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夷山毛竹天然林生物量与能量分配规律及其与人工林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9
1
作者 何东进 洪伟 +3 位作者 吴承祯 蓝斌 黄辉 吴雄生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91-296,共6页
以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天然毛竹林为研究对象,应用生物量优化模型对天然毛竹林生物量、能量的分配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毛竹天然林生物量按组分秆、枝、叶、竹蔸、鞭根的分配规律为5585.956、1120.456、387.453、1148.785、2... 以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天然毛竹林为研究对象,应用生物量优化模型对天然毛竹林生物量、能量的分配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毛竹天然林生物量按组分秆、枝、叶、竹蔸、鞭根的分配规律为5585.956、1120.456、387.453、1148.785、2827.099g·m^(-2),所占比例依次为50.46%、10.12%、3.50%、10.38%、25.54%,能量现存量按组分分别为112171.60、21694.0、7532.8、21796.8、52089.3kJ·m^(-2),所占比例依次为51.70%、10.00%、3.47%、10.05%、24.78%;②毛竹天然林生物量按龄级Ⅰ度、Ⅱ度、Ⅲ度、Ⅳ度、Ⅴ度及以上竹的分配规律为2151.845、1799.441、1184.757、1010.021、4923.684g·m^(-2),所占比例依次为19.44%、16.26%、10.70%、9.12%、44.48%。能量现存量按龄级分别为47465.97、40232.99、26502.84、17737.74、102488.8kJ·m^(-2),所占比例依次为20.25%、17.16%、11.30%、7.57%、43.72%。在此基础上,将毛竹天然林与人工林进行了比较分析。且为毛竹林的丰产培育提出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天然竹 人工林 生物量 能量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材材性变异的研究 被引量:71
2
作者 马灵飞 马乃训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56-364,共9页
通过对毛竹(Phyllostachysheterocyclavar.pubescens)材纤维形态、组织比量、纤维素含量和基本密度的分析测定,研究了不同年龄、不同胸径、竹秆不同部位材性性状的变异特点结果表明:竹材纤维... 通过对毛竹(Phyllostachysheterocyclavar.pubescens)材纤维形态、组织比量、纤维素含量和基本密度的分析测定,研究了不同年龄、不同胸径、竹秆不同部位材性性状的变异特点结果表明:竹材纤维长度主要受竹秆部位的影响,与年龄和胸径无显著相关;组织比量与年龄无显著相关,与胸径有一定相关;纤维素含量和基本密度与年龄、胸径、竹秆部位均有关系。从材性变异特点来看,经营培育小径级毛竹对制浆造纸更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纤维形态 组织比量 纤维素含量 密度 材性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丰产林竹鞭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郑郁善 洪伟 +1 位作者 陈礼光 张田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52-59,共8页
在福建省毛竹产区内设置标准地 1 80块 ,每块标准地挖小样方 2个 ,调查高产竹林的地下结构 (鞭长、鞭重、鞭龄和壮芽数、弱芽数等 ) ,并进行分布特征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 ,丰产竹林竹鞭大部分分布在 0~ 40cm土层中 ,总鞭长的大小顺序... 在福建省毛竹产区内设置标准地 1 80块 ,每块标准地挖小样方 2个 ,调查高产竹林的地下结构 (鞭长、鞭重、鞭龄和壮芽数、弱芽数等 ) ,并进行分布特征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 ,丰产竹林竹鞭大部分分布在 0~ 40cm土层中 ,总鞭长的大小顺序为 :笋竹两用林 >材用竹林 >笋用竹林 ,但均占 90 %以上。总鞭重的大小顺序为 :材用竹林 >笋竹两用林 >笋用竹林 ,笋用竹林的幼龄竹鞭鞭长和鞭重比材用竹林大 ,壮龄竹鞭鞭长与鞭重的大小顺序为材用竹林 >笋竹两用林 >笋用竹林 ,壮龄竹鞭大约有 55 %~ 66 %分布在 0~ 40cm深的土层中 ;竹鞭生长方向多为“平行”方向 ,材用竹林占 63 .2 % ,笋竹两用林占 48.8% ,笋用竹林占 47.2 % ;分岔类型多为单侧单岔 ;竹鞭上生长的多为壮芽 ,材用竹林 77.5 % ,笋竹两用林占 77.9% ,笋用竹林占 78.0 %。这些竹林正处于出笋旺盛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材用竹林 笋竹两用林 笋用竹林 地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林分类型毛竹林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与稳定性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飞萍 尤民生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1-37,共7页
