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08篇文章
< 1 2 2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部分古建筑腐朽与虫蛀木构件的PILODYN无损检测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尚大军 段新芳 +2 位作者 杨中平 王平 周冠武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3-55,共3页
对西藏布达拉宫和罗布林卡不同地方更换下来的杨木、沙棘和白叶柳旧木构件进行了PILODYN现场无损检测,得到了木构件腐朽与虫蛀程度的定量结果;根据GB/T 13942.2-92对每根旧木构件进行了肉眼表面腐朽分级,得到了旧木构件腐朽与虫蛀程度... 对西藏布达拉宫和罗布林卡不同地方更换下来的杨木、沙棘和白叶柳旧木构件进行了PILODYN现场无损检测,得到了木构件腐朽与虫蛀程度的定量结果;根据GB/T 13942.2-92对每根旧木构件进行了肉眼表面腐朽分级,得到了旧木构件腐朽与虫蛀程度的定性判断结果,将二者进行对比分析和讨论,说明PILODYN无损检测设备用于古建筑木构件的腐朽与虫蛀程度检测是完全可行的,同时强调了PILODYN无损检测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木构件 腐朽与虫蛀程度检测 pilodyn无损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案例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食品无损检测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翟晓东 申婷婷 +6 位作者 李志华 黄晓玮 张迪 郭志明 孙宗保 石吉勇 邹小波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3期117-120,共4页
“食品无损检测技术”课程涵盖了食品科学、生物科学、材料科学等多门学科的内容,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能够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使其成为顺应时代需求的新工科人才。“案例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有效... “食品无损检测技术”课程涵盖了食品科学、生物科学、材料科学等多门学科的内容,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能够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使其成为顺应时代需求的新工科人才。“案例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的具体措施之一。因此,提出将“案例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食品无损检测技术”课程中,介绍了具体的实施方法和步骤,以期为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无损检测技术 案例导入 任务驱动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损检测的隐框玻璃幕墙服役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郭超 张渡 +1 位作者 候世伟 吕寻庆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1-208,共8页
为了探索玻璃破碎、结构胶老化对幕墙玻璃服役性能的影响,本文提出一种无损检测评价幕墙玻璃服役性能的方法.首先,通过加速度计分别对完好与破损的幕墙玻璃进行摆锤激励加速度时程检测,得到各测点的加速度时程曲线.然后,通过傅立叶变换(... 为了探索玻璃破碎、结构胶老化对幕墙玻璃服役性能的影响,本文提出一种无损检测评价幕墙玻璃服役性能的方法.首先,通过加速度计分别对完好与破损的幕墙玻璃进行摆锤激励加速度时程检测,得到各测点的加速度时程曲线.然后,通过傅立叶变换(FFT)得到幕墙玻璃频域特征.最后,通过ABAQUS对比试验结果分析不同服役状态下幕墙玻璃加速度振动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值分析与试验测试结果基本一致,幕墙玻璃破损会导致其固有频率下降;结构胶损伤老化也会导致其固有频率降低;频谱曲线中波峰相对高度可作为识别结构胶老化程度的依据.因此,通过加速度无损检测得出幕墙玻璃频率及振型,评价其服役性能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幕墙玻璃 无损检测 模态分析 服役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OBE理念在“食品无损检测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申婷婷 翟晓东 +4 位作者 黄晓玮 张柔佳 李志华 石吉勇 邹小波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6期133-135,139,共4页
