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少年恒牙牙体缺损的修复难点及过渡修复的方式选择 被引量:1
1
作者 程雅雯 李德利 +2 位作者 赵彦 夏斌 刘云松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8-213,共6页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界定,青少年所涵盖的年龄是10~19岁[1]。青少年时期是人类生命发展的一个独特阶段,是生理和心理发生迅猛成长的关键时期。当前,世界上青少年的数量总计高达12亿,占全球总人口的六分之一[1],因此,青少年的口腔健康受到...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界定,青少年所涵盖的年龄是10~19岁[1]。青少年时期是人类生命发展的一个独特阶段,是生理和心理发生迅猛成长的关键时期。当前,世界上青少年的数量总计高达12亿,占全球总人口的六分之一[1],因此,青少年的口腔健康受到了愈发广泛的关注。青少年口腔情况复杂,且处于发育阶段。恒牙作为继乳牙脱落后的第二副牙列,一般在牙根形成2/3左右时开始萌出,但此时恒牙牙根尚未发育完成,这些虽已萌出,但未达到[牙合]平面的恒牙被称为年轻恒牙[2]。根尖部完全形成后的被动萌出导致恒牙在整个青少年时期持续存在临床冠长度的增加[3]。故而,青少年恒牙包括牙根未发育完成的年轻恒牙与牙根发育完成但龈缘位置仍未稳定的恒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青少年恒牙 过渡修复 CAD/CAM树脂基陶瓷 聚合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含原位生长ZIF-L粒子的PEI基高效染料脱盐混合基质纳滤膜
2
作者 薛立新 涂龙斗 +3 位作者 李士洋 郑晨晨 蔡达健 高从堦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31-442,共12页
沸石咪唑酯骨架(ZIF)因其结构可调、制备简单以及稳定性优异,被认为是突破膜材料上限的最佳材料之一。本文通过在聚乙烯亚胺(PEI)基涂层原位生长ZIF-L粒子,然后与均苯三甲酰氯(TMC)界面聚合,得到了性能良好的染料脱盐混合基质疏松纳滤... 沸石咪唑酯骨架(ZIF)因其结构可调、制备简单以及稳定性优异,被认为是突破膜材料上限的最佳材料之一。本文通过在聚乙烯亚胺(PEI)基涂层原位生长ZIF-L粒子,然后与均苯三甲酰氯(TMC)界面聚合,得到了性能良好的染料脱盐混合基质疏松纳滤膜。利用PEI与Zn2+的配位作用,保证Zn(Ⅱ)离子的均匀分布,还建立了原位生成ZIF-L纳米粒子与聚酰胺之间的界面连接,避免了界面缺陷的形成。ZIF-L粒子的原位生成增加了膜表面粗糙度,改善了膜表面亲水性能,提供了分离层的水通道,缩短了水运输路径。对于刚果红(CR)/盐混合溶液,与未负载ZIF粒子的PEI/TMC膜相比,PEI(ZIF)/TMC膜在截留率维持不变的情况下,渗透系数提高近17倍,达到68.1~71.7L/(m^(2)·h·bar),其刚果红染料截留率达到98%,Na_(2)SO_(4)和NaCl截留率分别为12.4%和2.7%,截留分离选择系数分别为7.8和3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生长 染料/盐分离 ZIF-L 混合基质纳滤膜 界面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酯)环状低聚物的合成、表征和开环聚合反应 被引量:7
3
作者 宛新华 曹郁 +2 位作者 章斐 孙玲 周其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7-151,共5页
探索了由对苯二甲酰氯和 1 ,3-丙二醇在“假高稀”条件下合成聚 (对苯二甲酸 -1 ,3-丙二酯 ) ( PTT)环状低聚物的可行性 .通过柱色谱分离了环状低聚物和线形低聚物 ;用核磁共振、质谱和元素分析表征了产物的化学结构 ;用 GPC和 HPLC研... 探索了由对苯二甲酰氯和 1 ,3-丙二醇在“假高稀”条件下合成聚 (对苯二甲酸 -1 ,3-丙二酯 ) ( PTT)环状低聚物的可行性 .通过柱色谱分离了环状低聚物和线形低聚物 ;用核磁共振、质谱和元素分析表征了产物的化学结构 ;用 GPC和 HPLC研究了不同大小环的分布 ,发现在本文实验条件下合成的 PTT环状低聚物主要由二、三、四、五和七聚体构成 ,其中环状三聚体含量最多 ,没有发现环状六聚体的存在 .PTT环状低聚物的熔程为 92 .3~ 2 2 2 .6℃ ,熔融后是无色、透明的低粘度液体 .于 2 5 0℃将 PTT环状低聚物分别在辛酸亚锡、 1 -乙基 -3-氯四丁基锡氧烷、钛酸四丁酯和三氧化二锑催化下进行开环聚合反应 ,制备了特性粘数为0 .1 8~ 0 .4 9d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1 3-丙二酯) 环状低聚物 开环聚合反应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 飞行时间质谱仪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聚合物互穿网络PP/PnBA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3
