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CP与ERCP、PTC诊断胆道梗阻性疾病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刘于宝 胡道予 +3 位作者 夏黎明 王承缘 李震 邹明丽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5期338-339,367,共3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MRCP)加梗阻部位薄层扫描或增强扫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 (PTC)对胆道梗阻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 42例临床怀疑胆道梗阻患者的MRCP资料 (包括薄层或增强扫描 ) ...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MRCP)加梗阻部位薄层扫描或增强扫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 (PTC)对胆道梗阻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 42例临床怀疑胆道梗阻患者的MRCP资料 (包括薄层或增强扫描 ) ,并与 18例ERCP、9例PTC比较 ,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MRCP加梗阻部位薄层扫描或增强扫描对胆管梗阻诊断准确率为 90 .5 % ,ERCP为 88.9% ,PTC为 88.9%。结论 :MRCP加梗阻部位薄层扫描或增强扫描对胆管梗阻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CP ERCP ptc 诊断 胆道梗阻性疾病 胆胰管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梗阻性黄疸患者MRCP及肝胆断层MR检查对于PTC及PTBD指导作用的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孙晓伟 王霄英 +1 位作者 邹英华 蒋学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75-377,共3页
目的 比较MRCP与PTC在梗阻性黄疸的诊断过程中的优缺点,探讨 MRCP对 PTC和 PTBD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 15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分别进行MRCP和PTC检查,并行PTBD介入治疗,分析图像,对两种检查方法的定位、定性诊断的正确率和对胆道显示的情... 目的 比较MRCP与PTC在梗阻性黄疸的诊断过程中的优缺点,探讨 MRCP对 PTC和 PTBD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 15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分别进行MRCP和PTC检查,并行PTBD介入治疗,分析图像,对两种检查方法的定位、定性诊断的正确率和对胆道显示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MRCP与 PTC的定位诊断和定性诊断的正确率分别为:PTC100%和80%;MRCP 100%和93%。MRCP与 PTC相比在梗阻性黄疸患者中能够更好地显示肝内外胆道的情况。与MRCP检查同时进行的横断面和冠状断层图像可以准确显示胆道管腔以外的病变。在 MRCP指导下,PTBD介入治疗留置引流管单纯外引流6例,内外引流9例。引流效果满意,没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梗阻性黄疸患者的MRCP及肝胆断层MRI检查,可以较PTC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并对PTBD提供有力的指导作用,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磁共振胆胰管成像 经皮经肝胆管造影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C与B超在胆石症诊断中的价值比较 被引量:7
3
作者 徐林 黄丽卿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1期73-74,共2页
目的 对PTC、B超在胆石症诊断中的价值进行比较。方法 对 84例做PTC及B超两项检查的胆石症病人 ,按结石不同部位将检查结果与术后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PTC在胆管结石诊断中准确性较B超为高 ,而B超在胆囊结石诊断准确性方面较PTC为高... 目的 对PTC、B超在胆石症诊断中的价值进行比较。方法 对 84例做PTC及B超两项检查的胆石症病人 ,按结石不同部位将检查结果与术后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PTC在胆管结石诊断中准确性较B超为高 ,而B超在胆囊结石诊断准确性方面较PTC为高。在多部位结石诊断方面 ,两者差别不大。结论 PTC与B超在胆石症诊断上各有所长 ,联合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 超声检查 胆石症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胆道吻合口狭窄的诊疗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冯彦杰 李敬东 +2 位作者 李强 龚财芳 陶计林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7-302,共6页
