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0个小麦品种(系)赤霉病抗性鉴定与优异种质筛选
1
作者 张小娟 刘倩倩 +2 位作者 王立峰 凌冬 张鹏飞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5-9,共5页
为筛选出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抗赤霉病优异种质资源,以苏麦3号、扬麦158、安农8455分别作为高抗、中抗、高感对照品种,采用单花滴注法和土表接种法对包括对照在内的60个小麦品种(系)进行赤霉病抗性水平鉴定,共筛选出高抗品种2个... 为筛选出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抗赤霉病优异种质资源,以苏麦3号、扬麦158、安农8455分别作为高抗、中抗、高感对照品种,采用单花滴注法和土表接种法对包括对照在内的60个小麦品种(系)进行赤霉病抗性水平鉴定,共筛选出高抗品种2个、中抗品种7个、中感品种30个、高感品种21个。并调查抗性水平达到中感及以上小麦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共筛选出内4103、川麦45、W2、西农9871等16个农艺性状优良且兼具赤霉病抗性的小麦品种(系),为新品种选育提供可靠亲本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品种(系) 赤霉病 抗性鉴定 单花滴注法 土表接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疫病三种接种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55
2
作者 易图永 张宝玺 +2 位作者 谢丙炎 高必达 马新卫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18,共3页
通过比较离体叶片接种、切茎接种、游动孢子液灌根接种等 3种不同接种方法对 8个辣椒品种 (品系 )的影响 ,发现这 3种方法均能用于鉴定辣椒对辣椒疫霉菌的抗性。其中离体叶片接种法是从田间采集叶片进行室内鉴定 ,能够在短时间内检测多... 通过比较离体叶片接种、切茎接种、游动孢子液灌根接种等 3种不同接种方法对 8个辣椒品种 (品系 )的影响 ,发现这 3种方法均能用于鉴定辣椒对辣椒疫霉菌的抗性。其中离体叶片接种法是从田间采集叶片进行室内鉴定 ,能够在短时间内检测多个品种 ,并且对植株的生长无明显影响 ,最适合对种质资源稀少的品种进行抗疫病鉴定 ;切茎接种法操作简单 ,可以测量病斑的长度 ,反映病斑的扩展速度 ,适宜对抗性进行量化 ;游动孢子液灌根接种法基本上模拟田间病害的发生过程 ,最能反映品种的真实抗性 ,但工作量大 ,操作较复杂。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 ,采取适当的接种方法对辣椒品种进行抗疫病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疫病 接种方法 抗病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疫病抗性离体叶鉴定法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李智军 龙卫平 +1 位作者 郑锦荣 雷建军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7-51,共5页
通过比较疫病抗性不同的2个辣椒Capsicum annuum L.品种的离体叶接种浓度、发病温光条件及叶位对抗性鉴定结果的影响,确定了辣椒疫病抗性离体叶鉴定技术,即在辣椒初花期至始果期以自生长点倒数的第4~6展开叶作为测定叶,用0.1 mL... 通过比较疫病抗性不同的2个辣椒Capsicum annuum L.品种的离体叶接种浓度、发病温光条件及叶位对抗性鉴定结果的影响,确定了辣椒疫病抗性离体叶鉴定技术,即在辣椒初花期至始果期以自生长点倒数的第4~6展开叶作为测定叶,用0.1 mL游动孢子2×10^4~3×10^4mL^-1接种,在25℃、光照(3000 lx)12h/d的发病条件下,可获得理想的抗性鉴定效果.利用该鉴定法对38份辣椒材料进行了抗性鉴定,并与喷雾法和灌根法的鉴定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离体叶法能有效地区分出辣椒品种对疫病的抗性.根据抗级划分,离体叶法的鉴定结果与两者的吻合率分别为76.3%和6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疫病 离体叶 抗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抗黄萎病鉴定与评价标准的商榷 被引量:27
4
作者 赵丽红 冯自力 +4 位作者 李志芳 冯鸿杰 师勇强 张芸 朱荷琴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0-58,共9页
