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1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物临床试验的设计创新和技术创新 被引量:1
1
作者 熊海燕 罗剑锋 王伟炳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3-158,共6页
药物临床试验是评估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实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本文介绍了药物临床试验设计创新的类型和设计思路,为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适应性设计是一类复杂创新型临床试验设计方法,依据适应性的目的可以分为:成组序贯设计,样... 药物临床试验是评估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实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本文介绍了药物临床试验设计创新的类型和设计思路,为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适应性设计是一类复杂创新型临床试验设计方法,依据适应性的目的可以分为:成组序贯设计,样本量重估计,无缝试验,富集设计,主方案设计(篮式试验、伞式试验、平台试验等)。适应性设计具备更大的调整灵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常规临床试验的缺点,进而提高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和论证强度。药物临床试验的设计创新与重塑将为实现精准医学目标提供更有力的循证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临床试验 适应性设计 主方案设计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超高水头小流量水泵水轮机优化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延频 李仕东 +1 位作者 李骜 张自超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3-177,181,共6页
针对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消纳难题和超高水头小流量水泵水轮机优化设计理论缺乏问题,依据现有水泵水轮机设计理论,参照已建的抽蓄电站水力参数,确定超高水头小流量水泵水轮机设计参数,建立三维模型,并基于五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优化方案,... 针对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消纳难题和超高水头小流量水泵水轮机优化设计理论缺乏问题,依据现有水泵水轮机设计理论,参照已建的抽蓄电站水力参数,确定超高水头小流量水泵水轮机设计参数,建立三维模型,并基于五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优化方案,以水轮机、水泵工况效率及扬程为目标,通过极差分析方法探讨转轮叶片进出口角、进口直径、转轮叶片数及叶片包角对水泵水轮机性能影响,对比得出最优方案,最后换算为真机性能参数,并确定其工作范围。结果表明,转轮叶片出口安放角对水泵工况扬程、效率和水轮机工况效率影响最大,优化后的水泵设计工况扬程为710.86 m,效率为89.09%,水轮机最优工况效率为91.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泵水轮机 水力设计 正交试验 水力特性 真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作机械性能参数测试土槽试验台优化设计与试验
3
作者 叶岩 程睿 +5 位作者 赵德春 祝天宇 蔡晓华 李占成 赵尔迪 李尧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17-223,共7页
为了提高土槽试验台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性,设计了一种耕作机械性能参数测试土槽试验台。同时,对土槽试验台的车体定位部件、电路保护系统和抗干扰能力进行了优化。试验台采用无级调速45 kW变频电机驱动台车行进,能够实现空载运... 为了提高土槽试验台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性,设计了一种耕作机械性能参数测试土槽试验台。同时,对土槽试验台的车体定位部件、电路保护系统和抗干扰能力进行了优化。试验台采用无级调速45 kW变频电机驱动台车行进,能够实现空载运行速度0.3~12 km/h可调,被测耕作部件和整机横向与深度方向调整,测控软件可对土槽试验台的行进速度、动力输出轴扭矩、转速、功率等试验数据实时采集与处理。结果表明:样机试验所设计的理论速度与实际平均速度有差异,平均速度绝对误差在0.2 km/h以内,平均测速相对误差小于2%,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驱动轮打滑和导向轮摩擦等。试验过程中,土槽试验台的各项功能正常运转,各项性能参数能够稳定、快速采集。改进后的土槽试验台进一步提高了试验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性,保证了试验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测试数据采集的准确性,能够达到设计优化目标,满足试验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机械 土槽 试验 优化设计 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座式单轨交通PC轨道梁优化设计、智能软件开发与试验验证
