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0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路绿化植物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和小叶杨(Populus simonii)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与积累 被引量:16
1
作者 智颖飙 王再岚 +5 位作者 王中生 马中 姚一萍 李红丽 崔艳 刘建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863-1872,共10页
对内蒙古西部公路绿化植物油松(Pinustabulaeformis)、小叶杨(Populussimonii)及其根际土壤中重金属元素(Cd、Hg、Pb、Cu、Zn、Ni、Cr)和类金属元素(As和Se)含量以及根际土壤重金属(Cu、Zn、Pb、Ni和Cr)形态、土壤pH值进行了测定。对比... 对内蒙古西部公路绿化植物油松(Pinustabulaeformis)、小叶杨(Populussimonii)及其根际土壤中重金属元素(Cd、Hg、Pb、Cu、Zn、Ni、Cr)和类金属元素(As和Se)含量以及根际土壤重金属(Cu、Zn、Pb、Ni和Cr)形态、土壤pH值进行了测定。对比分析了公路沿线不同绿化植物及其不同器官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与积累特征。结果表明:绿化植物根际土壤对重金属元素的吸附及污染程度以Cd为最高。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小叶杨和油松两种植物的根部和茎叶两种营养器官中重金属的含量均表现出“N”字形变动趋势。而且重金属元素在不同植物不同器官中的含量具有Zn>Cu>Ni,Cr,As,Pb>Cd>Hg的基本规律。小叶杨茎叶对重金属元素Cr、Ni和Pb的富集能力较根部为强,油松茎叶对重金属元素Cr、Ni、Cu和Pb的富集能力较根部为强。绿化植物根际土壤重金属元素有效态占总量百分比的大小序列为Zn>Pb>Ni、Cr>Cu,与重金属元素在不同植物不同器官中的含量大小序列Zn>Cu>Ni、Cr、As、Pb>Cd>Hg并非趋于一致。公路绿化植物对根际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吸收和积累与重金属元素有效态所占的比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小叶杨 公路 重金属 形态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胁迫对欧美杂交杨(Populus deltoides×Populus nigra)生物量分配格局及其Pb富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康丽娜 吴福忠 +4 位作者 何振华 徐振锋 刘洋 杨万勤 杨玉莲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84-490,共7页
采用速生树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关注,但已有结果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为了解杨树在不同Pb胁迫条件下生长响应和Pb富集效果,以长江上游两种典型土壤(酸性紫色土和钙质紫色土)为栽培介质,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 采用速生树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关注,但已有结果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为了解杨树在不同Pb胁迫条件下生长响应和Pb富集效果,以长江上游两种典型土壤(酸性紫色土和钙质紫色土)为栽培介质,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Pb浓度处理下(CK:0mg·kg-1;T1:200mg·kg-1;T2:450mg·kg-1;T3:2000mg·kg-1)欧美杂交杨(Populus deltoides×Populusnigra)生物量生产与分配格局以及Pb吸收、富集特性。两种土壤条件下杨树各器官生物量及总生物量均表现出随Pb胁迫程度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Pb胁迫条件下杨树生物量分配格局在钙质紫色土中表现为茎>粗根>叶>细根。相同浓度Pb处理条件下,单株杨树总生物量均表现为钙质紫色土大于酸性紫色土。随着Pb处理浓度的增大,杨树各器官Pb含量及积累量显著增加。Pb胁迫使杨树对Pb的富集系数逐渐增大而耐性系数逐渐减小。T3处理条件下杨树对Pb的富集系数在酸性紫色土中较大,且各处理条件下杨树对Pb的耐性系数均为酸性紫色土中较大。这些结果表明,高浓度Pb胁迫条件下酸性紫色土中的欧美杂交杨表现出较好的吸收和富集Pb的特性,这为Pb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美杂交杨 PB胁迫 酸性紫色土 钙质紫色土 生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胁迫对欧美杂交杨(Populus deltoides×Populus nigra)光合作用与生物量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沈迪玉 杨万勤 +2 位作者 张健 周利强 吴福忠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1-66,共6页
