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F-FCH PET/CT在原发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中的对比研究
1
作者 费子航 王政杰 +1 位作者 勾亚婷 庞华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3,共7页
目的:对比^(18)F-FCH PET/CT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中的应用价值,并比较18F-FCH PET/CT影像参数在两者间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搜集行^(18)F-FCH PET/CT显像的甲状旁腺亢进症患者50例(PHPT 28例,S... 目的:对比^(18)F-FCH PET/CT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中的应用价值,并比较18F-FCH PET/CT影像参数在两者间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搜集行^(18)F-FCH PET/CT显像的甲状旁腺亢进症患者50例(PHPT 28例,SHPT 22例)。通过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比较其临床生化指标、^(18)F-FCH PET/CT显像参数及其诊断效能等方面的差异,比较^(18)F-FCH PET/CT相关参数在PHPT与SHPT间的差异,同时探讨临床生化指标与PET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MTV总和、TLFM总和在PHPT与SHPT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SUV_(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2)。^(18)F-FCH PET/CT检测PHPT更具优势,其诊断敏感度(分别为96.8%和74.6%)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6.8%和89.8%)均高于SHPT。血磷水平、SUV_(mean)总和鉴别诊断PHPT与SPHT的效能优于其他指标,其截断值分别为1.175(AUC=0.918)、3.4(AUC=0.8417)。PTH与SUV_(max)、MTV总和、TLFM总和等PET参数存在正相关性,其余临床指标与PET参数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部分^(18)F-FCH PET/CT影像参数及临床生化指标在PHPT与SHPT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PET/CT影像参数对PHPT的检测效能明显高于SHPT。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中,甲状旁腺激素与SUV_(max)、MTV总和、TLFM总和具有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18)F-FCH pet/ct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影像组学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付倩茹(综述) 刘劲松(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678-682,共5页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亦居首位。随着影像组学的快速发展,高通量算法已可精确量化肿瘤内部的空间异质性。^(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亦居首位。随着影像组学的快速发展,高通量算法已可精确量化肿瘤内部的空间异质性。^(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18)F-FDG PET/CT)技术深度融合高清解剖与功能代谢信息,已在肿瘤诊疗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此基础上,将^(18)F-FDG PET/CT影像技术与影像组学结合并构建机器模型,进一步拓展了其在肿瘤临床诊疗中的应用范围,已被迅速引入肺癌全程管理领域。在鉴别诊断方面,可有效辅助鉴别良恶性肺结节,提高早期NSCLC诊断的准确率,预测NSCLC的病理亚型。在治疗指导方面,影像组学为精准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有力支持,辅助肺癌TNM分期、预测关键的基因突变状态及免疫检查点表达水平。此外,基于机器学习的影像组学特征分析在疗效监测和预后评估中展现出重要价值,能够有效预测患者的治疗反应及生存结局。本文就^(18)F-FDG PET/CT影像组学在NSCLC全程管理中的近期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 线计算机断层显像 非小细胞肺癌 影像组学 治疗决策 预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OPA PET/CT定量分析提高早期帕金森病的诊断效能 被引量:5
3
作者 武婕 周蕾蕾 +5 位作者 张逸悦 蒋腾 徐志宏 张思伟 白侠 王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0-225,共6页
目的探讨6-^(18)F氟-L-多巴(^(18)F-FDOPA)PET/CT半定量分析及人工智能平台对帕金森病(PD)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经临床确诊的56例PD患者,其中33例早期(Hoehn-YahrⅠ~Ⅱ级),2... 目的探讨6-^(18)F氟-L-多巴(^(18)F-FDOPA)PET/CT半定量分析及人工智能平台对帕金森病(PD)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经临床确诊的56例PD患者,其中33例早期(Hoehn-YahrⅠ~Ⅱ级),23例晚期(Hoehn-YahrⅢ~Ⅳ级);选取本院体检中心同期健康对照者27例,行^(18)F-FDOPA PET/CT。于HERMES BRASS平台计算受试者纹状体各亚区与枕叶体积计数比(SORs),完成基于感兴趣区的脑半定量分析,观察早期和晚期PD患者纹状体各亚区不对称性。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对PD组和健康对照组纹状体各亚区SORs行主成分分析,观察数据聚集度和组间区分度。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晚期PD患者尾状体、前壳核、后壳核和纹状体整体SORs显著降低(t=9.02~11.72,P<0.0001),对应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2、0.973、0.995和0.982。早期PD患者纹状体各亚区不对称指数分别为尾状核(7.61±5.50)%、前壳核(11.43±8.97)%、后壳核(17.17±11.63)%、纹状体(10.65±7.46)%。PD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主成分分析有显著区分度,PD组纹状体^(18)F-FDOPA摄取显著降低,早期PD患者对侧后壳核损失最显著,下降百分比为34%。