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印度梨形孢与杜鹃共生体系建立及提高抗旱性效应
1
作者 樊玥 罗培润 +2 位作者 王威 谢倩 陈清西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102,共10页
【目的】从印度梨形孢入手,建立印度梨形孢与杜鹃共生体系,为提高现有园林绿化杜鹃的抗旱性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国内园林绿地常用锦绣杜鹃品种‘紫蝴蝶’,持续浇灌印度梨形孢菌液6次,共计30天,建立印度梨形孢与杜鹃共生体系,探究... 【目的】从印度梨形孢入手,建立印度梨形孢与杜鹃共生体系,为提高现有园林绿化杜鹃的抗旱性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国内园林绿地常用锦绣杜鹃品种‘紫蝴蝶’,持续浇灌印度梨形孢菌液6次,共计30天,建立印度梨形孢与杜鹃共生体系,探究定殖印度梨形孢的杜鹃植株形态结构变化,评价印度梨形孢对杜鹃抗旱性的作用及部分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浇灌印度梨形孢菌液4次(第20天)后发现印度梨形孢已逐步定殖于杜鹃根系,浇灌5、6次(第25、30天)后的定殖率分别达91.67%、100%。定殖30天后的杜鹃叶片鲜质量、干质量、叶面积增大,叶片解剖结构的上、下表皮厚度减小,栅栏组织与栅海比增大,叶片结构更紧密,根细胞截面积增大。随着干旱胁迫时间延长,定殖印度梨形孢的杜鹃生长状态较好,干旱胁迫20天后存活率高,叶片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随干旱时间延长的差异不显著,半致死时间显著延长,受胁迫程度轻,抗旱性显著增强。【结论】锦绣杜鹃能与印度梨形孢建立互利共生关系,从而提高其对干旱胁迫的抗性。印度梨形孢可作为提高园林绿化植物杜鹃抗旱性的一种菌剂进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 印度梨形孢 类菌根真菌 共生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梨形孢-花生共生体系建立及对花生的促生作用
2
作者 高洁 田培聪 +4 位作者 党悦嘉 李昕芮 王趁 刘闯 黄玉茜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5-393,共9页
印度梨形孢(Piriformospora indica)是一种内生真菌。为提高花生产量,探究印度梨形孢对花生的促生作用,以花生(粤油7号)为材料,采用室外盆栽实验,建立印度梨形孢与花生共生体系,调查对花生植株的农艺性状、产量、光合特性、丙二醛含量... 印度梨形孢(Piriformospora indica)是一种内生真菌。为提高花生产量,探究印度梨形孢对花生的促生作用,以花生(粤油7号)为材料,采用室外盆栽实验,建立印度梨形孢与花生共生体系,调查对花生植株的农艺性状、产量、光合特性、丙二醛含量、根系活力和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采用菌丝浇灌的方式接种印度梨形孢,成功建立了与花生的共生体系,侵染率为63%。苗期时,叶片叶绿素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显著增加24.17%和19.66%,蒸腾速率比未接种印度梨形孢的花生植株22%;在苗期与成熟期,接种印度梨形孢的花生主根长、地下部鲜重、地下部干重、根系活力和叶片的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提高,丙二醛含量分别显著降低24.27%和22.12%;接种印度梨形孢提高了花生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印度梨形孢 农艺性状 抗氧化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梨形孢培养基的优化
3
作者 柴国柱 袁芳 +1 位作者 田景琴 张保鑫 《高原农业》 2024年第5期527-532,共6页
目前培养印度梨形孢多采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为获得更适合印度梨形孢生长的培养基,研究固、液两种培养方式下,马铃薯、桃子、西瓜、草莓、苹果、玉米、红色圣女果和黄色圣女果8种天然有机添加物对印度梨形孢形态和生长速度... 目前培养印度梨形孢多采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为获得更适合印度梨形孢生长的培养基,研究固、液两种培养方式下,马铃薯、桃子、西瓜、草莓、苹果、玉米、红色圣女果和黄色圣女果8种天然有机添加物对印度梨形孢形态和生长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添加200 g/L玉米的固体培养基中,印度梨形孢菌丝体生长最快;在玉米液体培养基中,菌丝体多呈大小比较一致、圆而紧密的菌丝球,培养至5 d,菌丝体鲜重、干重最高,分别为24.09 g、1.98 g;玉米是促进印度梨形孢生长的最佳天然有机添加物,马铃薯其次,PDA中培养至第5 d,菌丝体生物量达到最大,鲜重、干重分别为16.37 g、1.24 g。研究结果可为高效培养生产印度梨形孢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梨形孢 天然有机添加物 培养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梨形孢及其近似种Sebacina vermifera促进番茄生长发育及磷吸收 被引量:20
4
作者 王凤让 毛克克 +4 位作者 李国钧 吴铖铖 张慧娟 李大勇 宋凤鸣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1-68,共8页
