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磷水平接种AMF与PSB对土壤理化性质、磷酸酶活性、AMF多样性的影响
1
作者 郭娟娟 杨帆 +1 位作者 李佳怡 王金龙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4-162,共9页
为探究土壤磷水平和外源菌剂对玉米根际土壤功能(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和丛枝菌根真菌(AMF)组成和结构)的调节作用,采用大田试验的方式,通过设置低磷和正常磷2个水平与接种丛枝菌根真菌、解磷细菌(PSB)、AMF-PSB和不接种外源菌CK 4种... 为探究土壤磷水平和外源菌剂对玉米根际土壤功能(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和丛枝菌根真菌(AMF)组成和结构)的调节作用,采用大田试验的方式,通过设置低磷和正常磷2个水平与接种丛枝菌根真菌、解磷细菌(PSB)、AMF-PSB和不接种外源菌CK 4种处理的双因素交互试验来研究这2种因素对玉米不同生育期内根际土壤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拔节期和吐丝期,土壤全磷含量在正常磷水平+AMF处理条件下最高,而拔节期和成熟期,土壤有效磷含量在正常磷水平+AMF处理条件下最高;玉米拔节期和吐丝期,碱性磷酸酶活性在低磷水平+AMF处理条件下最高,且该酶活性在低磷水平+AMF处理和低磷水平+PSB处理高于正常磷水平下的各处理;低磷水平下,全磷含量和有效磷含量在接种外源菌处理条件下高于CK处理,且提高率高于正常磷水平下对应处理组间的增量;低磷水平下,土壤pH值在接种外源菌处理条件下低于CK处理,正常磷水平在拔节期也低于CK处理;低磷水平下,最高观测AMF群落OTUs数目和α多样性指数出现在CK处理,而正常磷水平下,CK处理的观测OTUs数目和α多样性指数较AMF处理和PSB处理低;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表明,土壤AMF群落组成和结构受接种外源菌种类的趋同调节。综上,中国北方低磷碱性玉米田接种AMF和PSB菌剂,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但会增加土壤AMF间的竞争排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解磷细菌 碱性磷酸酶 AMF群落组成和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BAD菌体蛋白生物效应评价 被引量:5
2
作者 方益昉 俞吉安 +3 位作者 林志新 朱章玉 霍玉兰 汤学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65-72,共8页
本文从三方面试验,较完整地评价了PSBAD 的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1)PSBAD 粗蛋白含量18.67%,脂肪含量0.83%,糖份微量.粗蛋白质量较好,表观消化率57.17%,净利用率50.94%,生物价89.(2)LD_(50)>10g/(kg 体重),Ames 试验、精子畸变试验... 本文从三方面试验,较完整地评价了PSBAD 的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1)PSBAD 粗蛋白含量18.67%,脂肪含量0.83%,糖份微量.粗蛋白质量较好,表观消化率57.17%,净利用率50.94%,生物价89.(2)LD_(50)>10g/(kg 体重),Ames 试验、精子畸变试验和微核试验均呈阴性.(3)肉鸡喂养试验中平均增重180g,料肉比减少0.5,且呈现抗病防病、增加免疫力的趋势.为此,建议PSBAD 作为一种优质安全的饲料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细菌 生物效应 营养学 psb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磷菌蜡样芽孢杆菌与生防菌贝莱斯芽孢杆菌的协同作用研究
3
作者 王瑞成 周游 +7 位作者 他永全 杨天明 陈梦 汪军 杨扬 梁昌聪 张淑华 杨腊英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17-1225,共9页
由尖孢镰刀菌嗜导管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tracheiphilum)引起的豇豆枯萎病几乎在所有豇豆种植区均有发生,在海南等国内主要产区造成产量损失高达70%。利用微生物防治能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预防农药残留的风险发生,该方法已被... 由尖孢镰刀菌嗜导管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tracheiphilum)引起的豇豆枯萎病几乎在所有豇豆种植区均有发生,在海南等国内主要产区造成产量损失高达70%。利用微生物防治能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预防农药残留的风险发生,该方法已被广泛用于土传病害的防控。但有关利用多功能微生物复合菌群防控豇豆枯萎病的研究仍鲜有报道。