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南地区几种土壤的表面电荷特性 Ⅲ.土壤的电荷量,电荷零点(PZC)和净电荷零点(PZNC)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冬碧 贺纪正 +1 位作者 刘凡 李学垣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61-368,共8页
研究了中南地区3种土壤的电荷量、电荷零点(PZC)和净电荷零点(PZNC)等表面电荷性质及其与土壤矿质组成的关系。结果表明:(1)从赤红壤、红壤到黄棕壤,永久负电荷量(CECp)趋于增大,主要与土壤的粘土矿物组成和粘粒含量有关;... 研究了中南地区3种土壤的电荷量、电荷零点(PZC)和净电荷零点(PZNC)等表面电荷性质及其与土壤矿质组成的关系。结果表明:(1)从赤红壤、红壤到黄棕壤,永久负电荷量(CECp)趋于增大,主要与土壤的粘土矿物组成和粘粒含量有关;可变负电荷量(CECv)变异趋势不明显,主要与土壤氧化铁铝的组成及含量有关;可变负电荷量占负电荷总量的比例趋于降低;正电荷量趋于减小。(2)供试赤红壤、红壤和黄棕壤的PZC分别为3.90、3.35~3.50和2.96~3.12;赤红壤和红壤的PZNC分别为3.85和2.15~2.84,黄棕壤不存在PZNC。(3)初步提出可变电荷土壤表面电荷性质的指标为:PZC>3.0、PZNC>2.0、PZC-PZNC<1.0和CECv/CEC8.2>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荷量 电荷零点 土壤 净电荷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盐滴定法测定氧化锰矿物的电荷零点 被引量:9
2
作者 陆泗进 谭文峰 +1 位作者 刘凡 冯雄汉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56-763,共8页
以针铁矿为对照,采用电位滴定法(PT)、快速电位滴定法(RPT)、盐滴定法(ST)和改进的盐滴定法(IST)研究了几种氧化锰矿物的电荷零点(PZC)。结果表明:PT法测得酸性水钠锰矿、锰钾矿和钙锰矿的PZC分别为1.18、1.98和3.98,RPT法的结果分别为1... 以针铁矿为对照,采用电位滴定法(PT)、快速电位滴定法(RPT)、盐滴定法(ST)和改进的盐滴定法(IST)研究了几种氧化锰矿物的电荷零点(PZC)。结果表明:PT法测得酸性水钠锰矿、锰钾矿和钙锰矿的PZC分别为1.18、1.98和3.98,RPT法的结果分别为1.75、2.10和3.50。而ST法测得氧化锰矿物的ΔpH与横轴没有交点,但延长加入0.5 ml 2 mol L-1KCl溶液后的平衡时间至24 h,获得上述样品的PZC分别为0.98、1.72和3.31。经典ST法通过改进,可以测定氧化锰矿物的PZC,其方法简单,结果与PT、RPT法有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荷零点 盐滴定法 氧化锰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海泡石表面零电荷点和吸附Cd^(2+)的特性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未平 戴友芝 +2 位作者 贾明畅 李小娜 杜婷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691-1696,共6页
采用惰性电解质滴定法和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磁性海泡石表面零电荷点和吸附Cd2+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海泡石经过磁改性后所对应的pHpzc值由8.0升高到8.5,吸附体系pH的提高,有利于对重金属阳离子Cd2+的吸附.在pH值大于3时,磁性海泡石对Cd2... 采用惰性电解质滴定法和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磁性海泡石表面零电荷点和吸附Cd2+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海泡石经过磁改性后所对应的pHpzc值由8.0升高到8.5,吸附体系pH的提高,有利于对重金属阳离子Cd2+的吸附.在pH值大于3时,磁性海泡石对Cd2+吸附量和去除率随pH值的升高而增大且趋于稳定,其吸附量为16.10 mg.g-1,约为海泡石的3.9倍,去除率为98%,约为海泡石的2.2倍.磁性海泡石对Cd2+的吸附量与离子强度有较大的相关性,随离子强度的增加而减小;对Cd2+的吸附量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吸附等温式符合Langmuir方程.吸附机理以表面配合吸附和表面沉淀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海泡石 零电荷点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O_2-SnO_2电极的XPS研究与氧化物表面的酸碱性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延禧 夏晓霞 +1 位作者 陈艳英 韩佐青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586-592,共7页
研究了RuO_2-SnO_2混合金属氧化物电极,它对NaCl溶液中的析氯反应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及选择性。采用XPS(X射线光电子光谱)研究了电极表画的组成,发现金属阳极〔DSA(Ru-Sn〕表面的钌含量和吸附氯含量均高于DSA(Ru-Ti)。采用电位滴定法... 研究了RuO_2-SnO_2混合金属氧化物电极,它对NaCl溶液中的析氯反应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及选择性。采用XPS(X射线光电子光谱)研究了电极表画的组成,发现金属阳极〔DSA(Ru-Sn〕表面的钌含量和吸附氯含量均高于DSA(Ru-Ti)。采用电位滴定法研究电极表面酸碱性,测定了零电荷点(PZC)和零电荷点的移动(ΔPZC)的数值,显示了DSA(RuO_2-SnO_2)表面的酸性更强,Cl的特性吸附也更强。由此得出:混合金属氧化物电极的电催化行为与其表面组成及性质存在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氧化物 电极 电催化 XPS 氧化钌 酸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电荷土壤胶体表面的电荷特征 被引量:13