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生长在四川盆地典型Cd污染冲积土和紫色土上的欧美杂交杨(Populus deltoides×Populus nigra)对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Cd浓度梯度(0、0.3、1.0、2.0 mg/kg)的光合响应和生物生产量。Cd处理显著降低紫色土上生长... 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生长在四川盆地典型Cd污染冲积土和紫色土上的欧美杂交杨(Populus deltoides×Populus nigra)对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Cd浓度梯度(0、0.3、1.0、2.0 mg/kg)的光合响应和生物生产量。Cd处理显著降低紫色土上生长的杨树叶绿素a和叶绿素总量,增加气孔导度与胞间CO2浓度,增加凋落叶生物量,降低茎生物量、根生物量和单株总生物量。但是,Cd处理对冲积土上生长的杨树叶绿素特征、光合生理指标和生物量生产并无明显差异。尽管同一生长基质上不同Cd处理间杨树光合生理指标与生物量生产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紫色土上生长的杨树生理和生长特征均显著低于冲积土上生长的杨树。这些结果表明,自然条件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内,Cd污染并不对杨树生长构成较大威胁,而生长土壤基质的选择可能对杨树的栽培更为重要。这为Cd污染土壤区域城市森林建设和速生丰产林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美杂交杨 CD 光合作用 紫色土 冲积土 生物量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青杨(populuspseud-simoni)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侯凤莲 王文章 +2 位作者 冯玉龙 候丽娟 孔令武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08-213,共6页
在野外条件下,测定了小青杨树冠不同方向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日进程呈双峰曲线形式,双峰出现在上午9时及下午15时,低谷出现在13时,即“午睡现象”,这与光照强度关系不大,而与环境因子有密切关系。小青杨树冠四个方向的光照... 在野外条件下,测定了小青杨树冠不同方向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日进程呈双峰曲线形式,双峰出现在上午9时及下午15时,低谷出现在13时,即“午睡现象”,这与光照强度关系不大,而与环境因子有密切关系。小青杨树冠四个方向的光照强度都呈单峰曲线形式、温度也呈单峰曲线形式,但二者的峰值不同。树冠不同方向水分状况不同,饱和亏缺大者,水势较小,蒸腾强度也小。树冠不同方向,叶绿素含量不一,东面和北面叶绿含量较其他两面高,a/b比值小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杨 净光合速率 生理生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坝上地区不同退化程度小叶杨蒸腾特征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
5
作者 黄羡 余新晓 +1 位作者 贾国栋 孙立博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7-255,共9页
[目的]探讨坝上地区不同退化程度小叶杨蒸腾特征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方法]以坝上地区不同退化程度小叶杨(Populus simonii)为研究对象,利用热扩散式边材液流探针技术对不同退化程度小叶杨的树干液流进行监测,并同步监测光合有效辐射... [目的]探讨坝上地区不同退化程度小叶杨蒸腾特征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方法]以坝上地区不同退化程度小叶杨(Populus simonii)为研究对象,利用热扩散式边材液流探针技术对不同退化程度小叶杨的树干液流进行监测,并同步监测光合有效辐射(PAR)、降雨量(P)、气温(T)、风速(W)、饱和水汽压差(VPD)和相对湿度(RH)等气象因子,研究不同退化程度小叶杨蒸腾耗水规律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1)不同退化程度小叶杨生长季蒸腾速率呈昼高夜低的单峰型变化趋势,且未退化和轻度退化小叶杨启动时间早于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小叶杨,未退化小叶杨生长季蒸腾速率峰值显著高于其他3种退化小叶杨。