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盆栽矮牵牛氮、磷、钾肥效应及推荐用量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文君 鲁剑巍 +1 位作者 蒋志平 王先挺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47-1153,共7页
采用"3414"不完全正交回归设计,在盆栽试验条件下研究氮、磷、钾肥不同配比对矮牵牛生长和观赏品质的影响,并筛选适宜的肥料用量。通过对矮牵牛不同生长时期生长指标(株高、冠径)、观赏指标(存花数、总花朵数)和收获后植株干... 采用"3414"不完全正交回归设计,在盆栽试验条件下研究氮、磷、钾肥不同配比对矮牵牛生长和观赏品质的影响,并筛选适宜的肥料用量。通过对矮牵牛不同生长时期生长指标(株高、冠径)、观赏指标(存花数、总花朵数)和收获后植株干样质量的统计分析,表明氮肥和磷肥对矮牵牛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均有较大影响,而钾肥的效果主要表现在生殖生长期,三因素影响作用顺序为N>P>K;氮、磷、钾肥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配合施用能提高肥效和促进矮牵牛的生长。对矮牵牛总花朵数进行肥效模型拟合,得出在该试验条件下盆栽矮牵牛(每盆装基质1.5kg)氮(N)、磷(P_2O_5)、钾(K_2O)的最佳施用量为0.61、0.26、0.34 g/pot,适宜的氮、磷、钾施用比例为1:0.43:0.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牵牛 钾肥 肥料效应 施肥推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碧冬茄花特异表达基因启动子PchsA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洪亚辉 蒋泓 +2 位作者 萧浪涛 黄璜 张文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74-477,共4页
根据 Ingrid M.报道的碧冬茄花特异表达基因 CHSA启动子的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引物 ,以碧冬茄总DNA为模板 ,通过 PCR扩增出约 370 bp大小的 DNA片段 ,回收后克隆到 p U Cm- T质粒载体上 ,经转化、筛选确定重组子 ,酶切鉴定后送上海... 根据 Ingrid M.报道的碧冬茄花特异表达基因 CHSA启动子的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引物 ,以碧冬茄总DNA为模板 ,通过 PCR扩增出约 370 bp大小的 DNA片段 ,回收后克隆到 p U Cm- T质粒载体上 ,经转化、筛选确定重组子 ,酶切鉴定后送上海生工生物工程公司测序 ,得到片段长度为 370 bp.采用 DSgene分析软件进行序列分析发现其基本具有启动子的所有保守序列 ,TATA box,CCAAT box,Anther box,G- box,TACPy AT box,box1,box2 ,Capsite等 ,且经 Internet BL AST程序和 DSgene分析软件进行同源性对比和序列分析 ,显示序列与已报道序列同源性为 96 % .登陆 Gen Bank,ID号为 AY36 0 35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碧冬茄花 PchsA启动子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基因表达 特异表达基因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废物堆肥产品作花卉栽培代用基质的试验 被引量:12
3
作者 邹雨竹 孙晓杰 +1 位作者 肖攀飞 王嘉捷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57-561,共5页
采用不同比例园林废物堆肥产品替代泥炭作为花卉基质,开展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矮牵牛(Petunia hybrida)的栽培试验,分析植物各项生长指标和品质指标以评价其可行性。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园林废物堆肥产品可明显改善花卉的生长和... 采用不同比例园林废物堆肥产品替代泥炭作为花卉基质,开展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矮牵牛(Petunia hybrida)的栽培试验,分析植物各项生长指标和品质指标以评价其可行性。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园林废物堆肥产品可明显改善花卉的生长和品质,不同基质配比对一串红和矮牵牛的生长影响各异。园林废物堆肥占基质的10%、20%、30%时,一串红长势较好;堆肥产品占基质的30%、40%时,矮牵牛长势较好;堆肥产品添加比例高于40%和50%时,分别对一串红、矮牵牛的生长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废物堆肥 栽培基质 一串红 矮牵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牵牛转基因体系的建立及转BIO和bio基因研究初报 被引量:4
4