结论平台半定量分析^(18)F-FDOPA PET/CT图像,为PD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客观半定量数值,纹状体特别是壳核的不对称性可能是PD早期诊断的重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18)F-FDOPA pet图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半定量分析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LGI1抗体自身免疫性脑炎^(18)F-FDG PET/CT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晓桐 赵晓斌 +4 位作者 吕瑞娟 袁磊磊 陈谦 王群 艾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研究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leucine-rich glioma-inactivated 1,LGI1)抗体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患者头部^(18)F-脱氧葡萄糖(^(18)F-deoxyglucose,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 目的研究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leucine-rich glioma-inactivated 1,LGI1)抗体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患者头部^(18)F-脱氧葡萄糖(^(18)F-deoxyglucose,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影像学特点,探讨PET/CT在抗LGI1-AE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20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诊断为LGI1-AE的43例患者[其中急性期24例(56%),慢性期19例(44%)]的资料,分析患者^(18)F-FDG PET/CT的影像及临床特征。结果^(18)F-FDG PET显像结果显示,40例(93%)LGI1-AE患者出现明显的代谢异常,而只有26例(60%)患者出现异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信号(P<0.05)。^(18)F-FDG PET代谢异常在治疗后是可逆的,大多数患者出院后^(18)F-FDG PET的代谢几乎均正常。LGI1-AE患者的高代谢区位于基底节区(basal ganglia,BG)和内侧颞叶(medial temporal lobe,MTL)。在33例(77%)患者中观察到BG区高代谢,72%的患者表现出MTL高代谢。共有22例患者(51%)表现出面臂肌张力障碍性癫痫发作(faciobrachial dystonic seizures,FBDS),其余患者表现出非FBDS症状(49%)。FBDS患者中有7例(7/21)检测到仅BG区高代谢,而非FBDS患者中只有2例患者(2/19)检测到BG区高代谢(33%vs 10%,P<0.05)。结论^(18)F-FDG PET/CT对抗LGI1-AE患者的早期诊断阳性率高。FBDS患者多表现为仅BG区高代谢,这表明BG区可能参与FBDS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LGI1抗体 脑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 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细胞淋巴瘤在18F-FDG PET/CT中的显像特征及细胞形态学分型
5
作者 任怡璇 陈诚 +7 位作者 蔡铭慈 陈嘉敏 杨欣欣 王超 林晓珠 程澍 江旭峰 陈东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61-1569,共9页
目的·分析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18F-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18F-FDG PET/CT)对于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的显像特点和诊断价... 目的·分析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18F-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18F-FDG PET/CT)对于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的显像特点和诊断价值,并探索其在区分MCL经典型与侵袭性变型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116例经病理学确诊的初诊MCL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及临床资料,分析淋巴结内外病灶的显像特点,评估18F-FDG PET/CT在诊断MCL骨髓和胃肠道浸润中的准确性,并分析经典型和侵袭性变型MCL的18F-FDG PET/CT特征及临床特征之间的差异。结果·116例患者中,100.0%的患者在18F-FDG PET/CT显像中有阳性表现,99.1%的患者有淋巴结异常,85.3%的患者有结外侵犯,其中脾脏、咽淋巴环、骨髓、胃肠道是最常见的结外侵犯部位。与骨髓穿刺结果比较,18F-FDG PET/CT对MCL骨髓侵犯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率分别为43.4%、91.5%和66.0%。与胃镜、肠镜的活检结果比较,18F-FDG PET/CT对胃、肠道浸润的灵敏度分别为100.0%、94.1%,特异度分别为75.0%、100.0%,准确率分别为92.9%、94.7%。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和Ki-67指数在MCL经典型与侵袭性变型间差异显著,且SUVmax与Ki-67指数呈正相关。以SUVmax为10.4作为诊断阈值时,区分MCL经典型及侵袭性变型的灵敏度为73.9%,特异度为77.4%,AUC值为0.797。结论·18F-FDG PET/CT对MCL患者结内外病变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在骨髓浸润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在胃肠道浸润的诊断中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可为MCL骨髓和胃肠道浸润提供非侵入性的、比较可靠的诊断信息,但仍不足以代替病理学检查。SUVmax与Ki-67指数呈正相关。应用SUVmax可以有效区分MCL经典型和侵袭性变型;当SUVmax>10.4时,侵袭性变型可能性更高,否则为经典型;SUVmax可为MCL的治疗策略的选择提供潜在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细胞淋巴瘤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侵袭性变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8)Ga-FAPI-04 PET/CT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及对肿瘤分期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华俊 李岚 +3 位作者 杨媛媛 刘琪 张伟 陈晓良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123,共6页
