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0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弧形闸门泄流三维流场及脉动压力数值模拟
1
作者 李小超 吴兵兵 周熙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7-186,共10页
弧形闸门是水利工程中重要的挡水、泄水建筑物,虽然弧形闸门被设计成具有足够的刚度来承受设计水压,但泄水过程中水压的脉动可能会使闸门产生较大的振动,进而造成闸门的破坏。结合湍流模型和流体体积方法(volume of fluid,VOF)建立弧形... 弧形闸门是水利工程中重要的挡水、泄水建筑物,虽然弧形闸门被设计成具有足够的刚度来承受设计水压,但泄水过程中水压的脉动可能会使闸门产生较大的振动,进而造成闸门的破坏。结合湍流模型和流体体积方法(volume of fluid,VOF)建立弧形闸门泄流三维湍流流场数值模型,数值求解采用稳态计算和瞬态计算两个连续的运算步骤进行,以便更好地确定入口处的流速。分别采用k-ε湍流模型和k-ω湍流模型对闸门周围流场和作用在弧形面板上的流体压力进行计算,结果表明:k-ε湍流模型与壁函数相结合的方法不能捕捉到稳定泄流阶段闸门面板上的压力脉动行为,而k-ω湍流模型结合壁面积分不仅能够得到闸门周围的流场变化,而且能准确计算闸门面板上的脉动压力。基于k-ω湍流模型计算结果,分析下游水位变化对闸门周围流场和脉动压力的影响,闸门面板上压力的脉动主要是由于闸门前的漩涡引起的,压力脉动的优势频率取决于闸孔出流形式,与上下游水位差无关,自由出流时的压力脉动优势频率比淹没出流时的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形闸门 模型 脉动压力 漩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流式水轮机压力脉动及叶片裂纹生长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姬中瑞 曲力涛 +2 位作者 迟福东 陈小翠 杨春明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5,共7页
目前,水轮机转轮叶片出现裂纹甚至脱落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电站的安全运行.本文以某水电站机组为研究对象,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和扩展有限元方法对该水轮机全流道及转轮结构进行仿真分析,提取不同运行工况下转轮叶片的压力脉动信息,... 目前,水轮机转轮叶片出现裂纹甚至脱落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电站的安全运行.本文以某水电站机组为研究对象,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和扩展有限元方法对该水轮机全流道及转轮结构进行仿真分析,提取不同运行工况下转轮叶片的压力脉动信息,进行其转轮结构强度及叶片疲劳裂纹扩展情况分析.研究表明转轮内部的压力脉动主要由转轮旋转、导叶出口不均匀流场以及低频尾水涡带所引起.在不同运行工况下,叶片所受应力分布大致相同,且均在叶片出水边与上冠以及下环交接处附近存在应力集中的现象.当转轮出水边靠近下环连接处出现裂纹时,裂纹会从出水边逐渐向转轮下环附近扩展,并最终发展为贯穿性裂纹.且叶片出现贯穿性裂纹所经历的载荷循环次数与应力大小以及裂纹的扩展形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机转轮 单向固耦合 压力脉动 强度分析 疲劳裂纹扩展 疲劳寿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期压力驱动下管壁局部不规则的圆管Poiseuille流感受性问题
3
作者 王志亮 周哲玮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101-1112,共12页
 采用渐近分析方法,建立了在周期压力驱动下,完全发展的圆管Poiseuille流当管壁存在局部不规则几何形状时的感受性问题模型· 通过特征函数的双正交系统,应用Chebyshev配点法进行数值求解· 通过算例计算,获得周期压力和矩...  采用渐近分析方法,建立了在周期压力驱动下,完全发展的圆管Poiseuille流当管壁存在局部不规则几何形状时的感受性问题模型· 通过特征函数的双正交系统,应用Chebyshev配点法进行数值求解· 通过算例计算,获得周期压力和矩形突起激发起的流体系统中的各种空间发展模态以及相应的感受性系数· 从计算和分析可以知道,在流场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的模态起着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iseuille 双正交系统 特征函数 感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径对平底筒仓中心卸料的流态及仓壁压力分布的影响
4
作者 杨世明 刘克瑾 +3 位作者 姚辉江 黄硕硕 杜春来 章敬波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5-152,共8页
