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T/PEN共混聚酯的结晶和热稳定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吴唯 刘国松 +3 位作者 钱琦 浦伟光 赵君正 杨竹亭 《中国塑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3-47,共5页
通过DSC、偏光显微镜、TG以及热变形测试等分析方法 ,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 /聚对萘二甲酸乙二醇酯 (PEN)共混物的结晶特征以及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 :PEN的结晶温度高 ,结晶历程长 ,快速降温会导致PEN结晶困难或不结晶。PE... 通过DSC、偏光显微镜、TG以及热变形测试等分析方法 ,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 /聚对萘二甲酸乙二醇酯 (PEN)共混物的结晶特征以及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 :PEN的结晶温度高 ,结晶历程长 ,快速降温会导致PEN结晶困难或不结晶。PET/PEN共混物结晶性能与PEN含量密切相关 ,含量低能结晶 ,含量达 3a %时基本不结晶。PET/PEN共混物的热分解温度比PEN提高了 4℃ ,总残留率比PET提高了 5 .5 7% ,其中空吹塑容器的热收缩率随PEN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表明PET/PEN共混材料的热稳定性能好于纯P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聚对萘二甲酸乙二醇酯 共混 结晶 热稳定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PETG共混物熔体的流变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雨 丁雪佳 +3 位作者 郭甜甜 周克斌 韩海军 张丽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685-2687,共3页
采用熔融共混工艺制备了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ETG)共混物,测试了PC/PETG共混物的熔融指数,研究了共混物的复数黏度与剪切频率、温度以及物料组成的关系。结果表明,PETG的引入改善了PC的成型加工流变... 采用熔融共混工艺制备了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ETG)共混物,测试了PC/PETG共混物的熔融指数,研究了共混物的复数黏度与剪切频率、温度以及物料组成的关系。结果表明,PETG的引入改善了PC的成型加工流变性能;PC/PETG共混物呈现出假塑性流体特性,表现出切力变稀的现象;共混物随着温度的升高,复数黏度下降,随着PETG含量的增加,共混物黏度呈现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 4-环己烷二甲醇酯 共混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PE等温结晶中液-固转变的流变特性 被引量:7
3
作者 陈青 范毓润 +1 位作者 李文春 郑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65-368,共4页
研究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等温结晶过程中液-固转变的流变行为.发现在等温结晶过程中,旋转流变仪的平行板上会产生法向拉应力;在结晶初期,此应力会快速松弛;一定时间后,呈现出积聚并迅速增加的现象.针对此现象提出了一种新的静态测试方... 研究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等温结晶过程中液-固转变的流变行为.发现在等温结晶过程中,旋转流变仪的平行板上会产生法向拉应力;在结晶初期,此应力会快速松弛;一定时间后,呈现出积聚并迅速增加的现象.针对此现象提出了一种新的静态测试方法,即利用由结晶导致的体积收缩测量法向拉力.对动态测试和静态测试方法下的流变行为进行比较发现,动态测试适用于结晶速率较慢的体系,而静态测试则适用于结晶速率较快的体系.相对于前者而言,后者具有不干扰被测试样结晶行为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等温结晶 液-固转变 流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LCP反应性共混物序列结构与热性能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周崇福 杨胜林 +1 位作者 梁伯润 马敬红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02-106,共5页
利用2 H NMR方法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PET)和热致性液晶共聚酯 60PHB/PET(LCP)体系在少量扩链剂双 (2唑啉 )BOZ存在下形成的反应性共混物的序列长度进行表征 ,并研究序列长度对共混物热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PET和PHB的序列长度均随... 利用2 H NMR方法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PET)和热致性液晶共聚酯 60PHB/PET(LCP)体系在少量扩链剂双 (2唑啉 )BOZ存在下形成的反应性共混物的序列长度进行表征 ,并研究序列长度对共混物热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PET和PHB的序列长度均随共混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提高而降低 ,且在相同温度下 ,含扩链剂BOZ的共混体系的序列长度比不含BOZ的体系小 ,表明BOZ对酯交换起促进作用。共混物组分中PET的熔点Tm 和熔体结晶温度Tmc均随序列长度 (LPET)的增大而降低 ,而冷结晶温度Tcc却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液晶共聚酯 反应性共混 数均序列长度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聚乙二醇共混物结晶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林国良 姚青青 罗秀红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7-29,共3页