目的:探讨^(68)Ga标记的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抑制剂(fibroblast activation protein inhibitor,FAPI)-04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and computed tomography,PET/CT)对初诊胰腺癌的诊断价值及... 目的:探讨^(68)Ga标记的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抑制剂(fibroblast activation protein inhibitor,FAPI)-04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and computed tomography,PET/CT)对初诊胰腺癌的诊断价值及对肿瘤分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于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的134例因怀疑胰腺占位的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68)Ga-FAPI-04 PET/CT对胰腺癌原发灶及转移灶的诊断价值;并与传统CT比较,分析^(68)Ga-FAPI-04 PET/CT对胰腺癌肿瘤分期的影响。结果:共计纳入134例患者,其中胰腺癌127例,良性病变7例。^(68)Ga-FAPI-04 PET/CT对胰腺癌原发灶、区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灶检出率分别为100%(127/127)、68.63%(35/51),95.35%(41/43)。胰腺癌中位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tandard uptake value maxium,SUVmax)为14.92,高于胰腺良性病变中位SUVmax(6.1)(Z=−2.921,P=0.003)。与传统CT比较,^(68)Ga-FAPI PET/CT检查后共有32.28%(41/127)胰腺癌患者TNM分期发生改变。3.94%(5/127)患者改变了治疗方案。结论:^(68)Ga-FAPI-04 PET/CT对胰腺癌原发灶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较传统CT可发现更多远处转移病灶,改善患者M分期,有助于全面评估全身肿瘤负荷、制定治疗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抑制剂 胰腺癌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X 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跨模态轻量级YOLOv5模型的PET/CT肺部肿瘤检测
7
作者 周涛 叶鑫宇 +1 位作者 刘凤珍 陆惠玲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4-632,共9页
多模态医学图像可在同一病灶处提供更多语义信息,针对跨模态语义相关性未充分考虑和模型复杂度过高的问题,该文提出基于跨模态轻量级YOLOv5(CL-YOLOv5)的肺部肿瘤检测模型。首先,提出学习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显像(PET)、计算机断层扫描(CT)... 多模态医学图像可在同一病灶处提供更多语义信息,针对跨模态语义相关性未充分考虑和模型复杂度过高的问题,该文提出基于跨模态轻量级YOLOv5(CL-YOLOv5)的肺部肿瘤检测模型。首先,提出学习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显像(PET)、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PET/CT不同模态语义信息的3分支网络;然后,设计跨模态交互式增强块充分学习多模态语义相关性,余弦重加权计算Transformer高效学习全局特征关系,交互式增强网络提取病灶的能力;最后,提出双分支轻量块,激活函数簇(ACON)瓶颈结构降低参数同时增加网络深度和鲁棒性,另一分支为密集连接的递进重参卷积,特征传递达到最大化,递进空间交互高效地学习多模态特征。在肺部肿瘤PET/CT多模态数据集中,该文模型获得94.76%mAP最优性能和3238 s最高效率,以及0.81 M参数量,较YOLOv5s和EfficientDet-d0降低7.7倍和5.3倍,多模态对比实验中总体上优于现有的先进方法,消融实验和热力图可视化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5 跨模态交互式增强块 双分支轻量块 pet/ct多模态肺部肿瘤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 CT在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朱湘 徐文贵 +3 位作者 马文超 宋秀宇 戴东 朱磊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88-391,共4页
目的:通过与CT对比,探讨^(18)F-FDG PET-CT在诊断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术前^(18)F-FDGPET-CT、CT图像。在CT图像上分别以淋巴结最短径>0.5cm(A标准)、最短径≥1.0cm(B标准... 目的:通过与CT对比,探讨^(18)F-FDG PET-CT在诊断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术前^(18)F-FDGPET-CT、CT图像。在CT图像上分别以淋巴结最短径>0.5cm(A标准)、最短径≥1.0cm(B标准)及最长径≥1.0cm(C标准)为判定淋巴结转移的标准;在PET-CT图像上,分别以目测腋窝淋巴结出现^(18)F-FDG异常放射性浓聚为判定淋巴结阳性的标准(D标准)及半定量分析法异常放射性浓聚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 uptake value,SUV_(max))≥1.0为判定淋巴结转移标准(E标准)。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比较不同影像方法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的价值。