通过2001年9月到2002年7月对毛竹Phyllostachysheterocyclacv.pubescens与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毛竹与马尾松Pinusmassoniana、毛竹与阔叶树种混交林和毛竹纯林中节肢动物群落的定位与跟踪调查,分析和比较了上述4种不同类型林... 通过2001年9月到2002年7月对毛竹Phyllostachysheterocyclacv.pubescens与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毛竹与马尾松Pinusmassoniana、毛竹与阔叶树种混交林和毛竹纯林中节肢动物群落的定位与跟踪调查,分析和比较了上述4种不同类型林分中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与稳定性。结果表明:竹阔混交林中节肢动物群落的丰富度显著高于其他2种混交林和毛竹纯林,主要体现为林下层中同翅目、半翅目、鞘翅目和双翅目及竹冠层中蜱螨目、同翅目、半翅目和鞘翅目等植食性或捕食性物种明显较多;但各类林分中节肢动物群落之间的物种多样性、均匀度和优势集中性无显著差异。总体上混交林竹冠层和林下层中植食性和捕食性功能群的共有种较多,两个层次间的相似性均高于毛竹纯林。不同林分类型中节肢动物群落的稳定性具有显著差异,竹阔混交林和毛竹纯林竹冠层节肢动物类群的稳定性低,天敌对害虫的控制作用小,毛竹叶部植食性螨类和蠕须盾蚧Kuwanaspisvermiformis危害较重。因此认为在两种(类)害虫常发区,可考虑将林分改造为竹杉混交林或竹松混交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节肢动物群落 林分 混交林 多样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毛竹混交林的毛竹地下鞭根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郑郁善 王舒凤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9-72,共4页
采用固定标准地法 ,对尤溪县包溪林业采育场 1 974年在阔叶树毛竹混交林皆伐迹地上营造杉木纯林后形成的杉木毛竹混交林进行地下结构的调查。结果表明 ,杉木对毛竹地下结构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对毛竹竹鞭向纵深延伸、壮芽数的比例... 采用固定标准地法 ,对尤溪县包溪林业采育场 1 974年在阔叶树毛竹混交林皆伐迹地上营造杉木纯林后形成的杉木毛竹混交林进行地下结构的调查。结果表明 ,杉木对毛竹地下结构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对毛竹竹鞭向纵深延伸、壮芽数的比例提高有促进作用。杉木密度为 90 0~ 1 3 50株 /hm2 时 ,壮龄鞭比例比较高 ,毛竹地下结构比较优化 ,更新快 ;毛竹竹鞭有 92 8%分布在 0~ 4 0cm土层中 ,其中 0~ 2 0cm土层中占 60 %以上 ,大于 4 0cm土层中仅占 7 2 % ;杉木能促进竹鞭向纵深发展 ,随杉木密度的增加 ,0~ 2 0cm层鞭根减少 ,2 0cm以上鞭根明显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毛竹 混交林 鞭根结构 密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毛竹混交林造林效果评价 被引量:19
6
作者 陈礼光 连进能 +3 位作者 洪伟 郑郁善 陈开伍 杨汉章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09-312,共4页
对不同密度的杉木毛竹混交林及其人工纯林进行调查 ,依据生态学原理 ,分析了各混交林及纯林的林分生长状况、单株和林分生物量变化以及林分的空间分布格局演变 .结果表明 :杉木密度为 1 80 0株· hm-2的混交林中 ,营养空间利用充分 ... 对不同密度的杉木毛竹混交林及其人工纯林进行调查 ,依据生态学原理 ,分析了各混交林及纯林的林分生长状况、单株和林分生物量变化以及林分的空间分布格局演变 .结果表明 :杉木密度为 1 80 0株· hm-2的混交林中 ,营养空间利用充分 ,叶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达 1 7.70 %;生物量最大为 78.43t· hm-2 ,生长最好 ,表现出较高的林分生产力和林分生长量 ,混交效果最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毛竹 混交林 造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种子发芽特性和愈伤组织诱导能力初探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楠 金群英 +2 位作者 彭华正 华锡奇 汪奎宏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3-76,共4页