针对豇豆枯萎病的生物防控,本研究采用钼锑比色法对10株解磷菌活性进行复筛,并评价其中高活性菌株与贝莱斯芽孢杆菌对豇豆生长及豇豆枯萎病的协同防控作用。结果表明:从10株解磷细菌复筛中发现蜡样芽孢杆菌LMSY3PSB-2-2(简称为解磷菌P)为高效解磷菌;解磷菌P与拮抗菌贝莱斯芽孢杆菌(X5)的优势菌液最佳配比为2∶1;与单施解磷菌P或拮抗菌X5菌液相比,该配比复合菌液能显著促进豇豆种子萌发与豇豆生长,提高豇豆根系活力,盆栽试验中对豇豆枯萎病的防效达96%,提升土壤中有效磷含量最高达19%。研究结果为利用解磷菌P与拮抗菌X5的复合菌群促进豇豆生长和防控豇豆枯萎病提供理论指导,为开发多功能复合微生物菌剂、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枯萎病 解磷细菌 贝莱斯芽孢杆菌 促生作用 防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PSB处理亚硫酸钠造纸废水 被引量:20
4
作者 杨云龙 薛嵘 吴国庆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1-354,共4页
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生物反应器内投加固定化紫色非硫光合细菌(PSB)及其他异养菌以提高生物难降解物质的去除效率.采用聚集-交联固定法将高效优势菌固定于已驯化的活性污泥上处理亚硫酸钠造纸混合废水.结果表明,在好氧条件下稳定运... 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生物反应器内投加固定化紫色非硫光合细菌(PSB)及其他异养菌以提高生物难降解物质的去除效率.采用聚集-交联固定法将高效优势菌固定于已驯化的活性污泥上处理亚硫酸钠造纸混合废水.结果表明,在好氧条件下稳定运行时CODCr去除率为70%左右,木质素去除率为75%.与传统生化法相比,固定化PSB-SBR系统处理效果好,启动快,耐冲击负荷,停留时间短,操作管理方便,在实际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 紫色非硫光合细菌 psb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SBR 亚硫酸钠 造纸废水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土壤可培养有机解磷菌多样性研究
5
作者 夏围围 邹萌萌 +4 位作者 张泽霖 陈晓芬 王玉芳 孙祥鑫 贾仲君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99-1006,共8页
采用常规细菌培养基(BPM)、无机解磷菌培养基(IPM)和有机解磷菌培养基(OPM)分别对土壤解磷菌进行平板培养,经3次传代富集,获得可培养微生物菌落集合,连同原位土壤,以phoD基因为分子标靶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评价土壤本底和可培养解磷菌... 采用常规细菌培养基(BPM)、无机解磷菌培养基(IPM)和有机解磷菌培养基(OPM)分别对土壤解磷菌进行平板培养,经3次传代富集,获得可培养微生物菌落集合,连同原位土壤,以phoD基因为分子标靶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评价土壤本底和可培养解磷菌多样性差异,及其在不同培养基中的富集规律。结果表明:基于phoD基因的高通量测序结果能够较大程度覆盖土壤本底和菌落富集物中phoD相关解磷菌种群,Goods coverage指数大于98.3%。土壤可培养解磷菌phoD基因的α多样性显著低于原位土壤,其中Shannon和Simpson指数在IPM中最低,而在BPM和OPM中无显著差异;Chao 1指数在不同培养基富集物中均无显著差异,仅为原位土壤的5.3%~8.4%。在微生物属水平对phoD基因序列进行分类注释发现,原位土壤共检测到34属可分类解磷菌,可培养解磷菌的比例约为26.5%~41.2%。原位土壤和不同培养基富集物之间的phoD相关解磷菌共有属仅为6个,多为可培养的优势属,包括Pseudomonas、Bradyrhizobium、Cupriavidus、Sinorhizobium、Xanthomonas和Actinoplanes。进一步通过LEf Se(LDA effect size)差异分析显示,共有属中有4个在不同培养基中存在显著富集差异,Cupriavidus在IPM和OPM中显著富集,而Pseudomonas、Bradyrhizobium和Xanthomonas在BPM和OPM中显著富集。此外,Burkholderia仅在OPM中被检测。最后,在属水平上还存在大量pho D基因序列目前无明确分类,在所测序列中占比为0.13%~59.6%。本研究通过将传统微生物培养技术与高通量测序技术相结合,定量评价了培养基成分对土壤可培养解磷菌pho D基因多样性的影响,揭示了pho D相关解磷菌的可培养特性和生理特点,为发掘和利用土壤解磷菌资源提供了参考。未来亟待培养技术创新,以定向分离和鉴定更多解磷菌,增强对环境解磷资源微生物的全面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解磷菌 phoD基因 无机磷 有机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合细菌双层平板计数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孙军德 赵春燕 +2 位作者 李炳学 王垒 陈锡时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10-112,共3页
