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藻基生物塑料薄膜制备参数优化及性能分析
1
作者 邓乾震 刘祥 李耀强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03-1013,共11页
采用响应曲面法耦合Box-Behnken设计,对微藻基可生物降解塑料薄膜的制备参数进行优化,并对其性能进行分析。以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为基料,以聚乙烯醇(PVA)、甘油和尿素添加量为自变量,薄膜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为响应值,制... 采用响应曲面法耦合Box-Behnken设计,对微藻基可生物降解塑料薄膜的制备参数进行优化,并对其性能进行分析。以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为基料,以聚乙烯醇(PVA)、甘油和尿素添加量为自变量,薄膜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为响应值,制备性能最优的微藻基可生物降解塑料薄膜,并探索其作为地膜应用时对土壤含水率的保持潜力。结果表明:PVA含量对薄膜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甘油,当PVA、甘油和尿素添加量分别为3.70 g、2.60 mL和3.00 g时,微藻基可生物降解塑料薄膜的性能最优,此时薄膜拉伸强度为3.65 MPa,断裂伸长率高达556.01%,覆膜实验7 d后,覆膜组土壤含水率为9.8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7%。研究表明,经过参数优化后制备出的生物塑料薄膜呈现较好的机械强度和韧性,当作为地膜覆盖后,可显著提高土壤的含水率。该研究为可生物降解塑料薄膜制备提供了新思路,为微藻资源化利用开辟了新方向,更为缓解农田地膜残留污染提供了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球藻 可降解生物塑料薄膜 响应曲面法 参数优化 保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丙烯酸树脂对PBAT/淀粉复合材料性能影响
2
作者 屈超 刘俊红 +1 位作者 贾彬 黄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68-3276,共9页
研究了四种水性丙烯酸树脂对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淀粉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选择最佳水性丙烯酸树脂进一步研究其用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万能拉伸测试仪、熔体流动速率仪、接触角测试仪、差式扫描量热仪、热失重分... 研究了四种水性丙烯酸树脂对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淀粉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选择最佳水性丙烯酸树脂进一步研究其用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万能拉伸测试仪、熔体流动速率仪、接触角测试仪、差式扫描量热仪、热失重分析仪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熔体流动性能、亲水性能、热性能进行了分析;采用红外光谱仪、偏光显微镜对PBAT/淀粉复合材的分子结构与微观组织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玻璃化温度较低的水性丙烯酸树脂对淀粉的改性效果更佳;当水性丙烯酸树脂7168(B7168)用量为25.2g时,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有最佳值,较空白样提高10.8%和38.5%;随B7168的增加,复合材料熔体流动速率先减小后趋于平缓,亲水性能增加,对PBAT的结晶和熔融温度影响不明显,对球晶形貌影响不大,但使球晶平均直径略有减小,3000~3600 cm^(-1)的红外响应峰强度有增加的趋势,波峰略向低波数方向移动;热失重显示B7168的加入,使体系热分解起始温度提前,700℃残余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 淀粉 水性丙烯酸树脂 可降解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壬酸增塑改性明胶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孔令月 葛黎明 +2 位作者 徐志朗 李德富 穆畅道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4,共10页
