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嵌套管的双管结构单偏振单模反谐振光纤
1
作者 刘旭安 郭婧 +2 位作者 陈超琦 陈达如 姜小刚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1-465,共5页
本文设计并研究了一种新型单偏振单模空芯反谐振光纤,并对其在近红外波段的单偏振单模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与传统的多边形包层管反谐振结构不同,所提出的光纤由两个相同的薄壁管组成,它们对称地位于外包层内部,且各自内部再套嵌一个半... 本文设计并研究了一种新型单偏振单模空芯反谐振光纤,并对其在近红外波段的单偏振单模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与传统的多边形包层管反谐振结构不同,所提出的光纤由两个相同的薄壁管组成,它们对称地位于外包层内部,且各自内部再套嵌一个半径稍小的套管。套管的加入可以增加高阶模的限制损耗,使光纤实现单偏振单模特性。仿真结果表明,该光纤在1450 nm到1700 nm波长范围内,具有单偏振特性,在1639 nm到1672 nm波长范围内,单偏振单模特性,带宽为33 nm。该光纤可用于开发高性能单偏振单模光纤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光纤 反谐振光纤 高双折射 单偏振单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VMD和IHFDE在旋转机械耦合故障辨识中的应用
2
作者 张文军 宋琳璐 +1 位作者 左小勇 王冠华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4-725,共12页
采用传统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模型诊断单点故障而忽略多点故障缺陷,无法准确判断旋转机械的故障来源,提出了一种基于蛇优化器的优化变分模态分解(SO-VMD)、改进层次波动散布熵(IHFDE)和支持向量机(SVM)的旋转机械耦合故障诊断方法。首先,... 采用传统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模型诊断单点故障而忽略多点故障缺陷,无法准确判断旋转机械的故障来源,提出了一种基于蛇优化器的优化变分模态分解(SO-VMD)、改进层次波动散布熵(IHFDE)和支持向量机(SVM)的旋转机械耦合故障诊断方法。首先,以模态分量的最大互信息系数为适应度函数,采用蛇优化器对变分模态分解的参数进行了优化,并对旋转机械振动信号进行了分解以得到模态分量;然后,对各模态分量的IHFDE特征值进行了提取,从而构建了故障特征矩阵;最后,将故障特征输入至SVM分类器中进行了分类识别,并实现了对旋转机械的故障诊断。利用滚动轴承和齿轮箱的多点故障数据集进行了实验分析,从信号处理和特征提取两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O-VMD-IHFDE故障诊断方法在诊断旋转机械的单点和多点故障时分别取得了98.75%和100%的识别精度,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SO-VMD方法能够有效去除信号中的干扰噪声,提高特征的质量。和未采用SO-VMD方法得到的诊断结果相比,滚动轴承和齿轮箱的诊断准确率分别提高了3.33%和5.42%。IHFDE方法能够有效反映旋转机械的故障特性,准确率高于其他广泛使用的特征提取方法。旋转机械的故障诊断结果验证了改进层次分析在诊断准确率方面要优于粗粒化处理和传统层次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机械 耦合故障诊断 变分模态分解 改进层次波动散布熵 蛇优化器 多点故障 耦合故障 信号高频特征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光干涉的压力对边孔光纤双折射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王培明 余有龙 +2 位作者 余燚 刘斌 缪可心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1-67,共7页
利用耦合模理论和弹光效应原理研究了边孔光纤双折射与压力的依赖关系。仿真结果表明,双折射变化受到压力大小和作用方向共同影响。保持压力大小不变,双折射数值随作用方向呈余弦变化,且在π/2的偶数倍和奇数倍方向上分别取得最大值和... 利用耦合模理论和弹光效应原理研究了边孔光纤双折射与压力的依赖关系。仿真结果表明,双折射变化受到压力大小和作用方向共同影响。保持压力大小不变,双折射数值随作用方向呈余弦变化,且在π/2的偶数倍和奇数倍方向上分别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保持作用方向不变,双折射数值与压力大小呈线性关系。当作用方向θ∈(kπ-π/4,kπ+π/4)(k∈Z),双折射数值随压力呈线性增加,而θ∈(kπ+π/4,kπ+3π/4),双折射数值随压力呈线性减小,在θ=kπ+π/4时,双折射数值基本不变。最后,基于偏振光干涉的实验装置测量了不同压力大小和作用方向下的双折射,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相关系数r为0.9922,在误差许可范围内,二者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孔光纤 双折射 偏振光干涉 压力 耦合模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谱元法的Rayleigh波频散特征计算与模态叠加耦合机理研究
4
作者 杨博 张萌 +2 位作者 夏江海 龙友明 吴忧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5-213,共9页