研究印度梨形孢(Piriformospora indica)及其近似种Sebacina vermifera在番茄上的定殖以及在不同磷水平下对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P.indica和S.vermifera都能够在番茄根系中定殖,并能促进番茄侧根形成,促进植株生长并提高果实产... 研究印度梨形孢(Piriformospora indica)及其近似种Sebacina vermifera在番茄上的定殖以及在不同磷水平下对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P.indica和S.vermifera都能够在番茄根系中定殖,并能促进番茄侧根形成,促进植株生长并提高果实产量;在正常供磷和低磷条件下,P.indica和S.vermifera促进番茄对磷的吸收,增加植株内磷含量,提高植株对低磷逆境的抵抗能力.说明P.indica和S.vermifera可以作为一种植物生长促进因子和低磷土壤改良因子,具有较高的商业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真菌 印度梨形孢 Sebacina vermifera 生长发育 磷营养 番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梨形孢的生物学效应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12
5
作者 宋凤鸣 毛克克 +1 位作者 吴铖铖 李大勇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共6页
印度梨形孢(Piriformospora indica)是最近发现的一种植物根部内生真菌.本文简要综述了印度梨形孢的生物学性状、与植物的互作以及在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提高抗病抗逆能力的作用及其机制.
关键词 piriformospora indica 共生互作 非生物逆境 生物逆境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梨形孢真菌促进芝麻生长并提高芝麻抗旱性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文英 汪嫒嫒 +1 位作者 蒿若超 杨婷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1-75,83,共6页
将印度梨形孢(Piriformospora indica,Pi)真菌接种芝麻幼苗根部,分别在大田及温室条件下研究供试真菌对芝麻生长和抗旱性的效应。大田试验主要调查产量性状,温室试验在芝麻初花期进行15d的持续干旱处理,测定株高等形态性状、过氧化氢酶... 将印度梨形孢(Piriformospora indica,Pi)真菌接种芝麻幼苗根部,分别在大田及温室条件下研究供试真菌对芝麻生长和抗旱性的效应。大田试验主要调查产量性状,温室试验在芝麻初花期进行15d的持续干旱处理,测定株高等形态性状、过氧化氢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接种及未接种Pi真菌的芝麻植株在干旱处理前后叶长、叶宽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株高、全展叶片数、基部茎粗、叶绿素含量、根颈粗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在人工干旱胁迫条件下,接种Pi真菌后芝麻植株能维持较高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较高含量的脯氨酸(Pro),降低丙二醛(MDA)含量,从而减轻干旱胁迫伤害。在千粒重及单株籽粒重两个产量性状上,大田和温室接种的芝麻与未接种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接种Pi真菌不仅能促进芝麻的生长,而且在干旱条件下,使得芝麻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显著提高芝麻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梨形孢 真菌 芝麻 促进生长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梨形孢真菌对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生长及抗旱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武美燕 蒿若超 张文英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8-86,共9页
以紫花苜蓿为材料,通过盆栽砂培的方法,设置接种(40mL含有印度梨形孢菌丝体的菌剂)+干旱(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15%~20%)、未接种(40mL无菌水)+干旱、接种+正常供水(土壤含水量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5%~80%)、未接种+正常供水4个处... 以紫花苜蓿为材料,通过盆栽砂培的方法,设置接种(40mL含有印度梨形孢菌丝体的菌剂)+干旱(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15%~20%)、未接种(40mL无菌水)+干旱、接种+正常供水(土壤含水量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5%~80%)、未接种+正常供水4个处理,研究印度梨形孢真菌与紫花苜蓿共生对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生长及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印度梨形孢真菌在紫花苜蓿根部定殖率较高,达87.4%;与未接种+干旱处理相比,接种印度梨形孢对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地上部和根系有明显影响,其中,地上部鲜重、干重、叶绿素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及叶片数分别比未接种处理显著增加了63.4%,69.2%,12.5%,17.1%和5.7片,根系鲜重、干重、主根长及侧根数分别增加了33.3%,57.1%,5.1cm和5条(P<0.05);与未接种+干旱处理相比,接种后的紫花苜蓿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SS)含量明显增强,分别是未接种处理的1.71,1.27,1.22,1.49和1.48倍(P<0.05),而超氧阴离子(O_2^-)与丙二醛(MDA)含量大幅度降低。