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2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 HLJ Strain with IPEC-J2 Cells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Its S Gene
1
作者 Feng Rui Liu Hai-xin +4 位作者 Zhong Ming Li Xun-liang Huang Xiao-dan Ren Yu-dong Li Guang-xing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9年第4期63-72,共10页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is caused by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and is characterized by vomiting,diarrhea and dehydration of suckling pigs from 80% to 100% morbidity and 50% to 90% mortality,and resul...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is caused by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and is characterized by vomiting,diarrhea and dehydration of suckling pigs from 80% to 100% morbidity and 50% to 90% mortality,and resulted in tremendous economic losses to swine industry.The PEDV mainly infects small intestine of pigs,resulting in vacuolar degeneration and necrosis of mucosal epithelium.The IPEC-J2 is a pig intestine epithelial cell line,which is similar to the intestinal environment of piglets,can be used to isolate and identify the PEDV field isolates.In this study,it appeared the PEDV typical postmortem changes and histopathological lesion of degeneration and destruction of small intestine in infected piglets,and IHC identified that the PEDV distributed in the mucosa and submucosa of small intestine mostly.Furthermore,the PEDV HLJ strain was successfully isolated and characterized in the IPEC-J2 cells,and indicated that the IPEC-J2 cell line was sensitive to isolate and adapt the PEDV field strain,and could be utilized to multiply the PEDV rapidly.The S gen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PEDV HLJ strain was the prevailed virus,belonged to Group 1 with attenuated virulent DR13,SC1402 and J-S2/2015 strains isolated in South Korea and China from 2014 to 2015.This study had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s on analyzing genetic variation of the PEDV,understanding the pathogen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irus and developing new vaccines for the P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cytopathic effect IPE-J2 cell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phylogenetic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rcine NF-κB p65 Subunit: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Tissue Expression and Transcriptional Profile in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infected IPEC-J2 Cells
2
作者 Liu Hai-xin Wang Hong-wei +8 位作者 Cao Li-yan Dante S Zarlenga Ge Xu-ying Zhang Yue Yin Xue-ting Zhang Rui-li Ren Yu-dong Huang Xiao-dan Li Guang-xing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20年第2期99-107,共9页
The p65 protein is a functional subunit of NF-κB family and exhibits a crucial role in host immune and inflammatory responses,apoptosis and tumor proliferation if improperly-regulated.Given its ubiquitous association... The p65 protein is a functional subunit of NF-κB family and exhibits a crucial role in host immune and inflammatory responses,apoptosis and tumor proliferation if improperly-regulated.Given its ubiquitous association with nearly all the animal cells and its pleotropic functions,the gene encoding NF-κB p65 subunit was cloned and sequenced from porcine kidney(PK-15)cells.The gene was 