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虎奶菇多酚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1
作者 傅志丰 王慧宾 +3 位作者 邓朝阳 韩晓丹 徐志勇 顾震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0-125,共6页
以虎奶菇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溶液提取虎奶菇多酚。以多酚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并对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300 W、提取时间56 min、乙醇体积分数44%... 以虎奶菇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溶液提取虎奶菇多酚。以多酚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并对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300 W、提取时间56 min、乙醇体积分数44%、提取温度59℃,在此工艺条件下,多酚得率为(1.022±0.013)mg/g。抗氧化试验测定发现,虎奶菇多酚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其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2.010 mg/mL和0.430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辅助提取 虎奶菇 多酚 响应面法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核侧耳β-葡萄糖苷酶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李荣同 包水明 +1 位作者 余志坚 陈传红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920-922,共3页
实验以菌核侧耳为材料,在不同的液体培养时间内,对其菌丝和发酵液中的β-葡萄糖苷酶活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酶的活力随发酵时间的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再逐渐稳定的趋势;菌丝的生长速度与酶的活力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 Β-葡萄糖苷酶 菌核侧耳 酶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奶菇栽培模式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江枝和 李三暑 +1 位作者 雷锦桂 杨佩玉 《食用菌学报》 2001年第3期50-54,共5页
经研究发现 ,虎奶菇菌种宜采用麦粒培养基 ,接种量以 1.6%为宜 ,菌种菌龄以 30d为宜 ;培养料以棉籽壳为宜 (生物学效率 4 2 .90 % ) ,培养料装量以每袋 2 2 5g为宜 ,培养料最佳C/N为 2 5~ 30 :1;
关键词 虎奶菇 栽培模式 产量 食用菌 药用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奶菇菌核和子实体微量元素及氨基酸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江枝和 李三署 +1 位作者 郑永标 杨佩玉 《食用菌学报》 2000年第2期47-50,共4页
虎奶菇子实体和菌核微量元素及氨基酸差异分析结果表明 ,子实体氨基酸总量为14.7972 % ,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 4 9.2 1% ;而菌核的氨基酸总量为 11.6736% ,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 54.0 8%。子实体中微量元素K、P、Na、Ca、Mg... 虎奶菇子实体和菌核微量元素及氨基酸差异分析结果表明 ,子实体氨基酸总量为14.7972 % ,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 4 9.2 1% ;而菌核的氨基酸总量为 11.6736% ,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 54.0 8%。子实体中微量元素K、P、Na、Ca、Mg、Mn、Fe、Cu、Zn的含量比菌核分别高 12 0 .50 %、95.19%、10 4 .54%、90 .62 %、55.77%、4 5.4 0 %、19.2 6%、2 2 2 .96%和 112 .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奶菇 菌核 子实体 微量元素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奶菇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江枝和 李三暑 +1 位作者 郑永标 杨佩玉 《食用菌学报》 2000年第4期11-17,共7页
研究了影响好氧菌虎奶菇菌核生长发育的因子。结果表明 ,虎奶菇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 32℃ ,菌核生长适温为 2 3~ 2 8℃ ;培养料消毒前较适宜pH为 7.5~ 8;适宜料水比为 1:2 .2 ;较适宜碳源为玉米淀粉和淀粉 ;较适宜氮源为麦麸和牛粪。
