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8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岛近海沉积物PCBs的水平与垂直分布及贝类污染 被引量:32
1
作者 杨永亮 潘静 +4 位作者 李悦 石磊 殷效彩 李凤业 Kevin Jones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15-520,共6页
利用13C 同位素内标法及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对青岛胶州湾内外8个表层沉积物,1个沉积物柱状岩心和2个贝类样品中包括14种共平面PCBs在内的50种PCBs同系物含量进行了测定,在所有样品中均检测出了PCBs化合物.讨论了PCBs的分布特征.表层样品... 利用13C 同位素内标法及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对青岛胶州湾内外8个表层沉积物,1个沉积物柱状岩心和2个贝类样品中包括14种共平面PCBs在内的50种PCBs同系物含量进行了测定,在所有样品中均检测出了PCBs化合物.讨论了PCBs的分布特征.表层样品以胶州湾东岸的含量最高,从北岸、西岸、胶州湾口及胶州湾外PCBBs含量逐渐降低.表层沉积物中总PCBs含量在0.65~32.9ng/g dw.PCBs总含量落在国内外海洋近岸表层沉积物含量范围的中值区.表明污染来源有城市污水排放及大气来源2种,而不属于工业污染类型.多氯联苯主要以低氯取代PCBs为主,大部分高氯取代PCBs的含量低于检出限.柱状样中共平面PCBs的含量及毒性当量浓度总的垂直变化趋势是从1951年到现在逐渐减少.贝类样品的总PCBs含量为4.9~8.4ngg/g dw,属低污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联苯 共平面多氯联苯 沉积物 贝类 胶州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表层沉积物中PAHs和PCBs的分布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72
2
作者 陈燕燕 尹颖 +3 位作者 王晓蓉 郭红岩 陈社军 麦碧娴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8-124,共7页
采用GC-EI-MS联用技术分析了太湖18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多环芳烃(PAHs)和多氯联苯(PCBs)的含量.共检出28种PAHs,其总浓度范围为90.6~1.04×103ng/g,其中16种优控PAHs的浓度范围为63.1~885ng/g,最高浓度出现在竺山湖;56种PCBs的浓... 采用GC-EI-MS联用技术分析了太湖18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多环芳烃(PAHs)和多氯联苯(PCBs)的含量.共检出28种PAHs,其总浓度范围为90.6~1.04×103ng/g,其中16种优控PAHs的浓度范围为63.1~885ng/g,最高浓度出现在竺山湖;56种PCBs的浓度范围为1.35~13.8ng/g,最高浓度出现在新塘港.利用分子比和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PAHs的来源,结果显示,太湖PAHs主要来源于燃烧,其中木柴、煤炭燃烧和油料燃烧的贡献率分别为45%和50%.PCBs同族体组成分析结果表明,PCBs的同系物组成呈现Aroclor1242和Aroclor1254的混合来源特征.太湖表层沉积物中PAHs和PCBs的二噁毒性当量(以TCDD计)范围为0.64~3.35pg/g,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太湖沉积物中的PAHs和PCBs尚未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多氯联苯 太湖 源解析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潮滩表层沉积物中PCBs和OCPs的分布 被引量:32
3
作者 杨毅 刘敏 +2 位作者 许世远 侯立军 刘华林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5-219,共5页
对长江口潮滩表层沉积物中的多氯联苯(PCBs)和有机氯农药(ocPs)进行Gc—EcD测试,结果表明PcBs含量分布在0.19—18.95ng/g,平均值为2.70ng/g,其分布随采样点的位置变化显著:排污口附近出现最大值,离排污口越远,即受排污影响... 对长江口潮滩表层沉积物中的多氯联苯(PCBs)和有机氯农药(ocPs)进行Gc—EcD测试,结果表明PcBs含量分布在0.19—18.95ng/g,平均值为2.70ng/g,其分布随采样点的位置变化显著:排污口附近出现最大值,离排污口越远,即受排污影响的程度越小,其含量越低OCPs含量在1.25-36.01ng/g,平均值为8.5ng/g,分布特征与PcBs相似,表明了它们来源的相似性.研究区内PcBs和ocPs的含量低于ER-L值,尚未对生物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表层沉积物 多氯联苯 有机氯农药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电子垃圾污染区水体底层鱼类对PCBs的富集效应 被引量:18
