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不确定性的海上风电单桩p-y曲线法的模型误差评估与可靠度分析研究
1
作者 林奖勤 张璐璐 +2 位作者 廖晨聪 王舸 张泽超 《海洋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5-117,共13页
针对海上风电单桩水平试桩数据有限、模型误差评估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试桩数据条件下的海上风电大直径单桩水平承载力p-y曲线法模型误差二阶段评估方法。首先开展超重力离心模型试验,获取原位应力水平下不同桩径与埋深比的... 针对海上风电单桩水平试桩数据有限、模型误差评估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试桩数据条件下的海上风电大直径单桩水平承载力p-y曲线法模型误差二阶段评估方法。首先开展超重力离心模型试验,获取原位应力水平下不同桩径与埋深比的风电单桩的水平承载力数据,并结合既有文献公开的有限试桩数据,建立风电单桩水平静载数据库;然后建立三维有限元基准模型,将其作为实测数据与p-y曲线法之间的过渡,利用所建数据库评估基准模型自身的误差ε_(FEM);接着通过算例扩充得到基准模型相对p-y曲线法的偏差系数η的概率分布;最后将ε_(FEM)与η结合得到模型误差ε_(py)的概率分布。研究表明,模型误差ε_(py)的均值与桩-土相对刚度E_(p)I_(p)/(EsL4)的对数呈线性关系。工程案例研究显示,对于某海上风电场第41号机位的单桩,不考虑模型误差则单桩可靠度指标β为4.33,考虑模型误差得到可靠度指标β为6.91。这表明,忽略p-y曲线法的模型误差可导致设计偏于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单桩 p-Y曲线法 水平承载力 模型误差 不确定性分析 可靠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imoshenko-Pasternak模型的水平受荷大直径桩静力响应分析
2
作者 范思圆 赵金海 +1 位作者 俞长海 黄丹 《海洋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3-101,共9页
为弥补传统Euler-Winkler(简称E-W)计算模型在单桩水平静力响应分析中的不足,基于Timoshenko梁理论和Pasternak地基理论,建立同时考虑土体剪切效应和桩身剪切变形的Timoshenko-Pasternak(简称T-P)模型。首先,基于T-P模型推导单桩的整体... 为弥补传统Euler-Winkler(简称E-W)计算模型在单桩水平静力响应分析中的不足,基于Timoshenko梁理论和Pasternak地基理论,建立同时考虑土体剪切效应和桩身剪切变形的Timoshenko-Pasternak(简称T-P)模型。首先,基于T-P模型推导单桩的整体平衡方程组;其次,运用传递函数方法结合迭代法求解;最后,通过实际案例分析,验证方法的合理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在大变形情况下(10 mm以上),T-P计算模型比E-W计算模型更适用于大直径钢管桩的侧向位移计算;T-P模型可以较好反映出桩身的剪力变化情况,但存在高估深层土处剪切力的现象;桩顶位移与土-桩相对剪切比呈正比例关系,且土体剪切效应相比钢管桩剪切变形对侧向位移的影响更为显著;桩身变形越接近于刚性转动,桩顶承载力增幅越大,桩身变形越接近于柔性变形,桩顶承载力增幅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曲线 大直径单桩 Timoshenko-pasternak模型 剪切变形 海上风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动生成样本的优化Deeplabv3+网络速度建模方法
3
作者 刘超 周怀来 +1 位作者 刘兴业 王元君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53-967,共15页
建立精确的速度模型对地震成像和解释十分重要,深度学习方法为建立精确的速度模型提供了新的途径,然而,目前可用于速度建模网络训练的样本非常有限。为此,提出了一种利用随机曲线模拟地下速度模型,自动生成大量样本用于深度学习训练的... 建立精确的速度模型对地震成像和解释十分重要,深度学习方法为建立精确的速度模型提供了新的途径,然而,目前可用于速度建模网络训练的样本非常有限。为此,提出了一种利用随机曲线模拟地下速度模型,自动生成大量样本用于深度学习训练的方法。该方法通过生成一组随机数,插值形成随机序列,利用三角函数将随机序列生成随机曲线来模拟地下界面,生成层状速度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添加断裂、速度异常体和地层倾角来模拟更复杂的速度模型;在速度预测网络构建方面,选取Deeplabv3+网络作为速度预测网络。通过增加卷积层的方法,优化了Deeplabv3+网络上采样后直接输出导致边界模糊的问题。将上述方法应用于模型数据和实际数据,测试了该方法在含噪声、不同子波频率和部分数据缺失情况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应对噪声、不同子波频率和部分数据缺失的影响,具有可靠的泛化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建模 随机曲线模拟 自动生成样本 深度学习 纵波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土p-y曲线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2
