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九蒸九制黄精多糖的结构特征及其抑制氧化应激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瑜彬 陈昶安 +4 位作者 苏怡琳 罗珍 颜瑾 黎攀 杜冰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4-182,共9页
为探讨传统炮制处理的黄精多糖(NPKP)结构特性及其抗氧化作用,通过单糖组成分析,NPKP包含鼠李糖(3.5%)、阿拉伯糖(4.6%)、半乳糖(78.2%)、葡萄糖(2.1%)、木糖(1.0%)、甘露糖(1.3%)和半乳糖醛酸(9.4%)。分子量分析结果显示,NPKP主要含有... 为探讨传统炮制处理的黄精多糖(NPKP)结构特性及其抗氧化作用,通过单糖组成分析,NPKP包含鼠李糖(3.5%)、阿拉伯糖(4.6%)、半乳糖(78.2%)、葡萄糖(2.1%)、木糖(1.0%)、甘露糖(1.3%)和半乳糖醛酸(9.4%)。分子量分析结果显示,NPKP主要含有两类组分,组分1的重均分子量为196857 Da,组分2为13653 Da。甲基化分析表明,NPKP主要通过→4)-Glap-(1→糖苷键连接,摩尔占比31.8%,分支度51.7%。结合碘-碘化钾实验,证实NPKP是一种具有复杂分支结构的多糖。体外细胞试验结果表明,NPKP在显著降低HepG2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的同时,增加了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抗氧化物谷胱甘肽的表达,缓解了游离脂肪酸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通过这些作用机制,NPKP展示了显著的抗氧化能力,为黄精多糖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的潜在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为其在缓解氧化应激相关疾病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蒸九制黄精 黄精多糖 多糖结构 氧化应激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病害对滇黄精生理生化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泽芬 陈泽历 +3 位作者 袁宝怡 李荣基 赵明富 文国松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28-1036,共9页
【目的】明确病毒侵染对滇黄精生长发育、根茎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深入研究病毒的致病机理提供依据。【方法】以云南省滇黄精主产区曲靖和玉溪种植的4年生滇黄精田间抗病和感病植株为研究对象,比较病毒侵染后滇黄精叶绿体超微结构、叶... 【目的】明确病毒侵染对滇黄精生长发育、根茎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深入研究病毒的致病机理提供依据。【方法】以云南省滇黄精主产区曲靖和玉溪种植的4年生滇黄精田间抗病和感病植株为研究对象,比较病毒侵染后滇黄精叶绿体超微结构、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氧化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以及块茎生物学性状和药用有效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1)滇黄精遭受病毒侵染后,叶片细胞质中散布线状病毒粒子及其聚集形成的大量内含体,细胞内叶绿体结构严重受损,部分已发生解体;(2)感病滇黄精叶绿素发生降解,叶绿素a和b的含量分别极显著降低了22.97%和35.38%,其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分别降低了49.75%、11.25%和5.79%,光合作用效率明显减弱;(3)感病滇黄精叶片细胞膜发生强烈的脂膜过氧化反应,MDA含量升高了117.17%,SOD、POD、PPO、PAL活性极显著升高,其中PPO活性平均升高了61.81%;(4)感病滇黄精地下根茎的膨大和嫩芽的生长受阻,单株鲜质量降低了49.47%,根茎中多糖的相对含量减少了6.97%,皂苷、黄酮、总酚含量分别减少了23.31%、15.32%、11.07%。【结论】滇黄精遭受病毒侵染后,抗氧化酶防御反应虽然被激活,但细胞膜仍严重受损,光合作用明显减弱,最终导致根茎产量和药用品质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黄精 病毒病害 生理生化特性 根茎产量 药用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黄精有效成分近红外光谱快速定量分析模型建立 被引量:3
3
作者 徐萍 涂振华 +6 位作者 米琪 邱昌桂 陆尤 罗文秀 余建新 陈佳 郑国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13-1820,共8页
