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夷山毛竹天然林生物量与能量分配规律及其与人工林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9
1
作者 何东进 洪伟 +3 位作者 吴承祯 蓝斌 黄辉 吴雄生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91-296,共6页
以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天然毛竹林为研究对象,应用生物量优化模型对天然毛竹林生物量、能量的分配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毛竹天然林生物量按组分秆、枝、叶、竹蔸、鞭根的分配规律为5585.956、1120.456、387.453、1148.785、2... 以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天然毛竹林为研究对象,应用生物量优化模型对天然毛竹林生物量、能量的分配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毛竹天然林生物量按组分秆、枝、叶、竹蔸、鞭根的分配规律为5585.956、1120.456、387.453、1148.785、2827.099g·m^(-2),所占比例依次为50.46%、10.12%、3.50%、10.38%、25.54%,能量现存量按组分分别为112171.60、21694.0、7532.8、21796.8、52089.3kJ·m^(-2),所占比例依次为51.70%、10.00%、3.47%、10.05%、24.78%;②毛竹天然林生物量按龄级Ⅰ度、Ⅱ度、Ⅲ度、Ⅳ度、Ⅴ度及以上竹的分配规律为2151.845、1799.441、1184.757、1010.021、4923.684g·m^(-2),所占比例依次为19.44%、16.26%、10.70%、9.12%、44.48%。能量现存量按龄级分别为47465.97、40232.99、26502.84、17737.74、102488.8kJ·m^(-2),所占比例依次为20.25%、17.16%、11.30%、7.57%、43.72%。在此基础上,将毛竹天然林与人工林进行了比较分析。且为毛竹林的丰产培育提出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天然竹 人工林 生物量 能量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丰产林竹鞭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郑郁善 洪伟 +1 位作者 陈礼光 张田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52-59,共8页
在福建省毛竹产区内设置标准地 1 80块 ,每块标准地挖小样方 2个 ,调查高产竹林的地下结构 (鞭长、鞭重、鞭龄和壮芽数、弱芽数等 ) ,并进行分布特征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 ,丰产竹林竹鞭大部分分布在 0~ 40cm土层中 ,总鞭长的大小顺序... 在福建省毛竹产区内设置标准地 1 80块 ,每块标准地挖小样方 2个 ,调查高产竹林的地下结构 (鞭长、鞭重、鞭龄和壮芽数、弱芽数等 ) ,并进行分布特征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 ,丰产竹林竹鞭大部分分布在 0~ 40cm土层中 ,总鞭长的大小顺序为 :笋竹两用林 >材用竹林 >笋用竹林 ,但均占 90 %以上。总鞭重的大小顺序为 :材用竹林 >笋竹两用林 >笋用竹林 ,笋用竹林的幼龄竹鞭鞭长和鞭重比材用竹林大 ,壮龄竹鞭鞭长与鞭重的大小顺序为材用竹林 >笋竹两用林 >笋用竹林 ,壮龄竹鞭大约有 55 %~ 66 %分布在 0~ 40cm深的土层中 ;竹鞭生长方向多为“平行”方向 ,材用竹林占 63 .2 % ,笋竹两用林占 48.8% ,笋用竹林占 47.2 % ;分岔类型多为单侧单岔 ;竹鞭上生长的多为壮芽 ,材用竹林 77.5 % ,笋竹两用林占 77.9% ,笋用竹林占 78.0 %。这些竹林正处于出笋旺盛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材用竹林 笋竹两用林 笋用竹林 地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林分类型毛竹林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与稳定性 被引量:19
3
作者 张飞萍 尤民生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1-37,共7页
通过2001年9月到2002年7月对毛竹Phyllostachysheterocyclacv.pubescens与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毛竹与马尾松Pinusmassoniana、毛竹与阔叶树种混交林和毛竹纯林中节肢动物群落的定位与跟踪调查,分析和比较了上述4种不同类型林... 通过2001年9月到2002年7月对毛竹Phyllostachysheterocyclacv.pubescens与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毛竹与马尾松Pinusmassoniana、毛竹与阔叶树种混交林和毛竹纯林中节肢动物群落的定位与跟踪调查,分析和比较了上述4种不同类型林分中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与稳定性。结果表明:竹阔混交林中节肢动物群落的丰富度显著高于其他2种混交林和毛竹纯林,主要体现为林下层中同翅目、半翅目、鞘翅目和双翅目及竹冠层中蜱螨目、同翅目、半翅目和鞘翅目等植食性或捕食性物种明显较多;但各类林分中节肢动物群落之间的物种多样性、均匀度和优势集中性无显著差异。总体上混交林竹冠层和林下层中植食性和捕食性功能群的共有种较多,两个层次间的相似性均高于毛竹纯林。不同林分类型中节肢动物群落的稳定性具有显著差异,竹阔混交林和毛竹纯林竹冠层节肢动物类群的稳定性低,天敌对害虫的控制作用小,毛竹叶部植食性螨类和蠕须盾蚧Kuwanaspisvermiformis危害较重。因此认为在两种(类)害虫常发区,可考虑将林分改造为竹杉混交林或竹松混交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节肢动物群落 林分 混交林 多样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毛竹混交林的毛竹地下鞭根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郑郁善 王舒凤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9-72,共4页
