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Energy Balance of Plasma in a Coaxial Plasma Opening Switch
1
作者 徐翔 王友年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6期656-660,共5页
The two-dimensional energy balance in a coaxial plasma opening switch (POS) is studied based on the single-fluid magnetohydrodynarnic (MHD) equations coupled with the generalized Ohm's law. The energy transfers b... The two-dimensional energy balance in a coaxial plasma opening switch (POS) is studied based on the single-fluid magnetohydrodynarnic (MHD) equations coupled with the generalized Ohm's law. The energy transfers between the plasma and the magnetic field are considered during the penetration of the magnetic field as the Ohmic heating is included in the energy-balance equation. The focus is on the energy partition between the magnetic-field energy and the dissipated magnetic-field energy in a high-density POS with different rise-in-time electric currents at the generator boundary. The simulation code is tested in two cases: the constant-in-time current case and the linear rise-in-time current case. For the sinusoidally rise-in-time current similar to that of the experiments, it is shown that at the end of the conduction phase the dissipated magnetic-field energy is 36.5% of the input electromagnetic energy,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sma opening switch energy balance magnetohydrodynamic (MHD)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of Downstream Flow on Conduction Phase of Coaxial Plasma Opening Switch
2
作者 徐翔 于友年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4期428-432,共5页
Plasma behaviour and the scaling relations in a coaxial plasma opening switch (POS) using hydrogen plasma are studied self-consistently based on the two-dimensional magnetohydrodynamic (MHD) equations in conjuncti... Plasma behaviour and the scaling relations in a coaxial plasma opening switch (POS) using hydrogen plasma are studied self-consistently based on the two-dimensional magnetohydrodynamic (MHD) equations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generalized Ohm's law. The vacuum region on the right of POS is included in the model and the influence of downstream flow on the conduction characteristics is discussed. It is found that with the penetration of magnetic field, the pure hydrogen plasma is pushed downstream significantly; and POS still conducts current after the magnetic field arrives at the load edge of POS,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previous experimental results in a multispecies POS. It is because that the noticeable downstream plasma in the pure hydrogen POS may continue to conduct the current, while in the multispecies POS, the downstream plasma is unimportant so that the conduction phase ends soon after the magnetic field reaches the load edge. The scaling relation obtained from the simulations including the downstream region is consist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sma opening switch downstream flow magnetohydrodynamic (MHD)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of Cathode Materials on Opening Performance of Plasma Opening Switch
3
作者 孙凤举 曾正中 +2 位作者 邱毓昌 邱爱慈 曾江涛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73-277,共5页
