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5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印花用活性翠蓝的沾色性能
1
作者 高丽贤 王秀宝 +1 位作者 李志刚 乔学胜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0-52,60,共4页
纯棉织物采用活性翠蓝印花,通常会出现白地沾污现象,探讨了尿素用量、蒸化时间、蒸化温度、蒸汽湿度、水的硬度、碱剂、皂洗剂等因素对活性翠蓝上染和沾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翠蓝质量分数为30 g/kg时,尿素质量分数为100 g/kg,蒸... 纯棉织物采用活性翠蓝印花,通常会出现白地沾污现象,探讨了尿素用量、蒸化时间、蒸化温度、蒸汽湿度、水的硬度、碱剂、皂洗剂等因素对活性翠蓝上染和沾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翠蓝质量分数为30 g/kg时,尿素质量分数为100 g/kg,蒸化时间12 min,蒸汽湿度100%,蒸化温度102℃的条件下,活性翠蓝沾色较少;水洗时加防白地沾污的皂洗剂,防沾色等级可达3~4级,提高了活性翠蓝印花织物的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花 活性翠蓝 沾色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涂料色浆的制备及其在窗帘织物中的应用
2
作者 吴耀扬 周筱雅 陈凯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5-85,共11页
为明确水性涂料色浆中分散剂与黏合剂间的协同分散机制,通过筛选不同种类的分散剂和黏合剂,制备了一系列水性涂料色浆。同时,采用丝网印花技术,调控黏合剂和增稠剂的添加量、焙烘温度和水性颜料色浆含量,制备了一系列彩色印花织物。借... 为明确水性涂料色浆中分散剂与黏合剂间的协同分散机制,通过筛选不同种类的分散剂和黏合剂,制备了一系列水性涂料色浆。同时,采用丝网印花技术,调控黏合剂和增稠剂的添加量、焙烘温度和水性颜料色浆含量,制备了一系列彩色印花织物。借助纳米级激光粒度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仪器对比分析了彩色窗帘K/S值、干湿摩擦色牢度、透气率、硬挺度、断裂强力、紫外防护和耐紫外老化等性能。结果表明:具有芳香环结构的分散剂与黏合剂之间存在强π-π相互作用,可形成协同分散效应;涂料色浆制备的印花织物K/S值最高(4.4),干湿摩擦牢度可达5级,透气性提升至157.76 mm/s,断裂强力提高至1700.90 N,硬挺度增加至8.92 cm。此外,该印花织物还展现了极佳紫外防护性能(T_(UPF)∶95.3±0.7,T_(UVA)∶4.7%±0.2%),且其褪色率仅为商品化染料的1/2,在窗帘织物领域展现了良好的应用潜力。研究结果为设计开发高性能窗帘织物着色用的水性涂料色浆提供了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涂料色浆 协同分散 着色效果 耐候性 印花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硅丙乳液的制备及其在织物涂料印花中的应用
3
作者 樊武厚 田睿 +5 位作者 马德武 蒲宗耀 廖正科 张劲峰 魏乾阳 李林华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2-46,共5页
通过引入自制的单丙烯酸酯聚二甲基硅氧烷功能单体,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出高硅元素含量和低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柔性硅丙乳液。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柔性硅丙乳液的化学结构,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柔性硅... 通过引入自制的单丙烯酸酯聚二甲基硅氧烷功能单体,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出高硅元素含量和低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柔性硅丙乳液。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柔性硅丙乳液的化学结构,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柔性硅丙乳液涂料印花织物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自制的柔性硅丙乳液胶膜具有较高的表面和截面硅元素质量分数(分别为26.4%和17.51%)、较低的Tg(-38.76℃)和较低的48h吸水率(16.75%)。当印花色浆中柔性硅丙乳液质量分数为10%时,涂料印花织物的耐干/湿摩擦色牢度可达4级,手感柔软度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丙乳液 柔性 涂料印花 纯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织物的涂料数码直喷印花效果预测