结果:乳腺癌患者腋窝阳性与阴性淋巴结在大小及SUV_(max)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诊断标准中,以PET-CT的总体诊断准确率及与病理吻合度Kappa值最高,其中A标准灵敏度最高(59.3%)而特异度最低(83.5%);B标准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最高(分别为98.2%、72.7%),而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最低(27.1%、88.4%);C标准各项诊断指标相对较差,无突出项;PET-CT图像目测与半定量诊断结果相同,其诊断准确性(90.1%)、阴性预测值(92.5%)均优于单独CT诊断,且与病理诊断吻合度较好(Kappa值为0.57),在诊断灵敏度(55.9%)、特异度(96.1%)及阳性预测值(71.7%)方面与单独CT比较也具较高诊断价值,阳性组SUV_(max)较阴性组明显为高,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不同影像方法在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F-FDG PET-CT是一种直观有效的评价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腋窝淋巴结 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 计算机断层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4
9
作者 肖鑫武 宋勇 +4 位作者 朱虹 冯根宝 胡裕效 施毅 徐小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12期1257-1260,共4页
目的 PET/CT(integrated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rized tomography)对肺癌的诊断及分期价值已得到广泛的认同,但其对肺癌预后及疗效评估的价值还存在争议。文中探讨全身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aungcancer,N... 目的 PET/CT(integrated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rized tomography)对肺癌的诊断及分期价值已得到广泛的认同,但其对肺癌预后及疗效评估的价值还存在争议。文中探讨全身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aungcancer,NSCLC)预后判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2005年1月17日至2007年1月17日期间收治的86例NSCLC患者,均经病理诊断为NSCLC,其中腺癌41例,鳞癌37例,混合型腺癌5例,大细胞癌3例。收集所有患者的PET/CT资料,并随访至2008年3月31日止。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分析法分析本组生存资料,探讨标准摄取值(standarized uptake value,SUV值)和PET/CT分期对NSCLC患者生存判断的价值。同时比较PET/CT与常用预后评价因子(ECOG PS评分、体重变化、性别、病理类型及化疗次数)对该组患者的预后判断的意义及差异。结果至研究终止日死亡59例,存活27例。SUV与生存时间呈负相关,SUV值切分点设为3、3.5、5、7、10时生存分析显示,SUV在3.5以上时,小于或等于切分点和大于切分点的2组之间生存天数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分别为0.044、0.047、0.034、0.34。PET/CT分期、ECOG PS评分、体重下降及化疗次数与生存期也显著相关。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ET/CT分期是有意义的生存预测因子,P=0.020,优于ECOG PS(P=0.058)和化疗次数(P=0.078)。结论 PET/CT的SUV值是判断NSCLC患者预后的良好的生存预测因子,SUV值越高,生存风险越大。PET/CT的TNM分期也是良好的独立生存预测因子,分期越高,生存风险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非小细胞肺 标准摄取值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 相关参数与胃癌患者HER2表达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弭丽丽 殷飞 +9 位作者 雷连会 段晓玲 李宁 殷小磊 史建飞 韩欣 赵曼 王金凤 韩光洁 赵新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01-305,共5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相关参数对预测胃癌患者HER2表达状态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20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1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临床资料,且术前均行PET/CT检查,分析胃癌原发病灶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相关参数对预测胃癌患者HER2表达状态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20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1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临床资料,且术前均行PET/CT检查,分析胃癌原发病灶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 uptake value,SUVmax)、肿瘤代谢体积(metabolic tumor volume,MTV)和总糖酵解量(tumor lesion gly⁃colysis,TLG)以及HER2的表达状态,采用单因素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评价PET/CT各参数与HER2表达的相关性。结果:HER2表达阳性17例,阴性98例。SUVmax、MTV及TLG在HER2表达阳性与阴性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在排除印戒细胞癌后(n=105),MTV和TLG在HER2阳性胃癌患者中明显低于HER2阴性者[四分位数12.6(8.4,18.7)vs.23.7(14.4,32.9),P=0.002;35.3(20.8,68.1)vs.69.9(44.2,173.3),P<0.001]。MTV及TLG的最佳界值分别为24.3 cm3、35.9 g时,其预测HER2表达阳性的准确率分别为57.1%和80.9%。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病理分型、MTV及TLG与HER2表达相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肠型(OR=6.804,P=0.009)、TLG≤35.9 g(OR=4.600,P=0.029)是预测HER2表达的指标。结论:TLG可以预测非印戒细胞胃癌患者HER2表达,用以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pet/ct HER2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PET/CT鉴别肺占位病变性质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红 徐微娜 张彩霞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21-624,共4页
