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9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diagnostic sequence based on 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被引量:7
1
作者 Lian Guangyao Huang Kaoli Chen Jianhui Gao Fengq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9年第4期899-905,共7页
To realize the requirement of diagnostic sequence optim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design for testability, the authors put forward an optimization method based on quantum-beha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QPSO) alg... To realize the requirement of diagnostic sequence optim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design for testability, the authors put forward an optimization method based on quantum-beha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QPSO) algorithm. By a precedence ordering coding, the diagnostic sequence optimization can be translated into a precedence ordering problem in the multidimensional space of swarm. It can get the optimizing order quickly by using the powerful and quick search capability of QPSO algorithm, and the order is the diagnostic sequence for the system. The realization of the method is simpler than other methods, and the results are more excellent than others, and it has been applied in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gnostic sequence optimization design for testability intelligent optimization QPSO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w-complexity PTS scheme based on phase factor sequences optimization 被引量:2
2
作者 JI Ce ZHANG Chao ZHU Wenji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8年第4期707-713,共7页
In this paper, a new partial transmit sequence(PTS)scheme with low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is proposed for the problems of high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in the conventional PTS method. By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In this paper, a new partial transmit sequence(PTS)scheme with low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is proposed for the problems of high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in the conventional PTS method. By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of candidate sequences in the PTS method under the interleaved partition method, it has been discovered that some candidate sequences generated by phase factor sequences have the same peak average power ratio(PAPR). Hence, phase factor sequences can be optimized to reduce their searching times. Then, the computational process of generating candidate sequences can be simplified by improving the utilization of data and minimizing the calculations of complex multiplication. The performance analysis shows that,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PTS scheme, the proposed approach significantly decreases th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and has no loss of PAPR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tial transmit sequence (PTS) peak average powerratio (PAPR) phase factor sequences optimizatio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low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 for the optimal translation sequence of the jth agent in rough communication 被引量:5
3
作者 Wang Hongkai Guan Yanyong Xue Peiju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8年第3期507-512,共6页