关键词 奶菇 生物学特性 菌丝 长速 菌核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奶菇菌核和子实体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江枝和 雷锦桂 +1 位作者 李三暑 杨佩玉 《食用菌学报》 2001年第2期42-44,共3页
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虎奶菇的脂肪酸组成。其主要脂肪酸成分软脂酸 (C16∶0 )和亚油酸 (C18∶2 )在菌核和子实体中分别占 19.1%、18%和 68.4 %、62 .1% ,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占优势 。
关键词 虎奶菇 菌核 子实体 脂肪酸组成 亚油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奶菇菌丝体自溶蛋白质制备方法比较 被引量:9
7
作者 黄碧芳 朱鸿萍 +1 位作者 李彩斌 林文雄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2-54,共3页
以温度40℃处理为实验组,10℃处理为对照组,采用双向电泳技术,比较了虎奶菇菌丝体蛋白质的3种提取方法,其中TCA/丙酮法提取所得到的蛋白质样品的双向电泳图谱效果最佳,为其它大型真菌蛋白质的提取提供了重要参考。并对TCA/丙酮法加以改... 以温度40℃处理为实验组,10℃处理为对照组,采用双向电泳技术,比较了虎奶菇菌丝体蛋白质的3种提取方法,其中TCA/丙酮法提取所得到的蛋白质样品的双向电泳图谱效果最佳,为其它大型真菌蛋白质的提取提供了重要参考。并对TCA/丙酮法加以改进,获得虎奶菇菌丝体胞外蛋白质样品的制备方法,为应用差异蛋白质组学方法对虎奶菇菌丝体自溶进行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奶菇 蛋白质提取 2-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提虎奶菇菌核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张鹏 张静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5-108,共4页
采用热碱浸提法从虎奶菇菌核中提取多糖,经醇沉、离心、透析、浓缩、冷冻干燥,得到虎奶菇菌核碱提粗多糖.通过DEAE—52纤维素柱层析,Sephadex G—150柱层析纯化,得到虎奶菇菌核碱提多糖(Pleurotus tuber-regium(Fr.)Sing Sclerotium pol... 采用热碱浸提法从虎奶菇菌核中提取多糖,经醇沉、离心、透析、浓缩、冷冻干燥,得到虎奶菇菌核碱提粗多糖.通过DEAE—52纤维素柱层析,Sephadex G—150柱层析纯化,得到虎奶菇菌核碱提多糖(Pleurotus tuber-regium(Fr.)Sing Sclerotium polysaccharide,简称PP1).经紫外分光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PP1为均一多糖,并计算出PP1的分子质量为5.96×105 Da.对PP1进行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通过气相色谱(GC)、红外光谱(IR)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得出PP1的单糖组成中仅有葡萄糖,化学结构是以β-D-吡喃葡萄糖为单元连接的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奶菇 分离 纯化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核侧耳黄酮的超声法提取及体外抗氧化性能 被引量:2
9
作者 谢宗波 陈赟 乐长高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3期332-335,共4页
黄酮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及微生物中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抗氧化、降血脂、防衰老及抗癌等功效,但作者尚未见到菌核侧耳(Pleurotus tuber-regium(Fr.)Sing)黄酮的相关报道。以菌核侧耳为材料,确定了超声法提取其总黄酮的工艺条件为:以80... 黄酮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及微生物中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抗氧化、降血脂、防衰老及抗癌等功效,但作者尚未见到菌核侧耳(Pleurotus tuber-regium(Fr.)Sing)黄酮的相关报道。以菌核侧耳为材料,确定了超声法提取其总黄酮的工艺条件为:以80%乙醇为提取剂,料液比1∶30,70℃提取30 min,子实体黄酮得率为0.20%,菌丝体黄酮得率为0.36%。而后采用AB-8型树脂静态吸附法对粗黄酮进行了纯化;并通过自由基清除实验考察了菌核侧耳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黄酮对·OH有较强的清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核侧耳 黄酮 超声提取 纯化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菌核侧耳固态发酵茶的研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传红 李荣同 +1 位作者 余志坚 包水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13-215,共3页