4
作者 吴江平 管运涛 +3 位作者 张荧 罗孝俊 张锡辉 麦碧娴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37-641,共5页
采用GC/MS分析方法测试了广东电子垃圾回收地水体沉积物中多氯联苯(PCBs)含量,并利用以前测定的底栖性鱼类(鲮鱼、鲫鱼和乌鳢)PCBs含量数据,计算了生物/沉积物富集因子(BSAF)和生物放大因子(BMF),研究底栖性鱼类对PCBs的富集能... 采用GC/MS分析方法测试了广东电子垃圾回收地水体沉积物中多氯联苯(PCBs)含量,并利用以前测定的底栖性鱼类(鲮鱼、鲫鱼和乌鳢)PCBs含量数据,计算了生物/沉积物富集因子(BSAF)和生物放大因子(BMF),研究底栖性鱼类对PCBs的富集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沉积物中总PCBs含量达到24.5~38.6μg/g干重,证实当地环境已受到PCBs严重污染.鲮鱼、鲫鱼和乌鳢的BSAF范围分别为0.05~2.52、0.01~1.20和0.01~5.03.根据乌鳢/鲮鱼和乌鳢/鲫鱼食物关系计算的BMF范围分别为0.14~2.23和0.14~4.93,其中大部分PCB同系物的BMF〉1,表明乌鳢对PCBs具有生物放大作用.BSAF及BMF均与PCBs的KOW和氯原子取代数具有显著相关性,说明化合物的理化性质是控制其生物富集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联苯 生物富集 生物放大 生态风险 电子垃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氯联苯(PCBs)胁迫下鲫鱼肝脏EROD酶活性与血清性激素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吴伟 瞿建宏 +1 位作者 陈家长 胡庚东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2-56,共5页
以鲫鱼(Carassius auratus)为试验鱼类,研究其暴露于不同浓度的PCBs(多氯联苯)后鱼肝组织中EROD酶活性和血清性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探讨了2者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鲫鱼在PCBs中暴露后,其肝脏组织中EROD酶被诱导,酶活性随PCBs浓度增大... 以鲫鱼(Carassius auratus)为试验鱼类,研究其暴露于不同浓度的PCBs(多氯联苯)后鱼肝组织中EROD酶活性和血清性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探讨了2者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鲫鱼在PCBs中暴露后,其肝脏组织中EROD酶被诱导,酶活性随PCBs浓度增大而增强,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EROD酶活性随暴露时间延长而上升,10 d后达平衡;鲫鱼血清中睾酮含量随PCBs浓度增大和暴露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但雌二醇含量则显著上升,表明PCBs对鱼类具有环境雌激素效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EROD酶活性与血清睾酮含量呈负相关,与血清雌二醇含量呈正相关。因此可用鱼肝EROD酶和血清性激素含量的协同变化作为污染生物标志物来评价PCBs的早期污染生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联苯(pcbs) 鲫鱼 肝脏 EROD酶 血清 性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不同功能区径流中PCBs的污染特征及毒性评价 被引量:8
6
作者 韩景超 毕春娟 +3 位作者 陈振楼 吕金刚 王薛平 周婕成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46-552,共7页
