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nstruction of Recombinant Baculovirus Containing 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 N Gene and Establishment of Indirect ELISA for Detecting Serum Antibodies
1
作者 LI Wei LI Wen-chao +5 位作者 WU Xiao-dong QIU Wen-ying ZHANG Kun FAO/IAEA Agriculture and Biotechnology Laboratory, Seibersdorf AustriaHermann Unger WANG Yong LI Gang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12期40-46,共7页
This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diagnose 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based on the eukaryotically-expressed PPRV nucleoprotein through an indirect ELISA. The full-length PPRV nucleoprotein gene was obtained from viral ... This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diagnose 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based on the eukaryotically-expressed PPRV nucleoprotein through an indirect ELISA. The full-length PPRV nucleoprotein gene was obtained from viral genome RNA by RT-PCR. The amplified fragments were cloned into baculovirus donor vectors pFastHTA of the Bac-to-Bac system. These recombinant plasmids, pFastHTA-PPRV-N, were transformed into DH10Bac host bacteria to obtain recombinant shuttle plasmids, pBacmid-PPRV-N. Recombinant baculovirus, Bacmid-PPRV-N, was generated for expression of the PPRV nucleoprotein by transfecting recombinant pBacmid-PPRV-N with Lipofectamine 2000 into Sf21 insect cells. The efficient expression of PPRV Nucleoprotein by baculovirus in Sf21 cells was verified by SDS-PAGE and Western blot. An indirect ELISA was developed using recombinant PPRV nucleoprotein as the coating antigen. 37 goat sera from an epidemic area in Tibet and 92 goat sera from a non-infected area in Qinghai Province were simultaneously detected by the indirect ELISA, developed here, and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cELISA kit.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the indirect ELISA was 100% and 96.2% compared with the cELISA kit. The coincidence rate of the two methods was 96.9%.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indirect ELISA established in this study works well for diagnosis of PP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ELISA 重组杆状病毒 小反刍兽疫 ELISA检测 血清抗体 N基因 核蛋白基因 SDS-P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2噬菌体的小反刍兽疫装甲RNA质控品的研制
2
作者 刘丹 李慧彤 +8 位作者 张博源 高建帅 蒋卉 范学政 张广智 郜卫华 丁家波 熊涛 沈青春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3-51,共9页
为了研制安全稳定的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核酸检测质控品,本试验将PPRV检测靶标基因N、MS2噬菌体衣壳蛋白(CP)和成熟酶蛋白A基因序列插入p ET28a构建重组质粒p ET-CPA-PPR,经表达纯化、去除残余核酸和实时荧光定量PCR鉴定后制备成PPRV装... 为了研制安全稳定的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核酸检测质控品,本试验将PPRV检测靶标基因N、MS2噬菌体衣壳蛋白(CP)和成熟酶蛋白A基因序列插入p ET28a构建重组质粒p ET-CPA-PPR,经表达纯化、去除残余核酸和实时荧光定量PCR鉴定后制备成PPRV装甲RNA质控品,并对其进行电子显微镜观察、定量、耐核酸酶检验、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以评估其作为标准物质的可能性。结果显示,p ET-CPA-PPR经诱导表达和纯化后形成直径为23~28 nm、大小均一、已包封PPRV检测靶标基因N的装甲RNA颗粒,浓度为2.24×10^(9)copies/μL,可以有效抵抗核酸酶降解作用,均匀性良好且在(37±1)℃条件下可稳定保存至少30 d。结果表明,基于MS2噬菌体制备的PPRV装甲RNA拷贝数高,均匀性和稳定性良好,能够为PPRV核酸检测提供安全可靠的标准化参考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PPR) MS2噬菌体 装甲RNA 病毒样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RV Nigeria75/1 H蛋白原核表达及抗原表位预测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林杰 常秋燕 +3 位作者 马鹏 王悦萦 马晓霞 柏家林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1-116,共6页