应用光学解偏振光法、温度-形变法和DSC法研究了PET/聚乙二醇(PGL)共混物的结晶行为。结果表明,聚乙二醇是PET优良的结晶促进剂,随着聚乙二醇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结晶速率明显提高,DSC热谱图上的熔融结晶温度(T_(mc))和冷却结晶温度T_(... 应用光学解偏振光法、温度-形变法和DSC法研究了PET/聚乙二醇(PGL)共混物的结晶行为。结果表明,聚乙二醇是PET优良的结晶促进剂,随着聚乙二醇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结晶速率明显提高,DSC热谱图上的熔融结晶温度(T_(mc))和冷却结晶温度T_(cc)差比纯PET增大了31℃,扩大了结晶温度范围,同时T_g下降,使共混物的注射模塑温度可望有较大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 聚乙二醇 共混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芳族酯热致液晶对PET结晶成核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阮文红 沈经炜 李白千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69-471,共3页
用自制的热致液晶性纤维素芳族酯(CAE)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成核剂,研究了PET/CAE体系(CAE含量≤1%)在110~200℃温度范围内的等温结晶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CAE能显著加快PET结晶速率... 用自制的热致液晶性纤维素芳族酯(CAE)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成核剂,研究了PET/CAE体系(CAE含量≤1%)在110~200℃温度范围内的等温结晶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CAE能显著加快PET结晶速率(Z),Z随结晶温度和CAE含量变化均有极大值Zmax(TC)和Zmax(WCAE),Zmax(TC)对应的温度Tmax随CAE含量增加而降低,CAE促进PET结晶的作用机理与普通成核剂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 纤维素芳族酯 热致液晶 结晶 CAE 成核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PET共混物相容性和结晶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曾邦禄 刘明清 +1 位作者 杨鸣波 张卫勤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10-114,共5页
本工作用差动扫描量热计(DSC)、动态粘弹仪(DMA)、密度梯度、激光小角散射仪(SALS)和光学解偏振仪研究了国产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C/PET)共混物的相容性和结晶行为。DSC研究结果表明,共混物中在PET含量为60%以下时,只有一... 本工作用差动扫描量热计(DSC)、动态粘弹仪(DMA)、密度梯度、激光小角散射仪(SALS)和光学解偏振仪研究了国产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C/PET)共混物的相容性和结晶行为。DSC研究结果表明,共混物中在PET含量为60%以下时,只有一个玻璃化转变温度(T_g),说明共混物是完全相容的;在PET含量大于60%时,共混物呈现出两个玻璃化转变温度,并发生内移,说明共混物是部分相容的。用DMA测试也得到同一结果。共混物中PET的结晶动力学与一般结晶高聚物相似,等温结晶前期符合Avrami方程,等温结晶后期偏离Avrami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PET 共混物 相容性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TLCP共混物初生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梁伯润 何小军 +2 位作者 陈稀 屈凤珍 潘利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80-84,共5页
研究了PET与热致液晶聚合物(TLCP)VectraA900共混物初生纤维的结构与性能以及热处理对它的影响。结果表明,初生纤维的取向与力学性质受纺丝拉伸比和共混物组成的影响,尤其是TLCP含量在10%(质量)以上时,... 研究了PET与热致液晶聚合物(TLCP)VectraA900共混物初生纤维的结构与性能以及热处理对它的影响。结果表明,初生纤维的取向与力学性质受纺丝拉伸比和共混物组成的影响,尤其是TLCP含量在10%(质量)以上时,影响更为显著。X射线衍射结果证明,初生纤维基本为无定形结构。初生纤维最佳的热处理条件是在180℃处理2.5h,处理后纤维的结晶度提高,力学性能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聚合物 共混物 聚对苯甲酸乙酯 复合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韧化PBT/PC共混物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5
9
作者 曾晓强 曹长林 +2 位作者 陈昌禧 陈华泽 陈庆华 《中国塑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2-87,共6页