4
作者 张瑜 宋雅玲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5-41,共7页
针对数码直喷印花生产过程中无法提前预测印花效果的问题,为了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试错成本和资源浪费,使产品更符合消费者的色彩需求,选取棉织物与印花效果相关的结构参数来建立预测模型。灰色关联分析法可以用于确定各因素对其所在系统... 针对数码直喷印花生产过程中无法提前预测印花效果的问题,为了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试错成本和资源浪费,使产品更符合消费者的色彩需求,选取棉织物与印花效果相关的结构参数来建立预测模型。灰色关联分析法可以用于确定各因素对其所在系统的影响程度,通过灰色预测GM(1,N)模型分析指标关联度,并建立棉织物涂料数码直喷印花效果与物理测试指标之间的灰色关联模型,该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4.06%,属于一级精度范围,可以较好地预测数码直喷印花在棉织物上的效果,满足企业实际生产的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织物 涂料 数码印花 印花效果预测 关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深蓝B-2GLN的泡沫法给碱-湿蒸无尿素印花 被引量:2
5
作者 崔芳 张鑫卿 +4 位作者 王梦楠 任燕 李大伟 许佳艳 田呈呈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32,共5页
针对活性染料常规印花废水氨氮含量高等问题,研究活性染料的泡沫法给碱-湿蒸无尿素印花。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作发泡剂、海藻酸钠(SA)作稳泡剂配制发泡原液,探讨了SDS和SA用量对泡沫的初见液时间(t_(0))和破裂半衰期(t_(1/2))的影响,... 针对活性染料常规印花废水氨氮含量高等问题,研究活性染料的泡沫法给碱-湿蒸无尿素印花。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作发泡剂、海藻酸钠(SA)作稳泡剂配制发泡原液,探讨了SDS和SA用量对泡沫的初见液时间(t_(0))和破裂半衰期(t_(1/2))的影响,以及泡沫的耐碱稳定性。研究了汽蒸时间和碱剂用量对活性深蓝B-2GLN泡沫法给碱-湿蒸印花棉织物表观色深的影响,并分析了综合印花效果。结果表明:含4 g/L SDS和16 g/L SA的发泡原液在Na_(2)CO_(3)质量浓度为35 g/L时,泡沫的t_(1/2)仍高达2222 s,耐碱稳定性良好。质量分数为3%的活性深蓝B-2GLN采用泡沫法给碱-湿蒸工艺印花的适宜固色条件为Na_(2)CO_(3)20 g/L、102℃汽蒸11 min;印花织物花型轮廓清晰度尚可、无明显渗化,颜色递深性良好,耐摩擦达4级及以上,耐皂洗色牢度为4~5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尿素印花 湿蒸固色 泡沫法给碱 活性染料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多巴胺/壳聚糖改性棉织物的茶色素染色及其抗菌和防紫外线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丽丽 袁亮 +2 位作者 唐雨霞 杨文菊 王浩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6-113,共8页
为提高棉织物的天然色素染色性和多功能性,利用CuSO_(4)/H_(2)O_(2)氧化体系下多巴胺(DA)在织物表面快速聚合沉积后,采用壳聚糖(CS)整理制备聚多巴胺/壳聚糖(PDA/CS)改性棉织物,再用茶色素对其进行染色处理。探究了DA快速聚合沉积过程... 为提高棉织物的天然色素染色性和多功能性,利用CuSO_(4)/H_(2)O_(2)氧化体系下多巴胺(DA)在织物表面快速聚合沉积后,采用壳聚糖(CS)整理制备聚多巴胺/壳聚糖(PDA/CS)改性棉织物,再用茶色素对其进行染色处理。探究了DA快速聚合沉积过程中各因素对改性棉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得到较佳工艺条件:CuSO_(4)浓度为3 mmol/L,DA质量浓度为2.0 mg/mL,H_(2)O_(2)浓度为13 mmol/L,沉积时间为2 h。在此条件下,PDA/CS改性棉织物染色后的K/S值达到6.21。