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氧化氮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效果分析
1
作者 吴德龄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5期30-32,共3页
目的:分析一氧化氮(NO)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2023年12月贵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00例PPHN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给予NO吸入治疗)和观察组(10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西地那非治疗... 目的:分析一氧化氮(NO)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2023年12月贵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00例PPHN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给予NO吸入治疗)和观察组(10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西地那非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气指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内皮素-1水平、缺氧诱导因子-1α水平、肺动脉收缩压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舒张早期心室充盈速度最大值/舒张晚期心室充盈速度最大值、短轴缩短率、右室射血分数、左室射血分数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NO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PPHN的效果良好,可改善患儿血气指标、血清学指标及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一氧化氮 西地那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机械通气方案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对比
2
作者 张姗姗 丁婧 +1 位作者 秦好奇 张茜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7期3140-3142,共3页
目的对比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患儿应用不同机械通气方案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PPHN患儿,利用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字分成两组,每组41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 目的对比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患儿应用不同机械通气方案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PPHN患儿,利用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字分成两组,每组41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接受常频机械通气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观察组接受高频振荡通气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两组均治疗2 d。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指标以及相关血清指标[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2 d后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下降,且观察组PaO_(2)、SaO_(2)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2 d后NT-proBNP、CK-MB水平降低,且观察组NT-proBNP、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高频振荡通气与多巴酚丁胺联合应用于PPHN患儿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减轻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机械通气 多巴酚丁胺 血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扩张剂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网状Meta分析
3
作者 吴迪 叶停停 包蕾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28-35,共8页
目的:通过网状Meta分析方法探讨不同种类的血管扩张剂在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 目的:通过网状Meta分析方法探讨不同种类的血管扩张剂在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有关血管扩张剂治疗PPHN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年6月20日。通过NoteExpress 3.9软件进行文献管理,利用Stata 17.0软件对不同血管扩张剂治疗PPH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47篇文献,包含5类药物组成的10种治疗方案。Meta分析结果显示,各治疗方案在各种结局中的有效性排名不一致,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PDE5i)+吸入性一氧化氮(iNO)、前列腺素类似物和前列环素受体激动剂(PRA)整体评价较好;安全性方面,未观察到血管扩张剂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选用血管扩张剂在治疗PPHN时,PDE5i+iNO组合可能是最优选择,但当iNO不可用时,可选西地那非;由于本研究的局限性,结论尚需更多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血管扩张剂 网状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枸橼酸西地那非与米力农联合机械通气在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陶华 王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20期1-5,共5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应用枸橼酸西地那非与米力农联合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8例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新生患儿为观察对象,入组后以治疗模式差异将患儿分为西地那非组和米力农组,每组24例。西地那非组实行枸橼酸西地... 