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给水管网爆管水力水质综合影响分析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卉 周俊阳 +5 位作者 王张弛 范明洲 冯永嘉 贾培馨 万涛 卢金锁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705-4713,共9页
给水管网爆管事故严重威胁着城市供水的安全性,建立一套完善的事故影响分析体系,对于降低事故损失和提高供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围绕给水管网爆管事故造成的水力和水质影响,建立了爆管失效的压力驱动水力模型与水质模型,针对全局梯度算... 给水管网爆管事故严重威胁着城市供水的安全性,建立一套完善的事故影响分析体系,对于降低事故损失和提高供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围绕给水管网爆管事故造成的水力和水质影响,建立了爆管失效的压力驱动水力模型与水质模型,针对全局梯度算法迭代初值的敏感性问题,提出了基于拟牛顿和粒子群的混合优化算法,即先利用智能算法找到较优的迭代初值,再利用拟牛顿法进行局部精细搜索获取最优解,实现了管网失效状态的仿真模拟。实际应用结果显示,爆管造成管网节点压力最大降幅达到82%,余氯质量浓度最大降幅为39%,事故对压力影响更为显著;爆管关阀后停水区域的下游节点,压力和余氯质量浓度分别平均降低了77%和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社会工程 给水管网 爆管 水力模型 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降雨过程-排水系统的机场跑道积水演化 被引量:1
2
作者 宋洋 杨文静 张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8期12308-12315,共8页
机场跑道排水是保障飞机运行安全和飞机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良好的排水系统能够有效排除雨水,减少积水和滞留水的影响。为了探讨现有机场跑道排水系统排水能力,以及降雨与排水系统的演化过程,以中国南方某机场跑道为研究对象,将丹麦水... 机场跑道排水是保障飞机运行安全和飞机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良好的排水系统能够有效排除雨水,减少积水和滞留水的影响。为了探讨现有机场跑道排水系统排水能力,以及降雨与排水系统的演化过程,以中国南方某机场跑道为研究对象,将丹麦水利研究所开发的集成的水文水质量模型(Danish Hydraulic Institute model integrated computing,DHI MIKE)模型应用于机场跑道,构建耦合雨洪模型。根据研究区域的降雨特性以及现有排水系统,设计4种不同重现期的降雨情景,从管道充满度、地表淹没结果、跑道积水演化过程3个方面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管道满管数量与降雨强度呈正比关系,不同重现期下研究区域水深的空间分布大体呈一致状态,集中在集水浅沟周围。重现期越大,积水深度越高;出现积水时间和跑道关闭时间提前。跑道排水能力基本能够满足5年一遇的降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跑道 丹麦水利研究所开发的集成的水文水质量模型(DHI MIKE) 降雨重现期 管道充满度 排水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riging模型的液压管道防油击可靠性分析
3
作者 查从燚 孙志礼 +1 位作者 刘勤 董鹏飞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364-4371,共8页
油击易造成管道破坏和泄漏等问题,传统的液压管道分析多基于确定性参数。由于制造误差、材料离散性以及环境变化等因素,实际工况下的管道参数往往具有随机不确定性。针对此问题,考虑不确定性的影响,建立液压管道的防油击可靠性分析模型... 油击易造成管道破坏和泄漏等问题,传统的液压管道分析多基于确定性参数。由于制造误差、材料离散性以及环境变化等因素,实际工况下的管道参数往往具有随机不确定性。针对此问题,考虑不确定性的影响,建立液压管道的防油击可靠性分析模型。基于管路流固耦合四方程模型,利用特征线法进行油击作用下的管道动态特性分析,并以其引起的压力峰值是否超过屈服强度为判断依据,建立管道防油击的极限状态函数。由于极限状态函数为隐式,构建基于自适应Kriging模型的管道防油击可靠性分析方法,得到管道的油击失效概率。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自适应Kriging模型的可靠性方法在满足精度要求的前提下,能够大幅提高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管道 油击 可靠性 特征线法 KRIGING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供水管网水力模型的市政管网消防供水能力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聂军 庞愉文 赵家晓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32-1036,共5页