4
作者 王腾 王天霖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43-1346,共4页
进行了浸水黄河粉土中模型钢管桩的水平静力荷载试验,对试验弯矩用6阶多项式进行拟合,推得了黄河粉土的p-y曲线,并与API建议砂土和软黏土p-y曲线进行了比较。根据粉土试验p-y曲线,提出了黄河粉土p-y曲线的理论表达式,用此理论p-y曲线进... 进行了浸水黄河粉土中模型钢管桩的水平静力荷载试验,对试验弯矩用6阶多项式进行拟合,推得了黄河粉土的p-y曲线,并与API建议砂土和软黏土p-y曲线进行了比较。根据粉土试验p-y曲线,提出了黄河粉土p-y曲线的理论表达式,用此理论p-y曲线进行了水平荷载下模型桩的数值分析,并与试验测试弯矩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粉土的黏聚力对p-y曲线有很大的影响,忽略粉土黏聚力的抗力作用将导致桩基水平承载力的设计偏于保守;基于理论粉土p-y的模型桩的数值结果与试验弯矩值吻合得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曲线 黄河粉土 模型桩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y曲线法的超长桩非线性数值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姚文娟 吴怀睿 +1 位作者 程泽坤 杨武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83-1690,共8页
引入横向等效载荷概念,根据弹性力学变分原理,推导出了具有对称形式的杆单元P-Δ效应刚度修正矩阵。同时结合p-y曲线法,从Newmark弹簧支座的概念出发,考虑横向抗力分布的影响,提出了与有限杆单元法相适应的非线性弹簧设置方法。结合以... 引入横向等效载荷概念,根据弹性力学变分原理,推导出了具有对称形式的杆单元P-Δ效应刚度修正矩阵。同时结合p-y曲线法,从Newmark弹簧支座的概念出发,考虑横向抗力分布的影响,提出了与有限杆单元法相适应的非线性弹簧设置方法。结合以上改进,建立了相应的倾斜荷载桩非线性有限杆单元分析模型。基于该模型编制了有限元程序,对具体工程实例进行了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工程实测数据,以往方法的计算成果和通用有限元软件的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同时利用该方法计算分析了P-Δ效应的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Δ效应 p-Y曲线 水平非线性弹簧 非线性有限杆单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力式沉箱基础考虑土体流变效应的p-y曲线法 被引量:4
6
作者 戴国亮 朱文波 +2 位作者 袁龙锦 龚维明 赵学亮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06-811,共6页
为了考虑土体流变效应对吸力式沉箱基础承载特性的影响,通过建立理想弹塑性p-y曲线法中土抗力系数与时间变量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考虑土体流变效应的吸力式沉箱基础长期性能分析方法.基于2组不同水平荷载作用下的长期模型试验,采用Mat... 为了考虑土体流变效应对吸力式沉箱基础承载特性的影响,通过建立理想弹塑性p-y曲线法中土抗力系数与时间变量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考虑土体流变效应的吸力式沉箱基础长期性能分析方法.基于2组不同水平荷载作用下的长期模型试验,采用Matlab拟合土体参数试验数据,获得关于时间变量的理想弹塑性p-y曲线模型,并采用该方法对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长期模型试验中位移与土压力发展主要集中在试验前期,后期位移与土压力稳定需要更长时间,土体流变效应较为明显.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随时间变化规律类似,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差8%左右,说明长期水平荷载下考虑时间因素的p-y曲线计算结果能较好地吻合试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力式沉箱基础 流变效应 p-Y曲线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砂压缩固结特性试验及e-P曲线模型分析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梁冰 王堃 +2 位作者 姜利国 董擎 王俊光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9-117,共9页