可生物降解塑料的研发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以明胶为原材料,通过壬酸增塑、双醛淀粉交联和热压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制得明胶膜,探究壬酸增塑和热压处理对双醛淀粉交联的明胶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壬酸添... 可生物降解塑料的研发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以明胶为原材料,通过壬酸增塑、双醛淀粉交联和热压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制得明胶膜,探究壬酸增塑和热压处理对双醛淀粉交联的明胶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壬酸添加比例为20%时,改性的明胶膜表面光滑、结构致密,具有最高的抗张强度和较低的断裂伸长率、水蒸气透过率和溶胀性能。经过11 min的热压处理后,明胶膜表现出良好的耐水性和力学性能,且在土壤中被降解22 d后仍然能够维持较完整的薄膜形貌,降解34 d后其质量损失超80%。基于壬酸增塑、双醛淀粉交联和热压处理制备的明胶膜机械强度高、耐水性好且可生物降解,其为环境友好蛋白塑料的研发提供了有益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塑料 明胶膜 壬酸 双醛淀粉 耐水性 力学性能 可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可降解塑料包装薄膜的制备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文麒霖 贾雪华 +3 位作者 孙炎君 牛思霁 陈英红 陈宁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2-122,共11页
综述了几种典型市售生物可降解塑料聚乳酸(PLA)、聚对二苯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聚碳酸亚丙酯(PPC)及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的基本性能及其功能改性进展。详细介绍了热塑加工制备生物可降解塑料包装薄膜的常用成型方法,包括吹膜... 综述了几种典型市售生物可降解塑料聚乳酸(PLA)、聚对二苯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聚碳酸亚丙酯(PPC)及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的基本性能及其功能改性进展。详细介绍了热塑加工制备生物可降解塑料包装薄膜的常用成型方法,包括吹膜法、流延法、压延法及双向拉伸法;总结了生物可降解塑料薄膜作为绿色包装材料的最新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降解塑料 包装薄膜 功能改性 热塑加工 产品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淀粉-糠醛共缩聚树脂塑料的制备 被引量:1
5
作者 贾永波 周云霞 +5 位作者 郑露露 刘博文 张俊 邓书端 周晓剑 杜官本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114,119,共6页
以来自农林的廉价植物提取物——玉米淀粉和糠醛为原料,合成一款生物基塑料淀粉-糠醇-甲醛共缩聚塑料(SFFP)。通过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和X射线衍射(XRD)测试,表明淀粉、糠醛和甲醛在酸性条件下进行了共缩聚反应。该生物基SFFP塑料的... 以来自农林的廉价植物提取物——玉米淀粉和糠醛为原料,合成一款生物基塑料淀粉-糠醇-甲醛共缩聚塑料(SFFP)。通过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和X射线衍射(XRD)测试,表明淀粉、糠醛和甲醛在酸性条件下进行了共缩聚反应。该生物基SFFP塑料的抗压强度与酚醛(PF)塑料相近。在300℃、氮气处理条件下的重量损失为18%,与PF塑料相比,SFFP具有较好的热降解性。此外,与PF塑料相比,SFFP具有更好的疏水性,且其可再生原材料含量高达87%,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呋喃树脂 交联 糠醛 热塑性树脂 生物质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复合生物降解地膜的制备及玉米田间应用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郭波 杨振兴 +2 位作者 何文清 张茂林 刘家磊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70,共11页