旨在为筒仓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基于自主设计的半圆柱形有机玻璃平底筒仓模型,进行了平均粒径分别为1.5、3.5 mm和5.5 mm陶球颗粒的室内筒仓中心卸料试验和离散元数值模拟。采用流态观察、速度分析、颗粒位移追踪3种方法探究了3组粒... 旨在为筒仓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基于自主设计的半圆柱形有机玻璃平底筒仓模型,进行了平均粒径分别为1.5、3.5 mm和5.5 mm陶球颗粒的室内筒仓中心卸料试验和离散元数值模拟。采用流态观察、速度分析、颗粒位移追踪3种方法探究了3组粒径颗粒的流态演变过程,分析了仓壁压力分布及变化规律,通过PFC 2D得到孔隙率、力链等细观变量分布并联合宏观层次的物理试验探讨了粒径大小对流态及仓壁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粒径对颗粒流态的整体演化过程无显著影响,不同粒径颗粒的流态均由整体流经漏斗流过渡为管状流;大粒径颗粒完成卸料过程耗时更久,卸料速率更慢;粒径对颗粒的流动轨迹无显著影响;边界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卸料过程中随着粒径的增大而逐渐上移;不同粒径颗粒组的峰值卸料压力最大值均位于距离仓底约1/3的位置;粒径越大,仓壁的压力波动越剧烈,峰值卸料压力也越大。综上,粒径对平底筒仓中心卸料的流态无显著影响,不同粒径的颗粒流态演化过程和颗粒流动轨迹具有相似性,粒径越大产生的仓壁卸料压力也越大。在实际工程中,需考虑粒径对筒仓结构安全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筒仓 卸料 压力 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分段流变模式的深井井筒压力精确预测模型 被引量:4
5
作者 柳贡慧 杨宏伟 +2 位作者 李军 张更 王文旭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50,共9页
超深井、特深井井筒温度和压力分布范围宽,钻井液流变性受超高温超高压影响显著,基于常规流变模式的井筒压力预测误差较大,文章通过开展温度为20~220℃、压力为0.1~200 MPa的水基钻井液和油基钻井液流变性测试实验,提出了不同温度和压... 超深井、特深井井筒温度和压力分布范围宽,钻井液流变性受超高温超高压影响显著,基于常规流变模式的井筒压力预测误差较大,文章通过开展温度为20~220℃、压力为0.1~200 MPa的水基钻井液和油基钻井液流变性测试实验,提出了不同温度和压力范围内的钻井液分段流变模式优选方法,建立了考虑多因素综合影响的钻井井筒压力精确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变化,钻井液流变曲线的变化规律不一致,单一流变模式无法完全表征钻井液的流变特性;赫巴流变模式对100℃以下的水基钻井液和140℃以下的油基钻井液的流变性适用性更好,其他温度范围内罗斯流变模式的适用性更好;分段流变模式对井底压力的影响较为明显。将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发现井底压力预测误差在0.3 MPa以内,立管压力预测误差小于0.6 MPa;相对于油基钻井液,水基钻井液中的井筒压力预测误差更小。研究结果能够为超深井、特深井井筒压力精确预测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 分段变模式 井筒压力 钻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致密油藏水平井裂缝干扰渗流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钟会影 余承挚 +3 位作者 沈文霞 毕永斌 伊然 倪浩铭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179,共8页
针对致密油开发中体积压裂水平井裂缝干扰的问题,在三线性流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半渗透边界条件和井间干扰系数α,建立了考虑未改造区启动压力梯度的致密油藏水平井裂缝干扰渗流模型,对不同干扰情况下水平井井底压力动态及产量递减特... 针对致密油开发中体积压裂水平井裂缝干扰的问题,在三线性流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半渗透边界条件和井间干扰系数α,建立了考虑未改造区启动压力梯度的致密油藏水平井裂缝干扰渗流模型,对不同干扰情况下水平井井底压力动态及产量递减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α越大,裂缝干扰条数越多,压力动态曲线改造区线性流持续的时间越长,改造区窜流、拟稳定流动发生得越晚;未改造区启动压力梯度越大,拟稳定流发生的时间就越早。(2)裂缝导流能力越大,主裂缝线性流出现时间越早,两井裂缝导流能力越接近,α对压力动态的影响较明显。(3)α越大,井底压力相对较低的水平井初期产量越高,至晚期后,产量下降越明显,无因次启动压力梯度越大,后期产量递减越快。(4)裂缝导流能力越小,前期阶段产量曲线越靠下,两井裂缝导流能力相近时,α对产量的干扰相对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藏 井间干扰系数 启动压力梯度 裂缝导能力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uette-Taylor-Poiseuille流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7
作者 袁艳平 吉洪湖 +1 位作者 杜雁霞 徐亮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5-28,共4页