【目的】通过系统研究黄萎病抗病鉴定的关键技术和评价标准,解决现有棉花品种黄萎病抗性评价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建立新的田间棉花黄萎病分级标准和评价标准。【方法】以14个2014年国家主推棉花品种为试验材料,从接种量、可靠样本量、病... 【目的】通过系统研究黄萎病抗病鉴定的关键技术和评价标准,解决现有棉花品种黄萎病抗性评价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建立新的田间棉花黄萎病分级标准和评价标准。【方法】以14个2014年国家主推棉花品种为试验材料,从接种量、可靠样本量、病情分级和评价方法 4个方面系统研究黄萎病抗性鉴定的关键技术和评价标准。【结果】确定了小区接种和行沟接种的最佳接菌量分别为60 g·m-2和10 g·m-1,小区调查最低样本量为50株;制定了新的分级标准为0级(0%)、1级(1%~33%)、2级(34%~66%)、3级(67%~99%)和4级(100%)。连续2年利用相对病程发病面积和发病高峰期的相对病情指数2种评价方法判定品种抗病性,前者作为抗病性评价的依据更为科学可靠,一致率达到100%。【结论】本试验为完善抗病鉴定技术操作规程,规范抗性评价方法,促进棉花抗病品种的选育、审定和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萎病 接种技术 最低样本量 分级标准 抗性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鉴定瓜类疫病抗性方法的建立及黄瓜种质资源鉴定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瑞 林毓娥 +3 位作者 杜虎 金庆敏 杨晓珊 吴廷全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0期13-18,共6页
【目的】为方便研究瓜类疫病,快速筛选抗疫病的瓜类材料,建立快速安全有效的瓜类疫病抗性鉴定体系。【方法】通过灌根、喷雾、浸根、菌块离体接种等4种接种方法对黄瓜抗病材料和感病材料幼苗进行接种,通过比较发病率、发病时间及操作程... 【目的】为方便研究瓜类疫病,快速筛选抗疫病的瓜类材料,建立快速安全有效的瓜类疫病抗性鉴定体系。【方法】通过灌根、喷雾、浸根、菌块离体接种等4种接种方法对黄瓜抗病材料和感病材料幼苗进行接种,通过比较发病率、发病时间及操作程序等确定最简便有效的鉴定方法。【结果】4种接种方法均能鉴定黄瓜疫病抗感情况,但是鉴定效果差异显著。浸根法、喷雾法、灌根法接种合适浓度均为10~2个孢子/mL,操作复杂,接种效率低。菌块离体接种方法利用2 mm直径菌块直接接种于离体子叶背面,放置于有润湿滤纸的培养皿中,保湿24 h即可观察表型,通过计算病斑大小快速鉴定瓜类材料的抗性;利用该方法对40份不同抗性的黄瓜材料进行鉴定,发现栽培黄瓜抗疫病材料极少,只有PE40、PE119、PE120、PE185等4份材料具有抗性,90%的材料均为感病或高感。【结论】菌块子叶离体接种法是瓜类疫病鉴定的快捷有效方法,该方法无需诱孢,能够一次性鉴定数百份材料,且能够保存感病材料或中间材料,大大提高鉴定效率,为瓜类疫病抗性育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类蔬菜 疫病 抗性鉴定 瓜类疫霉 离体接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菌丝悬浮液的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接种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6
6
作者 臧宪朋 徐幼平 蔡新忠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1-386,共6页
通过分析核盘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菌丝培养时间、菌丝体浓度以及接种后的保湿时间等因子对接种后油菜植株发病的影响,建立了一套有效的基于菌丝悬浮液的核盘菌喷雾接种方法体系.主要步骤包括:从在平板活化3 d后核盘菌菌落边缘... 通过分析核盘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菌丝培养时间、菌丝体浓度以及接种后的保湿时间等因子对接种后油菜植株发病的影响,建立了一套有效的基于菌丝悬浮液的核盘菌喷雾接种方法体系.主要步骤包括:从在平板活化3 d后核盘菌菌落边缘打取菌碟(Φ6 mm),按10块?100 mL-1加入液体培养基中,25℃、200 r?min-1下振荡培养4 d,用匀浆机匀浆30 s制成菌丝悬浮液,终浓度调至600 nm波长下吸光度值为1.0~2.0,用空压机喷雾接种油菜植株,保湿48 h.该方法适用于油菜苗期对菌核病的抗病性评价,还可用于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的接种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盘菌 菌丝悬浮液 接种方法 立枯丝核菌 抗病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铃疫病人工接种方法优化及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鹿秀云 商俊燕 +4 位作者 邵美琪 谢雪娇 郭庆港 李社增 马平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2,共12页