为了提升Rayleigh波勘探成层结构力学参数的精细化水平,基于谱元法,构建了弹性层状半无限结构的Rayleigh波频散方程。针对半无限土基和“上软下硬”这2种规则成层结构,运用谱元法与快速矢量传递法对比计算了Rayleigh波多阶模态的频散曲... 为了提升Rayleigh波勘探成层结构力学参数的精细化水平,基于谱元法,构建了弹性层状半无限结构的Rayleigh波频散方程。针对半无限土基和“上软下硬”这2种规则成层结构,运用谱元法与快速矢量传递法对比计算了Rayleigh波多阶模态的频散曲线。结果表明:谱元法与解析法计算结果之间的相对误差在0.05%以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针对“上硬下软”的典型路面结构、含“软夹层”和含“硬夹层”的复杂成层结构,结合谱元法,推导了表面位移的计算方法,通过分解Rayleigh波各模态相速度对表面位移能量的贡献,建立了一种基于谱元法确定复杂成层结构中Rayleigh波多模态叠加耦合机理的半解析方法,此方法确定的Rayleigh各阶模态叠加耦合频散特征与速度-应力有限差分方法仿真结果之间具有很好的吻合度,表明基于谱元法计算Rayleigh波频散曲线并以此揭示成层结构中Rayleigh波模态叠加耦合机理是合理、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元法 Rayleigh波频散曲线 模态叠加耦合 成层结构 面波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吸收体恢复时间对正交偏振耗散孤子的影响
5
作者 何晓颖 张川 +1 位作者 张银东 饶岚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4-723,共10页
偏振在脉冲锁模时,对其塑形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开发了一种用于产生正交偏振耗散孤子的被动锁模石墨烯光纤激光器的正交偏振数值模拟。重点是分析由偏振依赖的石墨烯微光纤饱和吸收体引起的净正常色散双折射腔对正交偏振... 偏振在脉冲锁模时,对其塑形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开发了一种用于产生正交偏振耗散孤子的被动锁模石墨烯光纤激光器的正交偏振数值模拟。重点是分析由偏振依赖的石墨烯微光纤饱和吸收体引起的净正常色散双折射腔对正交偏振孤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这种饱和吸收体的恢复时间显著影响正交偏振耗散脉冲的特性,如能量、脉宽、时间带宽乘积和啁啾。结果显示,其恢复时间为120飞秒时最佳,产生两个具有大啁啾的正交偏振的窄耗散孤子脉冲,分别约为7.47 ps和8.06 ps。这对于开发紧凑、高功率、偏振耗散孤子光纤激光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偏振光 被动锁模 净正常色散腔 恢复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偏振模色散测量 被引量:19
6
作者 杨广强 张霞 +3 位作者 林健飞 宋继恩 黄永清 任晓敏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33-1136,共4页
对一种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的偏振模色散进行了测量.实验用26m长光子晶体光纤使皮秒光脉冲的两个正交偏振模产生了108ps时延.运用脉冲时延法和固定分析仪法对这种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的偏振模色散进行了实验测量,测量得到其偏振模色... 对一种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的偏振模色散进行了测量.实验用26m长光子晶体光纤使皮秒光脉冲的两个正交偏振模产生了108ps时延.运用脉冲时延法和固定分析仪法对这种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的偏振模色散进行了实验测量,测量得到其偏振模色散参量可达4154ps/km,对应的模式双折射度为1.25×10-3.这种新型的高双折射光纤可用于补偿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偏振模色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光纤 高双折射 光纤通信系统 偏振模色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通信系统中偏振模色散自适应补偿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张晓光 于丽 +7 位作者 郑远 李朝阳 周光涛 沈昱 杨伯君 王宏祥 王岚 纪越峰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474-1478,共5页
成功地研制了光纤通信系统偏振模色散的自适应补偿实验系统 实验中采用特定频率分量功率取样作为反馈信号 ,采用一种名为PSO(ParticleSwarmOptimization)的优化方法作为反馈控制算法 偏振模色散的补偿量达 30 ps ,自动跟踪补偿时间为 ... 成功地研制了光纤通信系统偏振模色散的自适应补偿实验系统 实验中采用特定频率分量功率取样作为反馈信号 ,采用一种名为PSO(ParticleSwarmOptimization)的优化方法作为反馈控制算法 偏振模色散的补偿量达 30 ps ,自动跟踪补偿时间为 1~ 2s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偏振模色散 自适应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Gbit/s OTDM系统中二阶偏振模色散自适应补偿技术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张建忠 张晓光 +6 位作者 于丽 席丽霞 沈昱 周光涛 张娜 吴斌 苑铁成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61-565,共5页