以毛竹成熟种子为实验材料,研究了毛竹种子的发芽特性、不同种子处理和蔗糖含量对其发芽的影响,以及影响毛竹种子愈伤组织诱导能力的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毛竹种子胚乳中伴生的真菌是造成毛竹种子组织培养操作污染的主要原因,切除大部分胚... 以毛竹成熟种子为实验材料,研究了毛竹种子的发芽特性、不同种子处理和蔗糖含量对其发芽的影响,以及影响毛竹种子愈伤组织诱导能力的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毛竹种子胚乳中伴生的真菌是造成毛竹种子组织培养操作污染的主要原因,切除大部分胚乳,能有效减少污染;毛竹种子胚乳的切除并不影响其在培养基中的萌发,适当增加培养基中的蔗糖浓度也不能明显改变其萌发率;种子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与诱导过程中的种子发芽率无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种子 发芽特性 愈伤组织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种子萌发对温度和光照的响应 被引量:23
8
作者 李伟成 盛碧云 +3 位作者 王树东 钟哲科 丁雨龙 刘静 《竹子研究汇刊》 2007年第4期26-29,共4页
在气候箱内模拟环境条件下.探讨了不同温度和光照对毛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处理和黑暗处理下,毛竹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区域在均为15~30℃,黑暗处理在各温度梯度下的萌发时间都小于或等于光处理,最大萌发速率出现在30℃(... 在气候箱内模拟环境条件下.探讨了不同温度和光照对毛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处理和黑暗处理下,毛竹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区域在均为15~30℃,黑暗处理在各温度梯度下的萌发时间都小于或等于光处理,最大萌发速率出现在30℃(光处理)、20℃(黑暗处理).最大萌发率分别出现在黑暗处理的25℃下。控制实验下.10℃黑暗处理下毛竹种子萌发率仍然可以达到8%,在经历了采后3~4个月的储存后,毛竹种子实际萌发率可以达到56%。可以用二次曲线模拟累积萌发率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种子 萌发 温度 光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南毛竹笋用林参与式技术发展的问题与技术方案 被引量:9
9
作者 金爱武 黄宝龙 +2 位作者 方伟 傅秋华 吴明安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6-50,共5页
应用参与式技术发展方法对浙南毛竹笋用林经营技术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围绕着以冬笋为主的毛竹笋用林培育,其关键技术问题为:肥培管理,农户调查出现频率为75.3%、竹林结构调整(43.4%)、土壤管理(28.6%)、竹笋合理采收(15.0%)和水分管理(1... 应用参与式技术发展方法对浙南毛竹笋用林经营技术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围绕着以冬笋为主的毛竹笋用林培育,其关键技术问题为:肥培管理,农户调查出现频率为75.3%、竹林结构调整(43.4%)、土壤管理(28.6%)、竹笋合理采收(15.0%)和水分管理(10.8%)。根据问题树分析,制定了针对不同参与农户的技术方案进行参与式技术发展,评估表明,实施农民参与式技术发展是提高技术推广效果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笋用林 参与式技术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施肥下毛竹林土壤的肥力质量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飞英 刘亚群 +1 位作者 徐瑞英 周瑛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9-23,共5页
2014-2015年,在浙江省16个县(区/市)的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林地共采集1 141份土壤样品,分析p H值、有机质、速效钾、有效磷和铵态氮,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肥力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浙江省毛竹林... 2014-2015年,在浙江省16个县(区/市)的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林地共采集1 141份土壤样品,分析p H值、有机质、速效钾、有效磷和铵态氮,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肥力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浙江省毛竹林地土壤肥力质量总体上较好,占68.75%,其中常山和德清的土壤肥力质量最优,土壤肥力质量指数分别为1.013 5和1.093 6;土壤肥力质量处于中等及以下水平的占31.25%,龙泉、绍兴、龙游的土壤质量较差。