4
作者 罗筱烈 刘瑾 +5 位作者 樊忠东 马德柱 赵春田 侯建安 崔镝 徐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1553-1558,共6页
采用原位聚合法在聚丙烯微孔膜基材内复合聚丙烯酸丁酯(PnBA)制备了一种新型聚合物互穿网络PP/PnBA。用傅立叶扫描红外光谱、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广角X射线衍射及力学拉伸等手段进行了表征。发现复... 采用原位聚合法在聚丙烯微孔膜基材内复合聚丙烯酸丁酯(PnBA)制备了一种新型聚合物互穿网络PP/PnBA。用傅立叶扫描红外光谱、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广角X射线衍射及力学拉伸等手段进行了表征。发现复合膜表面PnBA的多少依赖于聚丙烯微孔膜基材表面微孔的量及分布情况,复合膜基本上保持了聚丙烯微孔膜基材的骨架结构,交联聚丙烯酸丁酯填入了几乎全部微孔,成为一个与聚丙烯相互穿的新的连续相,形成了真正互穿网络。复合膜的力学延展性有一定程度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互穿网络 PP/PnBA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高等规立构PAN的聚合优化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万锕俊 赵成学 钱宝钧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8-51,共4页
通过提出“分解组合”的优化策略思想 ,对合成高等规立构聚丙烯腈 (PAN)的聚合方法进行优化处理 ,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合成方法——丙烯腈阴离子模板聚合法 (ANMAP)。实验结果表明 ,ANMAP聚合及工艺流程有效、合理、可行 ,同时证明了所提... 通过提出“分解组合”的优化策略思想 ,对合成高等规立构聚丙烯腈 (PAN)的聚合方法进行优化处理 ,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合成方法——丙烯腈阴离子模板聚合法 (ANMAP)。实验结果表明 ,ANMAP聚合及工艺流程有效、合理、可行 ,同时证明了所提出的“分解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优化 策略 分解组合 聚丙烯腈 阴离子模板聚合 立体反应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区激光烧结制备PS/Al_2O_3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郑海忠 张坚 +1 位作者 鲁世强 徐志锋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8-31,共4页
试探性地利用选区激光烧结制备PS/Al2O3纳米复合材料,利用乳液聚合方法改性纳米Al2O3,并在相同工艺条件下对PS/Al2O3纳米复合材料成型粉末(NH1)与纯聚苯乙烯(PS)粉末选区激光烧结试样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NH1烧结试样(PS/Al2O... 试探性地利用选区激光烧结制备PS/Al2O3纳米复合材料,利用乳液聚合方法改性纳米Al2O3,并在相同工艺条件下对PS/Al2O3纳米复合材料成型粉末(NH1)与纯聚苯乙烯(PS)粉末选区激光烧结试样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NH1烧结试样(PS/Al2O3纳米复合材料)较纯PS的拉伸强度提高了2倍左右,最大值达到29.8MPa;缺口冲击强度提高了20%~50%,最大值达到10.5 kJ/m2;洛氏硬度仅增加约5%;并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试样的冲击断面进行了微观结构分析,发现纳米Al2O3经乳液聚合改性后在基体中分散良好,起到很好的增强增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区激光烧结 乳液聚合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 聚苯乙烯 Al2O3 纳米AL2O3 纳米复合材料 PS 制备 扫描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强度设计结构矩阵的复杂产品配置模型优化及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郭传龙 裘乐淼 +2 位作者 张树有 叶友本 伍晓榕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73-683,共11页