对中等半径比同心旋转圆柱间Couette-Taylor-Poiseu ille流进行了数值计算,并与已有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以获得流场的更多信息。结果表明,数值计算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依次再现了层流涡、波动涡、非波动螺旋涡以及波动螺旋涡;轴流可以起... 对中等半径比同心旋转圆柱间Couette-Taylor-Poiseu ille流进行了数值计算,并与已有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以获得流场的更多信息。结果表明,数值计算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依次再现了层流涡、波动涡、非波动螺旋涡以及波动螺旋涡;轴流可以起到稳定流场的作用,轴流存在时,流场转捩的临界泰勒数Ta值会变大,涡胞变小,涡心不再位于轴间隙的中间,从左向右的轴流比较明显,交替指向内轴和外轴,并缠绕在涡胞的周围;除去平均轴流速度后,速度矢量场显示出不同的涡形,形状与相同Ta时的涡胞基本相同;在不同的泰勒数Ta和雷诺数Re下,涡心的轴向传播速度约为平均轴向流速的1.17倍,相传播速度约为内筒转速的0.4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uette—Taylor—poiseuille 波长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狭窄动脉血管中Poiseuille流动对管壁切应力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国涛 王先菊 +1 位作者 艾保全 刘良钢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9-32,共4页
对血管入口流动为Poiseuille流动时,血液流动对血管狭窄部位的管壁切应力及压力等的影响进行研究。利用不可压缩的N_S方程作为计算的理论基础,采用有限差分方案作为计算手段以得到在此流动过程中的数值解。
关键词 poiseuille 狭窄动脉 管壁切应力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控流调压阀后突扩体的压力特性
9
作者 王蛟 胡亚安 +1 位作者 段金宏 周家俞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11-1017,共7页
为了研究突扩体对控流调压阀门的增压减振作用,以典型控流调压阀门(活塞式调流阀和固定式锥形阀)为研究对象,采用物模试验和三维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重点对2类阀门在不同突扩体型、阀门开度及空化强度下的阀后流态及管壁压力特性... 为了研究突扩体对控流调压阀门的增压减振作用,以典型控流调压阀门(活塞式调流阀和固定式锥形阀)为研究对象,采用物模试验和三维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重点对2类阀门在不同突扩体型、阀门开度及空化强度下的阀后流态及管壁压力特性进行了观测分析,探究突扩比与阀后稳定压力的定量关系,试验阀门通径为150 mm,阀门直径为150~370 mm,突扩体长度为1000 mm.结果表明,突扩体能提升阀后管壁时均压力、减弱压力脉动的基本原理是水垫层效应.综合物模与数模试验结果,拟合得到了突扩比与阀后管壁稳定时均压力的关系式.突扩体可以提升阀门的工作背压,提升程度随突扩比的增大而渐缓.当突扩比为4.00时,阀后管壁稳定时均压力的增幅已非常平缓,趋于稳定.不同阀型试验结果差异小,说明突扩体的增压减振作用具有普适性.研究结果可供输水调压工程阀门段管道系统设计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压阀 突扩体 突扩比 管壁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板Poiseuille分层流动的线性稳定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尤学一 郑湘君 陈小明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17-1020,共4页
为了讨论平板Poiseuille分层流动的线性稳定性问题,在考虑液-液交界面存在互溶薄层(液膜)的基础上, 研究了液膜位置、液膜厚度和液膜内黏性系数分布等因素对流动失稳,临界雷诺数的影响。研究得出:①在液膜两 边上黏性系数4阶以上导数值... 为了讨论平板Poiseuille分层流动的线性稳定性问题,在考虑液-液交界面存在互溶薄层(液膜)的基础上, 研究了液膜位置、液膜厚度和液膜内黏性系数分布等因素对流动失稳,临界雷诺数的影响。研究得出:①在液膜两 边上黏性系数4阶以上导数值几乎不影响流动临界雷诺数;②当液膜中心远离临界层,并且厚度小于0.1时,对流 动稳定性几乎没有影响;③当液膜中心接近临界层时,液膜厚度会对临界雷诺数产生很大影响.因此,改变液膜位 置和膜厚可以用于流动稳定性控制,实现流动减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性分层 线性稳定性 分层液膜 平板poiseuil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定常修正下平面Poiseuille流动的线性稳定性性质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哲玮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509-514,共6页
本文在文[1]的基础上,用多重尺度法进一步研究了在非定常修正剖面作用下平面Poiseuille流动的线性稳定性性质,发现文[1]所给出的修正剖面在扰动发展的初期,在一定条件下会促进扰动的发展,从而增大流动失稳的可能性.