为探索压实度K和含水率ω对铅锌尾砂压缩固结特性的影响,采用WG三联高压固结仪对铅锌尾砂开展了标准固结试验,基于修正后的e—P曲线分析模型来分析铅锌尾砂的压缩固结特性。结果表明:(1)压缩系数av1-2随K增大而减小。当ω〈ωopt时,a... 为探索压实度K和含水率ω对铅锌尾砂压缩固结特性的影响,采用WG三联高压固结仪对铅锌尾砂开展了标准固结试验,基于修正后的e—P曲线分析模型来分析铅锌尾砂的压缩固结特性。结果表明:(1)压缩系数av1-2随K增大而减小。当ω〈ωopt时,av1-2在0.034-0.092 MPa-1间波动;当ω≥ωopt时,av1-2随ω增大而增大。ω≥15%时,尾砂属中压缩性土;ω〈15%时,尾砂属低压缩性土。(2)固结系数Cv随K增大而降低,随ω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ω=9%时Cv最大。(3)修正了e—P模型并优化模型参数,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与合理性。该研究结果为尾矿库(坝)的稳定性分析提供了试验和理论基础,为尾矿库的安全运行与回采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尾砂 标准固结试验 压缩固结特性 e—p曲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层液化条件下桩土相互作用p-y关系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成雷 王建华 冯士伦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500-1505,共6页
依据加权余量法原理,建立了确定桩与液化土层相互作用振动台模型试验动力p–y曲线的方法。分析了具有不同初始相对密度的土层在液化过程中动力p–y曲线的弱化以及桩土相互作用阻尼的变化,对动力p–y曲线和拟静力弱化p–y曲线进行了比较... 依据加权余量法原理,建立了确定桩与液化土层相互作用振动台模型试验动力p–y曲线的方法。分析了具有不同初始相对密度的土层在液化过程中动力p–y曲线的弱化以及桩土相互作用阻尼的变化,对动力p–y曲线和拟静力弱化p–y曲线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依据静力p–y曲线、按折减系数法确定拟静力弱化p–y曲线时,折减系数的取值不仅取决于土层初始相对密度,还与土层的埋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土相互作用 振动台模型试验 桩的p–y曲线 桩的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ASP/UPI节点PV曲线的快速求取 被引量:6
9
作者 韩肖清 侯媛媛 韩肖宁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5-50,共6页
提出了一种将负荷导纳模型法和《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用户程序接口(PSASP/UPI)相结合,快速求取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极限及节点P-V曲线的方法。用C++语言编写负荷导纳模型法的用户程序(UP),通过接口传递数据,使PSASP/UPI环境下的潮流(LF... 提出了一种将负荷导纳模型法和《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用户程序接口(PSASP/UPI)相结合,快速求取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极限及节点P-V曲线的方法。用C++语言编写负荷导纳模型法的用户程序(UP),通过接口传递数据,使PSASP/UPI环境下的潮流(LF)计算模块和该用户程序交替求解,准确计算出系统各负荷节点临界电压值和有功裕度,得到较完整的P-V曲线。该方法很好地解决了常规潮流计算在临界点收敛困难的问题,并大大提高了计算速度和精度。通过山西长治地区电网的实例验证,该方法可以有效应用于实际系统节点电压稳定状况的分析,且易于程序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导纳模型法 弱节点 《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用户程序接口 静态电压稳定极限 p-V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砂土刚度衰减模型的修正p-y曲线法 被引量:19