克隆并原核表达小反刍兽疫病毒弱毒疫苗株血凝素蛋白(H)全长基因,并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预测其B抗原表位。根据NCBI中PPRV基因组序列中H基因序列(GenBank X74443)设计一对引物,采用RT-PCR方法扩增其全长;将扩增产物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 克隆并原核表达小反刍兽疫病毒弱毒疫苗株血凝素蛋白(H)全长基因,并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预测其B抗原表位。根据NCBI中PPRV基因组序列中H基因序列(GenBank X74443)设计一对引物,采用RT-PCR方法扩增其全长;将扩增产物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后,转化至大肠杆菌E. coli Rosetta,经IPTG 37℃诱导表达目的蛋白;表达的目的蛋白经带His标签的镍离子蛋白纯化柱纯化后,进行Western Blot鉴定。利用DNAStar软件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预测其H蛋白潜在的抗原表位。结果显示,质粒pET-32a-H经双酶切鉴定及测序后可证明构建正确;表达的目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67 ku,能被抗His标签抗体识别,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有少量可溶性表达。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DNAStar成功找到H蛋白的潜在抗原表位5-8,14-16,73-75,83-90,125-131,142-147,170-177,236-245,281-285,312-317,360-363,370-379,388-391,445-449,487-489,503-505,520-522,532-535,544-551,592-595。试验成功构建阳性质粒pET-32a-H,表达目的蛋白,并成功预测出H蛋白潜在的抗原表位。为早日消除PPRV研制新型亚单位疫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H蛋白 原核表达 B细胞抗原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N蛋白抗原检测PPRV抗体ELISA的研究——试剂盒阴阳性临界值的测定及其与OIE参考实验室试剂盒的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陆则基 吴晓东 +2 位作者 王姣 刘春菊 王志亮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0年第3期39-40,共2页
对临床上采集的244份不同背景的羊血清样本,用纯化的重组N蛋白为包被抗原建立的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抗体的间接ELISA进行检测,运用统计学方法摸清了检测结果的分布规律,并同时用OIE参考实验室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两... 对临床上采集的244份不同背景的羊血清样本,用纯化的重组N蛋白为包被抗原建立的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抗体的间接ELISA进行检测,运用统计学方法摸清了检测结果的分布规律,并同时用OIE参考实验室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两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为91.73%。利用TG-ROC软件分析了ELISA抗体检测临界值,该试剂盒与国外试剂盒相比,其相对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8.6%和8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试剂盒 重组N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植株再生及PPRV-F基因转化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国锋 刘霞 +1 位作者 孙娟 王志亮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3期237-240,共4页
以苜蓿品种甘农1号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培养基对苜蓿愈伤组织、体细胞胚形成的影响,通过体细胞胚发生途径建立再生体系,在此基础上,摸索农杆菌介导小反刍兽疫病毒F基因的转化条件。结果表明:所选培养基愈伤组织诱导率均为100%,UM+0.... 以苜蓿品种甘农1号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培养基对苜蓿愈伤组织、体细胞胚形成的影响,通过体细胞胚发生途径建立再生体系,在此基础上,摸索农杆菌介导小反刍兽疫病毒F基因的转化条件。结果表明:所选培养基愈伤组织诱导率均为100%,UM+0.1mg/L NAA+0.5mg/L KT为诱导体细胞胚的最佳培养基。农杆菌介导的苜蓿遗传转化条件为:下胚轴预培养3d,农杆菌菌液侵染15min,然后在培养基上铺一层灭菌滤纸共培养3d后清洗,选择压为卡那霉素(Km)75mg/L,抑菌浓度为头孢霉素(Cef)300mg/L。本研究为制备防治小反刍兽疫转基因植物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再生体系 小反刍兽疫病毒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反刍兽疫流行病学及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6