关键词 poiseuille 稳定性 非定常 平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控船舶靠泊变节流主动防撞系统设计
12
作者 郭兆松 刘静 陈道智 《中国航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37,共6页
针对失控船舶靠泊过程冲击大、回弹难控制的问题,通过变节流主动缓冲方法解决,设计失控船舶靠泊变节流主动缓冲原理。建立该系统的数学模型,基于AMESIM搭建该系统的仿真模型,对比被动缓冲系统和主动变节流系统的仿真结果,验证变节流主... 针对失控船舶靠泊过程冲击大、回弹难控制的问题,通过变节流主动缓冲方法解决,设计失控船舶靠泊变节流主动缓冲原理。建立该系统的数学模型,基于AMESIM搭建该系统的仿真模型,对比被动缓冲系统和主动变节流系统的仿真结果,验证变节流主动缓冲系统的有效性,分析变节流腔压力、船舶靠泊缓冲位移和速度,研究变节流阀开度和溢流阀开启压力对变节流主动缓冲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使用靠泊变节流主动缓冲系统后,船舶靠泊过程减速平缓无回弹、变节流腔无压力冲击和波动;增大变节流开度可延长变节流腔压力响应时间;增大溢流阀开启压力可延长变节流腔压力衰减时间;低速轻载靠泊工况下,船舶靠泊缓冲减速较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控船舶 靠泊 变节 主动缓冲 回弹 压力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力—速度解耦的深水井筒多相流高精度数值模拟新算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娄文强 王志远 +3 位作者 孙大林 张剑波 孙小辉 孙宝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144,共13页
深水钻完井过程中,受海水及海底地质条件复杂影响,井筒压力控制精度要求高、控制难度大。高精度、高稳定性的深水井筒多相流动模拟器成为解决井筒压力精细化控制的关键。为解决深水井筒高动态流动系统的预测难题,针对深水井筒多相流动... 深水钻完井过程中,受海水及海底地质条件复杂影响,井筒压力控制精度要求高、控制难度大。高精度、高稳定性的深水井筒多相流动模拟器成为解决井筒压力精细化控制的关键。为解决深水井筒高动态流动系统的预测难题,针对深水井筒多相流动漂移流模型,将对流迎风分裂方法(AUSMV)的通量分裂方法与交错网格技术进行融合,优化了压力—密度解耦的高刚度问题,形成了压力—速度解耦的数值算法,并利用二阶优化守恒律的单调迎风—中心方案(OMUSCL2)空间重构+两步龙格库塔时间重构技术提升了数值算法的精度,最后建立了深水井筒多相流高精度数值求解算法,并验证了数值算法的精度与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与常规AUSMV算法相比,新算法具有较低的数值耗散,间断物理信息捕捉能力强,对井筒内气液两相前缘位置的识别度更高;(2)与注气量10×10^(4)m^(3)/d和15×10^(4)m^(3)/d井喷实验对比,新算法模拟井底压力的平均误差分别为1.79%和1.86%;(3)新算法在井口气体剧烈膨胀、超音速流动模拟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结论认为,该新算法不仅提升了常规数值算法的精度,同时可为复杂高动态流动系统的井筒压力调控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有助于提高我国深水井筒压力控制的理论水平,保障深水油气的有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 多相 压力—速度解耦 OMUSCL2 AUSMV 交错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换流变压器压力释放阀布置方式 被引量:1
14
作者 程林 周盟 +4 位作者 郭家旭 罗传仙 张静 黄勤清 闫晨光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53,共10页
换流变压器油箱破裂及爆炸起火事故严重威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压力释放阀在电弧故障期间通过泄放超压保护设备。通过分析故障期间瓦斯气泡脉动机理,建立压力释放阀动作条件、换流变压器内部电弧故障油压升高理论模型及其数值计算方... 换流变压器油箱破裂及爆炸起火事故严重威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压力释放阀在电弧故障期间通过泄放超压保护设备。通过分析故障期间瓦斯气泡脉动机理,建立压力释放阀动作条件、换流变压器内部电弧故障油压升高理论模型及其数值计算方法。以1台实际的500kV特高压换流变压器为研究对象,开展数值仿真研究,得到不同压力释放阀布置方式下的故障油压变化特征。仿真结果表明:换流变压器发生内部电弧故障时,其内部故障油压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压力释放阀布置方式对其安装位置附近的压力泄放影响较为明显,而对其余位置超压影响较小;优化换流变压器压力释放阀布置位置可有效降低电弧故障期间油压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压力释放阀 布置方式 内部电弧故障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深井温压耦合下流体性质对井筒压力的影响特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平江 和建勇 +3 位作者 张晔 毕毅 张瑞华 杨谋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8-295,共8页