2)不同退化程度小叶杨生长季日耗水量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季节变化趋势,日耗水量大小总体表现为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未退化小叶杨日耗水量峰值为(197.19±38.99)L,分别是轻度退化(82.43±5.30)L、中度退化(60.06±6.79)L、重度退化小叶杨(51.02±7.00)L的2.4、3.3、3.9倍。退化使得小叶杨生长季缩短,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小叶杨生长季为5—9月。3)不同退化程度小叶杨生长季蒸腾速率和日耗水量与光合有效辐射、风速、气温、饱和水汽压差和相对湿度呈极显著相关(p<0.01),未退化和轻度退化小叶杨生长季日耗水量与降雨量显著负相关。不同退化程度小叶杨生长季晴天蒸腾速率与日耗水量对气象因子的响应存在差异,多气象因子共同控制小叶杨蒸腾速率与日耗水量。[结论]研究成果可为水分平衡下坝上地区小叶杨人工林生态需水估算和林分合理密度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杨 退化程度 蒸腾耗水 气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改造模式的退化小叶杨人工林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6
作者 吕欣晔 岳永杰 +5 位作者 赵鹏武 郝龙飞 徐雅洁 孙哲林 于兴男 孙晓东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5-122,共8页
以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南缘的敖汉旗典型退化小叶杨(Populus simonii Carr.)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行间混交改造、块状混交改造、皆伐混交改造、对照样地(未改造退化小叶杨人工林)4个试验方案,每种改造模式及对照样地均设置3个50 m×5... 以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南缘的敖汉旗典型退化小叶杨(Populus simonii Carr.)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行间混交改造、块状混交改造、皆伐混交改造、对照样地(未改造退化小叶杨人工林)4个试验方案,每种改造模式及对照样地均设置3个50 m×50 m重复样地;2023年8月份,在每个样地内沿对角线设置3个重复土壤剖面,采用环刀法分别采集土层深度(h)0<h≤10 cm、10 cm<h≤20 cm、20 cm<h≤40 cm、40 cm<h≤60 cm土壤样品,按照试验设计测定土壤密度、孔隙度、有机质质量分数、总氮质量分数、总磷质量分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ANOVA)、斯皮尔曼(Spearman)分析法,分析不同改造模式对退化小叶杨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行间混交改造模式的土壤物理性质,比其他改造模式的土壤物理性质变化显著(P<0.05)。与行间混交改造相比,块状混交改造、皆伐混交改造及对照样地人工林的土壤总氮质量分数,分别减少3.21%、12.45%、19.68%。与行间混交改造相比,块状混交改造的土壤总磷质量分数增加6.76%。研究区林木生长主要受氮素的营养限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碳质量分数与磷质量分数比(w(C)∶w(P))受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影响较大,土壤氮质量分数与磷质量分数比(w(N)∶w(P))受土壤总氮质量分数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造模式 退化小叶杨 人工林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西北黄土区小叶杨林分密度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范明远 张杰铭 +6 位作者 孙立博 李治学 闫冰 余锦亚南 宁晓梅 崔悦 常晓敏 《林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7-195,共9页
[目的]探究林分密度对小叶杨纯林生态系统多功能性(EMF)的影响,为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通过野外调查,选取晋西北黄土区5种不同密度(375、600、825、1050和1350株·hm^(−2))的小叶杨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小叶... [目的]探究林分密度对小叶杨纯林生态系统多功能性(EMF)的影响,为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通过野外调查,选取晋西北黄土区5种不同密度(375、600、825、1050和1350株·hm^(−2))的小叶杨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小叶杨林不同密度下生长情况、单一生态功能及EMF的差异。