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跨模态轻量级YOLOv5模型的PET/CT肺部肿瘤检测
1
作者 周涛 叶鑫宇 +1 位作者 刘凤珍 陆惠玲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4-632,共9页
多模态医学图像可在同一病灶处提供更多语义信息,针对跨模态语义相关性未充分考虑和模型复杂度过高的问题,该文提出基于跨模态轻量级YOLOv5(CL-YOLOv5)的肺部肿瘤检测模型。首先,提出学习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显像(PET)、计算机断层扫描(CT)... 多模态医学图像可在同一病灶处提供更多语义信息,针对跨模态语义相关性未充分考虑和模型复杂度过高的问题,该文提出基于跨模态轻量级YOLOv5(CL-YOLOv5)的肺部肿瘤检测模型。首先,提出学习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显像(PET)、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PET/CT不同模态语义信息的3分支网络;然后,设计跨模态交互式增强块充分学习多模态语义相关性,余弦重加权计算Transformer高效学习全局特征关系,交互式增强网络提取病灶的能力;最后,提出双分支轻量块,激活函数簇(ACON)瓶颈结构降低参数同时增加网络深度和鲁棒性,另一分支为密集连接的递进重参卷积,特征传递达到最大化,递进空间交互高效地学习多模态特征。在肺部肿瘤PET/CT多模态数据集中,该文模型获得94.76%mAP最优性能和3238 s最高效率,以及0.81 M参数量,较YOLOv5s和EfficientDet-d0降低7.7倍和5.3倍,多模态对比实验中总体上优于现有的先进方法,消融实验和热力图可视化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5 跨模态交互式增强块 双分支轻量块 pet/ct多模态肺部肿瘤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4
2
作者 肖鑫武 宋勇 +4 位作者 朱虹 冯根宝 胡裕效 施毅 徐小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12期1257-1260,共4页
目的 PET/CT(integrated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rized tomography)对肺癌的诊断及分期价值已得到广泛的认同,但其对肺癌预后及疗效评估的价值还存在争议。文中探讨全身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aungcancer,N... 目的 PET/CT(integrated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rized tomography)对肺癌的诊断及分期价值已得到广泛的认同,但其对肺癌预后及疗效评估的价值还存在争议。文中探讨全身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aungcancer,NSCLC)预后判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2005年1月17日至2007年1月17日期间收治的86例NSCLC患者,均经病理诊断为NSCLC,其中腺癌41例,鳞癌37例,混合型腺癌5例,大细胞癌3例。收集所有患者的PET/CT资料,并随访至2008年3月31日止。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分析法分析本组生存资料,探讨标准摄取值(standarized uptake value,SUV值)和PET/CT分期对NSCLC患者生存判断的价值。同时比较PET/CT与常用预后评价因子(ECOG PS评分、体重变化、性别、病理类型及化疗次数)对该组患者的预后判断的意义及差异。结果至研究终止日死亡59例,存活27例。SUV与生存时间呈负相关,SUV值切分点设为3、3.5、5、7、10时生存分析显示,SUV在3.5以上时,小于或等于切分点和大于切分点的2组之间生存天数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分别为0.044、0.047、0.034、0.34。PET/CT分期、ECOG PS评分、体重下降及化疗次数与生存期也显著相关。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ET/CT分期是有意义的生存预测因子,P=0.020,优于ECOG PS(P=0.058)和化疗次数(P=0.078)。结论 PET/CT的SUV值是判断NSCLC患者预后的良好的生存预测因子,SUV值越高,生存风险越大。PET/CT的TNM分期也是良好的独立生存预测因子,分期越高,生存风险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非小细胞肺 标准摄取值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脊椎骨转移^(18)F-FDG PET/CT与MRI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彭婕 董爱生 +1 位作者 左长京 孔令山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10期1477-1480,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18 F-FDG PET/CT与MRI在肺癌脊椎骨转移诊断方面的敏感性、特异性。方法:28例肺癌PET/CT疑脊椎转移患者行MRI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对脊椎转移的显示征象。统计学方法采用配对四格表资料2检验,P<0.05被认为差异有显著性... 目的:比较分析18 F-FDG PET/CT与MRI在肺癌脊椎骨转移诊断方面的敏感性、特异性。方法:28例肺癌PET/CT疑脊椎转移患者行MRI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对脊椎转移的显示征象。