针对复杂产品内部结构耦合性强、配置设计求解效率和准确性低的问题,提出基于耦合强度设计结构矩阵的复杂产品配置模型优化技术。定义了产品配置结构体,基于结构体之间的父子逻辑关系和约束关系,对配置模型进行耦合分析,并对结构体间的... 针对复杂产品内部结构耦合性强、配置设计求解效率和准确性低的问题,提出基于耦合强度设计结构矩阵的复杂产品配置模型优化技术。定义了产品配置结构体,基于结构体之间的父子逻辑关系和约束关系,对配置模型进行耦合分析,并对结构体间的耦合关系进行量化。通过映射得到配置模型耦合强度设计结构矩阵,对其进行分解变换并给出的聚合强度指数函数进行判定,得到结构体聚合集。采用基于净供给度解耦算法撕裂聚合集,重组配置结构体,优化配置模型。该技术在高档数控机床配置设计中得到了应用与验证,提高了数控机床的配置效率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配置模型 耦合强度 设计结构矩阵 聚合强度指数 产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差别矩阵属性约简的聚合釜粗糙集-神经网络故障诊断 被引量:5
8
作者 高淑芝 高宪文 +1 位作者 王介生 费鹏程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59-765,共7页
引言 聚氯乙烯树脂(PVC)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其产品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农业、电力、公用事业等领域。聚合釜则是聚氯乙烯生产装置的关键设备,聚合釜能否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整个聚氯乙烯生产装置... 引言 聚氯乙烯树脂(PVC)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其产品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农业、电力、公用事业等领域。聚合釜则是聚氯乙烯生产装置的关键设备,聚合釜能否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整个聚氯乙烯生产装置的运行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釜 故障诊断 粗糙集 差别矩阵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与CH_4膜分离的发展与现状 被引量:7
9
作者 张萌 孙祥军 +1 位作者 罗居杰 李晋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6-29,共4页
通常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高浓度的CO2,其燃烧后对CO2处理减轻温室效应具有重要的环保意义。对于气体分离来说方法众多,基于膜的分离技术已经成为分离方法中极具竞争力的一种,并且成为CO2/CH4分离的有效手段之一,许多膜都能... 通常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高浓度的CO2,其燃烧后对CO2处理减轻温室效应具有重要的环保意义。对于气体分离来说方法众多,基于膜的分离技术已经成为分离方法中极具竞争力的一种,并且成为CO2/CH4分离的有效手段之一,许多膜都能对CO2/CH4进行分离,其中主要可分为3三种:高分子膜、无机膜和混合基质膜。高分子膜通过传递性质更进一步可分为:渗透膜、促进传递膜。介绍了用于CO2/CH4气体分离的几种膜的工作原理、发展现状、瓶颈因素和解决途径,对比了各种膜的操作条件、分离效能和成本,最后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目标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CO2/CH4 膜分离 高分子膜 无机膜 混合基质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热环境下复合材料固化过程中的厚度效应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淑仙 包正弢 +1 位作者 张晓龙 闫登杰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23,共9页
为研究厚度对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热固化质量的影响,建立了基于材料性能时变特性的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合板热固化的三维非稳态有限元模型和数值计算方法,并采用已有实验结果验证了数值模型的正确性。数值计算了不同厚度的层... 为研究厚度对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热固化质量的影响,建立了基于材料性能时变特性的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合板热固化的三维非稳态有限元模型和数值计算方法,并采用已有实验结果验证了数值模型的正确性。