1662 bp in length,encoded a 553-amino acid protein and contained the prototypical NF-κB functional domains.Real-time quantitative RT-PCR and Western blot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transcription and expression levels of the p65 in different pig tissue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65 gene and protein were both broadly expressed in pig tissues,but most highly expressed in the intestine-associated lymph nodes and the lungs.To localize the recombinant protein in intestinal porcine epithelial cells(IPEC-J2),the gene was subcloned into the vector pEGFP(pEGFP-p65).Using fluorescence microscopy,the protein was found confined to the cytoplasm in normal cells;however,during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infection,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 were significantly up-regulated and the protein exhibited an overt tendency for nuclear translocalization consistent with a regulatory role in antiviral innate immun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rcine NF-κB p65 tissue expression bioinformatic analysis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苯二酚修饰灭活PEDV的口服免疫效果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杨云涵 邓锴 +2 位作者 涂志文 赵兴洪 万红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7-224,共8页
为评估壳聚糖-苯二酚(chitosan-catechol,Chic)修饰的灭活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疫苗的口服免疫效果,通过控制Chic的量制备出由不同质量浓度Chic(0.2、0.4 mg/mL)包裹的灭活PEDV(0.5 mg/mL),命名为C1+... 为评估壳聚糖-苯二酚(chitosan-catechol,Chic)修饰的灭活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疫苗的口服免疫效果,通过控制Chic的量制备出由不同质量浓度Chic(0.2、0.4 mg/mL)包裹的灭活PEDV(0.5 mg/mL),命名为C1+P和C2+P,建立小鼠模型进行免疫试验。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小鼠黏膜sIgA和血清IgG、IgG1、IgG2a抗体水平,并通过流式细胞术和CCK-8试验检测脾细胞的分型和增殖活化情况。结果显示,经2次口服免疫后,C2+P组诱导的免疫效果与昂贵的霍乱毒素B亚单位(CTB)佐剂组效果相当;与未经Chic修饰的PEDV组相比,C1+P、C2+P组诱导的鼻黏膜、肺泡、小肠黏膜特异性sIgA的抗体效价分别提高了6.09、6.37倍,5.35、5.65倍和5.64、5.89倍,血清特异性IgG、IgG1、IgG2a分别提高了8.83、9.65倍,13.54、15.07倍和4.27、5.07倍;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比例分别提升了1.15、1.17倍和1.11、1.11倍;脾细胞的增殖活化情况也显著增加(P<0.05)。结果表明,口服免疫C1+P和C2+P成功诱导了小鼠体内黏膜免疫和系统性免疫应答效应,显示出Chic作为黏膜免疫佐剂的潜力,表明Chic修饰的灭活PEDV疫苗在有效诱导免疫应答方面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灭活疫苗 黏膜免疫 口服免疫 佐剂 壳聚糖-苯二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PEDV S蛋白优势抗原区域的重组PRRSV活载体疫苗株的鉴定
4
作者 劳梦琴 刘瑞琳 +13 位作者 陈鹏飞 黄世静 于家荣 朱钧锐 孙祁 虞凌雪 高飞 姜一峰 童武 刘长龙 李丽薇 于海 童光志 周艳君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5-163,共9页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和猪流行性腹泻(PED)是当前对养猪业影响较大的两种重要传染病,为了开发可同时针对这两种疫病的疫苗,本研究以PRRSV HuN4-F112活疫苗株为载体,将PEDV S蛋白中可诱导产生中和抗体的抗原区域进行优化和组合,命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和猪流行性腹泻(PED)是当前对养猪业影响较大的两种重要传染病,为了开发可同时针对这两种疫病的疫苗,本研究以PRRSV HuN4-F112活疫苗株为载体,将PEDV S蛋白中可诱导产生中和抗体的抗原区域进行优化和组合,命名为SNE,利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将其引入至HuN4-F112株基因组中,构建了含有SNE的PRRSV全长cDNA克隆pHuN4-F112-SNE,通过病毒拯救获得了重组病毒rHuN4-F112-SNE株,经过对重组病毒引入基因和表达蛋白的鉴定,证实获得的重组病毒rHuN4-F112-SNE能够正确表达PEDV S蛋白优势抗原区域,其生物学特性与亲本毒株相似。将该重组病毒连续传至30代,引入的SNE基因均能获得稳定表达,且不影响亲本毒复制和自身蛋白的表达,表明重组病毒rHuN4-F112-SNE中引入的SNE基因可稳定遗传,研究结果为后续评价rHuN4-F112-SNE作为二价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的有效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dv S蛋白 PRRSV 重组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过表达NM-ⅡA Tail的IPEC-J2细胞系构建及其对PEDV感染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黄小久 雷磊 +7 位作者 彭小烨 王开心 陈英仪 王济贤 王玉格 段德勇 杨毅 王爱兵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43-2252,共10页