4
作者 朱尔玉 白正伟 +3 位作者 李嘉成 徐刚 段海东 苏国柱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6-105,共10页
轨道梁作为跨座式单轨交通三大核心技术之一,其核心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一直都是制约我国单轨交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结合“新型25 m PC轨道梁优化设计与制造工艺”课题,自主开发了“PC轨道梁配筋计算程序”和“PC轨道梁标准定型化设计... 轨道梁作为跨座式单轨交通三大核心技术之一,其核心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一直都是制约我国单轨交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结合“新型25 m PC轨道梁优化设计与制造工艺”课题,自主开发了“PC轨道梁配筋计算程序”和“PC轨道梁标准定型化设计软件”,并设计完成了跨座式单轨交通新型25 m PC轨道梁。通过智能软件自动生成25 m PC轨道梁的预应力钢筋和普通钢筋布置图,对轨道梁进行足尺25 m PC轨道梁静载、扭转、开裂、300万次疲劳和破坏试验验证。为验证新型25 m PC轨道梁优化设计与软件计算的正确性,将其试验数据与自制软件计算出的数据和理论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软件自动设计的轨道梁,最大竖向挠度实测值为21.75 mm,校验系数为0.89,挠跨比为1/1122,而水平挠度实测值为2.36 mm,校验系数为0.72,满足规范要求;结合偏心及中心加载两种工况下试验结果,梁体应力差值在-0.51~0.61 MPa之间,扭转对直梁影响较小;开裂试验中,实测开裂荷载值为947 kN,实测重裂荷载为707 kN,由此得到梁体实际有效预应力975.26 MPa,实测值略大于设计有效预应力972.26 MPa,上述数据说明自动绘制的配筋图可以用于实际工程中。开发的智能软件对跨座式单轨交通轨道梁的智能建造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轨交通 轨道梁 优化设计 试验验证 智能建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内部智能喷涂机器人设计及试验分析
5
作者 刘斌 李玮 +3 位作者 谭振华 李取云 王钧 郭志伟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5-104,共10页
在管道的安装环节采用焊接等工艺连接管道时会导致焊缝处原有防锈、防腐涂料脱落,为了防止焊缝处会发生锈蚀、腐蚀等问题致使管道破损,需要对管道进行二次涂料喷涂;针对在大型管道喷涂中多采用人工喷涂,但小口径管道人员无法进入及喷涂... 在管道的安装环节采用焊接等工艺连接管道时会导致焊缝处原有防锈、防腐涂料脱落,为了防止焊缝处会发生锈蚀、腐蚀等问题致使管道破损,需要对管道进行二次涂料喷涂;针对在大型管道喷涂中多采用人工喷涂,但小口径管道人员无法进入及喷涂环境对操作人员产生健康隐患等问题,文中基于图像处理、机电液一体化控制技术设计了一款适用于管径300~600 mm的管道内部智能喷涂机器人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对该机器人的总体结构进行模块化设计,分别从行进运动模块、喷涂模块及风干模块等方面进行设计;其次,对其机械结构进行动态特性分析,确定所设计管道内部喷涂机器人结构的合理性;最后,通过样机喷涂试验验证其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样机行进稳定,喷涂层均匀,可实现快速风干等功能,总体达到了设计要求,解决了小口径管道焊接工艺导致的内部防锈、防腐等难题,对管道连接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提高了管道使用寿命和运输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管道喷涂 设计 试验分析 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融合下的集成电路制造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以“试验设计”为例
6
作者 刘冬 朱辰 +2 位作者 杨斯元 高大为 程然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2-197,共6页
针对我国集成电路制造专业实践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实践平台缺乏、企业参与不足、重专业轻工程等问题,本研究依托我校特色的2.54 cm(12 in)55 nm CMOS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与制造成套工艺技术研发平台资源,探索了产教融合的集成电路制造卓越... 针对我国集成电路制造专业实践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实践平台缺乏、企业参与不足、重专业轻工程等问题,本研究依托我校特色的2.54 cm(12 in)55 nm CMOS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与制造成套工艺技术研发平台资源,探索了产教融合的集成电路制造卓越工程师队伍实践教学模式。围绕集成电路制造大生产成套工艺开发工程需求,校企协同设计多学科交叉、紧密衔接产业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以“试验设计”为例,详细论述了该模式下的实践课程建设背景、内容设计、实施过程与成效。实践结果表明:该模式明显改善了集成电路制造专业研究生产业工程实践能力薄弱的问题,强化了学生对集成电路制造的实践认知与工程核心技能;同时,提升了我校12 in CMOS成套工艺平台的技术创新与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是贯彻实施我国集成电路领域人才、教育、科技一体化发展的有力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培养 产教融合 试验设计 核心工程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净式机采长绒棉清理机设计与试验