采用自制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熔融接枝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聚合物[ABS-g-(GMA-co-St),AGS]为改性剂,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碳酸酯(PC)(80/20)共混物进行改性研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力学性能和流... 采用自制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熔融接枝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聚合物[ABS-g-(GMA-co-St),AGS]为改性剂,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碳酸酯(PC)(80/20)共混物进行改性研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测试研究了改性后共混物的性能。结果表明,随着AGS含量的增加,共混物中两相间的界面黏结增强;AGS对PBT/PC共混物具有强韧化的作用,与未添加AGS的PBT/PC共混物相比,当AGS含量为10份时,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分别提高了49.8%和17.4%;AGS的加入提高了共混物的界面强度和相容性;添加AGS能够提高共混物的结晶峰温度,起到促进晶粒生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聚碳酸酯 共混物 增强 增韧 力学性能 流变行为 结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I-MMT/PEO聚合物电解质的结晶、电化学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爱玲 张楠 +2 位作者 王松 张萌 李芳芳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32-636,共5页
为了提高聚合物电解质电导率的同时兼具良好的力学性能,采用溶液共混方法在体系中加入了带有磺酸基团的主链液晶离聚物的插层蒙脱土复合材料(LCI-MMT)并制备了PEO基聚合物电解质.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电化学工作站、偏光显微镜、电脑伺... 为了提高聚合物电解质电导率的同时兼具良好的力学性能,采用溶液共混方法在体系中加入了带有磺酸基团的主链液晶离聚物的插层蒙脱土复合材料(LCI-MMT)并制备了PEO基聚合物电解质.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电化学工作站、偏光显微镜、电脑伺服材料控制实验机等对电解质的熔融和结晶性能、微观形貌、电化学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LCI-MMT的质量分数为1%时,PEO的结晶度由48.8%降低至41.3%,体系的最大室温电导率为3.3×10^-5S/cm,同时当电解质的最大应变达到800%时仍未断裂,此时电解质的综合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环氧乙烷 液晶离聚物 蒙脱土 电导率 聚合物电解质 结晶度 共混 磺酸基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收PE/PET共混物的原位微纤化和反应增容研究
11
作者 赵均乐 张亚丽 黄兆阁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0-22,共3页
通过原位微纤化技术和反应增容,制备了含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以及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原位微纤化共混物(MRB)。探讨了原位成纤作用下,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PE-g-MAH)用... 通过原位微纤化技术和反应增容,制备了含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以及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原位微纤化共混物(MRB)。探讨了原位成纤作用下,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PE-g-MAH)用量对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含4份PE-g-MAH共混物的非等温结晶特性和共混物形态。结果表明,成纤和增容双重作用对共混物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弯曲模量和弯曲强度都有提高,而冲击强度有所下降;微纤对基体聚乙烯结晶有促进作用且注塑共混物比拉伸共混物更明显。HDPE与LLDPE发生了共结晶;拉伸共混物中的微纤比注塑共混物中的微纤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聚乙烯 原位微纤化共混物 反应增容 形态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动态力学方法研究PET/PHB共聚酯的转变与分子运动
12
作者 黄建华 关桂荷 +1 位作者 章悦庭 孙桐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4期15-21,共7页
测定了 PET 和含30,60,70,80 mol%PHB 的 PET/PHB 共聚酯熔体热压骤冷薄膜在宽广温度范围(-150~200℃)内的动态力学谱,并考察了热处理对薄膜动态力学性质的影响。根据松驰转变的特征将共聚酯分为两类。一类是 PET/30PHB,在室温以上出... 测定了 PET 和含30,60,70,80 mol%PHB 的 PET/PHB 共聚酯熔体热压骤冷薄膜在宽广温度范围(-150~200℃)内的动态力学谱,并考察了热处理对薄膜动态力学性质的影响。根据松驰转变的特征将共聚酯分为两类。一类是 PET/30PHB,在室温以上出现一个α转变,其内耗峰的形状、位置、峰值及其随热处理的变化都与 PET 的α峰相类同。这一转变应为共聚酯中非晶区的 PET 链段或富 PET 链段的运动引起,另一类为 PHB 含量大于60mol%的共聚酯,它们在室温以上均出现α_4和α_H 两个转变。其中α_1的峰位,以及峰值随 PHB 含量、热处理的变化情况都表明,α_1转变系共聚酯富 PET 相中非晶 PET 链段或富 PET 链段运动引起。而α_H 转变则与富 PHB 相中的分子运动有关。从这类共聚酯转变中得出的链结构不是完全无规的结论,与作者对同一试样的 NMR 序列分布研究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力学性质 PET PHB 共聚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PHB共聚酯序列结构研究
13
作者 关桂荷 王华平 +2 位作者 章悦庭 周涵新 孙桐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3期1-8,共8页