研究结果表明:CuSO_(4)/H_(2)O_(2)氧化体系下DA在棉织物表面形成PDA层,可与CS产生氢键作用在织物表面均匀成膜;茶色素染色PDA/CS改性棉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沾色)和耐人造光色牢度均达到4级及以上;PDA/CS改性织物染色后的UPF值为31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大肠杆菌的抑菌率达到90%以上,具备抗菌和防紫外线的双重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织物 聚多巴胺 壳聚糖 茶色素染色 天然染料 功能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织物新型涂料数码喷墨印花应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宋雅玲 黄国光 张瑜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58,共4页
针对传统涂料数码喷墨印花工艺中喷涂织物处理液和高温固色的环节,通过使用新型涂料数码喷墨印花工艺可省去上述环节,以达到缩短工艺流程、节能环保、减少废气排放、降本增效的目的。通过对新型涂料数码喷墨印花技术和传统涂料数码喷墨... 针对传统涂料数码喷墨印花工艺中喷涂织物处理液和高温固色的环节,通过使用新型涂料数码喷墨印花工艺可省去上述环节,以达到缩短工艺流程、节能环保、减少废气排放、降本增效的目的。通过对新型涂料数码喷墨印花技术和传统涂料数码喷墨印花技术进行对比研究,将使用两种喷墨印花工艺的棉织物分别进行颜色特征值、色牢度、pH值、硬挺度、折皱回复角的测试。结果表明,新型涂料数码喷墨印花工艺在绿色节能、降低成本的同时,其耐摩擦色牢度、硬挺度和折皱回复角方面的表现优于传统涂料数码印花工艺;在颜色特征值、pH值和耐皂洗色牢度方面与传统涂料数码印花工艺性能相当。总体来说,新型涂料数码喷墨印花工艺符合绿色印染的发展方向,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对企业实际的生产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织物 涂料 数码喷墨印花 K/S值 色牢度 硬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辐射制冷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
8
作者 李彤彤 耿雨 +2 位作者 钟毅 毛志平 冯雪凌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17,共5页
利用磷酸-微晶纤维素法(PA-MCC),将二氧化钛纳米颗粒(TiO_(2)-NP)制成均匀的分散液,再使用丝网印花方式将分散液整理到棉织物表面,制备了表面负载TiO_(2)-NP的辐射制冷(RC)织物。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MCC-TiO_(2)-NP制冷层表面... 利用磷酸-微晶纤维素法(PA-MCC),将二氧化钛纳米颗粒(TiO_(2)-NP)制成均匀的分散液,再使用丝网印花方式将分散液整理到棉织物表面,制备了表面负载TiO_(2)-NP的辐射制冷(RC)织物。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MCC-TiO_(2)-NP制冷层表面和截面的形貌;采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测得RC织物在0.3~2.5μm太阳光波段的最高反射率为0.9;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得到RC织物在8~14μm的中红外波段的平均发射率为0.98;一个标准太阳光照下,RC织物下的温度比棉织物平均低1.59℃,比室温平均低9.48℃;不同弯折次数下的降温效果证明织物辐射制冷性能的耐久性;接触角测试测得RC织物的吸水性能仍然较佳;室外测试证明了RC织物能成功调节人体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制冷 二氧化钛 丝网印花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MO在活性染料印花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周金丽 王维明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36,99,共5页
以4-甲基吗啉-4-氧化物(NMMO)代替尿素,用于棉织物印花,研究NMMO对活性红K-2G印花性能及印花织物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NMMO的加入提高了色浆黏度,且印花性能与尿素相当。与尿素印花织物相比,NMMO印花织物的耐干摩擦色牢度有所提升... 以4-甲基吗啉-4-氧化物(NMMO)代替尿素,用于棉织物印花,研究NMMO对活性红K-2G印花性能及印花织物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NMMO的加入提高了色浆黏度,且印花性能与尿素相当。与尿素印花织物相比,NMMO印花织物的耐干摩擦色牢度有所提升,强力有所下降,但下降不明显。使用NMMO印花的织物纤维表观形貌未发生改变,结晶度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染料印花 NMMO 尿素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处理的数码印花棉织物色差检测