相关分析显示,土壤的铵态氮与计算得到的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指数呈现极显著的相关性(R=0.943,P〈0.01),另外,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与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指数也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平方值分别达到了0.640(P〈0.01)和0.670(P〈0.01),表明氮元素、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质量的重要指标。毛竹林地土壤p H在4.5~8.5,平均为4.84,土壤的酸化与林农偏施氮肥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林 土壤肥力质量 p H值 铵态氮 速效钾 有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复合竹地板热压工艺探讨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琴 张建 +2 位作者 汪奎宏 王波 袁少飞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共4页
对以大径毛竹竹条为面层原料、毛竹梢头或小径竹碾压竹片为芯层和底层原料的新型复合竹地板的热压工艺进行了正交试验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新型复合竹地板具有较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各项指标都达到竹地板标准要求;生产复合竹地板较... 对以大径毛竹竹条为面层原料、毛竹梢头或小径竹碾压竹片为芯层和底层原料的新型复合竹地板的热压工艺进行了正交试验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新型复合竹地板具有较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各项指标都达到竹地板标准要求;生产复合竹地板较佳的热压工艺参数为:正压压力2.0 MPa、侧压压力3.0 MPa、热压时间0.6 min/mm、热压温度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径竹 毛竹 梢头 复合竹地板 热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林氮素营养诊断的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顾小平 吴晓丽 汪阳东 《浙江林业科技》 2004年第2期1-4,共4页
结合“四因素二次回归最优设计”的施肥试验,在毛竹林小年施肥后至大年新竹长叶的不同生长季节,采样分析了叶片氮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对不同生长季的叶片含氮量及叶绿素含量与新竹产量进行回归分析显示:12月采集的叶样,叶片含氮量... 结合“四因素二次回归最优设计”的施肥试验,在毛竹林小年施肥后至大年新竹长叶的不同生长季节,采样分析了叶片氮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对不同生长季的叶片含氮量及叶绿素含量与新竹产量进行回归分析显示:12月采集的叶样,叶片含氮量与新竹产量呈显著的抛物线回归关系,4月出笋期采集的叶样,叶绿素含量也与新竹产量呈显著回归关系;利用氮含量方程求算留养密度2 180株/hm2的毛竹林最高理论产量相应的最适养分含量和临界值,分别为31.15mg/g和32.55mg/g;对叶片氮含量及叶绿素含量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施肥后一个月(9月)两者呈显著的直线相关关系,冬季(12月)两者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抛物线回归关系,说明毛竹叶营养与内部生理指标间具很强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林 氮素 营养诊断 施肥 叶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无胶粘剂蒸爆板的制造和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邵顺流 朱汤军 +3 位作者 何正萍 唐陆法 柏明娥 刘本同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37,共4页
研究了22、26、33 kg/cm2爆破压力,5 min蒸煮时间对毛竹无胶粘剂蒸爆板的制造和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胶板的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和内结合强度与板材密度普遍呈紧密的线性正相关。爆破压力26 kg/m2、蒸煮时间5 min的蒸爆条件有利于产生... 研究了22、26、33 kg/cm2爆破压力,5 min蒸煮时间对毛竹无胶粘剂蒸爆板的制造和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胶板的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和内结合强度与板材密度普遍呈紧密的线性正相关。爆破压力26 kg/m2、蒸煮时间5 min的蒸爆条件有利于产生高强度的弹性和内结合力。无胶板密度超过1.1 g/cm3时,24 h浸泡处理水分吸收率不超过30%,几乎所有压制成的无胶板的24 h浸泡处理厚度膨胀率不超过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胶板 毛竹 制造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竹过热水萃取物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陶涛 彭万喜 陈星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9-91,共3页