作者 李颖 刘姬艳 +3 位作者 胡江琴 陈哲皓 胡灵芝 王利琳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2-49,共8页
BIO ORGANS(BIO)是百脉根中调控器官形态及大小的基因。首先改良了矮牵牛愈伤诱导和再生体系,并进一步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定向将BIO及其突变基因bio导入矮牵牛中进行功能研究。结果证实含0.1mg/L6-BA的MS培养基有利于矮牵牛组培苗的增... BIO ORGANS(BIO)是百脉根中调控器官形态及大小的基因。首先改良了矮牵牛愈伤诱导和再生体系,并进一步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定向将BIO及其突变基因bio导入矮牵牛中进行功能研究。结果证实含0.1mg/L6-BA的MS培养基有利于矮牵牛组培苗的增殖,添加了1.0mg/L 6-BA和0.1mg/L NAA的MS培养基有利于愈伤以及不定芽的诱导。对转基因植株目的基因的PCR检测结果显示,BIO及其突变基因bio被成功转入了矮牵牛中。表型观察结果显示:转BIO及其突变基因bio的植株叶片边缘均呈现不规则形态,部分叶片缺刻,出现由一个叶片向两个叶片分裂的趋势。其中转BIO基因植株部分叶片面积减小,叶片变窄或几乎只剩主叶脉。该研究证实BIO基因对保持叶片器官形态起到关键的作用,从而为进一步探索BIO基因的调控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牵牛 BIO ORGANS基因(BIO) 组织培养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牵牛花特异表达启动子PchsA的克隆及蓝色基因F3′5′H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吉莲 姚宁涛 +1 位作者 祝建波 邓福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7897-7899,共3页
[目的]克隆花特异表达启动子PchsA,将此启动子与蓝色基因"F3′5′H"构建新的表达载体,拟以该启动子驱动"F3′5′H"在其他花色中特异表达。[方法]根据GenBank报道的矮牵牛启动子的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引物,以蓝... [目的]克隆花特异表达启动子PchsA,将此启动子与蓝色基因"F3′5′H"构建新的表达载体,拟以该启动子驱动"F3′5′H"在其他花色中特异表达。[方法]根据GenBank报道的矮牵牛启动子的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引物,以蓝紫色矮牵牛总DNA为模板,用PCR仪扩增目的片段。[结果]PCR扩增出的启动子DNA片段长约550 bp,回收后连接到PGM-T质粒载体上,经转化、筛选确定重组子,酶切鉴定后送上海生工生物工程公司测序,得到片段长度为553 bp。经DNAMAN软件分析和GenBank上BLAST序列比对,显示序列与已报道序列同源性为98.55%。应用pcgene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克隆的启动子含有启动子所必须的所有调控元件,这与报道的序列基本一致。[结论]试验成功地克隆了CHSA启动子并将其与"F3′5′H"构建成能够在植物中进行遗传转化的表达载体,为培育新型花色新品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牵牛 PchsA启动子 克隆 蓝色基因F3′5′H 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幻想’矮牵牛遗传转化受体再生体系建立 被引量:5
6
作者 马方芳 岳远征 +2 位作者 黄雪 孙健 胡惠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4期1462-1463,1503,共3页
[目的]建立‘幻想’矮牵牛的高效遗传转化受体再生体系。[方法]以‘幻想’矮牵牛嫩叶片为外植体,对其暗培养时间、出芽和生根培养基的生长素种类及浓度、筛选抗生素和抑菌抗生素进行优化。[结果]诱导叶片分化的最佳暗培养时间为2 d;最... [目的]建立‘幻想’矮牵牛的高效遗传转化受体再生体系。[方法]以‘幻想’矮牵牛嫩叶片为外植体,对其暗培养时间、出芽和生根培养基的生长素种类及浓度、筛选抗生素和抑菌抗生素进行优化。[结果]诱导叶片分化的最佳暗培养时间为2 d;最佳出芽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2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IBA 0.1 mg/L;适宜出芽和生根阶段的卡那霉素筛选压为15 mg/L;适宜的抑菌抗生素头孢霉素浓度为300 mg/L。[结论]该研究为后期‘幻想’矮牵牛的分子及育种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幻想’矮牵牛 遗传转化 再生体系 暗培养时间 生长素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吊矮牵牛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被引量:3
7
作者 张瑞越 季勤 +1 位作者 白莹 邢宇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3003-3004,共2页