统计学方法采用配对四格表资料2检验,P<0.05被认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经病理或随访确诊脊椎骨转移22例。以受累椎体病灶个数为统计单位,脊椎范围内共700个椎体,153个为真阳性,574个为真阴性。PET/CT诊断正确143个病灶,假阴性10个,假阳性24个,其敏感性93.4%,特异性95.6%。MRI诊断正确145个病灶,假阴性8个,无假阳性,其敏感性94.7%,特异性100%。结论:在显示脊椎骨转移方面,MRI较PET/CT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脊柱 肿瘤转移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显像与VEGF表达对肺癌预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4
作者 周晓亮 邓豪余 +4 位作者 李新辉 吴武林 娄明武 莫逸 谢爱民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5期811-814,共4页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组织VEGF表达与18 F-FDG摄取之间的关系。探讨研究肿块SUV、VEGF表达在评价肺癌术后复发中的价值。方法 4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腺癌14例、鳞癌20例、腺鳞癌6例),均行全身PET/CT显像检查测量肿块平均SUV,取术后肿块...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组织VEGF表达与18 F-FDG摄取之间的关系。探讨研究肿块SUV、VEGF表达在评价肺癌术后复发中的价值。方法 4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腺癌14例、鳞癌20例、腺鳞癌6例),均行全身PET/CT显像检查测量肿块平均SUV,取术后肿块组织作VEGF免疫组化检测。采用Mattern半定量分析方法对肿块组织VEGF表达进行总评分。对非小细胞肺癌组织VEGF表达评分与SUV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VEGF表达与SUV显著相关,VEGF评分越高,SUV越高,r=0.478,P<0.01。术后随访病例中半年内复发组复发组肿块组织平均SUV(6.78±2.62)明显高于未复发组(3.85±1.33),VEGF评分(4.51±1.45)也明显高于未复发组(2.48±1.71),P值均<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VEGF表达越高,其术后发生复发和/或转移的可能性越大。VEGF表达评分可考虑作为患者预后和近期复查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标准化摄取值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纤维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18)F-FDG PET-CT影像学表现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5
作者 陆相东 冯惠茹 +4 位作者 于杨洁 郭喆 于芳 解小芬 贾春霞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2年第6期560-563,共4页
目的探讨促纤维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DSRCT)的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PET)-CT影像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方法经病理组织证实的2例DSRCT患者,男性,年龄均为27岁。回顾性分析其PET-CT影像学特点,并文献复习。结果PET影像表现为广泛腹... 目的探讨促纤维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DSRCT)的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PET)-CT影像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方法经病理组织证实的2例DSRCT患者,男性,年龄均为27岁。回顾性分析其PET-CT影像学特点,并文献复习。结果PET影像表现为广泛腹、盆腔内不均质性葡萄糖代谢异常活跃灶,肿块内坏死区葡萄糖代谢呈缺失表现。CT表现为腹、盆腔内分叶状结节或团块状肿块,广泛侵及腹膜、网膜、浆膜面;内可见坏死区,伴点状钙化;增强CT呈轻中度不均质性强化,病灶对周围组织、器官呈推挤、包绕、侵犯倾向,边界不清,但与周围器官无明显起源关系。MRI显示:T1加权像病灶呈不均质性等、低信号,T2加权像病灶呈不均质性等、稍高信号,坏死区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质性轻中度强化。结论DSRCT罕见,临床表现复杂,病灶与浆膜关系密切,但也可发生在其他部位;PET-CT可以同机融合结构及功能显像行全身扫描,对DSRCT的诊断、分期、定位活组织检查及疗效评价有很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 小圆细胞肿瘤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ct) 磁共振成像(MRI) 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孰优,孰劣?——一项比较PET与CT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6
作者 陈盛祖 耿建华 廖日强 《循证医学》 CSCD 2005年第3期135-136,共2页
关键词 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术(FDG-pet) 计算机断层扫描术(ct) 非小细胞肺癌 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螺旋CT与PET联合筛查早期肺癌的研究