报导了一个40Gbit/sOTDM系统中二阶偏振模色散(PMD)自适应补偿系统,此实验系统基于偏振度的反馈控制方法实现了二阶偏振模色散自动补偿 在中心波长1560. 5nm处,补偿后的DGD和二阶PMD效应改善明显 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作为偏振模色散自适... 报导了一个40Gbit/sOTDM系统中二阶偏振模色散(PMD)自适应补偿系统,此实验系统基于偏振度的反馈控制方法实现了二阶偏振模色散自动补偿 在中心波长1560. 5nm处,补偿后的DGD和二阶PMD效应改善明显 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作为偏振模色散自适应补偿的搜索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偏振模色散 自适应补偿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振度的偏振模色散补偿中检测信号对不同归零码型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段高燕 李喜红 +5 位作者 王刚 张建忠 张晓光 张茹 于丽 杨伯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2-125,共4页
从理论上数值分析和比较了一阶和二阶偏振模色散对各种光调制码型(RZ、CSRZ、RZ-DPSK、CSRZ-DPSK)的偏振模色散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码型的偏振度大不相同,RZ码受偏振度影响最大,CSRZ-DPSK码受二阶偏振模色散的影响最小,在补偿系统中更... 从理论上数值分析和比较了一阶和二阶偏振模色散对各种光调制码型(RZ、CSRZ、RZ-DPSK、CSRZ-DPSK)的偏振模色散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码型的偏振度大不相同,RZ码受偏振度影响最大,CSRZ-DPSK码受二阶偏振模色散的影响最小,在补偿系统中更适合缓解偏振模色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偏振模色散 偏振度 调制码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Gb/s光通信传输系统中一阶PMD自适应补偿实验 被引量:12
10
作者 周光涛 张晓光 +4 位作者 沈昱 于丽 郑远 李朝阳 杨伯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8-451,共4页
在 10Gb/s归零码 (RZ)光通信传输链路中成功地搭建一阶PMD自适应补偿的实验系统 ,补偿量 2 9ps ,跟踪补偿时间在 1s以内 。
关键词 高速光通信 偏振模色散(PMD) 自适应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模光纤偏振模色散(PMD)的理论 被引量:12
11
作者 薛梦驰 陈述 俞根娥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9-125,共7页
系统地研究了有关偏振模色散(PMD)的一些理论,包括PMD的起因、估算、模式耦合、标称值的确定等。指出了双折射是引起PMD的首要原因,说明了光纤材料的形状、应力、弯曲、扭转及电磁场等因素都能导致双折射。而模式耦合则是... 系统地研究了有关偏振模色散(PMD)的一些理论,包括PMD的起因、估算、模式耦合、标称值的确定等。指出了双折射是引起PMD的首要原因,说明了光纤材料的形状、应力、弯曲、扭转及电磁场等因素都能导致双折射。而模式耦合则是影响PMD的一系列特性(例如PMD与长度的依赖关系等)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模色散 双折射 模式耦合 单模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波纹波导模式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朱世秋 王峨锋 +4 位作者 李宏福 闫铁昌 冯进军 李浩 刘迎辉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869-1872,共4页
通过螺旋波纹波导的耦合波方程,考虑到波的左右旋转方向及波的前向和反向等因素,给出了波导中可能存在的所有模式,由耦合方程的特点和布拉格条件分析了各模式之间的关系,给出对应于螺旋波纹波导回旋行波管和螺旋波纹波导回旋返波管的模... 通过螺旋波纹波导的耦合波方程,考虑到波的左右旋转方向及波的前向和反向等因素,给出了波导中可能存在的所有模式,由耦合方程的特点和布拉格条件分析了各模式之间的关系,给出对应于螺旋波纹波导回旋行波管和螺旋波纹波导回旋返波管的模式耦合特点,并给出耦合关系和波导的模式耦合规则。结合螺旋波纹波导的色散方程,讨论了不同波纹周期和波纹起伏程度对模式耦合的影响:波纹周期的增大,使得电子注的加速电压变大;如果波纹周期太小,则工作模式线性变得很差。阐述了螺旋波纹波导回旋行波管克服模式竞争的机理。纹起伏程度较大,工作模式和非工作模式分离程度变大,对克服模式竞争比较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波纹波导 布拉格条件 极化 模式耦合 模式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双折射光纤中色散效应对偏振模传输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伟成 徐文成 +3 位作者 张书敏 罗爱平 郭旗 刘颂豪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95-698,共4页