食品无损检测是保证食品品质与安全检测重要的技术支撑,该技术方面的人才培养对于食品行业质量监督、新型装备研发具有重要意义,是新工科建设与发展背景下高校食品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理念以明确的... 食品无损检测是保证食品品质与安全检测重要的技术支撑,该技术方面的人才培养对于食品行业质量监督、新型装备研发具有重要意义,是新工科建设与发展背景下高校食品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理念以明确的学习成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结合持续评估和反馈,促使学生通过课程在知识和技能方面取得实质性积累。基于此,提出将OBE理念应用于“食品无损检测技术”课程,具体涉及课程目标、教学过程、考核机制等方面的实施和改进,以期为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无损检测技术 OBE理念 新工科背景 教学改革 食品品质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在人造板无损检测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邹红艳 洪问轩 +4 位作者 赵茂程 王军 王正 齐亮 谢为俊 《西部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3-130,共8页
当前,无损检测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人造板检测的主要手段,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凭借着较高检测准确性和高效性成为人造板无损检测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使用方法之一,无损检测技术通过非破坏性方式,能有效检测人造板物理力学性能、表面以及内部... 当前,无损检测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人造板检测的主要手段,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凭借着较高检测准确性和高效性成为人造板无损检测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使用方法之一,无损检测技术通过非破坏性方式,能有效检测人造板物理力学性能、表面以及内部缺陷,为人造板质量与安全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根据不同检测原理(脉冲反射法、脉冲透射法、衍射时差法、共振法)、不同探头数量(单个探头、双探头、多个探头)、不同波形(Lamb法、横波法、纵波法、表面波法)以及不同耦合方式(直接接触法、液浸法、电磁耦合法、干耦合法、空气耦合法)对超声波检测方法进行概括分类。从物理力学性能检测与缺陷检测深入分析了国内外超声波在人造板无损检测领域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探究影响超声波检测效果的原因和不同人造板在检测方法、内容上的差异。提出今后应着重关注4个方面研究重点:非接触式技术推动检测智能化与自动化;深度学习算法提升力学性能评估效率;高分辨率成像实现缺陷可视化;化学材料引入对性能检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人造板 无损检测 物理力学性能 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直径矿用钢丝绳无损检测仪的设计与开发
6
作者 姚囝 杨运盛 +3 位作者 刘洋 叶义成 冯杰 陶潜顺 《工程设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2-541,共10页
针对现有矿用钢丝绳质量检测设备操作过程复杂、检测直径范围有限等问题,设计并开发了一种适用于多直径矿用钢丝绳的在线智能无损检测仪,其主要包括开环永磁磁化系统、硬件外设、应用软件及滤波算法等。根据永磁漏磁检测的物理特性,通过... 针对现有矿用钢丝绳质量检测设备操作过程复杂、检测直径范围有限等问题,设计并开发了一种适用于多直径矿用钢丝绳的在线智能无损检测仪,其主要包括开环永磁磁化系统、硬件外设、应用软件及滤波算法等。根据永磁漏磁检测的物理特性,通过ANSYS Maxwell软件建立了具有开环磁路特征的永磁磁化系统二维有限元仿真模型,分析了不同提离值下磁化钢丝绳的损伤特征曲线,确定了最佳提离值。为提高降噪效果,提出了基于差值极限滤波算法的信号波形平滑处理方法。多组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多直径矿用钢丝绳无损检测仪能够有效识别不同直径钢丝绳的断丝损伤,损伤位置检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36%,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直径矿用钢丝绳 无损检测 漏磁检测 滤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杆质量无损检测教学实验平台设计及应用
7
作者 唐建辉 王玉锁 周晓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2-76,82,共6页
为了研究应力波在砂浆锚杆中的传播规律,明晰锚杆质量检测结果的评定方法,设计了一套室内模拟全长黏结锚杆质量无损检测教学实验平台。选用外径90mm的聚氯乙烯(PVC)管模拟锚杆孔,以螺纹钢筋模拟锚杆,利用珍珠棉泡沫管模拟锚杆锚固不密实... 为了研究应力波在砂浆锚杆中的传播规律,明晰锚杆质量检测结果的评定方法,设计了一套室内模拟全长黏结锚杆质量无损检测教学实验平台。选用外径90mm的聚氯乙烯(PVC)管模拟锚杆孔,以螺纹钢筋模拟锚杆,利用珍珠棉泡沫管模拟锚杆锚固不密实段,注浆材料则采用水泥砂浆。通过超磁致声波发射震源对锚杆质量开展检测,进而分析不同锚固密实度以及不同缺陷位置锚杆的波形特征。实验结果显示,锚杆检测结果与所设计的锚杆锚固密实度基本相符;干扰信号对锚杆质量检测信号影响较大,但若选择合适的频率范围实施数字滤波,便能获取较为理想的波形;当锚杆长度、缺陷位置难以确定时,可结合相位分析等方法进行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杆 无损检测 锚固密实度 缺陷位置 教学实验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反向校正增强和无损下采样的毫米波图像目标检测方法