[结果](1)当小叶杨林密度为375株·hm^(−2)时,树高、胸径最大(10.80±2.01 m、23.43±2.29 cm);密度为1350株·hm^(−2)时,树高、胸径最小(9.89±3.49 m、16.13±5.66 cm);1050株·hm^(−2)密度下小叶杨的胸径生长和树高增长较其他林分密度相对稳定。水源涵养和防风固沙随密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碳储量和生物多样性随密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1050株·hm^(−2)密度下4种生态功能较为均衡。(2)在375株·hm^(−2)、600株·hm^(−2)、825株·hm^(−2)密度下生物多样性对EMF贡献度最高,在1050株·hm^(−2)、1350株·hm^(−2)密度下防风固沙对EMF贡献度最高。1050株·hm^(−2)密度下的EMF指数最高。(3)EMF与胸径、树高、郁闭度、密度呈正相关,其中林分密度是EMF最重要的解释因子。[结论]小叶杨林密度维持在1050株·hm^(−2)时,有利于晋西北黄土区小叶杨林可持续经营与生态功能的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西北 小叶杨 不同密度 生态系统多功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叶杨DREB1D基因的克隆及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
8
作者 王建义 《防护林科技》 2025年第5期12-16,共5页
为充分挖掘小叶杨(Populus simonii)的抗逆优良特性,对小叶杨DREB1D基因进行克隆和测序,并对其基因序列和连锁不平衡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小叶杨DREB1D基因没有内含子,DREB1D基因长度为800 bp,该基因包含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能够... 为充分挖掘小叶杨(Populus simonii)的抗逆优良特性,对小叶杨DREB1D基因进行克隆和测序,并对其基因序列和连锁不平衡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小叶杨DREB1D基因没有内含子,DREB1D基因长度为800 bp,该基因包含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能够编码一个长度为240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该蛋白质的分子量约为33 kDa,等电点为4.85,小叶杨与毛果杨的DREB1D序列同源性高达90%。该基因中的SNP频率为0.04375,存在5个常见单核苷酸多态性(SNP),30个稀有SNP,24个错义突变和11个无义突变。连锁不平衡在小叶杨DREB1D基因中已被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杨 DREB1D基因 转录因子 SNP 连锁不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西部小黑杨林分密度与生长量关系研究
9
作者 毕宇 张强 +3 位作者 王福森 赵鹏舟 李勇 赵晓 《防护林科技》 2025年第1期66-69,共4页
为探讨黑龙江西部地区林分密度对小黑杨生长的影响,对造林密度分别为3 m×5 m、4 m×5 m、5 m×5 m和6 m×5 m的41年生小黑杨试验林进行树高和胸径测定,分析小黑杨林分密度与生长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对小黑杨... 为探讨黑龙江西部地区林分密度对小黑杨生长的影响,对造林密度分别为3 m×5 m、4 m×5 m、5 m×5 m和6 m×5 m的41年生小黑杨试验林进行树高和胸径测定,分析小黑杨林分密度与生长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对小黑杨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量影响显著,树木生长空间越大,单株材积生长量越大。密度为4 m×5 m小黑杨林分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量较高;不同密度的小黑杨林分生长规律相似,密度3 m×5 m、4 m×5 m、5 m×5m、6 m×5 m的林分成熟龄分别为26年、25年、24年和23年,41年生小黑杨已近枯死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杨 黑龙江西部 林分密度 生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中西部地区“三北”一号杨扦插繁殖育苗技术
10
作者 刘义勇 杨帅 《吉林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45-48,共4页
本文从圃地选择、整地、扦插及苗期管理等方面详细阐述了“三北”一号杨的扦插繁殖育苗技术。