选取温州不同城市功能区小区路面、停车场、汇流口、小区屋面以及交通干道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径流样品测定了14种多氯联苯(PCBs)的浓度,并对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探讨了其可能的污染来源.结果表明,不同城市功能区径流中PCBs含量和检出率... 选取温州不同城市功能区小区路面、停车场、汇流口、小区屋面以及交通干道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径流样品测定了14种多氯联苯(PCBs)的浓度,并对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探讨了其可能的污染来源.结果表明,不同城市功能区径流中PCBs含量和检出率有所差别但变化不大,其中小区屋面要高于交通干道、汇流口、停车场和小区路面(均值分别为337.9,306.3,240.1,193.2,172.7ng/L);径流中以五氯代PCBs为主,占到总量31.4%~56.2%;径流中PCBs跟SS浓度相关性较差;由多元统计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高低氯代PCBs污染来源不同;TEQs在汇流口、小区路面、停车场径流中浓度相对较大,分别达到4.4,4.1,4.0ng/L,这跟其径流中CB126含量较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区 地表径流 多氯联苯 污染特征 毒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氯联苯(PCBs)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被引量:19
7
作者 张雪 刘维涛 +3 位作者 梁丽琛 陈晨 霍晓慧 李松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1,共11页
多氯联苯(PCBs)是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因氯原子取代位置和数量的不同共有209种同系物。近年来,土壤中的PCBs污染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PCBs具有高分子稳定性、低水溶性和颗粒相高吸附势,土壤基质中PCBs的去除极其困难... 多氯联苯(PCBs)是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因氯原子取代位置和数量的不同共有209种同系物。近年来,土壤中的PCBs污染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PCBs具有高分子稳定性、低水溶性和颗粒相高吸附势,土壤基质中PCBs的去除极其困难。此外,PCBs的高憎水性和亲脂性使之易于在动物体脂肪组织和母乳富集。生物修复技术是指利用生物有机体(绿色植物、微生物和动物)的作用将环境中污染物转化为无害或低毒产物的过程。生物修复技术具有成本低、高效和环境安全等特征,被认为是可替代传统的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的最佳选择之一。因此,通过综述国内外土壤PCBs污染现状和健康效应,以及土壤PCBs污染的生物修复最新研究进展和相关修复机理,对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和蚯蚓修复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后续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及展望,以期为今后生物修复PCBs污染土壤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修复 多氯联苯(pcbs) 土壤污染 植物修复 微生物修复 蚯蚓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华城区土壤中7种指示性多氯联苯(PCBs)的分布特征和来源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祥云 邓勋飞 +5 位作者 杨洪达 徐浩 章虎 李振 齐沛沛 王新全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12-1518,共7页
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了金华城区20份土壤样品中的7种指示性PCBs(PCB28,PCB52,PCB101,PCB118,PCB138,PCB153,PCB180),并分析了其分布特征和来源。结果显示金华城区PCBs残留总量在0.111~2.688μg.kg-(1干重)之间,相比国内外其他城... 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了金华城区20份土壤样品中的7种指示性PCBs(PCB28,PCB52,PCB101,PCB118,PCB138,PCB153,PCB180),并分析了其分布特征和来源。结果显示金华城区PCBs残留总量在0.111~2.688μg.kg-(1干重)之间,相比国内外其他城市污染程度较轻。和我国其他地区相类似,PCBs的构成中主要以低氯代的三氯联苯和四氯联苯为主,即可能的污染源是我国历史上生产和使用较多的1号PCB,但个别点也显示2号PCB或进口PCBs污染的存在。PCBs污染程度为工业园区>农田>公园,说明城市中PCBs的污染源仍是工业园区,其他区域的污染可能来自于大气传播。农田土壤在作物采收后直接暴露在空气污染中,可能是导致其PCBs含量高于公园土壤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联苯 金华 城区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地表水中OCPs和PCBs的污染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邵阳 杨国胜 +4 位作者 刘韦华 马玲玲 罗敏 韩深 徐殿斗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606-2613,共8页
