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湿地园沼泽植物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 L.)的蒸腾特性日变化 被引量:6
1
作者 徐惠风 刘兴土 +2 位作者 金研铭 杨艳清 徐克章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2-15,共4页
 对人工湿地园中沼泽植物水蓼(PolygonumhydropiperL.)蒸腾特性日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蓼叶片的蒸腾速率日进程在晴朗的天气呈单峰曲线变化,最高峰值出现在下午的14:00。受光量子通量密度的影响最大,相关系数为0.668。与相对湿...  对人工湿地园中沼泽植物水蓼(PolygonumhydropiperL.)蒸腾特性日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蓼叶片的蒸腾速率日进程在晴朗的天气呈单峰曲线变化,最高峰值出现在下午的14:00。受光量子通量密度的影响最大,相关系数为0.668。与相对湿度的变化呈正相关(r=0.607),说明水蓼的蒸腾速率日变化是受其自身所具有的特殊生理特性所决定。叶片气孔阻力直接影响蒸腾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园 沼泽植物 水蓼 蒸腾特性 蒸腾速率 天气 光量子通量密度 叶片气孔阻力 相对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植物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 L.)对镉的富集特征及生理响应 被引量:24
2
作者 葛依立 陈心胜 +4 位作者 黄道友 葛大兵 邓正苗 李峰 谢永宏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0-200,共11页
以人工湿地修复镉污染水体时,植物在镉离子的沉淀、吸收和积累等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但当前报道的镉富集植物种类较少,湿地植物对镉胁迫的生长及生理响应缺乏系统研究,限制了湿地植物在镉污染水体修复中的应用。笔者以常见湿地植物水蓼(... 以人工湿地修复镉污染水体时,植物在镉离子的沉淀、吸收和积累等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但当前报道的镉富集植物种类较少,湿地植物对镉胁迫的生长及生理响应缺乏系统研究,限制了湿地植物在镉污染水体修复中的应用。笔者以常见湿地植物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 L.)为对象,设置了4个镉处理浓度(0、0.5、1和2 mg·L^-1),研究了水蓼对镉的富集特征以及生长和生理响应。水蓼根、茎和叶的镉含量(以干重计)随镉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处理30 d时,在2 mg·L^-1处理下分别达到134、47和48 mg·kg^-1。处理30 d时,在1 mg·L^-1的镉处理下,水蓼的地上部及地下部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最高,地上部和地下部富集系数分别为45.6和111.7,转运系数为0.41。在处理15 d时,水蓼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2 mg·L^-1处理下显著降低。在处理30 d时,水蓼的总生物量在不同镉浓度下无显著差异,但丙二醛(MDA)含量、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0.5~2 mg·L^-1镉处理下均显著升高,叶绿素含量下降。这些结果表明,水蓼可以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等机理抵抗镉胁迫产生的氧化伤害,并且水蓼对镉的富集和转运系数较高,具有在镉污染水体修复中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水蓼 植物修复 抗氧化酶 人工湿地 生物富集系数 转运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antihyperlipidemic effect of Polygonum minus,a South East Asian salad plant in poloxamer 407-induced acute hyperlipidemic rats
3
作者 ParayilVargheseCHRISTAPHER JosephineMariaArokiaswamyCHRISTINA +1 位作者 Mohd.ZainiASMAWI VikneswaranMURUGAIYAH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18-118,共1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ntihyperlipidemic effect of methanol and aqueous extracts of the leaves of Polygonum minus in acute hyperlipidemic rat model.METHODS Acute hyperlipidemia was chemically induced in Sprague...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ntihyperlipidemic effect of methanol and aqueous extracts of the leaves of Polygonum minus in acute hyperlipidemic rat model.METHODS Acute hyperlipidemia was chemically induced in Sprague Dawley rats by using poloxamer 407(500mg·kg-1 of body weight;intraperitoneal).Increase in total cholesterol was confirmed after six hours of induction.The normal and hyperlipidemic control groups were administered with 1mL carboxymethylcellulose(CMC),the two test groups received aqueous and methanol extract of leaves of P.minus respectively(1000mg·kg-1;orally;suspended in 1% CMC)whereas reference standard treated group received atorvastatin(60mg·kg-1;orally;suspended in 1% CMC)once daily for 3consecutive days.