【目的】本研究利用慢病毒载体系统构建稳定过表达非肌性肌球蛋白ⅡA尾部(NM-ⅡA Tail)的猪小肠上皮细胞系(IPEC-J2),探讨其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感染细胞过程中的作用,为揭示PEDV的感染机制提供... 【目的】本研究利用慢病毒载体系统构建稳定过表达非肌性肌球蛋白ⅡA尾部(NM-ⅡA Tail)的猪小肠上皮细胞系(IPEC-J2),探讨其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感染细胞过程中的作用,为揭示PEDV的感染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过表达pLV-CMV-NM-ⅡA Tail-3×Flag-CopGFP-Puro的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与辅助质粒pMD2.G和psPAX2共转染HEK-293FT细胞,制备慢病毒液。采用慢病毒液侵染IPEC-J2细胞,经药物筛选后观察EGFP荧光标签蛋白的表达情况;利用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鉴定过表达NM-ⅡA Tail的细胞株构建情况。结合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试验(IFA)分析PEDV内化阶段的变化,通过测定病毒粒子的拷贝量和病毒滴度,分析过表达NM-ⅡA Tail对PEDV复制和释放阶段的影响。【结果】在成功构建的过表达细胞株中,NM-ⅡA Tail mRNA转录水平较对照组提高了15倍(P<0.01),且Western blotting验证结果显示,NM-ⅡA Tail蛋白存在高效表达。在PEDV内化阶段,过表达NM-ⅡA Tail细胞中PEDV N蛋白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FA结果显示,过表达NM-ⅡA Tail细胞中NM-ⅡA和PEDV的荧光信号强于对照组。在PEDV复制阶段,过表达NM-ⅡA Tail细胞中PEDV M基因拷贝数及病毒半数组织感染剂量(TCID 50)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在PEDV释放阶段,过表达NM-ⅡA Tail细胞释放的PEDV M基因的拷贝数较对照组提高了2.7倍,上清中的病毒TCID 50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稳定过表达NM-ⅡA Tail的IPEC-J2细胞株,为深入研究NM-ⅡA在PEDV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试验材料。过表达NM-ⅡA Tail显著促进了PEDV的内化、复制和释放过程,为阐明PEDV的感染机制提供了新思路,并为疫病防控策略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性肌球蛋白ⅡA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慢病毒载体 过表达细胞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种中药抗PEDV感染IPEC-J2细胞的筛选效果分析
6
作者 任涛 李俊贤 +3 位作者 郭杨 文安林 张依裕 欧德渊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7-56,共10页
由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具有较高的变异性并引起仔猪的高死亡率,且疫苗免疫对变异毒株的保护率低,西药的治疗成本高,因此,目前寻找抗PEDV中药已成为当今研究关键。通过TCID 50法检测病毒滴度,结果显示PEDV感染猪肠上皮细胞(IPEC-J2... 由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具有较高的变异性并引起仔猪的高死亡率,且疫苗免疫对变异毒株的保护率低,西药的治疗成本高,因此,目前寻找抗PEDV中药已成为当今研究关键。通过TCID 50法检测病毒滴度,结果显示PEDV感染猪肠上皮细胞(IPEC-J2)随时间的增加病毒滴度逐渐升高;HE观察发现PEDV感染IPEC-J2细胞后发生皱缩,细胞间隙变大,拉丝及变圆的现象;CCK8法检测中药液在IPEC-J2细胞的最大安全浓度,以及通过计算病毒抑制率得出,在阻断PEDV作用上穿心莲水煎液(CXL)最佳,病毒抑制率高达57.8%;炒白术水煎液(CBZ)对病毒直接灭活效果最佳,病毒抑制率高达51.9%;党参水煎液(DS)的抑制效果最佳,病毒抑制率高达60.7%;设计不同剂量DS组(DS 1.25、2.5、5 mg/mL),进行RT-PCR检测DS对PEDV感染IPEC-J2细胞中PEDV N、IL-1β、IL-2、IL-6、TNF-αmRNA表达水平,发现DS对PEDV N基因呈浓度依赖性抑制,DS能极显著降低PEDV感染IPEC-J2细胞中PEDV N mRNA表达水平(P<0.01);与低、中剂量DS(DS 1.25、2.5 mg/mL)比,高剂量DS更能降低PEDV感染IPEC-J2细胞中的IL-1β、IL-2、IL-6、TNF-αmRNA表达水平;ELISA检测IL-1β、IL-2、IL-6、TNF-α蛋白含量,与低、中剂量DS比,高剂量DS更能降低PEDV感染IPEC-J2细胞后IL-1β、IL-2、IL-6、TNF-α蛋白含量。结果表明,DS对病毒抑制作用最佳,其中高剂量DS对PEDV复制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能缓解PEDV对IPEC-J2细胞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猪肠上皮细胞 病毒抑制率 抗病毒作用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DV S1-NTD和S1-CTD不同组合假病毒的构建及鉴定
7
作者 张永晨 齐珊珊 +3 位作者 李春秋 朱庆贺 邢晓旭 孙东波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46-52,共7页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冠状病毒,可引起仔猪严重腹泻和高死亡率。PEDV刺突糖蛋白(spike,S)中S1亚基N末端结构域(S1 subunit N-terminal domain,S1-NTD)和C末端结构域(S1subunit...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冠状病毒,可引起仔猪严重腹泻和高死亡率。