作者 石亚楠 安治通 《现代畜牧兽医》 2025年第3期75-78,共4页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感染山羊、绵羊等小反刍动物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临床特征为高热、黏液脓性眼鼻分泌物、口腔炎、急性腹泻和...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感染山羊、绵羊等小反刍动物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临床特征为高热、黏液脓性眼鼻分泌物、口腔炎、急性腹泻和死亡等。由于PPR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严重阻碍了养殖业健康发展,并造成农业经济的巨大损失。因此,分析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特征和诊断技术对其防控工作意义重大。文章简述PPR的流行病学及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该病的防控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 小反刍兽疫病毒 流行病学 诊断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PPRV阳性羊鼻拭子样本N、P、M、F、H基因的序列测定和遗传进化分析
7
作者 赵文华 李富祥 +1 位作者 尹伟 杨仕标 《现代畜牧兽医》 2020年第12期8-13,共6页
为对采集自昆明某大型牲畜交易市场的一例PPRV阳性鼻拭子样本进行追根溯源,设计引物采用RT-PCR方法进行PPRV病毒基因组关键基因N、P、M、F、H核苷酸序列扩增,并进行序列测定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N、P、M、F、H基因均有预期片段扩增... 为对采集自昆明某大型牲畜交易市场的一例PPRV阳性鼻拭子样本进行追根溯源,设计引物采用RT-PCR方法进行PPRV病毒基因组关键基因N、P、M、F、H核苷酸序列扩增,并进行序列测定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N、P、M、F、H基因均有预期片段扩增,其读码框(ORF)长度分别为1 578、1 531、1 008、1 641及1 830 nt;N、P、M、F及H构建的遗传进化树均显示所测毒株为基因Ⅳ型,同2013年在新疆伊犁山羊中检测到的毒株(KM091959)同源性最高,N、P、M、F、H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9.2%、99.0%、99.4%、99.6%和99.3%,推断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7%、98.4%、100.0%、99.8%和99.3%。研究表明,检测到的毒株仍为2013~2014年我国PPRV流行期的基因Ⅳ型毒株,变异较小;所测毒株的N、P、M、F、H 5个关键基因中,M基因最保守、其次是F/H基因,而N、P基因略有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普通RT-PCR N、P、M、F、H基因 序列测定 遗传进化分析 基因Ⅳ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反刍兽疫病毒液滴式数字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苏佳 赵炜 +6 位作者 刘伟洁 白洪旭 陈延飞 孙淼 吴华伟 薛青红 陈晓春 《中国兽药杂志》 2024年第5期17-25,共9页
为实现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的快速、准确、定量检测,以国内PPRV Clone 9疫苗株N基因为靶位点设计特异性引物及探针,建立了液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方法,并对其特异性、敏感性及重... 为实现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的快速、准确、定量检测,以国内PPRV Clone 9疫苗株N基因为靶位点设计特异性引物及探针,建立了液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方法,并对其特异性、敏感性及重复性进行评价。将所建立的ddPCR方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qPCR)方法的灵敏度进行比较分析并应用于PPRV(Clone 9株)核糖核酸标准物质的定量。结果显示,所建立的ddPCR方法特异性好,仅PPRV检测结果为阳性,其他羊源病毒类生物制品及毒种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高,基因拷贝数检出限度为4.33拷贝/μL,比qPCR方法的灵敏度(57.3拷贝/μL)高10倍;重复性好,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为1.8%;定量准确,具有一定资质的9家单位各组测量数据组间变异系数小于5%。试验建立的ddPCR方法能够有效地对PPRV核酸进行快速检测,为PPRV的诊断及绝对定量提供了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液滴式数字PCR 荧光定量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反刍兽疫病毒竞争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9
