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结构冲击损伤分析及剩余压缩强度评估
1
作者 王中钢 徐晨晨 +5 位作者 陈卓 于洋洋 李克雷 何佳捷 邓俊杰 袁可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009-3019,共11页
为探究局部冲击载荷下复合材料缠绕圆管结构冲击损伤与剩余压缩强度关联性,采用空气炮试验系统对复合材料圆管结构开展0~79.7 m/s冲击速度下的冲击试验和冲击后准静态轴向压缩试验,确定圆管结构冲击响应和剩余压缩强度。运用有限元方法... 为探究局部冲击载荷下复合材料缠绕圆管结构冲击损伤与剩余压缩强度关联性,采用空气炮试验系统对复合材料圆管结构开展0~79.7 m/s冲击速度下的冲击试验和冲击后准静态轴向压缩试验,确定圆管结构冲击响应和剩余压缩强度。运用有限元方法对复合材料缠绕构型圆管的局部冲击及冲击后压缩进行参数化数值仿真计算,得到不同结构参数下局部损伤和压缩失效行为的关系,揭示不同冲击速度和缠绕形式对圆管动态变形和冲击后剩余强度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冲击载荷下,复合材料圆管结构最大变形量及内部纤维损伤面积与冲击速度呈正相关,冲击引发的大变形和压剪作用产生的圆管内部损伤削弱了压缩强度,并改变了结构压缩破坏模式;在15.0 m/s冲击速度下,缠绕方式为[89/±20]_(2)的圆管的冲击损伤最小;在47.4 m/s冲击速度下,缠绕方式为[89/±55]_(2)的圆管更有利于抵抗冲击变形;当圆管环向缠绕层占比减小时,其抗冲击和压缩性能均有所提升,但无环向缠绕层时圆管因膨胀失稳抗压缩能力大幅减弱,受速度为47.4 m/s的小球冲击后,相较于缠绕方式为[89/±38]_(2)的圆管,缠绕方式为[±38]_(3)的圆管的剩余压缩强度降低7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缠绕结构 冲击损伤 冲击后压缩 剩余强度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联合支架植入治疗髂静脉狭窄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远期疗效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春伦 邱宸阳 +3 位作者 沈兰 朱人大 周华吉 张鸿坤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4,共7页
目的:观察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PMT)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治疗髂静脉狭窄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远期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浙北地区五家三级医院血管外科接受PMT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治疗的髂静脉狭窄合并下肢深静脉血... 目的:观察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PMT)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治疗髂静脉狭窄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远期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浙北地区五家三级医院血管外科接受PMT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治疗的髂静脉狭窄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总计1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信息,统计下肢血栓清除率、患肢血栓复发率、支架通畅率、下肢血栓后综合征(PTS)发生率,以及安全性评估指标如出血、死亡、肺栓塞、支架折断和移位等。结果:125例患者中,下肢血栓清除程度Ⅰ级8例(6.4%),Ⅱ级10例(8.0%),Ⅲ级107例(85.6%)。中位随访时间为74个月,12、24、36个月患肢血栓复发率分别为8.48%、8.93%和10.91%,髂静脉支架通畅率分别为91.52%、91.07%和89.09%,PTS发生率分别为5.08%、5.36%和6.36%,且均为轻度PTS。未出现如死亡、大面积肺栓塞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重大安全性事件,未出现因支架折断等特殊情况再次入院干预事件。