PEDV刺突糖蛋白(spike,S)中S1亚基N末端结构域(S1 subunit N-terminal domain,S1-NTD)和C末端结构域(S1subunit C-tjerminal domain,S1-CTD)在病毒入侵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为进一步探索PEDV S1-NTD和S1-CTD在病毒入侵宿主细胞过程中的协同作用,研究利用水疱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假病毒系统,构建了PEDV经典毒株CV777和PEDV GIIa型变异毒株HM2017的S1-NTD和S1-CTD不同组合S蛋白假病毒,分别命名为rvCV777-S1-NTD+CV777-S1-CTD、rvCV777-S1-NTD+HM2017-S1-CTD、rvHM2017-S1-NTD+CV777-S1-CTD和rvHM2017-S1-NTD+HM2017-S1-CTD,并对构建的重组病毒进行鉴定。结果显示:透射电镜(TEM)观察到不同组合的S蛋白假病毒均呈直径约180 mn的典型子弹状粒子;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表达不同的S1-NTD和S1-CTD组合S蛋白的假病毒与PEDV S蛋白单克隆抗体均发生特异性反应,条带大小为180 kDa;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表明,实验组均呈现清晰的绿色荧光。上述结果证明,研究成功构建了不同S1-NTD和S1-CTD组合的S蛋白假病毒,为PEDV入侵机制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水疱性口炎病毒 S1-NTD S1-CTD 假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DV乳酸菌工程菌株对小鼠的免疫效果研究
8
作者 安琦 牛彦波 +3 位作者 吴皓琼 樊川 曹亚彬 原韬 《农学学报》 2024年第6期67-71,共5页
本研究以引起猪流行性腹泻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为研究目标,利用含有PEDV S基因的植物乳杆菌活载体菌株LP1522-PEDS口服免疫小鼠,应用ELISA试验检测免疫小鼠粪便中SIgA含量、血清中IgG、IL-4、IL-2... 本研究以引起猪流行性腹泻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为研究目标,利用含有PEDV S基因的植物乳杆菌活载体菌株LP1522-PEDS口服免疫小鼠,应用ELISA试验检测免疫小鼠粪便中SIgA含量、血清中IgG、IL-4、IL-2和IFN-γ含量,评价乳酸菌重组菌株LP1522-PEDS对小鼠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首次免疫后,商品灭活疫苗组和工程菌株免疫组粪便中的SIgA、血清中的IgG、IL-4、IL-2和IFN-γ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在免疫42~56 d,灭活疫苗组和重组菌株组抗体水平均达到最大值,抗体和免疫因子水平依次为:商品灭活疫苗组>LP1522-PEDS组>空载组≈对照组。随后商品灭活疫苗组、LP1522-PEDS组抗体和免疫因子水平逐渐下降。免疫70 d,商品灭活疫苗组抗体水平降幅度相对较小,工程菌株免疫组降幅较大。结果表明,小鼠口服携带PEDV S基因的基因工程植物乳杆菌LP1522-PEDS后能够诱导机体产生PEDV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dv 乳酸菌 活载体疫苗 小鼠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与茯苓多糖复合物对PEDV感染幼龄仔猪结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谌梦 胡锦超 +5 位作者 田晓榕 赵迪 王蕾 吴涛 张焱焱 侯永清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47-54,共8页
试验旨在探究由葛根素(Puerarin,PR)和茯苓多糖(Poria cocos polysaccharide,PCP)组成的复合物(PR+PCP,PP)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感染仔猪结肠的保护作用。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通过使用PEDV感染仔... 试验旨在探究由葛根素(Puerarin,PR)和茯苓多糖(Poria cocos polysaccharide,PCP)组成的复合物(PR+PCP,PP)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感染仔猪结肠的保护作用。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通过使用PEDV感染仔猪肠道损伤模型进行试验,选用30头体重相近的7日龄健康仔猪,随机分成三个处理组:对照组、PEDV组和PP+PEDV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为14 d,其中预试期为4 d,正试期为10 d,试验期间各组饲喂相同的日粮,正试期内每晚给PP+PEDV组仔猪口腔灌服PP,将PR(0.5 mg/kg BW),PCP(20 mg/kg BW)混合溶于人工奶中;其余两组灌服相同体积人工奶。第10天向PEDV组和PP+PEDV组的仔猪口腔灌服PEDV(毒价为105.5 TCID50,用PBS溶液稀释),对照组仔猪灌服相同体积的PBS溶液。结果表明:①与对照组相比,PEDV组仔猪血清中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显著降低(P<0.05);三酯甘油(TG)、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和尿素氮(BUN)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肠隐窝深度(Crypt depth,CD)显著升高(P<0.05);结肠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显著升高(P<0.05);结肠中干扰素刺激基因15(ISG15)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结肠白细胞介素(IL)-1β、白细胞介素-6(IL-6)、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2(CXCL2)和再生胰岛衍生蛋白3γ(REG3G)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②与PEDV组相比,PP+PEDV组仔猪血清中TG、谷草转氨酶(AST)和BUN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肠CD显著降低(P<0.05);结肠中ISG15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结肠中IL-1β、IL-6、CXCL2和REG3G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在试验条件下灌服PP能够缓解PEDV感染仔猪血清生化指标异常情况,并通过改善PEDV感染仔猪结肠的隐窝深度,缓解结肠炎性反应及影响机体免疫反应来缓解PEDV感染造成的仔猪结肠肠道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 结肠 葛根素 茯苓多糖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月桂酸甘油酯对PEDV感染3D4/21巨噬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欢欢 王倩 +5 位作者 王宇杰 刘佳乐 王蕾 赵迪 张倩 侯永清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20-127,共8页
