作者有42位,英文文献发文量最高为2篇的有10位作者,研究团队以核心作者为研究主力带动团队发展,研究机构间存在一定联系。中文文献关键词出现频率较高的有卒中后抑郁、针刺、抑郁、脑卒中、电针等,英文文献关键词出现频率较高的有卒中后抑郁、针刺、抑郁、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等。中文文献共形成15个关键词聚类,英文文献共形成5个关键词聚类。关键词突现和时线分析共同体现了该领域的发展脉络和研究趋势。结论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研究成果相对成熟稳定,未来研究热点可能在针刺结合其他疗法改善信号通路、神经递质表达方面有进一步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卒中后抑郁 psd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姜黄素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作用机制
4
作者 王健翔 殷小焦 高云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4-470,共7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以及分子对接探讨姜黄素治疗卒中后抑郁的潜在分子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人类基因综合数据库(GeneCards)、药物基因组知识库(PharmGKB)、瑞士靶点数据库(SwissTargetPrediction)检索姜黄素潜在作用靶点;通过在线人类...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以及分子对接探讨姜黄素治疗卒中后抑郁的潜在分子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人类基因综合数据库(GeneCards)、药物基因组知识库(PharmGKB)、瑞士靶点数据库(SwissTargetPrediction)检索姜黄素潜在作用靶点;通过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检索缺血性脑卒中和抑郁的潜在靶点。利用蛋白质数据库(Uniprot)对靶点进行规范,随后导入韦恩(Venn)在线平台,得到三者之间的交集靶点。通过基因间功能关联数据库(STRING)和Cytoscape 3.7.1软件对交集靶点进行蛋白相互作用(PPI)可视化分析;Metascape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利用AutoDock Vina1.5.6软件对姜黄素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共获得缺血性脑卒中及抑郁潜在靶点1452个,药物作用靶点207个,三者的交集靶点47个。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2332个条目,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138个条目。根据度值大小及富集分数筛选出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核心靶点及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姜黄素与IL-6、TNF、AKT1、IL-1β等核心靶点有较强的结合能力。结论:姜黄素可能作用于IL-6、TNF、AKT1、IL-1β等关键靶点,通过AGE-RAGE、IL-17、TNF等信号通路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缺血性脑卒中 抑郁 卒中后抑郁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情志护理改善脑卒中患者抑郁症状临床疗效系统评价 被引量:32
5
作者 梁丹 张玉芳 +2 位作者 李猛 张荣 刘海龙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06-608,共3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情志护理改善脑卒中患者抑郁症状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全面搜集中医情志护理改善脑卒中患者抑郁症状的随机对照试验,筛选符合条件的研究,应用Jadad评分法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1...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情志护理改善脑卒中患者抑郁症状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全面搜集中医情志护理改善脑卒中患者抑郁症状的随机对照试验,筛选符合条件的研究,应用Jadad评分法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1软件进行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漏斗图分析及敏感性分析的方法统计相关数据。结果:纳入7项研究,66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脑卒中抑郁患者干预前后抑郁评分比较的合并SMD(95%CI)为-1.03[-1.42,-0.64]。结论:中医情志护理可改善脑卒中抑郁患者抑郁症状,能促进患者的心理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情志护理 脑卒中 抑郁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部矩阵针法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2
6
作者 沈琴 邱建忠 +2 位作者 黄泳 郭佳铨 陈俊琦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18-720,共3页
目的:观察头部矩阵针法对中风后抑郁症的疗效,并与传统头针疗法进行对照,研究头部矩阵针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特点。方法:60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头部矩阵针法(治疗组)30例与传统头针疗法(对照组)30例。治疗48次后,观察比... 目的:观察头部矩阵针法对中风后抑郁症的疗效,并与传统头针疗法进行对照,研究头部矩阵针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特点。方法:60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头部矩阵针法(治疗组)30例与传统头针疗法(对照组)30例。治疗48次后,观察比较两组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疗效与病程、性别、病性的关系、HAMD和SDS评分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表明,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效随着病程的延长而下降;治疗组对照组性别、病性间的疗效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头部矩阵针法对于中风后抑郁症有着肯定的疗效,并且优于传统头针疗法,早期治疗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抑郁症 针灸疗法 头部矩阵针法 HAM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5例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9
7
作者 林颖 刘亚红 +6 位作者 杨昉 李明泉 赵群 李敏 殷勤 陈光辉 刘玲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58-960,共3页
