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4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基因组SNPs揭示井冈黑掌鹅种质资源特性与遗传多样性特征
1
作者 缪俊杰 张日泉 +9 位作者 吴厚义 游新明 黄奕雯 黄小英 郭震洋 刘建林 肖卫华 郭田华 陈浩 康冬柳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199-3209,共11页
旨在基于全基因组SNPs数据探讨井冈黑掌鹅(Jinggang black-palm goose,JGG)与中国不同地域地方鹅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解析中国家鹅及JGG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为中国家鹅资源的鉴定与保护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基于81只井冈黑掌鹅和6... 旨在基于全基因组SNPs数据探讨井冈黑掌鹅(Jinggang black-palm goose,JGG)与中国不同地域地方鹅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解析中国家鹅及JGG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为中国家鹅资源的鉴定与保护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基于81只井冈黑掌鹅和6个地方家鹅品种的120只个体的基因组重测序数据(12×),使用GATK和SnpEff软件对重测序基因组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进行检测与注释。基于常染色体SNP,构建系统进化树(neighbour-joining tree,NJ tree),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聚类和Admixture分析,评估中国家鹅的群体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显示,JGG群体中检测到5955261个SNPs,变异主要富集在基因间区(46.39%)和内含子区(34.56%),外显子区(1.38%)变异较少。NJ tree、PCA和Admixture的结果显示,JGG种群单独聚类,其遗传分化受地理隔离、体型和羽色选育的驱动,显示出与兴国灰鹅、丰城灰鹅以及狮头鹅较近的亲缘关系。JGG的遗传多样性较低,常见SNP为3414168个,多肽位点比例(proportion of polypeptide sites,Pn)、期望杂合度(expected heterozygosity,He)、实际杂合度(observed heterozygosity,Ho)、近交系数(inbreeding coefficient,F)、种群内遗传距离(intra-population genetic distance,DST)以及纯合性片段长度(runs of homozygosity,ROH)分别为0.83、0.26、0.23、0.33±0.09、0.224±0.022和12.87±8.27。该研究结果系统解析了中国家鹅及井冈黑掌鹅的群体遗传结构和基因组特征,结果表明井冈黑掌鹅作为独立的地方品种鹅,其遗传分化主要受地理隔离和表型选育的影响,但其遗传多样较低,种群特征存在丧失的风险,亟需加强对该地方品种的保护与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冈黑掌鹅 中国家鹅 全基因组snps 遗传多样性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虎杂交斑肌球蛋白重链基因分子结构分析及生长相关SNPs筛选
2
作者 曹柳 马军 +5 位作者 卢艳 武雅彤 王钧 钟立静 苏珊珊 黄海 《南方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1-184,共14页
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参与鱼类肌纤维肥大和增生过程,在肌肉生长和收缩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为筛选出与生长性状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位点,采用PCR扩增技术获得海水经济养殖鱼类—... 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参与鱼类肌纤维肥大和增生过程,在肌肉生长和收缩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为筛选出与生长性状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位点,采用PCR扩增技术获得海水经济养殖鱼类——杉虎杂交斑(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清水石斑鱼E.polyphekadion♂)的肌球蛋白重链基因序列全长,并基于相关性分析筛选与生长性状相关的SNPs位点。结果表明,杉虎杂交斑肌球蛋白重链基因序列全长为12129 bp,包含36个外显子和35个内含子,可编码1934个氨基酸。该基因包含4种类型的蛋白结构域:Myosin_N、MYSc、IQ和Myosin_tail_1。经比对分析发现,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蛋白结构域在鲈形目、鲀形目和鲽形目鱼类中均表现出较高的保守性。在肌球蛋白重链基因中检测到62个SNPs位点,其中8个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有12个SNPs位点位于外显子区域,且均与体质量、全长等多个生长表型性状显著相关(p<0.05)。在这12个SNPs位点中仅有g5417 C>G为错义突变,导致丙氨酸变成甘氨酸;其余位点均为同义突变。这些与生长相关的SNPs位点可作为杉虎杂交斑生长分子标记开发的候选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虎杂交斑 肌球蛋白重链基因 生长性状 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Ps分子标记在地方品种鸭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春红 刘宏祥 +5 位作者 王志成 徐文娟 宋卫涛 陶志云 章双杰 李慧芳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13,共5页