本文研究了在强双折射光纤中色散效应对偏振模传输的影响 .发现当二阶色散系数较大时 ,偏振模能稳定传输 ,但所需入纤功率较高 ;当降低二阶色散影响以降低对光源要求时 ,三阶色散对偏振模长距离传输起破坏作用 ,三阶色散参量越大 。
关键词 强双折射光纤 光纤色散 偏振模 偏振模色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偏振模色散补偿的自适应算法及实现 被引量:7
14
作者 沈昱 周亚萍 +11 位作者 周光涛 郑远 张建忠 陈林 张晓光 于丽 席丽霞 杨伯君 黄山 陈硕 赵华凤 姚敏玉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351-1355,共5页
基于研制成功的两级偏振模色散自适应补偿系统,提出对光传输系统中偏振模色散(PMD)自动搜索跟踪的补偿算法,该算法解决了偏振模色散补偿多自由度搜索中易于陷入局部极大值的问题实验证明应用该算法制成的偏振模色散自适应补偿器性能优越... 基于研制成功的两级偏振模色散自适应补偿系统,提出对光传输系统中偏振模色散(PMD)自动搜索跟踪的补偿算法,该算法解决了偏振模色散补偿多自由度搜索中易于陷入局部极大值的问题实验证明应用该算法制成的偏振模色散自适应补偿器性能优越,所能达到的性能参数为全局补偿搜索时间78.77ms,跟踪响应时间15.75ms另外,为了将研制的动态PMD补偿器得以实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偏振模色散 动态补偿 取样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WDM系统中偏振模色散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崔虎 徐文成 +2 位作者 陈泳竹 陈伟成 刘颂豪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18-522,共5页
本文导出了四波长光波在双折射光纤中传输所满足的一般非线性耦合方程.研究了色散平坦光纤中4×10Gb/sDWDM系统的偏振模色散特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偏振模色散对不同信道间隔的4×10Gb/sDWDM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偏振模色... 本文导出了四波长光波在双折射光纤中传输所满足的一般非线性耦合方程.研究了色散平坦光纤中4×10Gb/sDWDM系统的偏振模色散特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偏振模色散对不同信道间隔的4×10Gb/sDWDM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偏振模色散限制了DWDM系统有效带宽内的信道数量及其传输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WDM系统 偏振模色散 光纤双折射 色散平坦光纤 光密集波分复用 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一阶偏振模色散自动补偿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剑飞 于晋龙 +2 位作者 王剑 胡浩 杨恩泽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46-150,共5页
偏振模色散(PMD)对10Gbit/s及更高速率的光纤通信系统的影响已不可忽略,因此PMD的补偿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分析并通过实验验证了PMD引起的脉冲展宽对接收信号频谱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PMD的补偿技术。在用保偏光纤模拟... 偏振模色散(PMD)对10Gbit/s及更高速率的光纤通信系统的影响已不可忽略,因此PMD的补偿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分析并通过实验验证了PMD引起的脉冲展宽对接收信号频谱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PMD的补偿技术。在用保偏光纤模拟PMD效应的10Gbit/s的传输线路中实现了一阶PMD的自动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号功率谱 MD补偿 一阶偏振模 自动补偿 偏振模色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频激电相对相位谱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陈儒军 何继善 +1 位作者 白宜诚 汤井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6-111,共6页