目的 研究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率及其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神经功能缺损等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脑卒中患者315例,通过头颅CT或MRI进行脑卒中病灶定位,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评估患者的抑郁状态,根据诊断分为PSD组101例,非PSD组214例... 目的 研究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率及其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神经功能缺损等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脑卒中患者315例,通过头颅CT或MRI进行脑卒中病灶定位,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评估患者的抑郁状态,根据诊断分为PSD组101例,非PSD组214例,同时对每例患者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 PSD组大动脉粥样硬化比例明显少于非PSD组,未能确定病因和心源性栓塞比例明显高于P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SD组mRS评分〉2分和神经功能缺损6~13分比例明显高于非PSD组,mRS评分≤2分、神经功能缺损0~5分比例和BI评分明显低于非P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SD的发生与脑卒中后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分明显相关,功能障碍越重,发生率越高,且程度越重;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和预后与抑郁的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抑郁 脑血管障碍 脑梗死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定向相干性(PDC)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脑网络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王春方 孙长城 +8 位作者 张希 王勇军 綦宏志 何峰 赵欣 张颖 万柏坤 杜金刚 明东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85-391,共7页
探究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脑网络异常。采集PSD患者及其对照组(卒中后无抑郁症(PSND)患者及健康人(CONT))各10例16导联静息态脑电信号进行偏定向相干性(PDC)分析,利用单尾单样本t检验构建这3类人群的平均脑网络图,并对所得脑网络进... 探究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脑网络异常。采集PSD患者及其对照组(卒中后无抑郁症(PSND)患者及健康人(CONT))各10例16导联静息态脑电信号进行偏定向相干性(PDC)分析,利用单尾单样本t检验构建这3类人群的平均脑网络图,并对所得脑网络进行基于图论的拓扑参数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经统计学检验(P<0.05),当PDC阈值取0.2时,三类人群平均脑网络节点度、平均集群系数及中介中心度参数差异最明显。具体表现为脑卒中患者相对健康人出现了优势半球(左半球)信息流入的减弱,PSD患者相对PSND患者在与"情绪"相关的左额叶及左颞叶信息流出减弱。PSD患者相对CONT及PSND人群平均集群系数分别下降2.4%及1.8%,脑网络集团化程度减弱;网络核心节点个数分别增大2.2倍及1.6倍,且核心节点有所转移,枢纽节点核心地位下降。受脑卒中和抑郁情绪的影响,PSD患者的脑网络发生了异常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症(psd) 脑电(EEG) 偏定向相干性(PDC) 脑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31
9
作者 邵伟波 饶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2年第12期755-756,共2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 (HBO)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 (PSD)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6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治疗组加用HBO治疗 ,观察并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的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评分、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 目的探讨高压氧 (HBO)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 (PSD)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6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治疗组加用HBO治疗 ,观察并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的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评分、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C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评分变化。结果 1个月后 ,治疗组的HAMD评分和CSS、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 (P <0 .0 1) ,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则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HBO治疗可以促进PSD患者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功能康复 高压氧 脑卒中后抑郁 脑卒中 康复治疗 p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去趋势波动分析(DFA)的脑卒中后抑郁症静息脑电特征提取与识别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春方 张力新 +8 位作者 刘爽 孙长城 王勇军 赵欣 綦宏志 周鹏 万柏坤 杜金刚 明东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0-525,共6页
为考察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静息态脑电(EEG)特异性,通过去趋势波动分析(DFA),提取16导联EEG信号波动函数F(s)和区间长度s函数关系在双对数坐标中线性拟合斜率之标度指数α值,作为EEG信号的长程幂函数相关性特征参数。将3类人群(健... 为考察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静息态脑电(EEG)特异性,通过去趋势波动分析(DFA),提取16导联EEG信号波动函数F(s)和区间长度s函数关系在双对数坐标中线性拟合斜率之标度指数α值,作为EEG信号的长程幂函数相关性特征参数。将3类人群(健康正常组10人、脑卒中后无抑郁症组4人、脑卒中后抑郁症组7人)的16导联EEG信号α值作为样本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健康人与脑卒中患者在顶叶、颞叶以及枕叶处α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利用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将EEG信号DFA的α值放入16维特征空间在脑卒中患者组(含抑郁症与无抑郁症)内进行模式识别,可获得最高90.9%的分类正确率,有望为临床PSD提供客观有效的辅助诊断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症(psd 脑电(EEG) 去趋势波动分析(DFA) 标度指数α值 支持向量机(SV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祛瘀解郁法对卒中后抑郁症大鼠海马基因BDNF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伟骏 陈眉 裘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7期1410-1411,共2页