Experiments have been conducted on a plasma opening switch (POS) test-b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cathode materials made of aluminum, stainless steel, molybdenum and tungsten on opening performance for conduct... Experiments have been conducted on a plasma opening switch (POS) test-b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cathode materials made of aluminum, stainless steel, molybdenum and tungsten on opening performance for conduction time up to 3 microseconds, conduction current up to 100 kA. Remarkaly different opening characteristics have been shown for these materials,with tungsten being of the best opening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luence of Cathode Materials on opening Performance of plasma opening switc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光一号POS等离子体源性能参数测量 被引量:1
4
作者 罗维熙 曾正中 +4 位作者 雷天时 王亮平 呼义翔 孙铁平 黄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95-1200,共6页
以强光一号等离子体源(电缆枪)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荷收集器(法拉第杯)对强光一号等离子体源性能参数进行测量。实验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发射密度与电缆等离子体枪枪芯到枪口的距离正相关,而发射速度与电缆等离子体枪枪芯到枪口的距离负相关... 以强光一号等离子体源(电缆枪)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荷收集器(法拉第杯)对强光一号等离子体源性能参数进行测量。实验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发射密度与电缆等离子体枪枪芯到枪口的距离正相关,而发射速度与电缆等离子体枪枪芯到枪口的距离负相关;增大电缆枪驱动电压时,等离子体发射密度增速远小于驱动电流增速。重复性研究表明,对由数十支电缆枪组成的等离子体源而言,单支电缆枪放电分散性对其输出等离子体整体分布均匀性影响不大。不确定度分析表明,通过多次重复实验求平均值,可以有效减小实验结果的不确定度,发射密度测量结果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在1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断路开关 电缆等离子体枪 等离子体密度 等离子体喷射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sma Density Measurements in Cable Gun Experiments with a Sensitive He-Ne Interferometer
5
作者 陈林 何安 +3 位作者 姜巍 徐敏 吴守东 李晔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92-295,共4页
A time-resolved sensitive He-Ne laser interferometer without complicated active stabilization was built up and applied to low-density plasma measurements. A precision of about 0.2° in phase measurements was achie... A time-resolved sensitive He-Ne laser interferometer without complicated active stabilization was built up and applied to low-density plasma measurements. A precision of about 0.2° in phase measurements was achieved with a minimum line-integrated plasma density as low as 8.3× 10^13 cm^-2. With this interferomet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lasma generated by a cable plasma gun was investigated systematically. The reproducibility,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s and the averaged injection velocity of the plasma are presented. In addition, the interaction of the plasma flow with a conductor was studied by placing a metal plate in the downstream of the cable gu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sma opening switch INTERFEROMETER plasma density cable plasma gu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光一号”等离子体断路开关及负载的数值计算 被引量:3
6
作者 王亮平 蒯斌 +2 位作者 邱爱慈 丛培天 郭宁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219-1223,共5页
等离子体断路开关(POS)是“强光一号”加速器产生短脉冲γ射线的关键器件之一。应用POS融蚀模型分析了“强光一号”加速器POS与二极管系统的基本工作过程,通过该模型计算获得了POS与二极管系统的总电流以及电子束电流,计算结果与实验结... 等离子体断路开关(POS)是“强光一号”加速器产生短脉冲γ射线的关键器件之一。应用POS融蚀模型分析了“强光一号”加速器POS与二极管系统的基本工作过程,通过该模型计算获得了POS与二极管系统的总电流以及电子束电流,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计算结果表明,“强光一号”POS在工作时并未达到完全磁绝缘状态,其阻抗最终为21.5Ω,约有60%总电流在二极管负载导通时流过POS,且融蚀模型对POS阻抗增长预测偏高,但由于电流变化较大,二极管负载电压仍能达到4.5 MV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断路开关 二极管负载 “强光一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源参数对长导通等离子体断路开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陈林 孙承纬 +5 位作者 姜巍 丰树平 吴守东 姚斌 李晔 徐敏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078-1082,共5页