通过大量试验 ,证明双层平板法是光合细菌测数的较好方法。它弥补了传统方法的测数不准确、操作繁琐的缺点。通过正交设计试验 ,确定影响光合细菌测数的4个主要因素的最佳组合为 :底层培养基琼脂含量为0.8 % ,烤板时间为0.5h,上层培养... 通过大量试验 ,证明双层平板法是光合细菌测数的较好方法。它弥补了传统方法的测数不准确、操作繁琐的缺点。通过正交设计试验 ,确定影响光合细菌测数的4个主要因素的最佳组合为 :底层培养基琼脂含量为0.8 % ,烤板时间为0.5h,上层培养基温度为50℃ ,上层培养基琼脂含量为1.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细菌 双层平板法 计数方法 培养基 烤板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根际定殖能力筛选溶磷菌的方法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小兰 韦中 +2 位作者 梅新兰 徐阳春 沈其荣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9-84,共6页
以改良的PVK培养基从玉米和象草根系及其根际土壤中筛选溶磷菌,通过其在NBRIP液体培养基中水溶性磷浓度确定菌株溶磷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限菌砂培试验测定菌株在玉米根际的定殖能力,并通过盆栽试验评判该筛菌方法。结果表明:NBRIP... 以改良的PVK培养基从玉米和象草根系及其根际土壤中筛选溶磷菌,通过其在NBRIP液体培养基中水溶性磷浓度确定菌株溶磷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限菌砂培试验测定菌株在玉米根际的定殖能力,并通过盆栽试验评判该筛菌方法。结果表明:NBRIP液体摇瓶试验中,菌株X14对Ca3(PO4)2的溶解能力显著低于菌株X32和Y21,液体培养基中水溶性磷的浓度分别仅为菌株X32和Y21的22.80%和19.99%;而在限菌砂培试验中,菌株X14在玉米根际的定殖能力显著强于菌株X32和Y21,在初始接种浓度一致下,在玉米根际定殖的菌株X14较菌株X32高1个数量级;盆栽试验中接种该3株溶磷菌的处理,玉米茎粗、株高、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总干质量、地上部磷吸收量和吸磷总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但不同菌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经过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菌株X14、X32和Y21分别为芽孢杆菌属、不动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结论:实验室内菌株X14的溶磷能力显著弱于菌株X32和Y21,但在盆栽试验中,菌株X14对促进玉米磷吸收的效果与菌株X32和Y21相近,可能与菌株X14在玉米根际的定殖能力较强有关。溶磷菌的筛选有必要基于菌株在植物根际的定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磷菌 玉米 根际 定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玉米的溶磷细菌筛选及其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8
8
作者 梅新兰 闪安琪 +6 位作者 蒋益 韦中 王誉瑶 王世梅 沈其荣 徐阳春 刘建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02-509,共8页
从石灰性土壤中分离获得4株高效溶磷细菌X5、X6、Z4和Z8,研究其生物学特征,探索其单独及复合的溶磷促生潜能。研究发现菌株X5、X6、Z4和Z8均可以利用玉米根系分泌物作碳源生长。菌株X6和Z4均能产生吲哚乙酸(IAA)和铁载体,菌株Z8可产生IA... 从石灰性土壤中分离获得4株高效溶磷细菌X5、X6、Z4和Z8,研究其生物学特征,探索其单独及复合的溶磷促生潜能。研究发现菌株X5、X6、Z4和Z8均可以利用玉米根系分泌物作碳源生长。菌株X6和Z4均能产生吲哚乙酸(IAA)和铁载体,菌株Z8可产生IAA不产生铁载体,菌株X5可产生铁载体不产生IAA。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接种单一溶磷菌及4株菌复合处理均可促进玉米生长,但复合菌群的溶磷促生效果显著高于单一菌株。通过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研究菌株的分类地位,初步鉴定X5、X6、Z4、Z8分别为荧光假单孢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oae)、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磷细菌 吲哚乙酸 铁载体 玉米根系分泌物 复合菌群 促生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GPB对红树植物木榄幼苗的接种效应 被引量:7