以垂吊矮牵牛(Petunia hybrida)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激素成分及不同浓度对丛生芽形成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诱导丛生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0.3mg/L,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05~0... 以垂吊矮牵牛(Petunia hybrida)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激素成分及不同浓度对丛生芽形成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诱导丛生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0.3mg/L,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05~0.1mg/L。外植体接种40d左右便可形成完整的再生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吊矮牵牛 外植体 丛生芽 再生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激素配比对重瓣矮牵牛组织培养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宗宪春 宗灿华 +3 位作者 刘静 司徒琳莉 任如意 佟亚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8877-8878,9102,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激素配比对重瓣矮牵牛组织培养的影响。[方法]以重瓣矮牵牛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配比对其愈伤组织、不定芽诱导和不定芽生根的影响。[结果]愈伤组织及不定芽的诱导以MS+6-BA 2.0 mg/L+NAA 0.2 mg/L最佳,不定芽生根以... [目的]研究不同激素配比对重瓣矮牵牛组织培养的影响。[方法]以重瓣矮牵牛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配比对其愈伤组织、不定芽诱导和不定芽生根的影响。[结果]愈伤组织及不定芽的诱导以MS+6-BA 2.0 mg/L+NAA 0.2 mg/L最佳,不定芽生根以1/2 MS+NAA 0.1 mg/L或1/2MS+IBA 0.1 mg/L最佳,产生的根较粗,数量较多。[结论]该研究结果为重瓣矮牵牛的快速繁殖、种质资源的保存和遗传转化建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瓣矮牵牛 激素配比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介导反义F3'H基因对矮牵牛的遗传转化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南南 王宝琴 管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7-149,共3页
以矮牵牛无菌苗叶片作为转化受体材料,建立并优化了农杆菌介导的矮牵牛遗传转化体系。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水稻反义类黄酮3'-羟化酶基因(F3'H)转入矮牵牛中,抗性植株经PCR检测均为阳性植株,初步表明反义F3'H基因已整合到矮... 以矮牵牛无菌苗叶片作为转化受体材料,建立并优化了农杆菌介导的矮牵牛遗传转化体系。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水稻反义类黄酮3'-羟化酶基因(F3'H)转入矮牵牛中,抗性植株经PCR检测均为阳性植株,初步表明反义F3'H基因已整合到矮牵牛基因组中;对阳性植株进行半定量RT-PCR检测,与非转基因植株相比,阳性植株中F3'H基因的表达减弱,表明导入的反义F3'H基因抑制了内源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牵牛 F3’H基因 根癌农杆菌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胁迫对矮牵牛幼苗生长、光合色素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凤 郝树芹 陈昆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7年第6期97-102,共6页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铜胁迫对矮牵牛幼苗生长、细胞膜透性、光合色素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0-0.1mmol/L范围内,铜浓度的增加有利于矮牵牛幼苗苗高、芽长、胚轴长和根长的增加,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SOD和CAT活性的升高,...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铜胁迫对矮牵牛幼苗生长、细胞膜透性、光合色素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0-0.1mmol/L范围内,铜浓度的增加有利于矮牵牛幼苗苗高、芽长、胚轴长和根长的增加,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SOD和CAT活性的升高,电导率减小,MDA积累减少;0.3-1.4mmol/L范围内,上述指标表现则相反。