基于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建立了一种能快速预测滇黄精多糖、总皂苷和总酚含量的定量分析模型。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116批滇黄精样品的上述3种有效成分含量。同时,利用NIRS技术采集样品近红外光谱,剔除异常光谱后,结合多元散... 基于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建立了一种能快速预测滇黄精多糖、总皂苷和总酚含量的定量分析模型。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116批滇黄精样品的上述3种有效成分含量。同时,利用NIRS技术采集样品近红外光谱,剔除异常光谱后,结合多元散射校正(MSC)、一阶导数(1stD)、二阶导数(2ndD)、S-G平滑法(S-G)等筛选最佳光谱预处理方式,并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滇黄精中多糖、总皂苷和总酚的定量模型,通过外部验证,筛选出最佳定量模型。多糖、总皂苷和总酚分别选择MSC+2ndD+S-G、MSC+1stD+NS、MSC+1stD+S-G预处理方法,波长选择8000~4000 cm^(-1),主成分个数分别为6、13和13时,所建立的定量模型效果最佳,其校正集相关系数(R_(cal))分别为0.923、0.990和0.938,验证集相关系数(R_(pre))分别为0.924、0.901和0.910,相关性良好,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5.380%、0.478%和0.028 mg·g^(-1),性能偏差比(RPD)分别为2.11、2.16和1.95,平均相对偏差均小于2.0%。所建立的滇黄精定量模型准确可靠,证明NIRS技术是一种可行、准确、快速的无损检测方法,可用于滇黄精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黄精 多糖 总皂苷 总酚 近红外光谱 定量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药同源滇黄精水提物保护酒精性肝损伤的机制 被引量:2
4
作者 周兰荠 刘天启 +3 位作者 吕佳瑶 张续梦 王鹏 施琳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96,共15页
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PK)是我国传世经典食药两用食物,营养物质丰富,具有护肝等功效。九蒸九制是炮制滇黄精的经典方法,但其对滇黄精护肝作用及机制的影响尚无报道。基于LO_(2)细胞酒精性损伤模型,探究九蒸九... 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PK)是我国传世经典食药两用食物,营养物质丰富,具有护肝等功效。九蒸九制是炮制滇黄精的经典方法,但其对滇黄精护肝作用及机制的影响尚无报道。基于LO_(2)细胞酒精性损伤模型,探究九蒸九制滇黄精水提物(Nine Steaming Nine Drying processed PK extracts,PPK)对酒精性肝损伤的改善作用,采用代谢组学和生物信息数据库联合分析以及分子对接揭示其物质基础及潜在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PPK可以显著提升酒精诱导损伤的LO_(2)细胞活性,改善氧化应激和炎症指标,提高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活性;代谢组学分析联合生物数据库检索发现PPK显著富集芦丁、呋喃酮、咖啡酸、没食子儿茶素等23种代谢物,通过PI_(3)K-Akt、AMPK、NF-κB信号通路调控肝脏氧化应激与炎症;分子对接结果证实PPK的核心代谢物与酒精代谢酶之间具有良好的结合能力。研究结果初步揭示PPK能够通过调控氧化应激、减轻肝脏炎症、增强乙醇代谢功能来缓解酒精性肝损伤,为PPK营养功能的定位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药同源 滇黄精 LO_(2)细胞酒精性损伤 代谢组学 生物信息数据库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黄精黄酮提取工艺及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陈毅坚 石雪 +1 位作者 屈睿 彭文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22-225,共4页
研究了滇黄精中的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和抗氧化性能。用乙醇作为溶剂,采用正交实验对滇黄精黄酮提取条件乙醇浓度、液料比、超声波时间、提取次数进行正交优化,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为80%、液料比为25∶1、提取时间为60min、提取次数3次... 研究了滇黄精中的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和抗氧化性能。用乙醇作为溶剂,采用正交实验对滇黄精黄酮提取条件乙醇浓度、液料比、超声波时间、提取次数进行正交优化,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为80%、液料比为25∶1、提取时间为60min、提取次数3次,此条件下滇黄精黄酮最大提取率为0.40%;以芦丁为对照,对滇黄精黄酮进行DPPH自由基清除率、还原力测定实验,结果显示其活力高于同浓度的芦丁。实验结果显示滇黄精是一值得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的药材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黄精 黄酮 提取工艺 抗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个地理种源滇黄精光合日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左应梅 杨天梅 +5 位作者 杨维泽 杨绍兵 李纪潮 许宗亮 张金渝 杨美权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8期25-31,共7页
