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鞍形索网结构索夹安装位置误差影响分析
1
作者 吴金志 邵玉荣 +1 位作者 薛宇 孙国军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203-1210,共8页
在索网施工过程中,制作和安装误差会对结构的成形态产生影响。现有研究大多聚焦于索长误差、拉索刚度误差以及支座安装误差的影响,较少关注索夹安装位置误差影响。为了探究索夹安装位置误差对鞍形索网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首先推导了索... 在索网施工过程中,制作和安装误差会对结构的成形态产生影响。现有研究大多聚焦于索长误差、拉索刚度误差以及支座安装误差的影响,较少关注索夹安装位置误差影响。为了探究索夹安装位置误差对鞍形索网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首先推导了索力偏差与索夹安装位置误差的敏感度矩阵,基于敏感度矩阵分析给出最大索力偏差和索夹位置误差的最不利分布求解方法;随后,研究了不同矢跨比、网格尺寸和预应力对最大索力偏差的影响;最后,将提出的方法应用于2个鞍形索网结构工程的索夹安装位置误差影响分析。研究发现,鞍形索网结构的索夹最不利安装位置误差主要分布在靠近支座的索段;随着矢跨比增大、网格尺寸减小,索夹位置误差导致的最大索力偏差亦增大;矢跨比越大,网格尺寸的影响越显著;当网格尺寸达到4 m时,不同矢跨比索网的最大索力偏差均在1%左右;预应力对最大索力偏差影响较小;对于百米级的索网结构,由索夹位置误差引起的最大索力偏差能达到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形索网 索夹误差 索力偏差 最不利误差分布 敏感度矩阵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紧力影响下的复合材料螺接连接件失效安全性分析
2
作者 贾宝惠 方嘉晨 +1 位作者 武涛 任鹏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90-1300,共11页
为了研究预紧力对复合材料连接件拉伸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和仿真分析对碳纤维复合材料连接结构展开失效强度安全性分析。通过复合材料连接件拉伸实验分析研究了预紧力(1~6 kN)对连接件拉伸性能的影响。搭建了参数化随机仿真模型模拟拉... 为了研究预紧力对复合材料连接件拉伸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和仿真分析对碳纤维复合材料连接结构展开失效强度安全性分析。通过复合材料连接件拉伸实验分析研究了预紧力(1~6 kN)对连接件拉伸性能的影响。搭建了参数化随机仿真模型模拟拉伸过程中工艺参数的分散性,并对复合材料连接件拉伸失效进行仿真。对连接件拉伸破坏和极限强度进行统计分析,利用基于威布尔分布的双可靠性指标安全强度评估方法,估计了特征强度、下限强度和不同可靠度置信度等级下的安全设计强度。结果表明:在1~6 kN内随着预紧力的递增,破坏载荷和极限载荷增加,较预紧力为1 kN时分别提高了18.7%和12.9%;比较双可靠性指标方法下的安全承载强度评估结果与安全系数法下的评估结果,不同预紧力下破坏安全承载强度和极限安全承载强度的平均值分别提高7.35%和20.51%,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减少了安全冗余设计,提高了材料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螺栓连接 预紧力 安全性分析 分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迫定位装夹对航空复合材料构件几何-物理装配性能的影响与协同保障
3
作者 郭飞燕 张永亮 +1 位作者 刘嘉良 张辉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5-670,共16页
航空用复合材料大尺寸薄壁构件自身成形精度较低、面内翘曲变形大,装配误差累积易在配合连接部位出现不期望的几何间隙与外形超差,在工程中通常采取施加局部装夹力的强迫方式予以被动消减,但此种方法会引发不均衡的装配内应力分布甚至... 航空用复合材料大尺寸薄壁构件自身成形精度较低、面内翘曲变形大,装配误差累积易在配合连接部位出现不期望的几何间隙与外形超差,在工程中通常采取施加局部装夹力的强迫方式予以被动消减,但此种方法会引发不均衡的装配内应力分布甚至内部损伤等质量问题,直接影响装配结构的飞行服役性能。首先阐述强迫定位装夹原理,解析强迫定位装夹对复合材料弱刚性薄壁件装配几何精度与内应力/损伤等物理性能的影响规律;然后,从分析装配前的强迫装夹工艺参数优化、装配中的工装柔性定位力-位调整两方面出发,解析强迫装配力限值设定、几何间隙消减、应力/损伤演化预测、装夹工艺参数优化反求、应力/损伤精准测量等关键技术及其具体实现步骤方法,以实现强迫定位装夹过程中装配变形、内应力和损伤状态等形性指标的耦合分析、主动控制与协同保障;最后,从实际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提出面向复合材料构件高质高效与低成本装配目标的下一步工作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定位装夹 装配内应力 装配损伤 形性耦合分析 协同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模锻液压机锁模系统建模及其动态特性分析