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t 10 th and 24 th hour of the study for total cholesterol and triglycerides determination,while terminal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t58 th hour for full lipids profile analysis.RESULTS In the present study,both methanol and aqueous extracts lowered the serum total cholesterol and triglycerides significantly(P<0.001 and P<0.05,respectively)when compared with the hyperlipidemic control,similar to the standard drug atorvastatin.Varying effects were observed for both extracts on the other lipid parameter studied.Methanol extract showed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LDL(P<0.05),VLDL(P<0.01)and atherogenic index(AI;P<0.001)and it showed a significant elevation in HDL levels(P<0.05).On the other hand,the aqueous extract showed significant reduction only in VLDL and AI(P<0.05)but no increase in HDL levels.CONCLUSION Present study confirmed the antihyperlipidemic effect of leaves of P.minus in acute hyperlipidemic rat model.The study also suggested that the methanol extract possess higher antihyperlipidemic effect than aqueous extract.Currently a study is ongoing to evaluate the antihyperlipidemic effect of the methanol extract in high-fat diet-induced chronic hyperlipidemic rat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gonum minus ANTIHYPERlIPIDEMIC POlOXAMER 407 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珠芽蓼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满敬元 刘宇 +5 位作者 邢小勇 杨珍 郝宝成 拉巴次旦 何俊峰 吴金措姆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16-1427,共12页
【目的】利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珠芽蓼多糖,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参数,进一步对其单糖组成进行初步分析。【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和超声功率对珠芽蓼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以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运用Box-B... 【目的】利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珠芽蓼多糖,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参数,进一步对其单糖组成进行初步分析。【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和超声功率对珠芽蓼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以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运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法设计4因素3水平试验并进行响应面优化,确定各影响因素与多糖提取率的关系;运用Sevag法对多糖进行脱蛋白纯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对珠芽蓼多糖的单糖组成进行检测。【结果】各影响因素对珠芽蓼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提取温度>超声功率>提取时间>液料比,获得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0℃、液料比8∶1、提取时间90 min、超声功率500 W,在该优化条件下所得的珠芽蓼多糖提取率为6.619%。GC-MS检测结果显示,珠芽蓼多糖主要由D-阿拉伯糖、D-甘露糖、葡萄糖和D-半乳糖组成,摩尔比为0.63∶0.57∶6.3∶2.5。【结论】利用响应面法对珠芽蓼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初步检测了其单糖组成,研究结果为珠芽蓼多糖的工业化提取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芽蓼 多糖 响应面法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HPLC法测定火炭母药材中鞣花酸的质量分数 被引量:9
5
作者 叶青美 江仁望 +3 位作者 田海妍 姜飞 张建龙 叶文才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0-303,共4页
采用色谱柱为Welch Materials XB-C18柱(4.6 mm×250 mm,3μm),流动相为V甲醇∶V体积分数为0.2%的甲酸水溶液=45∶55,流速为0.8 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57 nm.结果显示,鞣花酸对照品的峰面积与进样量在0.067~2.68μg的范... 采用色谱柱为Welch Materials XB-C18柱(4.6 mm×250 mm,3μm),流动相为V甲醇∶V体积分数为0.2%的甲酸水溶液=45∶55,流速为0.8 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57 nm.结果显示,鞣花酸对照品的峰面积与进样量在0.067~2.68μg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该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9.6%,RSD为1.09%,测得10份样品中鞣花酸的质量分数在0.592~3.439 mg.g-1范围内.