为了解不同种源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光合生理特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采用LI-6400XT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在自然环境条件下测定3个不同地理种源滇黄精植株的光合日变化,为良种选育以及科学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3个种源滇黄... 为了解不同种源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光合生理特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采用LI-6400XT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在自然环境条件下测定3个不同地理种源滇黄精植株的光合日变化,为良种选育以及科学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3个种源滇黄精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云南永德种源滇黄精Pn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四川会理、云南金平种源滇黄精Pn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金平种源具有典型的"午休"现象。3个种源滇黄精的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胞间CO2浓度(Ci)和水分利用率(WUE)日变化均不规则。3个种源之间光合特性存在差异,Pn日均值依次为:云南永德种源>四川会理种源>云南金平种源;除云南永德种源的Tr未出现下降外,其余各光合参数在午后均有较大幅度下降。相关分析表明,云南永德种源的Pn与Gs呈显著正相关;云南金平种源的Pn与Gs、Tr均呈显著正相关;四川会理种源的Pn与Gs、Tr和空气相对湿度(RH)均呈显著正相关,与大气温度(Ta)呈显著负相关。此外,3个种源滇黄精的Gs与RH均呈显著正相关,且各种源的Pn与Gs均呈显著正相关,因此RH对3个种源滇黄精的Pn影响也较大。3个种源滇黄精的光合日进程存在明显差异,说明不同种源对同一环境的适应能力存在较大差别,这种差别在引种栽培时应加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黄精 光合特性 影响因子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黄精多糖I的分离纯化及结构研究 被引量:30
7
作者 吴群绒 胡盛 +1 位作者 杨光忠 梅之南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5年第2期80-82,共3页
以滇黄精为材料,经热水提取,乙醇沉淀和二乙氨基乙基(DEAE)纤维素柱、Sepha-dex柱层析分离得到3个多糖组分(PKPI,PKPⅡ及PKPⅢ),其中滇黄精多糖I(PKPI)主要由葡萄糖组成,相对分子质量M约为8100。经酸水解、乙酰化、甲基化反应、红外吸... 以滇黄精为材料,经热水提取,乙醇沉淀和二乙氨基乙基(DEAE)纤维素柱、Sepha-dex柱层析分离得到3个多糖组分(PKPI,PKPⅡ及PKPⅢ),其中滇黄精多糖I(PKPI)主要由葡萄糖组成,相对分子质量M约为8100。经酸水解、乙酰化、甲基化反应、红外吸收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气相色谱(GC)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证明其化学结构为以α-(1→4)葡萄糖为主链,并在6-O上有少量短支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黄精 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黄精不同外植体无菌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8
8
作者 农艳丰 李健 吴永振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22期21-23,共3页
目的:建立滇黄精外植体组织培养再生体系,为完善无菌快繁技术体系提供技术基础。方法:以根状茎、叶、花药为外植体,就不同的灭菌方案、不同浓度的激素对外植体进行诱导试验。结果:根状茎芽点最好的灭菌方案为75%酒精30s+0.2%HgCl2 15mi... 目的:建立滇黄精外植体组织培养再生体系,为完善无菌快繁技术体系提供技术基础。方法:以根状茎、叶、花药为外植体,就不同的灭菌方案、不同浓度的激素对外植体进行诱导试验。结果:根状茎芽点最好的灭菌方案为75%酒精30s+0.2%HgCl2 15min的处理组合,诱导芽点生长的适宜培养基为6-BA 2.0mg/L+NAA 0.2mg/L+2,4-D 0.5mg/L;嫩叶片最佳的灭菌处理为0.1%HgCl2 13min,可控制污染率为18.7%,较好的诱导培养基为6-BA0.5mg/L+NAA1.0mg/L+2,4-D3.0mg/L。75%酒精20s+0.1%HgCl210min灭菌处理是花药较理想的灭菌方案,以KT1.0mg/L+2,4-D3.0mg/L为最适宜的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结论:试验中不同外植体均可完成再生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黄精 无菌体系 外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药用植物林下的生长发育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
9
作者 周益权 童龙 +3 位作者 耿养会 陈丽杰 吕玉奎 王玲 《中国林副特产》 2016年第2期13-15,18,共4页