近年来,随着器官保存、手术技术、围手术期管理及免疫抑制方案的发展,肝移植手术成功率和受者生存率明显提高,已成为终末期肝病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但胆道并发症依然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胆道吻合口狭窄,严重的胆道吻合口... 近年来,随着器官保存、手术技术、围手术期管理及免疫抑制方案的发展,肝移植手术成功率和受者生存率明显提高,已成为终末期肝病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但胆道并发症依然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胆道吻合口狭窄,严重的胆道吻合口狭窄不仅会增加治疗成本,还会导致移植物丢失,甚至影响受者生存率。因此,胆道吻合口狭窄的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肝移植术后受者生存率至关重要。本文就肝移植术后胆道吻合口狭窄的危险因素、临床症状、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肝移植术后胆道吻合口狭窄的研究和诊疗提供新的思路,进一步提高肝移植手术效果和受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胆道并发症 胆道吻合口狭窄 胆漏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经皮肝胆管造影术 支架植入 磁压榨吻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术下胆管活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韩新巍 李永东 +3 位作者 高雪梅 马波 吴刚 邢古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5期351-353,共3页
目的 探索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术 (PTC)下胆道活检的可行性和敏感性。方法  31例阻塞性黄疸患者 ,在行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内外引流术 (PTCD)中 ,进行PTC下胆道活检。通过经皮经肝胆道穿刺通道向胆道内送入 8F鞘 ,活检钳经鞘内送入并对病... 目的 探索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术 (PTC)下胆道活检的可行性和敏感性。方法  31例阻塞性黄疸患者 ,在行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内外引流术 (PTCD)中 ,进行PTC下胆道活检。通过经皮经肝胆道穿刺通道向胆道内送入 8F鞘 ,活检钳经鞘内送入并对病变狭窄段行胆道钳夹活检 ,获取多个标本 ,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31例患者 30例获得组织病理学诊断 (敏感性 96 .8% )。结论 PTC下胆道活检是一种简单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研究 胆道肿瘤 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术 阻塞性黄疸 胆道活检 组织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BD患者院外带管生活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莫伟 徐源 +1 位作者 阳秀春 秦月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8-180,共3页
目的了解PTBD患者院外带管生活的真实体验,以便制定相对应的健康教育和延续性护理方案。方法应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方法,由介入专科责任护士对带管出院1个月以上的恶性梗阻性黄疸PTBD患者进行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进行资料的... 目的了解PTBD患者院外带管生活的真实体验,以便制定相对应的健康教育和延续性护理方案。方法应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方法,由介入专科责任护士对带管出院1个月以上的恶性梗阻性黄疸PTBD患者进行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进行资料的整理和分析。结果纳入本研究患者10例,PTBD患者院外带管生活体验的主要内容包括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变,患者角色强化或缺如;担心管道脱出、感染等问题;自我形象紊乱,社交恐惧;不同程度的身体不适及负性情绪和心理压力;希望引流袋及固定材质、方式等得到改进,希望能有更便利的换药的途径等。结论 PTBD患者的生活处于不同程度的应激状态,医护人员应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延续性护理,包括研究器材改进等以帮助其提高自护能力、降低并发症和心理压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 介入治疗 生活体验 质性研究 延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黄疸:经皮穿刺胆道造影下胆道钳夹活检与毛刷活检对比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永东 韩新巍 +2 位作者 吴刚 马波 邢古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6期536-539,共4页
目的 比较胆道钳夹与毛刷活检的诊断敏感率 ,探索胆道疾病病理学检查新途径。方法 连续 92例阻塞性黄疸接受经皮肝穿胆道造影 (PTC)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 (PTCD)治疗。PTCD过程中 ,影像监测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 ,向胆道内引入活检钳和毛... 目的 比较胆道钳夹与毛刷活检的诊断敏感率 ,探索胆道疾病病理学检查新途径。方法 连续 92例阻塞性黄疸接受经皮肝穿胆道造影 (PTC)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 (PTCD)治疗。PTCD过程中 ,影像监测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 ,向胆道内引入活检钳和毛刷对梗阻段钳夹和毛刷活检 ,行组织病理学和细胞检查。结果  92例钳夹活检患者 90例成功获得组织块 ,技术成功率 97.8% (90 92 )。钳夹活检敏感率较毛刷活检敏感率高 (88.0 %比 76 .2 % ,χ2 =4 .2 5 1,P =0 .0 39)。结论 PTC下胆道钳夹活检操作简单 ,创伤小 ,敏感度高 ,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胆道病理学诊断新途径 ,毛刷活检在胆管癌的诊断方面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检 钳夹 胆道造影 诊断 阻塞性黄疸 敏感率 经皮穿刺 治疗 对比研究 经皮肝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胆管汇合异常与胆道癌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周进学 李臻 +3 位作者 韩新巍 黄涛 韩风 韩有志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879-881,共3页