试验旨在研究单月桂酸甘油酯(ML)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3D4/21巨噬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ML对3D4/21细胞活力试验和PEDV在3D4/21细胞中的生长曲线确定最适浓度和最佳时间后,将3D4/21细胞随机分为3组(control组、PEDV组、PEDV... 试验旨在研究单月桂酸甘油酯(ML)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3D4/21巨噬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ML对3D4/21细胞活力试验和PEDV在3D4/21细胞中的生长曲线确定最适浓度和最佳时间后,将3D4/21细胞随机分为3组(control组、PEDV组、PEDV+ML组),各组分别以全时添加10µmol/L ML和PEDV感染细胞后添加10µmol/L ML两种方式进行处理,并检测相关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添加10µmol/L的ML对3D4/21细胞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病毒感染3D4/21细胞的48 h内PEDV-S、M、N基因相对表达量呈现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12 h时处于最高;与PEDV组相比,PEDV+ML组全时添加ML处理12 h使PEDV-S、M、N、IL-8、IFN-β、IFITM3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处理24 h使PEDV-S、M、N、IL-8、IFN-β、MX1、ISG15、IFIT1和IFITM1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KCNJ13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与PEDV组相比,PEDV+ML组在感染后添加ML处理12 h使MMP13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PEDV-M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处理24 h使IL-6、IL-8、IFN-β、MX1、ISG15、IFIT1、IFITM1、IFITM3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PEDV-S、M、N、KCNJ13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综上所述,PEDV感染前ML预处理具有一定的抗病毒效果;PEDV感染使细胞处于免疫应激状态,ML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月桂酸甘油酯(ML)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3D4/21细胞 生长曲线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DV、PoRVA和PDCoV TaqMan三重RT-q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泽奇 李润成 +5 位作者 谭祖明 谢秀艳 王江平 秦乐娟 李荣 葛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67-2272,共6页
旨在建立一种可快速同时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猪A群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 type A, PoRVA)和猪丁型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 PDCoV)三重荧光定量PCR方法。针对PEDV-N、PoRVA-... 旨在建立一种可快速同时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猪A群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 type A, PoRVA)和猪丁型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 PDCoV)三重荧光定量PCR方法。针对PEDV-N、PoRVA-VP6和PDCoV-M基因设计了引物和探针,条件优化后进行性能评估,并与商品化试剂盒检测对比。结果显示:本研究建立的三重RT-qPCR方法具有良好特异性,对PRRSV、PCV_2和PRV等阳性核酸不发生扩增;具有较高的敏感性,PEDV、PoRVA和PDCoV的最低检测限均达1 copies·μL^(-1);重复性良好,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样本适应性广,检测不同样本类型时,变异系数均小于1%。与商品化试剂盒对比,本研究建立的方法PEDV和PoRVA的检测符合率为92.5%和97.5%,并对PDCoV的检测范围更广,对其变异毒株仍有较好的检测效果。本研究建立的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好、敏感性高、稳定性强和样本适应性广等优势,为临床腹泻样本提供了一种好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猪A群轮状病毒 猪丁型冠状病毒 三重RT-q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白杨素和柚皮素抗PEDV的作用机制及试验验证 被引量:2
12
作者 植玉鹏 刘雨桐 +3 位作者 陈弟诗 宫萌菲 夏学妹 任玉鹏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57-1772,共16页