为提高城市消防安全水平和火场救援的效率和质量,基于供水管网水力模型,对市政管网消防供水能力进行研究,利用算法分析计算应急状态下满足消防取水需求的市政管网最大消防给水量,得出市政给水设施在火灾条件下的实际给水能力。填补城市... 为提高城市消防安全水平和火场救援的效率和质量,基于供水管网水力模型,对市政管网消防供水能力进行研究,利用算法分析计算应急状态下满足消防取水需求的市政管网最大消防给水量,得出市政给水设施在火灾条件下的实际给水能力。填补城市消防给水设施管理部门和消防实战应用单位之间的真空地带,解决各信息之间的“信息断层”和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孤岛”问题,充分发挥城市消防给水设施效能,保障消防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管网 供水管网水力模型 消防供水能力 水力特性 算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卜形岔管水力特性及体型优化
5
作者 董静 周王子 +2 位作者 姜治兵 翟泽冰 贺尧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4-100,共7页
在引调水工程中,岔管是输水管线中的重要结构,常用于连接大型主管道和小型分支管道。为改善卜形岔管局部低压现象,提出在不改变岔管分岔角角度的前提下,设置椭圆弧形倒角方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别对圆弧形倒角岔管和椭圆弧形倒角岔管... 在引调水工程中,岔管是输水管线中的重要结构,常用于连接大型主管道和小型分支管道。为改善卜形岔管局部低压现象,提出在不改变岔管分岔角角度的前提下,设置椭圆弧形倒角方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别对圆弧形倒角岔管和椭圆弧形倒角岔管的水流流态、压强分布及水头损失进行研究,并结合物理模型试验,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主管单独运行时,与圆弧形倒角岔管相比,椭圆弧形倒角岔管因空间开阔、过流断面变化平缓,其内部水流流态更平顺,水头损失系数更小,较圆弧形倒角岔管降低了6.9%,分岔角局部低压分布明显改善,最小压强较圆弧形倒角岔管提高了1.47 m水头;支管单独运行时,二者内部水流流态、压力分布规律基本一致,椭圆弧形倒角岔管水头损失系数较圆弧形倒角岔管增加了5.7%。研究成果可为岔管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卜形岔管 椭圆弧形倒角 水力特性 数值模拟 模型试验 引调水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式电液制动耐久测试系统中模拟卡钳负载的设计与仿真
6
作者 王炎福 范伟军 +1 位作者 胡晓峰 郭斌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69,共6页
在集成式电液制动系统耐久测试中,对于不同排液量的产品需更换不同的卡钳负载。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缸体容积可调以适应不同需液量的模拟卡钳负载。基于仿真软件AMESim搭建了仿真模型,对其需液量-液压特性进行分析。基于CAN通讯研发了... 在集成式电液制动系统耐久测试中,对于不同排液量的产品需更换不同的卡钳负载。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缸体容积可调以适应不同需液量的模拟卡钳负载。基于仿真软件AMESim搭建了仿真模型,对其需液量-液压特性进行分析。基于CAN通讯研发了一套集成式电液制动系统耐久测试系统,对被测产品进行常规制动功和ABS等功能的耐久测试,负载机构通过球阀可以选择模拟卡钳装置或者实车卡钳。实验结果表明模拟卡钳负载可以满足被测产品进行耐久测试,且与卡钳负载对比后相差很小,符合厂商的测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卡钳负载 仿真模型 耐久测试 集成式电液制动系统 管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油松苗木的水力结构探讨管道模型 被引量:20
7
作者 翟洪波 李吉跃 魏晓霞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2-25,共4页