为建立利用分子标记鉴定高邮鸭等优异地方品种资源的方法,研究在全基因组范围内比较分析高邮鸭、绍兴鸭、建昌鸭、北京鸭等多个地方品种鸭遗传变异信息,筛选高邮鸭、绍兴鸭、建昌鸭品种特异性SNPs分子标记组合,基于贝叶斯定理计算SNPs... 为建立利用分子标记鉴定高邮鸭等优异地方品种资源的方法,研究在全基因组范围内比较分析高邮鸭、绍兴鸭、建昌鸭、北京鸭等多个地方品种鸭遗传变异信息,筛选高邮鸭、绍兴鸭、建昌鸭品种特异性SNPs分子标记组合,基于贝叶斯定理计算SNPs分子标记组合鉴定概率,建立地方鸭品种鉴定方法。结果显示:获得高邮鸭、绍兴鸭、建昌鸭品种特异性SNPs分子标记数分别为7个、8个和6个,针对上述SNPs位点分别设计引物,共21对引物,选用不同引物组合,经PCR反应和测序鉴别鸭品种,鉴定准确率100%,利用贝叶斯公式计算品种内任意基因型及其组合的鉴定准确概率,其中任意对基因型鉴定准确概率最低为71.94%。综上所述,研究成功筛选到高邮鸭、绍兴鸭、建昌鸭特异性分子标记,并建立操作简便、准确性高的品种鉴定方法,为地方鸭种质资源鉴定提供可靠的分子鉴定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鸭品种 分子标记 snps 品种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分析的甘薯贮藏根淀粉含量相关SNPs开发
4
作者 秦桢 王庆美 +7 位作者 李爱贤 周媛媛 解备涛 段文学 张海燕 李广华 董顺旭 侯夫云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15,共6页
甘薯是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贮藏根淀粉含量是甘薯的重要农艺性状,开发与淀粉含量相关的分子标记对于加快育种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但甘薯具有自交不亲和特性,基因组是高度杂合的六倍体,增加了开发分子标记的难度。本试验以高淀粉品种漯... 甘薯是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贮藏根淀粉含量是甘薯的重要农艺性状,开发与淀粉含量相关的分子标记对于加快育种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但甘薯具有自交不亲和特性,基因组是高度杂合的六倍体,增加了开发分子标记的难度。本试验以高淀粉品种漯徐薯8号和低淀粉品种郑薯20及其杂交F1代中6个高淀粉株系和6个低淀粉株系为材料,基于转录组测序分析并结合表型分析,发现44个高淀粉特异的SNPs位点,从中选取9个进行PCR单克隆分析,筛选到3个与高淀粉含量显著相关的位点,分别为chr9.27120209、chr9.27120256和chr9.13675504,用上述12个株系和F_(1)群体中的另外16个株系进行验证,最终得到3个与贮藏根淀粉含量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本试验丰富了甘薯分子标记开发的途径,为甘薯贮藏根淀粉含量相关育种提供了可选择的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贮藏根 淀粉含量 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 转录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激素基因SNPs与康乐黄鸡产蛋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马荆鄂 邱愉菲 +3 位作者 林晓巧 许继国 王樟凤 饶友生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6-53,共8页
为探索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基因部分序列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与康乐黄鸡母鸡产蛋性状的相关性,寻找地方鸡种产蛋性状选育的分子标记,试验选取294只康乐黄鸡母鸡为研究材料,测量并记录3个... 为探索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基因部分序列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与康乐黄鸡母鸡产蛋性状的相关性,寻找地方鸡种产蛋性状选育的分子标记,试验选取294只康乐黄鸡母鸡为研究材料,测量并记录3个产蛋性状指标,包括开产日龄、初产体重和182日龄产蛋数。采用PCR直接测序法筛选GH基因内含子1区域SNPs,利用SAS分析产蛋性状关联的SNPs。结果显示:共发现30个SNP位点,其中共有5个SNP位点与康乐黄鸡母鸡产蛋性状显著关联,其中位于内含子1区域的位点T1270451C与康乐黄鸡母鸡182日龄产蛋数,位点C1271148T与开产日龄、初产体重,位点A1271168G与开产日龄,位点G1271198A与初产体重均显著相关,位于内含子2区域的位点T1270070A与初产体重显著相关。研究表明,GH基因内含子1区域的4个位点T1270451C、C1271148T、A1271168G、G1271198A,内含子2区域T1270070A位点可作为康乐黄鸡产蛋性状选育的候选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乐黄鸡 生长激素基因 SNP 产蛋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基因组SNPs标记对河南斗鸡遗传多样性及选择信号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胡晓玉 肖成朋 +5 位作者 高超群 张晨曦 史浚来 贾鑫涛 王克君 李文婷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402,共9页