作者 许芳 蔡杰 +3 位作者 薛华平 罗均 蒋永青 郭霄峰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为建立一种能准确、灵敏地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抗体的ELISA方法,通过诱导BL21(DE3)-pET-30a-PPRV N表达菌种获得PPRV N蛋白,将纯化的PPRV N蛋白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获得1株能够高效表... 为建立一种能准确、灵敏地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抗体的ELISA方法,通过诱导BL21(DE3)-pET-30a-PPRV N表达菌种获得PPRV N蛋白,将纯化的PPRV N蛋白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获得1株能够高效表达、稳定分泌和具有较好竞争效果的抗PPR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1G2)。以纯化的PPRV N蛋白为包被抗原,HRP标记的1G2单克隆抗体(1G2-HRP)作为竞争抗体,建立了小反刍兽疫病毒竞争ELISA(competitive ELISA,cELISA)抗体检测方法。经优化反应条件确定最佳抗原包被浓度为1.0μg/mL,待检血清最佳稀释条件为4倍稀释,1G2-HRP酶标抗体最佳工作浓度为250 ng/mL;当阻断率(PI值)小于42%,判定为抗体阴性;阻断率大于或等于42%,判定为抗体阳性。该方法最低可检测128倍稀释的PPRV抗体阳性血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仅能检测PPRV抗体,与羊源常见病原和pET-30a-BL21(DE3)的抗体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5%,具有良好的重复性。该方法与血清中和试验的阳性符合率为87.80%(95%CI:73.80,95.92),阴性符合率为94.95%(95%CI:88.61,98.34),总符合率为92.86%(95%CI:84.11,97.64),Kappa值为0.83(95%CI:53.10,112.50),具有较高的符合率。表明建立的ELISA方法在我国PPRV的流行病学调查、疫苗免疫效果评估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小反刍兽疫病毒N蛋白 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MGCD0103对小反刍兽疫病毒体外复制的影响
10
作者 邓瑞雪 潘春容 +4 位作者 朱学亮 胡林杰 孙跃峰 曾巧英 蒙学莲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542-4552,共11页
旨在探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选择性抑制剂MGCD0103(Mocetinostat)对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在山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EEC细胞)复制的影响。本研究通过RT-qPCR法测定PPRV感染后宿主细胞HDACs和抑制... 旨在探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选择性抑制剂MGCD0103(Mocetinostat)对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在山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EEC细胞)复制的影响。本研究通过RT-qPCR法测定PPRV感染后宿主细胞HDACs和抑制剂处理细胞中PPRV N基因的转录水平,通过Time of Addition Assay确定MGCD0103在PPRV复制过程的作用阶段,用Western blot检测PPRV N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并采用TCID50方法测定了病毒滴度。结果表明,PPRV感染引起EEC细胞HDAC1(P<0.001)和HDAC2(P<0.002)转录水平明显上升;MGCD0103在病毒入侵和复制阶段均发挥了抑制作用,且在复制阶段抑制作用更明显;MGCD0103显著降低PPRV N基因转录水平和表达水平及病毒滴度(P<0.002),且其抑制PPRV在EEC中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和药物选择指数(SI)分别是0.43μmol·L^(-1)和4.35。本研究确定MGCD0103显著抑制PPRV的复制,这对研发有效抗PPRV药物具有重要意义,为高效率产毒细胞株的构建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MGCD0103 抑制 小反刍兽疫病毒 病毒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反刍兽疫病毒非结构蛋白C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11
作者 李菊 毕冬琳 +5 位作者 杨晓莉 杨东亮 张潇文 刘方程 李琼毅 柏家林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47-1054,共8页
为制备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非结构蛋白C单克隆抗体,根据PPRV C基因编码多肽链氨基酸序列抗原性分析,设计合成一条含20个氨基酸的抗原肽(CRSGKPRGETPGPLLPEIMQ)和一条含21个氨基酸的筛选抗原多肽(PLRAGERGLAPQAVQHRTLIK),将它们分别与... 为制备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非结构蛋白C单克隆抗体,根据PPRV C基因编码多肽链氨基酸序列抗原性分析,设计合成一条含20个氨基酸的抗原肽(CRSGKPRGETPGPLLPEIMQ)和一条含21个氨基酸的筛选抗原多肽(PLRAGERGLAPQAVQHRTLIK),将它们分别与钥孔血蓝蛋白(keyhole limpet hemocyanin, KLH)和生物素羧基蛋白(biotin carboxyl carrier protein, Biotin)交联,制备获得免疫原和筛选抗原。