关键词 “三北”一号杨 扦插 育苗 管理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坝上地区退化小叶杨树干液流特征及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东烨 余新晓 +2 位作者 李旭红 蒋涛 贾国栋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6-43,共8页
【目的】探究华北坝上地区退化和未退化小叶杨蒸腾耗水规律,合理配置生态用水,为小叶杨退化林的修复与重建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未退化、退化小叶杨为研究对象,利用热扩散探针(TDP)测定树干液流量,同时监测气象因子,研究两种小叶... 【目的】探究华北坝上地区退化和未退化小叶杨蒸腾耗水规律,合理配置生态用水,为小叶杨退化林的修复与重建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未退化、退化小叶杨为研究对象,利用热扩散探针(TDP)测定树干液流量,同时监测气象因子,研究两种小叶杨在不同天气下树干液流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机制,分析生长旺季(7、8、9月)两种小叶杨树干液流与蒸腾量。【结果】(1)在不同天气条件下,退化和未退化小叶杨晴天树干液流速率大于雨天与阴天,晴天时两者差距最大,且未退化小叶杨树干液流的启动时间总是早于退化小叶杨;(2)生长季内两种小叶杨树干液流速率差异显著,未退化小叶杨蒸腾耗水量是退化小叶杨的3倍;(3)大气温度和光合有效辐射是影响小叶杨树干液流最主要的环境因子,未退化小叶杨对环境因子响应更敏感。【结论】退化小叶杨较低的蒸腾量难以维持正常生理所需,导致生理衰退,对环境因子变化的敏感性增加,进一步削弱了其应对未来干旱事件的能力。建议对已经发生退化的杨树林分进行更新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杨 树干液流 退化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布齐沙漠小叶杨和新疆杨树干液流速率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3
12
作者 钟红云 潘瑞华 +4 位作者 邸楠 包铁军 佘昊 臧文赫 李琼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9896-9909,共14页
采用热扩散探针法,于2021年5—10月对库布齐沙漠小叶杨(Populus simonii)和新疆杨(Populus alba var.pyramidalis)树干液流进行观测,在生长季同步监测其气象因子、土壤水分等指标,分析小时、日和月尺度下树干液流对环境因子(空气温度、... 采用热扩散探针法,于2021年5—10月对库布齐沙漠小叶杨(Populus simonii)和新疆杨(Populus alba var.pyramidalis)树干液流进行观测,在生长季同步监测其气象因子、土壤水分等指标,分析小时、日和月尺度下树干液流对环境因子(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饱和水汽压差、太阳辐射、风速、土壤含水量、降雨量)的响应关系。研究结果如下:(1)新疆杨总耗水量(1059.43 kg)高于小叶杨(947.30 kg)。(2)小时尺度上,小叶杨和新疆杨液流速率均与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饱和水汽压差、太阳辐射、风速、土壤含水量和降雨量等7个环境因子呈极显著相关;日尺度上,两树种液流速率均与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饱和水汽压差、太阳辐射、风速和土壤含水量等6个环境因子呈极显著相关;月尺度上,小叶杨液流速率与饱和水汽压差、太阳辐射和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相关,新疆杨液流速率与空气温度、饱和水汽压差和太阳辐射呈极显著相关。(3)建立时间尺度树干液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小时尺度上,小叶杨入选因子依次为空气温度、土壤含水量、饱和水汽压差和太阳辐射,新疆杨入选因子包括太阳辐射、空气温度等7个因子,树干液流的解释率分别为74.9%、75.6%;日尺度上,小叶杨入选因子依次为土壤含水量、空气温度和风速,新疆杨入选因子包括太阳辐射、空气温度、土壤含水量和风速,树干液流的解释率分别为84.3%、80.9%;月尺度上,太阳辐射和风速是小叶杨液流速率的主要影响因子,2个因子可以共同解释小叶杨液流速率变化的99.5%,饱和水汽压差对新疆杨液流速率的影响最大,单独能够解释新疆杨液流速率变化的91.8%。(4)在较小时间尺度上(小时),液流适宜采用仪器直接测定,在大时间尺度上(日、月)可监测环境因子来估算出2个树种的蒸腾耗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干液流 时间尺度 小叶杨 新疆杨 库布齐沙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汉平原不同黑杨品种不同密度林分蓄积特征解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彭华兰 张玲 +4 位作者 毛年舟 李蔚 童帆 张兴虎 张亚东 《湖北林业科技》 2024年第6期54-60,共7页