目的:探讨18F-FDGPET/CT对肺占位病变性质鉴别诊断方法的研究。方法:发现肺部占位病变患者74例,不含有支气管阻塞性肺炎,所有患者均进行3-14个月的随访。恶性患者55例(包括1例假阴性)其中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32例临床诊断肺癌;良性患者1... 目的:探讨18F-FDGPET/CT对肺占位病变性质鉴别诊断方法的研究。方法:发现肺部占位病变患者74例,不含有支气管阻塞性肺炎,所有患者均进行3-14个月的随访。恶性患者55例(包括1例假阴性)其中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32例临床诊断肺癌;良性患者19例其中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2例经3~14个月随访病灶范围缩小或消失。所有患者均进行18F-FDGPET/CT全身检查、呼吸控制的CT扫描及重建1.25mm薄层图像。18F-FDGPET/CT诊断恶性的标准:1)肺病灶的SUVmax≥2.5;2)延迟显像SUVmax升高明显(≥20%~30%);3)1.25mm薄层CT图像典型形态学征象;4)从病灶中心至各个胸壁变化曲线SUVmax变化曲线。结果:74例肺部病灶患者中恶性55例,其中临床诊断肺癌32例,腺癌13例,鳞癌5例,细支气管肺泡癌3例,小细胞肺癌2例;良性19例,其中慢性炎症13例,肉芽肿2例,炎性假瘤2例,结核2例。PET图像SUVmax、延迟SUVmax增高情况及薄层CT的典型征象综合最终18F-FDGPET/CT诊断恶性病灶共57例,其中真阳性54例,假阳性3例;良性病灶共17例,其中真阴性16例,假阴性1例。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2%,84.2%,94.6%,94.7%及94.1%。结论:PET/CT检查观察病灶SUVmax、延迟SUVmax、结合薄层CT图像典型的形态学征象,并从每个病灶中心至各胸壁做SUVmax空间变化曲线等,明显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病灶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计算机断层扫描 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MIBI-SPECT与定位CT融合显像和^18F-FDG-PET/CT融合显像鉴别孤立性肺结节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邓智勇 李高峰 +4 位作者 向旭东 贾莉 刘超 陈婷 刘长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2-426,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99Tcm-MIBI SPECT与定位CT融合显像和18F-FDG-PET/CT融合显像对孤立性肺结节(SPN)的鉴别诊断效率,为中小城市医疗机构寻找一种较为廉价的鉴别SPN诊断方法。方法对39例SPN患者行99Tcm-MIBI-SPECT与定位CT融合显像,46例SPN患... 目的对比分析99Tcm-MIBI SPECT与定位CT融合显像和18F-FDG-PET/CT融合显像对孤立性肺结节(SPN)的鉴别诊断效率,为中小城市医疗机构寻找一种较为廉价的鉴别SPN诊断方法。方法对39例SPN患者行99Tcm-MIBI-SPECT与定位CT融合显像,46例SPN患者行18F-FDG-PET/CT融合显像。对两种显像结果进行定性及半定量分析。并根据最终诊断结果,对比分析两种显像方法对SPN的鉴别诊断效率。结果 39例SPN患者行99Tcm-MIBI-SPECT与定位CT融合显像,13例为恶性SPN,26例良性SPN。99Tcm-MIBI-SPECT与定位CT融合显像定性分析对SPN良恶性鉴别诊断灵敏度92.31%(12/13)、特异性88.46%(23/26)、准确性89.74%(35/39)、阳性预测值80%(12/15)、阴性预测值95.83%(23/24)。46例SPN患者行18F-FDG-PET/CT融合显像,29例为恶性SPN,17例良性SPN。18F-FDG-PET/CT融合显像对SPN良恶性鉴别诊断灵敏度96.55%(28/29)、特异性76.47%(13/17)、准确性89.13%(41/46)、阳性预测值87.50%(28/32)、阴性预测值92.86%(13/14)。99Tcm-MIBI-SPECT与定位CT融合显像和18F-FDGPET/CT融合显像鉴别SPN的灵敏度(χ2=0.356,P=0.55)、特异性(χ2=1.084,P=0.298)、准确性(χ2=0.008,P=0.927)、阳性预测值(χ2=0.453,P=0.501)和阴性预测值(χ2=0.157,P=0.692)均无统计学差异。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以99Tcm-MIBI早期摄取比值(EUR)≥1.474为鉴别SPN良恶性界值,灵敏度100%,特异性76.90%;以99Tcm-MIBI延迟摄取比值(DUR)≥1.38为鉴别SPN良恶性界值,灵敏度100%,特异性76.90%;以18F-FDG最大标准摄取比值(SUVmax)≥2.40为鉴别SPN良恶性界值,灵敏度96.60%,特异性76.50%。EUR、DUR与SUVmax的ROC界值诊断灵敏度(Fisher精确检验P值分别为1.0和1.0)、特异性(Fisher精确检验P值分别为1.0和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99Tcm-MIBI-SPECT与定位CT融合显像和18F-FDG-PET/CT融合显像对SPN的鉴别诊断效率相似,99Tcm-MIBI-SPECT与定位CT融合显像可作为中小城市中低收入SPN患者较为实用的早期鉴别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TCM-MIBI SPEct 18F-FDG pet/ct X-ct 孤立性肺结节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PET-CT脑功能成像技术研究心理安慰对针刺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贵锋 黄泳 +3 位作者 唐纯志 赖新生 徐卫平 单保慈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8-131,I0003,共5页
