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REMOTE SENSING IN COAL GEOLOGY——A study on detection of coal spontanous burning by remote sensing in the coal fields in the north of China
1
作者 Guan Haiyan(China Coal Remote Sensing Geology Centre) 《遥感信息》 CSCD 1990年第A02期3-4,共2页
The spontaneous burning has been lasting for thousands of years in the coal fields in the north of China. It spreads from the west (Tianshan coal field) to the east (Huolinhe coal field). Its E-W extension is up to 37... The spontaneous burning has been lasting for thousands of years in the coal fields in the north of China. It spreads from the west (Tianshan coal field) to the east (Huolinhe coal field). Its E-W extension is up to 3750km, concentrating in N35°toN45°, its vertical depth up to 260m, and the surface temprature locally up to 270℃. Annually, it burns out 0, 250-300 million tones of coal, causing economic loss equivalent to 2-3 billion R.M.B. Yuan.It destroies coal resources and causes hazards in coal mines. In order to locate the extent and the direction in coal burning areas, the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 has heen used and has produced an obvious benef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REMOTE SENSING IN coal GEOLOGY A study on detection of coal spontanous burning by remote sensing in the coal fields in the north of chi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型煤田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与水害事故分析 被引量:45
2
作者 孙文洁 王亚伟 +3 位作者 李学奎 杨文凯 何云超 吴峰海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3-105,共3页
为了查清华北型煤田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和水害防治现状,对该区2889个煤矿水文地质类型进行划分,从矿井涌水量及富水系数等方面研究了华北型煤田矿井水文地质特征,分析该地区防治水机构、人员和设备保障情况,剖析了2012-2013年华北型煤田... 为了查清华北型煤田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和水害防治现状,对该区2889个煤矿水文地质类型进行划分,从矿井涌水量及富水系数等方面研究了华北型煤田矿井水文地质特征,分析该地区防治水机构、人员和设备保障情况,剖析了2012-2013年华北型煤田较大以上水害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研究成果可为我国今后煤矿防治水工作奠定重要的基础,为下一步防治水重点监管监察划定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煤田 水文地质类型 水害事故 复杂性矿井 透水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型煤田中奥陶系灰岩顶部相对隔水段研究 被引量:61
3
作者 董书宁 刘其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9-292,共4页
为了减少和控制煤层带压开采突水灾变的发生,达到安全开采下组煤的目的,通过相关资料分析,对奥灰顶部相对隔水段的成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矿区确定其厚度和分布范围的主要方法,即水文地质钻探方法及水文地质试验方法,并给出了对山西潞... 为了减少和控制煤层带压开采突水灾变的发生,达到安全开采下组煤的目的,通过相关资料分析,对奥灰顶部相对隔水段的成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矿区确定其厚度和分布范围的主要方法,即水文地质钻探方法及水文地质试验方法,并给出了对山西潞安矿区的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型煤田 奥陶系灰岩 相对隔水段 古风化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型煤田岩溶陷落柱顶底部剪切破坏突水模式 被引量:18
4
作者 刘国林 尹尚先 王延斌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7-89,共3页
华北型煤田广泛发育有岩溶陷落柱,岩溶陷落柱对煤矿安全生产有较大影响,特别是其突水性对煤矿安全生产威胁较大。从论述华北型煤田岩溶陷落柱顶底部剪切破坏突水模式及判据入手,分析了井下溶陷落柱突水机理。