10
作者 胡安峰 南博文 +1 位作者 陈缘 付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16-1323,共8页
现有的p-y曲线大多是基于小直径桩在有限循环次数下的加载试验得到,难以精确描述大直径桩基在长期水平循环荷载下的位移累积以及土体的循环弱化特性.基于此,首先对Abaqus进行二次开发,建立了能考虑砂土长期循环弱化效应的桩土系统刚度... 现有的p-y曲线大多是基于小直径桩在有限循环次数下的加载试验得到,难以精确描述大直径桩基在长期水平循环荷载下的位移累积以及土体的循环弱化特性.基于此,首先对Abaqus进行二次开发,建立了能考虑砂土长期循环弱化效应的桩土系统刚度衰减模型,并在数值分析的基础上得到了长期循环荷载下大直径桩的p-y曲线.然后通过引入循环反力比的概念,获取了桩土系统的刚度衰减参数,同时实现了对初始地基反力模量的修正,进而提出了基于砂土刚度衰减模型的修正p-y曲线法.最后,通过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修正p-y曲线法能够综合考虑荷载特性、循环次数、砂土刚度循环弱化等因素,可为长期水平循环作用下大直径桩基础的初步设计提供一种简明有效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 大直径单桩 刚度衰减模型 尺寸效应 循环荷载 p-Y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p-y曲线模型在桥梁桩基础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燕斌 王志强 王君杰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6-89,共4页
地震作用下土-桩-结构相互作用(SSPSI)是桥梁抗震领域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在介绍动力p-y曲线分析模型的基础上,通过与试验对比验证其合理性,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确定其影响参数,并对其进行了进一步探讨。研究发现:动力p-y曲线分析模... 地震作用下土-桩-结构相互作用(SSPSI)是桥梁抗震领域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在介绍动力p-y曲线分析模型的基础上,通过与试验对比验证其合理性,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确定其影响参数,并对其进行了进一步探讨。研究发现:动力p-y曲线分析模型可较为全面地描述SSPSI,砂土摩擦角是该模型的主要参数,自由场土体应尽可能取较大的长度,地震动强度影响土体进入非线性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桩基础 土-桩-结构相互作用 动力p-y曲线分析模型 自由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V曲线法的光伏电源系统电压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闫群民 申卓群 +1 位作者 马永翔 陈昊睿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0-114,共5页
光伏发电由于其受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其输出功率不确定性较大,接入电网后易导致电力系统电压产生波动甚至越限。该文提出基于P-V曲线的光伏电源系统电压稳定性分析方法,阐述光伏电源输出特性及P-V曲线法分析原理,基于PSASP软件仿真平台... 光伏发电由于其受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其输出功率不确定性较大,接入电网后易导致电力系统电压产生波动甚至越限。该文提出基于P-V曲线的光伏电源系统电压稳定性分析方法,阐述光伏电源输出特性及P-V曲线法分析原理,基于PSASP软件仿真平台建立含分布式光伏电源的IEEE 13节点模型。以极限功率参数和电压临界稳定值为考核指标,分析了不同渗透率、接入方式下对系统电压稳定的分布情况。分析结果表明,P-V曲线法可以有效反映出系统稳定性最薄弱区域,并利用仿真结果提出了工程应用分析,对含光伏分布式电源系统电压稳定性分析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稳定性分析 光伏电源 p-V曲线法 IEEE 13节点建模 仿真实验 工程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Pasternak地基模型的海床悬链线立管触地段初始侵彻静平衡解析解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治国 沈安鑫 +2 位作者 张成平 PANYT 吴钟腾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355-2374,共20页