5
作者 杨亚提 张一平 张兴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7-51,共5页
Mehlich法和电位滴定法研究表明 ,供试土壤胶体可变电荷量占总电荷量 (CECv/ CEC8.2 )的比例为33.6 4%~ 35 .5 8%;表面电荷量 CEC8.2 ,CECp 和 CECv 的大小次序为土娄土 >黄绵土 >黑垆土 >黄褐土 ;电荷零点(PZC)大小与此顺序... Mehlich法和电位滴定法研究表明 ,供试土壤胶体可变电荷量占总电荷量 (CECv/ CEC8.2 )的比例为33.6 4%~ 35 .5 8%;表面电荷量 CEC8.2 ,CECp 和 CECv 的大小次序为土娄土 >黄绵土 >黑垆土 >黄褐土 ;电荷零点(PZC)大小与此顺序相反 ;同一土壤胶体其 PZC大小呈 Ca(NO3 ) 2 >KCl>Na NO3 的趋势 ,在 Na2 SO4介质中不存在 PZC。各土壤胶体负电荷密度随 p H增加的幅度即为 p H对土壤胶体表面电荷密度的贡献率 (简称为 p H贡献率 ) ,增加的幅度愈大 ,表明 p H对表面负电荷密度的贡献率愈大。 p H贡献率的大小呈黄绵土 >黑垆土 >土娄土 >黄褐土的趋势 ;同一土壤胶体 ,p H的贡献率基本上呈现 KCl>Na2 SO4>Ca(NO3 ) 2 >Na NO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电荷土壤胶体 电荷零点 电位滴定 电荷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可变电荷土壤电荷零点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贺纪正 谭文峰 +1 位作者 刘凡 杨泽元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49-454,共6页
用电位滴定(PT)法、盐滴定(ST)法和盐滴定一电位满定(STPT)法3种方法,测定了4种可变电荷土壤的电荷零点(PZC),并对不同方法所得的结果进行了初步比较。棕红壤、红壤、赤红壤和砖红壤由PT法所得的PZC分别为3.10、3.60、3.75... 用电位滴定(PT)法、盐滴定(ST)法和盐滴定一电位满定(STPT)法3种方法,测定了4种可变电荷土壤的电荷零点(PZC),并对不同方法所得的结果进行了初步比较。棕红壤、红壤、赤红壤和砖红壤由PT法所得的PZC分别为3.10、3.60、3.75和4.40,ST法和STPT法所得的结果相当,PZC分别为3.4,4.1,3.9和4.5。由PT法所得的PZC低于由ST和STPT法所得的PZC,不同方法所得结果之间的差异,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荷零点 测定 可变电荷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压间歇灭菌对中国典型土壤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0
7
作者 张辉 张佳宝 +2 位作者 赵炳梓 张丛志 张永春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40-548,共9页
以中国8种典型土壤(砂质潮土、壤质潮土、黄泥土、乌栅土、红壤、红黏土、赤红壤和砖红壤)为代表,首先比较土壤高温高压间歇灭菌前后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以评估灭菌效果,其次评价灭菌前后主要土壤性质的变化,包括土壤有机质(O... 以中国8种典型土壤(砂质潮土、壤质潮土、黄泥土、乌栅土、红壤、红黏土、赤红壤和砖红壤)为代表,首先比较土壤高温高压间歇灭菌前后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以评估灭菌效果,其次评价灭菌前后主要土壤性质的变化,包括土壤有机质(OM)、比表面积(SSA)、pH、阳离子交换量(CEC)、游离铁铝氧化物(Fed、Ald)、电荷零点(ZPC)。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达到理想的灭菌效果,对部分理化性质则会造成一定的影响。除砂质潮土和红壤高温高压灭菌后OM含量显著增加外,其他6种土壤的OM含量受该灭菌方法的影响不大;酸性和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pH受高温高压灭菌影响较大,而碱性和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则影响不大;所有供试土壤的SSA均显著降低,而CEC和Fed,Ald没有显著变化;4种可变电荷土壤中,红黏土、赤红壤和砖红壤的电荷零点(ZPC)没有变化,而红壤的ZPC则显著降低,且未出现于本研究测定的pH范围内(pH2.5-8)。由于土壤是一个复杂的多物质体系,受高温高压灭菌导致其性质变化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灭菌土壤 有机质 比表面积 pH 阳离子交换量 游离铁铝氧化物 电荷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OOH/H_2O_2催化降解碱性品红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曾飞虎 张青海 +1 位作者 林继辉 林秋容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10期1930-1934,共5页
