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电型惯性微驱动器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卢秋红 高志军 +1 位作者 颜国正 颜德田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2-115,共4页
提出基于惯性-摩擦的新型压电驱动方式,设计出可实现直线运动和圆周运动的压电微型驱动器。对微驱动器进行了动力学建模,给出了试验结果及分析,并讨论了驱动器的应用方向。
关键词 压电效应 微驱动器 惯性-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双周期结构光子晶体光学特性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娇 温廷敦 许丽萍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4-308,共5页
利用传输矩阵法研究了异质双周期结构一维光子晶体的带隙结构和光学传输特性。此光子晶体能形成512~960 nm的含5个极窄透射峰的光子带隙。重点研究了一种材料为复折射率时的光学传输特性,以及当结构发生轴向应变时的"介观压光效应... 利用传输矩阵法研究了异质双周期结构一维光子晶体的带隙结构和光学传输特性。此光子晶体能形成512~960 nm的含5个极窄透射峰的光子带隙。重点研究了一种材料为复折射率时的光学传输特性,以及当结构发生轴向应变时的"介观压光效应"。结果表明:当复折射率虚部为负时,透射峰随虚部绝对值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甚至出现衰减;虚部为正时,发生吸收现象。当光子晶体发生轴向应变时,透射峰随应变量的增加呈现近似L形变化,应变量很小时透射率几乎线性减小,波长越大透射峰变化越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双周期光子晶体 复折射率 介观压光效应 传输矩阵 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控制层合梁的振动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吕胜利 吕国志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1997年第1期20-23,共4页
本文分析由压电材料进行控制的复合层合梁,利用哈密顿原理分析压电效应与结构变形的耦合作用,考虑到电场条件对结构变形的影响,推导出压电层合梁的运动方程,并求得了压电层合梁固有特性与电场的关系.并以两端简支层合梁为算例进行分析,... 本文分析由压电材料进行控制的复合层合梁,利用哈密顿原理分析压电效应与结构变形的耦合作用,考虑到电场条件对结构变形的影响,推导出压电层合梁的运动方程,并求得了压电层合梁固有特性与电场的关系.并以两端简支层合梁为算例进行分析,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从而证明了本文分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合梁 压电效应 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铝-环氧树脂声子晶体的介观压声效应
4
作者 张驰 肖亚梅 +2 位作者 许丽萍 温廷敦 李海龙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3-286,共4页
用传递矩阵法研究了由铝和环氧树脂两种材料构成了二组元一维声子晶体在应力作用下的透射谱特性。通过分析透射谱线的变化发现,在压变量的影响下,声波带隙能可控的出现和消失及平移,特别是会随着压变量的变化而出现带隙的反转,由通带变... 用传递矩阵法研究了由铝和环氧树脂两种材料构成了二组元一维声子晶体在应力作用下的透射谱特性。通过分析透射谱线的变化发现,在压变量的影响下,声波带隙能可控的出现和消失及平移,特别是会随着压变量的变化而出现带隙的反转,由通带变为禁带。为与体材料中的声弹性效应区别,参照介观压阻和介观压光效应的提法,称这种效应为介观压声效应。研究了在压变量存在下该结构透射谱线与声子晶体周期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单轴应力对声子晶体带隙有明显的影响。这些特性可为新型声学器件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观压声效应 声子晶体 传递矩阵 声波带隙 单轴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OS集成温度传感器中的器件模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熊琦 曾健平 +1 位作者 彭伟 曾云 《电子与封装》 2006年第7期32-35,共4页
根据CMOS集成温度传感器对器件的要求,对MOS器件的亚阈值模型和MOS工艺下的双极型器件进行了分析对比,选用后者更适合作为CMOS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器件,并对衬底PNP管压电结型效应对温度传感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不同类型电阻进行了... 根据CMOS集成温度传感器对器件的要求,对MOS器件的亚阈值模型和MOS工艺下的双极型器件进行了分析对比,选用后者更适合作为CMOS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器件,并对衬底PNP管压电结型效应对温度传感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不同类型电阻进行了分析对比,为CMOS集成温度传感器设计打下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温度传感器 亚阈值模型 压电结型效应 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增强二硫化钼/氧化锌近红外光催化降解氨氮 被引量:2
6
作者 潘权子 刘文晓 +2 位作者 孟则达 罗莉 刘守清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33-39,共7页