以江汉平原主栽的4个黑杨品种为材料,设置5种密度,连续6 a进行不同林分的胸径和树高性状测定,开展不同品种不同密度不同林龄材积特征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不同密度间6 a生的胸径和树高性状皆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品种在不同密度... 以江汉平原主栽的4个黑杨品种为材料,设置5种密度,连续6 a进行不同林分的胸径和树高性状测定,开展不同品种不同密度不同林龄材积特征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不同密度间6 a生的胸径和树高性状皆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品种在不同密度不同林龄时,其每公顷蓄积量及单株材积年均净增长量都表现出不同的积累特征及净增长特征。在江汉平原培育杨树4~6 a过程中,要收获单位面积最大蓄积,‘2025杨’需选择6 m×6 m密度,‘楚林2号杨’和‘丹红杨’需选择2 m×6 m密度,‘华石2号杨’需选择3 m×6 m密度。对于单株材积年均净增长,不同品种在不同密度不同林龄时其增长速度不同,‘2025杨’在5种密度不同林龄时年净增长速度相近,但其他3个品种不同密度不同林龄的年净增长速度差异较大。本研究发现江汉平原地区不同黑杨品种在不同密度下的蓄积特征,为该地区杨树丰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杨 品种 密度 材积特征 江汉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PsnNAC007高耐旱性小黑杨种质创制及其特性分析
14
作者 武晓倩 何旭 +1 位作者 高境烩 李爽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9-360,共12页
小黑杨(Populus simonii×P.nigra)是东北地区速生、耐寒、材性优良的树种。为了创制适种范围广、耐旱性状明显改良的林木新种质,利用小黑杨为材料,以干旱胁迫关键响应因子PsnNAC007转录因子为对象,创制了小黑杨过表达OE-PsnNAC007... 小黑杨(Populus simonii×P.nigra)是东北地区速生、耐寒、材性优良的树种。为了创制适种范围广、耐旱性状明显改良的林木新种质,利用小黑杨为材料,以干旱胁迫关键响应因子PsnNAC007转录因子为对象,创制了小黑杨过表达OE-PsnNAC007转基因植株。对OE-PsnNAC007转基因植株的生长指标、干旱胁迫适应能力、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导水率指标、细胞形态和木材组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野生型小黑杨相比,转基因植株的生长情况无明显差异,而干旱胁迫成活率提高了26.15%。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转基因植株气孔导度减小、蒸腾速率下降、水分利用效率明显提高,植株茎干的导水率损失显著减少。解剖学分析发现,PsnNAC007的过量表达导致植株茎干产生更多、更小的导管细胞,这种细胞特性有利于植株在干旱条件下维持水分连续高效的运输。木材组分分析发现,转基因植株茎干木质素沉积明显增强,构成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单糖含量均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杨 干旱胁迫 转录因子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群体小叶杨叶绿素荧光表型变异分析
15
作者 周子杨 卜琛皞 +2 位作者 宋跃朋 张德强 张晓宇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62,共11页
【目的】通过对我国小叶杨叶绿素荧光表型的分析,多角度展示小叶杨叶绿素荧光表型的多样性,为相关的光合遗传机制的探究奠定基础。【方法】针对我国小叶杨叶绿素荧光参数的表型数据,通过聚类分析、表型可塑性和变异系数计算、动态拟合... 【目的】通过对我国小叶杨叶绿素荧光表型的分析,多角度展示小叶杨叶绿素荧光表型的多样性,为相关的光合遗传机制的探究奠定基础。【方法】针对我国小叶杨叶绿素荧光参数的表型数据,通过聚类分析、表型可塑性和变异系数计算、动态拟合等方法来探究其变化规律。【结果】(1)在静态光照强度下(同一光强)对小叶杨4类荧光表型进行k均值聚类,最优聚类数目受光照强度影响显著。不同类别下,所研究的经过光系统Ⅱ的电子传递速率(ETR)、PSⅡ实际的光量子产量(Yield)、光化学猝灭系数(qP)、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4个叶绿素荧光参数具有显著差异。(2)4个小叶杨荧光参数的表型可塑性指数和变异系数的计算结果显示:所选小叶杨群体在可变环境下具有丰富的表型可塑性,随光照强度的逐渐增强,ETR、Yield、qP的表型可塑性呈现出先减后增再减的整体变化趋势,而qN的表型可塑性整体呈下降趋势,这可能与各表型内部的遗传控制有关,也反映了不同表型对梯度光强的不同响应程度;ETR、Yield、qP的变异系数随光照强度的增加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qN的变异系数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当光照强度达最大值时,所有类别样本的变异系数均小于0.1。