对西南地区广泛分布的滇黄精、淫羊藿、草珊瑚3种药用植物,在麻竹林下的生长发育和叶绿素荧光特性调查研究认为:3种药用植物在林下荫蔽环境下都没有明显的光抑制现象,都可以在林下进行开发利用。但3种药用植物在渝西浅丘麻竹林下的生长... 对西南地区广泛分布的滇黄精、淫羊藿、草珊瑚3种药用植物,在麻竹林下的生长发育和叶绿素荧光特性调查研究认为:3种药用植物在林下荫蔽环境下都没有明显的光抑制现象,都可以在林下进行开发利用。但3种药用植物在渝西浅丘麻竹林下的生长发育差异很大,无论是发芽率、发芽数等生长指标,还是净生长率等产量指标,滇黄精均显著高于草珊瑚和淫羊藿。种植2年的滇黄精净生长率可达到120%以上,滇黄精是非常适合该地区林下发展的中药材品种,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林药经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黄精 草珊瑚 淫羊藿 林下栽培 叶绿素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黄精炮制品中甾体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光达 赵红梅 +5 位作者 帅放文 平措绕吉 海梅荣 李振杰 张玲 徐俊驹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4-148,共5页
[目的]研究滇黄精炮制品中的甾体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层析、薄层层析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滇黄精炮制品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核磁波谱数据分析并鉴定化合物。[结果]从滇黄精炮制品中分离鉴定到6种甾体类化合物,... [目的]研究滇黄精炮制品中的甾体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层析、薄层层析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滇黄精炮制品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核磁波谱数据分析并鉴定化合物。[结果]从滇黄精炮制品中分离鉴定到6种甾体类化合物,分别为:balanoinvolin(1)、3β-hydroxystigmasta-5,22-dien-7-one(2)、3β-hydroxystigmast-5-en-7-one(3)、6′-O-棕榈酰-β-胡萝卜苷(4)、胡萝卜苷(5)、β-谷甾醇(6)。[结论]化合物1~4均为首次从滇黄精炮制品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黄精 化学成分 甾体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个不同花色滇黄精品系花粉形态特征的电镜扫描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董蓉娇 黄莉 +5 位作者 张雅琼 尹元萍 刘萍 王明君 王礼中 梁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36-1240,共5页
[目的]为滇黄精花粉形态学研究及进一步的分类和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选择4个不同花色的滇黄精品系,在植株形态比较的基础上,利用扫描电镜对花粉形状、外壁纹饰、极轴长(P)、赤道轴长等方面进行观察描述和比较.[结果]P1、P2和P3这3个品... [目的]为滇黄精花粉形态学研究及进一步的分类和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选择4个不同花色的滇黄精品系,在植株形态比较的基础上,利用扫描电镜对花粉形状、外壁纹饰、极轴长(P)、赤道轴长等方面进行观察描述和比较.[结果]P1、P2和P3这3个品系之间除了花色的差异,在多数植物学特征性状上没有显著差异,而P4具有植株较矮、叶片窄小、花被短小以及根茎呈圆柱状、其横切面黄色等特点;滇黄精花粉粒大,长球形,极面观为椭圆形或纺锤形,具远极单沟,沟缘整齐,沟膜较清晰,无萌发孔,外壁很薄,两层,外壁表面具细网状雕纹;4个品系的花粉大小及形态结构上差异不大,花粉长68~ 70 μm,极轴59~ 72 μm,赤道轴23~31 μm,极轴(P,μm)×赤道轴(E,μm)分别为65 μm × 25 μm、70μm×28 μm、64μm×26μm、66 μm×26μm,P/E为2.5~2.6.[结论]尽管4个滇黄精品系花色迥异,但在花粉大小及形态结构上差异不大,难以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黄精 植株形态 花粉 显微形态 电镜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黄精水提物联合间歇性禁食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肥胖及肝损伤 被引量:11
12
作者 卫钰成 杨敏敏 +7 位作者 施琳 刘天启 严淘 张妍 梁伊帆 周兰荠 邹家乐 张华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91-102,共12页