【目的】探讨白杨素和柚皮素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的作用靶点和机制,为进一步以白杨素和柚皮素开发新型抗PEDV的治疗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PharmMapper、TCMSP、SEA Search Server和STITC... 【目的】探讨白杨素和柚皮素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的作用靶点和机制,为进一步以白杨素和柚皮素开发新型抗PEDV的治疗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PharmMapper、TCMSP、SEA Search Server和STITCH在线数据库获得白杨素和柚皮素的潜在作用靶点,同时检索GeneCards数据库获得PEDV对宿主的作用靶点,利用在线程序Draw Venny Diagram获取白杨素、柚皮素与疾病的交集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靶蛋白互作(PPI)网络并筛选关键靶点,对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AutoDock Vina v 1.2.0软件对核心靶点及小分子进行分子对接,并分析白杨素和柚皮素与靶蛋白的结合能和结合模式,利用PyMOL v 2.5实现对接结果的可视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白杨素和柚皮素对核心靶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白杨素潜在抗PEDV的靶点有12个,其中白蛋白(ALB)、雌激素受体1(ESR1)、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TGF-β1)可能是白杨素抗PEDV的核心靶点;柚皮素潜在抗PEDV的靶点有18个,其中ALB、胱天蛋白酶3(Caspase-3,CASP3)、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G)可能是柚皮素抗PEDV的核心靶点。白杨素抗PEDV靶点涉及21种生物过程、5种细胞组分和6种分子功能,共获得11条信号通路;柚皮素抗PEDV靶点涉及31种生物过程、8种细胞组分和19种分子功能,共获得13条信号通路。核心靶点与两种天然化合物之间以氢键和疏水作用力为主,有较强的相互作用。白杨素和柚皮素能极显著降低Caspase-3表达量(P<0.01),可能通过影响Caspase-3的表达和活化来颉颃PEDV诱导的细胞凋亡;极显著升高TGF-β1蛋白表达量(P<0.01),可能通过影响TGF-β1的表达抗PEDV诱导的炎症反应而治疗PEDV的感染。【结论】本研究揭示了白杨素和柚皮素分别通过潜在核心靶点ALB、ESR1、TGF-β1和ALB、Caspase-3、PPARG,以及IL17、PI3K-Akt和AMPK信号通路发挥抗PEDV作用的机制,为新型抗PEDV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白杨素 柚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肉及制品中HEV、PEDV和PDCoV三重qPCR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余姓鸿 张婧 +7 位作者 安微 杨苗 谢礼 舒佳新 薛昌华 郑巧 林华 韩国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0-219,共10页
人兽共患病引发的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为从食品原料源头上控制和保障其食用安全,控制猪肉及其制品消费成本,本研究构建了可同时检测猪肉及制品中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 人兽共患病引发的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为从食品原料源头上控制和保障其食用安全,控制猪肉及其制品消费成本,本研究构建了可同时检测猪肉及制品中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和猪δ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 corona virus,PDCoV)三重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方法。结果表明,三重qPCR方法只能扩增出3种目的病毒的特异性基因片段,特异性好;对HEV、PEDV和PDCoV三种病毒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6.02、6.98、6.92 copies/μL;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CV%)在0.10%~3.00%之间,重复性好。将所建立方法应用于248份出口猪肉及制品和282份生猪粪拭子的检测,同时以相应病毒标准检测方法进行平行检测,结果显示猪肉及制品中三种病毒的检出率均为0%,与标准方法检测结果一致。生猪粪拭子中,该方法对PEDV、PDCoV和HEV三种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1.06%、3.19%、0.35%,标准方法检出率分别为1.06%、3.19%、0%。研究表明,建立的三重qPCR检测方法能准确快速地检测猪肉及制品或生猪样品中三种病毒,为保障生鲜猪肉及其制品市场流通和阻断病毒食源性传播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肉 戊型肝炎病毒(HEV)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猪δ冠状病毒(PDCoV) 三重q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DV、TGEV与PDCoV S蛋白表位基因三联疫苗的构建及其鉴定
14
作者 刘青 顾天越 +9 位作者 包利霞 朱凡杰 王鑫源 刘婷婷 朱晓琛 鄢明华 董志民 王利丽 张东超 金天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495-3505,共11页
[目的]构建一种同时预防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的三联表位疫苗,以预防上述病原导致的猪的相关疾病。[方法]本研究运用免疫信息学在线软件对3种猪肠道冠状病毒(SeCoVs)的S蛋白B、T... [目的]构建一种同时预防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的三联表位疫苗,以预防上述病原导致的猪的相关疾病。[方法]本研究运用免疫信息学在线软件对3种猪肠道冠状病毒(SeCoVs)的S蛋白B、T细胞表位进行预测分析,构建新的表位肽段,命名为PPT,通过ExPASy、VaxiJen、TMHMM、SOPMA、SOLpro和AlphaFlod2等在线软件对PPT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C-IMMSIM在线软件对其免疫反应进行模拟。通过T2A将PPT与PEDV的COE序列、TGEV的SAD序列及PDCoV的CTD序列连接并构建至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经PCR和双酶切鉴定正确后,将获得的重组质粒转染HEK293A细胞,经DAPI染色、CCK8、RT-PCR及Western blotting试验验证重组质粒在体外表达情况。[结果]构建的表位蛋白PPT由17条表位肽段组成,经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该蛋白为非跨膜蛋白,结构稳定,具有抗原性和可溶性,亲水性高,无过敏性。