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ickering乳液聚合法制备TATB/HMX基复合微球
1
作者 侯聪花 马静静 +4 位作者 李培英 王晶禹 贾雪茹 许语谦 郑学明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5-151,I0002,共8页
为了提升HMX的安全及应用性能,采用Pickering乳液聚合法,以固体粒子氧化石墨烯(GO)为稳定剂,分别以聚醋酸乙烯酯(PVAc)和聚苯乙烯(PSt)为黏结剂制备了两种TATB/HMX基复合粒子;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差示扫描量热... 为了提升HMX的安全及应用性能,采用Pickering乳液聚合法,以固体粒子氧化石墨烯(GO)为稳定剂,分别以聚醋酸乙烯酯(PVAc)和聚苯乙烯(PSt)为黏结剂制备了两种TATB/HMX基复合粒子;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其撞击感度和摩擦感度。结果表明,制备的TATB/HMX基复合粒子均为表面均匀密实的球形颗粒,所含HMX和TATB的炸药晶型均未改变;与HMX原料相比,复合粒子的表观活化能(E_(a))提高,其中TATB/HMX/PVAc/GO复合粒子的E_(a)提高了44.18 kJ/mol,TATB/HMX/PSt/GO的E a提高了40.5 kJ/mol;撞击感度和摩擦感度明显降低,以PVAc为黏结剂更适合复合粒子的制备,其临界撞击能量由5.5 J提升至60 J,临界摩擦压力由128 N提升至324 N,说明制备的复合微球的热安全性和机械安全性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HMX TATB pickering乳液聚合法 G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kering乳液聚合法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5
2
作者 涂项琛 祝方 梁宇坤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4-69,共6页
相较于分子印迹聚合物的传统合成方法,Pickering乳液聚合法成本低廉且更加环保,所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可有效用于水体中污染物的去除。概述了Pickering乳液聚合法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机理,分析了影响分子印迹聚合物性能的因素,阐述了... 相较于分子印迹聚合物的传统合成方法,Pickering乳液聚合法成本低廉且更加环保,所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可有效用于水体中污染物的去除。概述了Pickering乳液聚合法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机理,分析了影响分子印迹聚合物性能的因素,阐述了利用该方法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吸附分离废水中各种污染物的应用现状,并对Pickering乳液聚合法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材料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kering乳液聚合法 分子印迹聚合 污水处理 吸附 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kering乳液聚合法制备复合防晒微球体 被引量:5
3
作者 喻明英 王靖 +1 位作者 杨成 曹光群 《日用化学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8-43,共6页
设计了一种表面负载物理防晒剂TiO2、内部包埋化学防晒剂阿伏苯宗(AVB)的PMMA微球体(TiO2@PMMAAVB),并以TiO2纳米粒子为Pickering乳化剂,利用Pickering乳液聚合法,在无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一步法制备了TiO2@PMMA-AVB复合防晒微球体。紫... 设计了一种表面负载物理防晒剂TiO2、内部包埋化学防晒剂阿伏苯宗(AVB)的PMMA微球体(TiO2@PMMAAVB),并以TiO2纳米粒子为Pickering乳化剂,利用Pickering乳液聚合法,在无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一步法制备了TiO2@PMMA-AVB复合防晒微球体。紫外光透过率、光稳定性、体外透皮以及感官测试结果表明该微球体具有提高紫外防护效果、增加AVB光稳定性以及减少AVB经皮吸收;且微球粉体细腻易洗去,能改善TiO2泛白的效果。该微球体结构可以避免TiO2与AVB的直接接触,并且表面TiO2可以为微球体内AVB过滤一部分紫外线,从而延长AVB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kering乳液聚合 复合防晒微球 纳米TiO2 阿伏苯宗 光稳定性 透皮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kering乳液聚合法原位制备杂化乳胶粒子
4
作者 谢志扬 孙冠卿 刘仁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18-825,共8页
