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硅包覆硬脂酸十二烷基酯相变微胶囊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
1
作者 汪海平 曾怡芸 +2 位作者 陈吕鑫 刘芸 张玉敏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6-131,共6页
以正硅酸四乙酯(TEOS)、3-(异丁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和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为有机硅烷前驱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有机硅包覆硬脂酸十二烷基酯(DS)相变微胶囊,考查了有机硅烷前驱体的组成、芯/壁投料质量比对微胶... 以正硅酸四乙酯(TEOS)、3-(异丁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和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为有机硅烷前驱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有机硅包覆硬脂酸十二烷基酯(DS)相变微胶囊,考查了有机硅烷前驱体的组成、芯/壁投料质量比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差式扫描量热仪(DSC)和热重分析仪(TG)等对微胶囊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微胶囊由DS和有机硅壁材组成,粒径大小介于50~100nm;当TEOS/MTES质量比为95∶5、芯/壁投料比为1∶1时,微胶囊的包封效率最高可达35.45%;有机硅壁材能够有效阻止芯材融化后的泄露,同时提升相变微胶囊的热稳定性能;经过100次热循环后,相变微胶囊的熔融焓保持在94%以上,显示出良好的相变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微胶囊 硬脂酸十二烷基酯 有机硅烷 相变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癸酸-月桂酸相变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曾丽萍 杨新杰 +2 位作者 代雪冰 陈晓 苏欢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4-212,共9页
本研究旨在制备一种适用于多种热能储存系统中的高效蓄热调温材料,通过乳液聚合技术将癸酸-月桂酸(CA-LA)低共熔混合物封装在聚丙烯酸乙酯(PEA)壳层中,形成PEA/(CA-LA)相变材料微胶囊(MEPCM).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MEPCM具有均匀且光滑... 本研究旨在制备一种适用于多种热能储存系统中的高效蓄热调温材料,通过乳液聚合技术将癸酸-月桂酸(CA-LA)低共熔混合物封装在聚丙烯酸乙酯(PEA)壳层中,形成PEA/(CA-LA)相变材料微胶囊(MEPCM).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MEPCM具有均匀且光滑的球形外观,且芯材和壳材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当壳芯比为1∶1.5时,熔化潜热和凝固潜热分别为81.85 J/g和88.68 J/g.MEPCM潜热储存能力随着芯材比例的增加而增加.通过热重分析和泄漏测试发现MEPCM在160℃以下能保持优良的潜热储存和释放能力.经过200次热循环后仍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具备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微胶囊 癸酸-月桂酸 聚丙烯酸乙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废基高强相变轻骨料的制备和应用研究
3
作者 王全 周树林 +6 位作者 李晓 陈勇 赵明明 王小萌 赵君友 张信龙 王学历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4-237,共4页
旨在开发一种高强固废基相变轻骨料,通过对比内掺法与微胶囊法两种制备工艺,优化参数并评估其性能,以期为建筑节能领域提供经济高效的新型材料解决方案。研究表明,内掺法制备相变轻骨料时,石蜡乳液掺量增加导致轻骨料抗压强度下降、堆... 旨在开发一种高强固废基相变轻骨料,通过对比内掺法与微胶囊法两种制备工艺,优化参数并评估其性能,以期为建筑节能领域提供经济高效的新型材料解决方案。研究表明,内掺法制备相变轻骨料时,石蜡乳液掺量增加导致轻骨料抗压强度下降、堆积密度增大,且相变循环后强度与质量损失显著。微胶囊法工艺中,在12 h内蒸压时间延长可提高孔壁强度、筒压强度,降低堆积密度与吸水性。钢渣粉、干冰与冰屑的掺加,可以协同造孔,维持水化环境,提升孔隙稳定性,消除体积安定性隐患。有机硅憎水剂在0.3%掺量时,可显著改善憎水性。微胶囊法制备的固废基相变轻骨料经50次相变循环后,强度与质量损失率显著低于内掺法。优化工艺参数后,微胶囊法制备的固废基相变轻骨料可达到强度高、稳定性好的要求,且制造成本低,是一种新型固废基节能建筑材料,为建筑节能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轻骨料 微胶囊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储能石蜡基相变材料导热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程寒 唐波 +2 位作者 包华阳 单璠 严富彬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50,共6页
