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蕉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的克隆、鉴定和表达分析(英文)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雅平 陈云凤 +2 位作者 陈启助 黄霞 黄学林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21-427,共7页
为了研究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与大蕉(Musa ABB cv. Dongguandajiao)抗枯萎病的关系,利用 RT-PCR 和 RACE技术克隆了大蕉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全长 cDNA。此 cDNA 长 1 300 bp,包含一个长为 1 191 bp,编码 397 个氨基酸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 为了研究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与大蕉(Musa ABB cv. Dongguandajiao)抗枯萎病的关系,利用 RT-PCR 和 RACE技术克隆了大蕉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全长 cDNA。此 cDNA 长 1 300 bp,包含一个长为 1 191 bp,编码 397 个氨基酸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水稻 PAL 基因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 89%,将此基因命名为 M-PAL。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大蕉中存在一个包含 4-5 个 PAL基因的基因家族,将此基因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 pET32(a+)中,表达的蛋白质分子量大小与推导的相一致,并且表达的蛋白质表现出 PAL 酶活性。对接种香蕉枯萎病菌 4 号生理小种(Fusarium oxysporumf. sp. cubense (FOC) race 4 )后大蕉叶片中 M-PAL基因的转录谱进行研究表明,在接种枯萎病菌后,M-PAL基因在叶片中的转录水平提高,因此推测 M-PAL基因的表达可能与香蕉枯萎病抗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蕉 苯丙氨酸解氨酶 枯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大蕉、粉蕉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秀枝 叶惠玲 叶锦华 《农业与技术》 2007年第5期66-69,共4页
本文分别以大蕉、香蕉、粉蕉的未成熟雄花为材料,取其幼嫩花序和花序轴薄片作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浓度的2,4-D、6-BA、KT、IAA、NAA对其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增殖的影响及诱导过程的一系列反应。结果表明,前胚性性愈伤的诱导难易程度为:... 本文分别以大蕉、香蕉、粉蕉的未成熟雄花为材料,取其幼嫩花序和花序轴薄片作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浓度的2,4-D、6-BA、KT、IAA、NAA对其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增殖的影响及诱导过程的一系列反应。结果表明,前胚性性愈伤的诱导难易程度为:大蕉难于香蕉,粉蕉最难,胚性愈伤组织相似。诱导前胚性愈伤组织适宜的培养基配方,大蕉为:MS+6-BA4.0+2,4-D1.;香蕉为:MS+BA6.0+2,4-D2.0;粉蕉的配方和香蕉一样。诱导胚性愈伤组织适宜的培养基配方MA+IAA1.0+2,4-D4.0+NAA1.0。增殖适宜的培养基,大蕉为:MS+6-BA3.0+2,4-D0.5。香蕉为:MA+IAA1.0+2,4-D4.0+NAA1.0粉蕉的配方和香蕉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大蕉 粉蕉 胚性愈伤组织 雄性未成就花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