In rough communication, because each agent has a different language and cannot provide precise communication to each other, the concept translated among multi-agents will loss some information and this results in a le... In rough communication, because each agent has a different language and cannot provide precise communication to each other, the concept translated among multi-agents will loss some information and this results in a less or rougher concept. With different translation sequences, the problem of information loss is varied. To get the translation sequence, in which the jth agent taking part in rough communication gets maximum information, a 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 is used.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of this algorithm demonstrate its effective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ugh sets rough communication translation sequence optimAL 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netic algorithm for λ-optimal translation sequence of rough communication
4
作者 Hongkai Wang Yanyong Guan Chunhua Yu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1年第4期609-614,共6页
In rough communication, because each agent has a different language and can not provide precise communication to each other, the concept translated among multi-agents will loss some information, and this results in a ... In rough communication, because each agent has a different language and can not provide precise communication to each other, the concept translated among multi-agents will loss some information, and this results in a less or rougher concept. With different translation sequences the amount of the missed knowledge is varied. The λ-optimal translation sequence of rough communication, which concerns both every agent and the last agent taking part in rough communication to get information as much as he (or she) can, is given. In order to get the λ-optimal translation sequence, a genetic algorithm is used.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of the algorithm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ugh sets rough communication λ-optimal trans-lation sequence genetic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uman activity recognition based on HMM by improved PSO and event probability sequence 被引量:3
5
作者 Hanju Li Yang Yi +1 位作者 Xiaoxing Li Zixin Guo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3年第3期545-554,共10页
This paper proposes a hybrid approach for recognizing human activities from trajectories. First, an improved hidden Markov model (HMM) parameter learning algorithm, HMM-PSO, is proposed, which achieves a better bala... This paper proposes a hybrid approach for recognizing human activities from trajectories. First, an improved hidden Markov model (HMM) parameter learning algorithm, HMM-PSO, is proposed, which achieves a better balance between the global and local exploitation by the nonlinear update strategy and repulsion operation. Then, the event probability sequence (EPS) which consists of a series of events is computed to describe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 of human activities. The anatysis on EPS indicates that it is robust to the changes in viewing direction and contributes to improving the recognition rate. Finall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evaluated by data experiments on current popular datase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 activity recognition hidden Markov model (HMM) event probability sequence (EPS)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策略改进灰狼算法的无人机路径规划 被引量:1
6
作者 宋宇 高岗 +1 位作者 梁超 徐军生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1,共8页