本方法快速、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火炭母药材中鞣花酸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炭母 鞣花酸 RP—HPlC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料饲粮中添加辣蓼对绵羊瘤胃发酵参数和瘤胃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于天力 何振莲 +3 位作者 韩怡静 任靖宇 夏呈强 裴彩霞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5-214,共10页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高精料饲粮中添加辣蓼对绵羊瘤胃发酵参数、菌群数量、乳酸代谢及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体重(23.26±0.33)kg的3月龄杜寒杂交公羔,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基础饲粮精粗比为75∶25,辣蓼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高精料饲粮中添加辣蓼对绵羊瘤胃发酵参数、菌群数量、乳酸代谢及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体重(23.26±0.33)kg的3月龄杜寒杂交公羔,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基础饲粮精粗比为75∶25,辣蓼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组)、5(L1组)、10(L2组)和15 g/d(L3组)。预饲期15 d,正式期60 d,共计75 d。正式期结束当天晨饲3 h后,对所有试验羊进行瘤胃液采集,用于后续瘤胃发酵参数、瘤胃微生物酶活、瘤胃乳酸代谢和瘤胃菌群的测定。[结果](1)L3组绵羊瘤胃液中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L1组(P<0.05),丙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乙丙比显著低于对照组,氨态氮(NH_(3)-N)含量显著低于L1组和对照组(P<0.05),微生物蛋白(MCP)含量显著高于L1组和对照组(P<0.05);L2组绵羊瘤胃液中丙酸和MC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乙丙比和NH_(3)-N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1组绵羊瘤胃液中NH_(3)-N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L2和L3组绵羊瘤胃液中纤维二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蛋白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3组绵羊瘤胃液中蛋白酶活性还显著低于L1组(P<0.05),α-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L1组和对照组(P<0.05)。(3)L3组绵羊瘤胃液中乳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L1组(P<0.05),乳酸脱氢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3个试验组绵羊瘤胃液中丙酮酸含量和丙酮酸激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L3组显著高于L2和L1两组(P<0.05)。(4)L3组绵羊瘤胃液中总产甲烷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原虫和栖瘤胃普雷沃氏菌数量显著低于L1组和对照组(P<0.05),白色瘤胃球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嗜淀粉瘤胃杆菌数量显著高于L1组和对照组(P<0.05);L2组绵羊瘤胃液中总原虫和栖瘤胃普雷沃氏菌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嗜淀粉瘤胃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精料饲粮中添加辣蓼可以调控瘤胃菌群,改善瘤胃发酵,降低乙丙比,增加MCP含量,降低NH_(3)-N浓度,通过调控乳酸代谢相关酶活性减少乳酸的堆积,本试验条件下最适添加量为15 g/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料饲粮 辣蓼 绵羊 瘤胃发酵 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铁蛋白修饰的辣蓼黄酮脂质体的药代动力学和脑靶向性研究
7
作者 吴昌旭 张金武 +7 位作者 彭春子 吕茂杰 杨世森 韦英益 陈海兰 何家康 胡庭俊 于美玲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共10页
为了探究转铁蛋白(Tf)修饰的辣蓼黄酮(FPHL)脂质体(Tf-FPHL-Lip)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并明确Tf修饰对脂质体(Lip)体内外血脑屏障(BBB)透过能力的影响,本试验建立大鼠血浆中FPHL的芦丁成分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分析Tf-FPHL-... 为了探究转铁蛋白(Tf)修饰的辣蓼黄酮(FPHL)脂质体(Tf-FPHL-Lip)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并明确Tf修饰对脂质体(Lip)体内外血脑屏障(BBB)透过能力的影响,本试验建立大鼠血浆中FPHL的芦丁成分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分析Tf-FPHL-Lip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利用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和小脑星形胶质细胞(C8-D1A)建立体外BBB模型,考察Lip透过体外BBB的能力;将Tf-FPHL-Lip经尾静脉注射小鼠,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观察荧光标记的Lip在小鼠体内的分布,考察Tf-FPHL-Lip透过体内BBB的能力。结果显示,建立的大鼠血浆中芦丁含量测定的HPLC分析方法的专属性、线性、回收率和精密度等均满足药动学分析方法的要求。与FPHL组相比,FPHL-Lip组和Tf-FPHLLip组的达峰浓度(C_(max))、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从0到无穷大)(AUC_(0-∞))、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从0到t)(AUC_(0-t))、平均驻留时间(MRT_(0-∞))和半衰期(T_(1/2))均极显著升高(P<0.01),清除率(CL)极显著降低(P <0.01);Tf-FPHL-Lip组的C_(max)、AUC_(0-∞)、AUC_(0-t)、MRT_(0-∞)和T_(1/2)分别为FPHL-Lip组的1.12、1.17、1.16、1.01和1.03倍;Tf-FPHL-Lip组的药时曲线下的峰面积最大,而FPHL组的药时曲线下的峰面积最小。Tf修饰的罗丹明B(RhB)脂质体(Tf-RhB-Lip)组在Transwell小室下层荧光信号强度极显著高于罗丹明B脂质体(RhB-Lip)组(P <0.01),表明Lip经Tf修饰后可以透过体外BBB。Tf修饰的吲哚箐绿(ICG)脂质体(Tf-ICG-Lip)组小鼠脑部荧光信号强度极显著高于吲哚箐绿脂质体(ICG-Lip)组和ICG组(P <0.01),并且维持时间长达36 h,表明Lip经Tf修饰后可以透过体内BBB。综上,Tf修饰可促进脂质体药物透过体内外BBB,增加脂质体药物体内吸收,Tf-FPHL-Lip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本试验结果为Tf-FPHL-Lip的脑部递送提供理论基础,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铁蛋白 辣蓼黄酮 脂质体 药代动力学 血脑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铁蛋白修饰辣蓼黄酮脂质体的制备和体外释放研究