在夏、冬两季对北京地区密云,潮白河,玉渊潭和通惠河等地表水中17种有机氯农药(OCPs)和84种多氯联苯(PCBs)的含量进行了分析及来源解析.实验结果表明,OCPs总量在7.86~53.1ng/L之间,平均值为(16.9±14.6)ng/L.PCBs总量在2.99~32.7ng/... 在夏、冬两季对北京地区密云,潮白河,玉渊潭和通惠河等地表水中17种有机氯农药(OCPs)和84种多氯联苯(PCBs)的含量进行了分析及来源解析.实验结果表明,OCPs总量在7.86~53.1ng/L之间,平均值为(16.9±14.6)ng/L.PCBs总量在2.99~32.7ng/L之间,平均浓度为(10.9±10.4)ng/L.HCHs,硫丹,DDTs和HCB是主要的OCPs污染物,其含量分别为(13.9±11.5)ng/L,(2.20±2.01)ng/L,(0.63±1.51)ng/L和(0.12±0.14)ng/L.α-HCH/γ-HCH平均比值为1.53,小于工业HCH中比值4~7,表明北京地区地表水中存在林丹的使用.而DDT/(DDD+DDE)比值<1.22,表明北京地区并无新的DDTs污染源输入环境.PCBs以低氯代联苯为主,其中二氯,三氯,四氯和五氯联苯总和占Σ84PCBs总量的79.2%.北京地区地表水中不同氯取代数PCBs组成与我国历史PCB产品组成相符,均以低氯代联苯为主,表明北京地区地表水中PCBs污染来源为历史使用.相比于国内其他区域水质而言,北京地区地表水OCPs和PCBs污染水平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氯农药 多氯联苯 北京 加速溶剂萃取 地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夜鹭卵中几种多氯联苯(PCBs)的残留特征 被引量:21
10
作者 龚钟明 董元华 安琼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4-127,共4页
分析了江苏无锡鼋头渚和江西共青城夜鹭卵中多氯联苯同系物的残留状况.无锡地区样品中检出6种PCB同系物-28,52,101, 138,153,180-,其中高氯取代的PCB 153,138,180占所测PCBs总量的85%以上;共青城样品中只检出3种PCB同系物-52,153,180-,... 分析了江苏无锡鼋头渚和江西共青城夜鹭卵中多氯联苯同系物的残留状况.无锡地区样品中检出6种PCB同系物-28,52,101, 138,153,180-,其中高氯取代的PCB 153,138,180占所测PCBs总量的85%以上;共青城样品中只检出3种PCB同系物-52,153,180-,其中高氯取代的PCB 153和180占所测PCBs总量的95%以上.可见生物样品中高氯取代的PCBs更容易富集.无锡地区样品中PCBs的残留水平比共青城样品高,其中PCB180的残留量差异显著-P=0.003<0.01-.无锡工业发展水平高于共青城可能是导致两地间样品差异的原因,因此可以通过对夜鹭卵中PCBs的残留量来监测区域环境中PCBs的污染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鹭卵 多氯联苯 生物富集 残留特征 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污水中PCBs的分析及其QA/QC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谢武明 胡勇有 +1 位作者 刘焕彬 许振成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39,共5页
报道了一种城市污水中痕量PCBs的分析方法,并进行了QAQC研究,采用二氯甲烷萃取剂对城市污水进行液_液萃取,联合运用浓硫酸和硅胶层析柱将PCBs与杂质分离,以毛细管GC_ECD和内标法对PCBs定量。空白加标回收试验得出,PCBs的回收率为58%~12... 报道了一种城市污水中痕量PCBs的分析方法,并进行了QAQC研究,采用二氯甲烷萃取剂对城市污水进行液_液萃取,联合运用浓硫酸和硅胶层析柱将PCBs与杂质分离,以毛细管GC_ECD和内标法对PCBs定量。空白加标回收试验得出,PCBs的回收率为58%~125%,标准偏差为0.00173~0.00778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1.58%~12.43%。以实际城市污水作为加标基质,得出加入污水中的19种PCBs的分析方法回收率为57.6%~129.2%,方法的检测限为0.010~0.056μgL,满足了USEPA对PCBs回收率要求。经过3次平行测定,测得实际城市污水中PCBs含有9种PCBs,PCBs总量的平均值为0.0235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9.63%,该分析方法所需的仪器简便、容易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联苯(pcbs) 城市污水 质量保证/质量控制(QA/Q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河河口表层沉积物中PCBs和OCPs的源解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泰 黄俊 余刚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22-726,共5页