8
作者 叶学义 韩卓 +2 位作者 蒋甜甜 王佳欣 陈华华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61,共12页
针对毫米波图像中隐匿目标局部信噪比低导致检测障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反向校正增强和无损下采样的检测方法。首先设计了一种多尺度反向校正特征增强模块,在提取多尺度特征的多卷积核Res2Net上融合反向校正操作,实现大感受野... 针对毫米波图像中隐匿目标局部信噪比低导致检测障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反向校正增强和无损下采样的检测方法。首先设计了一种多尺度反向校正特征增强模块,在提取多尺度特征的多卷积核Res2Net上融合反向校正操作,实现大感受野区域对区域内相关小感受野区域卷积计算的反向校正,使得深度模型不仅能够获取更细粒度的特征,而且使宏观判别性表示贯穿多个尺度的特征信息;其次,利用非跨步卷积层的SPD-Conv实现无损下采样,缓解卷积下采样导致的信息丢失;最后,采用K-means++聚类算法生成适合隐匿目标检测任务的新锚框。实验在YOLO系列中选择了各方面性能都适中的YOLOv5s作为基础框架,针对现有的两种毫米波图像数据集(阵列图像集和线扫图像集)平均精度均值(mAP)mAP@0.5分别达到了96.21%和97.97%,相较于原版YOLOv5s以及YOLO其他系列等性能有显著提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不明显增加参数量和推理时间的同时,能够有效提升深度模型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目标检测 主动毫米波图像 多尺度反向校正特征增强 无损下采样 K-mea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人工神经网络的多指标冷鲜羊肉新鲜度无损检测 被引量:1
9
作者 徐子洋 姜新华 +2 位作者 翟成珺 马学磊 李靖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1-300,共10页
冷鲜羊肉新鲜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可通过多个理化和微生物指标综合评价。传统检测方法操作复杂、效率低。高光谱成像作为一种快速且非破坏性的检测技术,可以有效地检测冷鲜羊肉新鲜度改变过程中不同成分的变化。为了研究采用高光谱成像技... 冷鲜羊肉新鲜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可通过多个理化和微生物指标综合评价。传统检测方法操作复杂、效率低。高光谱成像作为一种快速且非破坏性的检测技术,可以有效地检测冷鲜羊肉新鲜度改变过程中不同成分的变化。为了研究采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实现冷鲜羊肉新鲜度多指标评价的可行性,提出一种改进人工神经网络算法,通过重新定义损失函数加强标记之间的相关性,充分采用多个新鲜度指标对冷鲜羊肉新鲜度分类。试验收集了0~14 d冷鲜羊肉样本在400~1000 nm范围的高光谱图像,采用实验室方法测定挥发性盐基氮(TVB-N)、pH值、菌落总数(TAC)和大肠菌群近似数(ANC)指标值。通过S-G平滑滤波法和多元散射校正对冷鲜羊肉样本原始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连续投影法(SPA)选择光谱数据的18个特征波长作为输入数据,采用所提出的改进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建立多指标冷鲜羊肉新鲜度等级模型。结果表明,改进人工神经网络对测试集的分类准确率达96%,三个新鲜度等级样本的识别率分别为100%、89.28%和98.68%,采用汉明损失(hamming loss)、1-错误率(one-error)、排序损失(ranking loss)和覆盖率(coverage)四种多标记模型指标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分别为0.008、0.002、0.0025和4.048。改进人工神经网络分类模型的准确率和各项模型评价指标均优于传统ANN,证明改进人工神经网络用于多指标冷鲜羊肉新鲜度的无损检测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 高光谱 神经网络 多指标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步辐射的SGT MOSFET失效无损检测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万荣桂 郑理 +3 位作者 王丁 周学通 沈玲燕 程新红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1-186,共6页