9
作者 李玫 廖宝文 +2 位作者 康丽华 郑松发 陈玉军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9-113,共5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植物促生菌(PGPB)对红树植物木榄幼苗的接种效应,供试菌为6种解磷菌(即B.amy, Vib,B.atr,Xan,B.Lic,P.M.)和5种固氮菌(即Au4,Phy,24S,JA4,cd),结果表明:(1)分别接种6种解磷菌株6个月后木榄幼苗的生长均得到了不...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植物促生菌(PGPB)对红树植物木榄幼苗的接种效应,供试菌为6种解磷菌(即B.amy, Vib,B.atr,Xan,B.Lic,P.M.)和5种固氮菌(即Au4,Phy,24S,JA4,cd),结果表明:(1)分别接种6种解磷菌株6个月后木榄幼苗的生长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促进,与对照相比,木榄苗高增加21.57%-9.54%,生物量增加27.49% -20.32%,叶片的氮含量增加33.33%-1.35%,叶片的磷含量增加24.42%-2.04%;经差异显著性检验,B.amy 和Vib 2个菌种对木榄幼苗的促生效应比其它解磷菌株更明显;(2)分别接种5种固氮菌株6个月后木榄幼苗的生长均得到了促进,与对照相比,木榄幼苗的均高增加24.07%-10.22%,生物量增加32.36%-19.71%,叶片的氮含量增加23.39%-4.05%,叶片的磷含量增加32.79%-4.99%;差异显著性检验表明:Au4和Phy 2个菌种对木榄幼苗的促生效果比其它固氮菌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磷菌 固氮菌 木榄幼苗 接种 促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光合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水质净化效果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刘洋 舒巧玉 +3 位作者 楼春燕 吴湘 韩志萍 叶金云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7-61,共5页
为了筛选能够高效净化水质的光合细菌菌株,采用半固体试管法和双层平板法,从市售光合菌菌液中分离得到2株光合细菌,分别命名为GHJ-1、GHJ-2,对菌株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及16S rDNA鉴定,比较了这2株光合细菌对青鱼(Mylopharyngodon... 为了筛选能够高效净化水质的光合细菌菌株,采用半固体试管法和双层平板法,从市售光合菌菌液中分离得到2株光合细菌,分别命名为GHJ-1、GHJ-2,对菌株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及16S rDNA鉴定,比较了这2株光合细菌对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养殖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经鉴定这两株光合细菌为Rhodovulum sp菌株。菌株GHJ-1、GHJ-2对污水进行15 d的净化处理后,硝酸盐去除率分别为91.4%和96.3%;亚硝酸盐的去除率分别为68.9%和82.7%;氨氮去除率分别为56.8%和67.5%;COD Mn的去除率分别为61.7%和4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细菌 分离鉴定 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 养殖污水 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碱土添加外源溶磷菌液对水稻渗透调节能力及光合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美英 张婷婷 +3 位作者 武志海 孙合美 刘晶晶 王春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6-74,共9页
【目的】探讨添加外源溶磷菌液后不同程度盐碱土壤种稻的可行性,为盐碱地改良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以长白9号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黑土、盐碱土(V(黑土)∶V(原状盐碱土)=3∶1)、盐碱土加菌、半改良盐碱土、半改良盐碱土加菌5个... 【目的】探讨添加外源溶磷菌液后不同程度盐碱土壤种稻的可行性,为盐碱地改良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以长白9号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黑土、盐碱土(V(黑土)∶V(原状盐碱土)=3∶1)、盐碱土加菌、半改良盐碱土、半改良盐碱土加菌5个土壤处理,采用盆栽试验研究盐碱土和半改良盐碱土添加溶磷菌液对水稻整个生育期根茎叶渗透调节物质、叶片Δ1-吡咯啉-5-羧基合成酶(P5CS)、甜菜碱醛脱氢酶Ⅰ(BADHⅠ)、高钾离子通道(HKT)相关基因表达量、光合作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盐碱土种植的长白9号根茎可溶性糖含量、根叶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叶片脯氨酸含量均低于黑土。