目的分析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应用枸橼酸西地那非与米力农联合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8例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新生患儿为观察对象,入组后以治疗模式差异将患儿分为西地那非组和米力农组,每组24例。西地那非组实行枸橼酸西地那非联合机械通气治疗,米力农组实行米力农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血清因子、肺动脉收缩压(SPAP)、体循环压改善情况。结果西地那非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83%)高于米力农组(75.00%)(P<0.05);治疗后,西地那非组右室射血分数(RVEF)(47.82±9.18)%、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值)(48.54±9.27)cm/s高于米力农组的(42.24±4.86)%、(43.46±3.73)cm/s,二尖瓣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A值)(41.16±3.59)cm/s低于米力农组的(43.81±4.07)cm/s(P<0.05);西地那非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34.42±3.18)mm Hg(1 mm Hg=0.133 kPa)、吸氧浓度(FiO_(2))(58.54±5.27)%均低于米力农组的(40.24±4.86)mm Hg、(64.66±6.73)%,血氧饱和度(SaO_(2))(93.78±5.42)%、血氧分压(PaO_(2))(84.08±6.86)mm Hg均高于米力农组的(87.16±4.98)%、(76.96±5.63)mm Hg(P<0.05);西地那非组C反应蛋白(CRP)(6.46±1.18)mg/L、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36.44±2.22)mg/L、B型钠尿肽(BNP)(260.31±15.45)pg/ml均低于米力农组的(8.83±1.58)mg/L、(42.80±3.06)mg/L、(322.82±19.14)pg/ml(P<0.05);西地那非组SPAP水平(28.71±2.41)mm Hg低于米力农组的(35.94±3.56)mm Hg(P<0.05);治疗后,西地那非组收缩压(57.04±3.56)mm Hg、舒张压(40.54±1.07)mm Hg均高于米力农组的(55.17±2.61)、(39.62±1.73)mm Hg(P<0.05)。结论将枸橼酸西地那非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方案引入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新生患儿中,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心功能、血气分析与血清因子水平,促进SPAP恢复正常,具有临床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橼酸西地那非 米力农 机械通气 新生儿 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与高频振荡通气联合治疗胎粪吸入综合征合并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朱伟 姜凤朝 +1 位作者 孟琼 游楚明 《现代医院》 2020年第10期1532-1534,1538,共4页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与高频振荡通气(HFOV)联合治疗胎粪吸入综合征(MAS)合并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诊断MAS合并PPHN并需机械通气的新生儿32例,按照是否使用PS分为治疗组(PS,n=17)和对照组(C,n=15...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与高频振荡通气(HFOV)联合治疗胎粪吸入综合征(MAS)合并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诊断MAS合并PPHN并需机械通气的新生儿32例,按照是否使用PS分为治疗组(PS,n=17)和对照组(C,n=15)。治疗组在机械通气前通过经气管插管注入PS 120mg其余两组治疗相同。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48 h测量动脉血气、氧合指数、肺动脉收缩压;并对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治疗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肺动脉收缩压、PaCO2、0I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明显;PaO2升高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与高频振荡通气联合应用治疗MAS合并PPHN在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氧合方面优于对照组,安全有效,未增加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物质 高频振荡通气 胎粪吸入综合征 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粪吸入综合征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沛 傅万海 +1 位作者 孟琼 赵雪婷 《现代医院》 2014年第6期11-14,共4页
目的观察常频机械通气并硫酸镁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合并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14年2月我院NICU收治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107例,对其中8例并发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患儿使用常频机械通气并硫酸镁治疗,... 目的观察常频机械通气并硫酸镁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合并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14年2月我院NICU收治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107例,对其中8例并发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患儿使用常频机械通气并硫酸镁治疗,对患儿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于治疗前及治疗詹6、12、24h监测动脉血气;采用SPSS16.0软件分析,数据以(x^-±s)表示,对组内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例死亡,余7例治疗后血pH值、PCO2、SaO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h患儿血PO2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24h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频机械通气并硫酸镁治疗MAS合并PPHN有良好疗效,且使用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频机械通气 硫酸镁 胎粪吸入综合征 持续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疗效评价 被引量:15
7