结论:PMT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能迅速清除髂静脉狭窄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恢复下肢静脉血流,中远期支架通畅率高,PTS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 支架植入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血栓后综合征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中低压缩性土桩-筏(网)地基加固效果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左珅 王敏 +1 位作者 徐林荣 朱华鹏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90-1597,共8页
基于沪宁(上海—南京)城际铁路CFG桩-筏地基(预压期超短,4月)和京沪高铁砂桩-网地基(昆山试验段预压期超长,间隔5 a)现场试验,测试获取路基沉降变形、孔压消散、桩土压力分布变化等规律,对比分析桩筏与桩网地基工作性状差异。研究结果表... 基于沪宁(上海—南京)城际铁路CFG桩-筏地基(预压期超短,4月)和京沪高铁砂桩-网地基(昆山试验段预压期超长,间隔5 a)现场试验,测试获取路基沉降变形、孔压消散、桩土压力分布变化等规律,对比分析桩筏与桩网地基工作性状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桩-筏和桩-网地基联合堆载预压可以满足中低压缩性土高铁无砟轨道工后沉降控制要求,桩-筏地基沉降总量与沉降速率均小于桩-网地基的沉降总量与沉降速率,堆载预压时间可以弥补地基加固结构的不足;受桩体刚度影响,CFG桩-筏桩体荷载分担比大于砂桩桩-网地基的荷载分担比,其超孔压消散速率则远比后者的小;筏板具有类似拱的传荷作用,板下应力分布较均匀,桩网路基基底压力分布呈倒钟型;在工期紧张情况下,桩筏地基工后沉降控制效果比桩网地基的控制效果优,但前者造价较高,高铁地基加固技术选择时需考虑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筏(网)复合地基 中低压缩性土 工后沉降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压与偏压状态下高强钢轴向约束柱受火后剩余承载力试验研究
4
作者 宋林昕 李国强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37,共15页
文章设计10根截面尺寸与长度均相同的高强钢柱,根据钢柱受力状态分为轴心受压与偏心受压2组。在每组5根试件的试验中,1根钢柱不受火,在室温下加载直至失效,以得到其未受火的极限承载力;另外4根钢柱受到轴向约束,在恒载作用下先升温至设... 文章设计10根截面尺寸与长度均相同的高强钢柱,根据钢柱受力状态分为轴心受压与偏心受压2组。在每组5根试件的试验中,1根钢柱不受火,在室温下加载直至失效,以得到其未受火的极限承载力;另外4根钢柱受到轴向约束,在恒载作用下先升温至设计温度后再在空气中自然冷却至室温,最后在室温下加载直至失效,以得到其受火后的极限承载力(剩余承载力)。通过试验得到高强钢轴向约束柱的火灾响应与受火后响应,并对试验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高强钢轴向约束柱在高温下发生整体屈曲后,其侧向挠曲迅速发展,受火后仍有很大的残余弯曲变形,大幅降低其受火后剩余承载力;在同一条件下,高强钢轴向约束柱受火后剩余承载力的折减程度随着偏心距的增大而减小;有限元模型可较好地模拟高强钢轴向约束柱的恒载升降温全过程响应与高温后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柱 轴向约束 偏心受压 受火后剩余承载力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轻量卷积神经网络的训练后量化方法
5
作者 杨杰 李琮 +3 位作者 胡庆浩 陈显达 王云鹏 刘晓晶 《图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9-718,共10页
当前训练后量化方法(post-training quantization)在高比特量化位宽下可以实现精度近乎无损的量化,但对于轻量卷积神经网络(CNN)来说,其量化误差仍然不可忽视,特别是低位宽(<4比特)量化的情况。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轻量CNN的... 当前训练后量化方法(post-training quantization)在高比特量化位宽下可以实现精度近乎无损的量化,但对于轻量卷积神经网络(CNN)来说,其量化误差仍然不可忽视,特别是低位宽(<4比特)量化的情况。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轻量CNN的训练后量化方法,即块级批归一化学习(BBL)方法。