有机-无机杂化乳胶粒子在涂料、电子、催化和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Pickering乳液聚合由固体粒子作为稳定剂稳定两相界面,不需要使用表面活性剂,可以用来制备有机-无机杂化乳胶粒子。本研究使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有机-无机杂化乳胶粒子在涂料、电子、催化和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Pickering乳液聚合由固体粒子作为稳定剂稳定两相界面,不需要使用表面活性剂,可以用来制备有机-无机杂化乳胶粒子。本研究使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并将其用作Pickering乳液聚合的稳定剂,制备有机-无机杂化乳胶粒子。将二氧化硅粒子分别以粉末体系和溶胶体系引入到无皂乳液聚合反应中,系统探讨了单体和引发剂类型、体系pH值等实验条件对杂化乳胶粒子形貌的影响。反应单体与水之间的界面张力对二氧化硅粒子的吸附具有明显影响,较大的界面张力更容易促进二氧化硅粒子在聚合物乳胶粒表面的吸附。本研究结果对于厘清Pickering乳液聚合机理以及无机粒子在两相界面上的吸附机制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化乳胶粒子 pickering乳液聚合 界面张力 粒子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kering乳液模板法制备二氧化硅/玉米醇溶蛋白杂化微胶囊
5
作者 熊治强 李云兴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4-557,572,共5页
基于Pickering乳液模板,开发了一种新的方法用于制备二氧化硅/玉米醇溶蛋白(SiO_(2)/Zein)杂化微胶囊。采用SiO_(2)纳米颗粒作为稳定剂,75%(体积分数)乙醇水溶液作为水相,正十六烷作为油相,形成了乙醇/水包油型Pickering乳液模板。将乳... 基于Pickering乳液模板,开发了一种新的方法用于制备二氧化硅/玉米醇溶蛋白(SiO_(2)/Zein)杂化微胶囊。采用SiO_(2)纳米颗粒作为稳定剂,75%(体积分数)乙醇水溶液作为水相,正十六烷作为油相,形成了乙醇/水包油型Pickering乳液模板。将乳液模板与含有Zein的75%乙醇水溶液混合,并通过在连续相引入反溶剂的方式使Zein在油滴表面上析出形成杂化微胶囊。通过多种表征手段对所得杂化微胶囊进行表征,证实了其具有球形形貌和中空结构,以及壳层是由SiO_(2)纳米颗粒与Zein杂化形成。通过调控SiO_(2)纳米颗粒与Zein的添加量进一步探究SiO_(2)/Zein杂化微胶囊的制备,结果表明液滴模板尺寸过大或Zein的添加量过高时均无法形成SiO_(2)/Zein杂化微胶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pickering乳液 乳液模板 玉米醇溶蛋白 SiO_(2)纳米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山矿泥维生素E Pickering乳液制备工艺优化及其稳定性
6
作者 方振兴 吴婧 +3 位作者 周媛媛 曾颖 王希英 张晓娟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63-1469,共7页
为制备天然、绿色、环保的维生素E护肤乳液,利用火山矿泥作为乳化剂乳化维生素E,并应用响应面法优化乳液制备工艺,对乳液的Zeta电位、粒度、微观形貌特征进行表征,并分析其在不同pH、离子浓度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工艺参数... 为制备天然、绿色、环保的维生素E护肤乳液,利用火山矿泥作为乳化剂乳化维生素E,并应用响应面法优化乳液制备工艺,对乳液的Zeta电位、粒度、微观形貌特征进行表征,并分析其在不同pH、离子浓度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工艺参数为:维生素E质量分数22.34%,矿泥乳化颗粒质量分数3.487%,均质压力89.7 MPa。乳液Zeta电位平均值为-50.65 mV,平均粒度(9.344±0.058)μm。乳液液滴为球形,结构完整,液滴表面为火山矿泥颗粒。乳液pH稳定性和离子稳定性好,在pH 3~12条件下不出现乳析,在pH 1~14条件下不出现破乳,在0.1~10 mmol/L的NaCl和CaCl_(2)离子浓度条件下不出现破乳。火山矿泥可乳化维生素E形成稳定水包油型Pickering乳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矿泥 维生素E 响应面 pickering乳液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kering乳液聚合制备中空聚苯乙烯复合微球 被引量:9
7
作者 张卫红 范晓东 +1 位作者 范伟伟 田威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44-647,651,共5页
通过改进Stber法制得纳米SiO2,并经硅烷偶联剂改性使其表面具有较佳两亲性,以该两亲性纳米粉体为油/水界面稳定剂构建O/W型Pickering乳液,引发油相中的苯乙烯单体聚合,在不同苯乙烯与成孔溶剂正辛烷的比例下制得了SiO2/聚苯乙烯复合微球... 通过改进Stber法制得纳米SiO2,并经硅烷偶联剂改性使其表面具有较佳两亲性,以该两亲性纳米粉体为油/水界面稳定剂构建O/W型Pickering乳液,引发油相中的苯乙烯单体聚合,在不同苯乙烯与成孔溶剂正辛烷的比例下制得了SiO2/聚苯乙烯复合微球;经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多角度激光光散射仪(GPC-MALLS)、热失重分析仪(TG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检测,证实复合微球具有中空的结构特点,并依此讨论了中空微球的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pickering乳液聚合 聚苯乙烯 空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kering乳液聚合制备聚苯乙烯/纳米SiO_2复合微球与其性质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卫红 范晓东 +1 位作者 田威 黄怡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17,21,共5页