采集海河河口表层沉积物样品,测定了其中12种多氯联苯(PCBs)和20种有机氯农药(OCPs)的浓度,运用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法(PCA-MLR)解析该区域沉积物中PCBs和OCPs的来源,并定量计算了各污染源的贡献量.结果表明,海河沉积物中PCBs的特... 采集海河河口表层沉积物样品,测定了其中12种多氯联苯(PCBs)和20种有机氯农药(OCPs)的浓度,运用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法(PCA-MLR)解析该区域沉积物中PCBs和OCPs的来源,并定量计算了各污染源的贡献量.结果表明,海河沉积物中PCBs的特征源为非故意产生和大气输送2类,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法的贡献率分别为55%和45%,对PCBs总量的贡献量均值为6.94,9.42ng/g;OCPs的特征源为历史残留和新的输入2类,贡献率分别为13%和87%,对OCPs总量的贡献量均值为21.18,171.97ng/g.海河河口沉积物中POPs的源贡献与该区域的工业生产有关,改善工业结构和妥善处理历史遗留的生产废物是控制海河河口沉积物中POPs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联苯(pcbs)有机氯农药(OCPs) 沉积物 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汾河表层沉积物PCBs和OCPs含量、来源及生态风险 被引量:11
13
作者 郭掌珍 孟会生 +2 位作者 张渊 李维宏 郭青霞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14-721,共8页
利用GC-ECD方法测定了汾河太原段3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多氯联苯(PCBs)和有机氯农药(OCPs)的含量,同时对沉积物中PCBs和OCPs的来源和生态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PCBs和OCPs的含量分别为n.d.~50.95μg/kg和2.19~25.24μg/kg.A... 利用GC-ECD方法测定了汾河太原段3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多氯联苯(PCBs)和有机氯农药(OCPs)的含量,同时对沉积物中PCBs和OCPs的来源和生态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PCBs和OCPs的含量分别为n.d.~50.95μg/kg和2.19~25.24μg/kg.Aroclor检出率最高为Aroclor1260和Aroclor1254,这可能与我国主要生产和使用的PCB有关.OCPs中p,p-DDE含量占优势,研究区HCH和DDT来源于工业和农业输入.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γ-HCH、DDT(total),o,p+p,p-DDT,p,p-DDE,七氯环氧化物,PCBs总量可能会对研究区水生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影响,但整体风险水平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联苯 有机氯农药 含量 来源 生态风险 汾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性食品中PCBs的生物有效性及人体日暴露评估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李俊岭 张东平 +4 位作者 余应新 韩姝媛 吴明红 盛国英 傅家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19-1028,共10页