不同于当前训练后量化方法合并批归一化层的方式,该方法以模型块为单位保留批归一化层的权重,基于块级特征图重建损失对模型量化参数和批归一化层的参数进行学习,且更新批归一化层的均值和方差等统计量,以一种简单且有效的方式缓解了轻量CNN在低比特量化时产生的分布漂移问题。其次,为了降低训练后量化方法对校准数据集的过拟合,构建了块级的数据增强方法,避免不同模型块对同一批校准数据进行学习。并在ImageNet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当前训练后量化算法,BBL方法识别精度最高能提升7.72个百分点,并有效减少轻量CNN在低比特训练后量化时产生的量化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神经网络压缩 训练后量化 低比特量化 轻量卷积神经网络 轻量化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注浆钢管桩桩-土界面力学特性及微观结构 被引量:9
6
作者 李伟 张楷 +3 位作者 郭超溢 崔强 张传庆 马海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8159-8165,共7页
后注浆微型钢管桩具备施工速度快、布置形式灵活、承载力高等优点,在输电线路基础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有关注浆后桩-土界面力学行为与强度特性尚未得到定量认识,因此,需要开展后注浆钢管桩桩-土界面力学特性及微观结构的试... 后注浆微型钢管桩具备施工速度快、布置形式灵活、承载力高等优点,在输电线路基础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有关注浆后桩-土界面力学行为与强度特性尚未得到定量认识,因此,需要开展后注浆钢管桩桩-土界面力学特性及微观结构的试验研究。依托国网沧州东光北变220 kV线路工程,对原状土和不注浆钢管桩、后注浆钢管桩桩侧不同水平距离处土体及桩-土界面进行现场取样,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注浆作用对土样变形及抗剪强度参数的影响,借助微米CT扫描仪和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测试手段,从微观层面对比分析注浆作用下桩-土界面结构的变化及浆液进入原状土体的程度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注浆后浆液的渗入使得土体结构更加密实且黏聚力明显增大,但浆液影响范围有限。研究成果可为该桩型加固机理的揭示及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注浆 微型钢管桩 压缩变形 抗剪强度 微观结构 -土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开孔加筋壁板压缩性能研究
7
作者 杨博晗 吴富强 +1 位作者 龚凡珂 王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6-102,共7页
为了研究飞机结构中不同开孔尺寸加筋壁板在压缩载荷下的屈曲行为和后屈曲行为,本文设计了相应的试验方法和试验夹具,完成了壁板压缩试验。得到了不同开孔尺寸加筋壁板的屈曲/破坏载荷、失稳过程及破坏模式。结果表明:加筋壁板的屈曲模... 为了研究飞机结构中不同开孔尺寸加筋壁板在压缩载荷下的屈曲行为和后屈曲行为,本文设计了相应的试验方法和试验夹具,完成了壁板压缩试验。得到了不同开孔尺寸加筋壁板的屈曲/破坏载荷、失稳过程及破坏模式。结果表明:加筋壁板的屈曲模式是筋条间蒙皮和筋条外蒙皮发生相反的变形,且屈曲模态随载荷的增加发生多次跳变;加筋壁板的压缩破坏模式是在屈曲变形的基础上筋条伴有明显的变形。针对不同开孔尺寸的加筋壁板进行压缩加载有限元仿真,得到的屈曲与破坏模式和试验的吻合,屈曲/破坏载荷与试验结果的误差在4%以内,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随着开孔尺寸的增加,加筋壁板的屈服载荷先缓慢减小后快速增大;壁板的破坏载荷逐渐减小,最终结构失去后屈曲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壁板 压缩试验 屈曲 后屈曲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舍入误差的神经网络量化方法
8
作者 郭秋丹 濮约刚 +2 位作者 张启军 丁传红 吴栋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34-2539,共6页