10
作者 燕雨 谭艳君 +1 位作者 苗润丰 高鹏福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7,共6页
织物色差等级评定目前主要依赖于人工对比标准样卡进行判定,其等级判断易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为对棉织物色差进行客观、全局化评定,文中提出3种基于OpenCV的织物色差评定方法:首先在D_(65)光源下获取标准样卡的不同色差等级灰度图像,... 织物色差等级评定目前主要依赖于人工对比标准样卡进行判定,其等级判断易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为对棉织物色差进行客观、全局化评定,文中提出3种基于OpenCV的织物色差评定方法:首先在D_(65)光源下获取标准样卡的不同色差等级灰度图像,使用高斯滤波对图像进行降噪,然后分别采用MSE均方误差、PSNR峰值信噪比、SSIM结构相似性指数算法对标准样卡灰度图像进行量化处理,建立并寻找最佳模型。为验证模型的准确性,采用数码印花对经过不同前处理工艺的棉织物喷印染色作为测试样本,通过模型得到色差等级,并与人工评定色差结果对比。结果表明:3种图像处理评定织物色差模型的评定结果均与人工评定具有高度一致性,图像处理方法更加简洁、客观和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数码印花 棉织物 色差 模型建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织物无水数码印花喷头堵塞因素分析
11
作者 司敬超 赵虹娟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7-50,共4页
棉织物数码印花使用的活性染料墨水容易造成印花机喷头堵塞,产生打印断线的问题。对活性染料墨水的表面张力、黏度、含盐量、粒径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墨水的表面张力、黏度、含盐量均不会导致印花机喷头堵塞,墨水中存在的粒径超过5... 棉织物数码印花使用的活性染料墨水容易造成印花机喷头堵塞,产生打印断线的问题。对活性染料墨水的表面张力、黏度、含盐量、粒径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墨水的表面张力、黏度、含盐量均不会导致印花机喷头堵塞,墨水中存在的粒径超过5μm的不溶性杂质是导致堵塞的主要原因。活性染料印花墨水经离心分离除去5μm以上的不溶性杂质后,印花机喷头无堵塞问题,打印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织物 数码印花 喷头堵塞 印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氮-均三嗪型活性分散染料对棉织物的印花性能
12
作者 江华 季正芳 丁国庆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3-36,共4页
使用自行合成的7支偶氮-均三嗪型活性分散染料制备印花色浆,并将其用于棉织物的印花,测试了印花棉织物的色深值、固色率、色牢度、热迁移性和断裂强力等性能。结果表明:印花棉织物具有良好的得色率、鲜艳性和匀染效果,同时具有良好的耐... 使用自行合成的7支偶氮-均三嗪型活性分散染料制备印花色浆,并将其用于棉织物的印花,测试了印花棉织物的色深值、固色率、色牢度、热迁移性和断裂强力等性能。结果表明:印花棉织物具有良好的得色率、鲜艳性和匀染效果,同时具有良好的耐有机溶剂萃取性能。印花棉织物固色率达到67%~84%,染料迁移率仅有2.4%~3.8%,耐皂洗、耐摩擦和耐升华色牢度可达4级以上,显现出优异的颜色坚牢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分散染料 棉织物 印花 色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与聚酰胺织物表面改性对喷墨印花的影响
13
作者 杨海贞 周泽林 +1 位作者 马闯 魏肃桀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0-44,共5页