C-IMMSIM结果显示,PPT能引起机体树突状细胞(DC)增加,B、T细胞免疫反应,刺激免疫球蛋白IgG、IgM和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升高。重组质粒经PCR和双酶切鉴定结果显示,分别在3359、2375、1064、944、764和467 bp出现特异性目的条带,与预期相符;重组质粒转染HEK293A细胞后,可见绿色荧光;RT-PCR扩增分别在3359、2375、1064、944、764和467 bp处获得与目的基因大小相符的条带;CCK-8检测结果表明,重组质粒对细胞均无明显毒性作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分别在31.7、16.1、37.9和27.5 ku处出现与目的蛋白分子质量大小一致的条带,重组质粒成功在HEK293A细胞中表达。[结论]本研究基于计算机软件分析设计的PPT表位蛋白成功构建三联疫苗,且在体外表达,为评价PEDV-TGEV-PDCoV三联表位疫苗的免疫效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 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 S蛋白 表位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1期纤毛细胞器对宿主细胞PEDV敏感性的调控
15
作者 庄腾寒 杨鹏 +5 位作者 马心宇 徐悦 陈丽 鲍熹 杨丹晨 冯磊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02-2309,共8页
本研究旨在分析宿主细胞周期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增殖能力的调控效果。使用PEDV[感染复数(MOI)=1]分别感染猪睾丸(ST)细胞、猪小肠上皮(IPEC-J2)细胞,用流式细胞术(FACS)和免疫印迹(WB)技术鉴定细胞周期,用免疫荧光法观察纤毛组装... 本研究旨在分析宿主细胞周期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增殖能力的调控效果。使用PEDV[感染复数(MOI)=1]分别感染猪睾丸(ST)细胞、猪小肠上皮(IPEC-J2)细胞,用流式细胞术(FACS)和免疫印迹(WB)技术鉴定细胞周期,用免疫荧光法观察纤毛组装效果,通过测定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_(50))鉴定病毒的增殖能力。结果表明,PEDV感染ST细胞、IPEC-J2细胞7 h后,会导致宿主细胞阻滞于合成期(S期),感染31 h后则会导致宿主细胞阻滞于合成前期(G1期);FACS、WB检测结果证实,通过双胸苷(Thy)释放协同诺考达唑(Noc)能够将细胞周期分别阻滞于G1-S转换期、S期和细胞分裂期(M期);PEDV(MOI=1)感染处于各细胞周期的ST、IPEC-J2细胞,同步化于G1-S转换期的细胞感染PEDV后的TCID_(50)最高,诱导纤毛去组装的细胞对PEDV的敏感性下降。由研究结果可知,PEDV感染导致宿主细胞阻滞于G1-S转换期,G1期细胞因具有纤毛细胞器而最有利于PEDV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细胞周期 细胞同步化 ST细胞 IPEC-J2细胞 纤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SD株的分离及体外3D肠道类器官感染模型建立
16
作者 蔡鸿明 张敏 +9 位作者 吕丽蕾 姜一峰 高飞 虞凌雪 童武 李丽薇 李国新 周艳君 刘长龙 童光志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是一种主要感染仔猪小肠的肠道冠状病毒。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用于PEDV体外研究的仔猪小肠类器官模型。首先从PEDV发病猪场的临床仔猪腹泻样品中分离PEDV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成功分离1株PEDV,命名为PEDV S...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是一种主要感染仔猪小肠的肠道冠状病毒。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用于PEDV体外研究的仔猪小肠类器官模型。首先从PEDV发病猪场的临床仔猪腹泻样品中分离PEDV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成功分离1株PEDV,命名为PEDV SD株。另外采用肠道类器官的培养技术,从10日龄健康仔猪小肠中分离小肠隐窝组织,经过体外培养7 d左右分化成具有肠道隐窝结构的猪小肠类器官,并能进行连续传代。然后将分离的PEDV SD株感染传代培养的猪小肠道类器官,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显示PEDV可以很好地感染猪小肠道类器官,表明成功建立了PEDV感染肠道类器官的模型。猪小肠类器官感染模型可以在体外很好地重现PEDV感染肠道细胞的复杂结构的过程,为深入研究PEDV的致病机制提供一种新的可再生的体外研究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肠道类器官 感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ISG 20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抗PEDV感染的初步研究
17
作者 王梦璐 张志杰 +8 位作者 李之晗 聂晶晶 瞿云芝 张春红 刘志成 沈海燕 张建峰 孙亚妮 李玉谷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14,共8页
为了研究猪干扰素刺激基因20(interferon-stimulated gene 20,ISG20)的序列信息及其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增殖的影响,以提取的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总RNA为模板扩增猪ISG 20基因... 为了研究猪干扰素刺激基因20(interferon-stimulated gene 20,ISG20)的序列信息及其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增殖的影响,以提取的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总RNA为模板扩增猪ISG 20基因的CDS区序列,并应用生物信息学进行分析,进而构建pcDNA3.1-3×Flag-ISG20重组质粒转染入IPEC-J2细胞鉴定表达情况。此外,在转染重组质粒的细胞中感染PEDV分析ISG20对PEDV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猪ISG 20基因CDS区的大小为516 bp,编码171个氨基酸,理论等电点(pI)为8.84;猪ISG20存在2个N-糖基化位点和23个磷酸化位点,主要定位于细胞骨架和细胞质中,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构成;构建的pcDNA3.1-3×Flag-ISG20重组质粒能够在IPEC-J2细胞中表达,蛋白大小约为19.6 ku,而且可以明显抑制PEDV的增殖;克隆了猪ISG 20基因,并且在IPEC-J2细胞中重组质粒pcDNA3.1-3×Flag-ISG20能够表达且发挥抑制PEDV增殖的作用,研究结果为深入探讨PEDV与ISG20的相互作用,以及以此为靶点筛选抗PEDV生物制剂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刺激基因20 生物信息学分析 真核表达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源粪肠球菌分离鉴定及其对PEDV复制的影响