采用FeOOH/H2O2体系对一种碱性阳离子染料进行催化降解。考察了H2O2浓度、FeOOH的投加量、碱性品红的浓度、pH对碱性品红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的较优条件是H2O2浓度为60 mmol/L,FeOOH投加量1.0 g/L;碱性品红浓度高的降解速率比较慢... 采用FeOOH/H2O2体系对一种碱性阳离子染料进行催化降解。考察了H2O2浓度、FeOOH的投加量、碱性品红的浓度、pH对碱性品红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的较优条件是H2O2浓度为60 mmol/L,FeOOH投加量1.0 g/L;碱性品红浓度高的降解速率比较慢,浓度低的降解速率快;pH=1时,碱性品红去除率为90.9%;pH=9时,碱性品红去除率为98.9%。机理研究表明,当溶液pH小于FeOOH的零电荷点时,FeOOH表面带正电荷,与带正电荷的碱性品红之间相互排斥降低了对碱性品红的吸附作用,同时部分Fe离子发生溶解,溶解的铁离子与H2O2形成Fenton体系;当溶液pH大于FeOOH的零电荷点时,FeOOH带负电荷,碱性品红因静电力被吸附在FeOOH表面,同时与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发生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品红 羟基氧化铁 过氧化氢 羟基自由基 零电荷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藻土零电荷点及吸附行为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张世芝 吴丽娃 程振民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2年第2期35-39,共5页
采用酸浸和焙烧法对硅藻土进行提纯处理,并用SEM和EDS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电势滴定(potentiometric titration)、质量滴定(mass titration)和惰性电解质滴定(in-ert electrolyte titration)3种方法测定了精硅藻土的零电荷点(P... 采用酸浸和焙烧法对硅藻土进行提纯处理,并用SEM和EDS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电势滴定(potentiometric titration)、质量滴定(mass titration)和惰性电解质滴定(in-ert electrolyte titration)3种方法测定了精硅藻土的零电荷点(PZC)。探讨了负载硝酸银溶液的精硅藻土对乙烯气体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纯后的硅藻土比表面积显著增大;存在与支持电解质浓度无关的零电荷点;对乙烯气体的吸收明显提高,持液量为0.4时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土 提纯 零电荷点 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油酸钠作捕收剂几种硅酸盐矿物浮游性的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孙传尧 贾木欣 《有色金属》 CSCD 2001年第4期57-61,共5页
通过分析硅酸盐矿物晶体结构 ,研究硅酸盐矿物零电点与晶体结构的关系 ,硅酸盐矿物在油酸钠体系中的浮游特性 ,硅酸盐矿物对金属离子的吸附规律 。
关键词 晶体结构 可浮性 吸附 零电点 硅酸盐矿物 油酸钠 捕收剂 选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石英表面化学的表征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宏海 崔天顺 黄庆民 《桂林工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57-161,共5页
分析与探讨了粉石英的表面位及其质子化反应 ,对粉石英的表面电化学性质作了进一步研究。以NaNO3为支持电解质 ,测得粉石英的表面位密度约为 4 3个 /nm2 ,表面零质子电荷原点pHPPZC为 2 8;表面质子化本征常数lgKint1约为 -1 5和lgKin... 分析与探讨了粉石英的表面位及其质子化反应 ,对粉石英的表面电化学性质作了进一步研究。以NaNO3为支持电解质 ,测得粉石英的表面位密度约为 4 3个 /nm2 ,表面零质子电荷原点pHPPZC为 2 8;表面质子化本征常数lgKint1约为 -1 5和lgKint2 约为 7 0 ;Cl-和NO- 3对石英的竞争吸附能力大小为Cl- >NO- 3。粉石英表面显弱酸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石英 表面位 零电荷点 表面酸性强度 质子化反应 石英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铝对红壤正、负电荷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安珍 张效年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92-400,共9页
用人工合成氧化铝包被土壤的方法研究了氧化铝(三水铝石)对红壤地区五种土壤的电荷性质的影响。结果发现,土壤包被氧化铝后正电荷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其增加量随pH的升高而减少,pH7左右时几乎为零。人工氧化铝对负电荷的影响因土而异。... 用人工合成氧化铝包被土壤的方法研究了氧化铝(三水铝石)对红壤地区五种土壤的电荷性质的影响。结果发现,土壤包被氧化铝后正电荷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其增加量随pH的升高而减少,pH7左右时几乎为零。人工氧化铝对负电荷的影响因土而异。带负电荷少的砖红壤包铝后在pH<7范围内负电荷稍有减少;带负电荷多的黄壤和红壤包铝后在低pH时负电荷明显减少,而高pH时负电荷明显增大;另外两个赤红壤包铝后负电荷也有类似的变化趋势,但变幅较小。四种土壤的负电荷由减小转变到增大时转变点的pH值各土不同,在pH3.6—6.2之间。包铝后土壤净电荷的变化趋势与该土壤的负电荷相似。包铝后土壤的ZPNC都有所升高,升高的幅度因土而异,在0.4—1pH单位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正电荷 负电荷 红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Al类水滑石结构正电荷对内禀电离平衡常数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丽芳 侯万国 +1 位作者 焦燕妮 刘春霞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59-462,共4页