为提升喷墨印花棉与聚酰胺织物的图案效果,将海藻酸钠(SA)和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DTAC)用于棉与聚酰胺织物的预处理工艺,对喷墨印花织物的颜色参数进行测试,分析SA和DTAC改性对棉与聚酰胺织物的表观颜色深度、图案印花清晰度、色牢度... 为提升喷墨印花棉与聚酰胺织物的图案效果,将海藻酸钠(SA)和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DTAC)用于棉与聚酰胺织物的预处理工艺,对喷墨印花织物的颜色参数进行测试,分析SA和DTAC改性对棉与聚酰胺织物的表观颜色深度、图案印花清晰度、色牢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SA改性织物相比,DTAC的引入可使棉与聚酰胺织物的表观颜色深度增加,图案清晰度提升,防渗化效果变好,色牢度和断裂强力没有明显改变;经过DTAC改性,改性剂在棉与聚酰胺织物表面形成了薄膜,填充了纤维之间的毛细孔隙,使得更多的活性染料与纤维共价结合,进而提高了喷墨印花图案的颜色深度和印花清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棉与聚酰胺织物 喷墨印花 活性染料 海藻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织物表面处理对活性染料喷墨印花的影响 被引量:25
14
作者 房宽峻 刘尊东 +3 位作者 陈伟 张健飞 刘秀明 蔡玉青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8-132,147,共6页
织物的表面结构和性质是影响喷墨印花颜色效果的重要因素。采用2种不同的纯棉织物,并用改性聚丙烯酰胺、石油加氢轻馏物、丙烯酸共聚物以及海藻酸钠分别对棉织物进行表面处理,分析了织物组织结构和表面处理工艺对5种活性染料喷墨印花颜... 织物的表面结构和性质是影响喷墨印花颜色效果的重要因素。采用2种不同的纯棉织物,并用改性聚丙烯酰胺、石油加氢轻馏物、丙烯酸共聚物以及海藻酸钠分别对棉织物进行表面处理,分析了织物组织结构和表面处理工艺对5种活性染料喷墨印花颜色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低的织物经过活性染料喷墨印花后所得到的颜色比密度高的深,湿摩擦牢度略差。非离子且亲水性较好的聚丙烯酰胺处理后织物的活性染料喷墨印花颜色效果优于石油加氢轻馏物、丙烯酸共聚物以及海藻酸钠。元明粉对活性染料喷墨印花的颜色没有明显的增深作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织物 表面处理 活性染料 喷墨印花 颜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颜料墨水对织物喷墨印花的适应性能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潮霞 汪毅 朱锋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2-86,共5页
为了探讨颜料墨水对不同织物喷墨印花的适应性,选用棉、涤纶、蚕丝、天丝、涤/棉、棉/锦、涤/锦/棉等不同纤维种类、不同组织结构的织物,采用自制六色颜料墨水在8 pass,720 dpi打印单色块,分析颜料墨水印花的颜色深度、色牢度、清晰度... 为了探讨颜料墨水对不同织物喷墨印花的适应性,选用棉、涤纶、蚕丝、天丝、涤/棉、棉/锦、涤/锦/棉等不同纤维种类、不同组织结构的织物,采用自制六色颜料墨水在8 pass,720 dpi打印单色块,分析颜料墨水印花的颜色深度、色牢度、清晰度以及织物风格等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打印织物表面性能是影响喷墨印花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亲水性纤维,结构紧密的织物可以将墨水贮留在织物表面,打印K/S值大,清晰度高,但牢度略低;对抱水性能较低的稀薄涤纶、蚕丝织物,为了确保喷墨印花的印制精细度,预处理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墨印花 颜料墨水 通用性 印花性能 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布、无纺布及一次性过滤纸的微生物屏障效果及棉布相关参数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涛 朱亭亭 +2 位作者 李炎 张流波 张青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53-1055,共3页
目的比较几种医用包装材料阻菌率,不同洗涤次数的棉布失重率、撕裂强度及耐磨性的差异。方法依据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对棉布、无纺布、一次性过滤纸三种包装材料进行阻菌率测试,采用棉布失重试验、抗拉力试验、耐磨性试验,对不同... 目的比较几种医用包装材料阻菌率,不同洗涤次数的棉布失重率、撕裂强度及耐磨性的差异。方法依据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对棉布、无纺布、一次性过滤纸三种包装材料进行阻菌率测试,采用棉布失重试验、抗拉力试验、耐磨性试验,对不同洗涤次数棉布的失重率、撕裂强度及耐磨性进行测试。结果透气包装材料微生物屏障分等试验中,双层新棉布、双层旧棉布、一次性过滤纸和无纺布平均阻菌率分别为62.15%、31.39%、82.04%和89.71%;棉布经洗涤30次后失重率下降1.22%,撕裂强度下降6.70%,经织物平磨仪测试均没有起毛起球。结论阻菌效果排名依次为无纺布、一次性过滤纸、双层棉布。棉布经洗涤30次后,失重率和撕裂强度有所下降,阻菌效果较新棉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屏障 棉布 无纺布 皱纹纸 硬质灭菌容器 撕裂强度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涂料染色工艺研究 被引量:29
