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卡斯卡迪亚俯冲带高分辨率宽频带地壳Pg波衰减模型及其对壳内流体分布的启示
1
作者 杨庚 赵连锋 +3 位作者 杨英杰 谢小碧 李若婕 姚振兴 《地球物理学报》 2025年第10期3810-3822,共13页
美国西北部的卡斯卡迪亚是典型的暖俯冲带,在其沿岸地区观测到大量非火山震颤,呈不均匀分布.非火山震颤的发生与俯冲带中流体引发的孔隙压力升高有关,然而,该地区流体分布和运移模式一直存在争议.在震颤区附近弧火山活动减弱,甚至缺失,... 美国西北部的卡斯卡迪亚是典型的暖俯冲带,在其沿岸地区观测到大量非火山震颤,呈不均匀分布.非火山震颤的发生与俯冲带中流体引发的孔隙压力升高有关,然而,该地区流体分布和运移模式一直存在争议.在震颤区附近弧火山活动减弱,甚至缺失,其减弱的原因也不清楚.由于壳内熔体或流体会导致地震Pg波振幅的显著衰减,因此通过Pg波Q值成像能够提供对地壳流体分布的约束.本研究收集了卡斯卡迪亚俯冲带623个台站记录的地壳Pg波波形资料,构建了宽频带衰减模型,分辨率达到0.5°×0.5°.成像结果显示,在震颤密集区西侧存在两个强衰减异常区,可能指示地壳内流体富集.卡斯卡迪亚沿岸“强-弱-强”分段式衰减结构与震颤的分布高度吻合,与“低-高-低”的速度和电阻率观测保持一致,说明壳内流体赋存形态的横向不均匀性.具有较低的渗透率的Siletzia地体表现为弱衰减特征,可能阻碍了流体运移,导致震颤强度减弱和复发周期增大.浅部流体聚集可能导致进入深部地幔楔的流体较少,抑制了熔体的产生,因而在震颤区附近弧火山活动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g波衰减成像 卡斯卡迪亚俯冲带 非火山震颤 流体运移 火山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