[目的]使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传统聚烯烃地膜已成为治理农业白色污染的一项重要技术。主流材料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在制备生物降解地膜时表现出优异的成膜性能,但其水蒸气阻隔性较差,导致降解时间短,限制了其在农用地膜方... [目的]使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传统聚烯烃地膜已成为治理农业白色污染的一项重要技术。主流材料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在制备生物降解地膜时表现出优异的成膜性能,但其水蒸气阻隔性较差,导致降解时间短,限制了其在农用地膜方面的应用。因此,需要进行改性研究以解决PBAT生物降解地膜在拉伸强度、水蒸气阻隔性能和降解期等方面的不足。[方法]本研究将PA6(尼龙6)与PBAT相结合,使用高分子共混法制备PBAT/PA6改性生物降解地膜。该方法制备的生物降解地膜有效地将PBAT与PA6融合在一起,电子显微镜测试表明,混合地膜的表面和横截面均无明显缺陷。于2023年春玉米生长季,在北京顺义地区农田设置不同覆膜处理(PBAT地膜覆盖,PBAT/PA6-10地膜覆盖,PE地膜覆盖,不覆膜处理即CK)的田间对比试验,研究土壤温度、地膜田间降解情况、春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变化。[结果]与纯PBAT生物降解地膜相比,本研究所开发的生物降解地膜的拉伸强度提高了约2.7倍,水蒸气阻隔性能提高了79.44%,功能期延长了30 d。玉米作物田间试验表明,改性生物降解地膜更适合农业生产,因其可提高隔热性和保湿性,使玉米产量较纯PBAT地膜提高7.03%,接近传统聚乙烯地膜产量。[结论]将PA6与PBAT材料相结合,开发出了一种新型复合生物降解地膜PBAT/PA6。PA6的加入与PBAT反应形成酰胺键使其整体结构具有稳定性,所制备复合生物降解地膜表面和截面形貌良好,内部无明显孔洞,较PBAT地膜表面更光滑,同时在力学性能和水蒸气阻隔性能上较纯PBAT地膜有显著提升,在田间试验过程中,复合生物降解地膜PBAT/PA6具有优秀的耐降解性能,延长了覆盖时间,并较纯PBAT地膜显著提高春玉米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AT/PA6生物降解地膜 水蒸气阻隔性能 机械性能 绿色可持续发展 “白色”塑料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淀粉基生物降解塑料包装的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林毅 朱品玲 +1 位作者 严飞 陈舒奕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120,共8页
淀粉作为一种天然高分子材料,无毒、无害,可制备生物降解塑料薄膜替代石化基塑料,保护环境免受“白色污染”的危害。由于淀粉含有羟基、分子间氢键,纯天然淀粉膜的疏水性及力学性能较差,需要对淀粉进行改性处理或与其他化合物混合形成... 淀粉作为一种天然高分子材料,无毒、无害,可制备生物降解塑料薄膜替代石化基塑料,保护环境免受“白色污染”的危害。由于淀粉含有羟基、分子间氢键,纯天然淀粉膜的疏水性及力学性能较差,需要对淀粉进行改性处理或与其他化合物混合形成淀粉基复合降解塑料薄膜。综述了淀粉改性方法分别为物理、化学、酶改性法及复合改性,均能提高淀粉基塑料薄膜的疏水性及力学性能;与天然高分子材料、聚合物及纳米颗粒混合制备的淀粉基可生物降解复合薄膜相比,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阻隔性能、耐水性等均有显著提升,另外,赋予了复合膜抗菌性、抗紫外线等新的特性。因此,淀粉基生物降解塑料薄膜可作为包装材料,在食品包装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生物降解塑料 淀粉改性 包装 淀粉基复合降解塑料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己二酸丁二醇酯-co-辛二酸丁二醇酯)的合成与性能
8
作者 李镇东 叶开心 +3 位作者 何秀得 韩硕 唐语彤 苏婷婷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117,123,共6页
采用熔融缩聚法,以1,4-丁二醇、己二酸和辛二酸为原料,合成了聚己二酸丁二醇酯、聚辛二酸丁二醇酯和系列聚(己二酸丁二醇酯-co-辛二酸丁二醇酯)共聚酯,并对材料性能进行了分子结构、结晶性,热性能和降解性能等方面的研究。研究表明,不... 采用熔融缩聚法,以1,4-丁二醇、己二酸和辛二酸为原料,合成了聚己二酸丁二醇酯、聚辛二酸丁二醇酯和系列聚(己二酸丁二醇酯-co-辛二酸丁二醇酯)共聚酯,并对材料性能进行了分子结构、结晶性,热性能和降解性能等方面的研究。研究表明,不同比例己二酸、辛二酸和1,4-丁二醇共聚后,提高了聚己二酸丁二醇酯的热稳定性,改善了聚辛二酸丁二醇酯的生物降解性能。部分辛二酸单元取代己二酸后,提高了聚酯的结晶性能、热稳定性能、酶降解性能,降低聚酯的熔点。当己二酸与辛二酸比例为30:70时,与PBA相比,其热稳定性提高了27℃;与PBSub相比,完全降解时间缩短了2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降解塑料 共聚酯 热性能 结晶性能 酶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花色苷淀粉/壳聚糖低共熔溶剂增塑膜的构建及性能
9
作者 鲁珏 户彦冰 +2 位作者 王田心 代鹏 王浩 《塑料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5-122,共8页
