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油松×云南松人工杂种与亲本种在高山松生境下的苗期指标对比分析
被引量:
10
1
作者
代剑峰
孟景祥
+6 位作者
毛建丰
赵伟
刘灏
邢震
张华
王晓茹
李悦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14,共7页
在油松与云南松人工杂交并获得杂种的基础上,采用多杂交组合杂种、亲本种和高山松种子在高山松最适宜生境下(西藏林芝)进行了田间对比试验,并通过苗期的适应性指标和生长指标来论证高山松及其亲本种间生态分化及杂种高海拔特殊生境适应...
在油松与云南松人工杂交并获得杂种的基础上,采用多杂交组合杂种、亲本种和高山松种子在高山松最适宜生境下(西藏林芝)进行了田间对比试验,并通过苗期的适应性指标和生长指标来论证高山松及其亲本种间生态分化及杂种高海拔特殊生境适应性的来源。结果表明:1)多数适应性指标上,油松×云南松杂种苗木与高山松表现相似;2)油松×云南松不同杂交组合苗木间的适应性指标有一定幅度变异,一些群体有更高的封顶率和保存率;3)油松苗木的适应性指标最高,云南松最低,高山松适应性指标介于两者间;4)高山松生长指标最高,油松生长指标最低;5)与亲本不同,高山松与杂种苗木在第2年均有二次生长现象,且比率相似;6)最好杂交组合苗木生长与高山松相似,高山松与人工杂种苗木在高海拔生境下表现了突出的适应性与生长综合优势,具有在该生境条件下优于亲本种的发展潜力。以上结果表明,在特定条件下种间杂种具有一定的生态适应性优势,生态选择在高山松高海拔特殊生境下进化成种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松
云南松
油松
人工杂种
青藏高原
苗期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山松与亲本种多种群在高海拔生境下的苗期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
10
2
作者
张立沙
代剑峰
+5 位作者
高琼
刘灏
张华
赵伟
毛建丰
李悦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24,共10页
为了检测高山松在高海拔生境下苗期适应性是否优于其亲本种(油松与云南松),阐明高山松相比于亲本种在其特有的高原生境下的苗期适应性特点,选择了代表高山松及其亲本种遗传变异的多个种群,在高海拔生境下对比分析了3个种13个苗期适应性...
为了检测高山松在高海拔生境下苗期适应性是否优于其亲本种(油松与云南松),阐明高山松相比于亲本种在其特有的高原生境下的苗期适应性特点,选择了代表高山松及其亲本种遗传变异的多个种群,在高海拔生境下对比分析了3个种13个苗期适应性性状指标。结果表明:大部分苗期适应性性状指标在种间及种内群体间差异显著,主要变异存在于种间及种内群体间,并且10月保存率、10月封顶率和二次生长率等性状方差分量大部分居于种间,种内变异稳定,是体现种间苗期适应性差异的重要指标。高山松大多数的适应性指标居于亲本种之间,其出苗率、保存率高于云南松,低于油松;封顶期晚于油松30d左右,而云南松不封顶(2年生苗部分封顶);在苗木生长表现上高山松超过亲本种,苗高、叶子红色和紫色比例也大于亲本种,且2年生苗木有二次生长;油松的封顶率和保存率为最高,云南松相应指标为最低值。这些结果表明高山松较油松有更长的生长期,比云南松有更强的适应性,是其在高海拔生境下发展成种的部分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松
油松
云南松
苗期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松×云南松人工杂种与亲本种在高山松生境下的苗期指标对比分析
被引量:
10
1
作者
代剑峰
孟景祥
毛建丰
赵伟
刘灏
邢震
张华
王晓茹
李悦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林木花卉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
出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1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161001)
文摘
在油松与云南松人工杂交并获得杂种的基础上,采用多杂交组合杂种、亲本种和高山松种子在高山松最适宜生境下(西藏林芝)进行了田间对比试验,并通过苗期的适应性指标和生长指标来论证高山松及其亲本种间生态分化及杂种高海拔特殊生境适应性的来源。结果表明:1)多数适应性指标上,油松×云南松杂种苗木与高山松表现相似;2)油松×云南松不同杂交组合苗木间的适应性指标有一定幅度变异,一些群体有更高的封顶率和保存率;3)油松苗木的适应性指标最高,云南松最低,高山松适应性指标介于两者间;4)高山松生长指标最高,油松生长指标最低;5)与亲本不同,高山松与杂种苗木在第2年均有二次生长现象,且比率相似;6)最好杂交组合苗木生长与高山松相似,高山松与人工杂种苗木在高海拔生境下表现了突出的适应性与生长综合优势,具有在该生境条件下优于亲本种的发展潜力。以上结果表明,在特定条件下种间杂种具有一定的生态适应性优势,生态选择在高山松高海拔特殊生境下进化成种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关键词
高山松
云南松
油松
人工杂种
青藏高原
苗期指标
Keywords
pinus
densata
p.
yunnanensis
p.
tabuliformis
artificial hybrid
Tibetan
p
lateau
seedling
traits
分类号
S722.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山松与亲本种多种群在高海拔生境下的苗期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
10
2
作者
张立沙
代剑峰
高琼
刘灏
张华
赵伟
毛建丰
李悦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林木花卉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24,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161001)
文摘
为了检测高山松在高海拔生境下苗期适应性是否优于其亲本种(油松与云南松),阐明高山松相比于亲本种在其特有的高原生境下的苗期适应性特点,选择了代表高山松及其亲本种遗传变异的多个种群,在高海拔生境下对比分析了3个种13个苗期适应性性状指标。结果表明:大部分苗期适应性性状指标在种间及种内群体间差异显著,主要变异存在于种间及种内群体间,并且10月保存率、10月封顶率和二次生长率等性状方差分量大部分居于种间,种内变异稳定,是体现种间苗期适应性差异的重要指标。高山松大多数的适应性指标居于亲本种之间,其出苗率、保存率高于云南松,低于油松;封顶期晚于油松30d左右,而云南松不封顶(2年生苗部分封顶);在苗木生长表现上高山松超过亲本种,苗高、叶子红色和紫色比例也大于亲本种,且2年生苗木有二次生长;油松的封顶率和保存率为最高,云南松相应指标为最低值。这些结果表明高山松较油松有更长的生长期,比云南松有更强的适应性,是其在高海拔生境下发展成种的部分因素。
关键词
高山松
油松
云南松
苗期适应性
Keywords
pinus densata; p. tabuliformis; p. yunnanensis; seedling adaptation
分类号
S722.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油松×云南松人工杂种与亲本种在高山松生境下的苗期指标对比分析
代剑峰
孟景祥
毛建丰
赵伟
刘灏
邢震
张华
王晓茹
李悦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山松与亲本种多种群在高海拔生境下的苗期适应性研究
张立沙
代剑峰
高琼
刘灏
张华
赵伟
毛建丰
李悦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