除根中甜菜碱含量外,盐碱土加菌后水稻根、茎和叶中4种渗透调节物质在各时期均有所增加。盐碱土和半改良盐碱土接菌前后,叶中P5CS和BADHⅠ基因表达变化规律一致,盐碱土加菌可提高基因表达量,半改良盐碱土加菌可降低基因表达量。HKT1;1和HKT1;3基因在盐碱土、半改良盐碱土及加菌各处理间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加菌处理均可降低其表达量。加菌土壤水稻植株的净光合速率高于相对应的未加菌土壤,叶片光合作用明显改善,水稻产量增加。【结论】溶磷菌液的添加对半改良盐碱土种植水稻的影响要弱于盐碱土壤,溶磷菌液配合黑土与原状盐碱土混合种稻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改良盐碱土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盐碱土改良 溶磷菌 渗透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溶磷菌对不同土壤条件下大豆生长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武志海 刘晶晶 +3 位作者 杨美英 卢冬雪 岳胜天 付丽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8-86,共9页
为了明确溶磷菌在多种土壤中的应用效果,探讨了两株溶磷菌对黑土及盐碱土种植大豆的促生效应。采用盆栽试验分析了不同处理对大豆光合作用、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生物量、氮磷吸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加菌处理可增加植株Pn,显著降低R6... 为了明确溶磷菌在多种土壤中的应用效果,探讨了两株溶磷菌对黑土及盐碱土种植大豆的促生效应。采用盆栽试验分析了不同处理对大豆光合作用、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生物量、氮磷吸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加菌处理可增加植株Pn,显著降低R6、R8两时期叶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R2~R8时期大豆株高和根干重,混合土壤中加菌处理也可提高植株地上部分氮、磷及植株全磷、全氮含量。添加wj1和混合菌处理的植株干重优于添加wj3的处理。黑土加混合菌可显著提高大豆R2期叶片WUE,增加V3、R2和R8这3个时期大豆地上、地下部分氮、磷及植株全氮、全磷的含量。黑土加wj1与混合土壤加菌处理的大豆株荚数、总粒数、单株粒重及百粒重均高于未加菌处理。添加外源溶磷菌,对黑土及盐碱土栽培大豆均有不同程度的促生效果,能明显增强大豆在混合盐碱土壤中的适应性,增加植株生物量、氮磷吸收量和产量,且混合菌处理对大豆的促生效应优于wj1及wj3单一菌株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磷菌 大豆 盐碱土 促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球藻和光合细菌在大菱鲆育苗中对水质调节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朱建新 曲克明 +1 位作者 刘慧 徐勇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6-121,共6页
在大菱鲆苗种培育池中添加小球藻和光合细菌,通过测定开口后0~16d以及第8天全天池水中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的变化,证明小球藻和光合细菌能显著吸收和抑制这两种营养盐,净化苗池水质;而小球藻对这两种营养盐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同时,在... 在大菱鲆苗种培育池中添加小球藻和光合细菌,通过测定开口后0~16d以及第8天全天池水中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的变化,证明小球藻和光合细菌能显著吸收和抑制这两种营养盐,净化苗池水质;而小球藻对这两种营养盐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同时,在苗池中添加小球藻和光合细菌也能满足仔鱼及其活饵料的营养需求,促进仔鱼生长发育,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种培育 小球藻 光合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合细菌作为饲料添加剂在肉鸡饲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4