采用固定标准地法 ,对尤溪县包溪林业采育场 1 974年在阔叶树毛竹混交林皆伐迹地上营造杉木纯林后形成的杉木毛竹混交林进行地下结构的调查。结果表明 ,杉木对毛竹地下结构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对毛竹竹鞭向纵深延伸、壮芽数的比例... 采用固定标准地法 ,对尤溪县包溪林业采育场 1 974年在阔叶树毛竹混交林皆伐迹地上营造杉木纯林后形成的杉木毛竹混交林进行地下结构的调查。结果表明 ,杉木对毛竹地下结构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对毛竹竹鞭向纵深延伸、壮芽数的比例提高有促进作用。杉木密度为 90 0~ 1 3 50株 /hm2 时 ,壮龄鞭比例比较高 ,毛竹地下结构比较优化 ,更新快 ;毛竹竹鞭有 92 8%分布在 0~ 4 0cm土层中 ,其中 0~ 2 0cm土层中占 60 %以上 ,大于 4 0cm土层中仅占 7 2 % ;杉木能促进竹鞭向纵深发展 ,随杉木密度的增加 ,0~ 2 0cm层鞭根减少 ,2 0cm以上鞭根明显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毛竹 混交林 鞭根结构 密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毛竹混交林造林效果评价 被引量:19
5
作者 陈礼光 连进能 +3 位作者 洪伟 郑郁善 陈开伍 杨汉章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09-312,共4页
对不同密度的杉木毛竹混交林及其人工纯林进行调查 ,依据生态学原理 ,分析了各混交林及纯林的林分生长状况、单株和林分生物量变化以及林分的空间分布格局演变 .结果表明 :杉木密度为 1 80 0株· hm-2的混交林中 ,营养空间利用充分 ... 对不同密度的杉木毛竹混交林及其人工纯林进行调查 ,依据生态学原理 ,分析了各混交林及纯林的林分生长状况、单株和林分生物量变化以及林分的空间分布格局演变 .结果表明 :杉木密度为 1 80 0株· hm-2的混交林中 ,营养空间利用充分 ,叶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达 1 7.70 %;生物量最大为 78.43t· hm-2 ,生长最好 ,表现出较高的林分生产力和林分生长量 ,混交效果最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毛竹 混交林 造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施肥下毛竹林土壤的肥力质量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张飞英 刘亚群 +1 位作者 徐瑞英 周瑛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9-23,共5页
2014-2015年,在浙江省16个县(区/市)的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林地共采集1 141份土壤样品,分析p H值、有机质、速效钾、有效磷和铵态氮,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肥力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浙江省毛竹林... 2014-2015年,在浙江省16个县(区/市)的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林地共采集1 141份土壤样品,分析p H值、有机质、速效钾、有效磷和铵态氮,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肥力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浙江省毛竹林地土壤肥力质量总体上较好,占68.75%,其中常山和德清的土壤肥力质量最优,土壤肥力质量指数分别为1.013 5和1.093 6;土壤肥力质量处于中等及以下水平的占31.25%,龙泉、绍兴、龙游的土壤质量较差。相关分析显示,土壤的铵态氮与计算得到的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指数呈现极显著的相关性(R=0.943,P〈0.01),另外,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与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指数也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平方值分别达到了0.640(P〈0.01)和0.670(P〈0.01),表明氮元素、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质量的重要指标。毛竹林地土壤p H在4.5~8.5,平均为4.84,土壤的酸化与林农偏施氮肥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林 土壤肥力质量 p H值 铵态氮 速效钾 有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经营类型毛竹笋用林的地下鞭根系统调查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何奇江 汪奎宏 +4 位作者 吴蓉 翁甫金 张培新 吴智勇 胡可易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1-34,共4页