深度神经网络需要付出高昂的计算成本,降低神经网络推理的功耗和延迟,是将神经网络集成到对功耗和计算严格要求的边缘设备上的关键所在。针对这一点,提出一种采用舍入误差的端到端神经网络训练后量化方法,缓解神经网络量化到低比特宽时... 深度神经网络需要付出高昂的计算成本,降低神经网络推理的功耗和延迟,是将神经网络集成到对功耗和计算严格要求的边缘设备上的关键所在。针对这一点,提出一种采用舍入误差的端到端神经网络训练后量化方法,缓解神经网络量化到低比特宽时带来的精度下降问题。该方法只需采用小批量且无标注的数据进行训练,且在不同的神经网络结构上都有十分不错的表现,RegNetX-3.2GF在权重和激活数的比特宽均为4的情况下分类准确率下降不到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压缩 网络蒸馏 网络量化 目标识别 感知训练量化 训练后量化 舍入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渗透剂的制备及其后处理对3DP成型件抗压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胡彦萍 张捷 吴伟伟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92,153,共8页
在利用三维粉末黏结(3DP)工艺成型标准圆柱件时,为了制备3DP工艺后处理环节所需的树脂渗透剂,以抗压强度为指标,利用响应面法中的Box-Behnken设计了实验方案,确定了优化配比方案。以此为后处理剂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和抗... 在利用三维粉末黏结(3DP)工艺成型标准圆柱件时,为了制备3DP工艺后处理环节所需的树脂渗透剂,以抗压强度为指标,利用响应面法中的Box-Behnken设计了实验方案,确定了优化配比方案。以此为后处理剂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和抗压强度测试讨论了渗透参数(渗透次数、渗透方式以及渗透间隔时间)对3DP工艺成型件的抗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树脂渗透剂可有效改善成型件的抗压性能。在渗透处理时,采用浸润的渗透形式,通过多次浸润、渗透间隔时间逐次递增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成形件的抗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渗透剂 三维粉末黏结工艺 后处理 抗压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TRU格上高效紧凑密钥封装方案 被引量:1
10
作者 梁志闯 郑婕妤 赵运磊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49-1069,共21页
基于NTRU格设计后量子密钥封装方案是格密码领域主流方向之一.为降低密文尺寸,现有方案会引入额外的困难性假设和使用纠错码来辅助压缩密文,但这会导致方案的假设过强和实现更复杂.为克服这些障碍,提出了一个仅基于NTRU单向困难性假设... 基于NTRU格设计后量子密钥封装方案是格密码领域主流方向之一.为降低密文尺寸,现有方案会引入额外的困难性假设和使用纠错码来辅助压缩密文,但这会导致方案的假设过强和实现更复杂.为克服这些障碍,提出了一个仅基于NTRU单向困难性假设、不使用纠错码也能压缩密文的高效紧凑的密钥封装方案LTRU.给出一套性能均衡的LTRU参数集:具有128 b量子安全强度、与之匹配且可忽略的错误率、较小的公钥尺寸和密文尺寸.LTRU基于NTT友好环构造,给出一种高效的混合基数论变换算法来计算该环上多项式运算还给出了LTRU的C实现和AVX2实现.与NIST第3轮决赛方案NTRU-HRSS相比,LTRU的经典安全强度和量子安全强度分别增强6 b和5 b,LTRU的公钥尺寸降低14.6%,密文尺寸降低26.0%,总带宽降低20.3%;在AVX2实现的密钥生成和解封装算法上分别快了10.9倍和1.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量子密码 NTRU 密钥封装方案 密文压缩 数论变换 AVX2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软土变形特性与工后沉降 被引量:61
11
作者 张惠明 徐玉胜 曾巧玲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09-514,共6页
根据软基处理工程实测资料研究深圳软土的固结变形特性 ,给出了深圳粘土卸载后的次固结系数的计算式。结合一系列次固结试验提出了卸除超载后软基在永久荷载下的工后沉降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 ,对于深圳软土 ,室内试验得到的固结系数和... 根据软基处理工程实测资料研究深圳软土的固结变形特性 ,给出了深圳粘土卸载后的次固结系数的计算式。结合一系列次固结试验提出了卸除超载后软基在永久荷载下的工后沉降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 ,对于深圳软土 ,室内试验得到的固结系数和压缩指数与实测推算的相关指标是相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工后沉降 现场试验 压缩指数 固结系数 次固结变形 深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岩加卸载条件下能耗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41