目的:研究活血祛瘀解郁法对卒中后抑郁症大鼠海马基因的BDNF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致大鼠慢性低灌注PSD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海马BDNF蛋白的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大鼠海马表现为BDNF阳性细胞数... 目的:研究活血祛瘀解郁法对卒中后抑郁症大鼠海马基因的BDNF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致大鼠慢性低灌注PSD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海马BDNF蛋白的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大鼠海马表现为BDNF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结论:中药治疗使实验性卒中后抑郁症大鼠海马BDNF基因表达水平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症 海马 BDNF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调督针法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评价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马秋平 庞勇 吉思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19-1322,共4页
目的:观察益肾调督针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的疗效,评价益肾调督针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以益肾调督方法取穴,采取汉密尔顿抑郁量... 目的:观察益肾调督针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的疗效,评价益肾调督针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以益肾调督方法取穴,采取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和中医证候量表评定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ADL)评定患者生存质量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HAMD、中医证候量表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AD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经治疗,两组患者抑郁证候均明显改善;益肾调督针法对PSD患者ADL的改善明显(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调督针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确切,能全面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症 益肾调督 针刺疗法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脑电信号长时程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春方 孙长城 +1 位作者 明东 杜金刚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61-1367,共7页
为调查单侧半球损伤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脑电宽频振荡的长时程相关特性,利用去趋势波动分析这一可量化反映脑电信号长时程相关性的方法,研究了1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8例左半球受损,10例右半球受损),22例脑卒中后无抑郁患者(12例左半球受... 为调查单侧半球损伤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脑电宽频振荡的长时程相关特性,利用去趋势波动分析这一可量化反映脑电信号长时程相关性的方法,研究了1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8例左半球受损,10例右半球受损),22例脑卒中后无抑郁患者(12例左半球受损,10例右半球受损)宽频带(0.6~46 Hz)脑电信号在0.2~3 s时间尺度下的长时程相关特性。研究发现,虽然左半球受损抑郁患者较右半球受损患者抑郁情况更为严重,但是仅有右半球受损抑郁患者脑电信号长时程相关性在抑郁相关的脑区有显著性减弱,这暗示了不同半球受损脑卒中患者PSD发生的机制不同,PSD与脑卒中受损部位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 受损半球 脑电 长时程相关性 去趋势波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行音乐对卒中后抑郁患者干预效果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2
14
作者 戴晓凤 陈剑明 +2 位作者 方凤贞 罗宝英 李壮苗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5期97-101,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五行音乐对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以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CNKI、VIP和WanFang Data等数据库为主要数据来源,检索有关五行音乐干预卒中后抑郁的随机对照试验及临... 目的系统评价五行音乐对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以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CNKI、VIP和WanFang Data等数据库为主要数据来源,检索有关五行音乐干预卒中后抑郁的随机对照试验及临床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5年3月15日。由2名研究员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质量,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项研究,共77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五行音乐组在总有效率、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及降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降低患者HAMD 24项评分及血浆5-羟色胺(5-HT)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五行音乐对减轻PSD患者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有辅助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但不能改善PSD患者抑郁的病理症状;此外,关于血浆5-HT是否可作为衡量PSD程度的有效生化指标,有待考证。