对3种不同经营类型的毛竹笋用丰产林进行地下鞭根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安吉毛竹笋用林的地下鞭 根系统分布较宁波和湖州的浅,而且它的竹鞭的生物量也少,但是它的竹根和鞭根的生物量较另两地多,宁 波和湖州两种经营类型的地下结构基... 对3种不同经营类型的毛竹笋用丰产林进行地下鞭根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安吉毛竹笋用林的地下鞭 根系统分布较宁波和湖州的浅,而且它的竹鞭的生物量也少,但是它的竹根和鞭根的生物量较另两地多,宁 波和湖州两种经营类型的地下结构基本相似,只是湖州鞭根系统的分布稍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营类型 毛竹 笋用林 鞭根系统 地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壤管理措施的毛竹扩鞭效果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董建文 张兴正 林德根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37-40,共4页
毛竹扩鞭试验表明 ,采用土壤管理措施 (锄草松土、深翻垦复、竹蔸施肥及其组合 ) ,可起到促进扩鞭成林的作用 ;锄草松土与深翻垦复 (尤其是深翻垦复 )使单鞭变短 ,鞭段数增加 ,萌动竹笋多 ,新竹株数多 ,退笋率高 ;竹蔸施肥能促进竹鞭的... 毛竹扩鞭试验表明 ,采用土壤管理措施 (锄草松土、深翻垦复、竹蔸施肥及其组合 ) ,可起到促进扩鞭成林的作用 ;锄草松土与深翻垦复 (尤其是深翻垦复 )使单鞭变短 ,鞭段数增加 ,萌动竹笋多 ,新竹株数多 ,退笋率高 ;竹蔸施肥能促进竹鞭的长度生长 ,有利于新鞭、新竹的扩展 ,降低退笋率 ,它们的组合措施则效果更佳。生长上可根据实际要求选择扩鞭促控措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扩鞭试验 锄草松土 深翻垦复 蔸旋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造毛竹林春笋生长规律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邱尔发 陈存及 范辉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82-85,共4页
通过对 1995年新造毛竹林 4年春笋生长的定期观测 ,结果表明 :新造竹林春笋出土集中在 4月 8日前 ,较成林竹发笋有推迟的现象 ,笋群增长动态符合逻辑斯蒂拟合方程 :造林前 4年发笋数和成竹数都不断增加 ,春笋的高生长符合逻辑斯蒂曲线 ... 通过对 1995年新造毛竹林 4年春笋生长的定期观测 ,结果表明 :新造竹林春笋出土集中在 4月 8日前 ,较成林竹发笋有推迟的现象 ,笋群增长动态符合逻辑斯蒂拟合方程 :造林前 4年发笋数和成竹数都不断增加 ,春笋的高生长符合逻辑斯蒂曲线 ,拟合结果良好 ;“公、母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新造竹林 春笋 生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毛竹混交林土壤团聚体对有机质含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游秀花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36-539,共4页
运用通径分析原理,对杉木纯林(19年生)、毛竹纯林、6种杉木毛竹混交林(杉木19年生)的6种不同土壤结构的有机质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6种土壤不同粒径团聚体中,>5mm(x6)及3~5mm(x5)是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主导因子,<0.25mm(x1... 运用通径分析原理,对杉木纯林(19年生)、毛竹纯林、6种杉木毛竹混交林(杉木19年生)的6种不同土壤结构的有机质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6种土壤不同粒径团聚体中,>5mm(x6)及3~5mm(x5)是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主导因子,<0.25mm(x1)团聚体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直接作用虽然不大,但其通过x6对土壤有机质含量产生的间接作用却较大,从而为根本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肥力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毛竹 混交林 团聚体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厚朴混交林对杉木林迹地土壤肥力的影响
11
作者 洪震 叶帮民 +2 位作者 刘术新 傅金尧 陈伟祥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5-58,共4页