作者 董世霄 刘红 钱素云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9期700-703,共4页
目的评价高频振荡通气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07-06~2012-02NICU病房收治的59例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机械通气方式分为高频振荡通气组(HFOV组)及常频机械通气组(CMV组),对两组患... 目的评价高频振荡通气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07-06~2012-02NICU病房收治的59例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机械通气方式分为高频振荡通气组(HFOV组)及常频机械通气组(CMV组),对两组患儿一般情况、临床治疗及疗效评价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儿一般情况及宫内情况比较显示CMV组年龄大于HFOV组(P<0.05);羊水粪染HFOV组多于CMV组;两组原发病比较胎粪吸入性肺炎(MAS)差异显著(P<0.05);HFOV组肺动脉高压程度重于CMV组(P<0.05);高频振荡机械通气前、后血气变化显示机械通气后二氧化碳分压(PCO2)、吸入氧浓度(FiO2)较机械通气前下降;氧分压(PO2)及经皮氧饱和度(SaO2)较机械通气前升高(均P<0.01);机械通气后HFOV组吸入氧浓度较CMV组更低(P<0.05);MgSO4应用及颅内出血发生率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HFOV组合并气胸且行胸腔闭式引流少于CMV组(P<0.05)。结论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疗效肯定,且对合并气胸的患儿可以减少闭式引流操作,同时没有增加颅内出血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振荡通气 新生儿 持续肺动脉高压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8
作者 闫安平 辛会萍 刘艳红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7-9,共3页
目的:评价西地那非辅助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将2008年1月~2011年5月确诊的40例PPHN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18例,对照组给予保暖、碳酸氢钠碱化血液、积极治疗原发病、常... 目的:评价西地那非辅助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将2008年1月~2011年5月确诊的40例PPHN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18例,对照组给予保暖、碳酸氢钠碱化血液、积极治疗原发病、常规给氧及呼吸机辅助通气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枸橼酸西地那非片鼻饲0.6~2.0 mg/(kg.次),每6 h 1次,疗程到停用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aCO2、PaO2、肺动脉压力(PAP)、氧合指数(OI)、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结果:西地那非组血气指标明显改善,肺动脉压下降,治疗组PAP和肺动脉/体循环收缩压(PAP/SBP)在治疗后各时点逐步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aO2和OI在治疗后均明显上升,并随着治疗时间延长逐步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PPHN能更好改善患儿的氧合指数、氧饱和度,降低肺动脉压力,其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地那非 持续肺动脉高压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震荡通气联合米力农治疗新生儿肺源性持续肺动脉高压疗效观察 被引量:8
9
作者 卢维城 郑旭 +2 位作者 林静 陈兴月 魏海波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高频震荡通气(HFOV)联合米力农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疗效。方法:将30例肺源性PPHN患儿随机分成三组各10例:(1)CMV+米力农组,应用常频机械通气(CMV)联合米力农治疗;(2)HFOV组,应用HFOV治疗;(3)HFOV+米力农组,应用H... 目的:探讨高频震荡通气(HFOV)联合米力农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疗效。方法:将30例肺源性PPHN患儿随机分成三组各10例:(1)CMV+米力农组,应用常频机械通气(CMV)联合米力农治疗;(2)HFOV组,应用HFOV治疗;(3)HFOV+米力农组,应用HFOV联合米力农治疗。米力农用法用量:负荷量50μg/kg,60 min静脉滴注,然后以0.50~0.75μg/(kg.min)维持,连用3 d。监测治疗前后氧合指数(OI)、PaO2/FiO2和血压,比较三组患儿疗效。结果:三组OI、PaO2/FiO2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改善,以HFOV+米力农组改善最为显著,治疗2 h时开始出现明显改善(OI:28.76±5.12→21.06±2.79;PaO2/FiO2:44.74±11.60→57.65±17.53),而另两组改善不明显,在治疗2h、12 h、24 h、36 h时HFOV+米力农组分别与另两组进行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低血压,治疗后CMV+米力农组、HFOV组、HFOV+米力农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60.0%、90.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OV联合米力农治疗新生儿肺源性PPHN可有效改善氧合,对血压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持续肺动脉高压 高频震荡通气 米力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振荡通气与西地那非联合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9
10
