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伐与修枝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生长与枯梢病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恩利 刘敏 +2 位作者 肖巍 张日升 徐贵军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8-41,34,共5页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密度调控试验显示,降低密度可有效促进林木生长,缓解土壤水分亏缺程度,减轻松枯梢病危害。对于20年生左右的片状林,从促进生长和蓄积收获量考虑,900株/hm2保留密度较好;从防病角度考虑,保留密度600株/hm2左右较好。对...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密度调控试验显示,降低密度可有效促进林木生长,缓解土壤水分亏缺程度,减轻松枯梢病危害。对于20年生左右的片状林,从促进生长和蓄积收获量考虑,900株/hm2保留密度较好;从防病角度考虑,保留密度600株/hm2左右较好。对于31年生的带状近熟林,从控制病害和促进生长角度综合考虑,留优去劣式30%采伐强度较好;采伐并修枝是防病控病的积极有效措施,防病效果好于采伐未修枝措施;从生长量角度看,40%采伐强度下不宜大强度修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伐 修枝 樟子松 枯梢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 被引量:7
2
作者 李陆平 廖超英 +3 位作者 李晓明 孙长忠 段民富 杨晓娟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7-160,共4页
对毛乌素沙地榆林沙区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地土壤微生物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林龄樟子松林地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差异显著,细菌和真菌数量随林龄增大不断增加;放线菌数量在流沙地(CK)、7~23a生林地这一时期内随着林龄增大显... 对毛乌素沙地榆林沙区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地土壤微生物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林龄樟子松林地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差异显著,细菌和真菌数量随林龄增大不断增加;放线菌数量在流沙地(CK)、7~23a生林地这一时期内随着林龄增大显著增加,23 a生林地达到最大值,31 a生林地出现明显回落。三大微生物均随土层深度加深而减少,在沙丘部位的分布表现为:丘间地〉背风坡〉迎风坡〉丘顶。在流沙地上栽植樟子松人工林后,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土壤肥力水平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樟子松固沙林 毛乌素沙地 榆林沙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两种典型乔灌木耗水特点 被引量:10
3
作者 阿拉木萨 蒋德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981-1990,共10页
以科尔沁沙地典型固沙植物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 Lam.5年生)和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Litrin,7年生)为研究对象,栽植于可渗漏式生长箱,应用TDR水分仪测定生长季节土壤水分变化,依据土壤水分平衡理论推算单... 以科尔沁沙地典型固沙植物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 Lam.5年生)和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Litrin,7年生)为研究对象,栽植于可渗漏式生长箱,应用TDR水分仪测定生长季节土壤水分变化,依据土壤水分平衡理论推算单位面积植被区的蒸散量。经2a研究,在相同栽植密度下(1m×1m),樟子松植被区土壤贮水量高于小叶锦鸡儿植被区;在不同栽植密度下,小叶锦鸡儿土壤贮水量以1m×2m密度区高于1m×1m密度区。生长季节单位面积土壤蒸散量以小叶锦鸡儿(1m×1m)最高,小叶锦鸡儿(1m×2m)其次,樟子松(1m×1m)最低。单丛/株蒸散量以小叶锦鸡儿(1m×2m)最高,小叶锦鸡儿(1m×1m)其次,樟子松(1m×1m)最低。在试验所涉及的特定年龄阶段,小叶锦鸡儿植被区蒸散耗水量高于樟子松区,土壤水分含量低于樟子松区。生产实践中应根据植物耗水特点选择适宜的固沙物种和栽植方式,以保证人工固沙植被区土壤水分的收支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小叶锦鸡儿 樟子松 土壤水分 蒸散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子松叶栖真菌的群落结构 被引量:6
4
作者 周秀华 崔磊 宋瑞清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0-31,56,共3页
