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VC/CPE共混物的制备与性能
1
作者 秦宜轩 赵慧明 +4 位作者 任群 雷雅铄 尚飞 张月莉 任亮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27,共5页
聚氯乙烯(PVC)较好的耐酸碱性、强介电性及尺寸稳定性,使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其分子链间作用力较强,使PVC树脂的韧性较差,限制了其应用范围。采用熔融共混法,将氯化聚乙烯(CPE)弹性粒子作为增韧剂,制备了一系列PVC/CPE共混物,分析... 聚氯乙烯(PVC)较好的耐酸碱性、强介电性及尺寸稳定性,使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其分子链间作用力较强,使PVC树脂的韧性较差,限制了其应用范围。采用熔融共混法,将氯化聚乙烯(CPE)弹性粒子作为增韧剂,制备了一系列PVC/CPE共混物,分析CPE添加量及PVC种类(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对共混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PE添加量为20份时,SG-5型PVC共混物的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最大,其值为1161 J/m,与纯PVC(28 J/m)相比,增大了40.5倍;当在CPE添加量为20份时,基体为PVC-5(相对分子质量在61325~70937之间),韧性达到最大,分别为PVC-1的3.8倍、PVC-3的5倍及PVC-8的6倍。由流变性能分析结果可知,当CPE添加量小于10份时,共混物的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随添加量增加而增大;当CPE添加量大于10份时,共混物的G′和G″随添加量增加而减小。当CPE的添加量相同时,G′和G″随基体PVC相对分子质量减小而减小。SEM结果表明,随着CPE添加量的增加,共混物的塑性流动增强,韧性显著提高;当基体为PVC-5时,共混物的塑性流动最强,韧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氯化聚乙烯 共混物 增韧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PVC/MBS合金的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莹 郝海涓 +2 位作者 郝广杰 宋谋道 张邦华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7-51,共5页
本文对不同型号的PVC与MBS进行共混改性,通过冲击、应力应变试验、动态力学分析(DMA)、扫描电镜(SEM)和紫外可见光谱研究了PVC/MBS共混体系的性能与形态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用MBS改性PVC既能有... 本文对不同型号的PVC与MBS进行共混改性,通过冲击、应力应变试验、动态力学分析(DMA)、扫描电镜(SEM)和紫外可见光谱研究了PVC/MBS共混体系的性能与形态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用MBS改性PVC既能有效地提高共混物的韧性,又能保证其具有良好的透光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MBS 增韧 共混物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石法PVC/ABS合金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罗筑 贺杰 +3 位作者 秦舒浩 于杰 雷金锋 严伟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0-63,共4页
采用锥形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电石法聚氯乙烯(PV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合金通过转矩流变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ABS含量对PVC/ABS合金流变行为、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BS能够促进PVC/ABS共混物的塑化,使... 采用锥形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电石法聚氯乙烯(PV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合金通过转矩流变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ABS含量对PVC/ABS合金流变行为、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BS能够促进PVC/ABS共混物的塑化,使共混物的平衡扭矩略有增加;ABS以颗粒状分散在PVC中,呈现典型的"海-岛"结构,分散相粒径较小,随着ABS含量增加,ABS相区平均尺寸略有增加;PVC/ABS合金的韧性大幅提高,当ABS用量为13 phr时,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从纯PVC的5.06kJ/m^2增至93.19kJ/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电石法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 合金 熔融共混 超韧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