作者 林志新 方益昉 +5 位作者 俞吉安 朱章玉 薛太白 高月祥 李健民 朱祥云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1年第3期10-15,共6页
以光合细菌作为饲料添加剂饲养肉用仔鸡,试验结果表明,具有提高成活率、增重率和饲料报酬率的明显作用;经血清分析表明,试验鸡的γ-球蛋白和对病毒的特异性抗体的水平均有升高。说明光合细菌不仅有激活免疫系统的作用,而且,还具有促进... 以光合细菌作为饲料添加剂饲养肉用仔鸡,试验结果表明,具有提高成活率、增重率和饲料报酬率的明显作用;经血清分析表明,试验鸡的γ-球蛋白和对病毒的特异性抗体的水平均有升高。说明光合细菌不仅有激活免疫系统的作用,而且,还具有促进生长与提高机体防病抗病能力的作用,是一种发展前景很好的新型饲料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饲养 光合细菌 γ-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溶多种难溶磷的溶磷菌筛选及其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朱斌 黄爱缨 +2 位作者 蔡一林 严智超 木志坚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16,共6页
采用固体平板和液体摇瓶实验,以自玉米根际分离获得的10株优良溶磷菌为材料,进一步筛选出4株兼具较好利用Ga3(PO4)2,AlPO4,FePO4和卵磷脂的溶磷菌株(P1,P17,P35,P21).4株溶磷菌对不同难溶磷的溶解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Ga3(PO4)2、混合难溶... 采用固体平板和液体摇瓶实验,以自玉米根际分离获得的10株优良溶磷菌为材料,进一步筛选出4株兼具较好利用Ga3(PO4)2,AlPO4,FePO4和卵磷脂的溶磷菌株(P1,P17,P35,P21).4株溶磷菌对不同难溶磷的溶解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Ga3(PO4)2、混合难溶磷>AlPO4、FePO4>卵磷脂.其中,菌株P21对混合难溶磷、AlPO4、FePO4以及卵磷脂的溶磷量(全磷、有效磷)均为最大,该菌株在上述各难溶磷培养液中的全磷分别为128.84,30.23,27.20和6.79μg/mL,有效磷分别为90.27,25.03,21.47和6.53μg/mL,对Ca3(PO4)2也能较好地溶解(全磷85.07μg/mL、有效磷56.68μg/mL),表明在室内培养条件下,菌株P21对多种难溶磷的兼溶能力更为突出.盆栽实验表明,与CK相比,4株溶磷菌均能显著提高玉米幼苗干物质量、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及根系活力;可能受多种环境因素影响,菌株P21对幼苗的促生效应不及P17,P35菌株突出,表现出溶磷菌实际应用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磷菌 难溶性磷 筛选 玉米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合细菌光合产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6
作者 计红芳 陈锡时 王爱杰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4-46,60,共4页
光合细菌 (Photosyntheticbacteria ,PSB)光合产氢的研究是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就PSB光合产氢的机理、条件及光合细菌生态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并着重论述了光合细菌产氢过程中两种主要的酶—固氮酶和氢酶以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关键词 光合细菌 光合产氢 机理 条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合细菌法处理后之糖蜜酒精废水的化学混凝处理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黄翔峰 章非娟 +2 位作者 李春鞠 史妍 游博林 《中国沼气》 2001年第1期6-10,共5页
糖蜜酒精废水经过光合细菌处理后,BOD5和氨氮均能达到 GB8978-1996二级排放标准,但CODcr仍然上千。本文进行了化学混凝法处理光合细菌法出水的试验,研究了几种混凝剂在不同投药量、pH及投加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糖蜜酒精废水经过光合细菌处理后,BOD5和氨氮均能达到 GB8978-1996二级排放标准,但CODcr仍然上千。本文进行了化学混凝法处理光合细菌法出水的试验,研究了几种混凝剂在不同投药量、pH及投加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情况下的混凝效果。结果表明,投加 FeCl3和聚合硫酸铁使CODcr的去除率达到70%以上,可以达标。投加阳离子聚丙烯酰胺试验结果表明其对絮体的形成、絮体大小及分离速度有帮助,但对CODcr的削减作用不大。该废水含有较高的碱度,投加混凝剂后引起pH下降导致CO2气体析出与絮体结合后带动絮体上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蜜酒精废水 化学混凝 光合细菌 COD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多糖溶磷细菌对难溶性Ca-P的活化特性 被引量:13