因此,印度梨形孢真菌与紫花苜蓿共生可以促进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生长,主要是通过刺激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的累积来抵抗干旱逆境。而在正常供水条件下,接种印度梨形孢没有明显的促进生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苗期 印度梨形孢 促进生长 抗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梨形孢促进棉花幼苗生长及诱导提高苗期抗旱性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潘锐 邓晶 +1 位作者 胡爱兵 张文英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49-256,261,共9页
以干旱敏感型陆地棉栽培种沙洋505-3A为材料,二叶期接种印度梨形孢,20 d后测定株高、茎粗、叶面积、净光合速率、胞间CO 2浓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等指标,研究印度梨形孢对棉花幼苗的促进生长作用。在自然干旱和15%、20%PEG6000模拟干... 以干旱敏感型陆地棉栽培种沙洋505-3A为材料,二叶期接种印度梨形孢,20 d后测定株高、茎粗、叶面积、净光合速率、胞间CO 2浓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等指标,研究印度梨形孢对棉花幼苗的促进生长作用。在自然干旱和15%、20%PEG6000模拟干旱处理后测定株高、茎粗、根系生长参数、叶片温度、叶片反射率和MDA含量。结果表明:接种印度梨形孢后,棉花幼苗株高、茎粗、叶面积分别显著提高32.4%、15.8%、20.5%;净光合速率(P n)、气孔导度(G s)、胞间CO 2浓度(C i)、蒸腾速率(T r)分别提高了29.1%、55.9%、20.1%和51.1%;干旱处理后,接种印度梨形孢植株的株高、茎粗分别降低14.1%和5.3%;不接菌植株分别降低23.3%和8.7%。接菌植株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分别增加9.6%、9.9%、3.8%和21.3%;不接菌植株分别增加11%、27.7%、12.2%,根尖数降低5.2%;接菌植株叶温和MDA含量分别上升0.34℃和9.9%,不接菌植株分别上升0.97℃和19.1%。说明接种印度梨形孢可以促进棉花幼苗生长并且通过调节植株根系形态和维持正常的生理代谢来诱导提高棉花的抗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印度梨形孢 共生 干旱胁迫 生长 光合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梨形孢真菌诱导提高花生抗旱性研究初报 被引量:5
9
作者 蒿若超 张文英 Ralf Oelm.ller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2-185,195,共5页
将印度梨形孢真菌(Piriformospora indica)接种于受不同干旱胁迫花生幼苗根部,研究接种该真菌对花生抗旱性的影响。试验设置3个处理,分别是:接菌+干旱胁迫处理、未接菌+干旱胁迫处理、未接菌+未干旱胁迫处理(CK)。试验结果表明:接菌+干... 将印度梨形孢真菌(Piriformospora indica)接种于受不同干旱胁迫花生幼苗根部,研究接种该真菌对花生抗旱性的影响。试验设置3个处理,分别是:接菌+干旱胁迫处理、未接菌+干旱胁迫处理、未接菌+未干旱胁迫处理(CK)。试验结果表明:接菌+干旱处理后的花生主根长、根鲜重、根干重、茎鲜重、茎干重、叶鲜重、叶干重、叶绿素含量(SPAD值)等农艺性状表现分别为14.96 cm、0.64 g、0.08 g、1.48 g、0.20 g、1.61 g、0.29 g、42.63。与未接菌+干旱处理相比均显著增加,增幅分别为26.8%、25.50%、60%、15.63%、17.65%、15.59%、26.09%、7.43%。与对照相比,在主根长、根鲜重、根干重、茎干重、叶干重、叶绿素含量(SPAD值)等性状方面均没有显著性变化。以上结果说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接种印度梨形孢真菌能够维持花生正常生长,使得花生从植株外部形态上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梨形孢 真菌 花生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梨形孢对高丹草生长及Cd吸收与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先露露 董智 +4 位作者 李红丽 窦晓慧 刘超 刘冰倩 贾丰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689-1697,共9页