【目的】对河南斗鸡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与全基因组选择信号进行分析,挖掘河南斗鸡品种重要的种质特性基因。【方法】使用AffymetrixAxiom 600K高密度鸡基因分型芯片对来自9个品种的173只鸡的群体(包括20只河南斗鸡及153只商品鸡)进行基因... 【目的】对河南斗鸡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与全基因组选择信号进行分析,挖掘河南斗鸡品种重要的种质特性基因。【方法】使用AffymetrixAxiom 600K高密度鸡基因分型芯片对来自9个品种的173只鸡的群体(包括20只河南斗鸡及153只商品鸡)进行基因分型;计算各个品种的期望杂合度、观测杂合度、次等位基因频率及核苷酸多样性评估地方鸡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主成分分析、祖先成分分析方法研究品种的群体结构;利用斗鸡与商品鸡的成对遗传分化指数值进行选择信号分析。【结果】河南斗鸡及各商品鸡群体的观测杂合度为0.153~0.311,期望杂合度为0.158~0.315,次等位基因频率为0.111~0.234,核苷酸多样性为9.77×10^(-5)~1.56×10^(-4),且斗鸡的遗传多样性低于商品肉鸡品种,高于商品蛋鸡品种。系统发育树、主成分分析及祖先成分分析表明品种间有明显的群体分化。河南斗鸡与商品鸡群的主成分分析发现,河南斗鸡与商品肉鸡品种的遗传距离相对较近;将河南斗鸡和商品鸡群进行遗传选择信号后分析发现,河南斗鸡在神经,骨骼肌肉发育,免疫等性状经过高度选择。【结论】本研究从全基因组水平探究了河南斗鸡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筛选出候选基因,为河南斗鸡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斗鸡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选择信号 全基因组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鲆mstn基因SNPs位点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7
作者 李兵部 王桂兴 +9 位作者 张晓彦 刘玉峰 何忠伟 曹巍 任建功 任玉芹 张祎桐 伞利择 王玉芬 侯吉伦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9-128,共10页
为研究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肌肉生长抑制基因(mstn)多态性,开发其分子辅助育种新标记,采用重测序方法对120尾牙鲆(3个双克隆杂交家系:60尾;3个雌核发育家系:60尾)的mstn基因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为研究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肌肉生长抑制基因(mstn)多态性,开发其分子辅助育种新标记,采用重测序方法对120尾牙鲆(3个双克隆杂交家系:60尾;3个雌核发育家系:60尾)的mstn基因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筛选,并对不同基因型个体的生长性状进行多重比较及SNP标记验证。结果显示,共检测到7个SNPs位点,均为颠换型突变;外显子区3个(Exonl 1:G2063A;Exonl 3:C3883T,C4009A),为同义突变;内含子区3个(Intron 1:A2444T;Intron 2:T3816C,A3832C);3'端非编码区1个(3'UTR:C4564A)。SNPs与生长性状关联分析结果表明,A3832C和C4564A标记位点与牙鲆体质量、体长、体高等生长性状显著相关(P<0.05),其中A3832C位点AA基因型和C4564A位点AC基因型在生长上表现出优势,A3832C位点CC和C4564A位点AA、CC基因型在生长上表现出劣势,其他5个SNPs位点对牙鲆生长性状影响不显著(P>0.05)。将A3832C和C4564A标记位点在牙鲆生长快速群体(F:60尾)和生长缓慢群体(S:60尾)中验证,验证结果与多重比对结果一致,表明2个SNPs位点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综上所述,研究筛选出了牙鲆mstn基因中与生长性状显著相关的A3832C和C4564A两个标记位点,为牙鲆分子辅助育种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肌肉生长抑制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生长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拉羊角性状相关RXFP2基因SNPs检测及分析
8
作者 张强龙 吴森 +2 位作者 多杰才让 唐燕花 马杰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0-208,共9页