18
作者 吴浩杨 孙海波 +1 位作者 宋军 孙东波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37-43,106,共8页
为研究粪肠球菌对PEDV复制的影响,试验从9日龄健康仔猪粪便中分离粪肠球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和16S rDNA测序完成分离株初步鉴定,并利用qRT-PCR试验方法探究分离菌株对PEDV复制的影响。结果表明:从仔猪粪便中分离得到一株革兰氏... 为研究粪肠球菌对PEDV复制的影响,试验从9日龄健康仔猪粪便中分离粪肠球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和16S rDNA测序完成分离株初步鉴定,并利用qRT-PCR试验方法探究分离菌株对PEDV复制的影响。结果表明:从仔猪粪便中分离得到一株革兰氏阳性链状排列的球菌,其生化鉴定结果均符合粪肠球菌特征,16S rDNA测序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与登录号为MT604811、MT544905的粪肠球菌同源性高达100%,确定此分离菌株为粪肠球菌,命名为E1。qRT-PCR结果显示,菌株E1的培养液、全菌体及过滤上清液对PEDV的复制均有抑制作用,且E1培养液与IPEC-J2细胞预孵育时对PEDV复制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研究成功分离一株猪源粪肠球菌,此分离株E1可在体外抑制PEDV的复制,其结果为病毒性肠道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肠球菌 分离鉴定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病毒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DV G2突变株动力学特征比较研究
19
作者 赵勇 赵文昌 唐弢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89,I0003,共11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经连续传代后的毒株(PEDV-BJ-150)进行全面研究,探究其生物学特性、遗传变异、致病能力和细胞适应性,以评估其作为潜在减毒疫苗株的潜力。[方法]通过对PEDV-BJ-150和原始PEDV-BJ-01毒株进...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经连续传代后的毒株(PEDV-BJ-150)进行全面研究,探究其生物学特性、遗传变异、致病能力和细胞适应性,以评估其作为潜在减毒疫苗株的潜力。[方法]通过对PEDV-BJ-150和原始PEDV-BJ-01毒株进行细胞培养、动物感染试验和基因组测序,评估其在不同细胞系中的增殖能力、病毒滴度、致病性以及基因组的核苷酸序列变异并利用动物模型评估其感染特性和病理变化。[结果]PEDV-BJ-150经连续传代后在Vero-M细胞中表现出更高的增殖能力和滴度,尤其在悬浮适应株Vero-M和贴壁适应株Vero-M中表现出显著的滴度差异。实验结果显示其在体内感染后的致病性降低,尤其在肺部未检测到病毒存在,鼻翼和小肠部位显示更高的病毒滴度。此外,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PEDV-BJ-150的S蛋白存在多个位置的氨基酸突变,可能影响其细胞嗜性和致病能力。[结论]本研究发现经连续传代的PEDV-BJ-150在体内表现出的毒力和致病能力明显降低,表明其有作为减毒疫苗株的潜力。特别是S蛋白中的连续性氨基酸缺失可能导致病毒致病性降低,这为疫苗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此外,研究发现不同组织对PEDV的感染特性不同,这对于深入了解病毒传播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发现了PEDV经连续传代后的致病性变化和S蛋白突变对病毒特性的影响,为病毒进化和疫苗设计提供了新的见解。这项研究为了解PEDV的病毒学特性和毒力变化提供了重要线索,对于病毒疫苗研发和应对疫情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腹泻病毒 减毒突变株 动力学特征 基因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置猪场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检测
20
作者 李阳 张越 +6 位作者 路浩 邢金超 李振坤 董芳婷 徐盟龙 袁晋 魏战勇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12,共6页
为探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在规模化养殖场环境中的分布规律,制定精准有效的猪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采集自河南省信阳市某空置6个月猪场的366份环境样品进行了PEDV核酸检测。结果显示,该猪场环境样品中有12... 为探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在规模化养殖场环境中的分布规律,制定精准有效的猪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采集自河南省信阳市某空置6个月猪场的366份环境样品进行了PEDV核酸检测。结果显示,该猪场环境样品中有124份PEDV核酸阳性,总体阳性率为33.88%;不同区域PEDV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排污系统50.00%(4/8)、猪舍环境33.92%(116/342)、洗消中心25.00%(4/16);值得注意的是,洗消中心的减速带、猪舍环境内的漏粪地板及排污系统的粪沟检出率均为100%。结果表明,该猪场清洗消毒空置6个月后仍有大量PEDV核酸残留。总体来说,研究发现了猪场清洗消毒的部分盲区,讨论了病毒残留点和猪场建设规划,以及空气、饲料和环境等因素间的关系,指出了猪场现有清洗流程的漏洞,为猪场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置猪场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猪场环境 清洗消毒盲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