7
作者 吴杰 梅卫江 +4 位作者 毕新胜 高海强 刘文普 代川森 姜恒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55-64,共10页
针对现有提净式籽棉清理机清理加工机采长绒棉时存在清铃壳效率低、落棉率大以及纤维损伤大的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提净式机采长绒棉清理机。通过对纤维损伤机理的分析,确定整机的结构形式为三辊结构。根据机采长绒棉的物理力学特性并... 针对现有提净式籽棉清理机清理加工机采长绒棉时存在清铃壳效率低、落棉率大以及纤维损伤大的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提净式机采长绒棉清理机。通过对纤维损伤机理的分析,确定整机的结构形式为三辊结构。根据机采长绒棉的物理力学特性并结合清铃壳原理分析,确定清铃壳装置和刷棉辊的关键结构参数以及工作参数范围。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长绒棉喂入速度、U形齿条辊转速、U形齿条辊与排杂棒间距的取值范围分别为11~13 t/h、170~238 r/min、13~19 mm。采用Box-Behnken设计法制定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试验方案,并运用Design-Expert 13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响应面分析,得到最优工作参数为:长绒棉喂入速率11.00 t/h、U形齿条辊转速220 r/min、U形齿条辊与排杂棒间距16 mm。验证试验表明,在最优工作参数下,平均清铃壳效率为64.23%,平均落棉率为0.27%,平均纤维损伤率为0.95%,相比现有提净式籽棉清理机,平均清铃壳效率提高了6.54个百分点,平均落棉率和纤维损伤率分别降低了0.81和1.73个百分点。研究结果可为提净式机采长绒棉清理机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设计 试验 机采长绒棉 长绒棉清理 提净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联合收获机双层割刀割台设计与试验
8
作者 何勋 魏文贺 +3 位作者 陈旭 袁玲合 兰明明 王万章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1-722,共12页
【目的】针对黄淮海南部地区使用的联合收获机作业效率低、脱分系统能耗高的问题,为实现小麦留低茬收割,在原有机型基础上通过加装下层割刀方式设计了双层割刀割台。【方法】该割台上层割刀与下层割刀相对高度在30~190 mm内调节,可在一... 【目的】针对黄淮海南部地区使用的联合收获机作业效率低、脱分系统能耗高的问题,为实现小麦留低茬收割,在原有机型基础上通过加装下层割刀方式设计了双层割刀割台。【方法】该割台上层割刀与下层割刀相对高度在30~190 mm内调节,可在一次切割与二次切割作业之间进行功能转换。为优化下层割刀切割作业参数进行了台架与田间试验研究。以降低切割功耗为优化目标,以小麦茎秆喂入速度、割刀平均切割速度、茎秆喂入角度、茎秆切割部位为试验因素,开展了小麦茎秆切割力学特性台架试验;以联合收获机行进速度、拨禾轮转速、拨禾轮高度、上层割刀切割部位为试验因素,设定割茬高度目标值为100 mm,以割台损失率、油耗量为评价指标进行了样机田间试验。【结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联合收获机行进速度为5.64 km·h^(-1)、拨禾轮转速为44.09 r·min^(-1)、拨禾轮高度为850 mm、上层割刀切割部位为小麦生长高度的380 mm处最优工作参数组合条件下,割茬高度平均值为108 mm,割茬高度变异系数为1.37,割台损失率平均值为0.35%,油耗量为1.19 L·min^(-1)。【结论】对比试验发现,配置下层割刀后,整体功耗并未增加且降低14.1%。该研究能够为推进小麦秸秆综合利用和低碳农业装备技术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收获 割台设计 双层割刀 切割试验 切割功耗 割台损失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教学方案改革及实践
9
作者 赵晓顺 侯壮壮 +3 位作者 于华丽 赵建国 高波 顾春洪 《南方农机》 2025年第5期171-174,共4页