本文旨在筛选匹配性能优良的增塑剂品种,制备高性能淀粉/壳聚糖复合薄膜,拓宽食用保鲜膜的应用范围。采用溶液流延法,将壳聚糖与淀粉按一定质量比混合后,加适量的花色苷作为保鲜剂,并添加不同种类的低共熔溶剂,倒入平板流延成膜。低共... 本文旨在筛选匹配性能优良的增塑剂品种,制备高性能淀粉/壳聚糖复合薄膜,拓宽食用保鲜膜的应用范围。采用溶液流延法,将壳聚糖与淀粉按一定质量比混合后,加适量的花色苷作为保鲜剂,并添加不同种类的低共熔溶剂,倒入平板流延成膜。低共熔溶剂氢受体为甜菜碱,氢供体为乳酸、柠檬酸和尿素。通过调控低共熔溶剂的质量分数,制备不同类型和功效的复合薄膜。经过力学性能、透水性能、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和热稳定性能等表征手段,同时对抗氧化性、自由基清除率与抑菌性进行实验分析,评价复合薄膜的物化特性。结果表明,当低共熔溶剂的氢供体为柠檬酸,添加的质量分数为20%时,复合薄膜的拉伸强度达到42.77 MPa,水蒸气透过系数为1.843×10^(-11)g·cm/(cm^(2)·s·Pa),自由基清除率为96%,复合薄膜的综合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薄膜 增塑剂 低共熔溶剂 淀粉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塑剂在热塑性淀粉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10
作者 唐皞 郭斌 +3 位作者 薛岚 李盘欣 黄亚男 张齐生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4,90,共5页
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增塑剂在热塑性淀粉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 增塑剂 热塑性淀粉 性能 可降解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基完全生物降解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27
11
作者 张卫英 夏声平 +2 位作者 王灿耀 林军 李晓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4-187,共4页
将淀粉与大豆渣、PVA等复配制备完全生物降解材料,考察了大豆渣、PVA用量对淀粉基完全生物降解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拉伸强度随大豆渣、PVA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断裂伸长率随大豆渣的增大而逐步下降,随PVA的增加则先升后降。同时... 将淀粉与大豆渣、PVA等复配制备完全生物降解材料,考察了大豆渣、PVA用量对淀粉基完全生物降解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拉伸强度随大豆渣、PVA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断裂伸长率随大豆渣的增大而逐步下降,随PVA的增加则先升后降。同时还对添加纸粉或碳酸钙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考察,发现两者对材料的增强均不明显,但却显著降低断裂伸长率。当淀粉∶豆渣∶PVA∶甘油∶碳酸钙的比例为60∶10∶6∶10∶2时,所得的淀粉基生物降解材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达到3.5MPa和60%。所得淀粉基生物降解材料在100%湿度环境中的吸湿率测试表明,加入菜油或硬脂酸单甘酯可使吸湿率有所降低,而试样表面涂覆胶乳层吸湿率降低明显。将所得材料试样在腐殖土上放置7~8d,试样表面微生物大量生长,菌覆盖率达6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基材料 生物降解性 吸湿率 生物降解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基环境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云芳 王汝敏 +1 位作者 赵瑾 郭增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15,共4页
介绍了淀粉的基本性质,阐述了两类淀粉基环境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开发和发展现状,讨论了其制备原理、方法和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发展方向。
关键词 淀粉基 研究进展 环境 可降解 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 基本性质 研究开发 制备原理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活化醋酸酯淀粉的制备及其生物降解塑料膜性能 被引量:14
13
作者 陈渊 黄祖强 +2 位作者 谢祖芳 朱万仁 伍念荣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98-304,共7页