作者 武彦秋 胥冬梅 +4 位作者 周启立 王志杰 刘会玲 董志勇 刘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8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与西地那非联合治疗方案对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8年3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09例PPHN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54例)和研究组(55例)。对照...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与西地那非联合治疗方案对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8年3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09例PPHN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54例)和研究组(55例)。对照组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研究组予西地那非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72 h后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吸入氧浓度(Fi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肺动脉压力(SPAP)、体循环血压(SBP)。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治疗后PaCO_2、FiO_2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儿治疗后SaO_2、PaO_2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SPAP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对照组患儿治疗前后SP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01)。两组患儿治疗前后SBP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振荡通气与西地那非联合治疗新生儿PPHN,疗效较佳,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以及相关临床指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振荡通气 西地那非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V叠加SIMV模式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1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先洋 武荣 +2 位作者 郑国方 李娜 郝小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5期64-66,共3页
目的观察比例辅助通气(PAV)叠加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1月~2012年10月我院PPHN患儿12例,采用PAV+SIMV的叠加模式进行机械通气治疗,通气过程中,以维持患儿的动脉... 目的观察比例辅助通气(PAV)叠加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1月~2012年10月我院PPHN患儿12例,采用PAV+SIMV的叠加模式进行机械通气治疗,通气过程中,以维持患儿的动脉血氧饱和度(85%~93%)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aC02,25~40mmHg)为目标调节呼吸机参数。观察通气后1、24、48、72、96h的心率(HR)、平均动脉血压(MABP)、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OI)及呼吸机参数等变化。结果所有12例患儿均痊愈出院,平均通气时间为(107.8±7.9)h;平均吸氧时间为(8.7±1.8)d;平均住院时间为(24.2±7.6)d。机械通气后,患儿HR、呼吸频率(RR)明显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pH值、PaCO2数值和PaO2数值均在正常范围内,各个时间点数值整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OI、吸入氧浓度、平均动脉血压(MABP)、呼气末压(PEEP)、弹性卸载(EU)、阻力卸载(RU)、气道峰压(PIP)的数值及SIMV设置呼吸次数,均随着时间延长逐步减小,各个时间点数值整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AV+SIMV的通气模式在治疗新生儿PPHN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比例辅助通气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振荡通气并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朱伟 孟琼 +1 位作者 覃晓菲 黄惜华 《现代医院》 2015年第4期11-12,16,共3页
目的观察高频振荡通气并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自2012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确诊为PPHN并需立即机械通气的新生儿38例,其中对照组18例,给予高频振荡通气、积极病因治疗、... 目的观察高频振荡通气并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自2012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确诊为PPHN并需立即机械通气的新生儿38例,其中对照组18例,给予高频振荡通气、积极病因治疗、营养支持治疗等临床常规治疗,治疗组20例,除给予上述临床常规治疗外,还给予鼻饲西地那非治疗PPHN。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段测量肺动脉收缩压,监测动脉血气;对患儿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肺动脉收缩压、Pa CO2、OI下降较对照组幅度大;动脉血气Pa O2升高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振荡通气并西地那非治疗PPHN能更好地改善肺动脉压力及氧合指数,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振荡通气 西地那非 持续肺动脉高压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重症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伴肺动脉高压的护理 被引量:7
13
作者 翁莉 韩树萍 +2 位作者 余章斌 郭锡熔 钱杨秀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1-92,共2页
胎粪吸人综合征(meconium aspiration syndrome,MAS)主要是胎儿在宫内或出生过程中吸入混有胎粪的羊水,引起呼吸道和肺泡机械性阻塞和化学性炎症,多发于足月儿、过期产儿,如患儿生后缺氧持续存在或程度较重,可使肺小动脉平滑肌... 胎粪吸人综合征(meconium aspiration syndrome,MAS)主要是胎儿在宫内或出生过程中吸入混有胎粪的羊水,引起呼吸道和肺泡机械性阻塞和化学性炎症,多发于足月儿、过期产儿,如患儿生后缺氧持续存在或程度较重,可使肺小动脉平滑肌增生或痉挛,导致出生后持续的胎儿循环、血液通过动脉导管和卵圆孔发生右向左分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粪吸入综合征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肺炎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地尔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渝 易明 段娓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PPHN患儿115例,其中2008-2010年入院的未应用前列地尔治疗的48例作为对照组,2011年1月至2014年8月入院的应用...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PPHN患儿115例,其中2008-2010年入院的未应用前列地尔治疗的48例作为对照组,2011年1月至2014年8月入院的应用前列地尔治疗的67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氧分压(Pa O2)、平均动脉压(MAP)、肺动脉收缩压(SPAP)、氧合指数(OI)等变化,观察前列地尔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7.6%,高于对照组的60.4%(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4 h、48 h)Pa O2、OI均升高,SPAP下降,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前列地尔治疗PPHN,能提高Pa O2、OI水平,降低肺动脉压力,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采用西地那非联合硫酸镁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8