针对传统的灰狼算法在三维路径规划中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灰狼算法。首先,对三维威胁区域进行环境建模,对约束条件规定无人机飞行的总成本函数;其次,在灰狼种群初始化中加入了混沌序列和准反向学习策略,增加了... 针对传统的灰狼算法在三维路径规划中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灰狼算法。首先,对三维威胁区域进行环境建模,对约束条件规定无人机飞行的总成本函数;其次,在灰狼种群初始化中加入了混沌序列和准反向学习策略,增加了群种多样性以及未知领域的搜索范围,通过对自适应权重因子的改进来更新个体位置,从而加快收敛速度;最后,为了避免陷入局部最优,引入了粒子群算法从而平衡全局开发与局部收敛。通过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另外3种典型路径规划算法,改进灰狼算法可以寻找出一条安全可行的路径,并且有着较稳定的寻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三维路径规划 混沌序列 准反向学习 灰狼算法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挖掘机工作过程动力特性仿真及主构件参数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
7
作者 林述温 陆哲 +3 位作者 危世佳 陈剑雄 顾天奇 谢钰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71-1379,共9页
现有挖掘机主构件参数优化设计方法无法保证挖掘作业全过程多工况位置工作性能最优,且没有考虑作业过程中的能耗特性。研究了以典型工况作业全过程动力和能耗特性为目标的挖掘机工作装置主构件参数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通过对基于ADAMS... 现有挖掘机主构件参数优化设计方法无法保证挖掘作业全过程多工况位置工作性能最优,且没有考虑作业过程中的能耗特性。研究了以典型工况作业全过程动力和能耗特性为目标的挖掘机工作装置主构件参数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通过对基于ADAMS的参数化挖掘机虚拟样机的动力学仿真,分析了四种典型工况作业过程的液压缸驱动力和功率特性,确定了工作装置的优化工况,建立了新的综合考虑挖掘机典型工况作业过程液压缸驱动力传动比和功率特性的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并结合实例对挖掘机整机工作装置参数化虚拟样机的铲斗、斗杆和动臂主构件参数进行顺序多目标优化。优化结果表明:该优化设计方法可显著提高挖掘机作业全过程工作装置传递动力的性能,降低液压缸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挖掘机 主构件参数 虚拟样机 过程特性 多目标优化 顺序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区域划分的配电网台区三相不平衡治理策略
8
作者 陈晓龙 徐颖 李斌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8-216,共9页
传统三相不平衡治理仅关注变压器关口处的三相不平衡情况,忽略了台区内部不平衡特征,且多采用静态调相策略,难以适应灵活源荷接入下低压配电网运行状态的动态变化。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区域划分的三相不平衡治理策略。提出基于分区... 传统三相不平衡治理仅关注变压器关口处的三相不平衡情况,忽略了台区内部不平衡特征,且多采用静态调相策略,难以适应灵活源荷接入下低压配电网运行状态的动态变化。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区域划分的三相不平衡治理策略。提出基于分区评价指数与阈值触发机制的动态分区方法,以划定后续相序优化的区域范围。建立考虑多类型灵活调节资源的双层优化模型,上层以各分区三相不平衡度最小为目标优化相序配置,下层构建以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的电压优化模型。采用基于云模型改进的遗传算法和Gurobi求解器分别求解上下层模型。基于改进的IEEE 123节点系统和0.38 kV实际配电网台区进行仿真,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三相不平衡 动态分区 双层优化模型 相序优化 云模型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路径似然模型与HMM序列匹配定位的地铁隧道三维重建
9
作者 胡钊政 王书恒 +3 位作者 孟杰 冯锋 朱紫威 李维刚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73-2284,共12页
在地铁隧道等退化场景下,主流的激光或视觉SLAM算法实用性低,无法有效完成三维重建工作。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路径似然模型(PLM)与隐马尔可夫(HMM)序列匹配的大规模地铁隧道三维重建方法,将三维重建问题分解为里程计定位与基于图优化的高... 在地铁隧道等退化场景下,主流的激光或视觉SLAM算法实用性低,无法有效完成三维重建工作。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路径似然模型(PLM)与隐马尔可夫(HMM)序列匹配的大规模地铁隧道三维重建方法,将三维重建问题分解为里程计定位与基于图优化的高精度三维重建两个过程。针对里程计定位,该文提出一种融合路径似然模型的里程计方法。在粒子滤波框架下,将轨道约束转化为观测,并与IMU和轮速计数据融合,实现在轨机器人定位。此外,还提出一种基于HMM序列匹配的回环检测方法,将回环检测问题转化为序列匹配问题,提升回环检测的性能。针对重建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大规模因子图优化的三维重建方法,通过多约束条件完成位姿图优化,从而实现大规模地铁隧道的高精度三维重建。在成都韦家碾-双水碾和沙河源-洞子口两段地铁站之间进行了实地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PLM和HMM序列匹配可以有效提升里程计定位精度和回环检测性能,从而实现大规模地铁隧道场景的高精度三维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退化场景 路径似然 序列匹配 因子图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重随机扰动的人工大猩猩部队优化算法及工程应用
10
作者 杜晓昕 郝田茹 +3 位作者 王波 王振飞 张剑飞 金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82-1896,共15页
针对人工大猩猩部队优化算法(GTO)存在易陷入局部最优、收敛速度慢、寻优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双重随机扰动策略的人工大猩猩部队优化算法(DGTO)。引入Halton序列初始化种群,增加种群的多样性;在算法寻优阶段使用多维随机数策略,并... 针对人工大猩猩部队优化算法(GTO)存在易陷入局部最优、收敛速度慢、寻优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双重随机扰动策略的人工大猩猩部队优化算法(DGTO)。引入Halton序列初始化种群,增加种群的多样性;在算法寻优阶段使用多维随机数策略,并在探索阶段提出自适应位置搜索机制,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提出双重随机扰动策略,解决大猩猩的群居效应,增强算法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采用逐维更新策略更新个体位置,提升算法的收敛精度。通过10个基准测试函数寻优结果及Wilcoxon秩和检验对比可知,改进算法在寻优精度、收敛速度上有较大提升。同时,通过工程优化问题的实验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改进算法在处理现实工程问题上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大猩猩部队优化算法 Halton序列 自适应位置搜索 双重随机扰动策略 逐维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合复合材料铺层顺序和结构形状综合优化