以两亲性纳米SiO2为稳定剂构筑Pickering乳液,分别采用偶氮二异丁腈(AIBN)及过硫酸铵(APS)作为引发剂引发苯乙烯单体聚合,制得了不同尺寸及形貌的聚苯乙烯/纳米SiO2(PS/SiO2)复合微球,并分析了Pickering乳液聚合的机理。通过傅里叶变换... 以两亲性纳米SiO2为稳定剂构筑Pickering乳液,分别采用偶氮二异丁腈(AIBN)及过硫酸铵(APS)作为引发剂引发苯乙烯单体聚合,制得了不同尺寸及形貌的聚苯乙烯/纳米SiO2(PS/SiO2)复合微球,并分析了Pickering乳液聚合的机理。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凝胶渗透色谱-多角度激光光散射联用仪(GPC-MALLS)、热失重分析(TGA)及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IBN引发所得复合微球为微米级(0.5μm^2.0μm),而APS引发产物为亚微米级(0.1μm^0.5μm),两者引发所得聚合物重均分子量(-Mw)分别为4.780×104g/mol及3.411×105g/mol;复合微球的热性能因纳米SiO2的存在而得到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聚苯乙烯 pickering乳液聚合 复合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kering乳液聚合制备草莓型PSt/SiO_2有机-无机复合微球 被引量:5
9
作者 张玉红 董正凤 +1 位作者 王治国 何培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7-29,33,共4页
在纳米硅溶胶分散介质中,以苯乙烯(St)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AIBA)为引发剂,不添加任何辅助单体,通过Pickering乳液聚合,成功制备了PSt/SiO2有机-无机复合微球,透射电镜研究显示,复合微球具有草莓型形态。所得复合微球粒径在190 nm... 在纳米硅溶胶分散介质中,以苯乙烯(St)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AIBA)为引发剂,不添加任何辅助单体,通过Pickering乳液聚合,成功制备了PSt/SiO2有机-无机复合微球,透射电镜研究显示,复合微球具有草莓型形态。所得复合微球粒径在190 nm-300 nm之间,二氧化硅吸附量介于28%-44%之间。研究了初始硅溶胶用量、AIBA用量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复合微球粒子粒径和二氧化硅吸附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初始硅溶胶用量增大,复合微球粒径减小、二氧化硅吸附量增大;引发剂用量增加,二氧化硅吸附量增大;反应温度升高,复合微球粒径增大,但对二氧化硅吸附量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球 草莓形态 无皂乳液聚合 pickering乳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kering乳液聚合制备核-壳结构PS-SiO_2复合微球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煜 王朝阳 +1 位作者 陈云华 童真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4-158,共5页
用二氯二甲基硅烷对纳米SiO2粒子进行疏水改性,当其表面Zeta电位由-54.8 mV变成-25.8 mV时,SiO2粒子就能在苯乙烯-水界面自组装,形成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即以胶体粒子为乳化剂的乳液。利用Pickering乳液聚合制备了以聚苯乙烯(PS)为核... 用二氯二甲基硅烷对纳米SiO2粒子进行疏水改性,当其表面Zeta电位由-54.8 mV变成-25.8 mV时,SiO2粒子就能在苯乙烯-水界面自组装,形成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即以胶体粒子为乳化剂的乳液。利用Pickering乳液聚合制备了以聚苯乙烯(PS)为核、纳米SiO2为壳的PS-SiO2复合微球。用FT-IR、XPS、SEM、偏光显微镜等对复合微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微球由聚苯乙烯和纳米二氧化硅粒子组成,二氧化硅粒子以单层、六方密排的方式分布在聚苯乙烯微球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kering乳液聚合 复合微球 核-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方笼型倍半硅氧烷稳定的乳液聚合及其Pickering效应 被引量:2
11
作者 邢玉秀 彭军 +2 位作者 许凯 林伟鸿 陈鸣才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8-32,37,共6页