以菌核侧耳东华虎奶-1号为菌株,以银杏叶作为主要基质进行固态发酵。结果表明,该发酵的适宜培养基为:银杏叶87%,黄豆粉9%,玉米粉3%,食用石膏粉1%;培养基湿度为55%;发酵终点为菌丝布满培养基后48 h,发酵茶中粗多糖含量为11.45%,发酵茶浸... 以菌核侧耳东华虎奶-1号为菌株,以银杏叶作为主要基质进行固态发酵。结果表明,该发酵的适宜培养基为:银杏叶87%,黄豆粉9%,玉米粉3%,食用石膏粉1%;培养基湿度为55%;发酵终点为菌丝布满培养基后48 h,发酵茶中粗多糖含量为11.45%,发酵茶浸出液粗多糖含量为2.06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核侧耳 银杏叶 固态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核侧耳人工驯化品种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传红 李荣同 +1 位作者 包水明 余志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7-178,180,共3页
依据国标分析方法,对菌核侧耳干品中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菌核侧耳中蛋白质含量为15.60%,脂肪2.50%,粗纤维6.30%,粗多糖10.8%,总糖34.60%;矿质元素中钾、钙、铁、锌、硒含量较高,分别为22400、768、157、105、0.05mg/kg;... 依据国标分析方法,对菌核侧耳干品中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菌核侧耳中蛋白质含量为15.60%,脂肪2.50%,粗纤维6.30%,粗多糖10.8%,总糖34.60%;矿质元素中钾、钙、铁、锌、硒含量较高,分别为22400、768、157、105、0.05mg/kg;氨基酸总含量为14.9%,其中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量占氨基酸总量的46.10%,异亮氨酸、赖氨酸、亮氨酸含量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核侧耳 测定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核侧耳β-葡萄糖苷酶产酶条件研究
12
作者 包水明 李荣同 +1 位作者 余志坚 陈传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8-70,共3页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菌核侧耳产β-葡萄糖苷酶液体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以黄豆浆为氮源,葡萄糖为碳源,初始pH为6.0产酶条件最优。培养温度为25℃、装液量50ml/250ml、摇瓶转速为150r/min培养72h后,酶活力达最高,为1.86U/g(...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菌核侧耳产β-葡萄糖苷酶液体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以黄豆浆为氮源,葡萄糖为碳源,初始pH为6.0产酶条件最优。培养温度为25℃、装液量50ml/250ml、摇瓶转速为150r/min培养72h后,酶活力达最高,为1.86U/g(湿菌丝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核侧耳 Β-葡萄糖苷酶 液体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舌菌等珍稀食用菌母种培养基的筛选 被引量:1
13
作者 白永莉 李军 +1 位作者 董晓娜 钟剑锋 《热带林业》 2011年第3期16-17,共2页
对牛舌菌、虎奶菇、鲍鱼菇(黑色)三种珍稀食用菌进行母种培养基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牛舌菌最适母种培养基为PSA综合培养基,虎奶菇和黑色鲍鱼菇的最适母种培养基均为酵母粉培养基。
关键词 牛舌菌 虎奶菇 鲍鱼菇 母种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奶菇及其栽培 被引量:19
14
作者 黄年来 郭美英 黄黎红 《中国食用菌》 1997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前我国栽培的大多数食用菌其食用的部分都是子实体。只有茯苓食用的部分是菌核,其子实体不能食用,猪苓食用的部分是子实体,菌核则不能食用。然而,在滇西南(腾冲、章凤一带)尚有一种珍稀的食用菌兼药用菌-虎奶菇(张光亚,1984;应建浙,臧... 目前我国栽培的大多数食用菌其食用的部分都是子实体。只有茯苓食用的部分是菌核,其子实体不能食用,猪苓食用的部分是子实体,菌核则不能食用。然而,在滇西南(腾冲、章凤一带)尚有一种珍稀的食用菌兼药用菌-虎奶菇(张光亚,1984;应建浙,臧穆,1994)其子实体和菌核均可食用。虎奶菇虽然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可以作为蛋白质(含16%以上)、钾、钙、镁等元素、多糖等活性物质的重要给源,并可制成预防哮喘病、糖尿病、冠心病的天然的保健药品。但迄今我国尚未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虎奶菇 生物学特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