钢质悬链线立管(steelcatenaryriser,简称SCR)作为深海油气资源开采的首选立管系统,其在与海床土体的相互作用下,对触地段管线埋深以及疲劳寿命影响较大。依据管土相互作用的非线性土体阻力-侵彻深度(p-y)曲线,将其简化为三段线弹性土... 钢质悬链线立管(steelcatenaryriser,简称SCR)作为深海油气资源开采的首选立管系统,其在与海床土体的相互作用下,对触地段管线埋深以及疲劳寿命影响较大。依据管土相互作用的非线性土体阻力-侵彻深度(p-y)曲线,将其简化为三段线弹性土体刚度衰减模型,求得了基于非线性Pasternak地基模型的海床上悬链线立管触地段初始侵彻静平衡解析解。通过与三维有限元算例和5个模型试验算例的对比分析,发现常规Winkler地基模型会高估管线竖向变形与弯矩,验证了基于非线性Pasternak地基模型解析解的合理性与适用性;海床抗剪强度Su0的增加显著提高了三段线弹性土体刚度,降低了管线竖向变形。此外,针对水深H、立管铺设角度g、管线外径D、管线弹性模量E和材料密度r的变化对管线侵彻土体时的物理力学特性进行了参数对比以及安全评估分析。结果表明:立管铺设角度g增大会使管线竖向变形减小,弯矩与剪力则有所增大,角度超过82o易出现屈服破坏;管线外径D的增加会使土体竖向阻力、管线竖向变形与触地段管线弯矩、剪力同步增大,外径超过0.4 m易出现屈服破坏;管线弹性模量E越大,竖向变形越小,弯矩与剪力则有所增大,弹性模量超过275 GPa易出现屈服破坏;管线材料密度越大,管线竖向变形越大,弯矩没有明显变化,剪力则有所增大,密度超过14 850 kg/m3易出现屈服破坏。上述结论可以为海洋管线悬链线立管的前期设计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质悬链线立管 管土作用 p-Y曲线 非线性pasternak地基模型 安全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asternak地基模型的非线性土抗力-桩身侧向位移曲线在基坑支护桩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朱彦鹏 吴林平 +3 位作者 施多邦 赵壮福 吕向向 段新国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581-2591,共11页
支护桩作为基坑开挖过程中的直接挡土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桩身的内力与变形情况对基坑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影响较大。为了更准确地计算支护桩的内力与变形,依据桩-土相互作用的非线性土抗力-桩身侧向位移(p-y)曲线,得到呈非线性变... 支护桩作为基坑开挖过程中的直接挡土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桩身的内力与变形情况对基坑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影响较大。为了更准确地计算支护桩的内力与变形,依据桩-土相互作用的非线性土抗力-桩身侧向位移(p-y)曲线,得到呈非线性变化的地基反力模量,同时引入Pasternak双参数地基模型充分考虑桩侧土体受力变形的连续性,推导了考虑桩-锚变形协调的支护桩挠曲微分方程,并利用传递矩阵法求得支护桩的内力与变形。结合工程实例编制计算程序,并将程序计算结果与监测值、基于传统Winkler地基模型的p-y曲线法计算结果对比分析,发现传统Winkler单参数地基模型会高估支护桩的水平变形和内力,而程序计算的位移和弯矩能更好地满足工程实际要求。进一步采用有限元软件对工程实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验证基于非线性Pasternak双参数地基模型的基坑支护桩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支护桩 p-Y曲线 pasternak双参数地基模型 传递矩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体ε-p曲线模型的压密注浆影响半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焕校 张剑 +2 位作者 杨万松 孙端阳 陈佳乐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9年第4期195-200,共6页
