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环境与生理参数的应急救援人员作业效能评估
1
作者 杨杰 王倩 +1 位作者 贺治超 翁文国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45-1752,共8页
为了保障应急救援人员生命安全、提升灾害应对能力,开展应急救援人员作业效能评估研究。提出有毒有害气体浓度预测与等级划分模型,通过人体脆弱性模型确定了致死因子、气体浓度、暴露时间的定量关系,利用遗传算法对非线性高斯模型进行... 为了保障应急救援人员生命安全、提升灾害应对能力,开展应急救援人员作业效能评估研究。提出有毒有害气体浓度预测与等级划分模型,通过人体脆弱性模型确定了致死因子、气体浓度、暴露时间的定量关系,利用遗传算法对非线性高斯模型进行源项反算,实现气体浓度分布预测与危险等级划分。建立适用于灾害极端环境的宽温域人体热反应模型、多层织物热传递模型、皮肤烧伤模型,用于模拟典型热生理参数、换热量、皮肤烧伤等参数。建立多源信息融合模型,利用人体生理、心理、认知参数等预测救援人员的作业效能等级。基于环境与生命体征模型,研发应急救援人员作业效能评估与安全预警软件平台,平台具备气体浓度分布、危险等级、人体热反应参数、皮肤烧伤等级与时间、效能等级、安全预警等预测功能。本研究有助于实现个体防护装备从“被动防护”转为“主动防护”,解决应急救援缺乏辅助决策系统和多源信息集成不够的问题,为科学救援提供理论与软件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防护 应急救援人员 效能评估 安全预警 防护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密型化学防护服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张婷婷 张杰 +2 位作者 田新宇 陈祯 任玮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4-181,188,共9页
针对当前国内外危险化学品事故灾害频发、生化恐怖袭击威胁日益严峻、防化装备研发及生产体系不健全,国内个体化学防护装备特别是气密型化学防护服的材料研发、结构设计、装备生产、性能检测及选择使用亟待规范等问题,梳理了国际标准、... 针对当前国内外危险化学品事故灾害频发、生化恐怖袭击威胁日益严峻、防化装备研发及生产体系不健全,国内个体化学防护装备特别是气密型化学防护服的材料研发、结构设计、装备生产、性能检测及选择使用亟待规范等问题,梳理了国际标准、美国消防协会标准、欧洲标准及中国国家标准中涉及气密型化学防护服的产品分类及性能要求,介绍了国内外气密型化学防护服市场上主流产品的防护性能、结构特征、产品认证情况及其发展现状,对比分析了化学防护领域广泛应用的防护材料种类及性能。研究表明:尽管目前采用高分子膜制作化学防护面料的国内厂商较少,但部分面料的防护能力已经能够同时达到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和欧洲标准的要求;建议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继续给予化学防护行业必要的政策扶持,以尽快实现高性能化学防护装备的国产化、规模化及体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救援 个体防护装备 化学防护服 气密性 渗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水树脂吸液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凤龙 王建明 +1 位作者 周羿恬 赵明会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1-26,共6页
为探究吸水树脂吸液性能的影响因素,首先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对吸水树脂的结构进行分析,然后研究了时间、温度对吸水树脂在水和模拟酸、碱汗液中吸液倍率、保水性能的影响,最后探讨了吸水树脂的重复吸液能力。结果表明:吸水... 为探究吸水树脂吸液性能的影响因素,首先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对吸水树脂的结构进行分析,然后研究了时间、温度对吸水树脂在水和模拟酸、碱汗液中吸液倍率、保水性能的影响,最后探讨了吸水树脂的重复吸液能力。结果表明:吸水树脂表面有大量凸起结构,具有较大比表面积,从而加快了其吸液速率;吸水树脂中含有亲水性酰胺基,其在去离子水和模拟酸、碱汗液中的最大吸液倍率分别约为265、50、50 g/g;影响吸水树脂吸液能力的主要因素是模拟汗液中钠离子的浓度,钠离子浓度越高其吸液能力越差,酸碱性、温度对最大吸液倍率影响较小,但温度对吸水树脂的吸液速率有影响,温度越高吸液速率越快;循环使用10次后,吸水树脂在模拟酸、碱汗液中的吸液率仍可达到8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水树脂 吸液性能 保水性能 模拟汗液 个体防护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护服对消防员工效性能影响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纪坤 黄一鸣 +2 位作者 张逸文 王兴明 杨杰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9-114,共6页
为开发高性能防护服以提升救援效率,基于人体试验,测量受试者穿戴灭火防护服、半封闭防化服、全封闭防化服以及基础服装(对照组)时静态条件下左右手握力值、疲劳度(RPE)和活动受限程度,通过方差分析、接受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图、相关... 为开发高性能防护服以提升救援效率,基于人体试验,测量受试者穿戴灭火防护服、半封闭防化服、全封闭防化服以及基础服装(对照组)时静态条件下左右手握力值、疲劳度(RPE)和活动受限程度,通过方差分析、接受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图、相关性分析进行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灭火防护服对消防员工效性能影响大于防化服,灭火防护服较对照组握力减小32%、RPE增大54%、活动受限程度增大35倍,且RPE和活动受限程度均与握力呈显著负相关(p<0.001)。研究结果可为消防员个体防护服装设计、测试、性能提升等提供理论支撑,也可为消防员生命安全保障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服ppc 工效性能 疲劳度 活动受限程度 舒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护服对消防员上肢移动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纪坤 黄一鸣 +2 位作者 李亚飞 张逸文 杨杰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366-2371,共6页
为提升防护服工效性能,保证救援工作效率,利用三维动作捕捉技术采集9名受试者穿着不同服装时的运动数据并计算关节活动度,结合疲劳度及活动受限程度主观评价,通过方差分析和路径分析定量研究防护服对上肢移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基础... 为提升防护服工效性能,保证救援工作效率,利用三维动作捕捉技术采集9名受试者穿着不同服装时的运动数据并计算关节活动度,结合疲劳度及活动受限程度主观评价,通过方差分析和路径分析定量研究防护服对上肢移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基础服装相比,穿着防护服时肩关节活动度减小了25.9%~40.2%(p<0.05),肘关节活动度减小了15.6%~20.7%(p<0.05),防护服显著增大了肩、肘关节的疲劳度和活动受限程度;服装质量通过活动受限程度影响疲劳度,进而影响肩关节活动度,中介效应显著。研究可为高性能防护服开发提供数据支撑与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卫生工程技术 关节活动度 防护服 疲劳度 工效性能 路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