用免疫原肌肉注射5只8~12周龄、体重约20 g的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 SPF)级BALB/c雌性小鼠,第1次免疫后分别间隔7 d进行第2次免疫和第3次免疫,三免后21 d进行冲击免疫,冲击免疫后第3天采集血液分离血清,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得1只免疫小鼠血清抗体效价为1∶312 500,2只为1∶62 500。取3只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经聚乙二醇(PEG)融合制备杂交瘤细胞,通过间接ELISA筛选出26株阳性淋巴杂交瘤细胞,进一步经克隆化培养筛选出46株单克隆细胞株。通过Western blot(WB)筛选获得2株能稳定分泌特异性抗PPRV C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WB、间接免疫荧光(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IFA)鉴定显示,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具有较好的灵敏性和病毒反应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C蛋白在PPRV生命周期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也为小反刍兽疫(PPR)诊断提供了有效的诊断试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非结构蛋白C 杂交瘤细胞技术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反刍兽疫LAMP反应结果可视化检测方法比较研究
12
作者 索婧媛 郑茜之 +1 位作者 王博 刘学东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4-669,共6页
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是一种可应用于各种病原体检测、基因分型等领域的等温扩增技术。该技术所需设备简单且易于操作,因此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根据目前已经存在的判定LAMP结果的可视化方... 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是一种可应用于各种病原体检测、基因分型等领域的等温扩增技术。该技术所需设备简单且易于操作,因此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根据目前已经存在的判定LAMP结果的可视化方法,以可能对野生小反刍动物造成威胁的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cDNA为检测对象,选择合适的引物组,比较评估均可在日光或紫外光下区分阴阳性结果的SYBR Green I、SYBR Safe Stain和羟基萘酚蓝(hydroxy naphthol blue,HNB)3种指示剂方法的适用性与灵敏度。结果表明:3种方法的灵敏度都很高,均与琼脂糖凝胶电泳相当。其中,SYBR Green I结果区分度高、不受体系成分影响且无须额外设备,但成本较高;SYBR Safe Stain具有良好的结果区分度,成本相对较低,但需要额外的紫外照射设备;HNB成本最低,但颜色区分度较低,且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建议在选择LAMP指示剂时,综合考虑成本、使用便利性、结果准确性及实验条件,通过充分的体系优化和验证,确保LAMP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研究结果突显了不同方法的特征和适用场景,为研究人员根据不同场所与条件选择高效、便捷的LAMP反应结果可视化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扩增 SYBR Green I SYBR Safe Stain 羟基萘酚蓝 小反刍兽疫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首例小反刍兽疫诊断报告 被引量:194
13
作者 王志亮 包静月 +6 位作者 吴晓东 刘雨田 李林 刘佩兰 赵永刚 刘春菊 肖肖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4-26,共3页
2007年7月我国西藏发生不明山羊疫情,国家外来动物病诊断中心对当地动物疫病控制中心送检的14只病死山羊病料和一批血清样品分别进行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利用较敏感的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特异性荧光定量RT-PCR方法,在11只病羊组织中... 2007年7月我国西藏发生不明山羊疫情,国家外来动物病诊断中心对当地动物疫病控制中心送检的14只病死山羊病料和一批血清样品分别进行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利用较敏感的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特异性荧光定量RT-PCR方法,在11只病羊组织中检测到小反刍兽疫病毒核酸。利用次敏感的PPRV普通RT-PCR方法,从8只病羊组织中检测到PPRV核酸。针对1号样本病原核酸N基因和F基因片段进行遗传发生分析,该病原属于4系。利用竞争ELISA试剂盒对送检的13份血清样本进行抗体检测,结果全部阳性。将1号组织样本接种Vero细胞分离病毒,透射电镜观察下,发现了500纳米左右的病毒粒子。对分离毒株进行PCR检测同样证实其为PPR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 荧光定量RT—PCR 普通RT-PCR 病毒分离 pprv特异性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小反刍兽疫疫情诊断 被引量:31
14
作者 王清华 刘春菊 +13 位作者 吴晓东 王华 王明国 王永生 田建龙 盛卓君 林汉亮 马伟 李林 任炜杰 王淑娟 赵文年 包静月 王志亮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4年第1期72-75,共4页