4
作者 彭军军 冯光明 +2 位作者 刘亚刚 胡奖品 彭文飞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47-1257,共11页
动态特性对于系统性能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针对液压机活动横梁偏转的问题,对锁模系统的运动特性进行了理论推导和仿真分析,揭示了未知负载扰动对液态模锻液压机锁模系统动态特性规律的影响。首先,根据活动横梁的理论模型建立了活... 动态特性对于系统性能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针对液压机活动横梁偏转的问题,对锁模系统的运动特性进行了理论推导和仿真分析,揭示了未知负载扰动对液态模锻液压机锁模系统动态特性规律的影响。首先,根据活动横梁的理论模型建立了活动横梁运动微分方程,根据阀控缸的理论模型建立了比例方向阀流量方程和液压缸运动方程;然后,利用活塞位移和活动横梁偏转角关系,获得了锁模系统偏载工况下锁模系统动态特性分析数学模型;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了偏载工况下的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分析,研究了锁模系统锁模阶段的动态特性,探究了在压射和保压阶段中偏载力位置、偏载力大小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活动横梁偏转角与偏转力大小、偏载力位置和转动惯量之间的关系呈正相关性;活动横梁位移误差与偏载力大小之间的关系也呈正相关性。该研究结果可为后续针对锁模系统进行调平控制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横梁偏转 阀控液压缸 比例方向阀 锁模系统Simulink模型 偏转力 运动特性分析 MATLAB/Simulin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式锚碇的承载机理及夹持效应指标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国俊 田骐玮 +4 位作者 伏一多 吕明航 唐光武 杜永峰 韩宗建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3-871,共9页
为了衡量隧道锚夹持效应发挥作用的大小,本文通过分析隧道锚的承载特性,提出用隧道锚的夹持效应系数和峰值承载力作为夹持效应指标,并利用Mohr-Coulomb准则对二者的表达式进行了推导;对普立特大桥隧道锚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通过对其应力... 为了衡量隧道锚夹持效应发挥作用的大小,本文通过分析隧道锚的承载特性,提出用隧道锚的夹持效应系数和峰值承载力作为夹持效应指标,并利用Mohr-Coulomb准则对二者的表达式进行了推导;对普立特大桥隧道锚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通过对其应力、塑性区等指标的分析来计算其夹持效应指标来对其适用性和准确性进行验证;对不同位移状态下的夹持效应系数进行分析,并结合位移、荷载、承载力和夹持效应系数对隧道锚的设计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公式计算结果、有限元分析结果及现有研究结果间的误差小于10%,所得公式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准确性;在荷载不变的情况下,隧道锚的夹持效应系数随着承载力的减小而呈增大趋势,说明适当降低隧道锚的承载力有助于夹持效应发挥作用,隧道锚也更满足其保护环境、资源节约的特点。研究结果可为隧道锚的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与隧道工程 隧道式锚碇 夹持效应 有限元分析 承载能力 MOHR-COULOMB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茎秆柔性夹持装置刚柔耦合仿真与试验 被引量:10
6
作者 韩明兴 李淼 +2 位作者 段宏兵 徐琨 余锴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9-118,共10页
针对现有植物茎秆夹持装置存在夹伤茎秆、夹持行程及夹持力不可调等问题,设计一种植物茎秆柔性夹持装置,夹持手内置弹簧可实现植物茎秆柔性夹持,能进行夹持力与夹持行程双调节,更好适应植物茎秆在力学试验、嫁接、茎秆切割试验等领域夹... 针对现有植物茎秆夹持装置存在夹伤茎秆、夹持行程及夹持力不可调等问题,设计一种植物茎秆柔性夹持装置,夹持手内置弹簧可实现植物茎秆柔性夹持,能进行夹持力与夹持行程双调节,更好适应植物茎秆在力学试验、嫁接、茎秆切割试验等领域夹持需求。基于所建立夹持装置刚柔耦合仿真模型,进行夹持力、夹持行程、弹簧刚度等多因素动力学对比仿真与试验分析,以弹簧刚度为设计变量进行灵敏度及稳定性分析,研究不同弹簧刚度对柔性夹持装置夹持性能的影响。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装置最大夹持直径为68.8 mm,基于所构建夹持装置精准夹持力模型,可平稳调控夹持行程、速度及夹持力;随着弹簧刚度的增加,夹持力逐渐变大,夹持稳定性增加,综合比较发现当弹簧刚度为10 N/mm时,可满足装置施加400 N切割力时植物茎秆稳定夹持需求,柔性夹持力波动较小,能有效避免损伤植物茎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茎秆 柔性夹持装置 稳定性分析 可调夹持力 刚柔耦合仿真 ADA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过盈配合转子装配过程研究