17
作者 郝龙云 许益 +2 位作者 蔡玉青 张霞 房宽峻 《印染》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3期1-4,共4页
对超细涂料染色工艺进行探讨 ,确定织物阳离子改性的最佳工艺条件 ,并对超细涂料的上染率、染色效果 (染色深度 摩擦牢度 皂洗牢度等 )
关键词 涂料染色 上染率 效果 棉织物 改性 阳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颜料表面改性及其染色性能 被引量:11
18
作者 姚丹丹 李小丽 +2 位作者 田安丽 付少海 王潮霞 《印染》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13,23,共5页
采用非离子分散剂制备超细颜料,然后采用阳离子改性剂调节颜料表面电荷,得到阳离子型超细颜料,研究了阳离子型超细颜料的着色性能。优化的阳离子型超细颜料制备工艺为:颜料含量10%,非离子分散剂FPE 16%(占颜料总量),阳离子分散剂POED 4... 采用非离子分散剂制备超细颜料,然后采用阳离子改性剂调节颜料表面电荷,得到阳离子型超细颜料,研究了阳离子型超细颜料的着色性能。优化的阳离子型超细颜料制备工艺为:颜料含量10%,非离子分散剂FPE 16%(占颜料总量),阳离子分散剂POED 4%。采用此工艺制备的阳离子型超细颜料粒径小,Zeta电位由负值变为正值,离心稳定性高,对温度、电解质、pH值的稳定性能均较好,染色结果表明,织物的K/S值明显增大,织物颜色更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料染色 颜料 阳离子 改性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环保型聚丙烯酸酯黏合剂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闫展 赵妍 +2 位作者 赵振河 刘春燕 唐璐 《印染》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8-12,共5页
分析了影响环保型聚丙烯酸酯乳液黏合剂涂料印花性能的因素,通过改变软硬单体配比、功能单体(AA)用量、链转移剂十二烷基硫醇用量、交联单体的选择及其用量、焙烘温度等,优化了黏合剂的合成工艺,即软硬单体配比为1.33,功能单体AA为1.5%... 分析了影响环保型聚丙烯酸酯乳液黏合剂涂料印花性能的因素,通过改变软硬单体配比、功能单体(AA)用量、链转移剂十二烷基硫醇用量、交联单体的选择及其用量、焙烘温度等,优化了黏合剂的合成工艺,即软硬单体配比为1.33,功能单体AA为1.5%,十二烷基硫醇为0.23%,交联单体NT为2.0%;将合成的丙烯酸酯黏合剂应用于涂料印花,其优化工艺为:预烘温度80,时间3 min,焙烘温度130,时间4 min。测试结果表明,印花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耐洗色牢度及K/S值均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料印花 黏合剂 丙烯酸酯 乳液聚合 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盐增稠剂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海玲 周向东 +2 位作者 史亚鹏 王丽 张晓露 《印染》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9-13,共5页
以丙烯酸、煤油、丙烯酸十八酯等为主要原料,采用反相乳液聚合制备了一种耐盐增稠剂。考察了pH值、溶剂种类、乳化剂用量、耐盐单体用量等对增稠剂主要性能的影响,并优化了合成工艺。结果表明,自制增稠剂1%原糊黏度为1 387.7 mPa.s,对... 以丙烯酸、煤油、丙烯酸十八酯等为主要原料,采用反相乳液聚合制备了一种耐盐增稠剂。考察了pH值、溶剂种类、乳化剂用量、耐盐单体用量等对增稠剂主要性能的影响,并优化了合成工艺。结果表明,自制增稠剂1%原糊黏度为1 387.7 mPa.s,对盐的黏度保留率为47.82%,抱水性为1.5 cm/15 min,PVI值为0.27,得色量(正面K/S值)达20以上,渗透率达67%以上,色泽不匀度在0.173%以下,脱糊率在84%以上,综合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花助剂 增稠剂 丙烯酸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