15
作者 毕金娥 冯婧 +1 位作者 韩静 周翔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0期39-41,55,共4页
目的观察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采用西地那非联合硫酸镁治疗效果。方法收取我院110例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患儿,收取时间在2015年2月~2016年3月,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实施硫酸镁治疗,观察组患儿实施西地那非联合硫酸镁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 目的观察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采用西地那非联合硫酸镁治疗效果。方法收取我院110例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患儿,收取时间在2015年2月~2016年3月,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实施硫酸镁治疗,观察组患儿实施西地那非联合硫酸镁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PaCO_2(35.12±4.08)mm Hg、SBP(70.15±9.23)mm Hg、PaO_2(83.12±9.78)mm Hg、SPAP指标(26.01±7.23)mm Hg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住院费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采用西地那非联合硫酸镁治疗具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西地那非 硫酸镁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橼酸西地那非片联合多巴胺治疗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赵赛 程怀平 田兆方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枸橼酸西地那非片(万艾可)联合多巴胺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4年我院收治的110例PPHN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呼... 目的:探讨枸橼酸西地那非片(万艾可)联合多巴胺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4年我院收治的110例PPHN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呼吸支持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多巴胺,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枸橼酸西地那非,对比分析两组血氧饱和度、肺动脉收缩压、血流动力学、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及脑钠肽(BNP)水平。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心功能等级较治疗前均下降(U=13.562,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Ⅲ~Ⅳ级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氧饱和度为88.92%±7.62%、氧分压为(89.63±5.82)mm Hg、左心室射血分数为0.89%±0.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4%±6.37%、(84.87±6.23)mm Hg和0.76%±0.36%(P〈0.05);观察组肺动脉收缩压为(60.23±5.44)mm Hg,低于对照组的(65.07±3.84)mm Hg(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RP(2.89±0.78)mg/L、BNP(6.12±3.48)μ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98±0.88)mg/L、(18.98±2.69)μg/L(P〈0.05)。结论:枸橼酸西地那非片联合多巴胺治疗PPHN能有效改善患儿心功能及肺功能,这可能与其能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减轻炎症因子对靶器官损伤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橼酸西地那非片 多巴胺 新生儿 持续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华峰 都鹏飞 粱霞 《淮海医药》 CAS 2013年第2期118-119,共2页
目的评价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确诊PPHN的23例患儿给予西地那非0.25~0.5 mg.kg-1.次-1,6~8 h 1次。观察治疗前和服药3 d后,利用超声心动图仪检测平均肺动脉压等。结果治疗3 d后,除病情恶化... 目的评价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确诊PPHN的23例患儿给予西地那非0.25~0.5 mg.kg-1.次-1,6~8 h 1次。观察治疗前和服药3 d后,利用超声心动图仪检测平均肺动脉压等。结果治疗3 d后,除病情恶化2例死亡外,平均肺动脉压、PaCO2均有下降(P<0.01),SaO2、PaO2显著升高(P<0.01)。治愈14例,好转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2.6%。结论西地那非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有肯定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肺动脉高压 西地那非 治疗 婴儿 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CPAP呼吸机吸入NO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可刚 张玲 +2 位作者 李洁 孙波 张佳磊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4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CPAP)吸入一氧化氮(NO)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枣庄市妇幼保健院2017年6月至2022年5月新生儿监护室收治的经超声心动图确诊为PPHN的新生儿36例为研究对象,应用CPAP吸入... 