为探讨管道模型的合理性 ,该文应用水力结构的基本理论 ,在温室条件下 ,用改良的冲洗法测定 4年生油松苗木各部位的水力结构参数 .实验和模拟的结果表明 ,苗木各部分木质部的导水率、比导率和叶比导率差异很大 ,限速区的导水率明显低于... 为探讨管道模型的合理性 ,该文应用水力结构的基本理论 ,在温室条件下 ,用改良的冲洗法测定 4年生油松苗木各部位的水力结构参数 .实验和模拟的结果表明 ,苗木各部分木质部的导水率、比导率和叶比导率差异很大 ,限速区的导水率明显低于非限速区 ,供给单位叶量生长的功能木质部组织投入量也不是定值 ,即胡伯尔值是变化的 .因此 ,尽管管道模型已在一些领域被认可 ,但从苗木水分生理的角度 ,管道模型的前提假设是有局限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模型 油松 冲洗法 水力结构 苗木 植物木质部 胡伯尔值 水分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层结构对管涌发展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霜 陈建生 +2 位作者 黄德文 何文政 何海清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334-2341,共8页
不同的土层结构对管涌的发生发展有着很大影响,对3种典型的土层结构进行了管涌发展的砂槽模型试验,观察并分析了管涌发生、发展的机理和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双层堤基的砂砾石表面夹一层很薄的无黏性粉细砂时,管涌破坏前出水口的流量很小... 不同的土层结构对管涌的发生发展有着很大影响,对3种典型的土层结构进行了管涌发展的砂槽模型试验,观察并分析了管涌发生、发展的机理和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双层堤基的砂砾石表面夹一层很薄的无黏性粉细砂时,管涌破坏前出水口的流量很小,临界水力梯度也较小,管涌破坏发生后通道发展速度很快,较短的时间内就会贯通,管涌破坏的机理与双层堤基不同;而在砂砾石层一定深度内夹有一层粉细砂将使堤基管涌破坏的临界水力梯度大大提高,然而一旦管涌破坏发生后涌砂量和侵蚀速率将很大,形成的通道深度较大,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当通道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通道上部会发生塌落而使堤坝产生溃口,进而使堤坝溃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层结构 管涌 模型试验 临界水力梯度 侵蚀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湍流模型在管道流动阻力计算中的应用和比较 被引量:30
9
作者 周志军 林震 +2 位作者 周俊虎 刘建忠 岑可法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23,共6页
应用几种不同的湍流模型,模拟计算水力光滑管的沿程阻力系数。将计算结果与尼古拉茨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可见Spalart-Allmaras湍流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得最好,即在5个不同雷诺数(Re)下,其计算结果的最大误差为1.65%。研究还表明,无论圆管... 应用几种不同的湍流模型,模拟计算水力光滑管的沿程阻力系数。将计算结果与尼古拉茨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可见Spalart-Allmaras湍流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得最好,即在5个不同雷诺数(Re)下,其计算结果的最大误差为1.65%。研究还表明,无论圆管内流体流动是层流还是湍流,流动阻力的大小主要由流体在壁面附近的速度分布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阻力 阻力计算Spalart—Allmaras湍流模型 水力光滑管 速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距离虹吸管道输水水力学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李琳 邱秀云 +3 位作者 许史 牧振伟 赵涛 侯杰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10年第3期106-109,共4页
通过新疆某坎儿井式地下水库示范工程的长距离虹吸输水段管道进行输水水力学模型试验研究,观测了虹吸管安装高度不同时水流汽化现象和流态,测出管道水头与过流量关系,分析了试验值与设计值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在水力学模型设计时仅依... 通过新疆某坎儿井式地下水库示范工程的长距离虹吸输水段管道进行输水水力学模型试验研究,观测了虹吸管安装高度不同时水流汽化现象和流态,测出管道水头与过流量关系,分析了试验值与设计值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在水力学模型设计时仅依据相似准则设计的虹吸输水管模型中的流动现象与原型不同,模型试验结果不能准确反映原型流动现象。对于真空有压输水管流运动的模型试验设计,除依据相似准则进行模型设计外,还必须尽可能保证模型与原型管道内的最大真空度相同,使模型试验结果较准确地反映原型管道流动现象和过流能力。同时,试验发现长距离虹吸输水管道的输水流量不仅与过流断面尺寸和上下游水位差有关,虹吸管的安装高度对其影响不可忽略。试验研究结果对管道真空输水模型试验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同时对虹吸真空输水工程的设计与运行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吸管道 真空输水 水力学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机组原动机及其调节系统精细化建模 被引量:22