石蜡是一种具有高相变潜热、化学惰性强且相变温度适宜的有机相变材料,但存在导热性能差且易泄漏等问题,因而在高热传导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通过将石蜡与多孔介质复合、添加高导热材料以及微胶囊化等办法可以改善石蜡基相变材料的导热... 石蜡是一种具有高相变潜热、化学惰性强且相变温度适宜的有机相变材料,但存在导热性能差且易泄漏等问题,因而在高热传导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通过将石蜡与多孔介质复合、添加高导热材料以及微胶囊化等办法可以改善石蜡基相变材料的导热性能。综述了改善石蜡基相变材料导热性能的方法并讨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展望了石蜡基相变材料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蜡 相变材料 导热性 多孔介质 微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纤维素在相变储能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汇杰 胡江涛 +4 位作者 盖晓倩 刘馨蔓 李仁爱 肖惠宁 刘超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32-243,共12页
纳米纤维素作为一种新型生物基功能材料,因优异的力学性能、纳米特性和绿色环保特性,在解决相变储能材料液相泄漏问题上展现出巨大潜力。本文首先系统地梳理了相变储能材料的基本原理和多样化的分类体系,综述了纳米纤维素的制备方法以... 纳米纤维素作为一种新型生物基功能材料,因优异的力学性能、纳米特性和绿色环保特性,在解决相变储能材料液相泄漏问题上展现出巨大潜力。本文首先系统地梳理了相变储能材料的基本原理和多样化的分类体系,综述了纳米纤维素的制备方法以及在相变储能材料中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纳米纤维素微胶囊基相变储能材料和纳米纤维素气凝胶基相变储能材料及其导热增强机制,最后总结了纳米纤维素在相变储能领域的研究重点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储能材料 纳米纤维素 微胶囊 气凝胶 生物质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M纺织品调温性能测试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谌玉红 高路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12,共5页
为研究PCM纺织品的调温性能,研制开发了由温度控制板、行进装置和数据采集装置3部分构成的PCM纺织品调温性能测试装置,提出以温度下降速率T′和热调节能力Id这2个指标评价PCM纺织品的调温性能.PCM纺织品与普通纺织品的对比试验表明:研... 为研究PCM纺织品的调温性能,研制开发了由温度控制板、行进装置和数据采集装置3部分构成的PCM纺织品调温性能测试装置,提出以温度下降速率T′和热调节能力Id这2个指标评价PCM纺织品的调温性能.PCM纺织品与普通纺织品的对比试验表明:研制的测试装置能模拟人体皮肤和环境温度的变化,温度下降速率T′和热调节能力Id这2个指标可以表征PCM纺织品的调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m纺织品 调温性能 温度下降速率 热调节能力 测试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酯相变微胶囊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黄哲萌 陆少锋 +2 位作者 董涧锟 孙远见 郭龙飞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81,共6页
丙烯酸酯相变微胶囊因其出色的相变特性和热管理能力,在储能、纺织品、建筑节能和电子设备热管理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文中介绍了近年来丙烯酸酯相变微胶囊在制备方法、改性与性能增强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探讨了不同制... 丙烯酸酯相变微胶囊因其出色的相变特性和热管理能力,在储能、纺织品、建筑节能和电子设备热管理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文中介绍了近年来丙烯酸酯相变微胶囊在制备方法、改性与性能增强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探讨了不同制备方法的工艺特点和应用优劣,并分析了通过添加导热材料、光热材料等手段提升其性能的研究成果。最后,展望了丙烯酸酯相变微胶囊的应用前景和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微胶囊 储能材料 丙烯酸酯 制备方法 光热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黏土单向冻融作用下冻胀特性的试验研究
8