根据压密注浆过程中注浆体周围土体的非线性压缩特性建立ε-p曲线模型,该曲线模型的参数可以通过常规试验确定。基于压密注浆的圆柱形孔扩张模型,建立考虑土体非线性压缩特性的压密注浆影响半径理论公式,压密注浆的影响半径与土体本身... 根据压密注浆过程中注浆体周围土体的非线性压缩特性建立ε-p曲线模型,该曲线模型的参数可以通过常规试验确定。基于压密注浆的圆柱形孔扩张模型,建立考虑土体非线性压缩特性的压密注浆影响半径理论公式,压密注浆的影响半径与土体本身的压缩特性、注浆压力、注浆量、注浆深度相关。开展压密注浆现场试验,建立描述该试验场地土体的ε-p曲线模型,记录压密注浆现场施工参数,并对该试验场地压密注浆理论影响半径进行计算,最后通过对在压密注浆孔不同距离处土体所受到的土压力监测结果及加固效果进行分析,验证压密注浆影响半径理论公式的合理性。该压密注浆影响半径理论公式可以确定压密注浆的加固范围,在压密注浆的设计施工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密注浆 土体ε-p曲线模型 非线性压缩 影响半径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y曲线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迪 袁聚云 袁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222-224,共3页
将横向受荷桩的p–y曲线法应用到深基坑工程中,提出了一种考虑支护结构和土之间非线性共同作用的弹性地基反力法计算模型,即对于基坑开挖面以上,采用根据p–y曲线建立的支护结构-土非线性共同作用的计算模型;基坑开挖面以下,将支护结构... 将横向受荷桩的p–y曲线法应用到深基坑工程中,提出了一种考虑支护结构和土之间非线性共同作用的弹性地基反力法计算模型,即对于基坑开挖面以上,采用根据p–y曲线建立的支护结构-土非线性共同作用的计算模型;基坑开挖面以下,将支护结构看作横向受荷桩,基坑开挖面以上土体看为超载作用在支护结构上。之后根据弹性地基梁的挠曲微分方程,推导出考虑非线性共同作用的弹性地基梁挠曲微分方程,应用有限差分法计算支护桩的内力和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曲线 基坑 计算模型 非线性共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曲线的黑龙江省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流动耦合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魏璐瑶 陈娱 +1 位作者 刘倩倩 陆玉麒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5-105,共11页
通过构建P-S曲线评价模型,从承压系统和施压系统的相互作用机制出发,剖析2015年黑龙江省资源环境承载情况,并解析影响黑龙江省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重要因子;利用人口流动规模和人口流动强度表征黑龙江省人口流动特征,并采用宏观趋势分... 通过构建P-S曲线评价模型,从承压系统和施压系统的相互作用机制出发,剖析2015年黑龙江省资源环境承载情况,并解析影响黑龙江省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重要因子;利用人口流动规模和人口流动强度表征黑龙江省人口流动特征,并采用宏观趋势分析、空间变差函数、位序—规模法则、秩相关分析等方法探讨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流动的空间耦合特征和数量耦合规律。结果表明:1)政策性因素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中占据重要地位,资源环境承压系统的影响力整体上高于人类活动施压系统。2)黑龙江省尚不存在具备明显潜力的盈余高值区,哈尔滨市为典型的超载高值区,盈余低值区空间布局较为分散。3)除讷河市外,黑龙江省人口流动密集区主要集中在各地级市辖区;人口流动平衡型活跃区占比最高,非活跃区占比最低,净流出型活跃区主要分布在省西南部。4)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流动规模、流入人口规模呈显著正相关,而与人口流动强度无明显相关性,与人口净迁移率的空间共振效应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曲线评价模型 资源环境承载力 人口流动 耦合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斜桩顶部水平受拉响应及p-y曲线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德泉 蔡强 +3 位作者 王创业 朱沁 周毅 李留玺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8-207,共10页