 研制了可工作在长导通时间(约1μs)的等离子体断路开关,实验研究了等离子体源参数,包括等离子体枪与主回路之间的触发延时、等离子体枪的工作电压以及等离子体枪的数目对开关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开关导通时间和开关电压随...  研制了可工作在长导通时间(约1μs)的等离子体断路开关,实验研究了等离子体源参数,包括等离子体枪与主回路之间的触发延时、等离子体枪的工作电压以及等离子体枪的数目对开关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开关导通时间和开关电压随触发延时、枪工作电压和数目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开关导通时间接近主回路电流四分之一周期时,开关电压呈下降趋势。当Marx发生器工作电压为120kV且采用4个等离子体枪时,实验获得的最大电压倍增系数约为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断路开关 等离子体枪 延时 导通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秒脉冲空气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及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万军 贾向红 +1 位作者 宋铭炜 王守国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299-2302,共4页
采用基于半导体断路开关的纳秒脉冲高压电源,在两个金属电极之间产生放电区间为1 600mm×100 mm×25 mm的常压辉光空气等离子体。等离子体发生器采用负高压针电极阵列与平板阳极结构,针电极的直径为1 mm,长度为20 mm,针电极之... 采用基于半导体断路开关的纳秒脉冲高压电源,在两个金属电极之间产生放电区间为1 600mm×100 mm×25 mm的常压辉光空气等离子体。等离子体发生器采用负高压针电极阵列与平板阳极结构,针电极的直径为1 mm,长度为20 mm,针电极之间的间隔为20 mm,针电极与平板零电位之间的距离为25mm,在每个负高压针电极末端周围同时形成圆锥形辉光放电,在平板地电极则形成大面积辉光放电。采用电压探针测量了该新型等离子体的放电特性,结果表明:放电脉冲的上升时间为26 ns,最高脉冲输出峰值电压为27 kV;利用该辉光等离子体对幅宽为1 000 mm聚四氟乙烯薄膜进行了表面改性处理,处理后其表面接触角由原来的124°降到69°,亲水性能大为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秒脉冲放电 半导体断路开关 空气辉光等离子体 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秒级导通时间等离子体断路开关的二维雪耙模型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刚华 陈林 +1 位作者 胡熙静 阚明轩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53-456,共4页
 给出了适合微秒级导通时间等离子体断路开关的二维雪耙模型的具体描述,建立了二维雪耙模型的基本方程及其差分格式,对方程进行了显式求解。通过对一个模型的计算,给出了雪耙阵面的传播图像,指出了断路开关的断开位置及附近点密度随时...  给出了适合微秒级导通时间等离子体断路开关的二维雪耙模型的具体描述,建立了二维雪耙模型的基本方程及其差分格式,对方程进行了显式求解。通过对一个模型的计算,给出了雪耙阵面的传播图像,指出了断路开关的断开位置及附近点密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在该位置附近出现了等离子体薄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耙模型 等离子体断路开关 网格重构 等离子体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驱动电流和电极尺寸下的等离子体断路开关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林 戴英敏 +3 位作者 姜巍 吴守东 李晔 徐敏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73-1576,共4页
开展了驱动电流为45,75和105 kA以及阴极直径分别为20 mm和40 mm下的等离子体断路开关性能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发生器驱动电流增加,负载电流上升时间逐渐减小,最高电压倍增系数逐渐增加。与阴极直径为20 mm的等离子体开关相比... 开展了驱动电流为45,75和105 kA以及阴极直径分别为20 mm和40 mm下的等离子体断路开关性能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发生器驱动电流增加,负载电流上升时间逐渐减小,最高电压倍增系数逐渐增加。与阴极直径为20 mm的等离子体开关相比,阴极直径为40 mm的等离子体开关导通时间和负载电流上升时间增加,开关电压和电流转换效率降低。实验获得的最高电压倍增系数和电流转换效率分别为4.9和97%,负载电流上升时间小于100 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断路开关 等离子体枪 触发延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光一号”等离子体开关及负载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维熙 王亮平 +3 位作者 吴刚 张信军 从培天 曾正中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96-300,共5页
"强光一号"等离子体断路开关(POS)及负载二极管系统工作性能不够稳定,通过分析数据指出POS等离子体源参数差异性是导致系统不稳定的主要原因。POS等离子体源参数重复性测量结果表明,在开关断路时刻等离子体源瞬时发射等离子... "强光一号"等离子体断路开关(POS)及负载二极管系统工作性能不够稳定,通过分析数据指出POS等离子体源参数差异性是导致系统不稳定的主要原因。POS等离子体源参数重复性测量结果表明,在开关断路时刻等离子体源瞬时发射等离子体密度重复性极差在10%左右,而开关区间累积等离子体密度极差超过100%。开关区间累积等离子体密度和阴极重粒子发射会对POS断路性能产生显著影响。计算表明开关区间累积等离子体密度差异对POS断路电流阈值影响达到200kA,与运行数据统计结果一致;在断路电流阈值相同的条件下,阴极物质逸出对二极管电压影响显著,MCNP程序计算结果表明,产生辐射剂量差别可以达到80%,与统计数据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断路开关 稳定性 等离子体密度 阴极物质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导通等离子体开关断路过程的粒子模拟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林 姜巍 王文斗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103-2107,共5页