8
作者 吴昌旭 张金武 +9 位作者 彭春子 吕茂杰 梁静 蒋凯屹 赖鹏羽 韦英益 陈海兰 何家康 胡庭俊 于美玲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共11页
为优化转铁蛋白(Tf)修饰的辣蓼黄酮(FPHL)脂质体(Tf-FPHL-Lip)的最佳制备工艺,明确其表征和体外释放特性,本试验首先利用乙醇注入法、薄膜分散法和逆向蒸发法制备辣蓼黄酮脂质体(FPHL-Lip),优选出包封率最高的制备方法。以包封率为考察... 为优化转铁蛋白(Tf)修饰的辣蓼黄酮(FPHL)脂质体(Tf-FPHL-Lip)的最佳制备工艺,明确其表征和体外释放特性,本试验首先利用乙醇注入法、薄膜分散法和逆向蒸发法制备辣蓼黄酮脂质体(FPHL-Lip),优选出包封率最高的制备方法。以包封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FPHL-Lip制备工艺;利用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羧酸(DSPE-PEG2000-COOH)上的活性末端羧基将Tf和脂质体在催化剂作用下连接,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Tf-FPHL-Lip的制备工艺,并对其形态、粒径、多分散指数(PDI)、Zeta电位和体外释放情况进行考察。结果显示,薄膜分散法制备Tf-FPHL-Lip的最优条件是磷胆比为6.28∶1、药脂比为1∶6.48、制备温度为58.48℃、水化体积为15 mL、表面活性剂浓度为7.5 mg/mL、超声时间为6 min、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DSPE-MPEG2000)与磷脂的摩尔比为6%、DSPE-PEG2000-COOH与DSPE-MPEG2000的摩尔比为5%、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与DSPE-PEG2000-COOH的摩尔比为10∶10∶1,Tf与DSPE-PEG2000-COOH的摩尔比为1∶40;在优化条件下制备的Tf-FPHL-Lip平均包封率为(63.35±3.41)%,平均粒径为(96.46±1.32)nm,平均PDI为0.312±0.029,平均Zeta电位为(-2.02±0.22)mV,平均连接率为(68.64±0.07)%,眼观为淡黄色、澄清、透明的液体,在电镜下为单层脂质体,呈球形,表面完整,粒径约100 nm;相对于FPHL,Tf-FPHL-Lip在体外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结果表明,优化的制备条件稳定可行,所制备的Tf-FPHL-Lip包封率较高,粒径小且均匀,为Tf-FPHL-Lip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蓼黄酮 转铁蛋白 脂质体 响应面法 表征 体外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法测定萹蓄中3种成分 被引量:3
9
作者 杨俊丽 班永生 +1 位作者 张亚中 黄丽丹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98-1002,共5页
目的采用UPLC法测定萹蓄Polygonum aviculare L.中3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萹蓄60%乙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Phenomenex Kinetex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以乙腈-0.5%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45℃;体积流量0.2 m L/min;... 目的采用UPLC法测定萹蓄Polygonum aviculare L.中3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萹蓄60%乙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Phenomenex Kinetex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以乙腈-0.5%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45℃;体积流量0.2 m L/min;检测波长360 nm。再对各产地(湖南、山西、河南、安徽、河北、湖北、吉林、甘肃、四川)76批样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杨梅苷、萹蓄苷、槲皮苷分别在2.42~48.4、2.523~50.46、2.314~46.28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15%、97.60%、98.94%,RSD分别为1.83%、1.46%、1.92%。各批样品被分为2类。结论萹蓄属于广布种,河北省产者质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萹蓄 杨梅苷 萹蓄苷 槲皮苷 UPlC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HPLC-QTOF-MSMS比较两种不同基原火炭母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7
10
作者 吴尤娇 陈汀波 +5 位作者 姬云青 程春松 张子凌 周华 罗培 张志锋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38-642,626,共6页