作者 王泽帆 刘东海 +1 位作者 岳雪琴 杨家琦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5-714,共10页
掺混相变材料(PCM)的相变黏土以其防冻控温的特性,使黏土心墙、渠道、坝堤、道路等场景下的负温施工成为了可能。针对冬季施工现场日循环冻融作用的环境特点,在室内模拟开展封闭系统、分段控温、浅冻结条件下的单向冻融试验,研究相变黏... 掺混相变材料(PCM)的相变黏土以其防冻控温的特性,使黏土心墙、渠道、坝堤、道路等场景下的负温施工成为了可能。针对冬季施工现场日循环冻融作用的环境特点,在室内模拟开展封闭系统、分段控温、浅冻结条件下的单向冻融试验,研究相变黏土冻胀特性及在冻融循环作用下冻胀发育规律及机理。结果表明:相变黏土的冻胀特性较不掺混PCM的黏土(素土)得到了改良,经历冻融循环后,相变黏土的最终冻胀量远小于相同冻融循环次数下的素土试样,且土料的冻结锋面下移速率及水分迁移程度降低;多次冻融循环后,素土的冷生构造产生了更为显著的发育,而相变黏土未表现出明显的冻胀敏感性,冷生构造的形成和发育都非常缓慢。分析认为,初始饱和度较低、孔隙较大以及PCM的高潜热储能、冻缩性、阻水性等是使相变黏土冻胀特性得到改良的主要原因。研究可为相变黏土作为潜在大坝心墙、渠道、坝堤、道路的建设材料提供寒区冬季施工防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温施工 相变黏土 冻融循环 冻胀特性 相变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十六烷-三聚氰胺脲醛相变微胶囊的制备与表征
9
作者 张雪菲 张魏 +1 位作者 王程遥 闫霆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4-88,共5页
以三聚氰胺脲醛(MUF)为壁材、正十六烷为芯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正十六烷-三聚氰胺脲醛相变微胶囊。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重分析仪(TGA)分别对相变微胶囊的形貌、化学... 以三聚氰胺脲醛(MUF)为壁材、正十六烷为芯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正十六烷-三聚氰胺脲醛相变微胶囊。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重分析仪(TGA)分别对相变微胶囊的形貌、化学结构、相变性能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乳化剂[Span-80、Tween-80、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种类和用量对相变微胶囊的形貌有很大影响。当SDS含量为0.75 g时,制备的相变微胶囊分散性较好,同时具有较规则的球形。微胶囊的包覆率为84%,熔融相变潜热值为189.7 J/g,结晶相变潜热值为189.9 J/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十六烷 相变微胶囊 相变材料 乳化剂 原位聚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导热相变材料对PV/PCM热控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姚华 何永泰 肖丽仙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2-178,共7页
文章建立了光伏/相变材料(PV/PCM)太阳能热控系统二维模型,并根据模拟结果研究了相变材料热导率对太阳电池热控特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当PCM热导率由0.3 W/(m·K)逐渐增加至1.1 W/(m·K)时,相变材料对太阳电池的热控效果越... 文章建立了光伏/相变材料(PV/PCM)太阳能热控系统二维模型,并根据模拟结果研究了相变材料热导率对太阳电池热控特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当PCM热导率由0.3 W/(m·K)逐渐增加至1.1 W/(m·K)时,相变材料对太阳电池的热控效果越来越好。此外,文章设计了PCM热导率分别为0.8,1.1 W/(m·K)的PV/PCM太阳能热控系统实验装置,在模拟光源和自然光条件下,对太阳能热控系统实验装置的输出功率以及太阳电池的温度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模拟光源下,与无PCM太阳电池相比,PCM热导率分别为0.8,1.1 W/(m·K)的太阳电池的最高温度分别降低了4.6,10.8℃,平均输出功率分别提高了2.2%,4.1%;在自然光条件下,与无PCM太阳电池相比,PCM热导率分别为0.8,1.1 W/(m·K)的太阳电池的最高温度分别降低了9.7,12℃,平均输出功率分别提高了3.1%,5.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pcm 相变材料 热导率 太阳电池 温控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材料微胶囊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文静 张欣睿 +3 位作者 赵晓曼 洪剑寒 王鸿博 韩潇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35-243,共9页