在0.1mmol/L时,SOD和CAT活性最大,较对照分别提高10.03%和18.26%。POD活性随铜浓度(0.1-1.4mmol/L)的增加呈上升趋势。铜浓度与矮牵牛细胞外渗液电导率和MDA含量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由此表明,铜浓度≤0.1mmol/L时不仅不会对矮牵牛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造成负面影响,而且会对其有促进作用,而当铜浓度≥0.3mmol/L时矮牵牛各指标表现出明显的重金属毒害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胁迫 矮牵牛 生长 膜透性 光合色素 活性氧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口水溶性肥料浓度对矮牵牛穴盘苗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雷青娟 张正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665-2666,共2页
通过在矮牵牛的3个不同生长发育期(子叶出土期、子叶伸展期和真叶生长发育期)交替施用水溶性肥料14-0-14和20-10-20,进行矮牵牛最大需肥期试验。结果表明,子叶出土期、子叶伸展期施用肥料浓度对矮牵牛穴盘苗生长发育没有显著影响,在真... 通过在矮牵牛的3个不同生长发育期(子叶出土期、子叶伸展期和真叶生长发育期)交替施用水溶性肥料14-0-14和20-10-20,进行矮牵牛最大需肥期试验。结果表明,子叶出土期、子叶伸展期施用肥料浓度对矮牵牛穴盘苗生长发育没有显著影响,在真叶生长发育期肥料浓度对植株影响显著,但对开花时间、花数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牵牛 穴盘苗 水溶性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牵牛花药培养胚状体诱导和植株再生 被引量:1
12
作者 鲁娇娇 张青 +1 位作者 王平 侯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5期1907-1907,1960,共2页
[目的]利用矮牵牛的花药培养诱导胚状体和再生植株。[方法]以7个品种矮牵牛的花药为材料,研究其胚状体及其再生植株的诱导方法。[结果]基因型和培养基成分对胚状体的诱导有重要影响;椰乳和活性炭对胚状体的发生及发育有促进作用;向改良M... [目的]利用矮牵牛的花药培养诱导胚状体和再生植株。[方法]以7个品种矮牵牛的花药为材料,研究其胚状体及其再生植株的诱导方法。[结果]基因型和培养基成分对胚状体的诱导有重要影响;椰乳和活性炭对胚状体的发生及发育有促进作用;向改良MS培养基中添加0.01%活性炭可促进植株再生;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2 mg/L。[结论]该研究为矮牵牛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牵牛 花药 胚状体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_9对矮牵牛穴盘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本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210-3211,共2页
采用不同浓度的B9溶液叶面喷施矮牵牛穴盘苗1结果表明,B9能有效地抑制矮牵牛穴盘苗的生长高度,使其株型紧凑、叶色加深、根系发达、叶片厚实,从而提高花卉的质量。处理的最佳浓度为2 500 mg/L,适宜浓度为1 000~2 500 mg/L。
关键词 矮牵牛 穴盘苗 B9 植物生长延缓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牵牛F_1代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程广有 《吉林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7,共3页
以矮牵牛 F1 代的花蕾、叶片、基段为外植体 ,在 MS培养茎中分别加入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激素进行矮牵牛快速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 ,以花蕾为外植体 ,在 MS+ZT2 .5mg· L-1培养基上 ,不定芽发生早 ,数量多 ;继代增殖培养时 ,MS+ZT1 .... 以矮牵牛 F1 代的花蕾、叶片、基段为外植体 ,在 MS培养茎中分别加入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激素进行矮牵牛快速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 ,以花蕾为外植体 ,在 MS+ZT2 .5mg· L-1培养基上 ,不定芽发生早 ,数量多 ;继代增殖培养时 ,MS+ZT1 .5mg· L-1效果较好 ,每 30 d继代一次 ,每代可增殖 6倍 ;诱导不定根时 ,以 1 / 2 MS+IBA1 mg· L-1 生根率最高 ,且根系发达。试管苗移栽时 ,以腐殖土 +河砂成活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牵牛 F1代 移栽 繁殖技术 花卉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牵牛茎尖诱导分化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魏书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16742-16743,共2页