12
作者 许国安 牛双建 +2 位作者 靖洪文 杨圣奇 王文龙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611-3617,共7页
采用MTS815刚性伺服试验机,对砂岩进行了单轴、三轴压缩和三轴峰后卸围压试验,对比研究了砂岩在加卸载试验条件下的能耗特征。结果表明,单轴压缩各能耗指标值均小于三轴压缩和三轴峰后卸围压,三轴峰后卸围压介于单轴与三轴压缩之间。三... 采用MTS815刚性伺服试验机,对砂岩进行了单轴、三轴压缩和三轴峰后卸围压试验,对比研究了砂岩在加卸载试验条件下的能耗特征。结果表明,单轴压缩各能耗指标值均小于三轴压缩和三轴峰后卸围压,三轴峰后卸围压介于单轴与三轴压缩之间。三轴压缩和三轴峰后卸围压各能耗指标均具有明显的围压效应,随着围压的升高而线性增大。单轴压缩时砂岩表现为突发性的脆性破坏,初期储存的弹性应变能瞬间几乎全部转化为耗散能,成为岩样破坏时所表现出的一切现象的源动力;三轴压缩时砂岩表现为从局部破坏到整体失稳的渐进过程,耗散能所占吸收能量的比例越来越大,表现为明显的能量耗散,能量耗散发展到一定程度表现为明显的能量释放,随即岩石整体失稳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路径 能量耗散 能量释放 三轴压缩 峰后卸围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造山带二叠纪后碰撞南北向挤压变形:以哈尔里克山北坡口门子逆冲型韧性剪切带为例 被引量:14
13
作者 孙桂华 李锦轶 +3 位作者 杨天南 王瑜 高立明 郝素凤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59-1368,共10页
后碰撞演化阶段的构造变形研究,是目前造山带研究中相对薄弱的环节。根据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本文作者论述了新疆东部哈尔里克山北坡口门子逆冲型韧性剪切带的特征,提出了哈尔里克山在二叠纪期间经历了向北北东30°方向的逆冲型韧... 后碰撞演化阶段的构造变形研究,是目前造山带研究中相对薄弱的环节。根据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本文作者论述了新疆东部哈尔里克山北坡口门子逆冲型韧性剪切带的特征,提出了哈尔里克山在二叠纪期间经历了向北北东30°方向的逆冲型韧性剪切构造变形的新认识。对同变形的绢云母^(40)Ar-^(39)Ar定年,获得259±1Ma冷却年龄。结合区域上其他年代学和地质资料的综合研究,我们认为哈尔里克山在二叠纪中期遭受了后碰撞近南北向挤压构造变形的改造,其峰期约为259Ma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碰撞 挤压变形 韧性剪切 ^40AR ^39Ar定年 二叠纪 哈尔里克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针治疗骨质疏松性胸椎压缩骨折术后遗留肋间痛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吕成国 杨勇 +2 位作者 陈爽 孙宜保 梅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02-505,共4页
目的部分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术后仍会遗留肋间痛,严重影响手术疗效。浮针是一种特殊的针刺疗法,在治疗疼痛方面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未见该技术运用在椎体压缩骨折术后遗留肋间痛方面的报道。本研究旨在观察浮针疗法治疗胸椎... 目的部分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术后仍会遗留肋间痛,严重影响手术疗效。浮针是一种特殊的针刺疗法,在治疗疼痛方面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未见该技术运用在椎体压缩骨折术后遗留肋间痛方面的报道。本研究旨在观察浮针疗法治疗胸椎压缩性骨折术后遗留肋间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获得完整随访的23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椎压缩骨折术后遗留肋间痛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为在接受经皮灌注骨水泥椎体强化术治疗后肋间痛减轻不明显,接受浮针疗法进一步治疗。