数值计算了不同厚度的层合板在不同热环境下固化过程中的温度、固化度和残余应力演变过程,研究了厚度参数对固化过程中层合板内温度、残余应力分布及固化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第一和第二种热控制环境下,随着层合板厚度的增大,层合板内最高温度值增大,残余应力增大,但层合板固化完成时间接近;在第三类热控制环境下,在一定范围内增大层合板厚度,层合板内最高温度值增大,残余应力增大,层合板固化完成时间延长,继续增大层合板厚度,固化时间缩短。对于本文所研究的大厚度层合板,与其他两种热控制环境相比,采用双面加热的第一类热控制环境进行热固化不仅可大大减小层合板内最高温度和残余应力,还可缩短固化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基复合材料 热固化 厚度效应 固化时间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钛纳米粒子-氧化石墨烯/聚酰亚胺混合基质膜的原位聚合及气体渗透性能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彩虹 满春利 +4 位作者 薛琬蕾 王挺 陈迪 陈潜 吴礼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86-693,共8页
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采用浸渍-沉淀法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粒子-氧化石墨烯(TiO_2-GO)复合物,再将TiO_2-GO复合物与4,4'-(六氟异亚丙基)邻苯二甲酸酐和4,4'-二氨基二苯醚通过原位聚合构建TiO_2-GO/TiO_2-GO/PI(聚酰亚胺)混合基质... 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采用浸渍-沉淀法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粒子-氧化石墨烯(TiO_2-GO)复合物,再将TiO_2-GO复合物与4,4'-(六氟异亚丙基)邻苯二甲酸酐和4,4'-二氨基二苯醚通过原位聚合构建TiO_2-GO/TiO_2-GO/PI(聚酰亚胺)混合基质膜,用于CO_2的渗透脱除.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失重(TG)和Zeta电位等表征了TiO_2-GO复合物和TiO_2-GO/PI混合基质膜的形貌与结构;探讨了TiO_2掺杂量对TiO_2-GO复合物及TiO_2-GO/PI混合基质膜的结构和气体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O_2-GO复合物中TiO_2纳米粒子较均匀地沉积在GO片层上,TiO_2纳米粒子在形成的同时破坏了GO的结构,使其无序度增加.TiO_2的掺杂对TiO_2-GO/PI混合基质膜的形貌与结构影响较小,但提升了TiO_2-GO/PI混合基质膜的CO_2和N2渗透性能.但过量的掺杂使TiO_2粒子在GO片层上团聚,从而导致TiO_2-GO复合物在混合基质膜中的分散性变差,CO_2渗透性及CO_2/N2渗透选择性降低.当TiO_2掺杂质量分数为30%时,TiO_2-GO/PI混合基质膜的CO_2渗透性为360 Barrer[1 Barrer=10^(-10)cm^3(STP)·cm/(cm^2·s·cm Hg)=7.5×10^(-14)cm^3(STP)·cm/(cm^2·s·Pa)],CO_2/N_2的渗透选择性可达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纳米粒子-氧化石墨烯复合物 聚酰亚胺 混合基质膜 原位聚合 气体渗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C矩阵对角线带状聚合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任小琦 《现代电子技术》 2011年第22期4-6,共3页
MIS系统的开发中,子系统的划分是在U/C矩阵演算的基础上实现的。一个大型企业业务繁多,数据量很大,由此得到的过程/数据类表也是很大的,用手工操作相当困难。若使用计算机来实现矩阵演算是很方便的。为了用计算机来代替手工操作,采用紧... MIS系统的开发中,子系统的划分是在U/C矩阵演算的基础上实现的。一个大型企业业务繁多,数据量很大,由此得到的过程/数据类表也是很大的,用手工操作相当困难。若使用计算机来实现矩阵演算是很方便的。为了用计算机来代替手工操作,采用紧相关矩阵的算法分4步建立数学模型,即建立C矩阵和U矩阵、计算通路/邻接矩阵、计算邻接矩阵的可达矩阵、计算紧子矩阵。并用计算机语言编程实现以上算法,获得初步结果。该方法为解决大系统划分子系统的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分析 U/C矩阵 带状聚合 M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污水厂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的三维荧光特性分析 被引量:26
13
作者 姚萌 罗红元 +3 位作者 谢小青 戴兰华 吴伟 张凯松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4-99,共6页