以新鲜南竹为原料,采用工业可利用的竹片浸提工艺进行过热水萃取,然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萃取物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新鲜南竹片过热水萃取物GC/MS分析中,共分离出36个峰,鉴定出25个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97.35%.主... 以新鲜南竹为原料,采用工业可利用的竹片浸提工艺进行过热水萃取,然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萃取物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新鲜南竹片过热水萃取物GC/MS分析中,共分离出36个峰,鉴定出25个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97.35%.主要成分为二十七烷(cas)(26.2%)、14-á-H-pregna(15.71%)、2,6,10-甲基-十四烷(15.55%)、甲基-9,10-二氟次甲基-9-十八碳二烯酸(12.84%)、1,2-邻苯二甲酸二丁基酯(8.93%)、1,2-邻苯二甲酸,双2-甲丙酯(2.65%)、1-五十七醇(1.88%)、isochiapinb(1.88%)、10-甲氧基-nb-à-甲基二十九醇(1.63%)等.南竹过热水萃取物中绝大部分成分具有医药作用,并含有香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 南竹 萃取物 气相色谱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造毛竹林春笋生长规律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邱尔发 陈存及 范辉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82-85,共4页
通过对 1995年新造毛竹林 4年春笋生长的定期观测 ,结果表明 :新造竹林春笋出土集中在 4月 8日前 ,较成林竹发笋有推迟的现象 ,笋群增长动态符合逻辑斯蒂拟合方程 :造林前 4年发笋数和成竹数都不断增加 ,春笋的高生长符合逻辑斯蒂曲线 ... 通过对 1995年新造毛竹林 4年春笋生长的定期观测 ,结果表明 :新造竹林春笋出土集中在 4月 8日前 ,较成林竹发笋有推迟的现象 ,笋群增长动态符合逻辑斯蒂拟合方程 :造林前 4年发笋数和成竹数都不断增加 ,春笋的高生长符合逻辑斯蒂曲线 ,拟合结果良好 ;“公、母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新造竹林 春笋 生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结构毛竹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比较 被引量:10
16
作者 高志勤 傅懋毅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5,共5页
调查了不同结构毛竹林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及分布格局状况,结果表明,毛竹纯林和竹阔混交林下植被物种有30~42种,竹阔混交林下植物种类比毛竹纯林多8~13种,竹阔混交林下植被的辛普森指数高于毛竹纯林,而香农-威尔指数竹阔混交林与毛竹... 调查了不同结构毛竹林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及分布格局状况,结果表明,毛竹纯林和竹阔混交林下植被物种有30~42种,竹阔混交林下植物种类比毛竹纯林多8~13种,竹阔混交林下植被的辛普森指数高于毛竹纯林,而香农-威尔指数竹阔混交林与毛竹纯林接近,种间相遇机率、生态优势度和均匀度除个别指标值差异较小,毛竹混交林与毛竹纯林多样性指数值相差不大.毛竹纯林与竹阔混交林下植被优势物种并不明显,物种的分布格局也趋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林 林下植物 物种多样性 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子坪天然毛竹林的现状及保护价值初探 被引量:13
17
作者 郑进烜 董文渊 +2 位作者 陈冲 段春香 李蓓 《竹子研究汇刊》 2007年第1期50-53,共4页