记录连续3次浮针治疗前、治疗后1 d、3个月、12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值(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值、针刺皮下血肿、血气胸等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连续3次的浮针治疗,VAS评分值分别为7.1±0.8(治疗前)、3.2±0.6(治疗后1 d)、2.8±0.7(治疗后3个月)、3.1±0.8(治疗后12个月),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VAS评分值均显著性降低(P<0.05)。ODI值分别为42.6±2.3(治疗前)、27.9±4.2(治疗后1 d)、23.2±8.3(治疗后3个月)、28.2±1.3(治疗后12个月),与治疗前比较,术后ODI值均显著下降(P<0.0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针刺后血肿、血气胸等胸腔脏器损伤的并发症。结论浮针疗法可有效治疗骨质疏松性胸椎压缩骨折术后遗留肋间痛,可以获得即刻的止痛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针 骨质疏松 胸椎 椎体 压缩骨折 术后 肋间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F内爆压缩X光成像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8
15
作者 高耀明 吕信 +1 位作者 李沄生 李蒙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858-1860,共3页
基于定态局域热动平衡辐射输运方程求解和光线追踪方法,编制了X光成像后处理程序,能够数值再现ICF内爆压缩X光成像过程。将该程序用于神光Ⅱ装置间接驱动内爆物理的理论设计和实验数据分析。模拟结果表明:燃料区压缩后的尺寸、燃料区掺A... 基于定态局域热动平衡辐射输运方程求解和光线追踪方法,编制了X光成像后处理程序,能够数值再现ICF内爆压缩X光成像过程。将该程序用于神光Ⅱ装置间接驱动内爆物理的理论设计和实验数据分析。模拟结果表明:燃料区压缩后的尺寸、燃料区掺Ar和内壳层涂S两元素特征谱线发光时序及发光持续时间等过程,后处理方法结果与诊断测量数据基本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爆压缩 X光成像 后处理 光线追踪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复合材料加筋板压缩屈曲及后屈曲力学性能 被引量:10
16
作者 高志刚 冯宇 +2 位作者 马斌麟 杜旭 宋雨键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3-61,共9页
航空复合材料加筋板由于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广泛地应用于航空结构中。本工作研究了航空复合材料加筋板压缩屈曲及后屈曲力学性能,首先应用工程方法对复合材料加筋板进行压缩稳定性计算,得到加筋板的屈曲载荷和破坏载荷的预估值;其次,... 航空复合材料加筋板由于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广泛地应用于航空结构中。本工作研究了航空复合材料加筋板压缩屈曲及后屈曲力学性能,首先应用工程方法对复合材料加筋板进行压缩稳定性计算,得到加筋板的屈曲载荷和破坏载荷的预估值;其次,开展复合材料加筋板压缩稳定性实验,得到实验件的屈曲及破坏形式、实验件的载荷-应变及载荷-位移关系和实验件的屈曲载荷和破坏载荷。结果表明:采用工程方法得到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较为吻合,屈曲载荷和破坏载荷的误差分别为6.12%和9.31%,合理应用工程方法可以为实验提供较好的指导;加筋板的破坏形式为壁板的分层、鼓包和撕裂、筋条的断裂以及筋条-壁板的脱粘;屈曲比为1.65的复合材料加筋板具有较强的后屈曲承载能力;工程中可充分应用加筋板的后屈曲承载能力提高结构的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加筋板 压缩 屈曲 后屈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杆大挠度理论的挂面弹性模量测定方法 被引量:7
17
作者 姜松 贾瑜 +2 位作者 程红霞 陈章耀 赵杰文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6-109,共4页