通过测定上海市售动物性食品中PCBs的浓度和生物有效性,评估该地区PCBs的人体日暴露量.结果表明,不同种类食品中PCBs的浓度在未检出~3734.3pg/g(湿重)之间,3~6氯PCBs为主要同系物.鱼类中PCBs浓度高于畜类、禽类和软体类.鱼类PCBs的浓... 通过测定上海市售动物性食品中PCBs的浓度和生物有效性,评估该地区PCBs的人体日暴露量.结果表明,不同种类食品中PCBs的浓度在未检出~3734.3pg/g(湿重)之间,3~6氯PCBs为主要同系物.鱼类中PCBs浓度高于畜类、禽类和软体类.鱼类PCBs的浓度水平遵循以下两规律:海水鱼>淡水鱼;肉食性鱼>杂食性鱼>草食性鱼.采用模拟人体胃肠消化过程测得PCBs的生物有效性,由于食品中脂肪含量与PCBs的生物有效性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故可用于计算样品中PCBs的生物有效性.该地区居民每天通过动物性食品摄入的PCBs量为24439.3pg/d,以PCBs的生物有效性计量为5034.5pg/d.对不同暴露源(包括灰尘和大气颗粒物)的分析表明,鱼类是PCBs人体暴露的主要贡献者,约占人体PCBs日暴露的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联苯 动物性食品 模拟胃肠道 生物有效性 日暴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信阳和淮南段沉积物中PCBs的生态风险评估 被引量:24
15
作者 王子健 王毅 马梅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2-265,共4页
测定了57种多氯联苯同系物在淮河信阳和淮南段水体沉积物、鲤鱼(Grass Carp)和三 油酸甘油酯半渗透膜生物模拟采样器(Triolein-SPMD)中的浓度.结果表明,Triolein-SPMD和 鲤鱼对沉积相多氯联苯的富集有显著相关性.利用Triolein-SPMD得到... 测定了57种多氯联苯同系物在淮河信阳和淮南段水体沉积物、鲤鱼(Grass Carp)和三 油酸甘油酯半渗透膜生物模拟采样器(Triolein-SPMD)中的浓度.结果表明,Triolein-SPMD和 鲤鱼对沉积相多氯联苯的富集有显著相关性.利用Triolein-SPMD得到的三油酸酯/沉积物富 集因子(TSAF)和利用鲤鱼得到的生物/沉积物富集因子(BSAF)在数值上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联苯 沉积物富集因子 淮河 生物模拟采样 生态风险评估 pcbS 生物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对PCBs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有势 马满英 施周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59-563,共5页
利用生物表面活性鼠李糖脂(RL)洗脱土壤,再通过紫外光预照射与生物降解协同去除洗脱液中的PCBs的组合方法对多氯联苯(PCBs)污染土壤进行修复,旨在研究RL在修复PCBs污染土壤中的作用及其机理。结果表明,RL对PCBs的洗脱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利用生物表面活性鼠李糖脂(RL)洗脱土壤,再通过紫外光预照射与生物降解协同去除洗脱液中的PCBs的组合方法对多氯联苯(PCBs)污染土壤进行修复,旨在研究RL在修复PCBs污染土壤中的作用及其机理。结果表明,RL对PCBs的洗脱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CBs的总洗脱率与RL的质量浓度呈正相关。当洗脱液中加入2 000 mg.L-1的RL,在3次批洗脱后,人工污染土样和陈化土样的PCBs总洗脱率分别达到了90.1%和47.1%。PCBs降解菌P.LB400在以RL或联苯为碳源的驯化培养基中均能够快速生长。当土壤洗脱液中的PCBs被P.LB400的生长细胞菌液降解时,RL对PCBs的生物降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在P.LB400的休眠细胞降解体系中,RL对PCBs的生物降解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紫外光预照射对土壤洗脱液中PCBs的生物降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紫外光预照射和生物降解的耦合有利于提高PCBs的降解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 多氯联苯 土壤修复 洗脱 光降解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食物链顶端海鸟卵中PCBs和OCPs积累水平及其全球意义 被引量:11
17
作者 卢冰 王自磐 +2 位作者 朱纯 武光海 Walter Vetter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440-2445,共6页