[目的]推动矮牵牛组培的产业化,达到使其苗木生产快速、经济的目的。[方法]共配制5种MS培养基,选择无污染、生长健壮的矮牵牛茎尖作为外植体,进行诱导分化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的NAA对矮牵牛外植体诱导成活率的影响,进而选择适合矮... [目的]推动矮牵牛组培的产业化,达到使其苗木生产快速、经济的目的。[方法]共配制5种MS培养基,选择无污染、生长健壮的矮牵牛茎尖作为外植体,进行诱导分化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的NAA对矮牵牛外植体诱导成活率的影响,进而选择适合矮牵牛诱导成活的最佳培养基。[结果]培养基中NAA浓度的差异对外植体成活率的影响较大。NAA浓度为0.5mg/L的培养基为最佳诱导成活培养基,NAA浓度为0.7及0.3mg/L的培养基对矮牵牛的作用仅次于NAA浓度为0.5mg/L的培养基,但NAA浓度为0.1及0.9mg/L的培养基处理效果不是十分理想。筛选出矮牵牛组培最佳诱导分化培养基为MS+NAA0.5mg/L+6-BA0.3mg/L+琼脂8g/L+蔗糖30g/L。[结论]研究结果可为矮牵牛的组织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牵牛 组织培养 NA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夜间不同温度对矮牵牛和三色堇穴盘苗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温永刚 赵志琴 李丽芳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针对温度对花卉种苗生产的影响,探寻设施花卉种苗高效可持续生产方式。【方法】以矮牵牛、三色堇播种繁殖种苗为试验材料,设计了3种夜温处理进行种苗生产,测定种苗生产周期、种苗质量、加温能耗和人力投入等。【结果】表明矮牵... 【目的】针对温度对花卉种苗生产的影响,探寻设施花卉种苗高效可持续生产方式。【方法】以矮牵牛、三色堇播种繁殖种苗为试验材料,设计了3种夜温处理进行种苗生产,测定种苗生产周期、种苗质量、加温能耗和人力投入等。【结果】表明矮牵牛YS1处理生产周期比对照长3d,生长期加温能耗降低3%,种苗生长更紧凑,质量有较为明显的提高,但生产成本略有提高,冬季将夜间温度降低2℃进行矮牵牛生产是可行的;三色堇生长周期比对照长8~17d,生产成本增加较多,降低夜间温度的生产方式并不适用于三色堇种苗生产。【结论】降低冬季夜间加热温度进行种苗生产的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可以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牵牛 三色堇 穴盘苗 夜间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菇菌糠对园林花土基质改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潘永明 赵百丽 +1 位作者 张彦丽 律凤霞 《中国林副特产》 2017年第2期9-11,共3页
栽培后的园林花池土壤贫瘠化且理化性状变劣,以平菇菌糠添加到花土中研究其改良效果。即菌糠晒干粉碎后按30%的体积比添加到园林花池土中,设对照;以矮牵牛花为试验植物移栽到基质中;矮牵牛花生长过程中分期调查其农艺性状变化;定期检测... 栽培后的园林花池土壤贫瘠化且理化性状变劣,以平菇菌糠添加到花土中研究其改良效果。即菌糠晒干粉碎后按30%的体积比添加到园林花池土中,设对照;以矮牵牛花为试验植物移栽到基质中;矮牵牛花生长过程中分期调查其农艺性状变化;定期检测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微生物含量的变化,分析平菇菌糠对土壤改良的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添加平菇菌糠的花池土的根际微生物数量明显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增加;显著促进矮牵牛花的生长及开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菇菌糠 土壤微生物 有机质 矮牵牛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水杨酸对Na_(2)CO_(3)胁迫下矮牵牛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海云 辛宇 +3 位作者 王晓晗 李明珠 陈芳颖 曹瑛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2-107,共6页