采用电势滴定(potentiometrictitration,PT)法测定了Zn-Al类水滑石(HTlc)的零净电荷点(pHPZNC);利用电势滴定数据直接计算得到Zn-AlHTlc的内禀电离平衡常数(pKinta2)和质子吸附自由能(ΔG0ads,2);研究了结构电荷密度(σp)对pKinta2和ΔG... 采用电势滴定(potentiometrictitration,PT)法测定了Zn-Al类水滑石(HTlc)的零净电荷点(pHPZNC);利用电势滴定数据直接计算得到Zn-AlHTlc的内禀电离平衡常数(pKinta2)和质子吸附自由能(ΔG0ads,2);研究了结构电荷密度(σp)对pKinta2和ΔG0ads,2的影响.结果表明,随σp增加,pKinta2和ΔG0ads,2数值均降低,说明σp越大,带正电荷的HTlc与H+结合力越低,HTlc去质子能力越强,H+游离出HTlc表面的趋势越大.研究发现,HTlc的pKinta2与pHPZNC之间符合关系式:pKinta2=1.372pHPZNC-3.3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水滑石 结构电荷 内禀电离平衡常数 正电荷 ZN Al 电势滴定法 零净电荷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电位法分析拟薄水铝石中杂质氯的含量 被引量:3
14
作者 闫岳凤 支建平 张高勇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7-291,共5页
研究了γ-Al2O3的前体拟薄水铝石表面的零电位(PZC)随其中杂质氯含量的变化情况,实验仅采用酸度计测定拟薄水铝石表面的PZC,得出PZC与杂质氯离子含量的负对数呈线性关系,即PZC=8.7-0.79lgw(Cl-),且线性相关系数为0.994。与传统方法相比... 研究了γ-Al2O3的前体拟薄水铝石表面的零电位(PZC)随其中杂质氯含量的变化情况,实验仅采用酸度计测定拟薄水铝石表面的PZC,得出PZC与杂质氯离子含量的负对数呈线性关系,即PZC=8.7-0.79lgw(Cl-),且线性相关系数为0.994。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所用仪器简单、操作方便、测试快捷,分析结果的变异系数为0.13%,是拟薄水铝石及γ-Al2O3等具有特殊表面结构的载体或催化剂特有的常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电位 拟薄水铝石 γ-三氧化二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结晶度高岭石的带电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程宏飞 佘刚 周熠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910-1916,共7页
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热分析(TG-DSC)等三种表征手段,对四个不同地区高岭石样品的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岭石结晶度高低顺序为:淮北>大同>龙岩>清远,Hinckley结晶度指数与脱羟基温度... 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热分析(TG-DSC)等三种表征手段,对四个不同地区高岭石样品的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岭石结晶度高低顺序为:淮北>大同>龙岩>清远,Hinckley结晶度指数与脱羟基温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利用电泳仪测定了高岭石颗粒在不同pH条件下的表面电位,并且通过线性拟合pH值-电位图得到了不同结晶度高岭石的零电荷点(PZC)。进一步研究得出4种高岭石具有相近的PZC,其范围为3.2~4.3。在pH=7条件下,高岭石的表面电位与Hinckley结晶度指数呈现正相关,而PZC受结晶度指数的影响不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石 结晶度 表面电位 零电荷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岭石的胶体稳定性与其电荷零点的关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袁朝良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58-363,共6页
高岭石的胶体稳定性与其表面电荷性质有密切关系。高岭石既带有正电荷又带有负电荷,高岭石与腐殖酸复合可增加负电荷,降低电荷零点,增加粒间斥能,提高了它的胶体稳定性。
关键词 高岭石 胶体稳定性 电荷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O_4超细粒子及其对十二烷基磺酸钠的吸附研究
17
作者 姜继森 周兴平 +2 位作者 任家瑛 陈龙武 蒋可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3期65-68,共4页
Fe_3O_4超细粒子已经通过沉淀法制备出来.其平均粒径约10nm.比表面为149m^2.g^(-1).零电荷点的pH值为6.85-7.07.十二烷基磺酸钠在Fe_3O_4超细粒子上的吸附等温线已经被测得,并应用Mossbauer谱初步研究了样品在吸附前后的磁学性质.