目的:探讨胰胆管汇合异常(PBM)与胆道癌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2007年10月河南省肿瘤医院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连续293例行外科T管引流或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治疗的阻塞性黄疸(OJ)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PTC... 目的:探讨胰胆管汇合异常(PBM)与胆道癌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2007年10月河南省肿瘤医院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连续293例行外科T管引流或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治疗的阻塞性黄疸(OJ)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PTCD术中或T管造影术中出现胰管显影、且具有病理资料者39例,测量其共同管长度、胆胰汇合角度等,确诊PBM35例,随机在258例不伴有PBM的OJ病例中抽取97例为对照组,与35例伴有PBM的OJ病例行对照研究,分析PBM与胆道癌的相关性。结果:两组病例中胆道癌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合并PBM者胆道癌发生率较高;而十二指肠乳头异位又与PBM发生相关;PBM共同管长度、胆胰汇合角度对胆道癌发生率无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PBM与胆道癌发生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胆管汇合异常 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术 胆道癌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胆管合流异常与胆系癌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3
9
作者 韩新巍 李臻 张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971-974,共4页
目的:探讨胰胆管合流异常(pancreaticobiliary maljunction,PBM)与胆系癌(胆囊癌和肝外胆管癌)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7年2月连续257例阻塞性黄疸(obstructive jaundice,OJ)患者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 目的:探讨胰胆管合流异常(pancreaticobiliary maljunction,PBM)与胆系癌(胆囊癌和肝外胆管癌)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7年2月连续257例阻塞性黄疸(obstructive jaundice,OJ)患者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drainage,PTCD)治疗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PTCD术中胰管显影226、具例有不经伴皮有肝PB穿M刺的胆OJ道病钳例夹中活抽检取病8理9例资为料对者照3组5例,与,测31量例其伴共有同P管BM长的度O、J胆病胰例汇行合对角照度研,究确,诊分P析BMPB3M1例与。胆随系机癌的在相关性。结果:两组病例中胆系癌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BM共同管长度、胆胰汇合角度对胆系癌发生率无显著影响(P>0.05),PBM汇合角度、汇合类型对并存的胆系癌分化程度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PBM与胆系癌发生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胆管合流异常 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术 胆系癌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肝穿刺胆道造影术下胆道活检诊断恶性阻塞性黄疸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新巍 李永东 +4 位作者 高雪梅 李天晓 管生 马南 王艳丽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17-820,共4页
目的 :探索经皮经肝穿刺胆道造影 (PTC)下胆道活检的可行性和敏感性 ,明确病变的组织病理学特性 ,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2 4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 ,在行PTCD(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内外引流术 )减黄术中 ,进行PTC术胆道活检。通过经皮经肝胆... 目的 :探索经皮经肝穿刺胆道造影 (PTC)下胆道活检的可行性和敏感性 ,明确病变的组织病理学特性 ,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2 4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 ,在行PTCD(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内外引流术 )减黄术中 ,进行PTC术胆道活检。通过经皮经肝胆道穿刺通道向胆道内送入 8F鞘 ,活检钳经鞘内送入并对病变狭窄段行胆道钳夹活检 ,获取多个标本 ,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2 4例患者 2 2例获得组织病理学诊断 ,阳性率为 91.6 7%。病理报告胆管腺癌 15例 ,胆管鳞癌 1例 ,胰腺癌 2例 ,肝癌 2例 ,胃腺癌胆总管转移 1例 ,硬化性胆管炎 1例 ,阴性结果 2例。结论 :PTC下胆道活检是一种简单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穿刺 胆道造影术 胆道活检 诊断 恶性阻塞性黄疸 胆管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道狭窄的介入治疗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慷 石海峰 +1 位作者 金征宇 潘杰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09-512,共4页