11
作者 陈珅艳 刘欣荣 杨子涵 《计算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9-315,共7页
提出了一种层合复合材料铺层顺序与结构形状参数综合优化的方法。首先,采用形状基向量定义形状变量,建立了包含层合板铺层顺序变量和形状变量的综合优化模型,形成包含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的优化问题。其次,改进了二级多点近似遗传算法,... 提出了一种层合复合材料铺层顺序与结构形状参数综合优化的方法。首先,采用形状基向量定义形状变量,建立了包含层合板铺层顺序变量和形状变量的综合优化模型,形成包含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的优化问题。其次,改进了二级多点近似遗传算法,在一级近似问题中加入了形状变量及其灵敏度,将形状变量融入外层的遗传算法中,通过改进混合编码、初始种群、个体适应度以及各类算子,实现了形状变量与铺层顺序变量的同时寻优,并开发了相应的优化系统。将优化系统应用于二维平板模型和三维圆筒模型优化算例,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综合优化的减重效果均优于单一的铺层顺序优化结果。该系统进一步应用于简化卫星结构,表明了该方法在工程应用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铺层优化 形状优化 二级多点近似算法 遗传算法(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价值评估的废旧产品拆卸序列与拆卸深度决策
12
作者 张华 殷俊鸿 +3 位作者 鄢威 马峰 江志刚 朱硕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3-149,共7页
为解决拆卸序列规划(disassembly sequence planning, DSP)中存在的复杂模型构建难题、组合爆炸以及拆解深度决策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属性图模块化的改进方法实现废旧产品拆卸信息的获取,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剩余回收效益... 为解决拆卸序列规划(disassembly sequence planning, DSP)中存在的复杂模型构建难题、组合爆炸以及拆解深度决策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属性图模块化的改进方法实现废旧产品拆卸信息的获取,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剩余回收效益评估的拆解序列与拆解深度综合决策方法。首先,通过分析废旧产品的拆卸特征以及产品内部零部件的信息和拆卸联接关系,构建支持拆解的模块化属性图模型;其次,采用组合赋权及改进的TOPSIS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了零件回收综合评价模型的多属性决策模型,对产品综合内部零部件剩余回收效益进行排序;再次,提出了基于改进遗传-粒子群算法的完全拆解序列生成方法,并结合剩余回收效益值进行废旧产品零件的拆解深度决策。以废旧汽车动力电池包为例对上述模型和方法进行了验证,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产品 知识图属性图模型 零件回收综合评价 拆卸序列优化 拆卸深度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插排面板注塑成型多目标优化
13
作者 刘巨保 廉成林 +3 位作者 杨明 李峰 张亮 侯健超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119,共8页
以插排面板为研究对象,在Design-Expert软件中进行Box-Behnken方案设计,利用Moldflow软件对各方案进行模流分析,并且,采用响应面法建立工艺参数与响应目标之间的数学关系,采用实际值与预测值分布图以及决定系数R2检验其精度。利用非支... 以插排面板为研究对象,在Design-Expert软件中进行Box-Behnken方案设计,利用Moldflow软件对各方案进行模流分析,并且,采用响应面法建立工艺参数与响应目标之间的数学关系,采用实际值与预测值分布图以及决定系数R2检验其精度。利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对响应面模型迭代寻优得到最优工艺参数组合,采用Moldflow软件对得到的最优工艺参数组合进行模拟,与优化算法预测值相比,翘曲变形和体积收缩率的误差分别为4.20%、0.78%,与原始方案相比,翘曲变形量降低了18.27%,体积收缩率降低了18.34%。试模验证结果表明,塑件的翘曲变形值与优化算法结果误差为2.83%,证明了采用的优化算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成型 响应面法 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模流分析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暂态零序功率特性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段实验设计
14
作者 高伟 郑子杰 +2 位作者 李育凤 林建新 郭谋发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42,共9页
为提升实验教学质量,该文设计了一种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段实验。首先研制了接地故障实验平台,包括10kV真型实验系统和接地电流识别装置。接着,提出了配电网接地故障选段的设计方案,并针对故障电流识别准确率低的工程普遍性问题,在深... 为提升实验教学质量,该文设计了一种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段实验。首先研制了接地故障实验平台,包括10kV真型实验系统和接地电流识别装置。接着,提出了配电网接地故障选段的设计方案,并针对故障电流识别准确率低的工程普遍性问题,在深入分析健全区段与故障区段暂态零序功率累加和极性差异性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与小波包能量熵的特征频带优选的接地故障电流识别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自适应、免阈值的优点,相对于其他文献方法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最后,针对不同的课程需求,设计了层次性实验,在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增强实验教学效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单相接地故障 故障选段 暂态零序功率特性 特征频带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脆弱性的灾后城市道路网络恢复方案研究