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需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行音乐 卒中后抑郁 生活自理能力 5-羟色胺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治法对卒中后抑郁症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伟骏 裘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6期1356-1357,I0005,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治法对卒中后抑郁症大鼠海马区神经元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致大鼠慢性低灌注PSD模型,研究涤痰开窍方、益肾补气方、活血祛瘀方对脑卒中后抑郁症大鼠的治疗作用,采用尼氏染色法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损... 目的:研究不同治法对卒中后抑郁症大鼠海马区神经元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致大鼠慢性低灌注PSD模型,研究涤痰开窍方、益肾补气方、活血祛瘀方对脑卒中后抑郁症大鼠的治疗作用,采用尼氏染色法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及保护情况。结果:涤痰开窍组、补肾益气组,活血祛瘀组、氟西汀组海马CA3区神经元锥体细胞数目与模型组比较,均有上调(P<0.05),与阳性药氟西汀组比较,涤痰开窍组CA3区神经元锥体细胞数目上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医不同治法治疗对卒中后抑郁症大鼠海马有神经元保护作用,涤痰开窍组优于补肾益气组,活血祛瘀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治法 卒中后抑郁 海马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痰开窍方对卒中后抑郁症大鼠海马BDNF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伟骏 陈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5期1099-1100,I0010,共3页
目的:建立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大鼠模型,观察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损伤情况,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研究中药涤痰开窍方对脑卒中后抑郁症大鼠海马区BDNF蛋白表达的影响及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双侧颈... 目的:建立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大鼠模型,观察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损伤情况,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研究中药涤痰开窍方对脑卒中后抑郁症大鼠海马区BDNF蛋白表达的影响及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致大鼠慢性低灌注PSD模型,研究涤痰开窍方对脑卒中后抑郁症大鼠的治疗作用,采用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BDNF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涤痰开窍方能使海马C3区BDNF蛋白表达增多(P<0.01或<0.05)。结论:中药涤痰开窍方的治疗能上调卒中后抑郁症大鼠海马BDNF蛋白,从而起到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症 涤痰开窍方 海马 BDN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百会穴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8
17
作者 赵红 赵文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2期275-277,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百会穴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针刺百会穴疗法与口服西药安拿芬尼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疗效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HRSD)量表评分有极显著性差异(P<0... 目的:观察针刺百会穴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针刺百会穴疗法与口服西药安拿芬尼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疗效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HRSD)量表评分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针刺组和对照组对于改善PSD患者的抑郁症状均有较好疗效;针刺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发生率较少,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刺百会穴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有肯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百会穴 卒中后抑郁症(p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芍安神解郁颗粒对脑卒中后抑郁症大鼠JAK1/STATA3和cAMP/PKA/CREB信号通路调控机制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李智勇 陈玉兴 +2 位作者 赵自明 甘海宁 郭鸣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013-3017,共5页
目的:通过复制脑卒中后抑郁症(PSD)大鼠模型,探讨柴芍安神解郁颗粒(CSG)通过调控JAK1/STATA3和cAMP/PKA/CREB信号通路抗PSD的分子机制。方法:取6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胶囊组(1.8 mg·kg^-1)、解郁安神... 目的:通过复制脑卒中后抑郁症(PSD)大鼠模型,探讨柴芍安神解郁颗粒(CSG)通过调控JAK1/STATA3和cAMP/PKA/CREB信号通路抗PSD的分子机制。方法:取6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胶囊组(1.8 mg·kg^-1)、解郁安神颗粒组(0.90生药g·kg^-1)、CSG高剂量组(CSG-H,11.52 g生药·kg^-1)和CSG低剂量组(CSG-L,5.76 g生药·kg^-1),每组10只,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栓塞法+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法(CUMS)复制PSD大鼠模型,各给药组于CUMS干预第1天等容量灌胃给药,连续8周,行大鼠糖水试验后,取血清和海马,测血清炎性因子(IL-1β、IL-2、IL-6、TNF-α)及海马JAK1、STAT3、cAMP效应元件结合蛋白1(CREB1)和蛋白激酶A/B(PRKACA/B)蛋白的表达(WB法)。