介入治疗是胆道狭窄的重要治疗方法,根据不同的病因所采取的方法不同,传统方法为导管引流、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近年来新出现的胆道内射频消融、支架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等方法,现已逐渐在临床应用。本文就介入治疗在胆道狭窄... 介入治疗是胆道狭窄的重要治疗方法,根据不同的病因所采取的方法不同,传统方法为导管引流、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近年来新出现的胆道内射频消融、支架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等方法,现已逐渐在临床应用。本文就介入治疗在胆道狭窄性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胆道狭窄 经皮经肝胆道造影术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体造影法肝内胆管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金武男 杨香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2-74,共3页
目的通过经皮胆道直接造影,研究肝内胆管的解剖与变异的类型与分布。方法经皮胆道造影50例,用20 ml注射器接体外引流管进行造影,胆管充分显影的状态下,旋转拍摄胆管,观察胆管解剖与变异。结果 50例成像中胆管变异42.0%(21例)。12.0%(6例... 目的通过经皮胆道直接造影,研究肝内胆管的解剖与变异的类型与分布。方法经皮胆道造影50例,用20 ml注射器接体外引流管进行造影,胆管充分显影的状态下,旋转拍摄胆管,观察胆管解剖与变异。结果 50例成像中胆管变异42.0%(21例)。12.0%(6例)显示右前叶肝管、右后叶肝管及肝左管呈三分叉状汇合形成肝总管。8.0%(4例)肝左管先和右前叶肝管汇合,在肝门处与右后叶肝管汇合。20.0%(10例)肝左管先和右后叶肝管汇合,在肝门处与右前叶肝管汇合。2.0%(1例)多个肝管在肝门处汇合。结论胆管解剖与变异的分析对术前手术方式的确定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解剖 胆管变异 胆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胆管并发症的介入治疗
13
作者 黄加胜 王家平 +5 位作者 李迎春 闫东 袁曙光 朱建平 龚丽娜 韩正林 《放射学实践》 2006年第7期732-734,共3页
目的:评价介入方法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并发症的价值。方法:时1999年10月~2005年6月53例肝移植患者术后发生胆道并发症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患者术后出现胆管并发症,使用经皮肝穿胆道引流(PTCD)治疗4例次,经内镜... 目的:评价介入方法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并发症的价值。方法:时1999年10月~2005年6月53例肝移植患者术后发生胆道并发症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患者术后出现胆管并发症,使用经皮肝穿胆道引流(PTCD)治疗4例次,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5例次。手术均取得成功。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好转。结论:介入方法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并发症可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其远期结果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术后并发症 介入治疗 胆管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原位肝移植术后常见胆道并发症的诊疗 被引量:11
14
作者 胡鑫文 李亭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69-576,共8页
肝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由于外科技术、供者选择、器官保存和运输、免疫抑制药、围手术期管理的长足发展,肝移植总体手术并发症明显下降,但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当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仍是导致移植物失... 肝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由于外科技术、供者选择、器官保存和运输、免疫抑制药、围手术期管理的长足发展,肝移植总体手术并发症明显下降,但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当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仍是导致移植物失功的重要原因,关于胆道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及诊治仍存在争议,也是近年来器官移植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尝试对成人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新突破和进展进行总结,为进一步解决胆道并发症相关临床问题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肝移植 胆道并发症 胆道狭窄 胆漏 内镜逆行胰胆管成像(ERCP) 经皮穿刺肝胆道成像(ptc) 磁共振逆行胰胆管造影(MRCP) 全覆膜自膨式金属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总管结石介入治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朱亮 姜霞 +4 位作者 李文军 毛立亭 刘秀峰 王宏学 孙业全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58-261,共4页