旨在分析有角和无角欧拉羊群体RXFP2基因对犄角表型的调控作用及相关SNP分子标记,以期为欧拉羊的遗传改良、品种培育提供技术支持。通过采集青海省河南县健康成年欧拉羊母羊血液样品100份,其中有角、无角各50份,提取DNA,随机选取有角、... 旨在分析有角和无角欧拉羊群体RXFP2基因对犄角表型的调控作用及相关SNP分子标记,以期为欧拉羊的遗传改良、品种培育提供技术支持。通过采集青海省河南县健康成年欧拉羊母羊血液样品100份,其中有角、无角各50份,提取DNA,随机选取有角、无角样品各15份开展全基因组测序,随后采用多重PCR扩增全部血样验证RXFP2基因SNP。全基因组检测结果表明,包含RXFP2基因在内的欧拉羊10号染色体存在强选择信号,最强选择信号出现在RXFP2基因区段;多重PCR检测验证了全基因组重测序筛查到的4个编码区SNP的准确性,并检测到7个欧拉羊RXFP2基因内含子区域高频SNPs(29508704G>A、29509428A>C、29509766G>A、29512170G>A、29512176G>A、29514968T>A、29521377C>A);经统计检验,该7个SNP位点的基因型在犄角有无表型上表现出分离,纯合子基因型均100%表现为无角或有角,杂合子基因型89.66%表现为无角,10.34%表现为有角;突变等位基因频率小于野生等位基因频率,群体表现为哈代温伯格不平衡状态,受到人工选择强度大,但多态信息含量中等,选育改良潜力仍较大。综上,确认了RXFP2基因在欧拉羊群体中对犄角有无的强调控作用,并筛选出了欧拉羊RXFP2基因的7个犄角有无表型的分子标记,相关结果可作为欧拉羊无角性状群体的遗传改良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拉羊 RXFP2基因 snps多态性位点 犄角性状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水乌骨鸡Myf5基因SNPs与周龄体重的关联性分析
9
作者 王文涛 胡健 张福平 《贵州畜牧兽医》 2024年第2期15-18,共4页
为了探究Myf5基因的多态性及对赤水乌骨鸡周龄体重的影响,试验通过PCR扩增、基因测序分析Myf5基因SNPs,使用SPSS 21.0分析SNPs基因型与赤水乌骨鸡周龄体重的关联性。结果:赤水乌骨鸡Myf5基因存在3个SNP位点,均位于第一外显子,其中G.4009... 为了探究Myf5基因的多态性及对赤水乌骨鸡周龄体重的影响,试验通过PCR扩增、基因测序分析Myf5基因SNPs,使用SPSS 21.0分析SNPs基因型与赤水乌骨鸡周龄体重的关联性。结果:赤水乌骨鸡Myf5基因存在3个SNP位点,均位于第一外显子,其中G.40098586 T>C、G.40098595 T>C 2个位点突变导致终止子(TGA)突变为精氨酸(CGA),G.40098901A>G突变导致赖氨酸(AAG)突变为谷氨酸(GAG)。G.40098595 T>C位点CC基因型2、8周龄体重极显著高于TT型(P<0.01),6、12周龄体重显著高于TT型(P<0.05),CT基因型4、10周龄体重显著高于TT型(P<0.05);G.40098901 A>G位点AG基因型4周龄体重极显著高于GG型(P<0.01)。结论:Myf5基因的3个SNP位点突变可显著影响赤水乌骨鸡的周龄体重,G.40098595 T>C、G.40098901 A>G位点可作为赤水乌骨鸡体重选育的候选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水乌骨鸡 Myf5基因 S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9份不同遗传背景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邹成林 黄开健 +4 位作者 黄爱花 莫润秀 翟瑞宁 杨萌 韦新兴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9-159,共11页
【目的】解析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为广西玉米育种实践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169份不同遗传背景的玉米自交系为材料,以7份广西骨干自交系和3份我国其他地方的骨干自交系为对照,用10K SNP玉米芯片对其进行全基因组扫描... 【目的】解析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为广西玉米育种实践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169份不同遗传背景的玉米自交系为材料,以7份广西骨干自交系和3份我国其他地方的骨干自交系为对照,用10K SNP玉米芯片对其进行全基因组扫描,通过遗传相似度、系统进化、主成分和血缘同源确认(IBD)等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遗传结构。【结果】筛选获得7565个高质量可用SNP分子标记,分布在10条染色体上,平均每条染色体上有756个,标记检出率均在97.12%以上,平均检出率达99.57%。174个玉米自交系的杂合率为0.21%~7.28%,平均为0.86%,有144个玉米自交系杂合率不高于1.00%,但有5个玉米自交系的杂合率偏高(31.29%~36.36%)。174份材料间的遗传相似度为0.486~0.999,平均为0.609,其中2个广西选育的西南骨干自交系B24(ZNC442)和CK_D2(桂A10341)与其他材料间的遗传相似度平均值分别为0.642和0.629。由系统发育进化树可知,包含10个参考自交系在内的179个玉米自交系划分为Reid群和热带亚热带群两大类,其中Reid群含13个自交系,占比为7.26%,热带亚热带群含166个自交系,占比为92.74%。热带亚热带群又可细分为7个亚群,其中以Suwan群和CM群为主,分别含56和51个自交系,占比分别为31.28%和28.49%。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PCA1v3中玉米自交系聚类情况与系统发育进化树聚类结果基本一致,能明显区分Reid群和热带亚热带群,且热带亚热带群中大多自交系分布在CM群和Suwan群参考自交系附近。IBD分群结果显示,Reid群、Suwan群、CM群和A群的自交系数量分别有21、47、64和47个。系统进化分析、主成分分析和IBD分群韦恩图显示,三者共属Reid群、Suwan群、CM群和A群的自交系数量分别为12、35、18和11个。【结论】广西玉米自交系来源复杂,遗传背景相似,不同分析方法的划分结果并不完全一致,需结合育种实践进行类群划分。广西选育的西南骨干玉米自交系ZNC442和桂A10341均属于A群,最理想组配模式为A群×Reid群,其次是A群×Suwan群和A群×CM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SNP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NP分子标记的乌饭树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婧 张敏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0-538,共9页