【目的】培养学生在农业领域进行数据分析和实验设计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需求。【方法】文章以“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为例,采用案例研究法和资料分析法,针对传统授课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革,通过对课程内... 【目的】培养学生在农业领域进行数据分析和实验设计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需求。【方法】文章以“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为例,采用案例研究法和资料分析法,针对传统授课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革,通过对课程内容的分析和讨论,就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结果】经过建设,“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等同类课程已成为河北农业大学智慧农业卓越班及相关专业的特色课程与品牌课程,达到省内领先水平。通过学习此类课程,大部分学生已具备科学试验思维和解决农业相关问题的能力。【结论】“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在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中具有不可替代性,本次改革已最大限度地将课程设计与社会生产实际接轨,为向社会输送专业技能过硬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创造了先决条件,能够为同类型课程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设计 统计分析 课程实践 播种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暗渠深松成型机设计与试验
10
作者 周魏岩 梁玉成 +5 位作者 许剑平 张海滨 甘露 陈爱慧 朱炫铭 王雷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5期57-61,共5页
改良白浆土的核心在于提升其有机质和矿质养分含量。为适应土壤改良需求,解决边坡坍塌、杂草丛生、水土和养分流失障碍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暗渠深松成型机。根据作业要求对整机结构和工作部件进行了优化设计,试验表明:成型机行驶速度2.70 ... 改良白浆土的核心在于提升其有机质和矿质养分含量。为适应土壤改良需求,解决边坡坍塌、杂草丛生、水土和养分流失障碍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暗渠深松成型机。根据作业要求对整机结构和工作部件进行了优化设计,试验表明:成型机行驶速度2.70 km/h,暗渠间距15.00 m,作业深度500 mm,其土壤的水分含量为20.18%,是暗渠效果的最佳值,达到了设计要求。成型机暗渠排水对改变生态环境的效果十分显著,有效降低和控制土壤的地下水位,保留土壤养分,减少有机物质的流失,可提高作物的产量。此研究为白浆土机械改良土壤提供了可靠的技术装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渠 深松 成型机 设计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政元素融入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的教学实践 被引量:1
11
作者 章云 高文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5年第2期85-88,共4页
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沈阳农业大学园艺专业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为例,在阐述思政元素融入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教学中的现实意义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思政元素融入该课程教学中的实施目标、内容、方... 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沈阳农业大学园艺专业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为例,在阐述思政元素融入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教学中的现实意义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思政元素融入该课程教学中的实施目标、内容、方案及成效,有效地将思政元素融入了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出了既具备现代农业知识和技能,又具有爱国情怀、科学精神、责任意识的新时代青年,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农村的发展,促进农业与社会的共同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元素 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 教学探索 沈阳农业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纵刃滑切式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机设计与试验
12
作者 朱惠斌 雷丰朗 +3 位作者 白丽珍 张旭 李镕东 刘礼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239,共17页