11
作者 刘昌玉 何雪松 +3 位作者 何凤军 王官宏 林因 颜秋容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0-235,共6页
针对目前电力系统仿真计算中水电机组模型过于简化的问题,建立一种水电机组原动机及其调节系统精细化模型。该模型不仅包含调压室效应,还考虑分叉管影响,从而可以模拟机组功率的低频振荡和机组间的水力耦合现象。此外,通过分析双曲正切... 针对目前电力系统仿真计算中水电机组模型过于简化的问题,建立一种水电机组原动机及其调节系统精细化模型。该模型不仅包含调压室效应,还考虑分叉管影响,从而可以模拟机组功率的低频振荡和机组间的水力耦合现象。此外,通过分析双曲正切函数的频率特性,提出一种新的降阶弹性水击方程,在较低的阶数下实现了更好的逼近精度。某水电站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精细化模型能够更准确地再现水轮机调节系统在各个工况下的动态响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仿真 原动机及其调节系统 建模 调压室 分叉管 水击方程 水力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流-管流耦合模型”的物理模拟及其数值模拟 被引量:43
12
作者 陈崇希 万军伟 +1 位作者 詹红兵 沈仲智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8,共8页
井孔 -含水系统问题是当今水文地质学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长期以来 ,水文地质模型中对井孔的刻画基本上都是引用“热传导”中的“线汇”理论 ,需要人工预先给定线汇 线源的流量或水头的分配 ,其正确性或适用性至今没有得到理论证明... 井孔 -含水系统问题是当今水文地质学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长期以来 ,水文地质模型中对井孔的刻画基本上都是引用“热传导”中的“线汇”理论 ,需要人工预先给定线汇 线源的流量或水头的分配 ,其正确性或适用性至今没有得到理论证明。陈崇希 (1993 )提出的“渗流 -管流耦合模型”和“等效渗透系数”在理论上已解决多个水文地质问题 ,也用于几个实例 ,本文再用物理模拟检验其可靠性。论文针对具有典型意义的河床下水平井或傍河垂直井地下水流问题做了砂槽物理模拟 ,并用基于“渗流 -管流耦合模型”和“等效渗透系数”的数值方法仿真模拟了此条件下地下水流的规律。成果表明 ,数值模拟观测孔水头动态相当好地再现了物理模拟结果。论文指出了“渗流 -管流耦合模型”和“等效渗透系数”在井孔 -含水系统问题上的广泛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管流耦合模型 数值模拟 物理模拟 井孔-含水系统 等效渗透系数 非线性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堤基中土层结构变化对管涌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建生 张华 +2 位作者 王霜 何文政 袁克龙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213-2219,共7页
不同土层结构的堤基,管涌的发生和发展情形不同。利用室内试验,通过改变下伏砂层内夹砂层的级配组成,对3种不同夹砂层的多层堤基进行了管涌破坏过程的模拟,研究了不同颗粒级配组成的夹砂层对管涌发生及发展过程和机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 不同土层结构的堤基,管涌的发生和发展情形不同。利用室内试验,通过改变下伏砂层内夹砂层的级配组成,对3种不同夹砂层的多层堤基进行了管涌破坏过程的模拟,研究了不同颗粒级配组成的夹砂层对管涌发生及发展过程和机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多层堤基夹砂层均为细砂时,承受的水压力较大,临界水力梯度较高,一旦发生管涌破坏后其渗透流量、涌砂量以及破坏范围都比较大,所以此类堤基发生管涌破坏时具有一定的突然性和剧烈性,应及早采取防治措施;夹砂层均为粗砂时,管涌破坏时的情形与双层堤基类似,管涌破坏的范围局限于砂砾层顶部,破坏深度有限;夹砂层为细砾时,发生管涌破坏的临界水力梯度较小,管涌破坏程度逐步增加且破坏速度较快,由于涌砂量较大容易使堤基产生明显的渗透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涌 多层堤基 临界水力梯度 土层结构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参数对航空发动机液压管路振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林君哲 周恩涛 +1 位作者 杜林森 闻邦椿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53-1456,1469,共5页