运用真菌学、森林病理学与群落生态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对樟子松叶栖真菌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共获樟子松叶栖真菌26种。叶栖真菌在小龄针叶上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少于老龄针叶。上冠层的真菌种类最多,其次是下冠层,中冠层的真菌种类最少。兼... 运用真菌学、森林病理学与群落生态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对樟子松叶栖真菌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共获樟子松叶栖真菌26种。叶栖真菌在小龄针叶上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少于老龄针叶。上冠层的真菌种类最多,其次是下冠层,中冠层的真菌种类最少。兼性寄生性真菌在老龄针叶上的种类和数量均多于小龄针叶,并为老龄针叶的习居菌,而且随冠层的降低还有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叶栖真菌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酰氟熏蒸处理对出口包装樟子松木材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立海 王洋 李琛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4-45,58,共3页
采用硫酰氟作为熏蒸剂处理樟子松木材,在试验室条件下,研究熏蒸处理对木材的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剪强度和顺纹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硫酰氟熏蒸处理后樟子松木材的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剪强度和顺纹抗压强... 采用硫酰氟作为熏蒸剂处理樟子松木材,在试验室条件下,研究熏蒸处理对木材的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剪强度和顺纹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硫酰氟熏蒸处理后樟子松木材的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剪强度和顺纹抗压强度均有程度不同的变化;除顺纹抗剪强度有所增强,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和顺纹抗压强度均减小;抗弯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的相关性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性能 硫酰氟熏蒸 樟子松木材 出口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药剂浸种对樟子松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李鲜花 张颖 罗彩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7期11044-11045,共2页
[目的]提高种子发芽率,降低育苗成本。[方法]以樟子松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药剂浸种对樟子松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过氧化氢处理以0.6%的浓度效果最好,发芽率为50.3%;聚乙二醇处理中,20%的浓度效果最佳,发芽率为47.0%;98%浓硫酸处理... [目的]提高种子发芽率,降低育苗成本。[方法]以樟子松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药剂浸种对樟子松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过氧化氢处理以0.6%的浓度效果最好,发芽率为50.3%;聚乙二醇处理中,20%的浓度效果最佳,发芽率为47.0%;98%浓硫酸处理以15 min效果最佳,发芽率为46.7%;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对樟子松种子发芽率均有明显影响,当处理浓度为0.010%时,发芽率最高,为56.7%。[结论]浓度适宜的过氧化氢、聚乙二醇、赤霉素及浸种时间适宜的浓硫酸均能提高樟子松的发芽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种子 药剂浸种 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子松叶枯病的发生为害和病原菌 被引量:2
7
作者 何秉章 杨立新 +2 位作者 齐国信 郝宝田 项存悌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31-35,共5页
1985年在内蒙古阿尔山林业局樟子松人工林内,大面积针叶枯黄早落,严重影响树木的生长和结实。经人工诱发病害试验和林内定点观察研究结果,该病害是由沟小散斑壳菌(Lphodermella sulcigena(Rostr.)H(?)ha)引起的传染性病害。讨论了(Lopho... 1985年在内蒙古阿尔山林业局樟子松人工林内,大面积针叶枯黄早落,严重影响树木的生长和结实。经人工诱发病害试验和林内定点观察研究结果,该病害是由沟小散斑壳菌(Lphodermella sulcigena(Rostr.)H(?)ha)引起的传染性病害。讨论了(Lophodermella sulcigena)与松生壳蠕孢菌(Hendersonia acicola)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枯病 樟子松 为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子松无性系种子园种子生产及其苗木培育 被引量:3
8
作者 徐树堂 尤国春 赵洪义 《防护林科技》 2006年第1期13-15,共3页