为更好地保护、开发和利用乌饭树资源,采用基因分型测序(GBS,genotyping by sequencing)技术对采集于5个地区的70份乌饭树野生种质进行了SNP分子标记开发,利用开发的标记研究了乌饭树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结果显示,通过测... 为更好地保护、开发和利用乌饭树资源,采用基因分型测序(GBS,genotyping by sequencing)技术对采集于5个地区的70份乌饭树野生种质进行了SNP分子标记开发,利用开发的标记研究了乌饭树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结果显示,通过测序数据分析共筛选得到9752个高质量SNP标记用于后续研究;乌饭树5个群体均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523,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219,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231,其中江苏溧阳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高。分子方差分析显示整个群体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个体间(65.45%)。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显示5个群体间遗传分化程度高,其中江苏溧阳与江西上犹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最高,为0.406。系统进化树(邻接法)显示乌饭树种质聚类为3个进化分支,种质的聚集与其地理来源无确定性关系;群体结构分析将乌饭树种质分为3个亚群,主成分分析结果与群体结构的结果类似,不同地区的乌饭树种质在3个亚群中均有分布,显示了乌饭树资源存在着广泛的基因交流。本研究可为今后乌饭树良种选育和资源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饭树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SNP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开花时间和成熟期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与候选基因预测
12
作者 王琼 邹丹霞 +9 位作者 陈兴运 张威 张红梅 刘晓庆 贾倩茹 魏利斌 崔晓艳 陈新 王学军 陈华涛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58-1568,I0011-I0020,共21页
大豆是典型的短日照作物,对光周期极为敏感,其栽培和产量均受到田间光周期条件的制约。本研究对264份大豆种质资源的开花时间和成熟期性状进行了考察,分析了开花相关性状与蛋白质含量、含油量、百粒重和株高等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随后... 大豆是典型的短日照作物,对光周期极为敏感,其栽培和产量均受到田间光周期条件的制约。本研究对264份大豆种质资源的开花时间和成熟期性状进行了考察,分析了开花相关性状与蛋白质含量、含油量、百粒重和株高等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随后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鉴定出235个与开花时间和成熟期相关的位点,并预测了14个可能参与调控大豆开花时间和成熟期的候选基因,其中与开花时间相关的候选基因有10个,与成熟期相关的基因有5个,且有1个候选基因同时与开花时间和成熟期相关。这些候选基因为进一步解析大豆开花相关性状的调控机制和大豆广适性高效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开花时间 成熟期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SNP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NP分子标记的128份糯玉米种质遗传多样性和类群结构分析
13
作者 钟昌松 方辉 +7 位作者 卢生乔 覃宏宇 陈坤 周锦国 弓雪 张述宽 刘亚利 黄安霞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79-1389,共11页