于2006、2008年2次对杉木林采伐迹地2003-2004年人工营造的毛竹厚朴混交林进行土壤理化性质的采样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坡位不同土层的pH值均有升高,且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速效氮、速效磷及速效钾等养分指标随林... 于2006、2008年2次对杉木林采伐迹地2003-2004年人工营造的毛竹厚朴混交林进行土壤理化性质的采样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坡位不同土层的pH值均有升高,且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速效氮、速效磷及速效钾等养分指标随林分生长年份的增加而表现出递增趋势;有机质含量、土壤速效氮、速效磷均表现出0~20cm土层高于>20~40cm土层,速效钾表现不规律,表层(10~20cm)土壤速效氮及速效磷含量增加幅度表现出中坡位>下坡位>上坡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厚朴 混交林 土壤 肥力 杉木迹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人工林改造技术试验初报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爱莲 陈兴福 +1 位作者 任广国 汪正翔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4-67,共4页
对毛竹低产人工林分进行改造技术试验,连续观测3年,结果表明,各处理各年度对毛竹生长3个指标差异显著,尤以施化肥、饼肥及全垦对出笋数、胸径有极显著差异,增产显著。
关键词 毛竹 人工林 低产 改造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笋竹两用林改建大径竹林技术初报 被引量:1
13
作者 唐昌贻 邱永华 +1 位作者 刘仙 吴礼栋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0-53,共4页
通过3年来对朝北的山坡或山岙地的笋竹两用林林分采取增加竹林密度和选粗壮的竹笋留养新竹的技术培育毛竹大径竹材,结果表明:新竹平均胸径达11.76 cm,比实施前提高了0.93 cm;胸径≥12 cm立竹株数达55.8%,比实施前提高了近18百分点;林分... 通过3年来对朝北的山坡或山岙地的笋竹两用林林分采取增加竹林密度和选粗壮的竹笋留养新竹的技术培育毛竹大径竹材,结果表明:新竹平均胸径达11.76 cm,比实施前提高了0.93 cm;胸径≥12 cm立竹株数达55.8%,比实施前提高了近18百分点;林分立竹竹材产量比实施前增加34.3%;胸径≥12 cm立竹竹材产量提高了14.8%;每度新竹立竹产值比实施前增加3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笋竹两用林 改建 大径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毛竹混交造林效果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黄秀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41-46,共6页
通过研究杉竹同时造林、杉木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套种毛竹和裸地种竹五种林分生长状况 ,结果表明 :各林分成活率以杉木中龄林套种毛竹的为最高 ,杉木与毛竹同时造林以及裸地种竹的为最低 ,有随移栽母竹时林地郁闭度的增大而增大的趋... 通过研究杉竹同时造林、杉木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套种毛竹和裸地种竹五种林分生长状况 ,结果表明 :各林分成活率以杉木中龄林套种毛竹的为最高 ,杉木与毛竹同时造林以及裸地种竹的为最低 ,有随移栽母竹时林地郁闭度的增大而增大的趋势 ;长竹率最高的是幼龄林种竹 ,为 6 0 .5 % ,最低的为中龄林种竹 ,只有47.6 % ;各年度发笋长成新竹数以裸地种竹为最多 ,3年共长 2 5 75株 hm2 新竹 ,其次排序为竹杉同时造林的林分、幼龄林、近熟林和中龄林套种毛竹的林分 ;各林分新竹生长指标以幼龄林套种毛竹质量为较好 ,其次为近熟林和裸地种竹的林分 ,最差的是中龄林的混交林分 ;各年度单鞭长和平均鞭节长变化规律不明显 ;但有随移母竹时林分郁闭度增大而增加的趋势 ;而总鞭长、竹鞭数及竹鞭断梢率则相反 ;鞭径生长以幼龄林种毛竹的各年度鞭径为最大 ,其次是竹杉同时造林的林分 ,以中龄林套种毛竹的鞭径为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毛竹 林龄 混交林 成活率 生长期 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毛竹混交林水源涵养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陈开伍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58-261,共4页
对不同杉木密度的杉木毛竹混交林及其人工纯林进行调查 ,分析了纯林与混交林的林冠层、林下植被层和凋落物层生物量变化 ,以及土壤的贮水能力和渗透性能 .结果表明 :与纯林相比 ,杉木密度为 1 80 0株· hm-2的混交林营养空间利用充... 对不同杉木密度的杉木毛竹混交林及其人工纯林进行调查 ,分析了纯林与混交林的林冠层、林下植被层和凋落物层生物量变化 ,以及土壤的贮水能力和渗透性能 .结果表明 :与纯林相比 ,杉木密度为 1 80 0株· hm-2的混交林营养空间利用充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毛竹 混交林 水源涵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Ⅲ类立地混生毛竹林培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方向明 何进春 +3 位作者 叶灵 郑艳红 刘惠林 黄永泰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3-29,共7页