为了探讨挂面弹性模量测定的新方法,运用挂面压杆大挠度力学模型,建立了挂面后屈曲的弹性模量计算模型,对挂面的5个试样长度进行了优化,并分析了5个端部转角时的弹性模量计算值,同时与三点弯曲法、拉伸法弹性模量的试验测定值进行了比... 为了探讨挂面弹性模量测定的新方法,运用挂面压杆大挠度力学模型,建立了挂面后屈曲的弹性模量计算模型,对挂面的5个试样长度进行了优化,并分析了5个端部转角时的弹性模量计算值,同时与三点弯曲法、拉伸法弹性模量的试验测定值进行了比较分析。基于压杆大挠度理论的挂面弹性模量测定方法优于三点弯曲法、拉伸法,其最优测试条件为挂面长度150 mm、端部转角20°(压弯轴向位移量4.53 mm)。挂面后屈曲弹性模量测定方法是准确、可行和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挂面 压杆大挠度理论 后屈曲 弹性模量 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压缩性地基上设置沉降后浇带的主裙楼沉降及基底反力分布特征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曙光 邸道怀 周圣斌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313-318,共6页
沉降后浇带是经常采用的主裙楼连接方式,设置沉降后浇带的大底盘高层建筑共同作用分析更复杂。介绍了设置沉降后浇带的大底盘高层建筑的共同作用分析方法:按施工过程中的不同工况分别计算,然后将计算结果叠加;采用有限压缩层地基模型,... 沉降后浇带是经常采用的主裙楼连接方式,设置沉降后浇带的大底盘高层建筑共同作用分析更复杂。介绍了设置沉降后浇带的大底盘高层建筑的共同作用分析方法:按施工过程中的不同工况分别计算,然后将计算结果叠加;采用有限压缩层地基模型,并考虑回弹再压缩;考虑上部结构刚度分段形成。对于中低压缩性地基上的主裙楼结构,通过对简化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得到了不同沉降后浇带设置位置、不同后浇带浇筑时间条件下的沉降、基底反力分布特征:后浇带封闭时间越晚,主裙楼连接处在封闭后产生的差异沉降越小,但主楼最大沉降会增加;与后浇带设置在主楼外第1跨相比较,后浇带设置在主楼外第2跨时,主楼最大沉降减少,主裙楼连接处的差异沉降减小,主楼下平均地基反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后浇带 主裙楼结构 中低压缩性地基 沉降 基底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杆后屈曲的直条型通心面力学质地 被引量:7
19
作者 姜松 朱美如 +2 位作者 曾昕鑫 刘锦伟 赵杰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83-87,共5页
为了阐明直条型通心面弯曲折断的形变规律,探讨其力学质地(弹性模量和抗弯能力),并与中国挂面进行比较。利用扫描仪对不同品牌通心面进行端部轴向位移量的中点挠度和端部转角两个形变参数的测定;利用物性仪对其力学质地进行测定。结果表... 为了阐明直条型通心面弯曲折断的形变规律,探讨其力学质地(弹性模量和抗弯能力),并与中国挂面进行比较。利用扫描仪对不同品牌通心面进行端部轴向位移量的中点挠度和端部转角两个形变参数的测定;利用物性仪对其力学质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用压杆后屈曲理论分析直条型通心面弯曲形变行为是准确、可行和可靠的;其弹性模量最佳测试条件为试样长度180mm、端部转角20°,测定值在4.1×109N/m2左右,比中国挂面高1.1×109N/m2左右;采用断裂点弯曲应力评价直条型通心面的抗弯能力误差较小,其断裂点弯曲应力在36.0N/mm2左右,比中国挂面高22.3N/mm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条型通心面 压杆后屈曲 形变行为 弯曲折断 力学质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黄土时效变形特性的高填方工后沉降预测 被引量:20
20
作者 葛苗苗 李宁 +2 位作者 郑建国 朱才辉 伯洋洋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262-267,共6页
对压实黄土进行一维固结蠕变试验,分析压实度、含水率及固结应力对黄土次固结特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考虑黄土时效变形特性的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压实黄土次固结系数随着固结压力的增大呈增大趋势,次固结系数在低应力水平下对含水率和压... 对压实黄土进行一维固结蠕变试验,分析压实度、含水率及固结应力对黄土次固结特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考虑黄土时效变形特性的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压实黄土次固结系数随着固结压力的增大呈增大趋势,次固结系数在低应力水平下对含水率和压实度不敏感,在高应力水平下,随含水率提高而增大,随压实度的提高而减小。通过验证发现本文提出的模型能较好地描述黄土高填方工后沉降规律。研究结果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实黄土 单轴固结蠕变试验 次固结系数 时效变形模型 工后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