为评价不同基原火炭母药材的质量差异,本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HPLC-QTOF-MSMS)技术研究火炭母原变种和硬毛火炭母(变种)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酚酸类、黄酮类成分是火炭母原变种及硬毛火炭母的主要成分;通过... 为评价不同基原火炭母药材的质量差异,本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HPLC-QTOF-MSMS)技术研究火炭母原变种和硬毛火炭母(变种)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酚酸类、黄酮类成分是火炭母原变种及硬毛火炭母的主要成分;通过与标准品对照,没食子酸、绿原酸、鞣花酸和槲皮苷等4个成分被准确鉴定;其余21个峰通过一级质谱精确质荷比和二级质谱碎片、结合数据库匹配及参考文献等进行结构鉴定。这一分析方法快捷方便,可快速区别火炭母原变种和硬毛火炭母中的化学成分,为全面研究火炭母药材的质量标准和品质评价等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炭母 UHPlC-QTOF-MSMS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对酸模叶蓼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任洪霞 冯玲枫 +4 位作者 潘晶晶 吴雪燕 林静静 翁梨燕 陈建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18551-18552,18555,共3页
[目的]研究NaCl溶液对酸模叶蓼幼苗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以药用植物酸模叶蓼幼苗为试验材料,将其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0、50、75、100、125、150 mmol/L)处理,测定其中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和丙二醛的含量,以判断酸模叶蓼的抗盐能... [目的]研究NaCl溶液对酸模叶蓼幼苗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以药用植物酸模叶蓼幼苗为试验材料,将其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0、50、75、100、125、150 mmol/L)处理,测定其中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和丙二醛的含量,以判断酸模叶蓼的抗盐能力。[结果]在NaCl浓度≤125 mmol/L时,叶绿素含量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而MDA含量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少,可溶性糖含量则是先增加后降低;在NaCl浓度为150 mmol/L时,叶绿素含量明显比对照组的含量少,MDA含量明显比对照组的量大,可溶性糖含量也高于对照组。[结论]在0~150 mmol/L浓度范围内时,NaCl对酸模叶蓼的胁迫作用会致使酸模叶蓼启动自身的防御机制来适应这种胁迫的环境,表明酸模叶蓼具备一定的抗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模叶蓼(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 NACl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杠板归中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及槲皮素的含量 被引量:4
12
作者 范东生 赵超 +4 位作者 陈华国 周欣 龚小见 赵杨 杨世林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36-1440,共5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杠板归中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和槲皮素含量的方法。采用Lichrosher 5-C18色谱柱,以甲醇-0.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58 nm,柱温为25℃,2种化合物在30 min内...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杠板归中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和槲皮素含量的方法。采用Lichrosher 5-C18色谱柱,以甲醇-0.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58 nm,柱温为25℃,2种化合物在30 min内均得到较好分离。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和槲皮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37 6~3.920 0 mg和0.004 2~0.440 0 mg,检出限和定量下限分别为2.509、0.282 ng和6.272、0.702 ng,方法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和98%。运用该方法对不同产地杠板归药材中的2种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测定,并得出二者含量的比例。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杠板归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杠板归 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 槲皮素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蓼黄酮乙酸乙酯部分干预LPS诱导RAW264.7炎症反应机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梦倩 陶俊宇 +2 位作者 胡雯月 韦英益 胡庭俊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0-45,共6页
为探讨辣蓼黄酮乙酸乙酯部分(FEA)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炎症反应的调节机制,采用不同剂量的FEA作用于LPS刺激诱导的RAW264.7炎症反应体外模型,测定细胞内iNOS、COX-2的表达水平和AMPK、ERK、P38、JNK、c-Jun及其相应蛋白磷酸化... 为探讨辣蓼黄酮乙酸乙酯部分(FEA)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炎症反应的调节机制,采用不同剂量的FEA作用于LPS刺激诱导的RAW264.7炎症反应体外模型,测定细胞内iNOS、COX-2的表达水平和AMPK、ERK、P38、JNK、c-Jun及其相应蛋白磷酸化的水平。结果表明,80μg/mL的FEA预处理LPS诱导的RAW264.74 h可显著抑制细胞内iNOS和COX-2水平,并显著提高p-AMPKα/AMPKα水平;40、80μg/mL的FEA预处理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2 h可显著抑制p-ERK/ERK水平,4 h可显著抑制p-P38/P38水平;80μg/mL的FEA预处理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2 h、4 h可显著抑制p-JNK/JNK水平,4 h可显著抑制c-Jun水平。说明辣蓼黄酮乙酸乙酯部分对LPS诱导的RAW264.7发挥的抗炎作用可能与抑制细胞内iNOS和COX-2的水平、抑制MAPKs信号通路的磷酸化和增加磷酸化AMPK的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蓼黄酮 RAW264.7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炭母通过调控TLR4-TBK1信号通路改善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小鼠空肠的炎症反应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易安 郭琰娜 +5 位作者 刘妍 刘涵笑 沈幸玲 刘逸雷 唐陆平 何永明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2-139,共8页