深井高温高压环境对流体密度和流体流变参数影响较大,忽略其作用使得井筒压力认识不准确,制约着钻完井作业安全。基于能量守恒原理,建立了井筒温度计算模型,考虑流体流态对温度压力影响,建立了温压耦合条件下井筒压力计算方法,结合现场... 深井高温高压环境对流体密度和流体流变参数影响较大,忽略其作用使得井筒压力认识不准确,制约着钻完井作业安全。基于能量守恒原理,建立了井筒温度计算模型,考虑流体流态对温度压力影响,建立了温压耦合条件下井筒压力计算方法,结合现场实测数据验证了温度压力模型计算可靠性。研究表明:温度对流体密度和流变参数影响程度大于压力,随着井深增加,环空流体密度和动切力逐渐增大。随着循环时间增加,井底温度逐渐降低,环空流体密度、动切力及流性指数逐渐增大,而稠度系数逐渐降低;温压耦合条件下环空ECD低于未考虑工况,两者相差0.067 g/cm3。因此,若不考虑耦合对流体密度和流变参数影响时,使得设计流体密度偏低,易诱发溢流或井喷事故发生。该研究成果与认识为深层超深井井筒温度压力精细评价奠定了关键理论基础,降低了钻完井井下作业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 温压耦合 体密度 变参数 压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贮料重度对卸料流态及仓壁压力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克瑾 黄硕硕 +2 位作者 姚辉江 贾玲玲 谢双臣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44-53,共10页
为了研究贮料重度对仓壁卸料压力和流态的影响,该研究进行了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室内试验采用自主设计的半圆柱形平底圆筒仓,仓壁嵌入定制的压力传感器量测仓壁压力,通过摄像机记录流态演化过程。贮料选用重度不同平均粒径为5.5 m... 为了研究贮料重度对仓壁卸料压力和流态的影响,该研究进行了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室内试验采用自主设计的半圆柱形平底圆筒仓,仓壁嵌入定制的压力传感器量测仓壁压力,通过摄像机记录流态演化过程。贮料选用重度不同平均粒径为5.5 mm的陶球颗粒(以下简称陶粒)和大豆,各进行了5组卸料试验。并进行了离散元(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数值模拟。最后,综合试验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结合颗粒物质力学基本原理,分析了贮料重度对流态演化及仓壁压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陶粒和大豆的流态演变过程相似;静止区边界在卸料前期和中期处于稳定状态,贮料静止区角度为54.03°,高度为0.310 m,卸料后期,表面流动边界面开始与静止区边界面以28.5°相交,并最终滞留在仓底附近形成角度为28.5°,高度为0.120 m的“滞留区”;贮料重度越大,仓壁压力变化越剧烈;峰值压力作用点在距离仓壁底部约3/10高度处;在卸料最初(卸料时间5 s,占总卸料时长的1.43%),陶粒和大豆的仓壁压力均发生剧烈突增:陶粒峰值增幅为263%,大豆峰值增幅为257%,该现象为实践中筒仓破坏多出现在卸料初期提供了试验支持。基于细观层面的力链网络演化,证实了重度大的陶粒通过力链网络传递到仓壁的压力更大,仓壁压力波动性与力链的断裂、重构和结拱起始、结拱完成和拱塌落有直接的对应关系。研究建立了从细观力链网络传递、力链断裂、重构与宏观仓壁压力分布的直接联系,研究结果可为筒仓结构设计提供理论支撑与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筒仓 散体材料 离散元法 力链网络 卸料压力 卸料试验 重力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抛光流场对光学元件凹面的压力形成机制研究
17
作者 杨航 路旺 +2 位作者 张云飞 黄文 何建国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86-1192,共7页