【目的】秸秆粉碎还田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含量,培肥地力,增加粮食产量,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针对西南地区玉米秸秆整杆留田量大、留田形式多样和机具易缠绕堵塞等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动、定刀刃横纵交错形... 【目的】秸秆粉碎还田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含量,培肥地力,增加粮食产量,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针对西南地区玉米秸秆整杆留田量大、留田形式多样和机具易缠绕堵塞等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动、定刀刃横纵交错形成双支撑切割形式的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方式,并设计了横纵刃滑切式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机。【方法】对粉碎装置动、定刀横纵刀刃秸秆切割效果进行分析,设计横、纵刀刃曲线;并对粉碎装置进行力学分析揭示其切割粉碎机理,同时分析秸秆切割粉碎的影响因素,进而得到粉碎动、定刀的关键参数范围。采用离散元法建立数值仿真模型,通过单因素仿真试验验证粉碎动、定刀纵刀刃类型选择,确定横刀刃回转角;通过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得到粉碎装置的最优参数组合,完成样机试制并进行田间试验。【结果】(1)运用Design Expert 12软件求解和进行交互作用对试验指标的响应曲面分析,得到粉碎装置的最优参数组合为:定刀纵刀刃起始滑切角为27°,定刀纵刀刃滑切角变化量为5°,动刀纵刀刃起始滑切角为30°,动刀纵刀刃滑切角变化量为5.5°;(2)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横向和纵向2种不同秸秆铺放条件下,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分别为93.7%和94.3%,秸秆漏切率分别为2.0%和3.1%,秸秆切割粉碎效果较好,满足西南地区作业要求。【结论】在最优参数组合条件下,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和漏切率达到设计标准,该研究可为玉米秸秆整杆留田量大、留田形式多样和机具易缠绕堵塞等情况下玉米秸秆还田机的设计与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秸秆粉碎 横纵动定刀 动态双支撑 离散元法 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毂轴承单元密封结构优化设计及试验验证
13
作者 赵圣卿 王福荣 +2 位作者 陈兆楠 刘朝艳 李冠杰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45,共7页
针对轮毂轴承单元密封结构产生的摩擦力矩占比过大的问题,提出了将密封材料由氟橡胶改进为丁腈橡胶,密封结构减少一个接触唇的改进措施,并通过优化得到最优密封中间唇参数为唇倾斜角65°、唇厚0.6 mm、唇长3.8 mm、过盈量0.35 mm。... 针对轮毂轴承单元密封结构产生的摩擦力矩占比过大的问题,提出了将密封材料由氟橡胶改进为丁腈橡胶,密封结构减少一个接触唇的改进措施,并通过优化得到最优密封中间唇参数为唇倾斜角65°、唇厚0.6 mm、唇长3.8 mm、过盈量0.35 mm。将密封改进后的轮毂轴承单元进行了密封圈应力、漏脂试验、泥浆试验的仿真分析并通过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轴承应力均满足材料许用应力要求,未出现漏脂现象,油脂含水量增加小于3%,启动、动态摩擦力矩分别降低了24.3%,22.1%,证明了优化后密封结构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轮毂轴承单元 密封 优化设计 摩擦力矩 有限元分析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铁车辆空压机出口压力空气含水量影响因素分析的正交试验设计方法
14
作者 李建兴 李怀志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7-280,共4页
[目的]地铁列车空压机出口压力空气干燥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如果压力空气中含水量高,就会影响各用风设备的性能,进而影响行车安全。上海轨道交通运维人员在汛期对某些线路列车进行检修时发现,列车供风管路中存在液态水,这是因压力... [目的]地铁列车空压机出口压力空气干燥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如果压力空气中含水量高,就会影响各用风设备的性能,进而影响行车安全。上海轨道交通运维人员在汛期对某些线路列车进行检修时发现,列车供风管路中存在液态水,这是因压力空气中含水量过高而造成的。需要在现有条件下,研究如何调整维修策略,进而改善空压机在汛期的干燥能力。[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设计了用于分析空压机出口压力空气含水量影响因素的试验方案,给出了使用田口方法分析数据进而确定主要影响因素的方法。[结果及结论]运用该试验方案进行试验,能够分析出影响列车空压机出口压力空气含水量的主要因素,运维人员可据此结论制定适用于汛期的列车空压机维修策略。该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也可以推广应用至城市轨道交通其他设备运维策略的完善与优化工作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车辆 空压机 压力空气 含水量 正交试验设计 维修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课程思政在畜牧兽医《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案例教学中的有机融合