樟子松种子园无性系间的花粉量、种子产量均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是由樟子松无性系本身的遗传基因决定的。种子园中,往往少数无性系控制着园内50%以上的花粉量和种子产量。由于部分无性系种子产量低,育苗、造林时这些家系容易丢失。为... 樟子松种子园无性系间的花粉量、种子产量均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是由樟子松无性系本身的遗传基因决定的。种子园中,往往少数无性系控制着园内50%以上的花粉量和种子产量。由于部分无性系种子产量低,育苗、造林时这些家系容易丢失。为减少家系的丢失数量,育苗时,应改善圃地的环境条件,增加土壤肥力,加强除草等抚育措施,提高育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无性系 种子园 苗木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雁北地区沙地樟子松和油松生长及蒸腾特性对比研究
9
作者 胡振华 王电龙 呼起跃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23-225,共3页
樟子松和油松是山西省雁北地区防风固沙的主要造林树种,由于该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使两树种的生长状况呈现出一定的差异。针对两树种的生长情况、树木蒸腾等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樟子松自引种到我省雁北地区以来长势良好,胸... 樟子松和油松是山西省雁北地区防风固沙的主要造林树种,由于该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使两树种的生长状况呈现出一定的差异。针对两树种的生长情况、树木蒸腾等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樟子松自引种到我省雁北地区以来长势良好,胸径、树高等各项生长指标都远远超过了乡土树种油松,而且蒸腾强度弱,具有较强的抗旱性,是雁北地区造林的理想树种之一;油松是雁北地区的乡土树种,蒸腾强度弱,抗旱性强,也可作为雁北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但是由于两树种生长状况存在明显的差异,从而导致两树种在防风固沙方面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方面有很大的区别,因而,研究两种树种的适生性和生长差异对雁北地区优选造林树种、适地适树、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油松 生长状况 蒸腾强度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根、中耕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生长与健康的影响
10
作者 张日升 王恩利 +2 位作者 肖薇 徐贵军 于相洋 《辽宁林业科技》 2013年第2期1-3,26,共4页
通过研究切根和中耕措施对沙区樟子松人工林生长与健康的影响得出:切根和中耕措施能明显减轻樟子松近熟林的感病情况,控制成熟林病情的发展,同时也能促进近熟林胸径生长,但对成熟林胸径生长影响并不明显;樟子松细根主要分布区在地下0~8... 通过研究切根和中耕措施对沙区樟子松人工林生长与健康的影响得出:切根和中耕措施能明显减轻樟子松近熟林的感病情况,控制成熟林病情的发展,同时也能促进近熟林胸径生长,但对成熟林胸径生长影响并不明显;樟子松细根主要分布区在地下0~80 cm,切根和中耕措施能促进近熟林细根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人工林 切根 中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固定沙地樟子松小叶锦鸡儿混交林营造及经营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姚忠宝 曹志伟 +2 位作者 张玉柱 高野 卜金祥 《防护林科技》 2007年第4期41-42,共2页
在对嫩江沙地樟子松和小叶锦鸡儿人工混交林林分状况和生长指标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了混交林主辅林种间的生长消长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林龄的增长,辅助树种小叶锦鸡儿对主栽树种樟子松的生长发育具有抑制作用,樟子松的生... 在对嫩江沙地樟子松和小叶锦鸡儿人工混交林林分状况和生长指标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了混交林主辅林种间的生长消长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林龄的增长,辅助树种小叶锦鸡儿对主栽树种樟子松的生长发育具有抑制作用,樟子松的生长发育进程减慢,应对小叶锦鸡儿林分进行人工干预,以促进樟子松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小叶锦鸡儿 混交林 胸径 树高 经营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子松遗传改良研究现状及育种策略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树根 张泽宁 聂向东 《林业调查规划》 2008年第5期116-119,共4页
在综述樟子松引种概况、地理变异与种源试验、优良林分选择与母树林营建、优树选择与种子园建设和杂交育种等遗传改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育种策略,尤其要重视遗传资源的收集、改建或营建高世代种子园、开展无... 在综述樟子松引种概况、地理变异与种源试验、优良林分选择与母树林营建、优树选择与种子园建设和杂交育种等遗传改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育种策略,尤其要重视遗传资源的收集、改建或营建高世代种子园、开展无性系育种以及分子辅助育种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改良 研究现状 育种策略 樟子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