为了探讨火炭母对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小鼠空肠的免疫保护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本试验将48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6个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和火炭母高、中、低剂量组,每组8只。阳性药物组小鼠灌胃庆大霉素[20 mg/(kg·bw... 为了探讨火炭母对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小鼠空肠的免疫保护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本试验将48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6个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和火炭母高、中、低剂量组,每组8只。阳性药物组小鼠灌胃庆大霉素[20 mg/(kg·bw)],火炭母高、中、低剂量组小鼠分别按16、8和4 g/(kg·bw)剂量灌胃火炭母,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给予等体积的灭菌生理盐水,共连续给药8 d。预防性给药2 d后,每只小鼠(空白对照组除外)灌胃0.2 mL半数致死量(LD 50)鼠伤寒沙门菌(5×10^(4) CFU/mL)致病。给药结束后,处死小鼠取空肠用于组织病理学检查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后,小鼠空肠杯状细胞和肠腺红细胞增多、肠绒毛结构松散,火炭母各剂量组小鼠空肠杯状细胞和肠腺红细胞明显减少,火炭母减轻了小鼠空肠组织损伤。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空肠中免疫因子β干扰素(IFN-β)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5),γ干扰素(IFN-γ)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磷酸化TANK结合激酶1(p-TBK1)和Toll样受体4(TLR4)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和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5);与模型组相比,不同剂量火炭母可以不同程度降低炎症因子IL-6(P<0.05或P>0.05)、IL-1β(P<0.05)和NF-κB p65(P<0.05)蛋白表达,显著提高TLR4、β干扰素TIR结构域衔接蛋白(TRIF)蛋白的表达和TANK结合激酶1(TBK1)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P<0.05),提高下游信号IRF3蛋白的表达(P<0.05)及其磷酸化水平(P<0.05或P>0.05),进而提高空肠中IFN-β(P<0.05或P>0.05)和IFN-γ(P<0.05)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火炭母通过调控TLR4-TBK1信号通路改善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小鼠空肠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炭母 鼠伤寒沙门菌 空肠 Toll样受体4(TlR4) TANK结合激酶1(TBK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产火炭母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含量测定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静 韦安达 +7 位作者 朱华 谢凤凤 黄国栋 黄飘玲 杨雯琪 邓玲玉 林思 秦慧真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164-168,256,共6页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火炭母(Polygonum chinense L.)中总黄酮的含量,以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以提取方式、提取溶剂、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3)正交设计优化火炭母中总黄酮的提取...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火炭母(Polygonum chinense L.)中总黄酮的含量,以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以提取方式、提取溶剂、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3)正交设计优化火炭母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最优提取工艺:70%乙醇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70(m/V),超声波提取45 min,提取2次。以芦丁为对照品,在500 nm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6%,相对标准偏差为1.72%。结果表明,13个产地火炭母药材的总黄酮含量为22.205 4~52.173 7 mg/g,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7%~2.81%。13个产地总黄酮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桂林市、南宁市、玉林市、百色市、贺州市、河池市、贵港市、防城港市、钦州市、梧州市、来宾市、崇左市、柳州市。该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良好,可作为广西产火炭母药材质量评价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炭母(polygonum chinense l.) 总黄酮 正交设计 提取工艺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萹蓄HPLC-ECD指纹图谱建立与抗氧化活性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影 吴其妹 +3 位作者 李志荣 邵起菊 陈荣祥 周亚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644-3651,共8页