(3)梯度光照强度下,小叶杨叶绿素荧光表型经聚类后可划分为2个大类,经生长方程拟合后可发现,不同类别样本的表型变异速率和最大(最小)值差别明显。【结论】小叶杨叶绿素荧光表型变异丰富,受光照强度的影响显著。通过聚类分析、表型可塑性及变异系数计算和生长方程拟合等方法可以有效地探究小叶杨叶绿素荧光表型的变化规律,为小叶杨遗传分析、光合作用机制挖掘奠定了基础,对小叶杨的培育提供了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杨 叶绿素荧光表型 聚类分析 表型可塑性 变异系数 生长方程 拟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稳定氧同位素的毛乌素沙地旱柳和小叶杨水分来源 被引量:1
16
作者 翟巧婷 张铁钢 +4 位作者 许丽 高海波 杨波 赵春光 杨晓东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04-815,共12页
确定干旱地区不同植被的水分来源情况,掌握不同水分条件下植被对潜在水源的利用率,对毛乌素沙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以及更加合理地利用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旱柳(Salix Matsudana)和小叶杨(Populus Simonii)木质部水、土壤水和... 确定干旱地区不同植被的水分来源情况,掌握不同水分条件下植被对潜在水源的利用率,对毛乌素沙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以及更加合理地利用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旱柳(Salix Matsudana)和小叶杨(Populus Simonii)木质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的氧同位素组成,采用贝叶斯混合(MixSIAR)模型量化旱柳和小叶杨对土壤水和地下水的利用率。结果表明:旱柳和小叶杨各月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水δ^(18)O值均随深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生长季旱柳和小叶杨会调节各层土壤水或地下水的利用率适应环境变化。在降雨量较少时,旱柳和小叶杨对各层土壤水的利用率较为均衡,分别为21.6%~28.2%和22.6%~28.8%;当降雨量较多时,旱柳和小叶杨主要的水分来源均为浅层土壤水,利用率最大可达60.1%和52.1%。研究反映了旱柳和小叶杨对毛乌素沙地的水分适应情况,确定了干旱地区人工植被的水分利用模式,掌握了不同水分条件下植被对潜在水源的利用率,表明未来毛乌素沙地人工植被建设中要以水定绿,灌草结合,尽量少选择乔木等高耗水植物种作为固沙造林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水分利用 旱柳 小叶杨 稳定同位素 MixSIAR模型 吸水来源 地下水 毛乌素沙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叶杨PsWOX11基因对侧根生长发育的影响
17
作者 孟佳慧 刘宏超 +2 位作者 武志 左雯腾 王留强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4-61,共8页
[目的]分析小叶杨PsWOX11基因对侧根生长发育的影响,为研究木本植物WOX11基因调控侧根生长发育的分子作用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小叶杨PsWOX11基因,并对基因、蛋白结构以及保守序列等进行分析。利用qRT-PCR技术分... [目的]分析小叶杨PsWOX11基因对侧根生长发育的影响,为研究木本植物WOX11基因调控侧根生长发育的分子作用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小叶杨PsWOX11基因,并对基因、蛋白结构以及保守序列等进行分析。利用qRT-PCR技术分析PsWOX11基因组织特异性表达模式。创制转基因植株35S::PsWOX11(OE)和35S::PsWOX11-SRDX(DR),分析过表达和显性抑制PsWOX11基因对转基因杨树侧根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PsWOX11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长度为768 bp,编码255个氨基酸残基,在杨树主根和侧根中表达丰度相对较高。创制了7个PsWOX11过表达转基因杨树株系和8个显性抑制转基因杨树株系,对不同基因型杨树进行表型及显微形态观察发现,与非转基因84K杨相比,过表达PsWOX11转基因杨树的侧根长度、直径均显著增加,而显性抑制转基因杨树表型相反。[结论]PsWOX11基因参与调控杨树的侧根的生长发育,促使侧根的长度和直径增加,该研究为进一步揭示WOX11基因参与调控小叶杨根系生长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杨 PsWOX11 侧根 根生长 根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黑青杨和小黑杨在山地栽培的对比研究