为探究植物和微生物联合修复对镉(Cd)的作用效应,以一年生草本植物高丹草(Sorghum Hybrid Sudangrass)为试验材料,通过水培试验,研究印度梨形孢(Piriformospora indica)在不同浓度Cd胁迫(0、5、10、30、50、100 mg·L^(-1))下高丹... 为探究植物和微生物联合修复对镉(Cd)的作用效应,以一年生草本植物高丹草(Sorghum Hybrid Sudangrass)为试验材料,通过水培试验,研究印度梨形孢(Piriformospora indica)在不同浓度Cd胁迫(0、5、10、30、50、100 mg·L^(-1))下高丹草生长和生理特性,以及重金属Cd在高丹草植物体内转运、富集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5 mg·L^(-1)低Cd浓度下,高丹草株高、叶片数、生物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随着浓度的增加,高丹草株高、叶片数减少,生物量降低,黄叶数增加,生长受到抑制,接菌后能够促进高丹草生物量的积累,缓解叶片发黄现象,改善生长状况。接菌提高了高丹草在Cd胁迫下的抗性生理指标。随着浓度的增加,高丹草未接菌组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总体上逐渐升高,过氧化物酶活性逐渐降低。接菌提高了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以及酶活性,降低了丙二醛含量。不同Cd浓度条件下,高丹草体内Cd含量呈根>叶>茎的分布,且含量随着浓度增加而增加,接菌后高丹草地下部Cd含量增加,地上部Cd含量降低,接菌减少了Cd从地下部向地上部的转移,减轻了Cd对高丹草地上部的毒害。研究表明印度梨形孢能有效降低Cd对高丹草生长的抑制作用和毒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梨形孢 高丹草 CD胁迫 抗性生理 转移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度干旱胁迫下内生真菌印度梨形孢对旱稻根系细胞膜H^(+)-ATPase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许飞云 张英娇 +2 位作者 王小云 孙乐云 许卫锋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75-683,共9页
【目的】研究中度干旱胁迫下,内生真菌印度梨形孢(Piriformospora indica)对旱稻根系细胞膜H^(+)-ATPase的影响,解析印度梨形孢提高旱稻耐旱性的分子生理机制。【方法】将无菌旱稻幼苗及带有GFP标签的印度梨形孢菌饼(P. indica-GFP)接... 【目的】研究中度干旱胁迫下,内生真菌印度梨形孢(Piriformospora indica)对旱稻根系细胞膜H^(+)-ATPase的影响,解析印度梨形孢提高旱稻耐旱性的分子生理机制。【方法】将无菌旱稻幼苗及带有GFP标签的印度梨形孢菌饼(P. indica-GFP)接种于备好的PNM培养基中,于26℃/22℃、14 h/10 h (光/暗)培养两周,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水稻根部定殖的印度梨形孢菌。采用盆栽试验方法,分别种植定殖与未定殖印度梨形孢的旱稻(Oraza sativa,中旱3)幼苗,保持土壤中度干旱胁迫,培养幼苗2周后,取根系样品,测定根系细胞膜H^(+)-ATPase及生长情况,生长素IAA含量,以及H^(+)-ATPase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通过旱稻根系转录组分析,发现相比于未接种印度梨形孢的旱稻,接种印度梨形孢旱稻根系生长素相关基因表达显著上调。同时,接种印度梨形孢旱稻根系生长素含量、H^(+)分泌、细胞膜H^(+)-ATPase活性及根毛长度显著高于未接种印度梨形孢旱稻。中度干旱胁迫下,与未接种印度梨形孢旱稻相比,接种印度梨形孢旱稻根系细胞膜H^(+)-ATPase相关基因表达显著上调。此外,中度干旱胁迫下,接种印度梨形孢旱稻地上部干重、根系干重、总根长及根毛长度都显著高于未接种印度梨形孢旱稻。【结论】在中度干旱胁迫下,印度梨形孢通过提高旱稻根系生长素含量,调控根系细胞膜H^(+)-ATPase活性,进而促进根毛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印度梨形孢 细胞膜H^(+)-ATPase 中度干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梨形孢对金柑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石小保 郑振泽 +1 位作者 伍俊为 程春振 《园艺与种苗》 CAS 2020年第12期1-5,共5页
[目的]研究印度梨形孢对金柑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分别试验了印度梨形孢发酵液不同浸种时长(0、1、2、4、8、12和16 h)对‘尤溪金柑’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印度梨形孢发酵液浸种对金柑种子萌发率和幼苗叶片数... [目的]研究印度梨形孢对金柑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分别试验了印度梨形孢发酵液不同浸种时长(0、1、2、4、8、12和16 h)对‘尤溪金柑’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印度梨形孢发酵液浸种对金柑种子萌发率和幼苗叶片数无显著影响,但浸种1 h组金柑种子萌发率最高;不同时长浸种对金柑幼苗根系长度和地上部高度的促进效果呈波动变化,1 h浸种组最佳;播种后前2个月浸种1 h和4 h可以提高的金柑幼苗根系重量,但后期仅长时间浸种(≥8 h)表现出促进作用;播种后1个月浸种2 h和4 h对地上部重量具有促进效果,但后期仅浸种12 h表现为促进作用。[结论]该研究可为印度梨形孢在金柑实生育苗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梨形孢 金柑 浸种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