考虑了黏弹性系数和脉动流因素,采用牛顿法建立了航空发动机液压管路在基础激励下的非线性流固耦合振动数学模型,并将方程进行了无量纲化.根据梁模型横向弯曲振动模态函数,采用Galerkin法将运动方程在模态空间内展开,利用Matlab和Mathem... 考虑了黏弹性系数和脉动流因素,采用牛顿法建立了航空发动机液压管路在基础激励下的非线性流固耦合振动数学模型,并将方程进行了无量纲化.根据梁模型横向弯曲振动模态函数,采用Galerkin法将运动方程在模态空间内展开,利用Matlab和Mathematica软件数值仿真,分析研究了航空发动机液压管路的流体压力、流速、轴向力等参数对振动特性的影响.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所得结论与理论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液压管路 流固耦合振动 非线性模型 流体参数 振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骨料高质量分数充填料浆管输水力坡度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晓炳 吴凡 +1 位作者 杨志强 高谦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851-2858,共8页
基于宾汉姆流变模型和非牛顿流体力学理论,采用L管试验装置,利用3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方案,通过回归分析得到各因素对粗骨料充填料浆流变特性的影响规律,进而构建粗骨料充填料浆管道输送水力坡度数学模型,根据极差分析结果优化方案。研究... 基于宾汉姆流变模型和非牛顿流体力学理论,采用L管试验装置,利用3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方案,通过回归分析得到各因素对粗骨料充填料浆流变特性的影响规律,进而构建粗骨料充填料浆管道输送水力坡度数学模型,根据极差分析结果优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水力坡度与料浆质量分数呈正相关,与水泥添加量、粉煤灰掺量呈负相关,与流速呈线性关系;采用优化方案进行工业试验,结果显示料浆流速范围为1.91~2.13 m/s,对模型修正后水力梯度相对误差不超过4.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输送 L管 流变特性 水力坡度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水管网爆管水力学模型与爆管定位 被引量:7
16
作者 程伟平 赵丹丹 +1 位作者 许刚 蒋建群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57-1062,共6页
针对城市供水系统爆管监控定位困难问题,采用加权最小误差法,建立基于监视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SCADA)的监测资料与低压供水模型相结合的管网爆管水力学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某市的爆管漏水量的估算和爆管后城市供水压力进行了分析,模型... 针对城市供水系统爆管监控定位困难问题,采用加权最小误差法,建立基于监视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SCADA)的监测资料与低压供水模型相结合的管网爆管水力学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某市的爆管漏水量的估算和爆管后城市供水压力进行了分析,模型预测的漏水量与现场调查资料基本一致.爆管前后实时监测资料显示:有2/3的区域受到了爆管的影响,爆管后在爆管点附近压差增加,爆管点反方向压差减小.通过对某市实际爆管的定位分析研究表明,利用压差或水力坡降的变化进行实时爆管初步定位和报警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管网系统 爆管 水力模型 爆管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层堤基中细砂层厚度对管涌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霜 陈建生 周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847-2854,共8页