18
作者 易艳梅 黄为一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9-54,共6页
以肠杆菌EnHy-401、节杆菌ArHy-505、固氮菌AzHy-510和巨大芽孢杆菌P17为材料,比较了4种溶磷细菌在摇瓶培养条件下对不同难溶性Ca-P中的磷活化能力。结果表明,4种溶磷细菌均能促使难溶性Ca-P中的磷活化,但3种产多糖的溶磷细菌(EnHy-401... 以肠杆菌EnHy-401、节杆菌ArHy-505、固氮菌AzHy-510和巨大芽孢杆菌P17为材料,比较了4种溶磷细菌在摇瓶培养条件下对不同难溶性Ca-P中的磷活化能力。结果表明,4种溶磷细菌均能促使难溶性Ca-P中的磷活化,但3种产多糖的溶磷细菌(EnHy-401、ArHy-505、AzHy-510)对难溶性Ca-P的活化能力普遍强于不产多糖的溶磷细菌(P17),肠杆菌EnHy-401对Ca3-P、Ca8-P和Ca10-P中的磷活化率分别达61.53%、63.40%和4.32%。在产多糖的溶磷细菌中,有机酸和多糖均高的菌株活化磷的能力最高,3种产多糖的溶磷细菌活化难溶磷酸钙能力的大小顺序依次为肠杆菌EnHy-401、节杆菌ArHy-505、固氮菌AzHy-510。结果还表明,产多糖的溶磷细菌对难溶磷的活化作用是由分泌有机酸和多糖的协同作用实现的,多糖对磷的吸持推动了磷的溶解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且该协同作用受胞外多糖持磷能力和环境中C/N的影响,单位体积发酵液中多糖持磷量与菌株的磷活化能力呈正相关。在本试验条件下,C/N值高时,多糖产量高,有机酸分泌多,活化磷的能力就强。同一菌株只有在最适于产有机酸和产多糖的C/N值下,才能表现出最佳的溶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磷细菌 难溶性磷酸钙 多糖 磷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微生物技术改善育鳖池水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任翱 史家梁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8-51,共4页
温室有砂育鳖的水质恶化是育鳖中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采用光合细菌 (PSB)、硝化细菌 (NB)、玉垒菌 (S30 )等有益微生物进行温室有砂育鳖 ,结果表明 ,有益微生物联合使用可以有效分解底泥中污染物 ,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氨氮、亚硝态氮 ... 温室有砂育鳖的水质恶化是育鳖中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采用光合细菌 (PSB)、硝化细菌 (NB)、玉垒菌 (S30 )等有益微生物进行温室有砂育鳖 ,结果表明 ,有益微生物联合使用可以有效分解底泥中污染物 ,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氨氮、亚硝态氮 ,减少换水次数 ,节约用水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术 温室育鳖 水质净化 光合细菌 硝化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合细菌几种培养方式的比较 被引量:3
20
作者 魏玉利 邹宁 邱芳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9期9126-9127,共2页
分别采用40L光生物反应器、10L光生物反应器和10L发酵罐3种方式对光合细菌进行了通气培养的比较研究,测定了3种培养方式下光合细菌的生长曲线,比较了3者之间的差异,并研究了通气量和盐度对光合细菌生长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40L与10L新... 分别采用40L光生物反应器、10L光生物反应器和10L发酵罐3种方式对光合细菌进行了通气培养的比较研究,测定了3种培养方式下光合细菌的生长曲线,比较了3者之间的差异,并研究了通气量和盐度对光合细菌生长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40L与10L新式光生物反应器和3L发酵罐中光合细菌的生长速率无明显的差别,表明新式光生物反应器在原来10L的基础上不用作参数和比例的更改即可进行进一步的放大;对该种新式光生物反应器的产业化应用提供了试验依据。该种新式光生物反应器与发酵罐相比,在相同培养条件下,达到光合细菌最大生长密度和最大产量,且所耗费的成本将大大降低,从而为光合细菌的产业化生产提供可能性,进而为光合细菌的大规模生产提供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细菌 光生物反应器 发酵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