【目的】分析不同基因型糯玉米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类群结构,为广西糯玉米种质创新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10K芯片对128份糯玉米种质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和类群结构,并调查植株、花期和果穗的13个性状,分析不同类... 【目的】分析不同基因型糯玉米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类群结构,为广西糯玉米种质创新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10K芯片对128份糯玉米种质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和类群结构,并调查植株、花期和果穗的13个性状,分析不同类群种质的性状差异。【结果】7561个SNP分子标记基本均匀覆盖整个玉米基因组,主要等位基因频率(MAF)为0.500~0.969,平均为0.702;基因多样性(GD)为0.061~0.500,平均为0.388;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059~0.375,平均为0.307。聚类分析和PCoA分析均可将128份糯玉米种质划分为3个类群,分别为地方种类群、京科—中糯类群、本地糯类群;地方种类群和本地糯类类群的GD分别为0.354和0.343,PIC分别为0.282和0.280,低于京科—中糯类群的GD(0.377)和PIC(0.298),表明地方种类群和本地糯类类群的遗传多样性较低,且类群划分结果具有一定的地理和生态区域特征;甜糯玉米与糯玉米划分在同一类群,其原因是甜糯玉米是从糯玉米中选育的一种新型鲜食玉米。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显示,不同类群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变异,占总遗传变异的10.8%,自交系间的遗传变异为73.1%,自交系内的遗传变异为16.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花期对京科-中糯类种质具有较突出的负向调控作用,而株高、穗位高等植株性状对本地糯类种质的正向调控作用较大。对于京科-中糯类温带种质,花期延迟对雄花性状及穗行数和穗粗等果穗性状有负调控作用,这可能是亚热带生态气候环境对温带血缘种质影响的结果。而对于本地糯类热带种质,株高、穗位高对果穗穗行数和行粒数正向调控作用更大,但过高的穗位高也易导致产量性状穗粗下降。【结论】不同类型的糯玉米种质遗传多样性存在一定差异,具有一定的地理和生态区域特点,在植株、花期和果穗等性状的相关性和互作机制也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遗传多样性 SNP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NP分子标记的95个热带亚热带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分析
14
作者 王兵伟 何静丹 +5 位作者 郑加兴 韦绍丽 周步进 覃嘉明 黄安霞 时成俏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45-1553,I0003,共10页
【目的】对95个热带亚热带血缘玉米自交系的群体结构和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为热带亚热带血缘种质的创新和精准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10K玉米SNP育种芯片对95个玉米自交系进行全基因组分型扫描,所得数据进行质控后利用PowerMarker V... 【目的】对95个热带亚热带血缘玉米自交系的群体结构和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为热带亚热带血缘种质的创新和精准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10K玉米SNP育种芯片对95个玉米自交系进行全基因组分型扫描,所得数据进行质控后利用PowerMarker V3.25计算遗传多样性指标,利用MEGA X计算遗传距离并采用邻接法进行聚类分析,使用R包计算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Fst)并进行非度量多维尺度(NMDS)分析。【结果】从95个玉米自交系中检测到7812个高质量SNP分子标记位点,分布于玉米10条染色体上。95个自交系间的遗传距离变化范围为0.001~0.482,平均值为0.356。根据遗传距离信息将95个玉米自交系划分为A、B、C 3个类群,A群有5个自交系,B群有17个自交系,C群有73个自交系;C群又可分为5个亚群,每个亚群均有各自代表性的自交系材料,聚类分析结果与育种实践基本吻合。基于SNP分子标记位点进行统计,95个玉米自交系的平均杂合率为1.4%,基因多样性均值为0.3718,杂合度难测值均值为0.0139,最小等位基因频率均值为0.2886,多态信息含量均值为0.3004。A群的Fst(0.1491)最高,B群和C群的Fst(0.1422和0.1400)接近。NMDS分析也将95个自交系分成3个群,与聚类分析结果相对应。【结论】95个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被划分为3个类群,其中C群可划分为5个亚群,进一步明确了各自交系间的遗传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热带亚热带 自交系 SNP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温光敏雄性核不育两系法杂交小麦杂种优势群分析
15
作者 丁明亮 李宏生 +6 位作者 杨忠慧 刘琨 尹健 唐雄 唐耀 杨木军 李绍祥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共8页