为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率,满足当今社会对可持续能源的迫切需求,首先,列举了相变材料微胶囊的芯材和壁材的分类及其选择原则;其次,分析总结了相变材料微胶囊不同制备技术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重点对比归纳了物理法、化学法以及物理化学... 为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率,满足当今社会对可持续能源的迫切需求,首先,列举了相变材料微胶囊的芯材和壁材的分类及其选择原则;其次,分析总结了相变材料微胶囊不同制备技术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重点对比归纳了物理法、化学法以及物理化学法等制备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其适用范围;然后,综述了相变材料微胶囊在纺织、医疗、建筑、能源等领域的应用进展并分析总结国内外最新相关研究;最后,针对相变材料微胶囊在生产制备和实际应用中的关键问题,提出其潜在解决方案和优先发展方向,以推进相变材料微胶囊不断向绿色化、多功能化方向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微胶囊 芯材 壁材 绿色化 多功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十八烷@三聚氰胺-脲醛树脂微胶囊相变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向家林 李梦 +2 位作者 谢宗蕻 王杰 王治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5-119,共5页
以三聚氰胺-脲醛树脂(MUF)作为囊壁,以正十八烷为芯材,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正十八烷@三聚氰胺-脲醛树脂微胶囊相变材料,研究了乳化剂Span80、Tween80、十二烷基硫酸钠对微胶囊相变材料形貌、结构和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剂类型... 以三聚氰胺-脲醛树脂(MUF)作为囊壁,以正十八烷为芯材,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正十八烷@三聚氰胺-脲醛树脂微胶囊相变材料,研究了乳化剂Span80、Tween80、十二烷基硫酸钠对微胶囊相变材料形貌、结构和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剂类型和乳化剂添加量对微胶囊相变材料的形貌会造成显著影响,使用非离子乳化剂和阴离子乳化剂复配时,微胶囊相变材料的团聚现象得到改善,粒径分布均匀,储热能力提高。制备的微胶囊相变材料潜热存储效率达到54%时,微胶囊相变材料的熔融焓和结晶焓分别为134.2J/g和109J/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十八烷 微胶囊 相变材料 乳化剂 相变潜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微胶囊材料导热增强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程遥 张魏 +1 位作者 张涛 朱群志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95-1210,共16页
相变微胶囊是将相变材料包封在壳材中,有效解决了相变材料的泄漏等问题,是一种性能良好的相变储能材料,在热能储存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但壳材的存在削弱了内部相变材料与外部环境间的热传导,降低了相变微胶囊的热导率,制约了其实际应... 相变微胶囊是将相变材料包封在壳材中,有效解决了相变材料的泄漏等问题,是一种性能良好的相变储能材料,在热能储存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但壳材的存在削弱了内部相变材料与外部环境间的热传导,降低了相变微胶囊的热导率,制约了其实际应用范围。因此,对相变微胶囊进行改性是增强导热的有效途径。该文介绍了相变微胶囊的组成与结构,并从声子-声子与电子-声子相互作用的角度概述微观尺度下的导热机理;从芯材和壳材两方面对相变微胶囊导热增强改性进行了阐述,通过定量数据和导热机理对改性相变微胶囊的导热增强效果进行了分析;概括了改性相变微胶囊在纺织调温、浆料和建筑领域中的应用;最后,对相变微胶囊导热性能增强的研究前景和挑战以及实际应用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微胶囊 相变储能材料 改性 热传导 导热机理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微胶囊的制备、性能评价及相变沥青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谭剑 王俊竹 +1 位作者 李帅 刘欣烨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共7页