屏蔽栅沟槽型MOSFET(SGT MOSFET)在应用中,鉴于电路中存在寄生电感或感性负载,该器件极易受非箝位电感开关(UIS)应力的影响,可能导致器件烧毁失效。采用X射线衍射形貌(XRT)技术对SGT MOSFET雪崩失效后的X射线衍射图像进行研究。在不损... 屏蔽栅沟槽型MOSFET(SGT MOSFET)在应用中,鉴于电路中存在寄生电感或感性负载,该器件极易受非箝位电感开关(UIS)应力的影响,可能导致器件烧毁失效。采用X射线衍射形貌(XRT)技术对SGT MOSFET雪崩失效后的X射线衍射图像进行研究。在不损坏器件的前提下,将烧毁点定位在元胞区域的漂移区。采用开盖检测方式验证了烧毁点位置的准确性,并且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烧毁点的微观形貌。最后,通过仿真软件模拟芯片表面的三维图形,并利用TCAD仿真揭示了UIS的失效机理,即电流集中所产生的高温致使漂移区的硅融化。失效机理与实验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屏蔽栅沟槽型功率MOSFET 雪崩失效 同步辐射 无损检测 截面拓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研发便携式贝贝南瓜品质无损检测仪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加龙 马坤 +3 位作者 高鹏 朱金芳 张平 黄凡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4-262,共9页
为实现贝贝南瓜内在品质的快速无损检测,搭建以微型光谱仪为核心部件的便携式可见-近红外光谱检测装置,使用该装置采集不同发育期和贮藏期贝贝南瓜的光谱数据,采用一阶导数、卷积平滑(Savitzky-Golay,SG)、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 为实现贝贝南瓜内在品质的快速无损检测,搭建以微型光谱仪为核心部件的便携式可见-近红外光谱检测装置,使用该装置采集不同发育期和贮藏期贝贝南瓜的光谱数据,采用一阶导数、卷积平滑(Savitzky-Golay,SG)、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scatter correction,MSC)及以上方法组合的方式进行光谱预处理,筛选最佳的光谱预处理方法。采用连续投影算法提取特征波长,分别建立贝贝南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oluble solids content,SSC)和硬度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多元线性回归和偏最小二乘回归预测模型,然后筛选出最优的SSC和硬度预测模型并导入装置,用于贝贝南瓜SSC和硬度的快速无损检测。结果显示,贝贝南瓜SSC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为SG+MSC,最优预测模型为反向传播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其预测集的决定系数Rp2、预测均方根误差和残差预测偏差分别为0.895 5、0.874 4°Brix、2.809 7;贝贝南瓜硬度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为SG+MSC,最优预测模型为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其预测集的决定系数Rp2、预测均方根误差和残差预测偏差分别为0.910 7、3.029 4 kg/cm2、3.214 4。以上结果表明,该检测装置能够较好地预测贝贝南瓜的SSC和硬度,可用于贝贝南瓜SSC和硬度的快速无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贝南瓜 可见-近红外光谱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硬度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燃气管道热熔接头无损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振宇 方毅 +5 位作者 余道丞 姜泉涛 牟婕 秦传程 张毅 唐建峰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9-166,共8页
介绍了聚乙烯(PE)燃气管道热熔焊接缺陷的种类及形成原因,指出焊接缺陷对PE管道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有重要影响,同时指出了无损检测(NDT)技术对于确保PE管道接头连接质量的重要性。简述了NDT技术中的外观检测,着重分析了超声相控阵和微波ND... 介绍了聚乙烯(PE)燃气管道热熔焊接缺陷的种类及形成原因,指出焊接缺陷对PE管道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有重要影响,同时指出了无损检测(NDT)技术对于确保PE管道接头连接质量的重要性。简述了NDT技术中的外观检测,着重分析了超声相控阵和微波NDT技术(主要包括检测缺陷能力、提高检测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两种技术的规范标准进行总结。分析表明,微波技术对结构性和工艺性缺陷都有较好的检测效果,而超声相控阵对冷焊、过焊等工艺性缺陷检测效果目前存在争议。最后指出超声相控阵和微波技术目前存在的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热熔焊接 无损检测 超声相控阵 微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蛋无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13