7
作者 汪振禹 朱明昊 +1 位作者 杨德忠 陈世军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6-351,共6页
为提高航空发动机过盈配合转子连接质量,确保装配后转子配合止口端面完全贴合。本文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装配过程进行数值仿真,对过盈配合转子装配过程中的温度场、变形情况及配合止口摩擦力进行计算,分析压紧力与配合止口端面间... 为提高航空发动机过盈配合转子连接质量,确保装配后转子配合止口端面完全贴合。本文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装配过程进行数值仿真,对过盈配合转子装配过程中的温度场、变形情况及配合止口摩擦力进行计算,分析压紧力与配合止口端面间隙大小的关系,并设计相应试验进行验证。数值计算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转子恢复室温过程中施加轴向压紧力可以有效消除配合止口端面间隙,在压紧力大于配合止口摩擦力的情况下,随着压紧力的增大,转子装配的重复性和质量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转子 过盈 配合止口 有限元分析 压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装夹方案的夹紧力及加工变形仿真 被引量:12
8
作者 郑耀辉 王江涛 +1 位作者 王明海 李晓鹏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3-136,共4页
夹具装夹引起的变形是影响薄壁件加工精度的重要因素。针对大型薄壁回转体车削加工过程中工件易变形的问题,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讨论了工件装夹有限元模型中的接触方式、切削力加载以及材料去除方式等关键问题,建立了大型薄壁回转体车... 夹具装夹引起的变形是影响薄壁件加工精度的重要因素。针对大型薄壁回转体车削加工过程中工件易变形的问题,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讨论了工件装夹有限元模型中的接触方式、切削力加载以及材料去除方式等关键问题,建立了大型薄壁回转体车削装夹有限元模型。运用所建立模型,分析了夹紧件数量、接触面积以及辅助支撑等因素对夹紧力和工件变形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该有限元模型可以有效地预测薄壁件的夹紧力大小和工件变形量,并为薄壁件装夹方案的优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夹方案 夹紧力 加工变形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态条件下变压器绕组轴向振动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8
9
作者 汲胜昌 张凡 +3 位作者 钱国超 朱叶叶 董鸿魁 邹德旭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178-3187,共10页
为了研究变压器绕组振动的影响因素,建立了10 kV/400 V电力变压器的有限元模型,利用Maxwell以及ANSYS Workbench等软件的辅助,对变压器绕组在稳态运行条件下的振动特性进行了仿真计算,并将结果同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针对绕组轴向振... 为了研究变压器绕组振动的影响因素,建立了10 kV/400 V电力变压器的有限元模型,利用Maxwell以及ANSYS Workbench等软件的辅助,对变压器绕组在稳态运行条件下的振动特性进行了仿真计算,并将结果同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针对绕组轴向振动数学模型中的弹性元件—绝缘垫块开展了力学特性影响因素试验,并进行了变压器温升试验和绕组松动试验、以及大量现场振动普测数据的统计学分析,分别得到了绕组轴向振动特性随其预紧力、温度、老化程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绕组预紧力增大时,变压器箱体振动频谱中的基频及高次谐波分量均减小;变压器振动随油温升高呈线性增长;变压器运行年限对其振动基频分量影响较小,但随着运行年限的增长,变压器箱体振动信号谐波畸变率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有限元分析 绕组轴向振动 预紧力 温度 老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级变速传动装置夹紧力控制系统建模、辨识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7