15
作者 王春梅 李辉 +2 位作者 何丹 施晓丽 陈祥 《贵州畜牧兽医》 2025年第3期37-40,共4页
文章介绍了新农科背景下畜牧兽医《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课程思政与案例的融合,从课程发展历史、常见术语、基本原理和例题解析入手,充分挖掘偏重逻辑、演绎和推断的思政元素,将家国情怀、“三农”情怀、辩证思维、科学精神、职业精神... 文章介绍了新农科背景下畜牧兽医《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课程思政与案例的融合,从课程发展历史、常见术语、基本原理和例题解析入手,充分挖掘偏重逻辑、演绎和推断的思政元素,将家国情怀、“三农”情怀、辩证思维、科学精神、职业精神融入案例教学中,构建课程思政案例库,建立“反馈-优化”的双向机制,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手段实现多样化实践路径。结果表明,学生对课程思政融入案例教学的主观态度、课程思政的内涵理解和教学有效性评价较好,课程学评教分数从89.66分提高到98.16分。课程思政与案例教学的融合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还优化了课程育人效果,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 课程思政 案例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16
作者 赵晓顺 赵欣阳 +3 位作者 侯壮壮 于华丽 高波 肖胜远 《南方农机》 2025年第9期168-172,共5页
【目的】满足农业领域日益增加的科学实验设计和统计分析需求,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提高其应用能力。【方法】以“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为例,深入探讨了该课程在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改革措施,包括优化课程内容、... 【目的】满足农业领域日益增加的科学实验设计和统计分析需求,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提高其应用能力。【方法】以“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为例,深入探讨了该课程在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改革措施,包括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实践环节等,并详细阐述了实际案例“驱动耙精量播种机”在教学中的融入方案以及取得的教学成效。【结果】河北农业大学教学团队已开设多门同类课程,并组织实际教学。经过不断建设,该类课程已成为智慧农业卓越班及相关专业的特色与品牌课程,达到省内领先水平。【结论】“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的改革与实践紧密契合社会生产的需求,通过学习此类课程,学生将具备科学试验思维,并掌握解决农业相关试验问题的能力。本研究能够为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设计 统计分析 课程实践 教学方案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转运车设计与试验
17
作者 刘学文 闫洪峰 +4 位作者 潘建业 石明堃 贾双龙 李璐 郝晓军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5年第6期60-63,共4页
针对现有航空发动机在生产、维修、试验等环节转运效率低,安全性、稳定性差等问题,分析航空发动机转运车设计需求,确定转运车总体方案,采用液压行走转向、液压工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创制自驱式航空发动机转运车。场地试验结果表明,自驱式... 针对现有航空发动机在生产、维修、试验等环节转运效率低,安全性、稳定性差等问题,分析航空发动机转运车设计需求,确定转运车总体方案,采用液压行走转向、液压工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创制自驱式航空发动机转运车。场地试验结果表明,自驱式航空发动机转运车满载状态转弯半径小于6.9 m,能在大坡度和狭小空间安全转运,满足航空发动机全流程转运需求;转运速度5 km/h,续航里程可达32 km,平均装卸时间为5 min,提高了航空发动机的转运效率,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转运车 总体设计 液压驱动 场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niapp和豆包AI辅助开发的微信小程序在《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18
作者 马建民 孙健 张凡建 《养殖与饲料》 2025年第7期144-147,共4页