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的大鼠蔗糖水消耗量和蔗糖水偏好比、脑重量均有显著性减少(P<0.01),大脑指数、海马指数、海马JAK1、CREB1蛋白表达具有显著性减少(P<0.05);血清炎性因子(IL-1β、IL-2、IL-6和TNF-α)均有显著性增加(P<0.01);海马PRKACA/B蛋白有显著性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CSG-L组和CSG-H组大鼠治疗后蔗糖水消耗量、蔗糖水偏好比及海马PRKACA/B、CREB1蛋白均有显著性增加(P<0.01),CSG-L组和CSG-H组大鼠海马JAK1、STAT3蛋白表达均有显著性增加(P<0.01);CSG-H组血清炎性因子均有显著性减少(P<0.05),CSG-L组血清炎性因子(IL-1β、IL-2、IL-6)均有显著性减少(P<0.05)。结论:CSG可能通过下调JAK1/STAT3通路,并上调cAMP/PKA/CREB通路,从而抑制由炎症继发海马神经细胞损伤,促栓塞后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存活、再生和损伤后修复,从而改善PSD大鼠抑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症 柴芍安神解郁颗粒 JAK1/STATA3通路 cAMP/PKA/CREB通路 炎性因子 糖水试验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发脑卒中后抑郁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的随访研究 被引量:39
19
作者 王守安 罗韵文 张贵斌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13-716,共4页
目的探讨初发脑卒中后抑郁(PSD)在1年内各时期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初发的脑卒中患者66例在2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进行随访,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及艾森克人格... 目的探讨初发脑卒中后抑郁(PSD)在1年内各时期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初发的脑卒中患者66例在2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进行随访,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及艾森克人格问卷评估患者,调查各随访时点PSD的患病率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PSD的定义为卒中后抑郁症状持续两周以上和评定时HAMD评分≥7分,但入组评定时抑郁症状持续不足两周者仍以PSD表示。结果在初发脑卒中患者中,卒中后2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PSD的发生率分别为18.18%(12/66)、29.23%(19/65)、38.09%(24/63)、31.67%(19/60)。首次评定时有3例未满足抑郁持续2周的严格定义,但3个月评估时仍为PSD。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卒中后2周PSD与女性、内向性格相关(b=-1.55,P=0.001;b=1.59,P=0.047);卒中后3个月时PSD与社会支持度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重及女性相关(b=-0.19,P=0.005;b=0.26,P=0.01;b=2.84,P=0.03);卒中后6个月时PSD与社会支持度低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重相关(b=-0.24,P<0.001;b=0.35,P=0.004);卒中后12个月时PSD与社会支持度低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重相关(b=-0.17,P=0.001;b=0.33,P=0.002)。结论PSD患病率较高;不同时期的PSD的相关因素不同提示病因可能不同,支持卒中后抑郁的生物社会因素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 患病率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痰解郁汤治疗老年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20
作者 何鲜艳 高晓峰 +2 位作者 祝云龙 张治华 谭素仙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33-935,共3页
目的:探讨涤痰解郁汤治疗老年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旨在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肝郁痰滞型老年PSD患者1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恢复期的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针对... 目的:探讨涤痰解郁汤治疗老年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旨在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肝郁痰滞型老年PSD患者1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恢复期的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针对抑郁症状给予心理干预,并口服盐酸氟西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涤痰解郁汤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于患者入组时、治疗4周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生活质量(QOL)评价,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减分率评价抑郁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NIHSS、HAMD评分及肌体疼痛(BP)评分均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或P<0.01),QOL其余各项目评分均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或P<0.01);且观察组NIHSS、HAMD评分及肌体疼痛(BP)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QOL其余各项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抑郁总有效率分别为89.39%、71.21%(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15%、18.18%(P>0.05)。结论:涤痰解郁汤治疗老年卒中后抑郁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有效控制了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了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了生活质量,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优于单纯氟西汀的治疗效果,对PSD的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 涤痰解郁汤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