10
作者 周云山 刘金刚 +1 位作者 邹乃威 蔡源春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2291-2294,共4页
无级变速传动装置的夹紧力控制系统无法通过数学分析的手段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借助实验建立该系统的数学模型的方法;以时序分析理论为依据,利用系统的输入输出信号建立了该系统的AR模型;然后采用Burg算法辨识... 无级变速传动装置的夹紧力控制系统无法通过数学分析的手段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借助实验建立该系统的数学模型的方法;以时序分析理论为依据,利用系统的输入输出信号建立了该系统的AR模型;然后采用Burg算法辨识出该模型的参数;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精确性,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与实验结果的一致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紧力控制 时序分析 AR模型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递归图在变压器铁芯压紧力变化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1
作者 郭洁 陈祥献 黄海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731-2738,共8页
基于交叉递归图(CRP)能够对信号的非线性非平稳变化进行检测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CRP的铁芯连续压紧力变化的检测方法。首先对铁芯在压紧力单调下降情况下的振动信号进行递归图分析,根据铁芯振动信号的特点经验性地选择距离阈值ε,然... 基于交叉递归图(CRP)能够对信号的非线性非平稳变化进行检测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CRP的铁芯连续压紧力变化的检测方法。首先对铁芯在压紧力单调下降情况下的振动信号进行递归图分析,根据铁芯振动信号的特点经验性地选择距离阈值ε,然后分别采用一元和多元传感器信号进行相空间重构并进行递归图分析,计算铁芯全局和局部的压紧力的4个基于对角线结构的递归度量分析(RQA)度量,对铁芯压紧力的变化从总体角度和局部角度分别进行衡量。对实验数据使用该方法的分析表明,选取的4个度量在一定压紧力范围内随压紧力的下降而单调下降,多个RQA参数结合能够有效地表征铁芯压紧力的变化趋势。该方法能较好地反映铁芯结构发生的非线性变化,能有效地监测铁芯松动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 铁芯振动 压紧力 交叉递归图(CRP) 递归度量分析(RQA) 递归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管作业注入头夹持机理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车传睿 李德忠 +2 位作者 顾国利 李小军 张福涛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3-47,57,共6页
对连续管作业注入头夹持机理进行了分析,将夹持力简化为沿周向正弦分布的压力,利用级数形式的应力函数、应力边界条件和位移连续条件得到不规则外压作用下的应力分布,给出了连续管内、外表面关键点处的等效应力随着夹持力、轴向拉力、... 对连续管作业注入头夹持机理进行了分析,将夹持力简化为沿周向正弦分布的压力,利用级数形式的应力函数、应力边界条件和位移连续条件得到不规则外压作用下的应力分布,给出了连续管内、外表面关键点处的等效应力随着夹持力、轴向拉力、内压、连续管壁厚和外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①等效应力随着夹持力的增大而迅速增大;②除了轴向拉力很小的情况以外,等效应力随轴向拉力F的增大而增大;③在连续管的不同位置,内压对等效应力的影响趋势不同。在内表面θ=0点和外表面θ=π/2点的等效应力随内压的增大而减小;而内表面θ=π/2和外表面θ=0点的等效应力随内压的增大而增大;④随着壁厚的增大连续管内、外表面的等效应力均有所减小;⑤在壁厚和夹持力一定时,等效应力随外径的增大出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⑥随着内压由小逐渐增大,屈服极限曲线出现先外移后内移的现象,且弹性区的范围随着内压的增大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管 注入头 夹持机理 夹持力 应力分布 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层结构机器人制孔压紧力预测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威 朱伟东 +2 位作者 章明 赵健冬 梅标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282-2289,共8页