2013年12月新疆伊犁州霍城县发生不明山羊疫情,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怀疑为小反刍兽疫感染。对3只病死山羊病料、8只患病山羊分泌物棉拭子样品和6只患病山羊血清样品分别进行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利用竞争ELISA试剂盒对6份血清样本进... 2013年12月新疆伊犁州霍城县发生不明山羊疫情,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怀疑为小反刍兽疫感染。对3只病死山羊病料、8只患病山羊分泌物棉拭子样品和6只患病山羊血清样品分别进行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利用竞争ELISA试剂盒对6份血清样本进行抗体检测,结果全部为阳性。利用抗原捕获ELISA试剂盒,在11只病羊样品中都检测到小反刍兽疫抗原。利用能特异性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在11只病羊样品中检测到小反刍兽疫病毒核酸。利用特异引物进行PPRV N基因片段RT—PCR反应,从11只病羊样品中检测到PPRV核酸。针对2号样本病原核酸N基因和F基因片段进行序列同源性比较,结果该毒株与西藏流行株序列片段相似性分别为96.5%和97.5%。遗传进化分析,该病原属于谱系4,与巴基斯坦等国流行毒株遗传关系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 小反刍兽疫病毒 遗传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反刍兽疫病毒及山羊痘病毒N-ITR基因二联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4
15
作者 赵文华 杨仕标 +1 位作者 高华峰 王金萍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5-71,共7页
为实现山羊2种疫病病原体——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和山羊痘病毒(GTPV)的同步快速检测,基于PPRV的N基因及GTPV的ITR基因,分别设计合成2套特异性引物及探针;探针分别用5′FAM-TAMRA3′及5′JOE-Eclipse3′标记物进行标记以实现同步检测... 为实现山羊2种疫病病原体——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和山羊痘病毒(GTPV)的同步快速检测,基于PPRV的N基因及GTPV的ITR基因,分别设计合成2套特异性引物及探针;探针分别用5′FAM-TAMRA3′及5′JOE-Eclipse3′标记物进行标记以实现同步检测。试验结果显示,所建立的N-ITR二联探针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可同步检测PPRV和GTPV,产生特异性荧光信号,而对禽痘病毒(FPV)、犬瘟热病毒(CDV)等相关病毒无荧光信号检出。以PPRV-N和GTPVITR的pMD18-T载体质粒为标准品,构建了二联标准曲线,N-ITR探针对PPRV和GTPV的检测敏感度可分别达102和103拷贝/μL。本研究初步建立了可同步快速特异性检测PPRV和GTPV的二联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山羊痘病毒 二联实时荧光定量RT—PCR 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反刍兽疫病毒和蓝舌病病毒多重荧光RT-LAMP鉴别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范晴 谢芝勋 +8 位作者 谢志勤 谢丽基 黄娇玲 张艳芳 曾婷婷 王盛 罗思思 邓显文 刘加波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共7页
旨在建立一种可视化多重荧光RT-LAMP方法用于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和蓝舌病病毒的核酸,并初步应用于小反刍兽疫和蓝舌病临床样品的检测。比对GenBank中小反刍兽疫N基因和蓝舌病NS3基因保守区域,设计2套LAMP引物,在每条内引物FIP的5′端标... 旨在建立一种可视化多重荧光RT-LAMP方法用于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和蓝舌病病毒的核酸,并初步应用于小反刍兽疫和蓝舌病临床样品的检测。比对GenBank中小反刍兽疫N基因和蓝舌病NS3基因保守区域,设计2套LAMP引物,在每条内引物FIP的5′端标记荧光基团。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验证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和干扰性,同时应用该方法检测168份临床样品。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小反刍兽疫病毒和蓝舌病病毒高度特异,与口蹄疫病毒、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牛瘟病毒、山羊痘病毒等其他反刍动物病毒均无交叉反应,检测灵敏度为200 copies/μL,干扰性小,可同时检测两个不同浓度的模板。对168份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小反刍兽疫病毒的感染率为3.6%,蓝舌病病毒的感染率为13.1%,无两种病毒混合感染;与荧光RT-PCR方法相比,此多重荧光RT-LAMP方法敏感性为91.7%~100%,特异性为100%。表明建立的多重荧光RT-LAMP可快速、准确地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和蓝舌病病毒,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蓝舌病病毒 多重荧光RT-LAMP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PCR鉴别小反刍兽疫病毒疫苗株与强毒株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玲 包静月 +1 位作者 李林 王志亮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20,共4页