为明确外源水杨酸(SA)对植物碱胁迫是否具有缓解作用,本试验以‘梦幻’系列矮牵牛为材料,研究叶面喷施0.75 mmol·L^(-1)SA对100 mmol·L^(-1)Na_(2)CO_(3)胁迫下幼苗生长、保护酶活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 为明确外源水杨酸(SA)对植物碱胁迫是否具有缓解作用,本试验以‘梦幻’系列矮牵牛为材料,研究叶面喷施0.75 mmol·L^(-1)SA对100 mmol·L^(-1)Na_(2)CO_(3)胁迫下幼苗生长、保护酶活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蒸馏水)相比,Na_(2)CO_(3)胁迫下矮牵牛幼苗株高、叶片数、植株鲜重和干重、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根体积、细根(直径0~2 mm)根长及其表面积显著下降,POD、CAT活性显著升高,TRo/RC及PIabs显著下降。Na_(2)CO_(3)胁迫下与不喷施SA相比,叶面喷施SA提高矮牵牛幼苗株高、叶片数、地上部鲜重和干重、总根长、总根表面积、细根根长及其表面积,以及POD活性、ABS/RC、TRo/RC和PIabs。综合分析看出,Na_(2)CO_(3)胁迫显著抑制矮牵牛幼苗生长,叶面喷施SA可通过促进细根生长、提高保护酶活性及PSⅡ的光合性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Na_(2)CO_(3)胁迫对矮牵牛幼苗生长产生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 矮牵牛 Na_(2)CO_(3)胁迫 保护酶 荧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材料燃烧烟气对矮牵牛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
19
作者 钱翌 辛志彬 +3 位作者 骆霞 刘莹 褚兴飞 刘峥延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12930-12932,共3页
[目的]探讨植物在不同材料燃烧产生的复合烟气条件下的生理生态响应机制。[方法]通过设计试验装置模拟火灾的方式,研究木材、柴油和秸秆3种易燃材料烟气对城市常见花卉植物矮牵牛生理生态的影响。[结果]随着熏蒸时间的增加,烟气导致矮牵... [目的]探讨植物在不同材料燃烧产生的复合烟气条件下的生理生态响应机制。[方法]通过设计试验装置模拟火灾的方式,研究木材、柴油和秸秆3种易燃材料烟气对城市常见花卉植物矮牵牛生理生态的影响。[结果]随着熏蒸时间的增加,烟气导致矮牵牛POD、CAT、SOD抗氧化酶系统活性发生明显变化,总体呈现先降低后升高再下降的趋势;烟气同样导致矮牵牛叶片MDA含量发生变化,总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结论]3种材料燃烧烟气对矮牵牛抗氧化酶系统活性和MDA含量影响作用大小均为秸秆>柴油(木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烟气 矮牵牛 抗氧化酶系统 丙二醛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牵牛梅林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再生
20
作者 张洁 郑益平 +2 位作者 杨成龙 林觅 林智敏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1年第5期22-27,共6页
为建立矮牵牛梅林的高频再生体系,以叶器官为材料,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配比、叶片不同部位和不同形态愈伤对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6BA和NAA及其配比极显著影响矮牵牛梅林不定芽再生率,其中NAA 0.3 mg·L^(-1)极显著促进了矮牵... 为建立矮牵牛梅林的高频再生体系,以叶器官为材料,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配比、叶片不同部位和不同形态愈伤对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6BA和NAA及其配比极显著影响矮牵牛梅林不定芽再生率,其中NAA 0.3 mg·L^(-1)极显著促进了矮牵牛梅林不定芽的再生,6BA和NAA浓度超过1.0 mg·L^(-1)和0.5 mg·L^(-1)时,刺激玻璃化的发生。叶片不同部位极显著影响不定芽的再生,芽分化率由高到低依次是叶柄>带主叶脉>不带主叶脉,愈伤组织形态决定芽分化能力和质量,叶柄直接分化丛芽是梅林再生的优良外植体,分化率达98.3%。芽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 mg·L^(-1)+NAA 0.3 mg·L^(-1),其产生不定芽无玻璃化且分化率高,为68.3%。叶片愈伤组织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 mg·L^(-1)+NAA 0.3 mg·L^(-1),其不定芽分化率为68.3%且未产生玻璃化苗;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培养基,生根率达100.0%;继代增殖培养最佳培养基为MS+6BA 0.5 mg·L^(-1)+NAA 0.1 mg·L^(-1),丛生芽多且大小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牵牛梅林 组织培养 愈伤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