15
作者 黄莺 兰博 +1 位作者 于跃龙 刘敬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4-341,共8页
研究灾害扰动下路网的脆弱性演化过程和薄弱部位,找出灾后道路恢复的最佳方案,降低突发灾害对路网的影响,有助于尽快恢复路网的性能.针对该问题,首先基于原始建模法建立路网的拓扑结构,选取网络效率、连通度、最大连通子图比例为脆弱性... 研究灾害扰动下路网的脆弱性演化过程和薄弱部位,找出灾后道路恢复的最佳方案,降低突发灾害对路网的影响,有助于尽快恢复路网的性能.针对该问题,首先基于原始建模法建立路网的拓扑结构,选取网络效率、连通度、最大连通子图比例为脆弱性指标,构建路网脆弱性分析模型,并确定关键部位的识别方式.其次,将网络效率、恢复时间作为目标函数,以道路通行状态、施工队伍转移有效路径、施工队伍数量等为约束,建立灾后受损道路恢复模型,使用遗传-粒子群-Dijkstra算法求解.最后,以西安市城墙内部实际路网为例进行应用,使用MATLAB软件模拟灾害扰动下路网脆弱性演化过程,分析多处失效时路网的性能变化,通过攻击单一节点和连边识别路网中的关键部位,针对加权路网中的关键部位建立恢复模型,找出灾后路网恢复的最优恢复顺序和最佳转移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灾后恢复模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最佳恢复方案,实现恢复顺序和转移路径的动态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灾害 城市道路网络 脆弱性分析 恢复顺序 最优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oR运行的进场航班排序优化
16
作者 康瑞 杨敏 +1 位作者 林子怡 杨正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8289-8296,共8页
提升航空器运行效率,获取航空运输利益最大化,是中国民航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研究表明,EoR进近(Established on RNP AR)在提升近距平行跑道运行效率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受到业界广泛关注。将EoR进近与排序策略结合,以航班延误... 提升航空器运行效率,获取航空运输利益最大化,是中国民航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研究表明,EoR进近(Established on RNP AR)在提升近距平行跑道运行效率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受到业界广泛关注。将EoR进近与排序策略结合,以航班延误时间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基于EoR的排序模型。对比分析基于EoR的独立运行与相关运行对航班延误时间的影响。针对大规模航班排序计算时解空间较大且要求时效性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S形函数的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S-shaped function based adap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SA-PSO)对模型进行求解。以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终端区为例进行实例验证,尾流安全间隔上,采用中国民航航空器尾流重新分类(RECAT-CN)运行标准。结果表明:EoR独立运行较相关运行减少总延误约38%、EoR独立运行模式下,本文算法较先到先服务(first come first served,FCFS)算法减少总延误约1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场航班排序 粒子群优化算法 EoR独立运行 RECAT-C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回归和灰狼优化的电力工程成本及工期预测方法
17
作者 徐宁 李维嘉 +2 位作者 洪崇 刘云 周波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5-301,共7页
【目的】电力工程项目通常具有成本高和工期长的特点,且施工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候条件、原材料成本等。传统的成本和工期预测主要依赖经验,容易导致成本估算不足或冗余,进而造成工期延误或资源浪费。随着机器学习技术的快速... 【目的】电力工程项目通常具有成本高和工期长的特点,且施工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候条件、原材料成本等。传统的成本和工期预测主要依赖经验,容易导致成本估算不足或冗余,进而造成工期延误或资源浪费。随着机器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被引入成本和工期预测中,但由于电力工程领域的数据集规模较小,传统机器学习模型易出现过拟合问题,预测性能受限。基于该背景提出了一种结合支持向量回归(SVR)、分类与回归决策树(CART)、多变量线性回归模型(MLR)和灰狼优化算法(GWO)的混合模型,通过改进更新策略和参数搜索方法,以提升模型在小数据集上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方法】方案结合机器学习模型和改进的灰狼优化算法,搭建了一个高效的电力工程成本和工期预测框架。采用支持向量回归、分类与回归决策树和多变量线性回归模型作为基线机器学习方法,并利用灰狼优化算法对上述模型的参数进行搜索以防止过拟合,同时提出两项改进措施:采用混沌序列初始化狼群位置,确保种群多样性;优化灰狼位置的更新策略,通过周围群体信息共享提升搜索能力。【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混合模型在成本和工期预测上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在训练和测试集上的性能结果对比显示,传统机器学习模型容易产生过拟合问题,导致泛化能力不足,而结合GWO的模型改善了该问题。其中,MLR+GWO混合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上的表现均优于其他模型。进一步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改进灰狼优化算法(iGWO),混合模型的收敛速度显著加快,仅需6~8次迭代即可达到较优的适应度,而传统GWO算法需迭代11~12次才能达到类似效果。此外,改进算法有效避免了传统GWO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结论】所提出基于线性回归和改进灰狼优化算法的混合模型在电力工程成本和工期预测领域展现出较为明显的性能优势。改进的灰狼优化算法通过优化初始化序列及更新策略,提升了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和收敛速度。提出的混合模型泛化性能优于传统的机器学习模型,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在预测精度和训练效率方面均表现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工程 成本预测 工期预测 支持向量回归 决策树 线性回归 灰狼优化算法 混沌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候鸟优化算法的整车多关联车间协同排产方法