关键词 FE3O4 烷基 磺酸钠 超细粒子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锡的铜基合金电解液中锡胶电性的分析研究
18
作者 崔亦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4年第2期236-238,共3页
聚沉胶体往往选用电性相反的聚凝物,故研究胶体电性是聚凝剂的关键.根据Parks和Yoon-Salma-Donnay静电模型计算了锡胶的零电点为pH=6.7左右,并进一步分析得出含锡的铜基合金电解液中的锡胶荷正电,为选择聚凝剂指明了方向.试验表明,用某... 聚沉胶体往往选用电性相反的聚凝物,故研究胶体电性是聚凝剂的关键.根据Parks和Yoon-Salma-Donnay静电模型计算了锡胶的零电点为pH=6.7左右,并进一步分析得出含锡的铜基合金电解液中的锡胶荷正电,为选择聚凝剂指明了方向.试验表明,用某负电性聚凝剂可以有效聚沉锡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体 零电点 聚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几种母质不同水育的红壤性水稻土表面电荷特性
19
作者 唐南奇 吴金奖 《福建农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72-77,共6页
测定了福建省典型的4种母质发育、3种不同水育型的红壤性水稻土及起源土壤剖面的表面电荷特性参数 ZPNC,δ_P 及有关物质组成,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表明:(1)ZPNC 均偏于水合氧化物 ZPC 的酸侧,剖面分布呈自上而下递增.(2)除玄武岩母质... 测定了福建省典型的4种母质发育、3种不同水育型的红壤性水稻土及起源土壤剖面的表面电荷特性参数 ZPNC,δ_P 及有关物质组成,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表明:(1)ZPNC 均偏于水合氧化物 ZPC 的酸侧,剖面分布呈自上而下递增.(2)除玄武岩母质系列外,其它水稻土耕作层 ZPNC 均小于起源土壤.(3)渗育型水稻土 W_1层和潴育型水稻土 W_2层 ZPNC 较其它土层高.(4)δ_P 变化与 ZPNC 呈反相关趋势.不同水型水稻土剖面 ZPNC 变化主要受水分运动影响下的腐殖质积累和氧化铁淋淀的制约,其中活性铁 Fe(?)的影响最大.(5)不同母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高铁和低铁母质水稻土剖面 ZPNC 变异较小。中铁母质者则变异较大,同时亦受到粘粒 SiO_2和 SiO_2/(Al_2O_3+Fe_2O_3)摩尔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质 红壤 水稻土 表面电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位滴定在憎液胶体表面电荷密度研究中的应用
20
作者 沈致隆 莫述诚 任知忠 《北京轻工业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18-26,共9页
首先讨论了进行电位滴定实验的时候,逐次加入的滴定剂中决定电位离子的数量与被分析憎液胶体分散相粒子表面电荷密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式,比较了文献中几种不同的零电点的测定方法,进而肯定了其中盐滴定法的可行性.然后,文章介绍了滴定过程... 首先讨论了进行电位滴定实验的时候,逐次加入的滴定剂中决定电位离子的数量与被分析憎液胶体分散相粒子表面电荷密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式,比较了文献中几种不同的零电点的测定方法,进而肯定了其中盐滴定法的可行性.然后,文章介绍了滴定过程中,不溶于水的氧化物或含氧氢氧化物胶体分散相与电解质溶液之间的慢速质子迁移现象,介绍了这一过程的机理以及它对从电位滴定得到的表面电荷密度σ_0值的影响,提出防止这一影响,区分慢速质子迁移与表面电离、表面络合反应对表面电荷的贡献,研究表面吸附机理的实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电荷密度 电位滴定 憎液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