关键词 华北型煤田 岩溶陷落柱 突水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厚奥灰含水层煤系基底的安全开采技术 被引量:9
5
作者 钟亚平 洪益清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5-57,共3页
开滦矿区通过研究煤系基底阻水带厚度和阻水性能 ;综合探查导水通道的分布 ;有针对性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对深部开采条件适宜的矿井 ,实施疏水降压开采等综合配套防治技术 。
关键词 奥灰含水层 安全开采 华北煤田 阻水性能 导水通道 疏水降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煤储层顶板水平井穿层工况下压裂缝扩展模型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志荣 胡凯 +1 位作者 杨杰 陈玲霞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0-25,共6页
为了探索煤层顶板中水平井向目标层穿层压裂的裂缝扩展规律,以华北石炭–二叠纪煤田为例,运用断裂力学、损伤力学以及流体力学等经典理论并结合现场实测资料,开展了压裂缝延伸距离与压裂时间时空演化规律的建模与验证。首先,基于原生裂... 为了探索煤层顶板中水平井向目标层穿层压裂的裂缝扩展规律,以华北石炭–二叠纪煤田为例,运用断裂力学、损伤力学以及流体力学等经典理论并结合现场实测资料,开展了压裂缝延伸距离与压裂时间时空演化规律的建模与验证。首先,基于原生裂缝特性、渗透特性以及压裂射孔段附加应力等因素,提出了顶板水平井垂向造缝的起裂压力计算公式;其次,在考虑裂缝性煤岩体损伤效应的基础上,引入Dougill损伤因子,将该计算模型拓展为延伸压力计算模型;最后,基于改进的经典PKN裂缝模型和压裂液滤失理论,建立了连续穿层工况下压裂缝延伸距离与压裂施工时间的函数关系。实践验证表明,根据理论模型合理调配时间参数,可以控制穿层裂缝的延伸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软煤层 顶板水平井 穿层压裂 裂缝扩展模型 华北石炭–二叠纪煤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导(含)水隐伏陷落柱底板突水机理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啜晓宇 滕吉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30-440,共11页
华北型煤田采场底板隐伏强导(含)水岩溶陷落柱突水以其隐蔽性强,突水速度快,水量大,破坏性强,危害严重的特点已成为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但是,受奥陶系灰岩承压水和采动应力耦合作用下的岩溶陷落柱突水机理、突水过程和突水力学... 华北型煤田采场底板隐伏强导(含)水岩溶陷落柱突水以其隐蔽性强,突水速度快,水量大,破坏性强,危害严重的特点已成为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但是,受奥陶系灰岩承压水和采动应力耦合作用下的岩溶陷落柱突水机理、突水过程和突水力学规律的研究尚不够系统和完善.本文以陷落柱上覆岩层层状介质假设和剪切破坏理论方法为出发点,建立了不同水平截面形状类型的强导(含)水岩溶陷落柱突水力学模型,并确立了奥灰承压水与采动应力共同作用诱发强导(含)水陷落柱突水的临界条件,并提出了突水危险性系数对陷落柱突水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理论推导和数值分析表明,奥灰承压水和采动应力耦合作用下的强导(含)水陷落柱突水与其水平截面形状、隔水层厚度、岩石物理性质有关.当采场环境确定后,陷落柱水平截面形状则是决定其突水的关键因素,而且陷落柱水平截面形状是圆形时最容易发生突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型煤田 岩溶陷落柱 底板突水 突水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型煤田水文地质电法勘探的深度问题 被引量:11
8
作者 闫述 石显新 陈明生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5-8,共4页
直流电阻率、瞬变电磁场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是煤田水文地质勘探常用的方法。针对华北型煤田地层电性特点,通过电磁探测原理分析与勘察实例,说明了在此类地区需要更大的极距、更长的观测时间和更低的频率才能达到预期的探测深度。... 直流电阻率、瞬变电磁场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是煤田水文地质勘探常用的方法。针对华北型煤田地层电性特点,通过电磁探测原理分析与勘察实例,说明了在此类地区需要更大的极距、更长的观测时间和更低的频率才能达到预期的探测深度。为在华北型煤田水文地质勘探中取得更好的探测效果,采用综合电磁探测方法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阻率法 瞬变电磁场法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 华北型煤田 探测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型煤田防治水决策优化管理技术 被引量:9
9
作者 武强 金玉洁 +1 位作者 董东林 石占华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1-44,共4页