为探究微胶囊对沥青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探明合成脲醛(三聚氰胺-尿素-甲醛)树脂壳材和正十四烷芯材对相变微胶囊性能的影响,解析其最佳制备工艺;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动态剪切流变试验仪(DSR)等实验手段,研究相变微胶囊改性沥... 为探究微胶囊对沥青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探明合成脲醛(三聚氰胺-尿素-甲醛)树脂壳材和正十四烷芯材对相变微胶囊性能的影响,解析其最佳制备工艺;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动态剪切流变试验仪(DSR)等实验手段,研究相变微胶囊改性沥青(相变沥青)的功能性。结果表明,微胶囊最佳制备工艺为乳化剂浓度7%,乳化转速2000 r/min,芯材与壁材质量比1∶1,油水体积比1∶7,合成时间90 min,合成温度80℃,此条件下制备的微胶囊潜热为117 J/g;微胶囊壳材密封性较好,能够在沥青中稳定存在,满足沥青施工温度区间要求;相变沥青放热区间为-7.1~-17.9℃,吸热区间为2.3~13.5℃,当微胶囊掺量为7%时,相变沥青相变焓为5.258 J/g;相变微胶囊能够有效延缓沥青硬化过程,且在常温条件下保持稳定,具有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微胶囊 沥青 正十四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制备研究进展
15
作者 魏兴岳 王世龙 +2 位作者 曾宪奎 杨卫民 鉴冉冉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5-162,共8页
综述了有机相变储热材料的分类;介绍了有机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微胶囊法、多孔载体吸附法、熔融共混法和静电纺丝法,探讨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展望了有机相变储热材料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有机相变储热材料 微胶囊法 多孔载体吸附法 熔融共混法 静电纺丝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红外和雷达波隐身的水泥基复合材料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超 解帅 +3 位作者 王永超 冀志江 吴子豪 王静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30,共9页
红外和雷达波隐身主要是通过降低目标的红外辐射信号和雷达回波信号来提高目标的隐蔽性。将相变材料与炭黑封装为相变单元,并将其与膨胀珍珠岩-磁粉/水泥复合材料结合,研制出一种兼具红外和雷达波隐身的双功能水泥基复合材料,对其吸波... 红外和雷达波隐身主要是通过降低目标的红外辐射信号和雷达回波信号来提高目标的隐蔽性。将相变材料与炭黑封装为相变单元,并将其与膨胀珍珠岩-磁粉/水泥复合材料结合,研制出一种兼具红外和雷达波隐身的双功能水泥基复合材料,对其吸波性能和热性能进行试验与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炭黑对相变材料相变温度的影响较小,潜热仅降低了约1.9%;500次冷热循环后,相变材料的潜热留存率为78.3%,循环稳定性较好。相变单元和膨胀珍珠岩均可以提高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吸波能力,且反射损耗在-5~-15 dB可调。相变单元通过吸收大量热量来降低目标外表面温度,削弱红外辐射。相变材料的加入会增加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热导率,但相变材料高储热密度和珍珠岩低热导率的共同作用使得水泥基复合材料的隔热效应更加显著,从而降低目标的红外辐射信号。仿真结果表明:磁损耗仅出现在水泥基体中,相变单元通过电阻损耗来影响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热量传递在相变单元处受阻,传导热通量在相变单元边缘处的传输过程出现弯曲。当相变材料相变完成后,热量趋于均匀分布。因此,水泥基复合材料可通过损耗电磁波来降低雷达回波信号,通过相变材料吸收目标的热量来降低红外辐射,从而实现不同复杂环境下建筑材料的红外和雷达波等多波段隐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复合材料 红外隐身 雷达波隐身 相变材料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在相变材料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7
作者 邹得球 马先锋 +3 位作者 刘小诗 郭江荣 胡志钢 王炳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43-1754,共12页
石墨烯具有二维平面结构及优异的热传导性能,将其添加在相变材料中制备成复合相变材料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石墨烯对相变材料热性能的影响,重点阐述了石墨烯对相变材料导热特性、储、放热特性及相变特性影响,并剖析了其传热... 石墨烯具有二维平面结构及优异的热传导性能,将其添加在相变材料中制备成复合相变材料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石墨烯对相变材料热性能的影响,重点阐述了石墨烯对相变材料导热特性、储、放热特性及相变特性影响,并剖析了其传热机理。分析了石墨烯对相变材料定型性能的影响,并揭示了其影响机制。论述了石墨烯对相变材料微胶囊化的影响,并从石墨烯作为微胶囊壁材添加剂及壁材两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了石墨烯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在复合相变材料的规模化制备技术、传热机理及石墨烯与氧化石墨烯的协同强化作用机制方面需要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相变材料 复合材料 相变 微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聚合法制备正二十烷微胶囊化相变储热材料(英文) 被引量:39