【目的】棉铃疫病是严重危害棉花生产的铃部病害。本研究旨在优化棉铃疫菌(苎麻疫霉,Phytophthora boehmeriae)的人工接种方法并有效应用。【方法】在室内保湿培养条件下,比较了棉株不同部位健康成铃自身携带棉铃疫菌的情况;利用贴接棉... 【目的】棉铃疫病是严重危害棉花生产的铃部病害。本研究旨在优化棉铃疫菌(苎麻疫霉,Phytophthora boehmeriae)的人工接种方法并有效应用。【方法】在室内保湿培养条件下,比较了棉株不同部位健康成铃自身携带棉铃疫菌的情况;利用贴接棉铃疫菌菌盘的方法,比较了棉铃表面消毒和不消毒、有伤和无伤接种对棉铃疫病发病情况的影响;建立棉铃疫病人工接种方法并应用于防治棉铃疫病化学药剂筛选、棉花品种抗病性鉴定和棉铃疫菌致病力检测。【结果】田间棉株下部第1~3果枝铃的棉铃疫病发病率显著高于中部第4~6果枝铃、中部第7~9果枝铃和上部第10~12果枝铃;75%(体积分数,下同)酒精浸泡棉铃2 min能够有效杀死棉铃表面携带的棉铃疫菌和其他真菌等杂菌;有伤接种棉铃疫菌,棉铃疫病发病快且均匀。建立了棉铃疫病快速人工接种方法:选取棉株中部第4~9果枝上的健康带柄成铃,去掉苞叶,用75%酒精浸泡消毒2 min,在棉铃中上部铃缝处针刺接种棉铃疫菌,25℃保湿培养3~7 d即可完全发病。应用优化的棉铃疫病人工接种方法筛选、鉴定结果表明,12种化学杀卵菌剂中,对棉铃疫病防效理想的药剂为25%(质量分数,下同)甲霜·霜霉威可湿性粉剂、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和52.5%噁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16个棉花品种对棉铃疫病存在抗性差异;10个棉铃疫菌菌株中JP18-4的致病力最强,JP15-2对棉铃的致病力最弱。【结论】本研究优化建立了棉铃疫病人工接种方法。该方法在7 d内即可完成棉铃疫病相关试验的评价,为加快棉铃疫病防治药剂筛选、棉花品种抗病性鉴定和棉铃疫菌致病力检测提供可行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疫病 苎麻疫霉 人工接种 方法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板栗品种对栗疫病抗性的鉴定与筛选 被引量:4
8
作者 徐育海 何秀娟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6060-6063,共4页
分别于夏季和冬季2个时期,在31份湖北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品种(类型)资源的离体枝条上接种栗疫病病菌菌株C(Cryphonectria parasitaca),观察各品种(类型)资源感染栗疫病的潜伏时期,测定接种20 d时的发病率和病斑面积,综合评价各品... 分别于夏季和冬季2个时期,在31份湖北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品种(类型)资源的离体枝条上接种栗疫病病菌菌株C(Cryphonectria parasitaca),观察各品种(类型)资源感染栗疫病的潜伏时期,测定接种20 d时的发病率和病斑面积,综合评价各品种(类型)对栗疫病的抗性,筛选出抗性品种(类型)。综合夏季和冬季2个时期试验,结果表明,红毛早、中迟栗、鄂栗1号、罗田浅刺、红光油栗5个品种(类型)为高抗栗疫病材料,宣化红、罗田乌壳栗、腰子栗、大果中迟栗、金优3号、母圃1号、京山浅刺、青毛早8个品种(类型)为抗性材料;夏季接种栗疫病病原菌的板栗品种枝条对栗疫病抗性程度强于冬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栗疫病 枝条接种 抗病性鉴定 抗性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茄子黄萎病苗期抗性鉴定技术的优化及抗源筛选 被引量:5
9
作者 贲海燕 曲红云 +7 位作者 霍建飞 姚玉荣 高苇 郝永娟 王万立 张雪岩 胡建坤 黄瑞荣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2-73,共12页
【目的】建立快速、有效的茄子黄萎病苗期抗性鉴定技术,并对茄子资源进行苗期接种鉴定,为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温室人工接种,分别对茄子黄萎病苗期接种鉴定的接种菌株、浓度、方法、接种苗龄及接种时间进行系统筛选与比较... 【目的】建立快速、有效的茄子黄萎病苗期抗性鉴定技术,并对茄子资源进行苗期接种鉴定,为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温室人工接种,分别对茄子黄萎病苗期接种鉴定的接种菌株、浓度、方法、接种苗龄及接种时间进行系统筛选与比较,并应用筛选出的最佳技术对50份不同来源的茄子资源进行抗黄萎病鉴定与评价。【结果】25株强致病力的黄萎病菌株中有7株产孢效率高,从中选取4种不同培养性状的菌株用于接种,最佳接种浓度为10^(6)个孢子/mL及以上,其中菌株“2015-61”致病力最强,接种浓度10^(5)个孢子/mL的致病结果与其他菌株最佳浓度的接种结果相当,提高了试验整体效率;接种方法以无底钵伤根法为最佳,最适接种苗龄为3~4片真叶期,浸根时间为10 min。利用此抗性鉴定方法从50份不同来源茄子资源中筛选出免疫品种2份,中抗品种3份,耐病品种12份。该优化接种技术的发病情况与田间病圃结果基本一致,较准确地反映了茄子资源对黄萎病的真实抗性。【结论】茄子黄萎病苗期最佳接种技术的确立以及抗黄萎病资源的筛选为抗病育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 黄萎病 接种方法 无底钵伤根法 抗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瓜和节瓜疫病的离体叶片接种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曾莉莎 陈康丽 +7 位作者 吕顺 王芳 吴永官 杜彩娴 唐琪璐 黄熊娟 莫安妮 黎炎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213-2219,共7页