以立方笼型八甲基丙烯酰氧丙基倍半硅氧烷(CMSQ-T8)纳米粒子为稳定剂,苯乙烯(St)为聚合单体,在添加少量有机乳化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的条件下制备了稳定的聚苯乙烯/立方笼型倍半硅氧烷(PS/CMSQ-T8)乳液。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动态光... 以立方笼型八甲基丙烯酰氧丙基倍半硅氧烷(CMSQ-T8)纳米粒子为稳定剂,苯乙烯(St)为聚合单体,在添加少量有机乳化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的条件下制备了稳定的聚苯乙烯/立方笼型倍半硅氧烷(PS/CMSQ-T8)乳液。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动态光散射仪、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分析和热重分析等对乳液微球的粒径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CMSQ-T8含量对微球粒径和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S/CMSQ-T8乳液粒径均一,乳液胶粒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且粒径和Zeta电位随CMSQ-T8含量的增多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CMSQ-T8位于PS表面形成壳层,起到稳定乳液的作用,具有Pickering效应,且可能与核壳界面处的苯乙烯发生了共聚而增强乳液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方笼型倍半硅氧烷 乳液聚合 pickering效应 核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kering乳液聚合制备共价键连接的磁性复合微球 被引量:4
12
作者 杜筱 尹德忠 +2 位作者 刘浩 马荔 贾佳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2年第9期36-39,共4页
以先后用TEOS和KH570改性的表面含双键的Fe3O4纳米粒子为唯一乳化剂,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单体,制备了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并通过Pickering乳液聚合制备了以PMMA为核、Fe3O4为壳的Fe3O4/PMMA磁性复合微球。用粒度分析仪、光学显微... 以先后用TEOS和KH570改性的表面含双键的Fe3O4纳米粒子为唯一乳化剂,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单体,制备了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并通过Pickering乳液聚合制备了以PMMA为核、Fe3O4为壳的Fe3O4/PMMA磁性复合微球。用粒度分析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热失重分析仪、振动样品磁强计对所制备的改性Fe3O4纳米粒子和磁性复合微球的结构、形态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Fe3O4表面双键与单体的共聚,使微球表面的Fe3O4通过化学键与PMMA连接,所制备磁性复合微球粒径为15~20μm、磁含量为4.9%、比饱和磁化强度为2.38emu.g-1,可在外磁场下方便地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复合微球 pickering乳液聚合 共价键 磁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形貌碳酸钙制备的Pickering乳液的稳定性研究
13
作者 刘欣岚 龚福忠 +4 位作者 李仁才 卢秋影 朱勇 李艳琳 卓民权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0-175,共6页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硝酸镁为形貌和晶型调控剂,分别制备了方解石型球状碳酸钙(CS-CaCO_(3))和文石型晶须状碳酸钙(AW-CaCO_(3)),并与水、橄榄油混合制备了相应的Pickering乳液,利用稳定性分析仪研究了颗粒形貌、粒径、用量、油水...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硝酸镁为形貌和晶型调控剂,分别制备了方解石型球状碳酸钙(CS-CaCO_(3))和文石型晶须状碳酸钙(AW-CaCO_(3)),并与水、橄榄油混合制备了相应的Pickering乳液,利用稳定性分析仪研究了颗粒形貌、粒径、用量、油水质量比等因素对Pickering乳液稳定性的影响。SEM测试结果表明,CS-CaCO_(3)颗粒由类棱形纳米初级碳酸钙晶体聚集而成,平均粒径约1.5μm;AW-CaCO_(3)晶须长度为12~20μm,长径比约15。随着碳酸钙质量分数的增大,Pickering乳液液滴的粒径和迁移速率均减小、稳定性提高。由AW-CaCO_(3)制备的Pickering乳液内部可形成网状结构而具有优异的储存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钙 形貌调控 pickering乳液 稳定性 光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kering微乳液聚合制备聚苯乙烯/SiO_2复合微球
14
作者 周海鸥 孙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8-70,共3页
