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 Marsh)×青杨(P.cathayana Rehd.)分子连锁图谱的构建 被引量:35
1
作者 苏晓华 张绮纹 +1 位作者 郑先武 张香华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9-27,共1页
利用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方法,在美洲黑杨(P.deltoidesMarsh)×青杨(P.cathayanaRehd.)3代谱系中分析分子标记,构建出第1张美洲黑杨×青杨分子连锁图谱。共从300个10... 利用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方法,在美洲黑杨(P.deltoidesMarsh)×青杨(P.cathayanaRehd.)3代谱系中分析分子标记,构建出第1张美洲黑杨×青杨分子连锁图谱。共从300个10mer随机引物中筛选出79个适合引物,检测出可供构图的分离标记180个。该图谱由20个连锁群,110个RAPD标记组成。总图距为覆盖基因组总长度的7035%,标记间的平均间距为1727cM.连锁群长度在371~1898,相应标记分别在3~10。本图谱为杨树抗病、虫和其它性状基因定位提供了框架结构,为实现杨树分子遗传育种迈进了最重要的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连锁图 RAPD 美洲黑杨 青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派间杂种110杨再生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7
2
作者 陈彩霞 沈昕 +1 位作者 王祎宁 陈少良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7-291,共5页
The new emerging stems and buds of poplar 110(Populus deltoids×P.maximowiczii cv ’Eridano’) were used as explants and incubated on MS media supplemented with various hormone combinations.Once the successive and... The new emerging stems and buds of poplar 110(Populus deltoids×P.maximowiczii cv ’Eridano’) were used as explants and incubated on MS media supplemented with various hormone combinations.Once the successive and rooting plants were obtained through selection of cultural medium formula,leaves and internodals were excised from tubed-culture planlets and induced to form regenerated plants.The result showed MS+6-BA 0.5 mg·L-1+NAA 0.1 mg·L-1+TDZ 0.02 mg·L-1 was beneficial for leaves to inducing adventitious buds;The proper medium for using internodals as explants was MS+6-BA 0.3 mg·L-1+NAA 0.05 mg·L-1+TDZ 0.02 mg·L-1;while the medium of MS+6-BA 0.3 mg·L-1+NAA 0.1 mg·L-1 was proper to culturing the stronger tubed-planlets.The optimum medium for producing roots was 1/2MS+IBA 0.5 mg·L-1.The effect of different incising mode and growth state of leaves and internodals on inducing adventitious was discussed.In vitro vegetative propagation and plant rooting were optimized to establish the high-efficient tissue culture reproduction system of poplar 110,which make it possible for tree breeding and genetic transformation of this spe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派间杂种110杨 组培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杨无性系间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差异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杨艳 汤玉喜 +2 位作者 唐洁 李永进 黎蕾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5-152,共8页
【目的】研究对比不同黑杨无性系木材之间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为黑杨优良无性系选育与定向培育以及木材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采自湖南岳阳君山杨树人工林试验示范基地的14年生黑杨无性系83、86、58、80以及69的木材为研究对象... 【目的】研究对比不同黑杨无性系木材之间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为黑杨优良无性系选育与定向培育以及木材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采自湖南岳阳君山杨树人工林试验示范基地的14年生黑杨无性系83、86、58、80以及69的木材为研究对象,按照国家标准测量其基本密度、全干干缩率、抗弯及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弹性模量、硬度等10个性状,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6,SPSS Statistics 2.1等软件进行不同无性系间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数据统计及方差分析。【结果】5个黑杨无性系木材的基本密度为0.382~0.427 g·cm^(-3),全干差异干缩1.35~1.80,顺纹抗压强度41.06~48.44 MPa、抗弯强度67.83~97.22 MPa,抗弯弹性模量7367.83~9228.94 MPa,径面硬度、端面硬度和弦面硬度测量值范围分别为1.83~2.05、3.25~3.56、2.21~2.61 kN。以上各指标相应最大值分别为无性系58(0.427 g·cm^(-3))、无性系80(1.80)、无性系83(48.44 MPa)、无性系86(97.22 MPa)、无性系86(9228.94 MPa)、无性系86(2.05、3.56和2.61 kN),最小值分别为无性系80(0.382 g·cm^(-3))、无性系83(1.35)、无性系69(41.06 MPa)、无性系83(67.83 MPa)、无性系69(7367.83 MPa)、无性系80(1.83、3.25和2.21 kN)。【结论】供试5个黑杨无性系的隶属值由大到小依次为无性系86(0.634)>无性系83(0.604)>无性系58(0.482)>无性系80(0.324)>无性系69(0.306),表明无性系86、83以及58各项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均比较理想,在木材加工利用过程中稳定性较高,进一步丰富了黑杨资源遗传育种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黑杨 木材 物理力学性质 不同无性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杨与美洲黑杨派间杂交育种试验初报 被引量:6