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小反刍兽疫病毒的H基因或全基因序列,利用软件Primer Premier5.0设计引物,扩增片段长度为477bp,建立区分小反刍兽疫疫苗毒与基因4系野毒的RT-PCR检测方法,并用于临床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RT-PCR鉴别诊断方法能特异... 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小反刍兽疫病毒的H基因或全基因序列,利用软件Primer Premier5.0设计引物,扩增片段长度为477bp,建立区分小反刍兽疫疫苗毒与基因4系野毒的RT-PCR检测方法,并用于临床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RT-PCR鉴别诊断方法能特异性区分疫苗株Nigeria75/1与基因4系PPRV,与基因3系、牛瘟病毒、犬瘟热病毒等同属病毒无交叉反应;最低可以检测到浓度为7.7×10-5ng/μL的RNA模板;该方法操作简单,耗时短,可以初步用于临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PCR 鉴别 小反刍兽疫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法实时定量RT-PCR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8
18
作者 包静月 李林 +3 位作者 王志亮 李金明 刘春菊 肖肖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1-23,共3页
建立了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的快速、特异的基于Taqman的一步法实时定量RT-PCR方法。通过对GenBank已公布的小反刍兽疫病毒N基因序列进行序列比较分析,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和一条Taqman探针。利用这对引物和探针对来自不同疫源地的小反... 建立了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的快速、特异的基于Taqman的一步法实时定量RT-PCR方法。通过对GenBank已公布的小反刍兽疫病毒N基因序列进行序列比较分析,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和一条Taqman探针。利用这对引物和探针对来自不同疫源地的小反刍兽疫病毒RNA样本进行检测,都获得了特异性扩增,但是,不与牛瘟病毒、海豚麻疹病毒等其他种的麻疹病毒属病毒发生交叉反应。本方法具有高度灵敏性,最低可检测到810拷贝的RNA模板。在模板浓度为8.1×102到8.1×108拷贝范围内,都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而且无论是组内和或组间重复的变异系数都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一步法实时定量RT—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反刍兽疫一步法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琦 吴燕 +4 位作者 文明 周碧君 罗成波 王开功 程振涛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15,共5页
为储备小反刍兽疫疫情防控技术,根据GenBank公布的小反刍兽疫病毒N基因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以小反刍兽疫弱毒疫苗为材料,建立小反刍兽疫病毒一步法PT-PCR检测方法,并对所建方法进行条件优化和性能评价。结果显示,建立的方法能有效... 为储备小反刍兽疫疫情防控技术,根据GenBank公布的小反刍兽疫病毒N基因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以小反刍兽疫弱毒疫苗为材料,建立小反刍兽疫病毒一步法PT-PCR检测方法,并对所建方法进行条件优化和性能评价。结果显示,建立的方法能有效扩增大小约447bp目的基因片段。该一步法RT-PCR最佳模板质量浓度为6.76×10-3 g/L,最佳退火温度60℃。该一步法RT-PCR检测方法性能评价结果显示,其最小模板检出质量浓度为6.76×10-6 g/L,且方法具良好的特异性和临床应用性,可用于小反刍兽疫多种样本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一步法RT-PCR 检测方法 建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反刍兽疫病毒N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6
20
作者 龙云凤 祝贺 +6 位作者 杨建明 陈朝银 徐维佳 周晓黎 董俊 叶玲玲 艾军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5,共5页
为了研发小反刍兽疫病毒ELISA检测试剂盒中替代全病毒的抗原物质,参照GenBank公布的小反刍兽疫疫苗株Nigeria75/1的全基因组序列(GenBank登录号:X74443),人工合成表达核蛋白的N基因开放阅读框序列,通过PCR扩增、经引物设计引入的EcoRⅠ... 为了研发小反刍兽疫病毒ELISA检测试剂盒中替代全病毒的抗原物质,参照GenBank公布的小反刍兽疫疫苗株Nigeria75/1的全基因组序列(GenBank登录号:X74443),人工合成表达核蛋白的N基因开放阅读框序列,通过PCR扩增、经引物设计引入的EcoRⅠ和KpnⅠ特异性酶切位点,将N基因克隆于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pFastBacHTA,阳性重组质粒命名为pFastBacHTA-PPRV-N,测序结果显示N基因片段长度为1 578bp。将该重组质粒转化含有杆状病毒穿梭载体的DH10Bac感受态细胞,得到重组穿梭质粒Bacmid-PPRV-N,将该重组穿梭质粒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昆虫细胞Sf9,获得重组杆状病毒。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该蛋白得到表达产物,具有与抗体反应的活性,大小约为61.3k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N基因 杆状病毒表达载体 昆虫细胞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