利用PIC(particle-in-cell)粒子模拟方法对长导通等离子体断路开关的断路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介绍了计算模型的建立和边界的处理。模拟结果揭示了断路间隙的形成过程和机制,并据此对等离子体断路开关断路阶段的现有模型进行了定性的修... 利用PIC(particle-in-cell)粒子模拟方法对长导通等离子体断路开关的断路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介绍了计算模型的建立和边界的处理。模拟结果揭示了断路间隙的形成过程和机制,并据此对等离子体断路开关断路阶段的现有模型进行了定性的修正,认为断路过程中Hall融蚀和静电融蚀机制将同时存在,静电融蚀在开关最终的断路中占主导作用,且静电融蚀是由于磁场排斥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断路开关 粒子模拟 磁场渗透 断路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辅助磁场等离子体断路开关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玉兰 曾正中 孙凤举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95-598,共4页
 利用全电磁网格粒子方法模拟了外加磁场对等离子体断路开关(POS)断路性能的影响,给出了电压倍增系数与外加磁场的关系曲线。数值模拟表明,外加轴向磁场线圈必须放在同轴型POS阴极的同侧才能显著改善开关的断路性能;当外加角向磁场时,...  利用全电磁网格粒子方法模拟了外加磁场对等离子体断路开关(POS)断路性能的影响,给出了电压倍增系数与外加磁场的关系曲线。数值模拟表明,外加轴向磁场线圈必须放在同轴型POS阴极的同侧才能显著改善开关的断路性能;当外加角向磁场时,内电极为阴、阳极的同轴型POS的断路性能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随着外加磁场的增大,电压倍增系数将达到饱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断路开关 数值模拟 pos 断路性能 电压倍增系数 外加磁场 辅助磁场 脉冲功率电感储能装置 全电磁网格粒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频率脉冲强X射线源
14
作者 孙凤举 曾江涛 +1 位作者 许日 邱爱慈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19-121,共3页
介绍了一台重复频率 1~ 2 Hz、用等离子体断路开关和电感储能技术的脉冲强X射线源。距辐射靶 0 .5m处的峰值剂量率为 0 .2 5MGy/ s,1 m处的平均剂量率为 0 .1 5k Gy/ h,脉宽 ( FWHM)约为 1 0 0 ns。给出了装置构成、原理及初步调试结果。
关键词 等离子体断路开关 重复频率 脉冲X射线 加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断路开关装置上的多丝Z箍缩初步实验
15
作者 陈林 姜巍 +5 位作者 吴守东 李晔 徐敏 丰树平 谢卫平 邓建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105-2108,共4页
开展了基于等离子体断路开关的脉冲功率源驱动多丝Z箍缩负载初步实验,实验中采用了2根或4根钨丝组成的环形阵列,其中钨丝的直径分别为7μm和20μm。利用高速扫描摄影获取钨丝电爆炸和箍缩过程中等离子体自发光的物理图像。实验结果表... 开展了基于等离子体断路开关的脉冲功率源驱动多丝Z箍缩负载初步实验,实验中采用了2根或4根钨丝组成的环形阵列,其中钨丝的直径分别为7μm和20μm。利用高速扫描摄影获取钨丝电爆炸和箍缩过程中等离子体自发光的物理图像。实验结果表明:导通电流为105kA的等离子体断路开关将67%~78%的电流转换至金属丝阵负载上,负载电流上升沿为84-110ns。高速扫描相机观察到了钨丝电爆炸形成晕等离子体及其向轴线箍缩和后期向外膨胀的物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断路开关 Z箍缩 晕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OS功率倍增装置的物理设计与等离子枪实验
16
作者 单玉生 王有田 江伟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1989年第3期253-260,共8页
对PEOS功率倍增装置进行了物理设计与模拟计算并进行了脉冲等离子体枪实验。给出装置参数的选择方法,包括电路参数与PEOS参数的选择。为得到要求的功率倍增和能量传输效率,分析指出注入等离子体密度n_p与速度v_d的乘积要大而n_p相对要小... 对PEOS功率倍增装置进行了物理设计与模拟计算并进行了脉冲等离子体枪实验。给出装置参数的选择方法,包括电路参数与PEOS参数的选择。为得到要求的功率倍增和能量传输效率,分析指出注入等离子体密度n_p与速度v_d的乘积要大而n_p相对要小,v_d要大;而且为断路快、阴极半径r要适当小;模拟计算结果证实了这一分析。对装置关键部件脉冲等离子体枪进行设计、研制和实验,在距枪60cm处测得碳离子速度v_d~5×10^(?)cm/s,离子密度n_p~4×10(?)/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消融断路开关 功率倍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输运对柱状等离子体开关磁场穿透过程的影响
17
作者 徐翔 王友年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10-414,共5页
对于高密度、导通时间为μs级的柱状等离子体开关,利用磁流体动力学理论(MHD),对其导通阶段的磁场穿透过程进行了模拟,得到了磁场分布随时间的变化;研究了开关导通过程中能量输运导致的温度不均匀分布对磁场穿透过程的影响。模拟结果表... 对于高密度、导通时间为μs级的柱状等离子体开关,利用磁流体动力学理论(MHD),对其导通阶段的磁场穿透过程进行了模拟,得到了磁场分布随时间的变化;研究了开关导通过程中能量输运导致的温度不均匀分布对磁场穿透过程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对于高密度等离子体开关,磁场以远大于磁扩散速率的速度穿透到等离子体中;在磁压对等离子体产生的压缩效应和欧姆加热效应共同作用下,激波区域的等离子体温度显著升高,这进一步加速了磁场穿透;当考虑能量输运方程时,开关导通时间为0.87μs,比等温模型的结果0.92μs短,与实验结果0.87μs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开关 磁流体动力学(MHD) 磁场穿透 能量输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