18
作者 肖海宁 孙慧慧 +1 位作者 彭明花 王健洲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96-1810,共15页
为了满足汽车整车焊装、涂装及总装车间不同的车身排产序列需求,以最小化产线停产时间和成本为综合优化目标,建立了整车多关联车间协同排产优化数学模型,并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候鸟优化算法的协同排产方法。为了快速获取候鸟个体对应的... 为了满足汽车整车焊装、涂装及总装车间不同的车身排产序列需求,以最小化产线停产时间和成本为综合优化目标,建立了整车多关联车间协同排产优化数学模型,并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候鸟优化算法的协同排产方法。为了快速获取候鸟个体对应的多关联车间协同排产方案,设计了基于启发式排产规则的解码策略;针对传统候鸟优化算法邻域结构单一导致算法收敛速度慢的缺陷,设计了基于多种邻域结构的领飞鸟进化策略;为了提升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设计了融合交叉与邻域搜索的跟飞鸟进化策略。最后以某新能源汽车生产线为实例,开发了整车多关联车间协同排产仿真分析平台以验证所提排产方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改进的遗传算法、改进的蚁群算法等方法相比,所设计的改进候鸟优化算法能够获得更优的解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排产问题 改进候鸟优化算法 汽车总装 汽车焊装 汽车涂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牧一号杂交象草中烟草花叶病毒的鉴定及其密码子偏好性和遗传结构分析
19
作者 洪森荣 章雪丽 +1 位作者 林子贻 林道兴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50-1161,共12页
【目的】明确桂牧一号杂交象草中的主要危害病毒种类及其病毒的发生和群体遗传结构,了解桂牧一号杂交象草该病毒的遗传变异机制。【方法】首先利用Illumina Hiseq 2500平台对桂牧一号杂交象草进行小RNA深度测序,然后利用大肠杆菌重组蛋... 【目的】明确桂牧一号杂交象草中的主要危害病毒种类及其病毒的发生和群体遗传结构,了解桂牧一号杂交象草该病毒的遗传变异机制。【方法】首先利用Illumina Hiseq 2500平台对桂牧一号杂交象草进行小RNA深度测序,然后利用大肠杆菌重组蛋白表达和RT-PCR技术对其病毒进行检测和鉴定,最后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病毒进行密码子偏好性的分析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桂牧一号杂交象草经小RNA测序检测出烟草花叶病毒;病毒蛋白的大肠杆菌重组表达和病毒基因的RT-PCR结果验证小RNA测序结果的可靠性;桂牧一号杂交象草烟草花叶病毒具有外壳蛋白、运动蛋白、带电蛋白等6个基因,基因总长度为11037 bp,基因平均长度为1839.5 bp,基因间区GC含量为43.35%;桂牧一号杂交象草烟草花叶病毒CP基因的密码子偏好性均较弱,偏好使用以A/T结尾;桂牧一号杂交象草烟草花叶病毒CP基因密码子偏好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自然选择,次要影响因素为内部压力;桂牧一号杂交象草烟草花叶病毒CP基因的最优密码子为6个(GAA、GCA、GCC、ACU、UUA和AGA),多以A、U结尾;桂牧一号杂交象草烟草花叶病毒CP基因与重庆烟草分离物Fengjie-1(HE818423.1和HE818424.1)CP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一致性较高。重庆、广西、贵州、湖北、辽宁、四川、云南、韩国、德国、美国10个烟草花叶病毒群体分离物CP基因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其中美国、韩国和湖北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多样性最高;10个烟草花叶病毒群体分离物CP基因错配曲线图的实际观测值均背离期望值,均出现锯齿状的峰形分布,均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近期均无群体扩张事件;10个烟草花叶病毒群体分离物CP基因的遗传分化明显(F_(ST)>0.25),基因交流频繁(Nm>1);10个烟草花叶病毒群体分离物CP基因的dN/dS均远小于1。【结论】桂牧一号杂交象草烟草花叶病毒与重庆烟草分离物Fengjie-1(HE818423.1和HE818424.1)的亲缘关系较近,遗传漂变是引起烟草花叶病毒不同群体分离物CP基因遗传分化的主要原因。烟草花叶病毒群体分离物CP基因处于负向选择的压力之下,保守性较高,序列的遗传结构较为稳定。研究结果为桂牧一号杂交象草中烟草花叶病毒病的防控及其抗病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牧一号杂交象草 烟草花叶病毒 小RNA深度测序 密码子偏好性 最优密码子 遗传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遗传禁忌搜索算法的混流装配线平衡优化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科 官思佳 +2 位作者 殷希彦 李西兴 唐红涛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7-182,共16页
针对混流液压泵装配线存在工位闲置或堵塞导致作业负荷不均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遗传禁忌搜索算法求解和计算机仿真验证的方法。以最小化混流装配线的生产节拍、不同工作站间分配的作业负荷和同一工作站内不同产品的作业负荷平滑指... 针对混流液压泵装配线存在工位闲置或堵塞导致作业负荷不均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遗传禁忌搜索算法求解和计算机仿真验证的方法。以最小化混流装配线的生产节拍、不同工作站间分配的作业负荷和同一工作站内不同产品的作业负荷平滑指数为优化目标,设计了一种具有较强局部搜索能力的混合遗传禁忌搜索算法,算法通过Hamming距离的判断对可行解进行多片段交叉、片段变异操作;采用正交实验法确定了算法最佳参数组合,并在经典案例集和液压泵装配线上验证了混合遗传禁忌搜索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在Plant Simulation软件中考虑液压泵装配线设备情况,根据实际生产对优化方案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了该优化方法能有效降低混流液压泵装配线的生产节拍,均衡各工作站间的工序分配和同一工作站内不同型号产品的作业负荷,实现了混流装配线的平衡再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流装配线 多目标优化 混合遗传禁忌搜索 投产排序 仿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