目的建立萹蓄HPLC-电化学检测(ECD)指纹图谱,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方法萹蓄8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XBridge BEH shield RP18色谱柱(3.0 mm×150 mm,2.5μm);流动相乙腈-9.6 mg/mL柠檬酸溶液(pH 2.74),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6 mL/min... 目的建立萹蓄HPLC-电化学检测(ECD)指纹图谱,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方法萹蓄8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XBridge BEH shield RP18色谱柱(3.0 mm×150 mm,2.5μm);流动相乙腈-9.6 mg/mL柠檬酸溶液(pH 2.74),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6 mL/min;柱温45℃;检测电压650 mV。采用铁离子还原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评价抗氧化活性。再对指纹图谱共有峰与抗氧化活性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结果17批样品指纹图谱中共有26个共有峰,通过与对照品比对指认出18种化学成分,相似度在0.944~0.991之间。表儿茶素、原花青素B2、原儿茶醛、儿茶素、洋蓟素、对香豆酸、异荭草苷、杨梅苷、槲皮苷、萹蓄苷等化学成分对抗氧化活性的贡献较大。结论HPLC-ECD指纹图谱结合谱效关系研究能明确萹蓄中不同化合物对抗氧化活性的贡献程度,可为萹蓄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萹蓄 HPlC-ECD指纹图谱 抗氧化活性 灰色关联分析 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扛板归粗多糖抗氧化、抗炎、镇痛和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韦啟球 黄敏怡 +3 位作者 农秋冬 闭爱艳 裴世成 刘雪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57-64,共8页
目的:研究扛板归粗多糖体内外抗氧化、抗炎、镇痛和抑菌活性。方法:水提醇沉法制备扛板归粗多糖。以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为体外抗氧化评价方法,... 目的:研究扛板归粗多糖体内外抗氧化、抗炎、镇痛和抑菌活性。方法:水提醇沉法制备扛板归粗多糖。以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为体外抗氧化评价方法,以测定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活力、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力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为体内抗氧化指标,综合考察粗多糖抗氧化活性;采用二甲苯诱导小鼠耳廓肿胀法,评价粗多糖抗炎效果;测定小鼠热板痛阈值评价粗多糖镇痛作用;采用牛津杯法评价粗多糖体外抑菌效果。结果:扛板归粗多糖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较好的清除能力,呈剂量依懒性,半抑制浓度值(IC_(50))分别为420.93、171.53和575.40μg/mL;与对照组相比,粗多糖在体内能提高组织T-SOD活力和CAT活力,降低MDA水平。粗多糖能抑制二甲苯诱导的肿胀作用,抑制率高达40.95%。但是,该粗多糖镇痛作用不明显,对大肠埃希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无抑制作用。结论:扛板归粗多糖具有抗氧化和抗炎活性,有望开发成天然抗氧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扛板归 粗多糖 抗氧化 抗炎 镇痛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蓼黄酮通过调控核因子E2相关因子2信号通路及组蛋白乙酰化缓解伪狂犬病毒感染小鼠诱导的脾脏和肺脏氧化应激 被引量:6
18
作者 韦玉衡 赵雅琪 +3 位作者 陈奇 周家芳 周淑棉 胡庭俊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3-1225,共13页
本研究通过探索辣蓼黄酮对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及组蛋白乙酰化的调控效果,以阐明辣蓼黄酮干预伪狂犬病毒(PRV)感染小鼠诱导氧化应激的分子机制。将60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10只小鼠),即空白... 本研究通过探索辣蓼黄酮对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及组蛋白乙酰化的调控效果,以阐明辣蓼黄酮干预伪狂犬病毒(PRV)感染小鼠诱导氧化应激的分子机制。将60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10只小鼠),即空白对照组、PRV组、维生素C(VC)组(灌服100 mg/kg BW VC)及辣蓼黄酮高、中、低剂量组(灌服200、100和50 mg/kg BW辣蓼黄酮混悬液),各组灌服量均为0.2 mL。PRV感染小鼠7 d后,通过荧光定量PCR测定小鼠脾脏和肺脏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依赖还原型辅酶Ⅰ(Ⅱ)醌氧化还原酶1(NQO1)、乙酰转移酶(HAT)和去乙酰转移酶(HDAC)的mRNA表达水平;通过免疫组化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iNOS、Nrf2、HO-1、NQO1、乙酰化组蛋白H3(AcH3)和乙酰化组蛋白H4(AcH4)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RV组脾脏组织中iNOS、HAT的mRNA表达水平和AcH3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脾脏组织中HO-1、HDAC的mRNA表达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PRV组肺脏组织中iNOS、Nrf2、HO-1、NQO1、HAT的mRNA表达水平和iNOS、Nrf2、AcH3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肺脏组织中AcH4的蛋白表达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与PRV组相比,辣蓼黄酮高、中、低剂量组脾脏组织中Nrf2、HO-1和HDAC的mRNA表达水平和AcH4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脾脏组织中HAT的mRNA表达水平和AcH3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或极显著下降(P<0.05或P<0.01);辣蓼黄酮高、中、低剂量组肺脏组织中iNOS的mRNA表达水平和AcH3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或极显著下降(P<0.05或P<0.01),肺脏组织中AcH4的蛋白表达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由此可见,辣蓼黄酮对Nrf2信号通路和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具有调控作用,且其通过该调控作用缓解PRV感染小鼠脾脏和肺脏诱导的氧化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蓼黄酮 