目的:分析针刺过程中心理安慰与针刺疗效的关系,探索心理因素对针刺效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按照纳入标准招募48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成4组,每组12例,分别施以外关穴针刺、外关穴不透皮假针刺、非穴针刺和空白对照处理,运用PET-CT收集... 目的:分析针刺过程中心理安慰与针刺疗效的关系,探索心理因素对针刺效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按照纳入标准招募48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成4组,每组12例,分别施以外关穴针刺、外关穴不透皮假针刺、非穴针刺和空白对照处理,运用PET-CT收集脑中枢激活信号,所得图像数据采用SPM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P<0.001,uncorrected,K>10统计检验显著性标准;与空白对照比较,外关穴针刺激活左侧颞中回(BA22)、颞叶Sub-Gyral(BA21)、顶下小叶(BA40)和右侧楔前叶(BA7),外关穴不透皮假针刺激活左侧颞上回(BA22)和右侧颞下回(BA20)、角回(BA39),非穴针刺激活左侧枕叶舌回(BA18)、小脑和右侧颞上回(BA22)、枕叶梭状回(BA18);外关穴针刺与不透皮假针刺比较激活左侧颞上回(BA42)、小脑前页和右侧楔前叶(BA19),外关穴针刺与非穴针刺比较激活左侧额下回(BA45)、颞上回(BA22)、顶上小叶(BA7)、楔前叶(BA7)、中央后回(BA40)、顶下小叶(BA40)和右侧额下回(BA47)、楔前叶(BA7、19)、楔叶(BA18)、中脑。结论:心理安慰因素在针刺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是针刺效应的非特异性效应部分,不同的心理安慰因素对针刺效应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制不同,但都不是针刺效应的全部,针刺穴位特异性的激活与穴位主治作用密切相关的脑功能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安慰 针刺效应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 脑功能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在卵巢正常大小癌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郭喆 冯惠茹 +4 位作者 于杨洁 于芳 解小芬 贾春霞 陆相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卵巢正常大小癌综合征(NOCS)指的是盆腹腔广泛癌变,而卵巢正常大小的一种现象,通常是原发病变不明确,而常规影像学很难有阳性发现,本研究旨在探讨^(18)F-FDGPET-CT在检出NOCS原发病变方面的作用。方法:17例临床诊断NOCS女性患者均... 目的:卵巢正常大小癌综合征(NOCS)指的是盆腹腔广泛癌变,而卵巢正常大小的一种现象,通常是原发病变不明确,而常规影像学很难有阳性发现,本研究旨在探讨^(18)F-FDGPET-CT在检出NOCS原发病变方面的作用。方法:17例临床诊断NOCS女性患者均进行^(18)F-FDG PET-CT的常规扫描及延迟显像;图像由两名核医学医生独立分析,其按诊断标准进行判断,1)卵巢以两次显像SUV≥3.0为诊断恶性病变的标准,其他脏器以发现局灶性代谢增高为诊断标准,浆膜代谢增高考虑为转移受累;2)以卵巢发现肉眼可见的代谢增高,胃肠道(尤其是胃壁)异常的局灶性增厚及肉眼可见的局灶性的代谢增高进行诊断;结果与剖腹探查病理结果或治疗随诊结果对照,判断^(18)F-FDG PET~CT查找NOCS原发病灶的准确性。结果:17例NOCS患者中,按标准其一诊断,^(18)F-FDG PET-CT发现13例原发病变,9例卵巢癌,2例胃癌(均伴有双侧卵巢转移即krukenberg瘤),1例乙状结肠癌,1例腹膜血管肉瘤;漏诊1例胃癌及3例卵巢原发病变。因此PET-CT查找NOCS原发病变的检出率为76.5%,阳性预测值为100%。按照标准其二诊断,可另发现1例卵巢代谢略增高,SUVmax=2.5的病理最后诊断为卵巢癌,漏诊l例胃癌可见胃壁局限性轻度增厚、僵硬,按照标准2病变的检出率能提高至88.2%;11例卵巢原发病变的患者中7例检查前行肿瘤标志物检查,发现CA125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胃肠道患者CEA及CA199有不同程度增高。结论:对于NOCS的患者^(18)F-FDGPET-CT能有效的查找原发病灶,减少剖腹探查的患者数量;在NOCS患者中原发卵巢癌是主要组成部分;NOCS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肿瘤标志物的升高,^(18)F-FDGPET-CT和肿瘤标志物可更好的查找NOCS的原发病灶。胃癌尤其是黏液成分较高的胃癌易于腹腔转移并侵犯卵巢形成krukenberg瘤,PET-CT则可以同时发现胃和卵巢的病变;原发于卵巢及胃壁的NOCS的原发病变不能以SUV值进行诊断,肉眼发现卵巢可见的代谢增高,胃壁发现僵硬及增厚,结合临床指标即应该考虑恶性病变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CS FDG pet/ct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Treg与PET/CT SUVmax的相关性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潘娜 任洪亮 +7 位作者 赵宁 申学杰 魏枫 王扬 郑禹 金昊 吴占波 曹水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7-422,共6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组织中Foxp3+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与18F-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glucose,FDG)PET/CT原发灶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的...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组织中Foxp3+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与18F-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glucose,FDG)PET/CT原发灶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的相关性及其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3月至2014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122例原发性NSCLC患者的临床、影像、病理、组织标本及随访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癌组织中Treg浸润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生存情况,并分析Treg浸润情况与原发灶SUVmax的相关性,及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Treg浸润情况与原发灶SUVmax呈正相关(r=0.291,P=0.001)。Treg及SUVmax均以临界值(cut off)值分高低两组,单因素分析显示Treg、SUVmax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临床资料分析显示,肿瘤越大、肿瘤分期越高,Treg浸润越严重(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TNM分期(HR=7.537,95%CI:1.191-2.855,P=0.006)为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影响因子。结论:NSCLC组织中Treg浸润与PET/CT SUVmax正相关,PET/CT SUVmax可提示NSCLC患者肿瘤微环境中Treg浸润情况,对判断患者临床预后及临床用药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体层摄影 非小细胞肺癌 最大标准化摄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和MRI及血浆EB病毒水平对鼻咽癌局部复发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许昀 郭岚晏 +5 位作者 彭荷苇 林城 王杰松 庄晴阳 张瑜 林庆良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1115-1120,共6页