对由弱透水黏土层、细砂层和强透水砂砾层组成的三层堤基进行了管涌发展的砂槽模型试验,为了便于观察分析,细砂层由各种颜色的细彩砂依次排列在砂砾石层上表面,通过改变彩砂层的厚度分析研究了不同细砂层厚度对管涌发生、发展机制及过... 对由弱透水黏土层、细砂层和强透水砂砾层组成的三层堤基进行了管涌发展的砂槽模型试验,为了便于观察分析,细砂层由各种颜色的细彩砂依次排列在砂砾石层上表面,通过改变彩砂层的厚度分析研究了不同细砂层厚度对管涌发生、发展机制及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三层堤基细砂层厚度的不同使管涌发生的临界水力梯度、涌砂量和通道发展的速度不同,与双层堤基有很大区别。临界水力梯度是由多种元素决定的,包括破坏土体的性质及其整体性等;细砂层的存在使流量在渗透变形初期对涌砂不敏感;在试验中发生的相同水位下多次间歇性涌砂,其原因一方面是颗粒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堵塞,另一方面是通道边界的土体失去支撑发生应力释放,抵抗力随着时间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层堤基 管涌 砂槽模型试验 临界水力梯度 堵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PDMS软件实现电厂管路系统的流体计算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辉 丁雁湘 +3 位作者 盛德仁 钱海平 张卫灵 张祖辉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34-1138,共5页
针对利用PDMS软件进行电厂管路系统三维建模后无法即时对模型进行相应流体计算的问题,提出应用可编程宏语言PML对PDMS软件进行二次开发,使其可以与应用程序语言Java编写的电厂管路系统流体计算进行无缝连接,实现了从PDMS软件输出包含管... 针对利用PDMS软件进行电厂管路系统三维建模后无法即时对模型进行相应流体计算的问题,提出应用可编程宏语言PML对PDMS软件进行二次开发,使其可以与应用程序语言Java编写的电厂管路系统流体计算进行无缝连接,实现了从PDMS软件输出包含管路布置及流体设置信息的中介文本,并由流体计算软件读取该文本进行流体计算的功能.以某电厂1000 MW超超临界机组高压给水系统管道为例,对其管路各处的流动阻力、压力和流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利用扩展功能后的PDMS软件计算得到的结果与手工计算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计算 PDMS 电厂管路三维系统模型 中介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ams的管道施工机械手虚拟样机建模与动力学仿真实验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丹 柳洪义 +1 位作者 刘明晨 张胜男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44-1649,共6页
管道施工机械手用于铺设地下大型水泥管道。为了能够准确模拟机械手的工作过程,为物理样机的设计和制造提供参数依据,采用Solidworks、Adams建立机械手虚拟样机的联合建模方法。为了能够实现仿真过程与实际工作状态的高度一致,保证仿真... 管道施工机械手用于铺设地下大型水泥管道。为了能够准确模拟机械手的工作过程,为物理样机的设计和制造提供参数依据,采用Solidworks、Adams建立机械手虚拟样机的联合建模方法。为了能够实现仿真过程与实际工作状态的高度一致,保证仿真结果准确反映实际工况,在虚拟样机的运动副中添加外力等效摩擦力,对油缸铰接销轴柔性处理,以及添加过渡轴解决冗余约束等。对机械手虚拟样机进行了管道对接过程的动力学仿真,提取了相关仿真数据,并与实验样机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仿真模型基本与实验样机相符,仿真数据基本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施工机械手 虚拟样机建模 动力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沙对水库渗流取水效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磊 李永业 +1 位作者 孙西欢 阎庆绂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4-137,共4页
任何典型的山区河流,含沙量高,浑水分流难度大。位于山西省东南部的某供水改扩建工程,采用无砂混凝土管汲取河水和地下水,但含沙水流影响问题十分突出。结合工程实际,通过水工模型试验,探讨一定浓度的含沙水流在不同条件下对渗流集水效... 任何典型的山区河流,含沙量高,浑水分流难度大。位于山西省东南部的某供水改扩建工程,采用无砂混凝土管汲取河水和地下水,但含沙水流影响问题十分突出。结合工程实际,通过水工模型试验,探讨一定浓度的含沙水流在不同条件下对渗流集水效能的影响。实验研究和分析都表明:对于特定的渗流集水系统,水库渗流集水效能主要取决于工作水头的高低,含沙水流的过流时间,以及防冲层表面积沙厚度等因素。对于不同的渗流集水系统,综合渗透系数愈大,防冲层表面积沙厚度对渗流取水效能影响愈大。本研究成果对于水库渗流取水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行提供了一定的实践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渗流取水 效能 含沙水流 无砂混凝土管 水工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