在有广大代表性的Ⅲ类立地上,对荒芜衰败毛竹林,采用择伐混生木、带状深翻、强化施肥等技术,使该竹林在第3年时所需的丰产基础即可一步到位,各项产量指标分别达到每公顷出笋数1800株、新数1300株、全林立竹3145株、3年鲜竹材产量26.5t,... 在有广大代表性的Ⅲ类立地上,对荒芜衰败毛竹林,采用择伐混生木、带状深翻、强化施肥等技术,使该竹林在第3年时所需的丰产基础即可一步到位,各项产量指标分别达到每公顷出笋数1800株、新数1300株、全林立竹3145株、3年鲜竹材产量26.5t,竹林林相大为改观,立竹结构趋向合理,从而为山区同类低产竹林的改造和培育提供了示范样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类立地 混生林 毛竹林 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工业用竹材林高效培育技术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林华 《竹子研究汇刊》 2008年第2期42-47,共6页
为满足竹材加工企业对大径级、长枝下高、小尖削度优质原条竹不断增长的大量需求,实施了以立地条件选择、林分结构调控和林地土壤管理等为核心技术的毛竹工业用竹材林高效定向培育技术措施,通过3 a来3种类型示范基地竹林的技术效果调查... 为满足竹材加工企业对大径级、长枝下高、小尖削度优质原条竹不断增长的大量需求,实施了以立地条件选择、林分结构调控和林地土壤管理等为核心技术的毛竹工业用竹材林高效定向培育技术措施,通过3 a来3种类型示范基地竹林的技术效果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林分结构显著改善,毛竹纯林、竹杉混交林、竹阔混交林立竹度、新竹平均胸径较对照分别增加41.2%、35.7%、38.6%,9.4%、11.3%、8.4%,立竹整齐度、均匀度分别达7以上和6以上;竹材质量显著提高,毛竹纯林、竹杉混交林、竹阔混交林立竹枝下高、全高、胸高壁厚分别较对照增大5.5%、6.2%、5.3%,6.2%、5.6%、10.2%,3.4%、11.1%、9.9%,尖削度值均为0.4以上,立竹尖削程度下降;技术增产效果显著,毛竹纯林、竹杉混交、竹阔混交林竹材、竹笋产量分别较对照增产82.6%、76.7%、47.7%,24.4%、22.2%、3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材用林 林分结构 竹材质量 竹林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用毛竹林不同经营模式试验 被引量:1
18
作者 汤华勤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1-74,共4页
从2008年开始,对国际森林认证(FSC)的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林实行施肥剂量、施肥方法和抚育方式3因素进行正交试验。2010-2011年度调查结果表明:林下植被保护有利于提高新竹数量和粗度;施较多的生物肥料也有利... 从2008年开始,对国际森林认证(FSC)的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林实行施肥剂量、施肥方法和抚育方式3因素进行正交试验。2010-2011年度调查结果表明:林下植被保护有利于提高新竹数量和粗度;施较多的生物肥料也有利于提高新竹数量,但对新竹粗度的影响不明显;施肥方法对新竹数量和粗度的影响不显著;处理的新竹数量和粗度均明显好于对照。由于其获得国际消费者和海外市场的销售优势,效益远大于没有认证的丰产竹林,同时在维护毛竹林生态系统稳定,保持物种多样性以及竹林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竹林经营类型 森林认证 FSC 丰产竹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市毛竹林立地质量评价与分类经营 被引量:1
19
作者 陆志敏 诸余庭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1-44,共4页
按不同立地条件和毛竹林生产的适宜性、限制性、开发潜力诸方面,将宁波市5.53万hm2毛竹林分为4类,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在这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经营目标和措施。
关键词 毛竹林 立地质量 分类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林间种天麻丰产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曹流清 丁建国 李小凤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0-36,共7页
经过4年半的试验研究,证实了毛竹林具有供天麻与蜜环菌生长发育的优越生态环境,在参考原有露地栽培技术基础上,结合竹林实际,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丰产技术栽培方法,经在生产实践中运用、验收,每0.07hm2产商品麻子品130.9kg,鲜种麻518.0... 经过4年半的试验研究,证实了毛竹林具有供天麻与蜜环菌生长发育的优越生态环境,在参考原有露地栽培技术基础上,结合竹林实际,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丰产技术栽培方法,经在生产实践中运用、验收,每0.07hm2产商品麻子品130.9kg,鲜种麻518.0kg,净产值达13961.3元,在最低年净产值也达8522元,为一般竹林产值的二三十倍;间种竹林比未间种竹林平均增产竹材42.2%;天麻产量比一般露地栽培高出13.3%~46.6%;同时,边研究,边推广,到1994年止,累计推广面积达344hm2,共创产值7782万元,其中纯利5341.2万元,为发展新型高效竹业生产提供样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林 天麻 间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