海子坪是中国以保护天然毛竹林为主批准成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内未经人为干扰破坏、保存最好、面积最大的唯一天然毛竹林。通过对海子坪自然保护区天然毛竹林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指出海子坪天然毛竹林具有有利于竹类植物种质资源的... 海子坪是中国以保护天然毛竹林为主批准成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内未经人为干扰破坏、保存最好、面积最大的唯一天然毛竹林。通过对海子坪自然保护区天然毛竹林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指出海子坪天然毛竹林具有有利于竹类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有利于毛竹种群的遗传改良;有利于天然毛竹林植物群落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有利于为人工竹林的生态恢复指明方向和有利于填补竹类研究相关领域空白的五大保护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毛竹林 现状 保护价值 海子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森林植被下土壤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徐秋芳 朱志建 俞益斌 《浙江林业科技》 2003年第4期9-11,共3页
采样分析了湖州市马尾松林、毛竹林和杉木林3种林分土壤的酶活性。结果表明,毛竹林土壤的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马尾松林和杉木林(P<0.05),而马尾松林与杉木林之间无明显不同。从3种林分总体上分析,土壤脲酶、蛋白酶、蔗糖酶和... 采样分析了湖州市马尾松林、毛竹林和杉木林3种林分土壤的酶活性。结果表明,毛竹林土壤的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马尾松林和杉木林(P<0.05),而马尾松林与杉木林之间无明显不同。从3种林分总体上分析,土壤脲酶、蛋白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含量具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相关性。而单个林种土壤酶活性与养分含量的相关性均不理想,且林种间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植被 土壤酶活性 蔗糖酶 磷酸酶 土壤养分 相关性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管理措施毛竹林节肢动物群落的时序动态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飞萍 尤民生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10,共4页
通过对毛竹林节肢动物群落1 a的定位系统调查,比较和分析了长期垦复施肥、垦复、劈草、撂荒和化学除草等5种典型管理措施下的群落多样性、害虫与天敌功能群以及叶部主要害虫种群的时序动态。结果表明:以撂荒为对照,其他各管理措施影响... 通过对毛竹林节肢动物群落1 a的定位系统调查,比较和分析了长期垦复施肥、垦复、劈草、撂荒和化学除草等5种典型管理措施下的群落多样性、害虫与天敌功能群以及叶部主要害虫种群的时序动态。结果表明:以撂荒为对照,其他各管理措施影响群落林下层类群的重要阶段均为11月到次年2月,表现为降低了其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减少了其植食性害虫和捕食性天敌的个体数;影响竹冠层类群的重要阶段为10-12月份,表现为增加了其物种多样性和减少了其植食性害虫和寄生性天敌的个体数。长期撂荒和垦复林中毛竹害螨在10-12月份的种群数量较高,长期劈草、撂荒和化学除草林中蠕须盾蚧在4-8月份的种群数量较高,长期垦复、垦复施肥和劈草林中刚竹毒蛾在8月份的种群数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节肢动物群落 管理措施 时序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毛竹混交林土壤团聚体对有机质含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7
20
作者 游秀花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36-539,共4页
运用通径分析原理,对杉木纯林(19年生)、毛竹纯林、6种杉木毛竹混交林(杉木19年生)的6种不同土壤结构的有机质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6种土壤不同粒径团聚体中,>5mm(x6)及3~5mm(x5)是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主导因子,<0.25mm(x1... 运用通径分析原理,对杉木纯林(19年生)、毛竹纯林、6种杉木毛竹混交林(杉木19年生)的6种不同土壤结构的有机质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6种土壤不同粒径团聚体中,>5mm(x6)及3~5mm(x5)是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主导因子,<0.25mm(x1)团聚体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直接作用虽然不大,但其通过x6对土壤有机质含量产生的间接作用却较大,从而为根本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肥力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毛竹 混交林 团聚体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