4
作者 罗建勋 索铁阿罗 +1 位作者 辜云杰 张炜 《四川林业科技》 2010年第2期57-59,共3页
本研究以青杨派中的滇杨为母本,黑杨派中的美洲黑杨为父本,采用人工切枝水培杂交技术进行了滇杨×美洲黑杨的杂交工作,获得了一定数量的杂种苗。今后将结合表型性状和分子标记技术对杂种苗和亲本进行遗传变异分析,探索和研究滇杨... 本研究以青杨派中的滇杨为母本,黑杨派中的美洲黑杨为父本,采用人工切枝水培杂交技术进行了滇杨×美洲黑杨的杂交工作,获得了一定数量的杂种苗。今后将结合表型性状和分子标记技术对杂种苗和亲本进行遗传变异分析,探索和研究滇杨×美洲黑杨杂交育种的遗传变异规律,亲子鉴定和早期选育的遗传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杨 美洲黑杨 派间杂交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洲黑杨及其杂交种的遗传多样性AFLP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徐金光 王玮 +5 位作者 刘霞 刘莉娟 王东升 桑亚林 邢世岩 孟宪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1期15123-15126,共4页
[目的]利用AFLP技术对美洲黑杨及其杂交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方法]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63份杨树无性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分析,并构建其聚类图谱。[结果]利用筛选出的8对引物对63份杨树无性系扩增后检测出1 153条谱带,... [目的]利用AFLP技术对美洲黑杨及其杂交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方法]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63份杨树无性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分析,并构建其聚类图谱。[结果]利用筛选出的8对引物对63份杨树无性系扩增后检测出1 153条谱带,其中有1 152条多态带,多态带比例为99.92%,表明所试杨树材料在DNA水平上酶切位点的分布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特异性条带有165条,包括14条缺失带;各品种间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077 9~0.794 6,平均值为0.548 7,说明各无性系之间有一定的遗传分化;聚类分析将杨树种质分成7组,同种的无性系并未严格聚在一起。[结论]为美洲黑杨种质资源的评价、保护和利用提供了分子水平上的有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黑杨 杂交种 遗传多样性 A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杨栽植技术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华 侯义梅 《湖北林业科技》 2012年第2期13-16,共4页
为探索山区杨树造林的最佳方式,提高造林成效,2002年3月在建始县高坪镇采用带根苗造林、截干苗造林、插干苗造林3种不同的栽植方式对MD19等10个无性系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带根苗造林的效果最好,造林后能迅速成林,成活率、保存... 为探索山区杨树造林的最佳方式,提高造林成效,2002年3月在建始县高坪镇采用带根苗造林、截干苗造林、插干苗造林3种不同的栽植方式对MD19等10个无性系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带根苗造林的效果最好,造林后能迅速成林,成活率、保存率均高,生长最好;无性系中以MD19、MD110生长最快,在生产中可以大面积地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杨 栽植技术 对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北岗地美洲黑杨及杂交无性系对比试验
7
作者 张建华 冷英 +4 位作者 刘宗恒 解志军 王俊青 谷风平 刘同 《湖北林业科技》 2010年第1期9-12,共4页
通过20个美洲黑杨及杂交无性系岗地造林对比试验,对不同无性系的物候期、保存率和生长量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系保存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品系生长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品系冠高、冠幅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生长量、冠高... 通过20个美洲黑杨及杂交无性系岗地造林对比试验,对不同无性系的物候期、保存率和生长量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系保存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品系生长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品系冠高、冠幅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生长量、冠高、冠幅相关方差分析,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生长量与物候期之间未达到显著水平;抗虫害比较品系间差异不显著,抗旱性比较国内系列较从日本引进的品系耐旱,DD89-23无性系生长快、干形好、适应性强,平均单株材积比中潜3号高10.00%,为鄂北岗地及低山营造丰产林提供种质材料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黑杨 杂交无性系 岗地造林 优系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