18
作者 兰孝征 杨常光 +2 位作者 谭志诚 孙立贤 徐芬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81-584,共4页
采用界面聚合的方法,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和乙二胺(EDA)为反应单体,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壬基苯基醚(OP)为乳化剂,合成了正二十烷为相变材料的聚脲包覆微胶囊.结果表明,二异氰酸酯和乙二胺按质量比1.9∶1进行反应.以透射电... 采用界面聚合的方法,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和乙二胺(EDA)为反应单体,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壬基苯基醚(OP)为乳化剂,合成了正二十烷为相变材料的聚脲包覆微胶囊.结果表明,二异氰酸酯和乙二胺按质量比1.9∶1进行反应.以透射电镜和激光粒度分析仪分析微胶囊,测得空心微胶囊直径约为0.2μm,含正二十烷微胶囊约为2-6μm.红外光谱分析证明,壁材料聚脲是由TDI及EDA两种单体形成的.正二十烷的包裹效率约为75%.微胶囊的熔点接近囊芯二十烷的熔点,而其储热量在壁材固定时随囊芯的量而变.热重分析表明,囊芯正二十烷、含正二十烷的微胶囊以及壁材料聚脲,能够耐受的温度分别约为130℃、170℃及2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正二十烷 微胶囊 界面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储能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被引量:107
19
作者 陈爱英 汪学英 曹学增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2-44,72,共4页
相变储能技术对于能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在太阳能利用、工业余热回收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优点。综述了相变材料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固-液相变、固-固相变储能材料的特性及其应用。固-液相变材料一般可分为无机和有机两种类型,其... 相变储能技术对于能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在太阳能利用、工业余热回收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优点。综述了相变材料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固-液相变、固-固相变储能材料的特性及其应用。固-液相变材料一般可分为无机和有机两种类型,其中无机类储能材料主要为无机盐水合物,它具有较大的溶解热和导热系数,但易出现“过冷”和“相分离”现象;有机类储能材料虽然避免了上述缺陷,但其导热性较差、溶解热较低。固-固相变材料种类较少,其中以多元醇应用最为广泛。探讨了这方面研究的发展方向,展望了储能技术市场化应用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储能材料 研究进展 应用 固—液相变 固—固相变 能量 储存 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径石蜡微胶囊相变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3
20
作者 张秋香 陈建华 +3 位作者 陆洪彬 唐伟 陆玉 高扬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258-2264,共7页
采用阳离子和非离子复配乳化剂,通过原位聚合制备以丙烯酸酯为壁材,石蜡为芯材的细粒径微胶囊相变材料.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TG)及激光粒度仪分析表征了微胶囊相变材... 采用阳离子和非离子复配乳化剂,通过原位聚合制备以丙烯酸酯为壁材,石蜡为芯材的细粒径微胶囊相变材料.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TG)及激光粒度仪分析表征了微胶囊相变材料的化学结构、表面形貌和热性能.结果表明,乳化剂的种类和壁材单体的配比对微胶囊性能有重要的影响.当采用阳离子和非离子复配乳化剂,壁材中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丙烯酸(AA)的质量比为9∶1时,微胶囊相变材料呈球形且表面光滑紧凑,尺寸仅为0.2-0.35μm,具有良好的储热能力,相变潜热高达169 J/g;微胶囊中壁材对石蜡芯材的分解具有明显热阻滞作用,分解温度比纯石蜡提高了1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配乳化剂 丙烯酸酯 石蜡 微胶囊相变材料 相变潜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