对厦门5个城市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溶解性有机物SMP,松散型胞外聚合物LB-EPS和紧密结合型胞外聚合物TB-EPS的三维荧光光谱分析表明,SMP,LB-EPS和TB-EPS都有3个明显的特征峰,其中Peak A(Ex/Em=225~230/335~350nm)和Peak B(Ex/Em=275~28... 对厦门5个城市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溶解性有机物SMP,松散型胞外聚合物LB-EPS和紧密结合型胞外聚合物TB-EPS的三维荧光光谱分析表明,SMP,LB-EPS和TB-EPS都有3个明显的特征峰,其中Peak A(Ex/Em=225~230/335~350nm)和Peak B(Ex/Em=275~280/330~350nm)都为类蛋白荧光物质,Peak C(Ex/Em=320~350/420~445nm)为腐殖酸类荧光物质.LB-EPS和TB-EPS荧光峰强度同其对应的TOC浓度有一定相关性.荧光强度综合指数FRI分析表明,微生物副产物更多的存在于TB-EPS中,其FRI总和同TOC浓度呈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聚合物 三维荧光光谱 荧光强度综合指数 活性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颜色和纹理特征的黄瓜病害识别算法 被引量:33
14
作者 胡敏 陈红波 +2 位作者 许良凤 谢成军 江河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70-977,共8页
为了提高黄瓜叶部病害的识别效果及实用性,增强特征描述能力,提出一种新的黄瓜病害图像分割及颜色、纹理特征提取算法。首先,对自然环境中采集的病害图片进行不同颜色空间的预处理和分割,对分割结果图像进行融合处理;然后,对病斑区域提... 为了提高黄瓜叶部病害的识别效果及实用性,增强特征描述能力,提出一种新的黄瓜病害图像分割及颜色、纹理特征提取算法。首先,对自然环境中采集的病害图片进行不同颜色空间的预处理和分割,对分割结果图像进行融合处理;然后,对病斑区域提取模糊量化直方图、颜色聚合度作为颜色特征,利用颜色相似性度量函数计算颜色共生矩阵,提取病斑的纹理特征;最后,通过核主成分分析对颜色和纹理特征进行融合,去除冗余成分,利用支持向量机对病害进行分类识别。在采集的黄瓜病害实验库上进行实验,取得了94.11%的识别率。通过充分利用病害识别中占主要识别依据的颜色信息,并结合纹理信息,较好地表达了病斑特征。和其他方法的实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有效提高黄瓜病害的识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部病害 模糊量化直方图 颜色聚合度 颜色共生矩阵 核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BR中污泥的内源消化性能及EPS转化特征解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以松 王晓昌 +1 位作者 孙琪媛 杨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37-442,共6页
膜生物反应器(MBR)具有污泥产量少等众多优点,同时也存在着污泥沉降性能及脱水性能差、剩余污泥难于处理的问题.为此,采用2种生物技术(好氧消化和好氧/缺氧消化)处理MBR工艺剩余污泥,研究污泥的内源消化性能及胞外聚合物(EPS)的转化特征... 膜生物反应器(MBR)具有污泥产量少等众多优点,同时也存在着污泥沉降性能及脱水性能差、剩余污泥难于处理的问题.为此,采用2种生物技术(好氧消化和好氧/缺氧消化)处理MBR工艺剩余污泥,研究污泥的内源消化性能及胞外聚合物(EPS)的转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常温条件下,好氧/缺氧消化20d时MLVSS降解率可达到50%,比好氧速率(SOUR)降低到1.5mgO2/gMLVSS·h以下,完全能够满足污泥稳定处理的要求,同时比好氧消化节约曝气能耗.EPS的组分化学分析发现污泥消化后EPS中蛋白质、多糖和DNA的含量明显增加,表明消化过程中活性污泥的裂解导致胞内物质的释放,促进了EPS含量的增加与转化.同时,红外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及凝胶渗透色谱的分析结果认为,溶解性胞外聚合物(SEPS)与结合性胞外聚合物(BEPS)均以蛋白质、多糖、富里酸和腐植酸等组成,随着污泥的消化,BEPS增加且逐渐转化为SEPS,并导致类富里酸、类腐植酸等难降解有机物的积累和类蛋白质的降解;污泥消化前后SEPS分子量分布变化明显,呈现分子量减小的趋势,而BEPS分子量分布范围变化不大,主要表现为有机物浓度的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胞外聚合物 三维荧光光谱 污泥消化 分子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化学分析评价胞外多聚物的提取方法 被引量:25
16