为分析云南温光敏雄性核不育两系法杂交小麦的杂种优势群,利用15K SNP小麦育种芯片对K43S、K47S、K63S、K64S、K66S和K78S共6个小麦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及不同来源的302份恢复系进行分子标记聚类分群。结果表明,6份不育系和302份恢复系... 为分析云南温光敏雄性核不育两系法杂交小麦的杂种优势群,利用15K SNP小麦育种芯片对K43S、K47S、K63S、K64S、K66S和K78S共6个小麦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及不同来源的302份恢复系进行分子标记聚类分群。结果表明,6份不育系和302份恢复系被划分为10个类群。在已知19个强优势组合中,3个不育系与所有类群都可以产生强优势组合,但以恢复系含近缘种质(6/19)或地理远缘恢复系(10/19)产生强优势组合的概率更高,这两种类群将是今后构建小麦杂交优势群的重点。聚在同一类群的不育系与恢复系之间杂交能产生超标优势的组合数(6/19)远少于不同类群间的超标优势的组合数(13/19)。SNP芯片能有效用于小麦杂种优势群划分;基于SNP标记的遗传相似度可指导强优势组合测配和构建小麦杂种优势群;不育系和恢复系间的遗传差异不一定能产生杂种优势,但能产生强优势的杂交组合,其不育系和恢复系之间必定有足够的遗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小麦 杂种优势群 温光敏核不育系 SNP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NP标记的胡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16
作者 伊六喜 牟英男 +5 位作者 萨如拉 高凤云 周宇 李志伟 邬阳 陈永胜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29-1236,共8页
【目的】评价269份不同地理来源的胡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胡麻种质创新提供依据。【方法】对269份胡麻种质材料进行Hiseq测序开发SNP数据,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机构分析。【结果】获得1.3684 Tb有效序列数据,与胡麻参考基因组平... 【目的】评价269份不同地理来源的胡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胡麻种质创新提供依据。【方法】对269份胡麻种质材料进行Hiseq测序开发SNP数据,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机构分析。【结果】获得1.3684 Tb有效序列数据,与胡麻参考基因组平均比对率为96.32%,碱基GC含量平均值为38.57%。平均测序深度为12.55 X;通过过滤(deep>=4,miss <0.2,MAF> 0.01)检测到1069 106个SNPs,分布在15条染色体上,平均密度为每千碱基2.87个SNP。按花冠形状269份胡麻种质分为漏斗形群体(47)、五角星形群体(117)、碟形群体(93)、轮形群体(12)4个群体。5个地理来源的品种在4个群体中的分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西北品种主要集中在漏斗形群体和碟形群体中,中国华北品种主要集中在碟形群体中,欧洲和亚洲品种主要集中在五角星群体中。群体结构分析表明,最佳分群K值为9,LD衰减数值为15 Kb。【结论】胡麻花冠形状与当地的育种目标和胡麻重要农艺性状有一定关联,有利于形态标记辅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SNP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洲坚果核心种质的初步构建
17
作者 吴超 李志强 +5 位作者 陶亮 马静 李婷玉 李扬 耿建建 宫丽丹 《热带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1-7,共7页
构建澳洲坚果的核心种质是提升澳洲坚果种质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策略。本研究基于208份澳洲坚果种质资源的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利用Core Hunter软件和基因覆盖度指标,构建了一套核心种质。通过遗传多样性、等位基因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 构建澳洲坚果的核心种质是提升澳洲坚果种质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策略。本研究基于208份澳洲坚果种质资源的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利用Core Hunter软件和基因覆盖度指标,构建了一套核心种质。通过遗传多样性、等位基因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构建的核心种质进行综合评估,共鉴定出5470885个SNP标记,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分析。最终筛选出41份种质作为核心种质,其中美国种质11份(26.83%),澳大利亚种质12份(29.27%),中国种质18份(43.90%)。在18份国内种质中,包含了经实生选种(11份)、杂交育种(5份)和诱变育种(2份)途径获取的种质。核心种质与原始种质的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193和0.202)、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311和0.274)、平均Nei遗传多样性(分别为0.315和0.275)、平均香浓维纳指数(分别为0.481和0.434)、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256和0.228)均显示出较高的一致性。此外,10种基因型在核心种质和原始种质中的比例几乎一致,次等位基因的分布差异很小。另外,核心种质的主成分分布图和原始种质的分布图的趋势相吻合。本研究构建的核心种质能够有效代表原始种质的遗传变异,为澳洲坚果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种质资源 核心种质 S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核心SNP标记构建豆类蔬菜品种指纹图谱