2n系列伪随机多频信号含有多个在对数坐标上呈等间距分布的主频率,是电法勘探的理想场源。多频激电相对相位谱法采用上述信号作为场源,充分反映了该信号作为电法勘探场源的优点。在多频激电相对相位谱法中,相对相位谱定义为φr(ω)=[kφ... 2n系列伪随机多频信号含有多个在对数坐标上呈等间距分布的主频率,是电法勘探的理想场源。多频激电相对相位谱法采用上述信号作为场源,充分反映了该信号作为电法勘探场源的优点。在多频激电相对相位谱法中,相对相位谱定义为φr(ω)=[kφ(ω)-φ(kω)]/(k-1)。根据傅里叶变换的性质和激电效应与耦合感应的关系,证明相对相位谱测量具有如下优点:可以消除发送机和接收机之间因时间不同步而引起的测量误差,提高了观测精度;对电磁耦合感应进行了一阶线性校正,可以压制耦合感应。通过改变Cole Cole模型中的频率相关系数c和频比k来分析相对相位谱与相位谱的差异,发现相对相位谱与相位谱在形态上一致,对异常具有同等的反应能力;它们之间的差值与频比k成反比、与频率相关系数c成正比。野外实测的多频激电相对相位谱和相位谱说明,激电相对相位谱测量对耦合感应具有良好的压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随机多频信号 激发极化 相对相位谱 耦合感应 COLE-COLE模型 谱激电法 激电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CDP的保偏光纤偏振模式耦合仿真及实验 被引量:5
18
作者 蒋大钢 申彤 +1 位作者 王学勤 杨远洪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14-916,940,共4页
光相干域偏振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保偏光纤中的偏振模式耦合测量和分析。针对保偏光纤中的多点偏振耦合情况,传统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光路逐点分析和光谱相干矩阵分析,这些方法计算量大且不利于计算机实现。从光波传播特点及宽谱干涉特点出... 光相干域偏振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保偏光纤中的偏振模式耦合测量和分析。针对保偏光纤中的多点偏振耦合情况,传统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光路逐点分析和光谱相干矩阵分析,这些方法计算量大且不利于计算机实现。从光波传播特点及宽谱干涉特点出发,研究了保偏光纤中多点偏振耦合的仿真技术和方法,并编写了专用程序进行仿真。利用扫描迈克尔逊实现了多偏振模式耦合的测量,仿真数据与实验吻合。研究表明:通过上述方法能简便、准确地生成多耦合点干涉条纹。从而为保偏光纤中多点偏振模式耦合干涉的测量和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相干域偏振技术 偏振模式耦舍 保偏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偏光纤模式耦合分析及其相干检测 被引量:8
19
作者 郭振武 温国强 +2 位作者 张红霞 陈信伟 刘铁根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82-1286,共5页
当保偏光纤存在结构不均匀或者受到外部扰动时,将使其内部传输的一部分偏振光耦合到与其正交的偏振态上去。分析了保偏光纤内偏振光模式耦合的原理,给出了基于白光干涉法的偏振模式耦合检测方法,并用迈克尔逊干涉仪对保偏光纤的偏振模... 当保偏光纤存在结构不均匀或者受到外部扰动时,将使其内部传输的一部分偏振光耦合到与其正交的偏振态上去。分析了保偏光纤内偏振光模式耦合的原理,给出了基于白光干涉法的偏振模式耦合检测方法,并用迈克尔逊干涉仪对保偏光纤的偏振模式耦合的耦合强度和耦合点发生的空间位置进行了测试。通过步进电机控制迈克尔逊干涉仪扫描臂的反射镜移动,改变干涉仪两臂之间的光程差,来补偿由于偏振耦合而形成的两偏振光从保偏光纤出射时的光程差,实现了对偏振耦合的测量。为提高检测系统的灵敏度,需提高输出信号的信噪比,对光源发出的光进行高频调制,通过频谱搬移和相干解调,有效地抑制了各种干扰和噪声,使输出信号的峰值信噪比提高了5.1 dB,耦合强度测试最小值也由-57.6 dB提高到-62.7 dB,增强了测试系统检测微弱偏振耦合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偏光纤 白光干涉 模式耦合 相干解调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FBG色散补偿结构中OOK传输性能对比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现彬 王颖莉 +1 位作者 杨彦彬 贾英茜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7-91,共5页
光纤布拉格光栅(FBG)以其使用方便、造价低、可靠性高等优势在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逐步得到应用,而其色散补偿能力也一直备受研究者关注。文章对比研究了NRZ、33%RZ和CSRZ三种开关键控(OOK)调制格式在预补偿、对称补偿和后补偿三种FBG色... 光纤布拉格光栅(FBG)以其使用方便、造价低、可靠性高等优势在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逐步得到应用,而其色散补偿能力也一直备受研究者关注。文章对比研究了NRZ、33%RZ和CSRZ三种开关键控(OOK)调制格式在预补偿、对称补偿和后补偿三种FBG色散补偿结构中的传输性能,仿真结果表明OOK调制格式在FBG色散对称补偿结构中具有最好的传输性能。当在FBG色散对称补偿结构中单独考虑非线性效应和偏振模色散(PMD)时33%RZ具有较好的传输特性,而当综合考虑残留色散、非线性效应和PMD时,CSRZ系统传输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布拉格光栅 色散补偿 非线性效应 偏振模色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