通过Stber法制得了纳米SiO2粒子,并对其进行表面改性,使之具有合适的表面润湿性。以该SiO2粉体为稳定剂构建了苯乙烯/水Pickering乳液并引发油相中的苯乙烯单体聚合,制得了核壳结构聚苯乙烯/SiO2复合微球。通过SEM对微球形貌进行表征... 通过Stber法制得了纳米SiO2粒子,并对其进行表面改性,使之具有合适的表面润湿性。以该SiO2粉体为稳定剂构建了苯乙烯/水Pickering乳液并引发油相中的苯乙烯单体聚合,制得了核壳结构聚苯乙烯/SiO2复合微球。通过SEM对微球形貌进行表征,证实纳米SiO2确实在聚苯乙烯核表面形成了紧密包覆。探讨了复合微球的形成机理,研究了水相成核对复合微球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相成核的抑制对微球的分散性有很大影响,在水相中加入阻聚剂并提高纳米SiO2的浓度有助于提高聚苯乙烯/SiO2复合微球的分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pickering乳液聚合 改性 复合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锌为固体稳定剂的Pickering反相细乳液聚合
15
作者 刘芳 林永周 +3 位作者 张震乾 丁建宁 方必军 李坚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80-1185,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和化学改性纳米氧化锌(ZnO),并以此为固体乳化剂稳定丙烯酰胺(AM) Pickering反相细乳液。研究了改性纳米ZnO接触角影响因素,固体乳化剂用量对Pickering单体液滴和AM聚合合成的乳胶粒子粒径的影响;并观测了单体液滴...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和化学改性纳米氧化锌(ZnO),并以此为固体乳化剂稳定丙烯酰胺(AM) Pickering反相细乳液。研究了改性纳米ZnO接触角影响因素,固体乳化剂用量对Pickering单体液滴和AM聚合合成的乳胶粒子粒径的影响;并观测了单体液滴和乳胶粒子的形貌。结果表明: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用量为0.20g×g^-1(MPS/ZnO)时,改性ZnO接触角达到最大值102.8°,粒径为3.7 nm;以ZnO为乳化剂稳定的聚丙烯酰胺(PAM)乳胶粒子形貌完整,且ZnO颗粒聚集在PAM粒子表面;聚合速率符合细乳液聚合特征。至此,通过Pickering反相细乳液聚合法成功制备了以ZnO为固体乳化剂的稳定的PAM乳胶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kering乳液 反相细乳液聚合 改性氧化锌 聚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皂乳液聚合法合成均一性聚苯乙烯微球 被引量:21
16
作者 彭洪修 朱以华 +2 位作者 古宏晨 郑志风 干路平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0-262,共3页
研究了聚苯乙烯微球的合成过程中 ,离子强度、聚合时间对粒径的影响及其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 :适当改变离子强度、聚合时间可以得到不同粒径的聚苯乙烯微球 。
关键词 无皂乳液聚合 合成 均一性 聚苯乙烯 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HACC及其絮凝性能 被引量:8
17
作者 郭睿 刘爱玉 +4 位作者 杨江月 程敏 李欢乐 郭煜 甄建斌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35-1042,共8页
以壳聚糖(CTS)和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GTA)为原料,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壳聚糖季铵盐(HACC)。并采用FTIR、1HNMR、ESEM和XRD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反相乳液体系中复合乳化剂的HLB值、V(油)∶V(水)、引发剂用量、时间... 以壳聚糖(CTS)和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GTA)为原料,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壳聚糖季铵盐(HACC)。并采用FTIR、1HNMR、ESEM和XRD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反相乳液体系中复合乳化剂的HLB值、V(油)∶V(水)、引发剂用量、时间、温度和m(GTA)∶m(CTS)对反应取代度及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HACC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复合乳化剂的HLB=6.0、V(油)∶V(水)=1.0∶1、w(引发剂)(占单体质量的百分数)=1.5%,反应时间为5 h,温度为60℃,m(GTA)∶m(CTS)=3.0∶1。在此条件下,产物的取代度和产率均达最大值,分别为1.331和81.16%。用原料CTS、自制HACC和市售絮凝剂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对高岭土模拟废水进行了絮凝实验。考察了絮凝体系p H、絮凝剂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CPAM、CTS和HACC对高岭土模拟废水都具有絮凝效果,HACC适宜的絮凝p H为6,絮凝剂的最佳投加量为1 mg/L。在此条件下,HACC、CTA、CPAM处理模拟废水的剩余浊度分别为3.98、10.81、25.67 NT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季铵盐 反相乳液聚合 絮凝性能 水处理技术与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关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聚丙烯酸增稠剂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9