为研究倾斜桩的水平受拉响应特征,在模型砂土中设置0°、10°、20°倾斜桩及桩底嵌岩20°倾斜桩,桩顶施加水平拉力,拉力方向与倾斜方向相反,测试4根模型桩的水平位移、应变片与土压力盒应变,获得桩身水平位移、弯矩、... 为研究倾斜桩的水平受拉响应特征,在模型砂土中设置0°、10°、20°倾斜桩及桩底嵌岩20°倾斜桩,桩顶施加水平拉力,拉力方向与倾斜方向相反,测试4根模型桩的水平位移、应变片与土压力盒应变,获得桩身水平位移、弯矩、土抗力和p-y曲线特征随倾斜角和桩底约束条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桩顶水平受拉时,随着倾斜角的增加,负斜桩顶部水平位移逐渐增大,弯矩峰值随之增大,而土抗力峰值逐渐减小,土抗力峰值点位置逐渐降低,单桩的水平承载力随之降低,抗弯能力减小;2)随着桩底约束程度的提高,负斜桩顶部水平位移减小,桩身弯矩峰值、土抗力峰值减小,单桩水平承载力增大,抗弯能力增强;3)水平荷载作用下,本模型的负斜桩破坏模式为“转动+弯曲”,转动点位置随倾斜角的减小或桩底约束程度的提高而下降;4)0°~20°负斜主动桩p-y曲线可采用p/p_(ub)=α(y/y_(50))^(β)进行拟合,倾斜角与桩底约束程度对α影响不大,倾斜角对β值变化幅度影响较小,β值变化幅度随桩底约束程度提高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工程 负斜桩 主动桩 p-Y曲线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珠状溶洞数量影响灌注桩顶部水平受拉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德泉 海军 +7 位作者 刘宏利 高祁 刘海龙 桂海麒 孙卫勇 谢瑞庭 朱沁 周毅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8,共12页
采用室内模型试验,对比研究串珠状溶洞数量对灌注桩顶部水平受拉特性的影响,为岩溶强发育区嵌岩桩的水平承载力设计提供试验依据.结果表明:1)桩顶水平荷载相同时,上部土层段桩身水平位移、桩身弯矩(峰值)、桩侧土抗力随溶洞数量的增多... 采用室内模型试验,对比研究串珠状溶洞数量对灌注桩顶部水平受拉特性的影响,为岩溶强发育区嵌岩桩的水平承载力设计提供试验依据.结果表明:1)桩顶水平荷载相同时,上部土层段桩身水平位移、桩身弯矩(峰值)、桩侧土抗力随溶洞数量的增多而增大,单桩水平承载力随溶洞数量增多而明显减弱.2)上部土层段桩身水平位移随桩顶水平荷载增大而增大,桩顶水平位移最大,嵌岩段很小甚至为0;弯矩M-深度z曲线整体呈抛物线形,桩身弯矩在土岩界面和上层溶洞与底板界面呈现2个峰值,弯矩的变化仅仅影响到上层溶洞及其底板,第2层溶洞及其以下的弯矩几乎为0,土岩界面弯矩最大、截面最危险;土抗力p-深度z曲线呈“凸肚”形.3)溶洞数量增加,位置越高,p-y曲线越容易收敛,可以采用p/pub=α(y/y50)β拟合土层段的桩身p-y曲线.溶洞数量对α与β值变化幅度的影响较小,α与β值变化幅度体现p-y曲线随深度变化的敏感度,两者敏感度随溶洞数量增多而增大.4)工程桩刺穿串珠状溶洞时,为了提高单桩水平抗拉能力,建议采用注浆法改善上部岩土性质,加大土岩界面处桩身配筋率,并将桩身嵌入上层溶洞底板一定深度,防止基桩在土岩界面处发生弯曲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工程 岩溶 水平受荷 p-Y曲线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发展与通货膨胀:理论与实证 被引量:1
20
作者 苏梽芳 陈雨莲 郭倩倩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103,共9页
数字经济背景下,有效识别互联网发展对通货膨胀影响的内在逻辑,对实现我国稳增长、防通胀的政策目标至关重要。在阐述互联网发展对通货膨胀影响的理论基础上,将互联网发展水平指标引入混合型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实证检验互联网发... 数字经济背景下,有效识别互联网发展对通货膨胀影响的内在逻辑,对实现我国稳增长、防通胀的政策目标至关重要。在阐述互联网发展对通货膨胀影响的理论基础上,将互联网发展水平指标引入混合型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实证检验互联网发展对通货膨胀的影响。通过广义矩估计模型验证,研究表明:互联网发展会抑制通货膨胀,且该结论在更换核心解释变量后依旧稳健。进一步采用SVAR模型识别互联网发展对通货膨胀影响的动态特征,发现互联网发展对通货膨胀的长短期影响存在异质性,互联网发展短期内抑制通货膨胀,但长期会推动通货膨胀,且互联网发展已成为解释我国通货膨胀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我国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发展调节优化供需平衡,加强通货膨胀监测和预警机制建设,细化货币政策工具、提高其针对性和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货膨胀 互联网发展 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 S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