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足缓难行刺冲阳”脑效应机制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李晓陵 蔡丽娜 +6 位作者 王丰 赵旭 曹丹娜 于国强 张坤宇 康奇 李冰昕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8年第11期831-835,共5页
目的通过针刺正常健康志愿者右侧冲阳穴,观察脑内的激活区和抑制区,从而探讨"足缓难行刺冲阳"的脑效应机制。材料与方法应用3.0 T磁共振扫描采集16名健康志愿者针刺右侧冲阳穴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结果针刺冲阳穴... 目的通过针刺正常健康志愿者右侧冲阳穴,观察脑内的激活区和抑制区,从而探讨"足缓难行刺冲阳"的脑效应机制。材料与方法应用3.0 T磁共振扫描采集16名健康志愿者针刺右侧冲阳穴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结果针刺冲阳穴引起的正激活脑区为:左侧小脑前叶、小脑后叶、额叶中央前回、颞上回(BA42)、颞横回(BA41)、颞中回、顶叶中央后回、外核、豆状核、外侧苍白球;右侧小脑后叶、额叶中央前回(BA6)、额中回(BA10)、额下回、颞横回、颞中回、顶叶中央后回(BA3)、顶下小叶、扣带回(BA24)、脑岛、丘脑;负激活脑区:左侧枕上回、后扣带回(BA30)、楔前叶、颞中回;右侧海马、外核。结论针刺冲阳穴产生的针刺效应与大脑中枢关系密切,针刺信息可以直接影响"疼痛矩阵"而减轻疼痛,可能与正激活丘脑影响疼痛信息的传导,和负激活边缘系统抑制主观感受的情绪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阳 针刺 疼痛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