作者 周一帆 施正香 +4 位作者 李福伟 刘玮 韩海霞 李惠敏 李大鹏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2-115,共14页
鸡蛋是人类重要的营养来源,其质量和安全性对消费者的健康至关重要。传统人工进行鸡蛋检测往往存在差异性较大、费时费力等问题。近年来,鸡蛋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取得显著进展。文章分别归纳鸡蛋无损检测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鸡蛋新鲜度... 鸡蛋是人类重要的营养来源,其质量和安全性对消费者的健康至关重要。传统人工进行鸡蛋检测往往存在差异性较大、费时费力等问题。近年来,鸡蛋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取得显著进展。文章分别归纳鸡蛋无损检测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鸡蛋新鲜度检测、暗斑裂纹检测、种蛋检测与鸡蛋蛋壳质量检测,总结不同无损检测技术的优缺点,提出无损检测技术在鸡蛋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为未来更好地结合深度学习技术实现快速、准确的鸡蛋无损检测以及提高种蛋孵化期性别检测准确率提供相关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蛋 无损检测 新鲜度 暗斑 裂纹 蛋壳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缺陷激光无损检测方法综述
14
作者 孙洪宇 裴伟尧 +3 位作者 邱舒淇 蔡智超 彭丽莎 黄松岭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4,共14页
管道作为能源、化工、核电等关键领域的核心基础设施,其结构完整性对系统安全与稳定运行至关重要。然而,管道在服役过程中受极端温度、恶劣环境影响,极易萌生裂纹、腐蚀、变形等多种结构缺陷,其运行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传统无损检测技术... 管道作为能源、化工、核电等关键领域的核心基础设施,其结构完整性对系统安全与稳定运行至关重要。然而,管道在服役过程中受极端温度、恶劣环境影响,极易萌生裂纹、腐蚀、变形等多种结构缺陷,其运行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传统无损检测技术在管道检测中普遍存在精度低、效率低、复杂环境适应性差等问题,而激光无损检测技术凭借其非接触、高精度、高效率和强适应性等优势,在管道缺陷检测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该文阐述管道缺陷的类型、成因及传统检测方法的原理与特点,综述激光超声检测、激光点云、分布式光纤传感等主流激光无损检测方法的原理、技术特点和发展现状,分析当前激光无损检测技术面临的挑战,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缺陷 激光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射流驱动的圆柱滚子微动不平衡量无损检测
15
作者 梁士杰 段明德 +2 位作者 张壮雅 高奋武 邓四二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61,共8页
微型圆柱滚子在加工及装配过程中由于材质不均匀,形状不对称等因素,不可避免地产生微小的动不平衡量,而现有微动不平衡量检测装置存在检测困难,容易损伤圆柱滚子表面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射流驱动的圆柱滚子微动不平衡量无损检测装置... 微型圆柱滚子在加工及装配过程中由于材质不均匀,形状不对称等因素,不可避免地产生微小的动不平衡量,而现有微动不平衡量检测装置存在检测困难,容易损伤圆柱滚子表面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射流驱动的圆柱滚子微动不平衡量无损检测装置,构建了检测装置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力学分析得出检测装置在理论上具有可行性,搭建了圆柱滚子微动不平衡量无损检测试验平台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检测装置能够清晰地提取出圆柱滚子的微动不平衡量信号,且不会损伤圆柱滚子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圆柱滚子 动不平衡 无损检测 检测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反射光谱的宣纸含水率无损检测研究
16
作者 王建旭 谭银雨 +6 位作者 覃丹 汤斌 唐欢 范文奇 杨玟 钟年丙 赵明富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29-1638,共10页