本文在290℃用熔融共缩聚制备了系列PET/PHB共聚酯,用高分辨核磁共振(400MHz ~1H-NMR)研究了PET/PHB共聚酯的序列分布规律。结果表明,PHB组分增加,其选择因子m线性降低。在此基础上,得到了PET、PHB链段平均长度,无规度等一系列序列结构... 本文在290℃用熔融共缩聚制备了系列PET/PHB共聚酯,用高分辨核磁共振(400MHz ~1H-NMR)研究了PET/PHB共聚酯的序列分布规律。结果表明,PHB组分增加,其选择因子m线性降低。在此基础上,得到了PET、PHB链段平均长度,无规度等一系列序列结构参数,其分布规律与一般共缩聚相似。其无规度比270℃共缩聚样品高。并根据PHB链节数≥4才形成PHB相这一前提,估算了共聚酯PHB相(即液晶相主要成分)理论含量与PHB组分的关系:W_(PHB)%(?)104.0x_(PHB)^(4.40)。最后推测了对PET/PHB共聚酯形成液晶相最低PHB理论含量为1.1%w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 PHB 共聚物 液晶 序列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香族聚酯/聚酯共混纤维结晶结构研究
14
作者 肖长发 张宇峰 吴世臻 《天津纺织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5,共5页
通过广角 X光衍射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对熔融纺丝成形的 P(HBA/HNA) /PET共混纤维的结晶结构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在共混纤维中 ,P(HBA/HNA)和 PET两种成份的结晶是相互独立的 ,即纤维的结晶是一种混晶结构 ,而各成份的结晶热行为与各... 通过广角 X光衍射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对熔融纺丝成形的 P(HBA/HNA) /PET共混纤维的结晶结构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在共混纤维中 ,P(HBA/HNA)和 PET两种成份的结晶是相互独立的 ,即纤维的结晶是一种混晶结构 ,而各成份的结晶热行为与各自单一组成时不同 .在 30 0℃和 350℃热处理的共混纤维中 ,P(HBA/HNA)的过冷程度 (ΔT)与 P(HBA/HNA)纤维几乎没有区别 .而对于 PET成份 ,虽然与 PET纤维类似 ,即随热处理温度升高 ΔT增大 ,但增大的幅度明显高于 PET纤维 .显然 ,与 P(HBA/HNA)共混是造成 PET结晶行为变化的根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混纤维 结晶结构 PET 熔融纺丝 芳香族聚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PHB(40/60)共聚反应和链结构
15
作者 关桂荷 章悦庭 +1 位作者 方海权 孙桐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24-32,共9页
本文通过溶解性试验、富里埃红外光谱(FT-IR)、热台偏光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DSC)、高分辨核磁共振氢谱(′H—NMR)等方法,对 PET/PHB(40/60)共聚合反应历程,反应过程中嵌段性的形成,以及链结构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聚... 本文通过溶解性试验、富里埃红外光谱(FT-IR)、热台偏光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DSC)、高分辨核磁共振氢谱(′H—NMR)等方法,对 PET/PHB(40/60)共聚合反应历程,反应过程中嵌段性的形成,以及链结构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聚合反应初期,同时存在着 PET 的酸性裂介,PHB 的均聚,以及 PET 和 PHB 链段之间的缩聚。随共聚合反应的进行,均聚反应减慢,反应初期所形成的 PHB 刚性链段重新打开参加酯交换反应,共聚酯序列结构由嵌段性逐渐向无规性靠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PHB 共聚 反应机理 链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lyn对PET及其共混体系流变与结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姜璨 陈鹏 +3 位作者 韩硕 陈士宏 叶志殷 王向东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4-48,共5页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酰胺6(PA6)/Surlyn与PET/均苯四甲酸酐(PMDA)/Surlyn共混材料,研究了Surlyn对共混体系的形貌以及共混体系中PET流变性能与结晶性能的影响。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PET/PA6/Surlyn...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酰胺6(PA6)/Surlyn与PET/均苯四甲酸酐(PMDA)/Surlyn共混材料,研究了Surlyn对共混体系的形貌以及共混体系中PET流变性能与结晶性能的影响。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PET/PA6/Surlyn共混物的低温淬断断面,使用旋转流变仪与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共混物的流变性能与结晶性能。结果表明,Surlyn可以提高PET/PA6/Surlyn共混体系的熔体强度,促进共混体系中PET的结晶,使PET结晶温度提高10℃,过冷度与结晶半高宽显著下降,明显改善PET的流变性能与结晶性能,而对于PMDA扩链后的PET,Surlyn对其结晶性能的影响影响较小;Surlyn可以降低PA6分散相的粒径,提高PET与PA6两相之间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Surlyn 流变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胺嵌段共聚物/聚酰胺6共混物的流变性能 被引量:4
17
作者 柳毅琨 邱志成 +2 位作者 金剑 甘丽华 叶晋浦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7-110,共4页