目的探讨应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CPAP)吸入一氧化氮(NO)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枣庄市妇幼保健院2017年6月至2022年5月新生儿监护室收治的经超声心动图确诊为PPHN的新生儿36例为研究对象,应用CPAP吸入NO,疗程到患儿撤离NO;记录吸入NO前后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等,同时监测二氧化氮(NO_(2))、高铁血红蛋白数值(MHb),血小板和凝血功能。结果吸入NO前氧分压与经皮血氧饱和度低于吸入NO后1、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入NO前心率、血压、血小板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吸入NO后1、24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例患儿吸入N01、24、48、72 h后的MHb含量均<3%,NO_(2)浓度均<2.0 ppm,均在安全范围。结论经CPAP呼吸机吸入NO治疗PPHN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正压通气 一氧化氮 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鼠产前川芎嗪灌胃对先天性膈疝胎鼠肺组织发育及Hippo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廖君左 蒋琳 +1 位作者 王城 赵丹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7期38-41,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孕鼠产前川芎嗪灌胃对先天性膈疝胎鼠肺组织发育及Hippo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川芎嗪产前干预对先天性膈疝胎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按照雌雄2∶1的比例分笼夜间交配,于孕鼠妊娠9.5 d时随机分为正常对... 目的通过观察孕鼠产前川芎嗪灌胃对先天性膈疝胎鼠肺组织发育及Hippo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川芎嗪产前干预对先天性膈疝胎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按照雌雄2∶1的比例分笼夜间交配,于孕鼠妊娠9.5 d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模型+川芎嗪组各5只。模型对照组及模型+川芎嗪组在分组后立即给予除草醚一次性灌胃建立胎鼠膈疝模型,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橄榄油灌胃。模型+川芎嗪组从妊娠11.5 d开始给予80 mg/(kg·d)的川芎嗪一次性灌胃给药直至妊娠21 d,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所有孕鼠于妊娠21.5 d行剖宫产取出胎鼠,取出胎鼠两侧肺组织观察有无膈疝,选择模型对照组及模型+川芎嗪组仅有左侧膈疝的胎鼠肺组织进行研究,取正常对照组胎鼠的左侧肺组织作为正常对照。HE染色及血管特殊染色观察各组肺组织形态和肺泡发育指标辐射状肺泡计数(RAC)、肺泡面积百分比、肺泡间隔厚度,以及肺血管发育指标血管外径、血管中膜百分比、血管壁肌化程度。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肺组织Hippo信号通路相关蛋白Yap、Lats1、磷酸化Yap(p-Yap)表达。结果HE染色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胎鼠肺组织发育明显滞后,肺泡、肺泡囊及肺泡管均呈假腺体样结构,肺泡间隔及腺泡内动脉壁增厚;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川芎嗪干预组胎鼠肺组织发育有明显改善。模型对照组RAC、肺泡面积百分比小于正常对照组,肺泡间隔厚度大于正常对照组;模型+川芎嗪组RAC、肺泡面积百分比大于模型对照组,肺泡间隔厚度小于模型对照组(P均<0.05)。模型对照组血管中膜百分比高于正常对照组,血管壁未肌化程度低于正常对照组;模型+川芎嗪组血管中膜百分比低于模型对照组,血管壁未肌化程度高于模型对照组(P均<0.05)。模型对照组、模型+川芎嗪组Yap蛋白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模型+川芎嗪组Lats1、p-Yap蛋白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P均<0.05)。结论川芎嗪产前干预可改善先天性膈疝胎鼠的肺组织发育不良并促进Hippo信号通路蛋白Lats1表达及Yap磷酸化,从而发挥对肺组织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肺发育不良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Hippo信号通路 先天性膈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地尔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疗效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严文康 马海然 +1 位作者 廖智行 张坤尧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4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前列地尔联合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72例PPHN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前列地尔联合HFOV治疗。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前列地尔联合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72例PPHN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前列地尔联合HFOV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PH值、动脉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aO_2)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肺动脉压(PAS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患儿血压(BP)、心率(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的肺动脉压力(PV)、肺血管阻力(PVR)、体血管阻力(SV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气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呼吸机使用时间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PPHN患儿采用前列地尔联合HFOV进行治疗,有效改善了患儿临床症状,降低了患儿的肺动脉压,改善了患儿血流动力学,减少了呼吸机使用时间,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HFOV 新生儿 持续肺动脉高压 血流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