作者 高景峰 郭建秋 +2 位作者 陈冉妮 苏凯 彭永臻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62-668,共7页
采用高速离心法、EDTA法、阳离子交换树脂法(CER)、甲醛法和甲醛+NaOH法提取普通活性污泥和好氧颗粒污泥的胞外多聚物(EPS),结合三维荧光光谱对五种方法进行评价,并对EPS中的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个EPS的三维荧光光谱峰值中,2个是类... 采用高速离心法、EDTA法、阳离子交换树脂法(CER)、甲醛法和甲醛+NaOH法提取普通活性污泥和好氧颗粒污泥的胞外多聚物(EPS),结合三维荧光光谱对五种方法进行评价,并对EPS中的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个EPS的三维荧光光谱峰值中,2个是类蛋白峰,2个是类富里酸峰,1个是类腐殖酸峰.匀浆对好氧颗粒污泥EPS的提取必不可少.甲醛严重干扰核酸的化学测定.透析前后的EPS提取液均应作为分析对象.单纯高速离心法无法有效提取EPS.CER法不容易造成细胞破壁,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虽然甲醛+NaOH法对EPS的提取量最大,但对细胞的破壁程度也最大.EDTA会导致溶胞,并严重污染EPS.甲醛+NaOH法和EDTA法都会严重干扰胞外蛋白的三维荧光光谱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多聚物 三维荧光光谱 提取 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AES内标法测定铬系乙烯聚合催化剂中Cr、Ti、Mg、Al的含量
17
作者 荣丽丽 刘丽莹 +2 位作者 邓旭亮 赵铁凯 曹婷婷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3-87,共5页
采用微波消解技术对铬系乙烯聚合催化剂进行了处理,制备样品水相测定溶液,对各元素分析谱线选择进行确定,对样品测定中产生的基体效应进行讨论,建立可靠的微波消解-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铬系乙烯聚合催化剂中Cr、Ti、Mg、Al含量的方法... 采用微波消解技术对铬系乙烯聚合催化剂进行了处理,制备样品水相测定溶液,对各元素分析谱线选择进行确定,对样品测定中产生的基体效应进行讨论,建立可靠的微波消解-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铬系乙烯聚合催化剂中Cr、Ti、Mg、Al含量的方法。溶液中Cr含量偏高,对Ti、Mg、Al的测定有显著的影响,加入混合内标溶液可以消除基体对待测元素的干扰。实验结果表明,各元素校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均不小于0.999 8,检出限Cr为0.001 05 mg/L、Ti为0.001 35 mg/L、Mg为0.000 66mg/L、Al为0.002 34mg/L。按照该实验方法测定铬系聚乙烯催化剂样品中Cr、Ti、Mg和Al的含量,其结果的回收率为97.5%~104.0%,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0.51%~4.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ICP-AES 微波消解 铬系乙烯聚合催化剂 基体效应内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聚合纳米杂化混合基质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8
作者 陈可可 陈涛 +3 位作者 徐子丹 刘文超 胡姣 谭惠芬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8-51,共4页
通过柠檬酸钠与氯化镁络合体系原位聚合并经碱浴制备了Mg(OH)_(2)纳米杂化反渗透混合基质膜。膜的最佳制备条件为:n(柠檬酸钠)/n(氯化镁)为1,当水相柠檬酸钠添加量为0.5%,碱浴pH为11,碱浴时间为20 s时,膜的性能最佳,脱盐率达99.2%,水通... 通过柠檬酸钠与氯化镁络合体系原位聚合并经碱浴制备了Mg(OH)_(2)纳米杂化反渗透混合基质膜。膜的最佳制备条件为:n(柠檬酸钠)/n(氯化镁)为1,当水相柠檬酸钠添加量为0.5%,碱浴pH为11,碱浴时间为20 s时,膜的性能最佳,脱盐率达99.2%,水通量达79 L/(m^(2)·h)。经SEM检测发现,随着水相柠檬酸钠添加量增加,原位纳米杂化反渗透混合基质膜表面叶片状逐渐消失,并能在膜表面及断面观察到Mg(OH)_(2)微小聚集颗粒,也说明了络合体系在界面聚合过程中能顺利扩散到功能分离层;经视频显微镜发现混合基质膜经原位杂化后出现了许多水聚集通道,增大了反渗透膜的水通量。混合基质膜的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原位纳米杂化并不会降低膜的力学性能。