含水率是影响纸质文物保存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建立一种快速无损检测纸质文物本体含水率检测方法,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提供的棉料四尺单宣为研究对象,利用近红外光谱仪结合化学计量学的方法无损检测宣纸本体含水率。将7种不同的湿度盐... 含水率是影响纸质文物保存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建立一种快速无损检测纸质文物本体含水率检测方法,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提供的棉料四尺单宣为研究对象,利用近红外光谱仪结合化学计量学的方法无损检测宣纸本体含水率。将7种不同的湿度盐放入封闭环境箱中,调整环境湿度范围至37%RH~97%RH,并将宣纸置于封闭环境箱内平衡7 d,利用烘干法测得宣纸含水率范围为6.35%~15.55%。近红外光谱采集的范围为900~1700 nm,原始光谱数据采用光谱-距离联合法(SPXY)以4∶1的比例将210条样本划分为168条训练集和42条验证集。原始光谱数据分别利用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基线校正(BC)、归一化(Normalize)及其组合方法进行数据预处理。利用连续性投影算法(SPA)和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ARS)选择特征波段,并建立全波段的线性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PLSR)、特征波段的PLSR模型以及非线性的双层BP神经网络(DL-BPNN)模型。结果表明,以全波段数据建立的模型中,最佳预测模型为SNV-PLSR,其验证集均方根误差(RMSEP)为0.6445,决定系数(R^(2)P)为0.9283。特征波段建立的模型中,线性最佳预测模型为未预处理-CARS-PLSR,其验证集的均方根误差(RMSEP)为0.5707,决定系数(R^(2)P)为0.9438。在非线性DL-BPNN模型中,WT+Normalize-CARS-DL-BPNN预测效果更优,其验证集为0.9424,RMSEP为0.5776。综合比较三种模型的预测效果,未预处理-CARS-PLSR模型具有最佳的预测能力,表明在宣纸的光谱数据信息中,CARS特征提取方法在保留重要特征和去除冗余信息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因此,该研究验证了近红外光谱无损检测宣纸含水率的可行性,建立了棉料四尺单宣近红外光谱与含水率之间的关系,为我国纸质文物含水率的测量提供了可靠的检测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无损检测 含水率 纸质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近红外光谱与联合优化策略的孵前种鸭蛋受精信息无损检测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灼廷 王巧华 +2 位作者 王东桥 陈燕斌 李世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69-1475,共7页
种鸭蛋的孵化是鸭蛋和鸭肉生产的重要保障,无精蛋不能孵化出雏鸭,且在孵化箱内容易变质影响受精蛋的孵化。为了解决人工照蛋剔除无精蛋的劳动强度大、资源浪费等问题,以入孵前种鸭蛋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与深度学... 种鸭蛋的孵化是鸭蛋和鸭肉生产的重要保障,无精蛋不能孵化出雏鸭,且在孵化箱内容易变质影响受精蛋的孵化。为了解决人工照蛋剔除无精蛋的劳动强度大、资源浪费等问题,以入孵前种鸭蛋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与深度学习的种鸭蛋孵前受精信息无损检测方法。使用可见-近红外光纤光谱仪对321枚樱桃谷种鸭蛋(受精蛋144枚,无精蛋177枚)采集光谱数据,将光谱数据按3∶1的比例划分出训练集和测试集,采用在原光谱数据中添加噪声与随机偏移、随机选取并计算平均光谱两种方法将训练集进行扩充。设计了一个端到端深度学习模型:自动编码1维卷积神经网络CAE-1DCNN,使用卷积、池化层代替自动编码器中的全连接层,得到改进的卷积自动编码器CAE,采用联合优化策略训练CAE-1DCNN模型,使其具备自动编码器在数据的压缩-重构过程中提取有用特征的能力,并且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取适用于分类任务的特征。采用了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算法(CARS)、连续投影算法(SPA)、无信息变量消除算法(UVE)三种常用特征波长选取算法和K-最近邻(KNN)、朴素贝叶斯(NB)、随机森林(RF)三种机器学习分类模型进行组合,与本文提出的模型进行对比;采用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算法(t-SNE)将特征提取效果进行可视化。最后采用梯度加权类激活图(Grad-CAM)将本文提出的模型对光谱数据的关注区域进行了可视化,探讨了光谱信息的生物可解释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CAE-1DCNN模型能较好地提取光谱数据中的有效信息,判别准确率为95.06%,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与深度学习相结合可以实现种鸭蛋孵前受精信息无损检测,使用联合优化策略训练的卷积自动编码器有较好的特征提取能力。端到端的CAE-1DCNN模型便于集成,为开发无损检测设备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孵前种鸭蛋 受精信息 深度学习 联合优化 可见-近红外光谱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GO-SVM的输电铁塔地脚螺栓螺母缺失无损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阳 张璐 +3 位作者 吴德强 周青 张川 王彦海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0-140,共11页