为了能合理地选择机器人制孔过程中的压紧力,基于叠层结构间隙消除的基本原理,提出机器人制孔过程中考虑初始间隙的压紧力预测方法.通过分析机器人自动化制孔过程中机身壁板刚度对各制孔位置所需压紧力大小的影响,并根据机身壁板的结构... 为了能合理地选择机器人制孔过程中的压紧力,基于叠层结构间隙消除的基本原理,提出机器人制孔过程中考虑初始间隙的压紧力预测方法.通过分析机器人自动化制孔过程中机身壁板刚度对各制孔位置所需压紧力大小的影响,并根据机身壁板的结构特点,对机身壁板的区域进行划分.在制孔过程中,层间间隙的不同也会导致所需压紧力的不同,因而分析叠层制孔过程中间隙的形成原因以及间隙对压紧力的影响.基于构建的壁板结构有限元仿真模型,结合影响系数法获取蒙皮和长桁的刚度矩阵,利用蒙特卡洛模拟生成蒙皮和长桁的初始间隙,基于弹性力学原理计算各制孔位置间隙消除所需的制孔压紧力.采用预测的压紧力在机器人制孔平台上进行制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制孔后层间毛刺高度均小于0.1mm,满足飞机装配中紧固孔的制孔质量要求.所提出的机器人制孔压紧力预测方法能够实现压紧力的准确预测,并有效抑制飞机壁板自动化制孔过程中毛刺的产生,确保紧固孔的制孔质量,为高效率的飞机自动化装配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制孔 初始间隙 间隙消除 有限元分析 影响系数法 压紧力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冲击试验台夹紧机构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姜静 唐群国 +2 位作者 周勇 徐俊峰 刘银水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70-171,共2页
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液压冲击试验台夹紧机构有限元接触模型,通过非线性接触分析验证夹紧机构设计的合理性,计算出在夹紧液压缸输出一定的压力下产生的夹紧力,为试验台架结构设计提供了可信的依据。
关键词 夹紧机构 夹紧力 有限元 非线性接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回波包络模型的悬索桥索夹螺杆轴力识别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鑫 朱劲松 +1 位作者 叶仲韬 伊建军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6-61,共6页
为有效评估悬索桥索夹螺杆轴力的损失程度,提出一种可实现数据自诊断的索夹螺杆轴力超声识别方法。该方法对螺杆超声回波包络进行高斯建模,提取回波声时,并根据模型确定系数剔除异常信号;进行螺杆标定试验,确定标定螺杆应力系数和温度系... 为有效评估悬索桥索夹螺杆轴力的损失程度,提出一种可实现数据自诊断的索夹螺杆轴力超声识别方法。该方法对螺杆超声回波包络进行高斯建模,提取回波声时,并根据模型确定系数剔除异常信号;进行螺杆标定试验,确定标定螺杆应力系数和温度系数,得到螺杆轴力计算公式,并进行螺杆轴力识别。结果表明:回波中心频率为3.5~4.0 MHz时高斯回波包络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度较好,可将高斯回波包络模型确定系数小于0.9的实测信号作为异常信号进行剔除,实现实测数据质量的自诊断;螺杆轴力与声时差线性关系明显;基于高斯回波包络模型可实现索夹螺杆轴力自动识别与实测数据质量自诊断,轴力识别误差均在1.1%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索夹 螺杆 轴力识别 声弹性理论 超声回波包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管在注入头多种夹持方式下的受力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施志辉 刘航 许立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2-34,99,共3页
连续管作业机在现场作业时,连续管在传送过程中受到的压紧力会使管体形成一定的椭圆度,影响了连续管的工作性能。研究了连续管在双向夹持、3向夹持和4向夹持等3种夹持状态下的受力和变形,并应用Pro/Mechanica对连续管的应力大小及分布... 连续管作业机在现场作业时,连续管在传送过程中受到的压紧力会使管体形成一定的椭圆度,影响了连续管的工作性能。研究了连续管在双向夹持、3向夹持和4向夹持等3种夹持状态下的受力和变形,并应用Pro/Mechanica对连续管的应力大小及分布进行了分析,计算了连续管的变形量,指出采用4向夹持方式连续管产生的椭圆度仅为0.26%,最大应力为330.3 MPa,远小于其他2种夹持方式,因此连续管的性能可以得到更大程度地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管 注入头 夹持块 受力分析 PRO/MECHANI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冲击与自锁原理以圆柱体为夹紧元件的手动夹具 被引量:3
17