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内标法定量测定了南极乔治王岛世袭栖息地海鸟(棕贼鸥、灰贼鸥、巨海燕、白眉企鹅)卵样中持久性有机氯污染物多氯联苯(PCBs)和有机氯农药(OCPs)残留量,研究探讨南极海洋食物链顶级生物体有机毒物积... 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内标法定量测定了南极乔治王岛世袭栖息地海鸟(棕贼鸥、灰贼鸥、巨海燕、白眉企鹅)卵样中持久性有机氯污染物多氯联苯(PCBs)和有机氯农药(OCPs)残留量,研究探讨南极海洋食物链顶级生物体有机毒物积累水平探讨其环境意义.结果显示,卵样中有机毒物积累水平依次为:多氯联苯>滴滴涕>氯代苯>六六六.贼鸥卵样多氯联苯含量范围在91.9~515.5ng/g,滴滴涕56.6~304.4ng/g,氯代苯6.5~70.5ng/g,六六六<0.5~2.0ng/g;企鹅卵样多氯联苯含量范围在0.4~0.9ng/g,滴滴涕2.4~10.3ng/g,氯代苯6.0~10.2ng/g,六六六0.1~0.4ng/g;巨海燕卵样多氯联苯含量范围在38.1~81.7ng/g,滴滴涕12.7~53.7ng/g,氯代苯4.2~8.8ng/g,六六六0.5~1.5ng/g.研究结果还显示,不同种类海鸟卵样检出多氯联苯和有机氯农药均以七氯、六氯联苯、滴滴涕同系物(P,P'-DDE)和氯代苯化合物为主体.贼鸥、巨海燕卵样检出9种多氯联苯同系物(大小依次为PCB-180>PCB-153>PCB-194>PCB-138>PCB-118>PCB-170>PCB-101>PCB-163>PCB-149).贼鸥卵样七氯、六氯取代物的多氯联苯同系物含量在17.5~205.5ng/g占其总多氯联苯的62%;巨海燕卵样在14.5~30.5ng/g,占其总多氯联苯的69%;企鹅卵样检出5种多氯联苯同系物相对积蓄较低,其卵样之间变化相对稳定.对不同种类海鸟卵样的有机污染物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不同鸟种有机毒物积累水平的差异取决于不同鸟种的生态习性,如活动范围、迁徒距离、觅食习性以及巢址选择等,最主要是海鸟在海洋生态食物链中的位置,其食谱的宽窄,同时表明海鸟体内PCBs和OCPs积累通过食物链逐级加强的结果.有机毒物最高积累水平出现在棕贼鸥卵样中,灰贼鸥和巨海燕次之,企鹅最低.因为贼鸥不仅食性杂食谱宽,而且贼鸥与企鹅及其他小型海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南极海鸟卵样多氯联苯和有机氯农药的检出,是全球性有机氯污染又一新的重要证据.南极海鸟卵样中有机毒物的检出,揭示了人造有机污染物在南极鸟类代间转移的存在,它们在南大洋生态系统中的消除将会需要较长的时间过程,表明人类活动对南极生物圈与南极海洋环境的持久影响,南极是全球唯一无污染地区的价值正在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海鸟 多氯联苯 有机氯农药 积累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食用鱼体内PCBs和DDTs的残留水平及食用风险评估 被引量:4
18
作者 郝青 孙毓鑫 +4 位作者 徐向荣 罗孝俊 王帅龙 张再旺 麦碧娴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4-91,共8页
研究了广州市场7 种食用鱼体中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和滴滴涕(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DDTs)的残留水平、组成特征及其人体饮食暴露风险.结果表明, PCBs 和DDTs 在广州食用鱼体中普遍检出, 其浓度范... 研究了广州市场7 种食用鱼体中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和滴滴涕(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DDTs)的残留水平、组成特征及其人体饮食暴露风险.结果表明, PCBs 和DDTs 在广州食用鱼体中普遍检出, 其浓度范围分别为71-1488 和695-38044pg·g^-1(湿重).鱼体中PCBs 和DDTs 浓度均与脂肪含量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表明高的脂肪含量有利于鱼体中PCBs 和DDTs 的富集.不同食性鱼体间PCBs 和DDTs 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01).鱼体中PCBs 主要单体为PCB 28 和PCB 153, DDTs 的主要成分为2,2-双(p-氯苯基)-1,1-二氯乙烯(p,p′-DDE)和2,2-双(p-氯苯基)-1,1-二氯乙烷(p,p′-DDD).81.3%的鱼样中(DDE+DDD)/ΣDDTs 比值大于0.5, 表明鱼体内DDTs 主要是由历史残留所致.居民摄食广州市场鱼类对PCBs 和DDTs 的每日暴露量分别为1.93-71.9 和23.0-1875.6ng·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联苯(pcbs) 滴滴涕(DDTs) 广州食用鱼 残留水平 食用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路板蚀刻废液及其回收铜盐产品中PCBs污染特征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璞 梁勇 +3 位作者 许世爱 高仁富 李英明 张庆华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60-465,共6页
