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岭河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1
作者 吴方莹 徐健 张培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132-135,156,共5页
为了研究马岭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动态特征,在该河流上、中、下游3个区段设置了4个采样点,并于2023年春、夏、秋3个季节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马岭河有大型底栖动物42种,分属4门14目,以节肢动物为主,双翅目为绝对优势类群,摇蚊幼... 为了研究马岭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动态特征,在该河流上、中、下游3个区段设置了4个采样点,并于2023年春、夏、秋3个季节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马岭河有大型底栖动物42种,分属4门14目,以节肢动物为主,双翅目为绝对优势类群,摇蚊幼虫种类达15种,其次分别是软体动物、环节动物、扁型动物;马岭河大型底栖动物的组成受时空影响,春季和夏季的种类明显多于秋季;聚类分析表明,马岭河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存在明显差异,组内相似性高,而组间差异大;Shannon-Wiener指数(H′)、Margalef丰富度指数(d)、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Simpson指数(D)综合评价显示,马岭公园采样点(S3)的多样性最高,赵家渡采样点(S4)的多样性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马岭河 Shannon-Wiener指数(H′) Margalef丰富指数(d) pielou均匀指数(j′) Simpson指数(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水分胁迫对典型湿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涛 宫辉力 +1 位作者 胡金明 王丽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17,共9页
不同水位梯度下的典型植被多样性特征研究,对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研究基于为期3年的水分模拟试验,分析了不同水位梯度下,三江平原典型湿草甸、沼泽化草甸及沼泽群落多样性特征动态变化及响应差别。研究发现,... 不同水位梯度下的典型植被多样性特征研究,对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研究基于为期3年的水分模拟试验,分析了不同水位梯度下,三江平原典型湿草甸、沼泽化草甸及沼泽群落多样性特征动态变化及响应差别。研究发现,沼泽化草甸群落与沼泽群落的3个多样性指数对不同水位梯度的响应较湿草甸群落明显;3个典型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总体均表现为随水位梯度的升高而下降的趋势,且每个群落均以物种丰富度的响应最为明显;而群落均匀度指数随水位梯度的升高以及淹水时间的延长,呈升高趋势;植物群落组成及格局在胁迫早期受水分条件影响最大,但最终格局是各环境及生物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梯 湿地植被 物种丰富 pielou均匀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 三江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望天树林十五年的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曾辉 杜凡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668-4669,4681,共3页
以5块西双版纳望天树林固定样地15年来连续观测的资料为基础,对乔木层1993、1998、2003、2007年等不同年份的株数、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生态优热度、均匀度和胸高断面积等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望天树群落的株数以较小的幅度减少... 以5块西双版纳望天树林固定样地15年来连续观测的资料为基础,对乔木层1993、1998、2003、2007年等不同年份的株数、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生态优热度、均匀度和胸高断面积等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望天树群落的株数以较小的幅度减少,这是因胸高断面积的不断增加而引起的自然稀疏过程;而株数、丰富度、均匀度、物种多样性指数以及胸高断面积的变化体现了望天树群落还处于缓慢发展之中,但是已经接近顶级群落的演替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株数 丰富 SHANNON-WIENER指数 Simpson优势指标 pielou均匀指数 胸高断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ores)摄食习性及其随生长发育的变化 被引量:12
4
作者 陶雅晋 莫檬 +3 位作者 何雄波 冯波 卢伙胜 颜云榕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0,共10页
基于2012–2013年在我国南海水域调查获得的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ores)生物学基础性数据,利用传统胃含物分析方法并结合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对黄鳍金枪鱼摄食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南海黄鳍金枪鱼食物组成包括鸢乌贼(Sthenoteu... 基于2012–2013年在我国南海水域调查获得的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ores)生物学基础性数据,利用传统胃含物分析方法并结合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对黄鳍金枪鱼摄食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南海黄鳍金枪鱼食物组成包括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枪乌贼属(Uroteuthis)、乌贼属(Sepia)、圆鲹属(Decapterus)、蛇鲭属(Gempylus)、帆蜥鱼(Alepisaurus ferox)、日本乌鲂(Brama japonica)、燕鳐属(Cypselurus)、甲壳类动物及不可辨别鱼类等饵料类群,其中,鸢乌贼(IRI=51.07%)、圆鲹属(IRI=39.81%)及不可辨别鱼类(IRI=6.62%)为主要饵料食物。黄鳍金枪鱼的空胃率、平均饱满指数和食物组成都有明显的月变化(P<0.05)。空胃率随叉长组变化呈较明显的上升趋势,各叉长组之间空胃率变化显著(P<0.05);平均饱满指数随叉长变化较大。当叉长组为130–160 cm时,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在0.50–1.18之间变化,Pielou均匀度指数J在0.10–0.32之间。基于氮稳定同位素计算的黄鳍金枪鱼各叉长组的平均营养级为3.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黄鳍金枪鱼 摄食生态 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 pielou均匀指数j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