目的:比较^(18)F-FDG PET/CT、MRI在鼻咽癌局部复发和放疗后改变的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确定更合适的SUV_(max)诊断阈值,探索血浆EBV-DNA在发现鼻咽癌复发转移方面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2月期间放疗结束至少6个月后在... 目的:比较^(18)F-FDG PET/CT、MRI在鼻咽癌局部复发和放疗后改变的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确定更合适的SUV_(max)诊断阈值,探索血浆EBV-DNA在发现鼻咽癌复发转移方面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2月期间放疗结束至少6个月后在福建省肿瘤医院进行复查的鼻咽癌患者208例,均进行MRI、PET/CT及EB病毒DNA检查(均在1个月内完成)。以活检病理结果或影像学的密切随访(至少1年)作为诊断鼻咽癌是否局部复发的标准,对患者的影像检查结果及相关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有83例患者确诊为鼻咽癌局部复发,125例确诊为无局部复发,后者中77例伴有区域复发和(或)远处转移。PET/CT和MRI对鼻咽癌局部复发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9.2%vs.67.5%,90.4%vs.92.0%,89.9%vs.82.2%。当诊断临界值SUV_(max)=3.85时,PET/CT的诊断准确性最高,与SUV_(max)=2.5相比,特异性(89.6%vs.68.0%)和准确性(89.4%vs.78.4%)均有显著提升。对纳入患者中治疗失败患者的EB病毒DNA分析发现,局部复发患者的血浆EBV-DNA检测敏感性低于区域复发或远处转移患者。局部复发肿瘤患者的SUV_(max)值与血浆EBV-DNA存在相关性。结论:^(18)F-FDG PET/CT对鼻咽癌局部复发和放疗后改变的鉴别诊断效能优于MRI。SUV_(max)诊断阈值设为3.85时可获得更好的诊断效能。血浆EBV-DNA检测在鼻咽癌区域复发和远处转移方面较灵敏,局部复发者的阳性率并不高,对这部分患者的诊断价值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局部肿瘤复发 核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EB病毒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前^(18)F-FDG PET/CT在成人伯基特淋巴瘤诊断、分期及预后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丁重阳 刘红宇 +1 位作者 郭喆 李天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38-443,共6页
目的:探讨治疗前^(18)F-FDG PET/CT在成人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s lymphoma,BL)的病灶检测、临床分期及预后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5年2在我院经病理确诊的18例成人BL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前^(18)F-FDG PET/C... 目的:探讨治疗前^(18)F-FDG PET/CT在成人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s lymphoma,BL)的病灶检测、临床分期及预后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5年2在我院经病理确诊的18例成人BL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前^(18)F-FDG PET/CT显像资料,观察病灶的分布特点,测量病灶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及受累淋巴结的最大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各组SUV_(max)进行比较;淋巴结大小与SUV_(max)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对患者的预后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8例患者治疗前^(18)F-FDG PET/CT显像均阳性,均可见淋巴结侵犯,其中最常累及的部位为腹腔淋巴结(9例,50%);结外软组织侵犯8例,胃肠道最常见(6/8,75%);7例患者可见骨髓浸润,其中表现为多发局灶型4例(4/7,57.1%)。淋巴结、结外软组织及骨髓病灶的SUV_(max)分别为11.7(3.4-28.5)、9.85(6.7-21.9)和11.8(5.6-23.8),3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13,P=0.369)。2例(2/8,11.1%)患者的临床分期因PET/CT而发生改变,均为上调。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仅有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与患者的预后相关(χ2=6.602,P=0.010),而所有病灶及受累淋巴结的SUV_(max)低者与高者的预后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成人BL病灶呈^(18)F-FDG高摄取,在其病灶检测及分期方面PET/CT显像具有优势,但在治疗前^(18)F-FDG PET/CT预测预后的价值不明确,目前尚不能通过其来判断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基特淋巴瘤 体层摄影术 ^18F-FDG pet/ct 发射型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在肺结核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8