7
作者 屈婉莹 周清 《循证医学》 CSCD 2007年第2期71-73,共3页
4背景 肺癌的早期诊断对于提高肺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早期肺癌行动计划(The Early Lung Cancer Action Project ELCAP)等研究证明:低剂量螺旋CT可以有效地发现早期肺癌,但其不足之处是假阳性率较高,易造成不必要的创伤性检查。
关键词 肺肿瘤 筛查 计算机体层扫描术(ct) 正电 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术(p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PSMA PET/CT显像对前列腺癌骨转移探测价值初步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沈聪 郑安琪 +3 位作者 刘翔 袁网 李磊 段小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9-295,共7页
目的比较99mTc-MDP SPECT和18F-PSMA PET/CT对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灶的探测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3月至2020年7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前列腺癌、并行同期99mTc-MDP SPECT和18F-PSMA PET/CT全身成像的患者83例。由2名... 目的比较99mTc-MDP SPECT和18F-PSMA PET/CT对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灶的探测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3月至2020年7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前列腺癌、并行同期99mTc-MDP SPECT和18F-PSMA PET/CT全身成像的患者83例。由2名主治以上核医学医师采用双盲法判读,比较不同PSA水平及不同Gleason评分下两种成像方法对骨转移患者的检出能力是否具有差异,并进一步分析不一致骨转移病灶的位置和数量;分析PET/CT检出骨质以外的转移病灶的能力。结果 18F-PSMA PET/CT较99mTc-MDP SPECT能发现更多的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P<0.001)。当TPSA<10 ng/mL或>20 ng/mL时,PET/CT对骨转移的检出率高于全身骨扫描(P<0.05);Gleason评分>8分时,PET/CT对骨转移的检出率高于全身骨扫描(P<0.05)。PET/CT阳性而骨扫描漏诊的病灶主要位于胸部骨质、脊柱骨、骨盆骨;骨扫描阳性而PET/CT漏诊的病灶也是胸部骨质多见,且核素摄取低,SUVmax平均2.62±0.47(1.60~3.30),与代谢较高的肝脏、脾脏或唾液腺相邻。骨质以外发现淋巴结转移21/51(41.18%)例,肺内转移5/51(9.80%)例,肝转移1/51(1.96%)例。结论 18F-PSMA PET/CT显像对于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明显优于99mTc-MDP全身骨显像,且可发现骨质以外的转移病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 全身骨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在预测乳腺癌分子表型中的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李运轩 沈聪 +4 位作者 郑安琪 高俊刚 白璐 李艳 段小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85-891,共7页
目的分析乳腺癌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免疫组化指标的相关性,探究前者对分子亚型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1月至2020年6月行18F-FDG PET/CT扫描的乳腺癌患者97例,收集患者的临床分... 目的分析乳腺癌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免疫组化指标的相关性,探究前者对分子亚型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1月至2020年6月行18F-FDG PET/CT扫描的乳腺癌患者97例,收集患者的临床分期(Ⅰ、Ⅱ、Ⅲ、Ⅳ期)与月经状态(绝经前或绝经后)。通过半自动方法测定肿瘤代谢参数,包括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mean)、肿瘤代谢体积(MTV)与糖酵解总量(TLG)。根据术后或穿刺活检病理切片,判断患者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有或无)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p53的表达情况(阳性或阴性),分析患者的分子亚型(Luminal A、Luminal B、HER2过表达、三阴性)。分析肿瘤代谢参数与免疫组化结果的相关性,并根据月经状态及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进一步分层分析以上相关性,最后分析不同分子亚型间代谢参数的差异。结果97例患者中,SUVmax、SUVmean与ER、PR表达呈负相关(P<0.05),SUVmax、SUVmean、TLG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P<0.05)。