为了有效提高淀粉基生物降解塑料的性能,本试验对机械活化1.0h的玉米淀粉(MAS)进行酯化改性,制备了机械活化醋酸酯淀粉(MASA)及机械活化醋酸酯淀粉/聚乙烯醇的生物降解塑料膜(MASA/PVA),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为了有效提高淀粉基生物降解塑料的性能,本试验对机械活化1.0h的玉米淀粉(MAS)进行酯化改性,制备了机械活化醋酸酯淀粉(MASA)及机械活化醋酸酯淀粉/聚乙烯醇的生物降解塑料膜(MASA/PVA),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镜(SEM)分别对MASA的结构、热稳定性、形貌等进行测试和表征,并与原醋酸酯淀粉/聚乙烯醇生物降解塑料膜(SA/PVA)对比研究了塑料膜的力学性能和生物降解性能。结果表明,机械活化淀粉经酯化改性后,结构和形貌都有很大的改变,热性能提高;MASA/PVA塑料膜的性能均比SA/PVA好,以机械活化醋酸酯淀粉(DS=0.1)为原料制备的MASA/PVA塑料膜浸水前的拉伸强度为3.56MPa,断裂伸长率146.22%,24h吸水率为134.79%,抗热水性能好,在20d内该塑料膜土埋生物降解率为45.90%。机械活化预处理有效改善了生物降解塑料膜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降解 结构表征 机械活化 取代度 生物降解塑料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降解热塑性全淀粉塑料研制 被引量:11
14
作者 邱威扬 邱贤华 +2 位作者 喻继文 邓朝阳 肖青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85-188,共4页
天然淀粉不具有热塑性,无法在塑料机械中进行加工,要使其具有热塑性就必须使其分子结构无序化。该文应用两步法使其增塑后,使淀粉具备了热塑性加工的可能性。以热塑性淀粉为主制备了全淀粉可生物降解塑料,并进行了性能测试和表征,其成... 天然淀粉不具有热塑性,无法在塑料机械中进行加工,要使其具有热塑性就必须使其分子结构无序化。该文应用两步法使其增塑后,使淀粉具备了热塑性加工的可能性。以热塑性淀粉为主制备了全淀粉可生物降解塑料,并进行了性能测试和表征,其成本较低且产品性能良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全淀粉塑料 热塑性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淀粉热塑性塑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5
作者 邱清华 田林 +1 位作者 喻继文 邱贤华 《现代化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5-17,共3页
描述了淀粉塑料开发概况及研究发展趋势,指出含淀粉量低的填充型淀粉塑料由于其组分大部分为非降解树脂,难以符合环保要求,发展的趋势是开发含淀粉量在80%以上(其余组分均可降解)能完全降解的所谓全淀粉或基本全淀粉热塑性塑料。
关键词 生物降解 性能 热塑性塑料 淀粉 填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一/复合塑化剂制备复合材料中热塑性淀粉基质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鹏 李方义 +2 位作者 李剑峰 管凯凯 王成钊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4140-14144,14149,共6页
为了促进淀粉基复合材料中淀粉基质与预处理纤维表面更好的结合,解决热塑性淀粉的再结晶问题,分别采用甲酰胺、尿素、甘油、乙二醇按照10∶2、10∶2.5、10∶3、10∶3.5、10∶4的比例对天然玉米淀粉进行了塑化,同时研究了甲酰胺-尿素复... 为了促进淀粉基复合材料中淀粉基质与预处理纤维表面更好的结合,解决热塑性淀粉的再结晶问题,分别采用甲酰胺、尿素、甘油、乙二醇按照10∶2、10∶2.5、10∶3、10∶3.5、10∶4的比例对天然玉米淀粉进行了塑化,同时研究了甲酰胺-尿素复合塑化淀粉和甘油-乙二醇复合塑化淀粉。通过解读红外光谱图谱,塑化剂主要通过与淀粉分子中的羟基形成氢键对淀粉进行塑化,破坏淀粉的晶体结构,最佳塑化比为m(淀粉)∶m(塑化剂)=10∶3,其中甲酰胺与淀粉形成的氢键最强,塑化效果最好。X射线衍射曲线的研究表明,甲酰胺-尿素复合塑化淀粉的结晶度最低,小于1.5%,且复合塑化剂的最佳配比为m(甲酰胺)∶m(尿素)=2∶1。纤维-淀粉分子搭接模型的建立显示了热塑性淀粉与纤维间氢键结合的机理,塑化效果越好,淀粉塑化克服了纤维与淀粉的表面不相容的缺陷,淀粉基质均匀地覆盖在纤维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淀粉 塑化剂 复合塑化剂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混技术在淀粉塑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7
作者 王礼建 董亚强 +3 位作者 郭斌 李本刚 曹绪芝 李盘欣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8-82,94,共6页