作者 钟康民 詹葵华 司广琚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2-64,共3页
基于冲击与自锁原理,以圆柱体为夹紧元件,设计了加工小角度斜面零件用夹具和装夹长方体类、圆柱体类零件的夹具,分别给出了它们的工作限制条件和力学计算公式。这几种夹具均具有结构简单、夹紧力大、操作方便、制造工艺性好等特点。
关键词 夹具 手动夹紧 增力机构 圆柱体 斜面 自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压紧力对叠层结构制孔层间间隙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浩骏 陈燕 +3 位作者 徐九华 傅玉灿 徐陈林 张永升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8,共8页
为研究预压紧力对叠层结构制孔层间间隙的影响,本文首先采用板壳理论建立叠层结构制孔简化模型;进而运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预压紧力对叠层结构制孔层间间隙的影响,并以单层板的受力响应模型进行结果比对以验证模型正确,进而分析了不同... 为研究预压紧力对叠层结构制孔层间间隙的影响,本文首先采用板壳理论建立叠层结构制孔简化模型;进而运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预压紧力对叠层结构制孔层间间隙的影响,并以单层板的受力响应模型进行结果比对以验证模型正确,进而分析了不同工艺条件下,叠层结构层间间隙的变化规律;最后通过叠层结构钻削试验验证了限元分析结果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单向预压紧力的逐渐增大,叠层板会经历层间间隙逐渐减小到贴合的过程,其转折点对应着预压紧力的临界值.加工过程中欲达到良好的毛刺抑制效果,预压紧力需满足以下两个条件:Ⅰ)转折点对应的层间间隙D_B需小于未施加预压紧力情况下的层间毛刺高度;Ⅱ)其值需高于临界预压紧力F_B.此外,减小制孔轴向力或预压紧环直径可有效降低临界预压紧力及对应层间间隙;从提高预压紧力作用效果,减小层间间隙的角度考虑,叠层结构制孔时应将尺寸较厚、模量较高的板材置于叠层结构下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压紧力 叠层结构 层间间隙 制孔质量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连续循环系统上卸扣卡瓦卡紧力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肖晓华 朱海燕 +4 位作者 陈波 刘清友 莫丽 方倩 龙永辉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2-74,81,共4页
从钻井连续循环系统上卸扣卡瓦的工作机理入手,弄清了钻杆工作时的受力状态。将钻杆看作厚壁筒,采用弹性力学中的拉美公式求解钻杆内外受压的应力问题。钻杆外表面承受的摩擦力矩,看作圆筒扭转问题进行求解。考虑管壁的变形的影响,解决... 从钻井连续循环系统上卸扣卡瓦的工作机理入手,弄清了钻杆工作时的受力状态。将钻杆看作厚壁筒,采用弹性力学中的拉美公式求解钻杆内外受压的应力问题。钻杆外表面承受的摩擦力矩,看作圆筒扭转问题进行求解。考虑管壁的变形的影响,解决了钻井连续循环系统上卸扣卡瓦卡紧力的计算难题,给出了上卸扣卡瓦卡紧力的计算公式。实例计算表明采用Φ127或Φ140钻杆进行连续循环钻井,上卸扣卡瓦卡紧力最好取19MPa;为提高钻杆的安全系数,应尽量采用厚壁钻杆;在卡瓦的设计时,可考虑加大卡瓦长度的方法减小卡瓦卡紧钻杆时的卡紧力。该计算方法可以用于指导钻井连续循环系统上卸扣卡瓦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循环系统 上卸扣卡瓦 卡紧力 钻杆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VIEW的手术机器人从手夹持力监控分析系统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禹 黄万里 +1 位作者 刘慧芳 李科燃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4-167,共4页
以手术机器人从手机构为对象,研制了手术机器人从手夹持力信号数据采集系统。在末端夹持手指安装了应变传感器。传感器采集的加持力信号传递给以NE592为核心的信号处理电路进行处理,将处理过后的信号传递给数据采集卡进行数据采集并通... 以手术机器人从手机构为对象,研制了手术机器人从手夹持力信号数据采集系统。在末端夹持手指安装了应变传感器。传感器采集的加持力信号传递给以NE592为核心的信号处理电路进行处理,将处理过后的信号传递给数据采集卡进行数据采集并通过串口接口上传到计算机;计算机监测系统软件由虚拟仪器开发平台LabVIEW完成,实现对采集卡上传的数据进行监控分析;在LabVIEW中调用Matlab Script节点,实现LabVIEW与Matlab的混合编程。实验表明,该采集系统能够很好地完成手术机器人从手夹持力信号数据采集任务,为手术机器人从手其他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机器人 夹持力 监控分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