[目的]针对《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课程中数据处理复杂、学生参与度低等问题,开发一款轻量化教学工具,探索数字化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方法]基于Uniapp跨平台框架,结合豆包人工智能辅助开发技术,构建集成生物统计计算、试验设计模拟及... [目的]针对《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课程中数据处理复杂、学生参与度低等问题,开发一款轻量化教学工具,探索数字化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方法]基于Uniapp跨平台框架,结合豆包人工智能辅助开发技术,构建集成生物统计计算、试验设计模拟及案例实操功能的微信小程序,在实验班(医动2211,n=23)与对照班(医动2212,n=26)开展对比教学实验,评估小程序的应用效果。[结果]教学实践数据显示:实验组学生完成数据处理任务的平均耗时较对照组缩短43.75%(45 min vs.80 min),课堂主动提问频次提升149%(2.64次/课vs.1.06次/课),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提高21.4%(85分vs.70分),实践操作成绩提升33.3%(40分vs.30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表明,实验组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达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结论]基于Uniapp和豆包AI的轻量化开发的微信小程序,显著提升了学生的理论理解深度与实践能力,为职业院校专业课程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未来可进一步优化小程序功能,深化工具与教学场景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iapp 豆包人工智能 微信小程序 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 教学创新 数字化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M增材制造弯管磨粒流抛光防过磨创新结构设计与试验研究
19
作者 王坤 李方祺 +2 位作者 吕伊凡 朱伟光 张松泽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2-172,共11页
目的 针对磨粒流抛光直角弯处因磨料惯性力梯度变化导致肘部流道外侧过磨问题,提出一种带有创新保护结构的弯管设计方法。方法 以不均匀增厚、条状凸起和半球凸起结构弯管为实验对象,通过数值模拟和磨粒流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3种创新... 目的 针对磨粒流抛光直角弯处因磨料惯性力梯度变化导致肘部流道外侧过磨问题,提出一种带有创新保护结构的弯管设计方法。方法 以不均匀增厚、条状凸起和半球凸起结构弯管为实验对象,通过数值模拟和磨粒流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3种创新结构设计弯管内表面在磨粒流光整工艺加工下各样点压力与流道形状对弯管肘部材料去除量的影响。结果 仿真和实验结果揭示了各结构弯管的压力变化趋势,以及去除量的分布特征。在10 MPa的加工压力和100次的循环加工次数下,不均匀增厚弯管在入口倒角处存在压力增大突变,所以在倒角处、弯管段去除量最大,比普通弯管增加了20.7%。2种凸起结构在弯管段外侧压力随凸起结构的阻滞作用加剧而突变增大,随形磨削导致外侧凸起结构处去除量变化波动加剧,相比普通弯管分别增加了67.2%和47.5%,内侧去除量相比普通弯管也显著提升,分别提升172%和151%。结论 不均匀增厚弯管可以显著减少肘部过磨,保持内壁表面连续均匀的梯度变化,而凸起结构导致去除量波动,虽然可以减少过磨但难以控制稳定的表面粗糙度,所以不均匀增厚弯管结构对肘部流道外侧过磨问题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磨粒流加工 弯管过磨 弯管结构设计 数值模拟 试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主轴恒定多应力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云艺 郭劲言 +3 位作者 王朝 孔令通 杨兆军 阿喜塔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7-193,共7页
为有效缩短电主轴加速退化试验周期,控制试验成本,并提高可靠性评估精度,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多应力恒定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方法。通过以试验费用为约束条件,采用A和D双优化准则建立优化模型,先运用粒子群算法构造试验方案备选集,后利用M... 为有效缩短电主轴加速退化试验周期,控制试验成本,并提高可靠性评估精度,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多应力恒定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方法。通过以试验费用为约束条件,采用A和D双优化准则建立优化模型,先运用粒子群算法构造试验方案备选集,后利用Monte Carlo仿真方法生成加速退化试验的仿真故障数据,最终经统计分析得到加速退化试验(accelerated degradation test,ADT)最优试验方案。通过得出某型号电主轴的优化设计结果与现有常见的优化方法类比分析试验,证明了本方法可有效降低试验时间,提升试验效率,降低试验成本,具备可靠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主轴 加速退化试验 优化设计 粒子群算法 Monte Carlo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