络合体系原位纳米杂化制备反渗透混合基质膜的制备方法简单,为高通量反渗透膜的制备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钠 络合 混合基质 原位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体的组成对透明ABS树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于越 吕洁 +2 位作者 李刚 刘明辉 张明耀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0-23,共4页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技术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接枝粉料,采用悬浮聚合技术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丙烯腈三元共聚物(MSAN)。分别选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T)混合树脂和MSAN树脂作...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技术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接枝粉料,采用悬浮聚合技术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丙烯腈三元共聚物(MSAN)。分别选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T)混合树脂和MSAN树脂作为透明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的两种基体,采用熔融掺混技术制备透明ABS树脂。研究了PMMA/SAN-T基体的组成以及共聚而成的MSAN基体对透明ABS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基体为PMMA/SAN-T时,透明ABS树脂的冲击强度随着基体中PMMA含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透光率先增大后减小,而雾度先减小后增大。以MSAN树脂为基体的透明ABS树脂的力学性能较好,光学性能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聚合 基体 透明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 冲击强度 透光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聚氨酯杂化膜的原位聚合构建及气体渗透性能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雨霏 赵丽 +2 位作者 丁龙飞 王挺 吴礼光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301-2307,共7页
采用H2SO4/HNO3混酸处理得到不同氧化程度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COOH),再通过与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1,4-丁二醇(BDO)的预聚和扩链反应构建碳纳米管/聚氨酯(MWCNT-COOH/PU)杂化膜。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 采用H2SO4/HNO3混酸处理得到不同氧化程度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COOH),再通过与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1,4-丁二醇(BDO)的预聚和扩链反应构建碳纳米管/聚氨酯(MWCNT-COOH/PU)杂化膜。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分析表征多壁碳纳米管结构;探讨了多壁碳纳米管氧化程度和填充量对MWCNTCOOH/PU杂化膜的形貌和CO2、N2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混酸处理后的多壁碳纳米管带有一定的含氧基团,并随氧化程度的提高,多壁碳纳米管的拉曼光谱G峰和D峰的强度之比(ID/IG)有所增大;氧化程度对多壁碳纳米管在溶剂和杂化膜中的分散性有较大影响,氧化程度越高,分散性越好;杂化膜的CO2、N2渗透性及CO2/N2渗透选择性随多壁碳纳米管氧化程度的增加有所增大,而随多壁碳纳米管填充量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氧化程度较高的多壁碳纳米管(H-MWCNT-COOH)填充量为1.0wt%时,H-MWCNT-COOH/PU杂化膜的CO2渗透系数为67.8 Barrer,CO2/N2渗透选择性可达45,表明适量填充MWCNT-COOH能显著提高MWCNT/PU杂化膜的CO2渗透性及CO2/N2的渗透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聚氨酯 原位聚合 杂化膜 气体渗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