通过熔融共混挤出的方法,制备了不同共聚比例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胺嵌段共聚物(PET-PA)与聚酰胺6(PA6)的共混物,采用毛细管流变仪对PET-PA/PA6共混物的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ET-PA/PA6共混物熔体为剪切变稀的非牛顿流... 通过熔融共混挤出的方法,制备了不同共聚比例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胺嵌段共聚物(PET-PA)与聚酰胺6(PA6)的共混物,采用毛细管流变仪对PET-PA/PA6共混物的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ET-PA/PA6共混物熔体为剪切变稀的非牛顿流体。随温度升高,PET-PA/PA6共混物熔体的表观黏度下降,非牛顿指数增大,表观黏度对剪切速率的敏感性减小,因此升高温度能改善共混物熔体的流动性能。随PET-PA中PA共聚比例的增加,PET-PA/PA6共混物的黏度减小,非牛顿指数增大,这为开发酸性染料可染聚酯纤维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胺嵌段共聚物 聚酰胺6 共混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酯交换催化剂对PC/PET合金相容性和结晶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贾鹏飞 王庭慰 江国栋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19,共4页
分别采用醋酸镧[La(Ac)3]、醋酸铈[Ce(Ac)3]和钛酸四丁酯[Ti(OBu)4]作为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C/PET)反应性共混的酯交换催化剂,通过溶解度试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共混物酯交换程度、相容性... 分别采用醋酸镧[La(Ac)3]、醋酸铈[Ce(Ac)3]和钛酸四丁酯[Ti(OBu)4]作为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C/PET)反应性共混的酯交换催化剂,通过溶解度试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共混物酯交换程度、相容性和结晶行为。结果表明:酯交换催化剂的加入提高了PC/PET共混物中酯交换反应程度;大多数情况下,酯交换催化剂的加入会降低甚至消除共混物的结晶能力,但低酯交换催化剂用量的La(Ac)3从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共混物的结晶能力;Ce(Ac)3是最高效的酯交换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反应性共混 酯交换催化剂 相容性 结晶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改性聚酯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1
19
作者 林启松 江力 +1 位作者 汪凯 张顺花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2-26,共5页
为研究新型多功能黏土类材料(QE粉)改性聚酯(PET)的可纺性及加工性能,采用共混法制备PET/QE共混物,并借助毛细管流变仪、热重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共混物的流变性能、热性能及其纤维形貌进行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QE粉的添加使PET... 为研究新型多功能黏土类材料(QE粉)改性聚酯(PET)的可纺性及加工性能,采用共混法制备PET/QE共混物,并借助毛细管流变仪、热重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共混物的流变性能、热性能及其纤维形貌进行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QE粉的添加使PET发生降解,大幅减小了共混熔体的流动阻力和非牛顿性,添加质量分数为1%的QE粉的共混物在剪切速率为900 s-1时,剪切黏度和剪切应力较纯PET分别下降了253%和295%,非牛顿指数升高了19.4%;QE粉对PET的热降解性能基本无影响,其质量分数为2%时,共混物的起始热分解温度下降3℃;采用皮芯纺丝法制备的改性纤维表面含大量QE粉颗粒,且纤维表面部分区域存有凹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QE粉 共混改性 流变性能 热稳定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嵌段共聚物的多重熔融和结构重建 被引量:2
20
作者 董擎之 顾利霞 孙桐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16-22,共7页
本文应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广角 X 光衍射(WAXD)、偏光显微镜(PLM)、小角激光光散射(SALS)等方法,对聚乙二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G—PET)嵌段共聚物的结晶和熔融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 DSC 扫描过程中,PEG—PET 经历了多... 本文应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广角 X 光衍射(WAXD)、偏光显微镜(PLM)、小角激光光散射(SALS)等方法,对聚乙二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G—PET)嵌段共聚物的结晶和熔融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 DSC 扫描过程中,PEG—PET 经历了多重熔融与结构再组合的过程.当PET 链段结晶时,PEG 链段被挤出 PET 折叠链的表面,并不生成共晶.在 PET 的折叠链的弯折处,由于 PEG 链段的内增塑作用.使折叠链内应力降低.堆砌紧密,得到了 PET 在同等条件下所不能得到的完整的晶面衍射.嵌段共聚物在200℃淬火2h,PEG 链段无法挤出球晶的表面,从而形成了混品.且球晶的光轴方向发生偏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嵌段共聚物 折叠链 多重熔融 结构重建 混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