绝经前患者(n=57)的SUVmax、SUVmean、TLG与ER、PR表达均呈负相关(P<0.05),SUVmax、SUVmean、TLG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P<0.05);绝经后患者(n=40)的MTV、TLG与PR表达呈正相关(P<0.05)。97例患者中,同侧腋窝淋巴结未转移者(n=57)的SUVmax、SUVmean、TLG与PR呈负相关,与Ki-67呈正相关(P<0.05);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者(n=27)的SUVmax、SUVmean与Ki-67呈正相关(P<0.05)。不同分子分型间,HER2过表达型SUVmax明显高于Luminal A型(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免疫组化表达有较好相关性,SUVmax对不同分子分型的表达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代谢参数 分子分型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解剖标志点约束的脑部PET/CT图像图谱配准与脑区分割
10
作者 陈朝峰 邱天爽 +2 位作者 冯洪波 张延军 王洪凯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91-398,共8页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图像在脑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目前的脑部图谱配准方法大多采用全局优化策略,不能精细勾画大脑的解剖感兴趣区域,尤其对...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图像在脑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目前的脑部图谱配准方法大多采用全局优化策略,不能精细勾画大脑的解剖感兴趣区域,尤其对于深层脑区的分割精度有限.为此提出了一种结合解剖标志点的PET/CT图像脑区分割方法,将图像灰度特征和局部解剖标志点相结合实现对局部脑区的精确配准,并融合PET和CT两种图像特征进行双模态联合配准.采用针对中国人群的脑部数字解剖图谱作为配准模板,以适应中国人群的脑区形态分布特征.通过20幅临床PET/CT头部图像对比了所提方法和传统的基于灰度的配准方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获得更加准确的脑区划分,各脑区相似系数(dice similarity coefficient,DSC)为79.91%,平均表面距离(average surface distance,ASD)达到PET图像的亚像素级精度0.95 mm,器官体积恢复系数(recovery coefficient,RC)接近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 脑区分割 解剖标志点 脑部图谱 图像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技术评价T2DM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PD-L1治疗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晓洁 李娜 +3 位作者 杨芳 侯倩倩 李玲玲 蔡红许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7-242,共6页
本研究探讨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DG PET/CT)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T2DM)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程序性死亡受体-1配体(PD-L1)治疗疗效的影响,选取104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是否伴有T2DM分为T2DM组... 本研究探讨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DG PET/CT)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T2DM)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程序性死亡受体-1配体(PD-L1)治疗疗效的影响,选取104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是否伴有T2DM分为T2DM组(n=49)、无T2DM组(n=55)。比较两组疗效及18 F-FDG PET/CT技术参数:平均标准摄取值(SUV_(mean))、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代谢体积(MTV)、病灶糖酵解总量(TLG),探讨^(18)F-FDG PET/CT的应用价值。结果显示,T2DM组病理分期、疗效、SUV_(mean)、SUV_(max)、MTV、TLG与无T2D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无T2DM组未缓解者SUV_(mean)、SUV_(max)、MTV、TLG均高于缓解者(P<0.05);T2DM组缓解者SUV_(mean)、SUV_(max)、MTV、TLG高于无T2DM组缓解者(P<0.05);SUV_(mean)、SUV_(max)、MTV、TLG与疗效呈负相关(P<0.05);SUV_(mean)、SUV_(max)、MTV联合TLG预测T2DM未缓解的价值最高。采用^(18)F-FDG PET/CT技术联合检测SUV_(mean)、SUV_(max)、MTV、TLG能评价T2DM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PD-L1靶向治疗疗效的影响,并能客观、量化预测患者的治疗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 2型糖尿病 晚期结直肠癌 程序性死亡受体-1配体靶向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低剂量CT融合显像技术在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孙伟 王国强 +1 位作者 王叙馥 刘彬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2期327-331,共5页