多层孔隙、裂隙—岩溶含水层组的立体充水结构,是华北煤田矿床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的主要特征。“拟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模型和其对应的优化管理模型不仅从立体空间的尺度真实地描述了其水文地质概念模型,而且本身也是一项能够为该类型... 多层孔隙、裂隙—岩溶含水层组的立体充水结构,是华北煤田矿床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的主要特征。“拟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模型和其对应的优化管理模型不仅从立体空间的尺度真实地描述了其水文地质概念模型,而且本身也是一项能够为该类型煤田矿井防治水决策系统提供定量科学依据的防治水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田 决策 优化管理技术 矿井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地区煤系地层岩石热导率特征及对热害的影响 被引量:22
10
作者 段忠丰 庞忠和 杨峰田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5-17,21,共4页
通过对华北地区煤系地层不同岩性岩石的取样测试及数据整理,分析了煤系地层的岩石热导率特征。结果显示,岩石热导率受岩石矿物组成的影响,随泥质含量的增加,砂岩到砂质泥岩、泥岩、炭质泥岩、煤的热导率依次降低;煤的变质程度越高,热导... 通过对华北地区煤系地层不同岩性岩石的取样测试及数据整理,分析了煤系地层的岩石热导率特征。结果显示,岩石热导率受岩石矿物组成的影响,随泥质含量的增加,砂岩到砂质泥岩、泥岩、炭质泥岩、煤的热导率依次降低;煤的变质程度越高,热导率越大;岩石热导率一般随孔隙度的增大而减小。不同岩性的地层组合控制着地温场的垂向分布,低热导率岩层(如煤层、泥岩夹层)的地温梯度大,地层急剧升温,成为易发热害地层。因此,研究岩石热导率垂向变化规律是预测煤矿深部地温分布,确定煤矿易发热害层位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导率 地温场 热害 煤系地层 华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型煤田奥灰顶部利用与改造判别准则及底板破坏深度 被引量:75
11
作者 董书宁 王皓 张文忠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216-2226,共11页
随着我国华北型煤田开采深度逐年增加,大部分矿井已面临由上组煤转向深部及下组煤开采阶段,奥陶纪灰岩岩溶水害威胁呈上升趋势,底板突水危险逐年增加,而目前规范和规程中的底板突水系数法虽然应用较广泛,但并未充分考虑到奥灰顶部实际... 随着我国华北型煤田开采深度逐年增加,大部分矿井已面临由上组煤转向深部及下组煤开采阶段,奥陶纪灰岩岩溶水害威胁呈上升趋势,底板突水危险逐年增加,而目前规范和规程中的底板突水系数法虽然应用较广泛,但并未充分考虑到奥灰顶部实际阻水能力,其评价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现有奥灰顶部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部分矿区奥灰顶部存在阻水性能较好的风化充填带可作为隔水层利用的理念,将煤系隔水层厚度、风化充填带厚度、注浆改造段厚度和底板扰动破坏深度视为底板突水系数判别式的影响因素,建立了改造奥灰顶部岩层段厚度的判别准则,论述了底板破坏深度在判别准则中的重要性,并以韩城矿区桑树坪煤矿11号煤层3105工作面开采为典型案例,通过构建的17组数值模拟方案,分析得出了煤层开采深度对底板扰动破坏深度影响最大、开采厚度最小、开采宽度则存在尺寸效应等结论;同时将模拟数据与全国相似矿区实测样本结合,给出了采深、采宽和采高3因素影响的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了验算和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新模型拟合方程的误差均值、百分比、方差和均方差均优于统计公式,具有预测精度高、误差小、适用性广等特点,基本满足工程实际需要。其研究成果可用于奥灰顶部含水段的注浆改造实际工程中,对深部下组煤安全带压开采提供有利的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型煤田 奥灰顶部 注浆改造 底板破坏深度 新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型煤田奥陶系灰岩水的控制与管理
12
作者 周万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55-66,共12页
本文以地下水水力模型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建立起华北型煤田奥陶系灰岩水的控制与管理模型,并在河南省鹤壁一矿进行了实际应用,解决了奥陶系灰岩水的控制与管理模型,并在河南省鹤壁一矿进行了实际应用,解决了奥陶系灰岩水... 本文以地下水水力模型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建立起华北型煤田奥陶系灰岩水的控制与管理模型,并在河南省鹤壁一矿进行了实际应用,解决了奥陶系灰岩水的控制与管理模型,并在河南省鹤壁一矿进行了实际应用,解决了奥陶系灰岩水局部疏水降压时比较棘手的三个问题:(1)不同提前疏降时间,疏水孔最优布局;(2)已知疏水孔布局,各疏水孔最优水量分配与提前疏降时间的关系;(3)提前疏降时间一定时,各疏水孔水量如何分配、如何变化,其经济效益最大和疏水量最小,所取得之成果可作为鹤壁一矿宏观控制奥陶系灰岩水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型煤田 奥陶系灰岩水 水力模型 系统工程 管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煤矿区充水含水层及隔水层研究
13
作者 <中国北方岩溶地下水资源及大水矿区岩溶水的预测 利用与管理研究>项目组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42-46,共5页
统一使用勘探、开采过程中获得的水文地质资料,从沉积、富水性规律等方面,对华北煤矿区的主要充水含水层一中奥陶世石灰岩、太原期石灰岩及第四纪松散层作了区域性论述,并对起区域性隔水作用的本溪组进行了详细研究。
关键词 煤矿 含水层 隔水层 华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