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九龙江口生物可利用磷的行为与入海通量 被引量:24
1
作者 杨逸萍 胡明辉 +1 位作者 陈海龙 宋瑞星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69-274,共6页
于1995年3、5月在九龙江口进行两个航次的现场调查,研究不同形态磷的河口行为,并估算生物可利用磷的入海通量。结果表明,在S<20区域内,溶解活性磷(DRP)的行为受控于“缓冲机制”,其含量在8~10μg/dm3水平上下波动。颗粒磷中Mg... 于1995年3、5月在九龙江口进行两个航次的现场调查,研究不同形态磷的河口行为,并估算生物可利用磷的入海通量。结果表明,在S<20区域内,溶解活性磷(DRP)的行为受控于“缓冲机制”,其含量在8~10μg/dm3水平上下波动。颗粒磷中MgCl2。可提取磷(MgCl2-P)含量随盐度增大而增大,并与叶绿素a以及悬浮物中Fe、Mn、Al含量呈正相关关系。NaOH/NaCl可提取磷(NaOH/NaCl-P)随盐度增大按指数关系下降,其含量与悬浮物中Fe、Mn、Al含量呈正相关关系。HCl可提取磷(HCl-P)在河口区的行为表现为保守混合。九龙江口生物可利用磷入海通量约517t/a,其中潜在生物可利用磷(PBAP)的贡献为溶解活性磷(DRP)的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利用磷 入海通量 九龙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