为探究我国著名食药两用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PK)水提物联合间歇性禁食对高脂饮食诱导小鼠肥胖、肝损伤及肠道微生态紊乱的预防保护作用及生物机制。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滇黄精水提物多糖含量为69.71%,总酚含量为... 为探究我国著名食药两用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PK)水提物联合间歇性禁食对高脂饮食诱导小鼠肥胖、肝损伤及肠道微生态紊乱的预防保护作用及生物机制。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滇黄精水提物多糖含量为69.71%,总酚含量为5.4%。采用高通量液相质谱代谢组学技术定性解析滇黄精水提物化学成分,共检出325种代谢物,富含棉子糖、水苏糖、异麦芽糖等功能性低聚糖,γ-氨基丁酸、精氨酸、色氨酸等氨基酸类,以及甜菜碱等益生活性物质。8周龄健康雄性C57BL/6 J小鼠(n=60)分为正常饮食对照组(NC)、正常饮食+滇黄精干预组(NC+PK)、正常饮食+滇黄精联合间歇性禁食干预组(NC+PK+IF)、高脂饮食对照组(HF)、高脂饮食+滇黄精干预组(HF+PK)、高脂饮食+滇黄精联合间歇性禁食干预组(HF+PK+IF),开展8周干预。结果显示滇黄精干预(PK)和滇黄精联合间歇性禁食干预(PK+IF)可有效预防高脂诱导小鼠肥胖,显著改善葡萄糖耐受力和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降低血清总甘油三酯含量和氧化应激水平,有效缓解由高脂诱发的肝脏细胞变性和脂质积累异常。滇黄精的摄入显著升高高脂小鼠粪便中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含量,降低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丰度比值。在属水平上,PK和PK+IF可有效降低高脂上调的梭状芽胞杆菌属、大肠杆菌、志贺菌、不动杆菌和胃瘤球菌属等与肥胖、肝脏脂质异常积累和损伤相关的菌属;相反,PK和PK+IF升高促产短链脂肪酸的拟普雷沃菌属、普雷沃菌属、丁酸弧菌属和双歧杆菌属。典型相关分析建立高脂诱导肥胖小鼠体重、葡萄糖耐受量、血脂和氧化应激水平改善作用,与肠道微生物之间的紧密关联。综上,滇黄精水提物富含多种益生营养物质,联合间歇性禁食通过改变高脂喂养肠道菌群结构,改善糖脂代谢水平和氧化应激状态,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肥胖及肝脏损伤等代谢紊乱问题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黄精 间歇性禁食 高脂饮食 肠道菌群 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技术快速分析鉴定四川阿坝野生滇黄精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1
13
作者 姬凯悦 王宏鹏 +4 位作者 杨健 秦建春 杨胜祥 吕常江 黄俊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271-275,共5页
利用灵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串联技术(UPLC-Q-TOF-MS)对珍稀中药资源四川阿坝野生滇黄精的80%甲醇提取液进行分析。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的阴离子模式对样品中的化学成分进行扫描,通过MS^(E)数据采集方式获得准分子... 利用灵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串联技术(UPLC-Q-TOF-MS)对珍稀中药资源四川阿坝野生滇黄精的80%甲醇提取液进行分析。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的阴离子模式对样品中的化学成分进行扫描,通过MS^(E)数据采集方式获得准分子离子峰及二级碎片等质谱信息。结合文献中已报道的黄精化学成分,建立了基于UNIFI平台的黄精数据库,通过快速筛选鉴定了包括5个黄酮类,17个甾体皂苷类等的28个化学成分,所有28个化合物为首次在四川阿坝野生滇黄精中确认,其中10个化合物为首次明确在滇黄精中发现。同时,对发现的黄酮类、皂苷类等的质谱裂解规律进行了探讨。该方法可用来快速、高效、准确评估黄精等中药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黄精 高效液相色谱仪联用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 UNIFI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模式及种植年限对滇黄精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2
14
作者 苏为耿 赵永丰 +3 位作者 吴兴兴 熊新武 苏悦 苏智良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3-117,126,共6页
在云南省普洱市益智乡、糯扎渡乡和威远乡采集滇黄精样品36份,采用大田种植和林下种植两种模式,测定两种种植模式下不同种植年限(3、4、5和6 a)的产量,及其折干率、浸出物及多糖含量。结果显示:两种种植模式下,种植3~6 a生滇黄精块径数... 在云南省普洱市益智乡、糯扎渡乡和威远乡采集滇黄精样品36份,采用大田种植和林下种植两种模式,测定两种种植模式下不同种植年限(3、4、5和6 a)的产量,及其折干率、浸出物及多糖含量。结果显示:两种种植模式下,种植3~6 a生滇黄精块径数量为7~17.33个/株,鲜重为0.36~1.17 kg/株,折干率为18.87%~33.33%;两种种植模式均是5 a生产量最高,且大田模式产量高于林下模式;大田模式4 a生滇黄精折干率最大值为24.39%,而林下模式4 a生滇黄精折干率最大值为33.33%;大田模式浸出物明显高于林下模式,且6 a生采收时,最大值可达到91.8%;林下模式多糖含量(13.74%~17.40%),整体高于大田模式多糖含量(9.10%~13.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黄精 栽培模式 折干率 浸出物 黄精多糖 采收年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