目的探讨SPECT/低剂量CT融合显像在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9例肺癌疑似骨转移患者行99m Tc-MDP全身骨显像及SPECT/低剂量CT融合显像,以随访结果或活检病理学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诊断骨转移的灵敏度,特异... 目的探讨SPECT/低剂量CT融合显像在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9例肺癌疑似骨转移患者行99m Tc-MDP全身骨显像及SPECT/低剂量CT融合显像,以随访结果或活检病理学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诊断骨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阴性、阳性预测值,并分析肺癌骨转移影像学表现。结果1)59例肺癌患者疑似骨转移病灶146处,经随访确诊肺癌骨转移病灶115处,其中发生于脊椎51处,占44.35%,胸廓30处,26.09%,骨盆16处,占13.91%,四肢11处,占9.56%,颅骨7处,占6.09%;2)SPECT/低剂量CT融合显像诊断肺癌骨转移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99.13%、93.55%、98.28%、93.55%、97.95%,均高于SPECT全身显像的97.39%、67.74%、91.80%、87.5%、91.10%,其中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10.144、5.688、7.101,P<0.05);3)鳞癌:脊椎、胸廓、骨盆、四肢、颅骨转移率分别为42.86%、28.57%、14.29%、7.14%、7.14%;溶骨性、成骨性骨破坏分别为75.00%、25.00%;腺癌:脊椎、胸廓、骨盆、四肢、颅骨转移率分别为46.34%、26.83%、13.41%、7.32%、6.10%;溶骨性、成骨性骨破坏分别为68.29%、30.49%,鳞癌、腺癌骨转移部位及骨破坏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ECT/低剂量CT融合显像在鉴别诊断肺癌骨转移方面具有良好临床价值,肺腺癌骨转移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骨转移 低剂量ct融合显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与计算机断层扫描的“异机二维”图像融合实验
13
作者 彭鳒侨 李新春 +5 位作者 罗秀梅 李佳楣 郭志华 韩佩 张善娟 卢伟杰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4,35,共5页
目的:尝试一种基于体表定位的二维图像配准方法,实现"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T)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异机图像的精确融合。方法:输入PT/CT原始数据后采用数字化格式转换,设计"9点3面"立体定位法进行配准... 目的:尝试一种基于体表定位的二维图像配准方法,实现"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T)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异机图像的精确融合。方法:输入PT/CT原始数据后采用数字化格式转换,设计"9点3面"立体定位法进行配准,在实时工作站Mimics按照信息交互自动融合模式,通过讯号叠加技术完成图像融合结果:以肺癌患者的躯干冠状面为实例试验[PT+CT]二维图像的异机融合,生成了同时呈现躯干结构和代谢状况的互补影像,快捷而清晰。结论:图像融合具有明确放射诊断以及量化治疗方案的临床意义;在[PT+CT]联机设备尚未普及的情况下,异机融合是同机融合功用的技术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成像 核磁共振 计算机断层扫描 定位配准 异机图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模态医学图像预测综述 被引量:9
14
作者 周沛 陈后金 +3 位作者 于泽宽 彭亚辉 李艳凤 杨帆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20-226,共7页
医学影像技术与设备的进步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各项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跨模态医学图像预测旨在由一种模态图像预测另一种模态图像.本文详细综述了由MRI预测CT图像、7T-Like图像重构、PET预测及其他医学模态预测研究,阐述了各类模态预测... 医学影像技术与设备的进步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各项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跨模态医学图像预测旨在由一种模态图像预测另一种模态图像.本文详细综述了由MRI预测CT图像、7T-Like图像重构、PET预测及其他医学模态预测研究,阐述了各类模态预测的必要性及存在的挑战,说明各类预测方法的特点并进行性能比较,最终得出结论:基于深度学习的跨模态预测在预测精度和预测时间两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ct预测 7T-Like图像重构 pet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