18
作者 何平 谢洪泉 +1 位作者 侯笃冠 过俊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2-175,共4页
以两性共聚物为稳定剂、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 ,引发丙烯酸铵进行反相乳液聚合 ,以制备高性能的涂料印花增稠剂。研究了不同的稳定剂、引发剂、共聚单体及链转移剂对聚合的影响。指出甲基丙烯酸十二酯与丙烯酸的共聚物能作为稳定剂 ... 以两性共聚物为稳定剂、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 ,引发丙烯酸铵进行反相乳液聚合 ,以制备高性能的涂料印花增稠剂。研究了不同的稳定剂、引发剂、共聚单体及链转移剂对聚合的影响。指出甲基丙烯酸十二酯与丙烯酸的共聚物能作为稳定剂 ;过氧化苯甲酰 -二甲基苯胺及叔丁基过氧化氢 -焦亚硫酸钠两种氧化还原引发剂均能在 35℃引发聚合 ,得到 1.5 %白浆粘度分别达 9.2× 10 4m Pa.s及 8.7× 10 4m Pa.s的产物。丙烯酸铵与 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乳液聚合 制备 聚丙烯酸增稠剂 氧化还原引发剂 涂料印花增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电容器用掺杂聚苯胺纳米材料的乳液聚合法及电容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钟新仙 冯崎鹏 +4 位作者 黄有国 王芳平 王志洪 卢胜彬 王红强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2800-2803,2809,共5页
以二氧化锰(MnO2)为氧化剂,通过乳液聚合法室温条件下制备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十二烷基磺酸钠(SDS)、曲拉通(T-X100)掺杂的聚苯胺(PANI-SDBS、PANI-SDS、PANI-T-X100)。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以... 以二氧化锰(MnO2)为氧化剂,通过乳液聚合法室温条件下制备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十二烷基磺酸钠(SDS)、曲拉通(T-X100)掺杂的聚苯胺(PANI-SDBS、PANI-SDS、PANI-T-X100)。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以及X射线衍射(XRD)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以掺杂PANI为活性物质制备电极,1.0mol/L H2SO4水溶液为电解液组装超级电容器,用循环伏安法(CV)、电化学阻抗(EIS)和恒电流充放电技术分别测试了掺杂PANI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以PANI-SDBS、PANI-T-X100为电极材料的超级电容器在5mA/cm2放电电流下的比电容为393、339F/g,均高于未掺杂PANI的比电容(228F/g),1000次循环后的比电容仍高于未掺杂PANI。其中PANI-SDBS纤维纳米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良好的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MNO2 乳液聚合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液聚合法制备聚苯胺/纳米石墨薄片/Eu^3+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导电性能 被引量:4
20
作者 莫尊理 吴迎冰 +1 位作者 陈红 牛贵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7-129,132,共4页
与传统乳液聚合法不同,采用现场乳液聚合法,直接将纳米石墨薄片在超声条件下有机改性。将无机物的有机改性、对甲苯磺酸的掺杂及苯胺单体的聚合同步进行,即制得目标产物。通过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 与传统乳液聚合法不同,采用现场乳液聚合法,直接将纳米石墨薄片在超声条件下有机改性。将无机物的有机改性、对甲苯磺酸的掺杂及苯胺单体的聚合同步进行,即制得目标产物。通过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热重(TG)对该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聚苯胺成功插层到纳米石墨薄片中,并形成了纳米薄膜,Eu3+分散在纳米膜中。热重(TG)分析和电导率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导电性均较纯聚苯胺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乳液聚合 聚苯胺 纳米石墨薄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