POPs(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近年来广受关注的一类环境污染物.为研究工业过程中POPs的运转迁移,针对电路板蚀刻废液及其回收后生产的铜盐产品中7种指示性PCBs(多氯联苯)及CB-209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CBs在碱性废液和微蚀废液中未检出,... POPs(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近年来广受关注的一类环境污染物.为研究工业过程中POPs的运转迁移,针对电路板蚀刻废液及其回收后生产的铜盐产品中7种指示性PCBs(多氯联苯)及CB-209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CBs在碱性废液和微蚀废液中未检出,而在酸性废液中有不同程度检出,ρ(∑8PCBs)在0.41~60.80 ng/L之间,其中ρ(∑7指示性PCBs)在0.24~58.00 ng/L之间.3种铜盐产品〔Cu Cl2、Cu2(OH)3Cl和Cu SO4〕中,Cu SO4中w(∑8PCBs)相对较高,在2.75~284.00 ng/kg之间;而Cu Cl2中w(∑8PCBs)在6.95~31.50 ng/kg之间;Cu2(OH)3Cl中w(∑8PCBs)在7.31~9.42 ng/kg之间.污染物指纹特征表明,酸性蚀刻废液及其铜盐产品中的PCBs具有十分相似的分布特征,CB-28是最主要的检出单体,并且w(CB-209)相对较高,表明铜盐产品中的PCBs主要来源于生产原料(酸性蚀刻废液)的携带,而酸性蚀刻废液中污染物来源须待进一步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联苯 蚀刻废液 铜盐产品 污染物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氯联苯(PCB1254)诱导胰岛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陶鸿 易丽娴 +3 位作者 孙中文 吕志刚 顾刘宝 解雨春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6-351,共6页
目的 :本研究探讨多氯联苯(PCB1254)诱导体外培养胰岛β细胞株INS-1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PCB1254刺激INS-1细胞后,使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选择适当浓度的PCB1254进行INS-1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PCB1254(5μg/ml)刺激INS-... 目的 :本研究探讨多氯联苯(PCB1254)诱导体外培养胰岛β细胞株INS-1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PCB1254刺激INS-1细胞后,使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选择适当浓度的PCB1254进行INS-1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PCB1254(5μg/ml)刺激INS-1细胞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并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 Caspase-3、Caspase-3、Bim、Bcl-2、c-Fos、p-JNK、p-P38、p-ERK蛋白的表达;二氢乙啶(dihydroethidium,DHE)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PCB1254诱导INS-1细胞凋亡后,使用ERK抑制剂PD98059进行干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随着浓度的增加,PCB1254对细胞活性的抑制逐渐增强,当浓度≥5μg/ml时,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倒置显微镜下观察PCB1254(5μg/ml)能引起INS-1细胞凋亡,凋亡细胞脱落,漂浮于培养基中;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PCB1254能诱导INS-1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Bim表达上调,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下调,氧化应激相关蛋白c-Fos表达上调,ROS荧光增强;MAPK信号通路中p-ERK蛋白表达上调;ERK抑制剂PD98059干预后细胞凋亡无明显变化。结论:PCB1254可能通过氧化应激信号通路引起INS-1细胞的凋亡,此过程中伴有ERK信号通路的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联苯 pcb1254 胰岛细胞 INS-1 凋亡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