将硫化钼(MoS_(2))与氧化锌(ZnO)纳米棒结合,制备了MoS_(2)/ZnO压电近红外光催化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UV-VIS-INF-DRS)、固体荧光等方法对MoS_(2)/ZnO样品进... 将硫化钼(MoS_(2))与氧化锌(ZnO)纳米棒结合,制备了MoS_(2)/ZnO压电近红外光催化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UV-VIS-INF-DRS)、固体荧光等方法对MoS_(2)/ZnO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oS_(2)/ZnO生成了异质结。以0.1 g MoS_(2)/ZnO材料作为压电近红外光催化剂,在压电条件下降解pH=10浓度为100.0 mg/L的氨氮溶液,当在搅拌(250 r/min)条件下,用850 nm波长的近红外光照射6 h时,氨氮的降解率为90.97%;而相同条件下,无压电效应时近红外光催化降解氨氮的效率仅为65.16%,表明压电效应增强了氨氮的降解。其原因是ZnO压电构建的内建电场增强了MoS_(2)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分离效率。动力学研究表明,MoS_(2)/ZnO降解氨氮的反应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其表观反应速率常数的平均值为0.2987 h^(-1)。该研究结果对利用太阳能和水波能降解氨氮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_(2) ZNO 近红外光 压电效应 氨氮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加工工件振幅检测系统原理及部分信号处理电路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春艳 秦永左 白素平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63-66,共4页
本文介绍了加工工件振幅检测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
关键词 振幅检测 压电效应 超声波加工 信号处理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基复合材料包装封口超声波焊接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刘胜友 曾乐予 《食品与机械》 CSCD 2003年第2期35-36,共2页
对一种实用的纸基复合包装材料包装盒封口用超声波焊接设备的基本结构作了介绍。
关键词 纸基复合材料 包装封口 超声波焊接设备 结构 工作原理 液态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烧结多层叠片式压电陶瓷变压器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朝林 庄海军 《电子工程师》 2003年第12期52-55,共4页
介绍了普通压电陶瓷变压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了低温烧结PZT压电陶瓷材料的配制及其主要性能,以及如何利用其来实现低温烧结型多层叠片压电陶瓷变压器,最后对低温烧结型多层叠片压电陶瓷变压器的主要应用、空载和负载特性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低温烧结 压电陶瓷变压器 PZT压电陶瓷 多层叠片 压电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磷纳米硅薄膜电导及压阻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晨 何宇亮 祁祥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85-489,共5页
研究了掺磷对纳米硅薄膜微结构和电学特性的影响 .指出气相掺杂能使nc Si:H膜中磷原子浓度达到原子分数 5%的水平 ,掺杂效率可达 η≈ 1 .0 % .掺磷后能使薄膜暗电导率提高两个数量级 ,达到σ =1 0 -1~ 1 0 1S·cm-1,电导激活能ΔE... 研究了掺磷对纳米硅薄膜微结构和电学特性的影响 .指出气相掺杂能使nc Si:H膜中磷原子浓度达到原子分数 5%的水平 ,掺杂效率可达 η≈ 1 .0 % .掺磷后能使薄膜暗电导率提高两个数量级 ,达到σ =1 0 -1~ 1 0 1S·cm-1,电导激活能ΔE =( 1~ 6)× 1 0 -2 eV水平 .掺磷能促使nc Si:H膜更加有序化且晶粒尺寸变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膜 电导率 纳米硅 压阻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幅极值法测声速的研究
11
作者 毛勇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1期51-53,共3页
振幅极值法测声速实验中 ,什么情况下声压振幅有极大值 ?为什么声压振幅极大值随发射器与接收器之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 ?为什么声压总不能为零 ?声压振幅相邻极大值之间的距离为多少 ?教材中对这几个问题都是作结论性的定性说明。文章把... 振幅极值法测声速实验中 ,什么情况下声压振幅有极大值 ?为什么声压振幅极大值随发射器与接收器之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 ?为什么声压总不能为零 ?声压振幅相邻极大值之间的距离为多少 ?教材中对这几个问题都是作结论性的定性说明。文章把发射器与接收器之间的空气看作表观阻抗随间距周期性变化的机械系统 ,以理论上给予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值法 声压 压电效应 吸收系数 反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