为了无损检测埋置于混凝土中的输电铁塔地脚螺栓有无螺母缺失缺陷,保障输电线路安全运行,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北方苍鹰优化算法(improve northern goshawk optimization,INGO)优化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检测... 为了无损检测埋置于混凝土中的输电铁塔地脚螺栓有无螺母缺失缺陷,保障输电线路安全运行,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北方苍鹰优化算法(improve northern goshawk optimization,INGO)优化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检测方法(INGO-SVM):首先,通过Cubic混沌映射与小孔成像反向学习策略增加北方苍鹰优化算法(northern goshawk optimization,NGO)种群的多样性,并在优化初始解的同时增加种群的搜索区域,使算法尽可能的找到潜在的最优解并分析优化效果;其次,将INGO应用于SVM的核心参数寻优,得到分类模型;最后,将螺杆直径、保护层厚度、垫板厚度以及电磁无损检测得到的磁场强度作为输入量,输出地脚螺栓螺杆上螺母个数,判断缺陷类型;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SVM,提出的INGO-SVM模型在输电铁塔地脚螺栓螺母缺失分类中的均方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以及平均绝对误差分别降低了31.7%、60.7%、68.9%,验证了该方法解决地脚螺栓螺母缺失无损检测分类问题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铁塔地脚螺栓 螺母缺失缺陷 改进北方苍鹰优化算法 支持向量机 电磁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超声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金水 吴健豪 +3 位作者 付兰凌 李爽 罗浩 吴林志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30-1139,共10页
激光超声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高分辨率的无损检测技术,可在恶劣环境中实现远距离检测,近年来在复合材料损伤检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地研究。本文对激光超声的激发及检测方法进行概述,介绍了激光超声无损检测技术在材料物理参数测量及医疗... 激光超声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高分辨率的无损检测技术,可在恶劣环境中实现远距离检测,近年来在复合材料损伤检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地研究。本文对激光超声的激发及检测方法进行概述,介绍了激光超声无损检测技术在材料物理参数测量及医疗成像等领域的应用;对激光超声相控阵技术、超快激光超声技术、非线性激光超声等新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浅析,并列举了近年来深度学习在激光超声无损检测方面的应用案例;介绍了在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最后对激光超声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超声 无损检测 热弹效应 激光技术 物理参数测量 机器学习 神经网络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阵列差分涡流检测对铝合金涂层下腐蚀无损成像检测研究
20
作者 唐孝良 周俊 +9 位作者 简光建 邓庆祝 莫少览 邓江 佘祖新 钟勇 黄伦 舒畅 潘茂林 王忠维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05-113,共9页
目的在恶劣环境中使用的铝合金部件通常需要涂层防护,但涂层失效导致铝合金发生腐蚀的初期阶段无法通过外观进行检测确认,因此利用阵列差分涡流检测对铝合金涂层下的腐蚀进行无损成像检测。方法以涂覆有丙烯酸涂层的2A12-T4铝合金作为... 目的在恶劣环境中使用的铝合金部件通常需要涂层防护,但涂层失效导致铝合金发生腐蚀的初期阶段无法通过外观进行检测确认,因此利用阵列差分涡流检测对铝合金涂层下的腐蚀进行无损成像检测。方法以涂覆有丙烯酸涂层的2A12-T4铝合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在盐酸溶液中进行不同时间的加速腐蚀实验,获得不同腐蚀程度的损伤样品,随后进行阵列涡流检测。检测后使用脱漆剂除漆,对腐蚀缺陷微观形貌、化学成分和三维尺寸进行表征。获得了腐蚀缺陷尺寸与差分涡流信号间的关联规律。使用有限元分析手段,研究了腐蚀缺陷尺寸对差分涡流信号的影响机制。结果研究结果发现,涂层下的铝合金腐蚀损伤呈现浅碟型几何特征,在腐蚀初期主要在深度方向生长,而在腐蚀后期向径向和深度2个方向生长。涂层下腐蚀缺陷尺寸越大,检测信号越强。发生腐蚀损伤区域的阵列涡流差分信号会呈现出“凹-凸”的信号特征,并且缺陷实际位置处于检测信号的“峰”和“谷”之间。结论差分阵列涡流检测可以直观地确定涂层下腐蚀缺陷的存在及腐蚀缺陷的尺寸,实现腐蚀缺陷的涡流成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腐蚀 涂层 涡流 无损检测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