综述了近年来共混技术在淀粉塑料中应用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以所共混聚合物组分的不同为主线,分为3大类共混体系,即淀粉与可降解聚合物,淀粉与不可降解聚合物,淀粉与可降解和不可降解聚合物三元体系。同时,从材料构效关系的基本原理出发... 综述了近年来共混技术在淀粉塑料中应用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以所共混聚合物组分的不同为主线,分为3大类共混体系,即淀粉与可降解聚合物,淀粉与不可降解聚合物,淀粉与可降解和不可降解聚合物三元体系。同时,从材料构效关系的基本原理出发,以共混体系的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为侧重点,着重探讨了共混体系中各组分之间的相界面形态关系,组分之间的相容性,以及不同聚合物组成对共混体系的力学、吸水、加工成型、热及降解性能的影响,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混 淀粉塑料 可降解聚合物 聚烯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塑剂甘油对甘薯淀粉膜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1
18
作者 刘鹏飞 孙圣麟 +2 位作者 王文涛 侯汉学 董海洲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20,共6页
采用甘油作为增塑剂制备甘薯淀粉膜,研究了甘油/淀粉比对甘薯淀粉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甘油后,淀粉糊各特征点黏度值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随着甘油量的增加,膜的断裂伸长率和水蒸气透过率呈递增的趋势,淀粉膜的热封性能逐... 采用甘油作为增塑剂制备甘薯淀粉膜,研究了甘油/淀粉比对甘薯淀粉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甘油后,淀粉糊各特征点黏度值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随着甘油量的增加,膜的断裂伸长率和水蒸气透过率呈递增的趋势,淀粉膜的热封性能逐步得到提高,抗拉强度呈递减的趋势;随着甘油的加入,膜的透光率增大;甘油分子与淀粉分子之间有较弱的作用,在20=14.8。处产生了一个新的峰;淀粉颗粒的分散和分布随着甘油的加入有明显改善,淀粉膜表面变得平整;紫外老化试验表明随着甘油量的增加,延缓了淀粉膜的老化作用。当甘油/淀粉比在0.3/1~0.4/1之间时,甘油和淀粉的相容性较好,甘油对淀粉有较好的塑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塑剂 甘油 甘薯淀粉膜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淀粉填充型塑料地膜的研制 被引量:10
19
作者 陈建华 王鹏 +4 位作者 孟令辉 郑彤 陈春云 舒静 赵宝秀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82-485,共4页
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及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为基体,加入适量的改性淀粉及聚乙烯蜡,在单螺杆挤出机上实现增容共混过程,制备出具有良好实用性能的塑料地膜.探讨了LDPE、HDPE、LLDPE三种树脂的共混配比、改性淀... 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及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为基体,加入适量的改性淀粉及聚乙烯蜡,在单螺杆挤出机上实现增容共混过程,制备出具有良好实用性能的塑料地膜.探讨了LDPE、HDPE、LLDPE三种树脂的共混配比、改性淀粉加入量、聚乙烯蜡加入量等对塑料地膜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表征了塑料膜的亚微观相态,并考察了塑料膜的生物降解性能.结果表明,聚乙烯蜡的加入可明显改善共混树脂与改性淀粉的相容性,并可提高塑料膜的力学性能和生物降解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填充型塑料 聚乙烯蜡 聚乙烯 力学性能 生物降解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淀粉热塑性塑料的研制 被引量:30
20
作者 邱威扬 喻继文 +1 位作者 陈云 邱贤华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06-108,共3页
为解决塑料污染环境的问题,以淀粉为原料,添加极少量可降解的增塑剂等助剂,研制了全淀粉热塑性塑料。淀粉经过增塑后,具备了热塑性加工的可能性。全淀粉塑料几乎可用所有的塑料加工方法进行加工。玉米含量为90%的热塑性淀粉塑料... 为解决塑料污染环境的问题,以淀粉为原料,添加极少量可降解的增塑剂等助剂,研制了全淀粉热塑性塑料。淀粉经过增塑后,具备了热塑性加工的可能性。全淀粉塑料几乎可用所有的塑料加工方法进行加工。玉米含量为90%的热塑性淀粉塑料薄膜,性能基本能达到同类应用传统塑料的性能标准。不同淀粉品种及不同含水量的产品性能有所不同。全淀粉塑料在加工时必须含有一定量的水份,含水量以8%~15%为宜。但产品因吸水又会导致物理性能变差。全淀粉塑料降解性能非常好,通过控制配方,可达到三个月,半年及一年的不同降解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淀粉塑料 生物降解 热塑性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