压力场的大小受到光学元件的凹面形状及面积大小的影响。为了研究凹面的压力场形成,首先建立抛光的光学元件模型,对凹面的压力进行计算分析;其次通过改变光学元件凹面的曲率半径大小、改变抛光轮的转速、改变相同曲率半径的光学元件浸... 压力场的大小受到光学元件的凹面形状及面积大小的影响。为了研究凹面的压力场形成,首先建立抛光的光学元件模型,对凹面的压力进行计算分析;其次通过改变光学元件凹面的曲率半径大小、改变抛光轮的转速、改变相同曲率半径的光学元件浸入磁流变液中的角度,进行凹面压力计算。分析发现,曲率半径对凹面的压力影响不大,不同曲率半径的凹面在磁流变抛光流场中的压力分布类型相似;凹面的压力变化趋势先平缓减小,然后迅速减小,最后趋于平缓。改变抛光轮的转速对凹面压力的影响仅是凹面最大压力的改变,抛光轮的转速与凹面最大压力成正比,压力变化趋势在前段区域先是平缓,中间区域减速较快,后段区域压力趋于平缓。改变凹面浸入抛光液的角度,压力的变化较为显著,在凹面的前半区域压力急剧减小,然后趋于平缓,凹面的后段区域压力几乎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抛光 光学元件 凹面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管内分层流压力梯度的幂律相关性研究
18
作者 王秋月 敬加强 孙杰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59-1765,共7页
采用自主设计并搭建的实验管路模拟油水混合液在水平管道中的流动特性,基于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和无量纲分析方法,提出了水平管道油水分层流压力梯度的无因幂律关系。采用综合评价指标-相对性能因子(RPF)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评估,RPF平均... 采用自主设计并搭建的实验管路模拟油水混合液在水平管道中的流动特性,基于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和无量纲分析方法,提出了水平管道油水分层流压力梯度的无因幂律关系。采用综合评价指标-相对性能因子(RPF)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评估,RPF平均值为1.76,说明所建立的模型具有可靠性。所提出的幂律方程不局限于流体性质、实验条件等参数,较好地预测界面光滑分层流、界面波动分层流和界面混合分层流的压力梯度,为油水两相混输管路设计和安全运行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两相 分层 压力梯度模型 幂律方程 压力梯度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流关阀规律及空气阀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边少康 张小莹 +1 位作者 李刚 李琳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1,共7页
为有效防护长距离、多起伏、高落差的重力流输水管道,基于波特性法对某工程建立了水力过渡过程计算模型,分析了无防护措施下的关阀规律,对比了传统普通空气阀和三动式空气阀的防护效果,探讨了三动式空气阀联合两阶段关阀方案对关阀水锤... 为有效防护长距离、多起伏、高落差的重力流输水管道,基于波特性法对某工程建立了水力过渡过程计算模型,分析了无防护措施下的关阀规律,对比了传统普通空气阀和三动式空气阀的防护效果,探讨了三动式空气阀联合两阶段关阀方案对关阀水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未采取防护措施时,管道全线最低压力严重超标;采取三动式空气阀联合两阶段关阀方案后,输水管道的最低压力水头保持在-2 m以上;对于长距离、多起伏、高落差的重力流输水管道,应首先考虑减轻管道的负压;采用三动式空气阀联合两阶段关阀方案可以对输水管道和阀前的负压起到很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 输水管道 水锤压力 空气阀 关阀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切挑坎横向压力差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冉雨博 刘超 +2 位作者 邓军 卫望汝 隆强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5,82,共13页
斜切挑坎在挑流设计中是一种常用的挑坎体型,能使水流在纵向上充分扩散,避免水流集中冲击于同一位置。斜切体型设计会使挑射水流在运动过程中在横向方向上呈现扩散角度增大的现象,但对此现象的深入研究较少。本文主要针对长边侧与短边... 斜切挑坎在挑流设计中是一种常用的挑坎体型,能使水流在纵向上充分扩散,避免水流集中冲击于同一位置。斜切体型设计会使挑射水流在运动过程中在横向方向上呈现扩散角度增大的现象,但对此现象的深入研究较少。本文主要针对长边侧与短边侧之间的横向压力差进行研究,探究斜切挑坎横向压力差受挑坎尺寸与来流条件的影响,为后续斜切挑坎水舌横向扩散研究提供相关参考依据。本文使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挑坎尺寸与来流条件下斜切挑坎的出流情况进行模拟,分析了斜切挑坎内横向压力差的分布特征,以及挑坎尺寸与来流条件对横向压力差的影响。研究发现,最大横向压力差位于斜切挑坎短边边墙末端底板位置,横向压力差与斜切角度、来流流速、来流水深呈正相关,与挑坎半径呈负相关,并拟合了最大横向压力差与挑坎尺寸、来流条件有关的计算式。研究成果对斜切挑坎挑流水力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能 斜切挑坎 数值模拟 挑坎出口 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