【目的】评估离体叶片接种法对冬瓜疫病抗性鉴定的可行性,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的冬瓜疫病抗性鉴定方法,并筛选抗疫病的冬瓜和节瓜品种,为培育及利用抗病品种提供参考。【方法】以注射灌根接种法为对照,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对9份冬瓜品种进... 【目的】评估离体叶片接种法对冬瓜疫病抗性鉴定的可行性,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的冬瓜疫病抗性鉴定方法,并筛选抗疫病的冬瓜和节瓜品种,为培育及利用抗病品种提供参考。【方法】以注射灌根接种法为对照,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对9份冬瓜品种进行抗病性鉴定和比较,评估离体叶片接种法的可行性;并采用所建立的离体叶片接种法对23份冬瓜品种和18份节瓜品种进行抗病性鉴定,从中筛选抗、耐疫病的冬瓜和节瓜品种。【结果】离体叶片接种后,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呈现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后期变成黑色病斑,有的会长出白色霉层。9份供试冬瓜品种中,铁柱168、B184和P33等7份冬瓜品种分别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抗感性评价,反应类型结果完全一致。两种鉴定方法对冬瓜疫病的抗性鉴定结果一致性高达77.78%:注射灌根接种法发病率的平均值是54.6%,病情指数的平均值是29.6;离体叶片接种法发病率的平均值是60.2%,病情指数的平均值是31.5。对两种接种法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注射灌根接种法和离体叶片接种法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P<0.01),两种接种方法的发病率与病情指数相关系数分别为0.953和0.993。节瓜普遍比冬瓜更抗疫病,初步筛选出3份高抗冬瓜品种,分别是连环杂交大冬瓜、铁心999黑皮冬瓜和黑娃四号小冬瓜,病情指数分别为5.9、9.2和1.7;5份高抗节瓜品种,分别是佳庆338节瓜、玲珑节瓜、翠秀节瓜、新粤农8号和5号黑毛节瓜,病情指数分别为4.2、5.0、5.8、6.7和7.5。【结论】与注射灌根法相比,离体叶片接种法具有发病症状明显、操作方便、速度快、不伤害植物等优点,离体叶片接种法可作为冬瓜品种疫病抗病性鉴定的辅助手段,用离体叶片接种法筛选出3份高抗冬瓜品种和5份高抗节瓜品种可作为培育及利用抗病品种的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瓜 节瓜 疫病 离体叶片接种法 抗病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抗疫病鉴定方法初探 被引量:5
11
作者 苏维 温立香 +3 位作者 郝永娟 常彩涛 刘文明 李素文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0年第5期100-103,共4页
为了快速简便有效地进行辣椒资源抗疫病筛选,对游动孢子灌根接种法、疫病毒素离体叶片接种法、毒素灌根接种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离体叶片毒素接种法鉴定结果与游动孢子灌根接种法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可以作为辣椒抗疫病鉴定的有... 为了快速简便有效地进行辣椒资源抗疫病筛选,对游动孢子灌根接种法、疫病毒素离体叶片接种法、毒素灌根接种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离体叶片毒素接种法鉴定结果与游动孢子灌根接种法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可以作为辣椒抗疫病鉴定的有效方法,对大批材料进行快速接种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疫病 鉴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轮斑病抗性鉴定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泉 徐永红 +1 位作者 何锦辉 杨宇衡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95-301,共7页
【目的】探究柑橘轮斑病最适宜接种条件,建立一种快速鉴定柑橘轮斑病抗性的方法。【方法】以柑橘轮斑病菌为接种体,运用离体叶片接种法,在室内不同温度下对离体柠檬叶片的不同部位进行接种,探讨柑橘轮斑病的最适宜接种条件。随后采用前... 【目的】探究柑橘轮斑病最适宜接种条件,建立一种快速鉴定柑橘轮斑病抗性的方法。【方法】以柑橘轮斑病菌为接种体,运用离体叶片接种法,在室内不同温度下对离体柠檬叶片的不同部位进行接种,探讨柑橘轮斑病的最适宜接种条件。随后采用前期确立的接种体系对27个主栽柑橘品种进行轮斑病抗性评价。【结果】针刺接种易发病,最适宜的接种温度为10℃,最适宜接种部位为叶片背部。27个柑橘品种中沙田柚为免疫品种,091无核沃柑最易感病。【结论】研究建立了叶片背面针刺、10℃条件下保湿培养28 d的抗性鉴定体系。并利用此技术体系鉴定出柚类抗病力最强,杂柑类相对最感病,而橙类、柑类与橘类抗性处于柚类与杂柑类中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轮斑病 柑橘轮斑病菌 接种方法 抗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