目的探讨多种介入技术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技巧性处理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胆总管结石行经皮经肝穿刺肝内胆管多种介入技术联合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依据CT或MRI影像检查,选取最佳穿刺路径行胆管造影,再次明... 目的探讨多种介入技术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技巧性处理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胆总管结石行经皮经肝穿刺肝内胆管多种介入技术联合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依据CT或MRI影像检查,选取最佳穿刺路径行胆管造影,再次明确结石位置、数目及大小。依据结石的大小从而选取相应大小的碎石网篮及球囊碎石,球囊扩张十二指肠乳头,用球囊推石入肠,结石取净后常规放置胆道内外引流管2周。结果 35例手术成功,成功率97.2%,32例1次成功取石,3例行2次手术成功取石。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早期并发症:2例高淀粉酶血症,2例胆汁性腹膜炎,3例少量血性胆汁,无胆道穿孔发生。结论技巧性应用多种介入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手术成功率高,风险低,并发症少,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经皮经肝球囊扩张 胆管造影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ALATS球囊行经皮经肝十二指肠乳头肌扩张顺行排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建军 朱培欣 +4 位作者 陈锦州 王闯胜 肖贾伟 石佳 孙炳楠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02-206,共5页
目的观察以14 mm ALATS球囊行经皮经肝十二指肠乳头肌扩张顺行排石术(PTPBD)治疗胆总管结石(CBDS)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接受直径14 mm ALATS球囊PTPBD治疗的CBDS患者,其中5例合并肝内胆管结石;CBDS最大径8~29 mm,19例... 目的观察以14 mm ALATS球囊行经皮经肝十二指肠乳头肌扩张顺行排石术(PTPBD)治疗胆总管结石(CBDS)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接受直径14 mm ALATS球囊PTPBD治疗的CBDS患者,其中5例合并肝内胆管结石;CBDS最大径8~29 mm,19例最大径<14 mm(小结石组),21例≥14 mm(大结石组)。记录技术成功率、推石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38例(38/40,95.00%)技术成功、2例技术失败,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9);推石时间16~62 min,平均(31.83±10.84)min。38例技术成功者中,术后6 h 30例诉轻度疼痛,6例感中度、2例诉重度疼痛,经对症治疗后均于48 h内缓解。围手术期未见胆管或肠管穿孔、胰腺炎等并发症。结论直径14 mm ALATS球囊用于PTPBD治疗CBDS效果较好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胆管造影 经皮经肝十二指肠乳头肌扩张顺行排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穿胆道造影术靶胆管定位穿刺方法的应用
17
作者 贾朝江 谭胜 +3 位作者 张雷 马军 刘永波 李志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1期793-795,共3页
目的精确测定肝内扩张胆管位置,设计穿刺途径,提高经皮肝穿胆道造影术(PTC)成功率。方法对73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进行PTC,其中30例采用经皮肝穿靶胆管定位方法穿刺为实验组,43例采用传统法为对照组。实验组:在CT或MRI片上,取肝内胆管... 目的精确测定肝内扩张胆管位置,设计穿刺途径,提高经皮肝穿胆道造影术(PTC)成功率。方法对73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进行PTC,其中30例采用经皮肝穿靶胆管定位方法穿刺为实验组,43例采用传统法为对照组。实验组:在CT或MRI片上,取肝内胆管扩张最明显的层面,选择外周直径合适,与预计针道走行方向呈锐角的肝内胆管分支为靶胆管,靶胆管中点作为穿刺进入点,测量穿刺进入点至背部体表的距离为h值,h值为确定穿刺层面的参考值;分别测量靶胆管两端至腹部(矢状面)正中线距离为a值和b值,(a-b)值为靶胆管体表投影区的参考值;穿刺点定在h值层面与右侧肋膈角下2个肋间隙肋骨上缘相交点,针尖对准靶胆管体表投影区进行水平穿刺。对照组:取右侧腋中线肋膈角下2个肋间隙(常为第8~10肋间隙肝脏中部)肋骨上缘为穿刺点,针尖指向胸10~胸12椎体之间进行水平穿刺,至接近椎体右缘2~6cm处。结果实验组穿刺次数为1~4次,共62次,每例平均2.07次,成功率为48.4%;对照组穿刺次数为1~9次,共186次,每例平均4.33次,成功率为23.1%;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χ2=14.294,P﹤0.01)。结论经皮肝穿胆道造影术靶胆管定位穿刺准确测定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肝脏损伤等并发症,对PTC是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穿胆道造影术 靶胆管 定位 穿刺 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