作者 韩雪 李亚明 李雪娜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49-52,共4页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已成为恶性肿瘤最主要的死亡原因。目前中国每年大约有60万人死于肺癌,而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预测,到2025年我国每年肺癌发病人数将会超过100万。肺癌的预后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0期至Ⅳ期,5年生存率可由...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已成为恶性肿瘤最主要的死亡原因。目前中国每年大约有60万人死于肺癌,而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预测,到2025年我国每年肺癌发病人数将会超过100万。肺癌的预后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0期至Ⅳ期,5年生存率可由90%降到5%以下。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肺癌对于延长肺癌患者的寿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我国,18F-FDG PET-CT的应用日趋广泛且日益增长,主要集中于肿瘤领域,特别是在肺癌、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等方面的应用。但18F-FDG不是肿瘤特异性的示踪剂,一些感染性或炎性反应相关的病变,特别是肺结核,对葡萄糖的摄取与代谢也增强。有效提高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检查中肺部病变的良恶性鉴别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型PET/CT与双源CT异机融合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苏雪娟 鲍红梅 +2 位作者 刘帆 李运奇 高琼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918-1921,共4页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经济型PET/CT与双源CT异机融合的图像质量,探讨异机融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9例可疑肿瘤或肿瘤复发转移患者行经济型PET/CT的PET与双源CT图像融合,并与同机融合图像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种方法均检出原发灶和...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经济型PET/CT与双源CT异机融合的图像质量,探讨异机融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9例可疑肿瘤或肿瘤复发转移患者行经济型PET/CT的PET与双源CT图像融合,并与同机融合图像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种方法均检出原发灶和转移灶共46个,异机融合图像质量优于同机融合(χ2=14.743,P<0.001)。结论双源CT与经济型PET/CT异机融合,方便实用,优势互补,可提高图像质量,对临床诊断和治疗肿瘤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 双源ct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8)Ga-PSMA-11 PET/CT 双时相SUVmax 与前列腺癌临床病 理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建芳 万麒昌 +5 位作者 秦露平 谢良骏 李锦萍 伍清宇 梁子超 程木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48-454,共7页
【目的】探讨68Ga-PSMA-11 PET/CT双时相前列腺癌原发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与初诊前列腺癌患者各项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7年11月至2020年9月期间初次确诊为前列腺癌的患者,共19例,年龄(69.0±7.4... 【目的】探讨68Ga-PSMA-11 PET/CT双时相前列腺癌原发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与初诊前列腺癌患者各项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7年11月至2020年9月期间初次确诊为前列腺癌的患者,共19例,年龄(69.0±7.4)岁。所有患者均行68Ga-PSMA-11 PET/CT双时相检查,检查后两周内均行前列腺癌根治术。通过阈值自动分割法,计算出前列腺癌原发病灶在标准相SUVmax1、延迟相SUVmax2、双时相SUVmax差值SUVmax3。收集所有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UVmax值与患者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以P<0.05标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SUVmax1、SUVmax2、SUVmax3在格林森评分(GS)≤7组与GS>7组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5、0.845、0.893。SUVmax1、SUVmax2、SUVmax3在国际泌尿病理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Urological Pathology,ISUP)分级≤2组与ISUP>2组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3、0.784、0.852。SUVmax3在T分期≤T2组与T分期>T2组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UVmax1、SUVmax2在T分期≤T2组与T分期>T2组的组间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SUVmax3在D’Amico低中危组与高危组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UVmax1、SUVmax2在D’Amico低中危组与高危组的组间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SUVmax1、SUVmax2、SUVmax3在总PSA≤20 ng/mL组与>20 ng/mL组的组间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SUVmax1、SUVmax2、SUVmax3在神经侵犯阳性组与阴性组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2、0.923、0.974。【结论】SUVmax2、SUVmax3与前列腺癌多项临床、病理特征呈密切正相关,与标准相比较,68Ga-PSMA-11 PET/CT双时相显像在前列腺癌术前的临床、病理特征的预测方面或许可提供更有利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68镓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格林森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