18
作者 孙红英 刘云良 +2 位作者 董春利 山海涛 刘锋 《吉林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10-13,共4页
对栽植在四平市铁东区山地不同坡位的21年生小黑杨和欧黑青杨进行材积生长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品种杨对水分的需要更重于对土壤养分的需要,其人工林抚育浇水重于施肥;品种杨通常适宜在平地和山坡下腹地栽培,而对于速生的欧黑青杨适于在... 对栽植在四平市铁东区山地不同坡位的21年生小黑杨和欧黑青杨进行材积生长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品种杨对水分的需要更重于对土壤养分的需要,其人工林抚育浇水重于施肥;品种杨通常适宜在平地和山坡下腹地栽培,而对于速生的欧黑青杨适于在平地和山坡中腹、下腹部位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杨 欧黑青杨 平阶台地 山坡地 生长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氮胁迫下外源色氨酸对小叶杨生长和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19
作者 郭晓霄 王小华 《贵州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20-25,共6页
研究外源色氨酸对低氮下小叶杨生长和氮代谢的影响规律,可为生产中利用色氨酸缓解氮胁迫提供理论依据。以小叶杨扦插苗为试验材料,设置正常供氮(N1)、低氮(N2)、低氮+30 mg·L^(-1)色氨酸(N3)、低氮+65 mg·L^(-1)色氨酸(N4)、... 研究外源色氨酸对低氮下小叶杨生长和氮代谢的影响规律,可为生产中利用色氨酸缓解氮胁迫提供理论依据。以小叶杨扦插苗为试验材料,设置正常供氮(N1)、低氮(N2)、低氮+30 mg·L^(-1)色氨酸(N3)、低氮+65 mg·L^(-1)色氨酸(N4)、低氮+100 mg·L^(-1)色氨酸(N5)共5个处理,研究不同浓度色氨酸对低氮胁迫下小叶杨生长和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氮胁迫显著降低了小叶杨株高,与N4相比,N2、N3的株高分别提高了49.28%、28.16%,N5与N4对株高的影响处于同一水平;与N1相比N2会显著降低小叶杨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合成酶、亚硝酸还原酶活性,与N2相比N4会显著提高各氮代谢酶活性,N2与N3处理各氮代谢酶活性处于同一水平,N4与N5之间无显著差异;低氮胁迫降低了小叶杨游离氨基酸含量,N4可显著提高低氮胁迫下小叶杨叶片内游离氨基酸含量。65 mg·L^(-1)的色氨酸是促进低氮胁迫下小叶杨生长和提高氮代谢能力的适宜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氨酸 低氮胁迫 株高 氮代谢 小叶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虫咬及挥发物诱导后合作杨叶片中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11
20
作者 胡增辉 沈应柏 +3 位作者 王宁宁 王金凤 周艳超 张志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265-5270,共6页
经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幼虫取食,杨扇舟蛾幼虫诱导的挥发物熏蒸,及茉莉酸甲酯(MeJA)、水杨酸甲酯(MeSA)、顺式己烯醛(cis-hexenal)、反式己烯醛(trans-hexenal)及苯骈噻唑(benzothiazole)熏蒸后,分析了合作杨(Populus simonii... 经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幼虫取食,杨扇舟蛾幼虫诱导的挥发物熏蒸,及茉莉酸甲酯(MeJA)、水杨酸甲酯(MeSA)、顺式己烯醛(cis-hexenal)、反式己烯醛(trans-hexenal)及苯骈噻唑(benzothiazole)熏蒸后,分析了合作杨(Populus simonii×P.pyramidalis‘Opera 8277’)叶片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虫咬叶及其上部叶片中PPO活性增加了2~4倍,表明合作杨产生了系统抗性。经虫咬诱导的挥发物熏蒸后,合作杨叶片中的PPO活性增加了1倍,推测是合作杨受伤后释放出了具有信号作用的挥发物,诱导邻近植株产生了防御反应。5种外源挥发物都引起了叶片PPO活性升高,因此均可能是合作杨间潜在的气体信号,并且混合挥发物的诱导效果显著高于单一挥发物。EGTA(钙离子螯合剂)和氯化镧(钙通道抑制剂)明显抑制了合作杨虫咬叶片、虫咬上部叶片及虫咬诱导挥发物熏蒸叶中PPO活性的升高,说明钙信号在虫咬及挥发物诱导的PPO活性升高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杨(populus simonii×P.pyramidalis 'Opera 8277’) 杨扇舟蛾 复合气体信号 防御反应 多酚氧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