18
作者 吴新义 刘娜 +2 位作者 汪宝根 龚亚明 李国景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363-369,共7页
豆类蔬菜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为促进豆类蔬菜品种权保护,以豇豆和菜用豌豆为研究对象,分别利用物种特异的核心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构建了52份豇豆品种(系)和48份豌豆种质的DNA指纹图谱,并对14份豇豆品种(系)的种子纯度进行了检... 豆类蔬菜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为促进豆类蔬菜品种权保护,以豇豆和菜用豌豆为研究对象,分别利用物种特异的核心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构建了52份豇豆品种(系)和48份豌豆种质的DNA指纹图谱,并对14份豇豆品种(系)的种子纯度进行了检测。该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ASP)技术的SNP标记可以用于豆类蔬菜品种的品种权保护、种子真伪区分以及种子纯度鉴定,建议尽快制订并发布基于SNP标记的豆类蔬菜品种鉴定技术标准,为种业和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类蔬菜 SNP标记 KASP 品种保护 种子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NP芯片分析嘉定梅山猪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及其应用
19
作者 涂尾龙 王洪洋 +5 位作者 张莺莺 黄济 高骏 甘叶青 卞益 谈永松 《上海农业学报》 2025年第2期89-95,共7页
通过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芯片对333头嘉定梅山猪进行SNP分型,分析嘉定梅山猪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计算嘉定梅山猪群体近交系数,通过进化树重新划分家系,并以新家系为基础规划保种方案,指导保种生产。... 通过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芯片对333头嘉定梅山猪进行SNP分型,分析嘉定梅山猪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计算嘉定梅山猪群体近交系数,通过进化树重新划分家系,并以新家系为基础规划保种方案,指导保种生产。结果表明:嘉定梅山猪群体观察杂合度为0.173,期望杂合度为0.175,平均基因组近交系数为0.148,存在一定程度的近交;根据SNP芯片对梅山猪群体亲缘关系进行分析,并剔除生产性能较低种猪,将种猪群体划分为7个家系。据新家系制定配种计划生产,2024年嘉定梅山猪产仔数较上一年平均提高2.11头,产活仔数平均提高0.97头。该研究可为提高嘉定梅山猪生产性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定梅山猪 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芯片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茵鹅生长激素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屠宰性能关联分析
20
作者 顾文婕 董飚 +1 位作者 王健 张玲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共4页
试验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生长激素基因(GH)在莱茵鹅群体中的多态性,并分析GH基因与莱茵鹅屠宰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在GH基因第4外显子中发现了T291C,G297A共2个SNP,形成了AA型、AB型和BB型3种基因型,群体纯合度为0.5868,杂合度为0.41... 试验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生长激素基因(GH)在莱茵鹅群体中的多态性,并分析GH基因与莱茵鹅屠宰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在GH基因第4外显子中发现了T291C,G297A共2个SNP,形成了AA型、AB型和BB型3种基因型,群体纯合度为0.5868,杂合度为0.4132,多态信息含量为0.3278。母鹅70日龄BB型宰前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显著高于AA型(P<0.05),AA型屠宰率显著高于AB型和BB型(P<0.05),AB型全净膛率显著高于BB型(P<0.05)。公鹅BB型宰前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显著高于AA型(P<0.05)。其他指标在同性别鹅内不同基因型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这些关联表明GH基因可以用于莱茵鹅屠体和肉品质性状的早期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茵鹅 生长激素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屠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