伪狂犬病毒 Nrf2信号通路 组蛋白乙酰化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料饲粮中添加辣蓼对绵羊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免疫、炎症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于天力 何振莲 +3 位作者 韩怡静 任靖宇 夏呈强 裴彩霞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51-2560,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高精料饲粮中添加辣蓼对绵羊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免疫、炎症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40只体重为(23.26±0.33)kg的3月龄杜寒杂交公羔,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基础饲粮精粗比为75∶25,辣蓼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组)、5... 本试验旨在研究高精料饲粮中添加辣蓼对绵羊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免疫、炎症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40只体重为(23.26±0.33)kg的3月龄杜寒杂交公羔,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基础饲粮精粗比为75∶25,辣蓼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组)、5(L1组)、10(L2组)、15 g/d(L3组)。试验期75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显示:L3组的后期平均日增重和后期增重均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辣蓼显著降低血清中尿素氮和甘油三酯含量(P<0.05),显著提高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P<0.05),L3组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L3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L1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辣蓼可以显著提高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P<0.05),显著降低血清丙二醛含量(P<0.05),L2和L3组的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辣蓼可以显著提高血清中酸性磷酸酶活性及免疫球蛋白、干扰素-γ含量(P<0.05);显著降低血清中一氧化氮和脂多糖含量(P<0.05),L2和L3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高精料饲粮中添加辣蓼可以提高绵羊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降低血清中促炎因子的含量,缓解采食高精料带来的机体炎症,提高绵羊的平均日增重和总增重,对保持绵羊机体健康有积极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辣蓼不会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15 g/d的添加量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料 辣蓼 绵羊 免疫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蓼黄酮缓解猪伪狂犬病病毒诱导的小鼠炎症及相关信号通路研究
20
作者 唐敏 谢小东 +5 位作者 蒋丽群 童艳梅 任春芝 易首利 施君 胡庭俊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7-33,共7页
为研究辣蓼黄酮乙酸乙酯部分(ethyl acetate of flavonoids from Polygonum hydropiper L,FEA)对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感染小鼠诱导的炎症反应及炎症相关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以50~200 mg/kg体重的FEA处理PRV感染的小... 为研究辣蓼黄酮乙酸乙酯部分(ethyl acetate of flavonoids from Polygonum hydropiper L,FEA)对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感染小鼠诱导的炎症反应及炎症相关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以50~200 mg/kg体重的FEA处理PRV感染的小鼠炎症模型后,检测各组小鼠免疫器官指数变化,脾脏匀浆液中氧化应激相关因子、炎症相关因子的水平或表达量,以及NF-κB等炎症相关信号通路的活化情况。结果显示,50和200 mg/kg体重的FEA能降低PRV感染的小鼠脾脏指数(P<0.05);50~200 mg/kg体重FEA能不同程度的降低PRV感染的小鼠脾脏细胞中ROS、NO水平,IL-1β、IL-6、MCP-1和TNF-α等细胞因子的含量及mRNA表达,以及XOD、MPO、iNOS的酶活性(P<0.05),升高IL-10的水平和GSH的酶活性(P<0.05)。此外,FEA降低了PRV感染的小鼠脾脏细胞中p-p65/p65、p-JNK/JNK和p-p38/p38等炎症相关信号通路蛋白的磷酸化比值(P<0.05)。结果表明,FEA能减缓PRV诱导的小鼠氧化应激状态和炎症反应,发挥体内抗炎作用,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和MAPK等炎症相关信号通路的活化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蓼黄酮 猪伪狂犬病病毒 氧化应激 炎症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